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2014版)

合集下载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近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基础研究、新的预后标志、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为提高我国血液科医师对CL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2011年版CLL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制订本版指南。

一、定义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

二、诊断、分期、预后及鉴别诊断1.诊断:达到以下3项标准可以诊断:①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细胞)计数≥5×109/L;B淋巴细胞<5×109/L时,如存在CLL细胞骨髓浸润所致的血细胞减少,也可诊断CLL。

②外周血涂片中特征性的表现为小的、形态成熟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细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并易见涂抹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不典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55%。

③典型的免疫表型:CD19+、CD5+、CD23+、CD10-、FMC7-、CD43+/-、CCND1-;表面免疫球蛋白(sIg)、CD20及CD79b弱表达(dim)。

流式细胞学确认B细胞的克隆性,即B细胞表面限制性表达κ或λ轻链(κ:λ>3:1或<0.3∶1)或>25%的B细胞sIg不表达。

SLL:与CLL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

淋巴组织具有CLL的细胞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

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临床特征:①淋巴结和(或)脾、肝肿大;②无血细胞减少;③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

CLL与SLL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累及外周血和骨髓,而后者则主要累及淋巴结和骨髓。

Ann Arbor Ⅰ期SLL可局部放疗,其他SLL 的治疗指征和治疗选择同CLL,以下均称为CLL。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淋巴瘤病理规化诊断专家共识小秋汝昆刚林素暇周小鸽高子芬卫平文奇朱雄增恶性淋巴瘤(以下称“淋巴瘤”)是一组B、T或NK细胞起源、类型复杂的肿瘤总称,广义的淋巴组织肿瘤还包括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来源的肿瘤。

近年来,淋巴瘤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着淋巴瘤病理分类不断向前演进,也对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适应淋巴瘤现代诊疗模式的需求,促进国不同层次的病理科对淋巴瘤诊断水平的提高,本文作者于2013年11月9日和2014年2月22日先后两次召开会议,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淋巴病理诊断相关流程与规,现将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总结如下。

一、淋巴瘤病理诊断总则目前,淋巴瘤的类型区分和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WHO分类认为不同类型或亚型的淋巴瘤在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各自具备独特的特征。

对这些疾病的识别,因此也应建立于对上述参数全面评估、综合判断的基础之上。

淋巴瘤病理诊断整合了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辅助检测技术。

当前,对于绝大部分病例而言,经典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淋巴瘤最主要的方法,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则是判断肿瘤免疫表型以及检测部分遗传学异常的重要手段。

所以,几乎所有淋巴瘤病例均需接受包括免疫组化在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之后方能确诊,部分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还需辅以其他必要的检测技术。

淋巴瘤首次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切除或切取活检所获得的组织标本做出。

一般而言,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不宜作为淋巴瘤确诊(特别是首诊)和分型的可靠依据,但可用于淋巴瘤疑似病例的初筛以及确诊病例的其他可疑受累灶或复发病变的确认,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例如:白血病等非实体性肿瘤、体液标本或获得病变组织较为困难时),细胞学检查亦可用于疾病诊断,但通常需辅以细胞块制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或细胞遗传学分析等辅助检查。

独特的临床特点也是某些类型淋巴瘤确诊的重要依据,因此,申请病理检查的临床医师有义务通过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向病理医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活检部位等一般信息以及临床表现、影像学、镜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阳性发现、既往病理检查记录等。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所占比例<2%。

近年来国际上对LPL/WM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1],而国内对LPL/WM认识较晚,对其诊断、治疗比较混乱,为提高我国临床工作者对LPL/WM的认识水平,规范其诊断及治疗,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以及中国抗淋巴瘤联盟组织相关专家制订了本共识。

一、定义LPL/WM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淋巴瘤,常常侵犯骨髓,也可侵犯淋巴结和脾脏,并且不符合其他可能伴浆细胞分化的小B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

LPL侵犯骨髓同时伴有血清单克隆性IgM丙种球蛋白时诊断为WM[1]。

90%~95%的LPL为WM,仅小部分LPL患者分泌单克隆性IgA、IgG成分或不分泌单抗隆性免疫球蛋白[1,2]。

由于非WM型LPL所占比例低,相关研究较少,本共识仅探讨WM相关标准,非WM型LPL的治疗等参照WM进行。

二、诊断、分期、预后和鉴别诊断(一)WM诊断标准[3]1.血清中检测到单克隆性的IgM(不论数量)。

2.骨髓中浆细胞样或浆细胞分化的小淋巴细胞呈小梁间隙侵犯(不论数量)。

3.免疫表型:CD19 (+),CD20 (+),sIgM (+),CD22(+),CD25(+),CD27(+),FMC7(+),CD5(+/-),CD10(-),CD23(-),CD103(-)。

10%~20%的患者可部分表达CD5、CD10、或CD23,此时不能仅凭免疫表型排除WM。

4.除外其他已知类型的淋巴瘤。

5.有研究者报道MYD88 L265P突变在WM中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4],但其阳性检出率与检测方法和标本中肿瘤细胞的比例等有关,MYD88 L265P突变也可见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

伴浆细胞分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伴浆细胞分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伴浆细胞分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杨融辉;廖爱军【摘要】老年男性患者,以“腹股沟包块进行性肿大半年,肋骨疼痛2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示脾大.既往贫血史30余年.入院化验示血清IgM明显升高,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示单克隆IgM-κ阳性,外周血MYD88L265p突变阴性,骨髓涂片可见大量淋巴样浆细胞,骨髓免疫组化不除外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后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经予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地辛、地塞米松)后取得部分缓解(PR).【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8(021)006【总页数】3页(P680-682)【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浆细胞分化【作者】杨融辉;廖爱军【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内科,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内科,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程度高。

因受累淋巴结或组织结构特异性,病理诊断并不困难。

但伴浆细胞分化的DLBCL病例罕见,症状复杂,国内外报道罕见。

本文就1例伴浆细胞分化的DLBCL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1.1 病史患者,男,73岁,以“腹股沟包块进行性肿大半年,肋骨疼痛2个月”为主诉入院。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股沟包块,逐渐增大。

入院2个月前左侧肋骨出现疼痛,半个月前出现下肢浮肿。

外院化验检查示HGB 58 g/L,尿蛋白++,骨穿考虑浆细胞疾病,遂于我院就诊。

病来无发热寒战,入院前3 d出现咳嗽,无咳痰,无胸闷气短,无腹痛腹泻等不适。

既往贫血病史30余年,HGB波动于80~100 g/L,贫血类型未知,未经系统治疗。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指南解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指南解读

FL
无 无
+12
del(17p) t(11;14)
罕见
50%
罕见
存在 存在

罕见 无
罕见 无/罕见


t(14;18)
del(7q)/+3





存在
存在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1年版)
治疗指征
符合下述任何一项即开始治疗。
• 进行性骨髓衰竭 • 巨脾(左肋缘下6cm) • 巨块型淋巴结肿大(10cm) • 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 • 淋巴细胞数(200109/L) • 明显的疾病相关症状:
病的<70岁患者: •苯丁酸氮芥±泼尼松± 利妥昔单抗 •环磷酰胺±泼尼松±利 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单药 •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 •氟达拉滨
<70岁或≥70岁但无严重
伴随疾病的患者: 化学免疫治疗: •FCR •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 •氟达拉滨+环磷酰胺 •氟达拉滨 •苯丁酸氮芥±泼尼松± 利妥昔单抗 •环磷酰胺±泼尼松±利
乏力(严重) 出汗
体重下降
非感染性发热
• 患者意愿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 临床试验
不符合治疗指征的患者,每2~6个月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血 常规、临床症状、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1年版)
内容
• CLL概述及临床诊疗指南/共识
• CLL指南解读
– 诊断与评估 – 推荐治疗方案 – 支持治疗、疗效定义及预后
•பைடு நூலகம்相关研究
• 总结
不伴del(11q)或del(17p)的CLL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近十几年来,国际上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基础研究、新的预后标志、诊断标准及治疗选择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我国对CLL的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但与国外研究差距较大,需要进一步规范临床诊断与治疗,促使我们制订中国CLL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以促进我国各级血液科医生提高CLL及相关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LP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规范CLL的治疗。

一、诊断标准、分期及鉴别诊断1.诊断:CLL是一种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其特点为成熟形态的淋巴细胞在体内积聚,使血液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进而引起淋巴结、肝、脾肿大,并可累及其他组织器官。

CLL特指B细胞肿瘤,既往T—CLL现称为T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小细胞变异型。

CLL的精确诊断主要依据血细胞计数、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不典型的患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1)血液细胞学:CLL的诊断要求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持续3个月以上;或尽管B细胞<5×109/L,但骨髓表现为典型的CLL细胞浸润。

在形态上,典型的CLL细胞为成熟的淋巴细胞,体积小,染色质呈凝块状,无核仁,胞质少,核质比高。

而不典型细胞包括幼稚淋巴细胞,细胞核有切迹的细胞或细胞体积较大、胞质较丰富的成熟淋巴细胞,其核染色质浓集稍差,核质比小于正常成熟淋巴细胞,部分细胞有核仁。

形态学上的典型CLL指不典型细胞≤0.10,幼稚淋巴细胞的逐渐增多一般和疾病的侵袭过程相关,而如果幼稚淋巴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比例I>0.55,则诊断为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PLL)。

当幼稚淋巴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占0.10—0.54时,称为伴幼稚淋巴细胞增多的CLL(CLL/PL)。

(2)免疫表型:CLL典型特征为B细胞表面抗原CI)5、CDl9和CD23阳性,同时也低水平表达CD52、CD20和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Ig),单克隆限制性地表达K或入轻链。

最新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鉴别诊断

最新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鉴别诊断

CLL/SLL积分系统
Marker
CD5 CD23 FMC7 SmIg CD22/CD79b
Score points
1
0
Positive
Negative
Positive
Negative
Negative
Positive
Weak
Strong
Weak
Strong
B-CLL:4-5分;非B-CLL:0-2分
B u rk itt’s Lym phom a
t(1B;c1l4-)1 0
M arginal Zone Lym phom a (M A LT)
M 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B-cell lym phom as
2008年WHO成熟B细胞肿瘤分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 瘤(CLL/SLL)
(SLL/CLL)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是西方最常见的白血病,占所有白血病的30%;中位年龄 65岁;男女比例为2:1;
来源:成熟B细胞 典型的免疫表型: sIg(dim)(轻链限制性)、 CD19+、
CD20(dim)、 CD79a+、 CD10-、CD5+、CD23+、 FMC7-、CD43+、CD11c+(dim)+、cyclin D1 不典型免疫表型:CD5-或CD23-,FMC7+,sIg(strang) CD38+、ZAP-70+预后较差
FL遗传学异常
易位涉及bcl-2的 t(14:18)(q32;q21)占80%(Bcl2/IgH)
有少数患者涉及bcl-6基因的易位 p53基因突变与向DLBCL转化有关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解读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解读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解读《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已发表,共识中对各种疾病类型的特征和主要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进行了描述。

本文我们仅就其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梳理说明,希望有助于大家理解和把握重点。

一、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鉴别诊断的必要性B-CLPD是一大类疾病,共同特征是成熟阶段的B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并侵犯骨髓和外周血,因此确定其单克隆性是前提,与各种反应性增生的鉴别不是本共识的内容。

B-CLPD各型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如临床表现、易患人群、临床病程[除了套细胞淋巴瘤(MCL)和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既往治疗和预后也相似,其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最常见,因此在流式细胞术应用前常将它们均诊断为CLL。

那么有没有必要将之鉴别清楚呢?目前看,必要性越来越大。

首先,各类型的发病机制不同,虽然存在某些因素在多种类型中均发挥作用,如BCR信号途径异常、TP53异常等,但均有其特殊之处,如众所周知的Bcl-2/IgH易位在滤泡淋巴瘤(FL)、CCND1/IgH易位在MCL中的作用等。

其次,各类型的预后并不完全相同。

最重要的是,随着新的治疗药物的出现,不同类型对不同药物的疗效差别较大,需要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更需要对其进行精确诊断。

随着对各类型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结合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IGM)的综合血液病理诊断的推广,使得精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成为可能。

二、各类型B-CLPD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几个层次和关键点(一)"病理为王"虽然该专家共识对B-CLPD进行了限定,即是指临床上以外周血/骨髓成熟B细胞克隆性增殖为主要特征,并通过外周血/骨髓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诊断的一组成熟B淋巴增殖性疾病,但部分B-CLPD[如FL、MCL以及多数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MZL)]同时伴有淋巴结肿大,推荐进行淋巴结活检进行诊断。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一种B细胞淋巴瘤亚类,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8%[1]。

由于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而广受关注。

随着研究的深入,MCL 的生物学行为、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均已较成熟。

由于临床少见,国内对MCL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对其诊断和治疗存在认识的不统一性和不规范性,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以及中国抗淋巴瘤联盟组织国内相关的血液肿瘤与血液病理学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制订本版中国MCL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供相关医务工作者临床应用参考。

一、定义MCL是起源于淋巴结套区的B细胞淋巴瘤,细胞遗传学t (11;14)(q13;q32)异常导致Cyclin D1核内高表达是其特征性标志;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结外侵犯常见,兼具侵袭性淋巴瘤的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不可治愈性特点。

二、诊断、鉴别诊断、分期和预后(一)诊断1.MCL的临床特征:中位发病年龄约60岁,男、女比例为2~4∶1。

80%以上的患者诊断时处于疾病晚期(Ann Arbor Ⅲ~Ⅳ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骨髓受累,其他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为胃肠道和韦氏环,部分患者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增多,类似于慢性(或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则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外周血/骨髓受累。

2.组织形态学特征:MCL主要发生于淋巴结或脾脏滤泡的套细胞区。

典型的MCL常由形态单一、小到中等大小淋巴细胞构成,核不规则,染色质浓聚、核仁不明显,胞质较少。

10%~15%的MCL细胞形态呈"母细胞样变" ,母细胞变异型又可分为经典性母细胞变异型和多形性母细胞变异型,这些患者临床侵袭性较高,预后差。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淋巴结呈弥漫性、结节状、套区型或少数的滤泡性生长模式。

少部分患者仅仅侵犯淋巴结套区的内套层内或仅表现为套区变窄,称之为原位套细胞肿瘤(ISMCN)。

B-LPD专家共识解读

B-LPD专家共识解读
• 单纯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临床常诊断或误诊为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在有淋巴结肿大时应尽可能进行淋巴结活检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CLL
中国医学科学血液病医院863例B-CLPD分类结果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B-LPD分类 原发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B-幼淋细胞白血病(B-PLL) 毛细胞白血病(HCL) 脾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不能分类,包括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HCL-V) 淋巴瘤白血病期 边缘区淋巴瘤(MZL) 滤泡淋巴瘤(FL) 套细胞淋巴瘤(MCL)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B-CLPD-U)
CD25
3.8 0 0.5 0
CD10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 35(4): 367-370
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 病诊断专家共识(2014
邱录贵
定义与说明
• 本共识所指B-CLPD是临床上以外周血/骨髓成熟B 细胞克隆性增殖为主要特点,并通过外周血/骨髓 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 诊断的一组成熟B淋巴增殖性疾病。
CLL、MBL、SLL鉴别诊断
套细胞淋巴瘤(MCL)
MCL的主要特征
• 中位年龄68岁,男:女=2~4:1 • 80%患者诊断时即处于晚期(Ⅲ/Ⅳ),常伴随结外播散病灶
(GI、骨髓),80%外周血存在MCL细胞(FCM检测比例更高, 92%);胃肠道80-90%(NCCN要求肠镜) • 免疫表型特点:CD5+/CD19+,同时表达CD20、CD22和 CD79β等,CD20、sIg和CD79β表达比CLL强。大多CD23 阴性(25%弱阳性),可以和CLL相鉴别;CD11c阴性(诊断价 值高于CD23)。细胞核SOX11c阳性。 • 特征性的染色体异常t(11;14)(q13;q32);CCND1阳性! • 5年生存率远低于CLL。

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病例报告·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谈栩铖 赵 琳【摘要】 发生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同时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例较为罕见。

现报道1例未确诊的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经过相关治疗6年后并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通过分析其诊治经过,探讨两种恶性肿瘤间的关系,以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 慢性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髓系【引用本文】 谈栩铖,赵琳.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J].上海医学,2021,44(4):269 272.DOI:10.19842/j.cnki.issn.0253 9934.2021.04.012 作者单位:200021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血液科通信作者:谈栩铖,电子邮箱为sunnytxc123@sina.com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2008年12月25日因反复鼻衄就诊。

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6.5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231,淋巴细胞比例0.756,红细胞计数5.16×1012/L,血红蛋白151g/L,血小板计数80×109/L,淋巴细胞计数20.09×109/L。

骨髓穿刺(简称骨穿)检查:淋巴细胞增殖性骨髓象,淋巴细胞明显增生,占36.5%,细胞大小中等,细胞质丰富,多数于边缘可见毛刺状突起,染色质疏松。

考虑患者为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并进行随访。

2009年2月9日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3.10×109/L,血红蛋白146g/L,血小板计数82×109/L。

腹部超声检查:脾脏明显增大,长径164mm,右侧卧位肋下20mm。

骨穿检查:骨髓增生水平正常偏高,巨核细胞易见;粒系占34.5%,可见各阶段细胞;红系占11.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淋巴细胞增生占53.0%,此类细胞的细胞质边缘可见“出毛”现象;其他系统受抑制。

B-LPD专家共识解读邱录贵

B-LPD专家共识解读邱录贵

5 CD5 CD23 sIgM FMC7 阳性率
易树华等,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35(4):337-341
CD22
CD25
CD11c
CD11c对于MCL的诊断价值高于CD23
120 99.5 88.5 81.6 80 60 60 50 40 50 50 44.1 34.6 30 20 17.3 11.3 10.2 3.8 0 CD23 sIgM FMC7 MCL CD22 BLPD-U CLL CD25 其他B-LPD 0 0.5 0 CD10 2.6 7.7 50 51.1 100 92.3 92.1 90 73.1 68.4 72 69.2 70 100
CD5
• 不表达CD10, CD23,Bcl-6 • 与SLL/CLL鉴别的鉴别要点
CD23-,FMC7+, CD22++/CD79β++, sIg++
CD10
我们中心MCL的表型特点
MCL患者CD23阳性率高于西方报道,而sIgM表达率低于西方报道 95 82.5 67.5 50 52.5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2.5
• 基因重排:IG重链(IgH)或/和轻链(IgL)基因重排
B细胞克隆性检测的常用方法
• 流式细胞术:主要通过检测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 (sIg)轻链限制性表达明确B 细胞的克隆性
>31 <0.31
sIg-CD19+细胞>25%
• 细胞遗传学异常: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常规细胞遗传学 FISH技术检测
HCL细胞形态特征
HCL免疫表型特点
• 表达泛B细胞抗原,强表达CD20\CD22,sIg+,FMC7+ 一般不表达CD5、CD10、CD23; • 强表达CD11c、CD103、CD25对HCL具有诊断意义,但 CD11c、CD103、CD25并非HCL细胞所特有; • CD25 :表达率90%以上,但接近半数的CLL细胞及其它 的淋巴瘤细胞表达CD25,不具特异性,但CD25阴性时诊 断HCL应谨慎。 • Annexin-1(IHC):是HCL最具特异性的标记,不表达 于其他B细胞淋巴瘤,常用于与SMZL和HCL变异型的鉴 别,但Annexin-1表达于髓系细胞和部分T细胞,故需要 与B细胞标记如CD19、CD20一起应用。

徐卫 B-CLPD诊断与鉴别诊断

徐卫 B-CLPD诊断与鉴别诊断

Prevalence, %* Median Survival,
• CLL:
• 外 周 血 B 淋 巴 细 胞 计 数 5109/L , 且 3 个 月 。 B 细 胞 <5109/L,存在CLL细胞骨髓浸润所致血细胞减少,也应 诊断CLL
• 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证实为克隆性B细胞
• MBL(单克隆B淋<5109/L • 免疫分型显示克隆性B细胞 • 无肝脾淋巴结肿大(<1.5cm)、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无
流式细胞术CLL免疫表型
CD19+CD5+
CD19+CD23+
CD20dim
FMC7-
kappadim
CLL/SLL积分系统
Marker
Score points
1
0
CD5
Positive
Negative
CD23
Positive
Negative
FMC7
Negative
Positive
sIg
Weak
CD23+,FMC7-,BCL-6-,CD10-,Cyclin D1•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sIg+(强),CD23-/+,FMC7+ • 染色体异常:13q-,+12,11q-,17p-,6q• 5%~10%进展为大B细胞淋巴瘤(Richter综合征) • 5年生存率50%
外周血液检查 (CLL vs MBL)
LPD的其他临床症状
CLL诊断标准
B淋巴细胞*
< 5 x 109/L
淋巴结 脾/肝肿大
骨髓浸润所致 的血细胞减少
5 x 109/L
No
MBL
Ye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版)
leukemia,CMML)。
2.WHO(2008)分型:1997年WHO开始修订MDS的 FAB分型方案。2008年WHO推出了修订的MDS分型方案 (WHO 2008)(表3)。目前,WHO 2008分型已被广泛接受, MDS患者均应按照WHO 2008分型方案进行诊断分类。与
6.流式细胞术检测:目前尚未发现MDS特异性的抗原 标志或标志组合,但流式细胞术对于低危MDS与非克隆性
SNP—array
红细胞输注前检测 各系血细胞发育异常、原始细胞比例 各系血细胞发育异常、原始细胞比例、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比例 细胞增生情况、CD34原位免疫组化、纤维化 R显带或G显带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失败的患者 各系血细胞免疫表型
检测DNA拷贝数异常或单亲二倍体
基因突变检测 注:AML:急性髓系白血病;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LGL: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SNP—array: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生堡血邃堂苤盍2Q!垒生!!旦筮35鲞箍!!期gh也』H!堡!!!!:盟!!!坐b丛2Q14:yQl:35:盟!.!!
・标准与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Expert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ociety
2.MDS的鉴别诊断:MDS的诊断依赖于骨髓细胞分析
syndromes,
中所发现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学表现、原始细胞比例升高和 细胞遗传学异常。MDS的诊断一定程度上仍然是排除性诊 断,应首先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反应性血细胞减少或细胞发育 异常的因素或疾病,常见需要与MDS鉴别的因素或疾病包 括: ①维生素B,:和叶酸缺乏; ②接受细胞毒性药物、细胞因子治疗或接触有血液毒性 的化学制品或生物制剂等; ③慢性病性贫血(感染、非感染性炎症或肿瘤)、慢性肝 病、HIV感染; ④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其他甲状 腺疾病; ⑤重金属中毒、过度饮酒; ⑥其他可累及造血干细胞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尤其需要与伴有纤维化的MDS相鉴 别)、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 尿症(PNH)、急性白血病[尤其是伴有血细胞发育异常的形 态学特点的患者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及其他先天 性或遗传性血液病(如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遗传 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范可尼贫血、先天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MDS的诊断方法:MDS诊断依赖于多种实验室检测 技术的综合使用,其中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技 术是MDS诊断的核心。MDS的主要诊断方法见表1。 4.细胞形态学检测:MDS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的形态学 异常分为两类:原始细胞比例增高和细胞发育异常。其中原 始细胞可分为2型:I型为无嗜天青颗粒的原始细胞;Ⅱ型 为含有嗜天青颗粒但未出现核旁高尔基区的原始细胞,出现 核旁高尔基区者则判断为早幼粒细胞。典型的MDS患者, 发育异常细胞占相应系列细胞的比例≥10%。拟诊MDS患 者均应进行骨髓铁染色计数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其定义为幼 红细胞胞质内蓝色颗粒在5颗以上且围绕核周1/3以上者。

blpd专家共识解读邱录贵资料教程

blpd专家共识解读邱录贵资料教程
• 单纯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临床常诊断或误诊为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在有淋巴结肿大时应尽可能进行淋巴结活检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CLL
中国医学科学血液病医院863例B-CLPD分类结果
B-CLPD共同特征
• 临床特点:
– 中老年 – 临床进展缓慢,低度恶性(MCL除外) – 可向侵袭性恶性淋巴瘤转化 – 治疗后可缓解,但难以治愈
解读: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 35(4): 367-370
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
病诊断专家共识(2014年版)
邱录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淋巴瘤诊疗中心
定义与说明
• 本共识所指B-CLPD是临床上以外周血/骨髓成熟B 细胞克隆性增殖为主要特点,并通过外周血/骨髓 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 诊断的一组成熟B淋巴增殖性疾病。
CD19+CD5+
CD19+CD23+
CD20dim
FMC7-
kappadim
CLL免疫表型积分系统
Marker
CD5 CD23 FMC7 sIgM CD22/CD79b
Score points
1
0
Positive
Negative
Positive
Negative
Negative
Positive
Weak
CD10
我们中心MCL的表型特点
MCL患者CD23阳性率高于西方报道,而sIgM表达率低于西方报道
100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D5
50 CD23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③典型的免疫表型:CD19+、CD5+、CD23+、CD10-、 FMC7-、CD43+/-、CCND1-;表面免疫球蛋白(sIg)、 CD20及CD79b弱表达(dim)。流式细胞学确认B细胞的 克隆性,即B细胞表面限制性表达κ或λ轻链(κ:λ>3:1或 <0.3∶1)或>25%的B细胞sIg不表达。
精选ppt
16
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
(三)一线治疗选择
根据FISH结果[del (17p)和del(11q)]、年龄及身体状态进 行分层治疗。患者的体能状态和实际年龄均为重要的 参考因素;治疗前评估患者的伴发疾病(CIRS评分)和身 体适应性极其重要。体能状态良好(包括肌酐清除率≥70 ml/min及CIRS评分≤ 6分)的患者建议选择一线标准治疗, 其他患者则使用减低剂量化疗或支持治疗。
精选ppt
14
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
(二)治疗前评估
治疗前(包括复发患者治疗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①病史和体格检查:特别是淋巴结 (包括咽淋巴环和肝脾大小);②体能状态:ECOG和(或) 疾病累积评分表(CIRS)评分;③B症状:盗汗、发热、 体重减轻;④血常规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目前预后意义比较明确的有:IGHV突变状态及 片段使用、染色体异常[CpG刺激的染色体核型 分析,FISH检测del(13q)、+12、del(11q)(ATM基 因缺失)、del(17p) (p53基因缺失)等]、基因突变 (p53、NOTCH1、SF3B1、BIRC3、MYD88)、 CD38、ZAP70及CD49d表达等。

最新: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鉴别诊断

最新: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鉴别诊断

最新: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鉴别诊断B-CLPD的概念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是由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一组疾病,此处克隆性即指恶性增殖。

克隆性的确定可以根据slg轻链限制性,即κ与λ比值相差三倍以上可认为是克隆性的;也可以根据PCR或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反映了这类疾病为慢性的恶性疾病。

慢性BLPD主要疾病慢性BLPD主要分为以白血病形式表现的疾病以及惰性淋巴瘤白血病期的疾病。

以白血病形式表现的的B-CLPD包括CLL/SLL,B-PLL,HCL及较少见的HCLv;惰性淋巴瘤白血病期疾病包括FL,MZL,LPL/WM及MCL。

MZL可以分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和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其中MALT最常见,占60%左右,SMZL占30左右,NMZL占10%。

MALT 很少侵犯骨髓,而SMZL及NMZL较常侵犯骨髓。

严格来讲MCL为侵袭性疾病,但常以小淋巴细胞形式表现,因此通常需与CLL鉴别。

由于BLPD之间发病机制不同、预后不尽相同、治疗不全相同,因此需要鉴别。

如CLL中FCR疗效优于RCHOP,而FL中RCHOP疗效优于FCR;克拉屈滨对HCL有特效。

在新药靶向时代,靶向治疗对不同疾病类型效果完全不同。

如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对不同B-NHL具有不同疗效,对CLL/SLL,MCL及WM效果较好,但对MZL/MALT,DLBCL效果不佳;但PI3Kδ抑制剂Idelalisib对FL疗效较好,对SLL、MCL等则疗效不佳。

因此新药的进展进一步提高了鉴别的必要性。

此外,我们逐渐意识到CLL并非BLPD中的绝对多数,仅占39%,因此在病种分布上有必要进一步鉴别。

BLPD鉴别手段BLPD的主要鉴别手段包括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免疫表型、细胞形态、分子细胞遗传学及综合判断。

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有典型病理特点的iNHL包括FL, MCL及SLL- FL的典型病理变化为滤泡广泛弥漫的增生,甚至形成“背靠背”外观;免疫组化CD10+, CD20+, Bcl-2+, CD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2014版)一、概述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是一组累及外周血/骨髓的成熟B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

由于细胞形态大多为中小成熟淋巴细胞,单纯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临床常诊断或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为规范我国对此类疾病的诊断程序,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与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的血液肿瘤与血液病理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制订了中国B-CLPD诊断与鉴别诊断专家共识。

(一)定义:本共识所指B-CLPD是临床上以外周血/骨髓成熟B细胞克隆性增殖为主要特点,并通过外周血/骨髓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诊断的一组成熟B淋巴增殖性疾病,包括原发白血病:CLL、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毛细胞白血病(HCL)、脾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不能分类;淋巴瘤白血病期:边缘区淋巴瘤(MZL)、滤泡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CL)、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B-CLPD-U)。

(二)B-CLPD共同特征:临床特点:中老年发病;临床进展缓慢,惰性(MCL除外);可向侵袭性淋巴瘤转化;治疗后可缓解,但难以治愈。

形态学:以小的成熟淋巴细胞为主,部分可以出现中等大小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表达成熟B 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和表面免疫球蛋白(s Ig)单一轻链(κ或λ)。

基因重排: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或)轻链(IgL)基因重排。

二、各主要B-CLPD的临床特点1.CLL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一种最常见的B-CLPD,以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

中位发病年龄60~75 岁,男、女比例为2∶1.2008 年国际CLL工作组(IWCLL)CLL 诊断标准为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 至少持续3 个月;但如具有骨髓浸润引起的血细胞减少及典型的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无论外周血B淋巴细胞数或淋巴结是否受累,也诊断CLL.SLL指非白血病患者,具有CLL 的组织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

IWCLL定义SLL 为:淋巴结肿大、无CLL/SLL 骨髓浸润所致的血细胞减少及外周血B细胞<5×109/L.SLL的诊断应尽可能经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

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是指健康个体外周血存在低水平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并排除CLL/SLL 与其他B-CLPD.免疫分型显示B细胞克隆性异常,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所有淋巴结<1.5 cm)、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无B-CLPD 的其他临床症状。

临床型MBL(cMBL)[外周血B 淋巴细胞(1.5~5.0)×109/L],每年1%~2%发展为CLL;外周血淋巴细胞不高的一般人群型MBL的临床意义不大。

2. MCL:是一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呈侵袭性,预后不良。

中位发病年龄约60 岁,男、女比例为2~4∶1.多数患者诊断时即处于晚期(Ⅲ/Ⅳ期),结外(消化道、骨髓、外周血)播散常见,t(11;14)(q13;q32)为特征性遗传学异常。

此外,临床还存在惰性MCL(iMCL),常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白血病表现),且脾肿大,淋巴结可以无明显肿大,Ki- 67 低于30% ,PET- CT 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 x)<6,70%~90% 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有突变,无p53 突变。

3. MZL:包括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MZL,其中以SMZL多见。

SMZL 以50 岁以上者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SMZL最显著的特征为脾肿大,脾门淋巴结常受累,浅表淋巴结和结外组织常不累及,大多数SMZL患者存在外周血和骨髓受累。

1/3 患者存在单克隆Ig.对于CD5阴性难以分类的B-CLPD,特别是脾脏明显肿大而无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应考虑SMZL.诊断SMZL 的最低标准为:①脾组织学+CLL免疫表型积分≤2 分;或②如不能获得脾组织学时,典型血液和骨髓形态学+免疫表型+窦内CD20 阳性细胞浸润。

即脾肿大患者,如不能获得脾组织学时,依据典型的血液和骨髓表现可以诊断。

NMZL 发病年龄相对年轻,女性多见,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易侵犯骨髓和外周血,常不伴结外部位和脾脏受累,部分患者可向侵袭性淋巴瘤转化。

其诊断需要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

结外MALT 型MZL 约占NHL 病例的5%,中位发病年龄约60 岁,女性发病率稍高于男性。

该病经常累及胃肠道、肺、眼附属器等黏膜组织。

其诊断需要相应部位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4. HCL:是一种少见的B-CLPD,中位发病年龄60~70岁,男、女比例为5∶1.1/4 病例可无症状,多数HCL患者淋巴结无肿大,最突出的特点是脾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骨髓或肝脾中可见“毛细胞”。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很少超过10×109/L,且伴有单核细胞减少。

5. 脾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不能分类:2008 年WHO分型将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HCL-V)和脾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SDRPSBCL)暂定为脾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不能分类。

HCL-V和SDRPSBCL 临床较罕见,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常表现为脾肿大。

HC L-V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无单核细胞减少。

SDRPSBCL 外周血淋巴细胞常无增多,也无单核细胞减少。

6. B-PLL:是一种在形态、分化程度及治疗方面不同于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B-CLPD.中位发病年龄约70岁,男、女比例为1.5~2∶1.患者外周血幼稚淋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55%.发热、体重下降及脾肿大常见。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150×109/L,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常见。

7. FL:是一种较常见的惰性NHL,来源于淋巴结的生发中心,中位发病年龄约60 岁,20 岁以下罕见。

多数患者诊断时即处于晚期(Ⅲ/Ⅳ期),主要侵犯淋巴结、脾、骨髓和外周血,多伴有t(14;18)(q32;q21)遗传学异常。

8. LPL/WM:是一种浆细胞样淋巴增殖性疾病,典型肿瘤细胞由小B细胞、淋巴浆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中位发病年龄约60 岁,常累及骨髓、淋巴结和脾,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淋巴结和脾肿大。

大多数患者伴有单克隆Ig 增多,多数为IgM,此时诊断为WM.三、诊断方法1. 血常规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与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等,明确是否存在白细胞(尤其淋巴细胞)增多、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应注意淋巴细胞形态(如涂抹细胞、毛细胞等)。

2. 骨髓细胞形态及病理学检查:骨髓活检和涂片应成为诊断B-CLPD的常规检查项目,部分B-CLPD具有典型的形态学特点,包括CLL、FL、HCL、LPL等。

3. B细胞克隆性检测:确认单克隆性对于B-CLPD的诊断至关重要,克隆性检测的常用方法:①流式细胞术(FCM):主要通过检测细胞sIg 轻链限制性表达明确B 细胞的克隆性(clonality)。

恶性成熟B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sIg轻链限制性表达和抗原异常表达。

当κ/λ>3∶1 或<0. 3∶1 时提示单克隆性。

少数B-CLPD 患者不表达κ和λ(CD19 阳性且sIg 阴性细胞> 25%),也提示B细胞的单克隆性,必要时应进行IgH/IgL 基因重排检测。

②遗传学:采用常规染色体核型检查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③分子生物学:PCR 法检测IgH、Igκ、Igλ基因重排可判断B细胞存在克隆性异常。

4. FCM免疫分型:是进行B-CLP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

常用免疫标志包括白细胞共同抗原CD4 5,成熟B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CD79b和sIg,前体B细胞相关抗原C D34 和TdT,生发中心抗原CD10,以及CD5、CD23、FMC7、CD11c、CD25、CD1 03、CD123、CD38、CD138、CD200等。

5.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①遗传学:采用常规染色体核型检查及FISH 技术分析细胞遗传学异常。

FISH 常用探针包括针对13q14、11q23(ATM)、17p13(p53)、6q23 的DNA特异性探针,针对3 和12 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以及t(11;14)和t(14;18)双色双融合探针等。

②分子生物学:采用PCR法(或联合DNA 序列测序)检测BRAF V600E 和MYD8 8L265P突变等。

四、主要鉴别诊断方法及要点(一)细胞及骨髓组织形态CLL:典型的CLL在涂片上一般包括三类细胞(外周血涂片优于骨髓涂片):①成熟小淋巴细胞;②中等大小带有明显核仁的淋巴细胞(副免疫母细胞或者幼淋细胞)(比例<5 5%);③涂抹细胞。

骨髓活检可见间质、结节或弥漫性浸润,细胞核小、圆形,染色质呈颗粒状。

MCL:细胞中等大小,核边缘明显不规则或有切迹,类似于生发中心的中心细胞。

少数形态学亚型类似原始细胞或者多形细胞,必须与P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鉴别。

极少数形态学类似CLL细胞,甚至免疫表型为CD5+CD23+,故cyclin D1阳性或t(1 1;14)至关重要。

SMZL:成熟小淋巴细胞,无核仁,具有特征性的极性绒毛。

骨髓活检可见结节样的间质性浸润,该特点有助于排除HCL.HCL:相对于其他B-CLPD,HCL 的诊断更依赖于免疫表型,尤其是FCM检查。

细胞表面有绒毛状突起,细胞中等大小,染色质略显疏松,核仁缺少或模糊,大量浅蓝色胞质,呈现为特征性的煎鸡蛋样。

骨髓穿刺常为“干抽”。

骨髓活检显示间质浸润,大面积的弥漫性骨髓侵犯少见,网硬蛋白纤维可增加。

脾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不能分类:HCL-V细胞有明显的核仁和曲核,但缺乏毛状细胞外观形。

SDRPSBCL 细胞常呈绒毛状细胞外形,常累及骨髓窦状隙和外周血。

B-PLL:细胞中等大小,胞质量少呈淡蓝色,有一个明显的核仁。

骨髓侵犯以间质或结节样浸润为主。

形态学与CLL的幼淋巴细胞转化、MCL母细胞变异型区分困难,需要依赖于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

FL:小淋巴细胞,伴有裂的细胞核。

骨髓活检可见诊断性的形态学特征:骨小梁旁浸润。

LPL/WM:由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经常可见增多的肥大细胞。

部分胞质内(Russell 小体)或者细胞核内(Dutcher 小体)的PAS 阳性的球形包涵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