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合集下载

物流系统评价课件(PPT65页).pptx

物流系统评价课件(PPT65页).pptx

0.032
31
1.0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林法
➢ 按同样方法对各替代方案的评价项目逐项进行评价。
序号(j) 评价项目
1
期望利润
产品
2
成品率
市场
3
占有率
替代方案 A1 A2 A3 A1 A2 A3 A1 A2 A3
Rij
0.890 1.404
- 0.979 1.054
- 0.857 1.400

K ij
1.250 1.404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评价指标
在多指标评价中,由于各个评价指标的单位不同, 量纲不同和数量级不同,因此会影响到评价的结果, 甚至会造成决策的失误。
为了统一标准,必须进行预处理,即对所有的评价 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把所有指标值转化为无量纲、 无数量级差别的标准分,然后再进行评价和决策。 ➢ 所有的评价指标从经济上说可以分为两类:
rij
f
j
xij
f
j
f
j
定性模糊指标的量化处理
➢ 定性的模糊指标也可以分为效益指标和成本指 标两类,其模糊指标的量化可以如下表所示:
指标状况
很低 低 一般 高 很高
模糊指 效益指标 0
1
3
5
7
9 10
标量化
得分 成本指标 10 9
7
5
3
1
0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举例
现有四家供应商,决策者根据自身需要,考虑了 六项评价指标,如下表示。
5
4
3
2
800以上 97以上 40以上 20以下 非常美观
701~800 96~97 35~39 21~80 美观

智慧物流装备与应用 第10章 智慧物流信息装备

智慧物流装备与应用 第10章 智慧物流信息装备
智慧物流信息装备有的以独立的装备实体存在,如条码阅读器、RFID阅 读器等;有的以信息模块的形式存在于智慧物流装备之中,如无人机、 无人车中的信息感知模块;也有的以信息系统、云平台形式整合控制各 智慧物流装备,如智慧物流云计算平台、供应链控制塔等。
二、智慧物流信息装备的分类
9
1.按照存在形态分
➢ 智慧物流信息装备中的硬件是指智慧物流信息管理中所使用的由电子、 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 信息采集、存储和输出设备,如条码阅读器、条码打印机、射频识别电 子标签、射频阅读器、传感器等。
➢ 智慧物流应用层信息装备主要指能够满足智慧物流功能要求,在完成智 慧物流作业活动中使用的物流信息装备及系统。应用层装备又可以分为 应用管理系统和应用执行装备。
02 智慧物流识别与追溯装备
一、条码技术装备
13
条码技术(Bar Code Technology,BCT)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 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它 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 物流动态信息采集装备
➢ 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装备
➢ 物流自动化设备
一、智慧物流信息装备的概念
8
3.智慧物流信息装备
基于物流信息装备的概念,智慧物流信息装备是指智慧物流系统运行所 必需的,能够提供物流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应用的装备。
智慧物流信息装备既包括传统的物流信息装备,也包括由于物联网、云 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而出现的专门针对智慧物流场 景的各种信息装备。智慧物流装备与应用来自第十章 智慧物流信息装备
信息技术助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3
近年来,物流正经历一场向协作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的时代变革。通过广泛运 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物流系统,重塑 商业发展关系,再造产业发展新结构,打造产业发展新生态,正在深刻地改变产业 发展方式和分工体系,已经成为物流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和重大力量。

何明珂+物流系统论

何明珂+物流系统论
物流系统论,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01级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48学时,2004.9.13.开始,每周3课时,西325教室
物流系统网络化原理
Principles of Network of Logistics
原理的理解 1.物流系统网络化的出发点是供应链的要求 1.物流系统网络化的出发点是供应链的要求 供应链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资源组合体,本身就是网 络,供应链上的所有要素都必须形成网络,所以物流系统 要素也必须以网络方式存在,否则,无法与商流系统、信 息流系统、资金流系统等配合起来形成供应链。 2.物流系统化的对象包括所有物流系统要素 2.物流系统化的对象包括所有物流系统要素 供应链物流系统网络由经营网络、管理网络、业务运 作网络、设施设备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共同组成,所有物 流要素都要以网络方式存在并发挥功能。
物流系统论,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01级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48学时,2004.9.13.开始,每周3课时,西325教室
物流系统网络化的好处
Advantages for Network of Logistics
1.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1.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通过物流系统网络化过程,将物流系统要素都组织成网络,就可 满足这一要求,物流网络支持生产和营销网络,并成为生产和营销网 络的一部分。 2.提高网络效率 2.提高网络效率 以点状存在的要素组成网络后,每个要素的功能都得以放大,整 个网络的功能大大强于各个孤立要素功能的总和。 3.提高要素的收益 3.提高要素的收益 同样的要素组成网络以后的功能更加强大,提高了要素的劳动生 产率,因而整个网络的收益更大,这同时也就提高了要素的收益。 4.抵御要素的风险 4.抵御要素的风险 企业的物流要素形成网络以后,就象组成了一条供应链,供应链 的竞争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比独立的企业要强得多。

物流学第十章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学第十章物流系统分析

• 物流系统分析要素及准则 要素: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是指物流系统 分析的项目,具体地有目标、备选方案、 费用、效益、模型、评价标准和结论。
费用
备选方案 P1,P2„Pn 研究 制定 目的
模型
效益
结论(方案排序) C1,C2„Cn
评价标准
物流系统分析准则:
1.目的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系统要素间的层次性、结构性和相关性原则 4.内外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5.利益长远性原则
•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 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将决 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于数量化,在目标因素 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更 为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 聚类分析法
聚类通过把目标数据放入少数相对同源的 组或“类”(cluster)里,分析表达数据。 (1)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将待测的一组基因的变异 标准化,然后成对比较线性协方差。 (2)通过把用最紧密关联的谱来放基因进行样本 聚类,例如用简单的层级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方法。这种聚类亦可扩展到每个实 验样本,利用一组基因总的线性相关进行聚类。 (3)多维等级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MDS)是一种在二维Euclidean “距离” 中显示实验样本相关的大约程度。 (4)K-means方法聚类,通过重复再分配类成员 来使“类”内分散度最小化的方法。
第十章 物流系统分析
第一节 物流系统分析概述
• 系统分析的概念 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是指对物流网络 的一个或多个部分进行有次序、有计划的观察了 解,以确定各个部分及整个系统如何良好的运作。 观察了解,是统计分析的基础,为统计分析提 供数据。经过分析,建立物流网络规划模型,模 型通常模拟某一现实环境条件下,显示或预期未 来可能状况发生时,系统做出的反映。在分析的 基础上,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重新设计。

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战略管理第⼗章习题答案⼀、名词解释1.物流战略物流战略是指企业或其它组织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标以及达成⽬标的途径与⼿段⽽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2.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存和发展⽽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案。

3.物流战略管理物流战略管理是对企业的物流活动实⾏的总体性管理,是企业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价物流战略的⼀系列管理决策与⾏动,其核⼼问题是使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环境相适应,以实现物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填空题参考答案1.全局性,长远性,适应性,风险性2.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3.使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环境相适应4.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5.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6.整个物流系统的使命所引导的,可在⼀定时期内实现的量化的⽬标7.存在于企业之外,对企业物流活动的开展产⽣决定性影响的8.企业物流发展的内部因素9.能够把企业的物流资源加以统筹整合以完成预期的任务和⽬标的技能10.降低成本,减少资本占⽤,改进服务11.战略层⾯,策略层⾯12.战略规划13.策略规划14.客户服务⽬标,设施选址战略,库存决策战略15.管理库存的⽅式16.运输⽅式,运输批量,运输时间17.组织结构系统,企业⽂化系统18.⽬标和要求,⼈⼒、物⼒和财⼒19.确定物流战略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纠正偏差20.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不定项选择题答案1.ABDE 2.ACDE 3.BC 4.BCDE 5.BDE6.BDE 7.ABCDE 8.ABC 9.ABCDE 10.A 11.CDE四、简答题1.简述物流战略的特点。

物流战略是指导企业物流⾛向未来的⾏动纲领。

它⼀般具有以下特征:(1)全局性;(2)长远性;(3)纲领性;(4)适应性;(5)风险性。

2.简述构成物流战略的层次。

⼀个企业物流战略通常包含10个关键部分,分别被组织在4个重要层次上:第⼀层:通过顾客服务建⽴战略⽅向;第⼆层:物流系统的结构部分;第三层:物流战略的职能部分;第四层:执⾏层。

第十章 物流成本管理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  物流成本管理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物流成本管理一、名词解释1.物流成本2.物流成本管理系统3.成本性态4.本量利分析5.边际贡献6.盈亏平衡分析二、填空题1.物流成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货币表现。

2.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是通过___________、物流预算编制、物流预算管理以及___________等工作来完成的。

3.______________是通过编制成本预算来控制物流活动。

4.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是指在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成本管理与管理会计方法,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6._______________是指在日常物流运营的每个作业环节,依据现代物流运营理论,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方法,降低整个物流成本的一系列措施。

7.___________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中心环节。

8.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及企业物流活动的特点予以确定。

以_____________为对象的核算方式有助于加强每个物流功能环节的管理、提高每个环节作业水平。

9.___________也称为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10.___________是指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___________是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与业务量的增减变化无关的成本。

11.___________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

12.边际贡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又称为保本点,是指企业或物流系统的经营规模(业务量)刚好使利润等于零,即出现不盈不亏的状况。

第十章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十章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环保执法力度加大,创造出有利于逆向物流 发展的法制环境 二、用可分解的思想设计产品
在新产品设计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设计中材料的选择。 (2)可拆卸创新设计。 (3)兼容创新设计。

2024/7/17
8
三、逆向物流的作用从改善资源环境上升到企业战 略层次
退货处理是客户服务的重要内容,对于有些企业来说, 客户退货与客户购买产品同样重要。
大量无故障产品的退货为二手市场增添了活力,也为 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来源。
四、逆向物流将改变买卖双方的动态关系
2024/7/17
9
五、逆向物流将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 六、包装回收创新 七、逆向物流实行标准化
商品退货管理的标准化 储运包装、集装单元的标准化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标准化
2024/7/17
济效益 4.较强的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使逆向物流具有更大的发展
空间
2024/7/17
3
二、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 1.法规和责任机制不健全 2.较高技术含量的回收工艺水平在我国得不到推广 3.生态园区逆向物流方兴未艾
2024/7/17
4
(二)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缓慢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逆向物流自身的原因 (1)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相矛盾。 (2)逆向物流供应链风险逐级放大。 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如下方法: ① 削弱“牛鞭效应”。 ② 建立契约式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逆向物流流程与正向物流流程相冲突。 (4)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存在冲突。
10
八、采用第三方物流运作方式实施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业务外包对于逆向物流需求方来说,可以 简化退货处理流程、降低退货处理成本,提高企业核心 竞争力;对于逆向物流企业来说则是更多的机遇,有利 于促进其逆向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第十章 物流规划系统的发展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第十章 物流规划系统的发展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10.1 全球物流的战略导向
全球物流的目标 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全球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 地理范围大;同时由于各国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经营管 理方法、生产习惯的不同,一些因素的变动较大,在国际 间组织货物从生产到消费的流动,相比较国内物流就会更 加复杂。因此国际物流的目标即是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 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 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作为企业价值链的基本 环节,国际物流不仅使国际商务活动得以顺利实现,而且 为国际企业带来新的价值增值,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第 三利润源泉”。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全球物流发展的趋势
(1)全球化的生产制造企业不再局限于一国 生产再通过销售渠道将产品运送到全世界 消费者手中的形式,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寻 找原材料、零部件来源,并选择一个适合 的全球分销物流中心以及关键供应物资的 集散仓库,在获得原材料以及分配新产品 时使用当地现有的物流网络,并将其先进 的物流技术和方法进行推广。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学习要求
熟练掌握以下内容: ● 全球物流的发展趋势 ● 虚拟组织、虚拟组织的特点和虚拟组织联盟 ● 电子商务和商务决策分析在物流系统规划中的 ● 物流绩效评价和控制方法 ● 绿色物流概念 了解以下内容:
● 物流系统规划和绿色物流的关系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引子: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第四方物流(4PL)是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 先提出并注册的。 它将第四方物流定义为:“所谓第四方物流是一 个供应链的整合者以及协调者,调配与管理组织 本身与其他互补性服务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 来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引子: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物流系统评价

物流系统评价

由需求或目标决定且 随时间变换和发展
外延模糊,“最优” 含义不十分明确
定量指标、定性指标
物流系统 评价指标
经济指标、工程指标
定量指标:易于数量化 定性指标:满意度、舒适度等,与人的感觉和经验有关,难以数量化

二、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 • • • • • • 系统性原则 可测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简易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
• 包括分析评价系统的目的、界定评价系统的范 围、熟悉所提出的系统方案及系统要素。
(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建立能够对照和衡量各个方案的统一尺度,即评 价指标体系。 • 指标体系由评价目标与实际情况共同确定,通过 大量的资料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 •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地、客观地、尽可能全面 地考虑各种因素,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三)确定评价函数
评价函数是使评价指标定量化的一种数学模型
• 不同问题使用的评价函数可能不同 • 同一个评价问题也可以使用 不同的评价函数
(四)计算评价值
• 当评价函数确定后,评价尺度也随之而定。 • 在评价值计算之前,还需确定各评价项目 的权重。 • 评价尺度和评价项目的权重应保证评价的 客观正确和有效。
•存货准确率 •拣货准确率 •出货准确率 •破损比率 •故障间隔时间
大 中类指标 类 财务能力 客 生产能力 户 反 应 质量 水平
小类指标 总反应成本 客户订单反应成 本 订单处理速率 订单输入准确性 订单交流准确性 开票准确性 订单满足率 客户满意度
大类 运 输
中类 指标 财务 能力
小类指标 总运输成本 单位运输成本 运输资产经济价值
区域 物流 社会适应性 网络 规划 经济方面 评价

第十章_物流服务

第十章_物流服务
成 本
服务
(c)服务水准上升,成本一定
22
4.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实现较高水准的物 流服务(如图d)。


服务
(d)服务水准与成本同时下降
23
以上述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四种类型讲,物流服务管理的 目的具体表现在改变(b)中所反映的状况,经(a)和 (c),最终向(d)发展。显然,要实现(d)中所表现出 的理想状态,必须在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明确相应的服务 水准,强化物流服务管理,从而保证成本与服务之间的一种 均衡关系。
订货周期是从顾客下订单到收货为止的时间。订货周 期包括下订单,订单处理,货物拣选、包装与配送。 顾客关心订货周期的稳定性而非绝对天数。
订货的便利性。
指顾客下订单的便利程度。顾客喜欢同便利和友好的 卖方打交道。如果单据格式不正规、用语含糊不清, 或在电话中等待过久,顾客都有可能产生不满,从而 影响顾客与企业的关系。
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为供应商提供培训服务及 管理经验,优化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降低库存成本、 减少收货人员及成本,为货主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合同制仓储服务
减少货主建设仓库的投资,通过仓储中采用CAD技术、 执行劳动标准、实行目标管理和作业监控提高劳动生 产率。
10
全面运输管理
在选定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后,选择最佳承运人,对零 散的运输作业进行控制,减少回程车辆,进行电子运 单处理,对运输全过程进行监控等。
28
(b)仓库管理质量指标 商品收发正确率=正确量/总量× 100% 商品完好率=完好商品量/总量× 100% 缺损率=缺损量/总量× 100% (c)运输环节服务质量指标 正点运输率=正点次数/总次数× 100% 完好送达率=完好送达次数/总次数× 100% 赔偿率=赔偿费/业务收入总额× 100% 运输信息及时跟踪率=跟踪次数/总次数× 100%

物流系统规划的评价

物流系统规划的评价
描述性的
以车辆噪声振动衡量 主要是CO、NO2量 BOD 生化需氧量 社区和农田分隔 软土地基、填挖方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森林、草原等植被 风景名胜区
质量单位 无

dB 体积百分含量 体积百分含量 分隔比例
破坏面积和程度 破环面积和程度 破环程度
五、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 一 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步骤
❖3、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指标体系建立后,各个指标在系统评价中的 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由此要确定指标的权重。 在物流系统综合评价中权重可以定义为元素 对整体贡献的相对重要程度,即元素能反应总 体的程度。
❖ 一般指标的权重有三部分组成,W=F w1,w2,w3
❖ W1------由评价者给出,代表评价者对指标的重视程度的不


明确评价前提



划 研制评价指标体系


综 定量各项评价指标


价 工
备选方案综合评价



明确评价立场 明确评价范围 明确评价时期
其他 确定评价目标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标准 定量评价指标 选定评价方法 确定指标权重 综合评价与决策
❖1、明确评价前提
❖ 首先需明确评价立场,即明确评价主体是系 统使用者还是开发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或其 他受影响者,这与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指标 的选择都有直接的关系。
❖。
❖5、备选方案综合评价
❖ 首先需确定综合评价方法,即根据各指标间 的相互关系及对总目标的贡献确定各项指标 的合并计算方法。
第十章
物流系统规划 与设计评价
❖ 一、评价的意义、作用
❖ 物流系统规划是一个科学的、民主的、动态的集体 思维过程,评价分析是系统规划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内 容。 评价贯穿于规划决策的每一步,主要有: 现状评价 规划中评价 决策评价 后评价

物流管理细则范本(4篇)

物流管理细则范本(4篇)

物流管理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物流管理工作,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物流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仓库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第三条物流管理工作应依法合规,尊重环境保护,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政策和规范。

第四条物流管理工作应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实现客户与公司的互利共赢。

第五条物流管理工作应遵守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保障员工权益和企业利益的平衡。

第六条物流管理工作应注重管理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营效益。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七条设立物流管理部门,并明确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物流管理部门由物流总监负责,下设若干物流主管,分工明确。

第九条物流总监负责物流管理部门的整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物流策略制定、资源配置、流程优化、成本控制等。

第十条物流主管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所辖区域的物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仓库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第十一条物流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应建立沟通机制,实现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协调能力。

第三章仓库管理第十二条仓库管理应建立适当的仓库布局,合理利用仓储空间,提高仓储效率。

第十三条仓库应具备良好的环境、设施和设备,确保储存物品的安全、干净、整齐。

第十四条仓库应按照物品的特性和存储要求进行分类、分区和标识,便于查找和管理。

第十五条仓库管理应建立健全的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第十六条仓库的货物质量管理应注重质检和验收工作,确保货物符合要求,减少不合格品和次品。

第十七条仓库应定期清点库存,盘点结果与系统数据进行核对,及时调整和纠正。

第四章运输管理第十八条运输管理应建立健全的运输计划和调度系统,合理安排运输任务,提高运输效率。

第十九条运输管理应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安全因素。

第二十条运输管理应引入先进的GPS定位技术和运输跟踪系统,实现对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物流系统论物流系统原理(下)

物流系统论物流系统原理(下)

与传统物流相比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特点:
A.注重全球性(全国性)服务,发展网络体系。 B.注重物流服务设施的投入。 C.充分利用社会分工,降低经营成本。 D.实施物流信息系统管理。
成本、服务目标双肩挑
“物流管理”成为物流服务提供商必然的追求。
控制集中化是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即经营主体对 其所受理的物流业务实现 全过程物流链管理,无论 经营主体直接负责或委托他人(经营者)完成物流部 分业 务或全部业务,经营主体都必须了解、掌握, 并能控制物流实时状态和未来运作情 况。
特点
系统具有 无限开放

信息流在整 个物流过程 起指导整合
作用
物流系统网络化原理掌握要点
物流系统化的出发点是供应链的要求
物流系统化的对象包括所有物流系统要素
• 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经营网络 • 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管理网络 • 供应链物流系统的设施设备网络 • 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业务运作网络 • 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信息网络
LD – CED 模式
收集 Collection
起始地
配送中心
Original Point
Distribution Centre
交换
Exchange
物流中心
Logistics Centre
物流中 心
Logistics Centre
送达 Delivery
配送中心
Distribution Centre
销售的统计报表,以 帮助客户制定生产计划,使其真正 实现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 ●提供各种接口模块、实现物流系统和GPS系统、POS系 统、以及其他生产、销 售系统的对接,建立完整的商品 供应链信息循环。
基于INTERNET网络的物流信息系统的目标是

《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学院课程教学标准课程编号: 20641 课程名称: 物流管理开课系: 商务系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2019年 8月21日制(修)订学院《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物流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进入21世纪以来,物流在我们呈现高歌猛进之势,现代物流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利润源和竞争资源,其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正在得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最具特点的行业。

学生应掌握本领域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

适用专业:经管类及其他专业(本科)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开课系:经管系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二、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本节课共14章,主要有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物流类型、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保管、流通加工、配送与配送中心、企业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教学内容:1、现代的概念与理论基础2、现代物流的特点3、物流职能的内容与实现方式教学重点:现代物流的含义,现代物流的职能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的定义及内涵2、了解现代物流的形式及其发展3、了解现代物流的职能4、掌握现代物流合理化的目标第二章物流系统教学内容:1、物流系统的定义2、物流系统性要求教学重点:系统物流系统物流系统评价教学要求:1、了解物流系统的定义和系统的特征2、了解物流系统的定义和物流系统的构成3、阐述物流系统性要求的理由第三章物流类型教学内容:1、物流不同类型2、第三方物流3、国际物流教学重点:社会物流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教学要求:1、了解现代物流的不同类型2、懂得第三方物流的概念3、懂得第三方物流是如何创造价值的4、了解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第四章包装教学内容:1、包装概念2、包装材料容器机械3、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4、绿色包装和集成包装教学重点:包装包装机械设备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绿色包装集成包装教学要求:1、掌握包装的概念2、掌握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机械知识3、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4、了解绿色包装和集成包装第五章装卸搬运教学内容:1、装卸搬运的特点概念2、装卸搬运合理化3、装卸搬运机械教学重点:装卸搬运教学要求:1、明确装卸搬运的概念和特点2、熟悉装卸搬运的分类和方法3、掌握装卸搬运的原则和合理化4、熟悉装卸搬运合理化5、了解装卸搬运机械及选择第六章运输教学内容:1、运输的概念作用2、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教学重点: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技术运输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有关约运输的概念、各种运输方式的分类和作用2、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技术3、了解字物流运输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决策方法第七章仓储保管教学内容:1、仓库保管概念2、仓库保管3、仓库温度管理4、仓库库存合理化教学重点:仓储仓库货物养护零库存教学要求:1、掌握仓储保管的概念,了解仓储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2、仓库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3、掌握仓库管理的基本制度4、掌握仓库温度的控制和调节方法5、掌握仓储货物保养和维护的基本知识6、掌握库存合理化和库存管理的基本方法第八章物流加工教学内容:1、流通加工概念2、流通加工地位作用3、流通加工类型方式教学重点:流通加工流通加工合理化教学要求:1、明确流通加工的概念和其与一般生产加工的区别2、明确流通加工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3、熟悉流通加工的类型和方式4、掌握流通加工的合理化要求了解流通加工的管理和可行性分析第九章配送和配送中心教学重点:配送配送中心分拣作业自动分拣机自动化立体仓库教学要求:1、掌握配送和配送中心的有关概念2、掌握配送计划的制定3、掌握分拣作业和车辆装配的操作4、掌握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和订单的管理5、了解配送中心的种类和配送中心的种类第十章企业物流管理教学内容:1、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2、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教学重点: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的趋势教学要求:(1)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2、了解企业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4、了解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第十一章物流成本管理1、活动推广的定义2、活动推广的作用3、活动推广的要点和形式教学重点:物流成本管理第三利润源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控制教学要求:1、理解物流成本与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2、了解物流成本的构成和分类3、了解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与方法4、掌握物流成本的计算第十二章物流客户服务教学重点:物流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教学要求:1、明确物流客户服务的概念2、掌握物流客户服务重要性3、说明物流客户服务的内容4、掌握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满意度第十三章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教学重点: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信息和物流信息管理的概念特征2、了解物流信息的分类,熟悉工作原理及应用3、掌握物流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功能4、第十四章供应链管理教学内容:1、供应链概述2、供应链管理的步骤教学重点: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类型2、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实施步骤3、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四、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总学时:48五、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考试由日常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2021年 《现代物流学》考试大纲(专插本)

2021年 《现代物流学》考试大纲(专插本)

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现代物流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现代物流学》是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入门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现代物流学》主要是研究现代物流管理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持续不断运动的规律性、物资流转的相关影响因素,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资料流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相应的物流系统运行的技术、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与指导性的特点,是进一步学习现代物流的基础性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和理解现代物流概念的内涵,懂得现代物流系统、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组织的体系结构,掌握仓储与配送、供应链管理、现代企业物流和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了解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逆向物流、绿色物流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基本关系。

能运用系统的观念认识物流的内涵,并对物流概念进行适当的运用与延伸,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现代经济理论的学习,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为进一步理论学习和开展物流管理实践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熟悉物流的基本概念、功能要素和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物流相关理论学说,理解物流基本功能要素之间二律背反的关系和物流成本冰山说理论;2、掌握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重要的物流专业术语。

13、掌握物流和物流市场的分类,熟悉现代物流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势;4、熟悉包装的概念、分类和功能及包装材料与包装标识,掌握包装技术、集装化的含义及常见的集装单元器具及国际标准;5、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分类、特点和方法,熟悉装卸搬运作业的原则,理解装卸搬运合理化、装卸搬运活性指数的含义和合理化的措施;了解集装箱的定义及规格。

6、掌握运输的概念、原则、分类,特别是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的特点及运输方式的选择,熟悉几种专业的运输模式,理解运输合理化的内涵及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不合理的运输形式和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物流学概论-刘助忠-第十章信息管理习题答案秦文展

物流学概论-刘助忠-第十章信息管理习题答案秦文展

物流学概论习题答案第十章物流信息化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D2、B3、C4、A5、B6、D7、C8、A9、B 10、C二、多项选择题1、ABC2、BCD3、AC三、判断题1、√2、×3、×4、√5、√四、填空题1、物流信息系统2、系统实施阶段系统测试阶段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3、决策支持系统高层支持系统业间信息系统五、名词解释1、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物流信息化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

2、所谓物流信息系统,实际上是物流管理软件和信息网络结合的产物,小到一个具体的物流管理软件,大到利用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将所有相关的合作伙伴、供应链成员连接在一起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的系统,都叫做物流信息系统。

3、统计信息是物流活动整个流程结束以后,对整个物流适动所作出的一种总结性的归纳性的信息。

这种信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虽然新的统计结果从总体从总体上来看具有动态性,但是巳产生的统计信息都是确定性的历史结果。

六、简答题1、答:物流信息管理是对物流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应用、存储和传播的过程,也是将物流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可得性、及时性、准确性、集成性、适应性、易用性。

2、答:从构成要素上看,物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都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只是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而使其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特性,但其基本要素仍然同现代信息技术一样,可以分为4个层次:基础技术、系统技术、应用技术、安全技术。

3、答:物流信息发展趋势是:RFID将成为未来物流领域的关键技术;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将成为物流发展的突破点;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将日益被重视。

物流学概论章节习题及答案

物流学概论章节习题及答案

《物流学概论》习题及答案Ⅰ习题绪论1.谈谈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物流得到了哪些发展?2.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物流圈具体指的是哪些?3.何谓“物流学”?谈谈物流学的学科性质。

4.简述物流学的研究对象。

5.物流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第一章物流的概念与内涵1.名词解释:物流P10 商流P12 流通加工配送P142.从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表现物流概念的基本要点有哪些?P53.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流是市场的延伸”?P64.怎样认识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间的“二律背反”关系?P75.“精益物流”的内涵是什么?P76.物流现代化理念都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加以分析说明。

P5-97.请举例阐述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P128.请简述物流活动的构成。

P13-149.何谓物流的生产性?何谓物流的社会性?并请给予说明。

P14-1510.请说明物流的作用和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P15-1711.请谈谈你对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的认识。

P17-21第二章物流管理1. 名词解释:物流管理P21 物流管理组织P27 物流专门性评价物流综合性评价物流纵向评价物流横向评价物流管理行政机构物流管理业务机构物流费用P362.简述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P233. 物流管理的内容从不同角度是怎样分类的?各包括那些内容?P244. 物流管理的总原则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原则?P255.请阐述物流管理的目标。

P29-306.企业物流管理组织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P337.简述企业物流战略的基本目标。

P34-358.如何认识企业的物流重组活动?9.简述物流费用的构成。

P3610.请谈谈如何对物流费用进行控制。

P36-37第三章物流的形式1.名词解释: 企业物流p40 返品的回收物流p42 废旧物资物流p42 国际物流p52 多式联运p58 通关手续城市物流专业配送中心柔性配送中心供应配送中心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2. 生产企业物流可划分为哪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p40-423. 根据我国流通企业的类型,流通企业的物流可分为哪几种?p42-434.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p43-445.阐述城市物流的特征并说明城市物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都包括哪些?P45-466.城市物流能为实现“零库存”目标起到什么作用?城市物流可实现“零库存”或降低库存的主要运作方式有哪些?7.请说明城市物流中心的概念和城市物流中心的基本要求。

物流系统工程公式[1]高级物流师笔记整顿[整理版]

物流系统工程公式[1]高级物流师笔记整顿[整理版]

物流系统工程例题及公式第二章企业物流战略规划1、运输方式选择的成本比较法P36例题:某公司欲将产品从位置A的工厂运往位置B的公司自有仓库,年运量D为700000件,每件产品价格为30元,每年的库存成本I占产品价格的比例为30%。

公司希望选择使总成本最小的运输方式。

据估计,运输时间每减少一天,平均库存水平可以减少1%。

各种运输服务的有关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一:各种运输服务的有关参数表在途运输的年库存成本为ICDT/365,两端储存点的存货成本各为ICQ/2,但其中的C值有差别,工厂储存点的C为产品价格与运费之和。

运输服务方案比选见下表所示。

2、考虑竞争因素的方法P37某制造商分别从两个供应商处购买了共3000个配件,每个配件单价100元,目前这3000个配件由两个供应商平均提供,如果供应商缩短运达时间,则可以多得到交易份额,每缩短一天,可以从交易量中多得5%的份额,即150个配件。

供应商从每个配件可赚得占配件价格(不包括运输费用)20%的利润。

于是供应商A考虑,如将运输方式从铁路转向卡车运输或航空运输是否有利可图。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费率和运达时间如下表所示。

显然,供应商A只是根据可能获得的潜在利润来对运输方式进行选择决策,下表所示是供应商A使用不同运输方式可能获得的预期利润。

表四:供应商A使用不同运输方式的利润比较永续盘存过程要求每天都有对库存进得盘存,以确定库存的补货要求。

因此,准确追踪所有的最小库存单位(SKU或Stock-keeping Unit)就显提十分必要。

这里介绍再订货点和订货量。

再订货点的计算公式:ROP=DT+σ其中:ROP——再订货点(以产品数量单位计);D——平均日需货量;T——平均提前期;σ——安全库存(以产品数量单位计)。

订货量则用EOQ模型确定。

例:假定平均日需求量为20件。

提前期为10天,年需求量2400件,每件产品成本5元,库存持有成本为每年20%,订购成本为19元,订货量为200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供需平衡状况 •社会适应性
•经济方面
•技术性 •环境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整体适应性 •负荷均衡性 •与宏观政策规划的一致性 •布局合理性 •建造成本 •投资可能性 •技术的可行性 •国土占用 •环境污染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例3:某企业物流系统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
•客户反映 •库存性能 •供应管理性能 •运输能力 •仓储能力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三、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步骤
系统评价的质量影响着系统决策的正确性, 为了使系统的评价更加有效,首先必须保证评价 的客观性,为此必须保证评价资料的全面性和可 靠性,保证评价人员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其次, 要保证系统方案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另外,系 统评价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指标的数量值,因此, 评价指标的确定是系统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投入不同的成本将得到不同的效益,将其对应结果绘成曲 线称为成本效益曲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成本效益 综合模型图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4)例题:配送中心建设方案的评价 :

成本与效益的 综合比较准则:
•序号 指标 •1 •造价
单位 •万元
•2 •建成年限
•年
•3 •建成后需流动资金 •万元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五节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1)建立评价系统的评价因素集:U={u1,u2,…,um}; (2)建立评语集合(或评价集):V={v1,v2,…,vn }; (3)建立反映各因素重要程度的权重集:A={a1, a2, …, am};权重应
•财务能力 •生产能力 •质量水平 •反应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
一、经济评价的成本效益法
所谓成本效益法(Cost Benefit Analysis),就是 把不同系统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 • 成本反映的是建立新系统或改进系统所需要的主要投资耗 费; • 效益则是反映的新建或改建的系统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 效益/成本愈大,方案愈好。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1)对构成评价系统的目的、评价指标(准则)及替代方 案等要素建立多级递阶的层次结构模型。
(2)对同属一级的要素以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 较,根据评价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据此建立判断矩阵 A。
(3)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以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度。
一、成本——有效度分析法
与侧重于经济效益评价的成本效益法不同的是,成本-有效度分 析将方案的效果从经济观点扩大到了社会观点。物流系统一般都具有 明显的社会效益,不能仅从经济方面来评价,还应该采用很多社会性 指标来评价,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就业和生活质量的贡献、对资 源、环境的影响,客户满意度,等等,这些指标体现的是物流系统方 案的价值。可通过某种效用函数将它们转换为用[0,1]区间的实数来 描述,这样就能使不同的指标值能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
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条件,即: ai =1,且ai 0,权数ai表示因素ui对“重要性”的隶属度,因此
权重集是因素集上的模糊子集,并
可表示为:A = (4)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
从一个因素出发,对评判对象进行评判,可以得单因素评判集Ri (i=1,2,…, m),最后,可得单因素的评判矩阵R=[ R1,R2 ,…, Rm ]T。 (5)综合评价。即将权重矩阵与单因素评价矩阵进行模糊合成运算,得 综合评价矩阵:B=A•R
•4 •建成后发挥效益时间 •年
•5 •年产值
•万元
•6 •产值利润率
•%
•7 •环境污染程度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100 •86 •75 •5 •4 •3 •45.8 •33.3 •38.5 •10 •10 •10 •260 •196 •220 •12 •15 •12.5 •稍重 •最轻 •轻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层次分析法举例 •(3)相对权重的计算
•求和法 •按列归一化: •按行求和: •再归一化: •所得即为A的特征向量的近似值。
•求根法(略)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五节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在生产管理、领导决策、工程项目评价时,经常会碰到影 响因素模糊或评判结果模糊的情况。例如,从考虑问题的 诸因素出发,可能会对复杂的问题作出“优、良、中、差” 或“高、中、低”等程度的模糊评价。模糊的思维方式较 接近东方人的思维习惯和描述方式,因此,模糊综合评价 非常适合对社会经济系统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评价。
•275 •113.5 •161.5 •242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
二、可行性分析
• 进行可行性分析必须先对系统的目标、关键要素以及达到 目标的不同方案进行分析。可行性分析的一般过程为:
• 确定系统目标和方向 收集资料 预测 初步分析,提 出初步方案 技术经济评价 优化比较,确定方案 决 策报告。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成本-有效度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1)明确系统要实现的效用目标; 2)确定反映系统有效度的评价指标; 3)提出备选方案,确定各方案的成本与效用指 标值; 4)采用成本固定法或效用固定法筛选系统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四节 评价指标综合法
二、层次分析法
• 当初步分析后认为不能得到可行方案时,则没有必要进行 下一步工作,需马上返回去重新修订目标,重新确定方向, 并补充必要的资料,再进行预测。提出初步方案后,对方 案做初步评价和审核,若方案不可行,再重新进行初步分 析,并修改影响初步分析结果的各个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四节 评价指标综合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 (一)政策性指标:包括政府有关物流产业和物流系统方面的政策、法
规、标准,法律、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要求。 (二)技术性指标:包括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快捷性,系统建
设的仓储、运输、搬运等子系统的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等要求。 (三)经济性指标:包括物流系统的成本分析、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
• 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目的/目标一般是多层次的,相应地, 用于评价这种目的/目标的指标也不只一个,也应该是具有层 次结构的一个体系。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既有定性的指标,也有 定量的指标。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二)可测性原则 (三)层次性原则 (四)简易性原则 (五)可比性原则 (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七)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除上述原则外,系统评价的步骤也是有效进行系统评 价的保证。物流系统的评价一般要遵循下列步骤(见图 10-2):
图10-2系统评价的一般步骤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系统评价指标
对某一具体的物流系统,由于评价主体的立场、观点、 环境等的不同,对价值的评定也会有所不同;即使对同一个 评价主体,同一评价对象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 改变。因此,在系统评价时采用多种尺度进行相互比较是必 不可少的。这种尺度就是评价指标。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模型由下面三个模型组成。 (1)成本模型
成本模型应能说明方案的特性参数与其成本之间的关系。 一般的成本模型为:C=F(X) 式中:C为方案的成本,X为特性参数,F为函数形式。 (2)效益模型
与成本模型一样,既可建立方案本身的效益模型,也可 分别分析其直接效益 和间接效 益。一般效益模型可表 示为:E=G(X)
物流系统一般都具有多个目标,对多个目标进行评价,一方面要 将目标进行分解,分别建模、分别评价;另一方面,还要将这些子目 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还需要将各种指标归一化,以便 进行比较。由此可见物流系统评价的复杂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重要性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
所谓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系统确定的目的,在系统调查和系统 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就各 种系统设计方案能够满足需要的程度与为之消耗和占用的各种资源, 进行评审,并选择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的最优或 最满意的方案。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4)例题:配送中心建设方案的评价 :
•配送中心各方案投资利润率比较
•指标
•单位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总利润额 •全部投资额 •利润高于投资的余额 •投资利润率
•万元 •万元 •万元
•%
•结论?
•312 •145.8 •166.2 •214
•294 •119.3 •174.7 •246
•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由美 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于1982年提出,它 综合了人们主观判断,是一种简明、实用的定性分析与定 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