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2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同步测试-最新教学文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同步测试-最新教学文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人人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A. 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B. 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 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D. 人性解放的渴望2.斯特拉霍夫这样评价一部文学作品:“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

”这一文学作品的风格是()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3.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

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

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A. 古典主义文艺B. 批判现实主义文艺C. 浪漫主义文艺D. 现代主义文艺4.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空间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在金钱至上等社会观念影响下出现了城市冷漠化问题。

下列能够反映这一问题的文艺作品是A. 《唐璜》B. 《人间喜剧》C. 《英雄交响曲》D. 《日出·印象》5.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B. 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C. 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D. 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等待戈多》的面世以与传统戏剧风格迥异的荒诞剧的形式为贝克特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种荒诞剧所反映的主题是()A. 人的一生是痛苦的、绝望的B. 世界是荒诞的,现实是丑恶的C. 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失望、苦闷和迷惘D. 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形,他们每天都在等7.“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四单元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作业:2 Word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四单元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作业:2 Word版

[随堂检测]1.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选B。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是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提取有效信息,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两次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下产生的,故D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普遍确立,拜金主义盛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文学领域中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

2.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

”这表明他()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D.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解析:选A。

“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想法。

要自由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故排除C、D 两项。

B项所述与题目无关,排除。

本题选A项。

3.下列文学作品中,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的是()①《西游记》②《红楼梦》③《人间喜剧》④《等待戈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C。

“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游记》属于浪漫主义小说,故①错误;《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②正确;《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③正确;《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

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A.《西风颂》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十日谈》解析:选B。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一位英国诗人在诗作中写道:“在一颗沙粒中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国;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个小时中把握永恒。

”这首诗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印象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在一颗沙粒中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国;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个小时中把握永恒。

”是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句,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答案:A2.19世纪中叶法国某小说家曾对一位朋友说:“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希望的人类来描绘。

”该小说家应该属于( )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解析:题干所指的小说家主张“按照我希望的人类来描绘”,这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等特点。

答案:D3.“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邈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

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解析:材料所示的创作风格应是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是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故B项正确。

答案:B4.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巴黎圣母院》是其著作之一,与这部著作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B.利用了强烈的对比C.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心灵的赞美D.反映了大革命前夕封建王朝的黑暗解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浪漫主义文学出现于法国大革命后。

答案:D5.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最新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最新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选择题1.“湖畔派”是出现在18-19世纪英国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从其创作的内容理解,下列作品和其不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西风颂》B.《唐璜》C.《战争与和平》D.《巴黎圣母院》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和对“湖畔派”的诗作内容分析,该派别应该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

A、B、D都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只有C选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2.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也到来了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解析:选C。

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设想自己是新世界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因此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3.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

”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

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格尔尼卡》C.《恰尔德·哈罗德游记》D.《老人与海》解析:选C。

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平等,弘扬真、善、美,对应材料“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故选C;A是现实主义作品,排除,B、D是现代主义作品,排除。

4. 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2)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2)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识记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及其代表作。

通过分析拜伦、雪莱、巴尔扎克、贝克特等著作的特征,理解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读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对拜伦、雪莱、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贝克特的作品进行概括、比较、整理,从而得出各种文学特点的不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另外,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鉴赏作品和分析史料总结其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感悟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杰出的作家,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和性格特点,从而认清这些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画卷和时代变迁,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对名家名著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品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荒诞派戏剧的作品特点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难点:理解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作品的不同;理解《等待多戈》的思想内涵。

四、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2、有利之处:学生对西方近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及日常生活中也能偶尔接触文学作品,对它的一些形式不会陌生。

3、不利之处:现在的学生对西方的诗歌、小说与戏剧这种相对乏味的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对于它的现状关注不够;学生还比较缺乏把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相结合学习分析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第三单元的内容老师(问):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结束了第三单元的学习,第三单元我们最主要学习了一种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在讲人文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最主要讲了近代西方三场思想解放运动,请问同学们,这三场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呢?它们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它们的批判对象分别是谁?学生(答):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批判对象:文艺复兴批判的是宗教神学,宗教改革批判的是教皇的权威、教会的特权,启蒙运动批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最新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习题 岳麓版必修3

最新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习题 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形成时间:18世纪后半叶至|①__________世纪中叶 .2.时代背景 .(1)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②________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2)资本对工人的奴役 ,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 ,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 ,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3.代表人物 .(1)拜伦 .A.作品风格:具有③________思想和反叛精神 ,剧烈抨击封建专制与④________社会的丑恶现象 ,塑造出一批人称 "拜伦式英雄〞的人物 .B.代表作: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⑤________? - -被誉为 "挖苦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2)雪莱 .A.作品风格:诗中充满梦想和憧憬 ,表达出一种真正的⑥________精神 .B.代表作:?⑦________? .4.作品特色:浪漫主义作家想象力丰富 ,注意通过⑧________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5.文学地位: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深切同情 ,尽管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 ,但却极富感召力 ,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答案: ①19②启蒙学者③民主④资本主义⑤唐璜⑥乐观主义⑦西风颂⑧心理描写♨温馨提示比拟拜伦和雪莱拜伦和雪莱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 ,经历相似 ,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但两人作品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拜伦作品流露出忧郁的情绪 ,而雪莱的作品流露出高昂激愤、充满乐观精神的革命热情 .【应用提升】1.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 "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 ,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解析:浪漫主义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盛行 ,从题干中的 "敏感〞、 "纤弱的心灵世|界〞、 "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反映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因此A项正确;从时间信息和艺术特征上看 ,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A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兴起背景 .(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日趋锋利的矛盾 ,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2.代表作品 .(1)巴尔扎克的?①________?: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入木三分 ,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②________〞 .(2)列夫·托尔斯泰的?③__________?:描写了俄国人民对抗法国侵略的战争场景 ,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芒和阴暗面 .3.作品特点:注重细节描写 ,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④________ ,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4.文学地位: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格外犀利 ,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更具震撼力 ,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 ,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 ①人间喜剧②百科全书③战争与和平④典型人物♨温馨提示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相当明显 ,它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批判是冷静而深刻的 ,但批判之后对于如何改造社会 ,如何寻找出路的思考又是不够的 .【应用提升】2.19世纪30年代以后 ,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 .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解析:解题关键是知道不同文学形式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9世纪30年代以后应该是现实主义文学 ,A项是英国狄更斯作品 ,为现实主义文学 ,B项为现代主义文学 ,C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D项为贝克特作品 ,是现代主义文学 ,故A项正确 .答案:A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 - -?母亲?1.背景 .19世纪中叶以后 ,①____________运动风起云涌 ,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美好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各国工人阶级|和广阔劳动群众的直接行动 .2.俄国作家②________ .3.内容:生动地描写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③________ ,刻画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4.地位: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④________________的奠基之作 .答案:①国际共产主义②高尔基③斗争④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四、现代荒唐派戏剧 - -?等待戈多?1.现代主义流派的兴起 .(1)原因:世|界大战和①__________等社会危机的冲击 ,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 ,深深陷入疑心、②________和苦闷之中 .(2)特点: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③________ ,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 ,淋漓尽致地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2.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 - -荒唐派戏剧之?等待戈多? .(1) 法国作家④________创作 .(2)地位:荒唐派的经典之作 ,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1969年贝克特因这部剧作而荣获⑤________文学奖 .答案:①经济大萧条②迷惘③主观感受④贝克特⑤诺贝尔3.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 .(1)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强烈冲击与震撼 ,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 .(2)与现实主义流派互相渗透 ,形成欧美文艺异彩纷呈的多元开展局面 .【应用提升】3.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欧美盛行一种与传统风格迥异的戏剧流派 - -荒唐派 .以下关于这一流派的表述 ,不正确的选项是( )A.它以表现人生世|界的荒唐为创作本意B.它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和戏剧冲突C.它反映了人们对启蒙学者 "理性|王国〞的失望D.它反映了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解析:荒唐派戏剧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二战刚刚过去 ,人们开始痛苦的反思 ,对传统价值观念和现存的秩序持否认的态度 .荒唐派戏剧以非理性的结构、非逻辑的语言、直喻的舞台形象和扭曲了个性的人物 ,使人们从中窥视到了人生的痛苦与荒唐 .C项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兴起的背景 .答案:C一、选择题1.(2021·惠州二调)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 ,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 ,对工业化充满恐惧和憎恶 ,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 ,那么成为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 ,的主张 ,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 "他们〞代表以下哪个文艺流派(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材料说明这个文艺流派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批判 ,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瑰丽的想象等特点 ,故B项正确 .答案:B2.(2021·江苏单科) "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 ,强调 "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C.?母亲? D.?老人与海?解析: "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可以得出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相同 , "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表达了浪漫主义个人感情的抒发 ,注意人类感情世|界的挖掘的特点 ,?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A3.他们孤傲、狂热、浪漫 ,却充满了对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却又蔑视群小 .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 "拜伦式英雄〞 .这些 "拜伦式英雄〞反映了( ) A.荣耀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解析:根据所学以及材料信息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 ,却充满了对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却又蔑视群小〞表达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故C项正确 .答案:C4.(2021·广州一模)作为一种文艺思潮 ,它 "既是对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的一种反思和修正 ,也是对文艺复兴以来崇尚古代的一种反叛〞 .这种文艺思潮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古典主义主要盛行于17世纪 ,强调对完美的追求 ,与题意不符 ,故A项错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 ,人们开始反思启蒙思想家所设想的 "理性|王国〞 ,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于是浪漫主义兴起 ,故B项正确;现实主义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 ,强调对理想的排斥 ,而不只是反思和修正 ,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 ,强调表达的抽象和夸张怪诞 ,与题意不符 ,故D项错误 .答案:B5.他们塑造的正面人物多数是脱离人民的个人主义 "英雄〞、忏悔的贵族、 "改好了的〞资产者、好心肠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社会上的 "多余的人〞 ,以及温和驯良的 "小人物〞等 .表达这一特征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题干人物塑造表达的特点是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 ,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故B项正确 .答案:B6.欧洲某个时期盛行的文学作品 ,其创作的焦点是那些生活在普罗社会下的群众 ,关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对人民所造成的种种压迫和影响 ,而不再是个人内心情感的自我世|界 .此类文学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由材料 "其创作的焦点是那些生活在普罗社会下的群众 ,关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对人民所造成的种种压迫和影响 ,而不再是个人内心情感的自我世|界〞得出此种文学形式为现实主义 ,故B项正确 ,A、C、D三项错误 .答案:B7.(2021·广东六校联考)以下作品中 ,表达 "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等手段超越现实来塑造形象 ,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这类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是( )A.浪漫主义的文艺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C.现实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解析:题目材料信息 "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符合浪漫主义文艺的艺术特点 ,浪漫主义注重表现主观感情和理想 ,通过瑰丽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 .答案:A8.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 ,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 ,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据此判断 ,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A.拜伦 B.巴尔扎克C.薄伽丘 D.莎士比亚解析:从材料 "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 ,并忠实地描述它们〞说明该作家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并对之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 ,由此判断应该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故B项正确 .答案:B9.某大学举办了一次学术报告会 ,以下是一系列报告的标题:司汤达的文学创作、?人间喜剧?作品赏析、高尔基和他的?母亲?、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魅力等 .据此推断 ,这次学术报告会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学 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D.融合交流的东西方文化解析:司汤达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品 ,?母亲?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是现实主义作品 ,故B项正确 .答案:B10. "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 ,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 ,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 ,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材料中列宁评价的 "他〞是( )A.雨果 B.巴尔扎克C.托尔斯泰 D.高尔基答案: C11.19世纪中叶开始 ,许多作家 "以研究者姿态出现 ,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 ,(解|剖)其中的奥秘 .〞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从时间上来看 ,古典主义兴盛于17世纪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 ,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都在19世纪中叶以后 ,故可先排除A、B两项;从艺术风格来看 , "以研究者姿态出现 ,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 ,(解|剖)其中的奥秘〞 .其特征是客观与写实 ,故排除D项 ,C项正确 .答案:C12.(2021·邯郸摸底)这种文化思潮酝酿于19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开展的历史过程中 ,在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流行 .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 ,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对抗 ,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以下作品可以表达这种文化思潮的是( ) A.?唐璜? 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 D.?母亲?解析:把握时间信息以及材料中的 "反驳〞 "不满与对抗〞 "深刻思考〞等即可判断为现代主义 ,选B项 .答案:B13.荒唐派文学 ,是西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 ,主要是指戏剧创作 .荒唐派戏剧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B.用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唐的生活C.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D.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答案: B14.(2021·惠州三模) "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唐的程度 ,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 , "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 .材料评价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开展 ,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惆和痛苦 , "荒唐的程度〞 "似是而非的诡谲〞 "新奇形式〞 "精神贫困〞 ,都反映出现代主义这一特有的特征 .答案:D二、非选择题15.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西风颂?材料二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 ,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 ,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 ,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 ,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 ,有它的贵族和平民 ,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 ,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 ,有它的军队一样 ,总之 ,有它的整个社会 !-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言?材料三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 -贝克特?等待戈多?请答复:(1)材料一作品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风格有何不同 ?除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外 ,你还知道哪些与材料二风格相同的作品 ?(3)概括材料三中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解析:第(1)、第(2)问只要结合所学知识答复即可;第(3)问要注意从内容、手法、地位等方面高度概括 .答案:(1)浪漫主义突出特征:表达出乐观主义精神 ,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深入开掘人的感情世|界 ,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文学风格上表现为想象力丰富的构思 .(2)不同:材料二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风格 ,更加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 ,揭露批判社会黑暗 ,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品:?红与黑??双城记??战争与和平?等 .(3)艺术特点:①荒唐派戏剧 ,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②在艺术手法上 ,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 ,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或者是没有徒具人形的人物 ,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 ,没有脉络 ,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 ,晦涩难懂 .地位:是荒唐派戏剧的开山之作 ,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4单元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作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4单元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作业

学业分层测评(十六)(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

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解析】材料所示的创作风格应是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就是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故B项正确;反映“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应该是现代主义文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浪漫主义,不是批判现实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B2.“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这是德国作家席勒对某一文艺流派创作风格的概括。

下列文学作品中,最符合这种创作风格的是() A.《十日谈》B.《唐璜》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解析】题中信息“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作品,属于写实主义短篇小说集,故A 项错误;《唐璜》为拜伦浪漫主义作品,故B项正确;《人间喜剧》为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错误,《战争与和平》为托尔斯泰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

【答案】 B3.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约翰·济慈写道:“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

啊!来到这个世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

”与其理念最接近的作家是()A.拜伦B.巴尔扎克C.列夫·托尔斯泰D.贝克特【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拜伦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故A项正确;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故B、C两项错误;贝克特是现代主义文学代表,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随堂检测]1.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选B。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是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提取有效信息,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两次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下产生的,故D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普遍确立,拜金主义盛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文学领域中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

2.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

”这表明他( )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D.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解析:选A。

“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想法。

要自由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故排除C、D 两项。

B项所述与题目无关,排除。

本题选A项。

3.下列文学作品中,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的是( )①《西游记》②《红楼梦》③《人间喜剧》④《等待戈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C。

“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游记》属于浪漫主义小说,故①错误;《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②正确;《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③正确;《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

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 A.《西风颂》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十日谈》解析:选B。

高中历史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基础巩固1.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乔治·戈登·拜伦是杰出代表。

拜伦诗篇的特点()①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②歌颂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美③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的丑恶④塑造了一些追求个人幸福、自由的人物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D解析拜伦的作品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反映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2.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C.浪漫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答案 B解析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革命和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极度失望,反映在文学领域是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故选B项。

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30年代后兴起,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两次世界大战后。

3.“这是一种纯文学的写作手法。

它借用虚构等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等谎言,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等。

”下列人物的名作符合这一艺术风格的是()A.拜伦B.雨果C.巴尔扎克 D.贝克特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和再认能力。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A、B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作者,C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D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开山之祖。

因此选C项。

4.《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作品,“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去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这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荒诞主义答案 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内容分析,应属于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

5.存在主义文学,二战前产生于法国,四五十年代流行于整个西方世界,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人生的痛苦,表现人的精神自由和选择自由,注重剖析人的情感。

高中历史4.17诗歌、小说与戏剧优化作业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4.17诗歌、小说与戏剧优化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综合题1.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B.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C.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D.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解析: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之时,资本主义正处于向上发展时期,还未达到充分发展的程度。

答案:D2.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

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由强调“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等可知,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

答案:B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反映,浪漫主义的杰作《巴黎圣母院》( )A.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B.痛斥了法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现象C.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D.赞美了资本主义的“理性王国”解析:浪漫主义文学建立在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失望的基础之上,它注重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巴黎圣母院》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

答案:C4.“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他”指的是( )A.雨果B.巴尔扎克C.罗曼·罗兰D.贝克特解析:在题目给定的四个人物中,属于现实主义作家的只有巴尔扎克。

答案:B5.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

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巴黎圣母院》B.《红与黑》C.《母亲》D.《等待戈多》解析:19世纪30年代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兴起。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著名作品,它刻画了下层阶级中的小人物,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练习 岳麓版必修3 (2)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练习 岳麓版必修3 (2)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社会背景(1)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____________文学作品的兴起。

2.代表人物及作品(1)拜伦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②他创作了大量具有________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其作品中所塑造的一些人物被称为“____________”。

其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

其中《唐璜》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百科全书。

(2)雪莱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②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____________精神,其最具代表性的佳作是《________》。

3.特点及其地位(1)通过____________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2)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给人以巨大鼓舞。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社会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____________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____________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2.代表作:法国司汤达的《____________》,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俄罗斯托尔斯泰的《____________》。

3.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1)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代表,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

(2)《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刻画了2400多个人物形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____________,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人人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A. 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B. 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 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D. 人性解放的渴望2.斯特拉霍夫这样评价一部文学作品:“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

”这一文学作品的风格是()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3.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

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

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A. 古典主义文艺B. 批判现实主义文艺C. 浪漫主义文艺D. 现代主义文艺4.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空间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在金钱至上等社会观念影响下出现了城市冷漠化问题。

下列能够反映这一问题的文艺作品是A. 《唐璜》B. 《人间喜剧》C. 《英雄交响曲》D. 《日出·印象》5.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B. 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C. 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D. 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等待戈多》的面世以与传统戏剧风格迥异的荒诞剧的形式为贝克特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种荒诞剧所反映的主题是()A. 人的一生是痛苦的、绝望的B. 世界是荒诞的,现实是丑恶的C. 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失望、苦闷和迷惘D. 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形,他们每天都在等7.“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3 第四单元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3 第四单元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

[随堂检测]1.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选B。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是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提取有效信息,故B 项正确;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两次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下产生的,故D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普遍确立,拜金主义盛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文学领域中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

2.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

”这表明他( )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D.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解析:选A。

“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想法。

要自由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故排除C、D两项。

B 项所述与题目无关,排除。

本题选A项。

3.下列文学作品中,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的是( )①《西游记》②《红楼梦》③《人间喜剧》④《等待戈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C。

“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游记》属于浪漫主义小说,故①错误;《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②正确;《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③正确;《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

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A.《西风颂》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十日谈》解析:选B。

2017-2018学年历史岳麓版3教学案: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历史岳麓版3教学案: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含解析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时代背景(1)欧洲革命或改革成功后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2)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到文学领域。

2.主题思想(1)“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渴望冲破阻碍个性解放的思想藩篱。

(2)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体现了理想主义的追寻。

3.代表人物(1)拜伦:①作品风格: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拜伦式英雄”。

②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后者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2)雪莱:①作品风格: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②代表作:《西风颂》。

4.创作特点(1)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2)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极富感召力。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时代背景(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2.代表作品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和俄罗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1)《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战争与和平》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3.作品特点(1)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2)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格外犀利,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更具震撼力,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2.代表:高尔基在19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母亲》,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作业)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作业)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8·四川南充期末)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A材料中“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体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A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特征是关注社会问题,注重客观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B项错误;近代不存在自由主义文学流派,C项错误;现代主义主要体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有悖于传统,D项错误。

2.有学者在谈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时,说道:“他们热爱情绪或印象,情节或故事,耳闻目睹或具体经历过的事情,浪漫主义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以及陌生而又久远的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

”这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A.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B.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C.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解析:A依据材料中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可知,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A 项正确;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B 项错误;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C项错误;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是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D项错误。

3.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虽以主人公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下列与这部小说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A.《西风颂》B.《双城记》C.《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D.《等待戈多》解析:B《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与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属于同一流派,B项正确。

《西风颂》《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C两项错误。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属于现代主义文学,D项错误。

历史ⅲ岳麓版第十七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练习

历史ⅲ岳麓版第十七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练习

历史ⅲ岳麓版第十七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练习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选择题1、〔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人人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D、人性解放的渴望【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

题目中的“忧郁”反映了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对于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年代。

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众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应运而生。

2.〔2018届潍坊市高二期末考试〕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是()A.想像丰富,寄情人道感化B.深刻剖析,批判社会现实C.荒诞怪异,渲染精神创伤D.典型刻画,讴歌劳工大众【答案】A【解析】考察对西方文学的考察。

关键信息是:“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由此可以判断应是浪漫主义文学,而B、D属于现实主义;C是属于现代主义。

3.〔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有这样一种文学,“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随堂检测]1.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选B。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是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提取有效信息,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两次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下产生的,故D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普遍确立,拜金主义盛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文学领域中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

2.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

”这表明他()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D.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解析:选A。

“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想法。

要自由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故排除C、D两项。

B项所述与题目无关,排除。

本题选A项。

3.下列文学作品中,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的是() ①《西游记》②《红楼梦》③《人间喜剧》④《等待戈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C。

“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游记》属于浪漫主义小说,故①错误;《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②正确;《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③正确;《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

到底第 2 页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A.《西风颂》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十日谈》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时间和创作风格来看,语言风格悖离传统应该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5.工业革命不仅极大改变了英国和世界的经济面貌,也对人类社会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对工业革命作过这样的总结: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随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阅读材料,简述哈孟德夫妇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9世纪上半期,针对工业革命的“弊”,先进人士在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有哪些探索?解析:注意问题中的“弊”、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的限定词,本问从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两个角度分析人们对工业革命弊端的思考与回应,结合马克思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史实回答。

答案:评价: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但未能建立公正、合理的理想社会。

探索:社会政治思想——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文学——拜伦、雪莱等人创作了一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抨击当时的社会现实,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9世纪流行一种文艺思潮,“它认为人是复杂的、感性的、只是偶或理性一下的动物。

”“在一个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它)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

”这种思潮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B。

面对“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艺术家表露了第 3 页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体现出浪漫主义思潮,故B项正确;古典主义是指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的文艺思潮,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现实主义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人民生活,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出现在20世纪,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2.某一流派的作品被一些人认为它是现代性文化的开端,一些人将它视为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

有人这样形容该流派的作品:“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符合这一特征的作品是()解析:选A。

由题目中的信息“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随着感觉而走”可知这应为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的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战争与和平》和《人间喜剧》均为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与题目中的信息“随着感觉而走”不符,故B、C项错误;《等待戈多》发表于二战后,晚于法国大革命,故D 项错误。

3.有学生提出:“拜伦的《唐璜》具有批判现实倾向,为什么却列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作者属于浪漫主义诗人B.强调理性,追求自由C.手法离奇,注重抒情D.关注现实,揭露时弊解析:选C。

本题考查拜伦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根据教材所学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拜伦的《唐璜》写奇人奇事,情节离奇曲折,充满异国情调,场面多变,作者在叙述中穿插大量的说明和议论,自由抒情。

虽有现实主义因素加入,《唐璜》仍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

据此选C项。

4.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据此可知,此文学流派()A.表达了对理想主义的追寻B.着眼于揭露封建主义的罪恶C.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的渲染D.注重于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解析:选D。

据“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第 4 页艺术主张”可知是指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故D项正确;A、C项对应的是浪漫主义文学,故A、C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的情况下兴起,故B项错误。

5.“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与材料所述风格类似的作品是()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唐璜》解析:选B。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题干材料所描述风格的作品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体现了现实主义。

A、D两项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均排除;B项《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作品,符合题意。

C是现代主义文学,不符合题意,排除。

6.“他的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劳动者气喘吁吁,勾勒出当时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出生活的无奈与潦倒。

”下列文学作品中,与他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解析:选D。

据题干“客观”“勾勒”和“画出生活的无奈与潦倒”可以得出是现实主义流派的特点,D项《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D项正确;A项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抒情长诗,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故A项错误;《西游记》运用的也是浪漫主义手法,故B项错误;《唐璜》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C项错误。

7.“垮掉的一代”是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这个所谓的‘垮掉的一代'是一群人,来自不同国家,他们持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拒绝理性,认为这个社会不可救药了。

”由此可见,该流派兴起的背景是()A.种族歧视、毒品等充斥着美国社会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极度失望C.人们深刻审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D.世界大战和危机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利解析:选D。

种族歧视、毒品是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但与材料信息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极度失望应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人们深刻审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且未上升到深刻高度,与史实第 5 页不符,故C项错误;“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冷战和麦卡锡主义的泛滥使美国公民对国家的安全充满了焦虑与担忧,社会中弥漫着恐怖的气氛,故D项正确。

8.“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

材料评价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D。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荒谬的程度”“似是而非的诡谲”“新奇形式”“精神贫困”,都反映出现代主义这一特有的特征,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和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

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灾难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期望的。

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

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

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摘自《世界近代文学简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第 6 页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在挣脱封建束缚从而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质财富面前丧失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

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所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须以一种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和思考自己的命运,并寻求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的方法。

于是,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反映在作家创作上,就是他们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通过对社会现实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在物质与金钱挤压下人的各种心态……——摘自《19世纪文学·中编导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