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样脉络膜血管详解
光动力疗法联合抗VEGF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年龄 4 8 岁~ 7 8 岁。 从出现 自觉症状到就诊的病程 6
d ~ 3 个月 , 平均 病程 ( 1 . 0 7 + - 0 . 6 5 ) 个月。 采用 S n l l e n视
患者可有一定 的疗效 , 但在治疗靶点的选择上仍有
分歧 , 而 且光 凝本 身具 有诱 发脉络 膜新 生血 管 、 对 视
功能损伤大等并发症 ,旁中心凹区也是普通视网膜 离 , 部分患眼可见结节样橘红色病灶 , 未见软性玻璃 光凝的禁忌区 ,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激光光凝 的适应 膜疣 。F F A检 查显示 早期 黄斑 区及 视乳 头旁 有密 度 症I 2 ] 。近年来 , 我们采用 以维替泊芬 ( V e r t e p o r f i n ) 为 不均的斑点状强荧光 , 造影过程 中荧光渗漏 , 晚期呈
哮詹 詹隧学诼
2O1 3 V o 1 . 14 N o. 2
f 临 床 研 究 与 经 验
光动力疗法联合抗 V E G F 治疗息 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C l i n i c a l r e a t me n t o f P o l y p o i d a l C h o r o i d a l V a s c a l o p a t h y Wi t h P h o t o d 3 n a mi c T h e r a p y C o mb i n e d Wi t h A v a s t i n
月~ 1 个半 月 1 次, 连续治疗 3次 , 随访 3 ~ 2 4个月 , 随访 期间复查患者最佳矫正视 力 , 眼底病 变大小与 中心凹渗漏/ 出血
2022新名词解释3
1)特征是双眼弥漫性渗出性葡萄膜炎,伴全身性的脑膜刺激征,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变白或脱落等病症,2)病理表现为慢性弥漫性肉芽肿性葡萄炎。
3)以前部炎症为主者称VK病,以后部炎症为主者为H病,4)病因不明,可能由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并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
5)分为前驱期,后葡萄膜炎期,前葡萄膜炎期,前葡萄膜炎反复发作期。
(双肉全,脑听白)二1)特征重度全葡萄膜炎伴视网膜动脉炎,周边大量渗出,视网膜坏死,玻璃体高度混浊,后期出现裂孔及视网膜脱离。
2)病因多由疱疹病毒包括HSV和HZV感染所致。
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性别无差异,多单眼,4)治疗困难,视力预后差。
5)临床分急性炎症阶段,缓解阶段,后期并发视网膜脱离阶段。
1)一种影响全身多种器官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闭塞性血管炎2)临床以复发性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肤损害,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
3)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或病毒感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4)有明显的遗传背景。
5)眼部表现:非肉芽肿性反复发作的全葡萄膜炎,全身表现:可合并多发性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
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推荐诊断标准:1、复发性口腔溃疡(一年至少复发3次)2、下面4项出现2项可确诊:①复发性生殖器溃疡或瘢痕。
②眼葡萄膜炎改变②皮肤结节性红斑,假毛囊炎或脓丘疹,非发育期的痤疮样结节③皮肤过敏反应实验阳性。
1)慢性非肉芽肿性虹膜睫状体炎。
2)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多单眼发病,病程缓,常无自觉症状。
3)临床多表现为前葡萄膜炎,以细小灰白白色KP,虹膜脱色素或萎缩为特征,4)不发生虹膜后粘连,无眼底损害。
易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
5)新近研究多认为是一种免疫性炎症反应。
对症治疗为主,不宜用激素,可不散瞳。
1)发生于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受伤眼为诱发眼,另一眼为交感眼。
2)双侧非坏死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3)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比较认同为免疫学机制,主要外伤或手术造成眼内抗原暴露病激发自身免疫应答所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的几个重要问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的几个重要问题近年来,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 egeneration,AMD)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的脉络膜新生血管(ne ovascularization,CNV)在的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因而成为眼底病研究领域里的最活跃的热点。
2000年,美国FDA批准维速达尔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继发于AMD的CNV,2006年,美国FDA又批准了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用于治疗继发于AMD的CNV,尤其后者,由于疗效卓著,被评为2006年度美国的10大卫生新闻。
目前, CNV的治疗可谓百花齐放,这些方法包括激光光凝、滋养血管光凝、PDT、手术治疗、放射疗法、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以及很多正在研究的方法,如VEGFtrap,小干扰RNA技术等等,然而,要在如此众多的治疗方法中选择一个最适合我国患者的治疗方法,取得最大的治疗益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典型性或是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典型和隐匿性CNV的概念是80年代黄斑光凝研究组(Macul ar photocoagulation study,MPS)为研究激光治疗“湿性”A MD脉络膜新生血管而提出的[1]。
为了了解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位置和性质,MPS根据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 ngiography, FFA)的表现将继发于AMD的CNV分为典型性和隐匿性CNV。
所谓典型者(classic CNV),在FFA早期即可见清晰划线的高荧光(边界清楚),随造影过程荧光逐渐增强并向外扩散渗漏。
所谓隐匿者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纤维血管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Fibrovascularize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 ial detachment, FPED),可见RPE不规则隆起,常有高荧光点。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预防和措施课件
课件
目录 概述 预防措施 治疗措施
概述
概述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是一种脉络膜血管异常扩张的 疾病 预防和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 的发生和进展
概述
本课件将介绍预防和措施的重要性以及 一些常用的方法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合理饮食,摄取丰富的营
养物质 - 定期锻炼身体,增强免疫
力 - 戒烟限酒,减少有害物质
对眼睛的影响
预防措施
视力保护: - 使用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以减轻
眼部疲劳 -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时注意休息和
眼保健操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或过度使
用眼睛
预防措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期眼部检查: -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早
发现和处理眼部疾病 - 特别注意家族遗传因素,
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 - 当药物和激光治疗无效时,可考虑
手术治疗 - 手术适用于治疗严重的特发性息肉
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但风险较高,需要 权衡利弊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及早做好预防和干预
治疗措施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
,控制异常血管生长 - 使用抗炎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以减
轻血管炎症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 定期复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治疗措施
激光治疗: - 激光治疗可用于破坏异常
血管,达到减轻症状和防止疾 病进展的目的
- 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 进行,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 果
眼科医生无私分享:眼底病例图片看图说话
眼科医生无私分享:眼底病例图片看图说话
脉络膜骨瘤 AMD
CRAO drusen
CSC foster kennedy
harada leber视神经病变
phpv PM FUCHs斑
RP 大血管瘤
弓形体 黄斑孔闭塞性视网膜源自管炎 色脱视盘新生血管 有髓神经纤维
视盘黑色素瘤 左眼黄斑局部动脉梗塞? 后葡萄膜炎(感染性)?
AION 视盘血管炎
视盘倾斜 网脱
CRVO
Coats 来源:网友fangjunxu
STARGADTZ 无脉络膜征
急进性高血压 视盘血管袢
妊高症 眼型白化病
结晶样RP 视盘小凹
先天性血管鞘 valsalva
有髓神经纤维 rop?家渗?
PCV 非高度近视眼底脱色素
弓形虫? 先天性劈裂
ARN CNV
CRAO DR
糖网性视神经病变 黄斑囊样水肿 劈裂
晚霞状眼底 danen fuchs结 PCV
pcv的oct诊断标准
pcv的oct诊断标准
PCV是多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的一种类型,通常通过眼底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来进行诊断。
PCV的O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膜下出血,OCT图像显示脉络膜下有出血表现,通常呈现为明显的低反射区域,这可能是PCV的特征之一。
2. 斑点样脉络膜新生血管,OCT可以显示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态特征,通常呈现为斑点状或蛛网状的异常血管结构,这有助于确定PCV的诊断。
3. 脉络膜下脱离,OCT图像显示脉络膜下有脱离表现,可能伴随着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存在,这也是PCV的诊断标准之一。
4.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影像,OCT血管影像显示出异常的血管结构,包括扭曲、扩张和异常分支等,有助于确定PCV的诊断。
总的来说,通过眼底OCT可以观察到脉络膜下出血、斑点样脉络膜新生血管、脉络膜下脱离以及异常的血管影像等特征,这些都
是诊断PCV的重要依据。
当然,诊断PCV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其他检查手段来综合判断。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预防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早期诊断标志
早期诊断标志
视力下降:PCV可能导致视力逐渐 下降或中心视力模糊。 中心黑斑:黄斑区域的出血和渗漏 可能导致中心黑斑,影响视力。
早期诊断标志
多发性出血点:眼底照相可能显示多发 性出血点,这是PCV的一个特征。 血管扩张和扭曲:血管扩张和扭曲也是 PCV的一种表现。
早期诊断和治 疗的重要性
预防特发性 肉样脉络膜血
管病变
目录 背景介绍 预防措施 早期诊断标志 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PCV)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病变,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PCV可导致黄斑变性和视力损伤, 因此预防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饮食健康: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 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 全谷类。
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和诊断PCV 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计划。 防止视力损伤:早期治疗和管 理可以帮助防止进一步的视力 损伤和黄斑变性。
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多学科团队治疗:合作眼科医生、视网 膜专家和其他相关医生的多学科团队治 疗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果。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控制血压:保持正常血压水平,避免高 血压对眼睛造成的损伤。
预防措施
管理糖尿病:如患有糖尿病, 应积极管理糖尿病,控制血糖 水平,以减少视网膜病变的风 险。
不抽烟:避免吸烟,因为烟草 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视网膜产 生负面影响。
预防措施
定期眼科检查:定期做眼科检查,包括 眼底照相和其他必要的检查,以早期发 现和诊断PCV。
pcv-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课件
11
PCV的治疗方法--激光光凝
• 主要原理 • 是利 用激光的生物热凝固效应,破坏视网膜异常组织,产生瘢痕,以
此达到消灭和控制眼底病变 • 可造成暗点 • 主要运用于黄斑区以外的病变
12
PCV的治疗方法
• PDT (光动力疗法) • 是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治疗的一种技术, 其作用基础是光动力效应 第一步
8
PCV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分支血管网
息肉 结节
眼底橘红色结节样变 与眼底橘红色结节样变一致的局灶性高 荧光
9
RPE高反射层呈陡峭的穹隆状隆起起
ICGA后期“冲刷现象”
10
PCV的诊断标准
•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目前被认为是诊断PCV的金标准 • 但由于PCV疾病本身的复杂性,诊断标准始终没有统一 • 2013年发表的亚太共识中,首次将PCV的诊断标准规范化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
TQ
1
内容
2
PCV的定义
3
PCV的定义
➢1982年首次定义为 IPCV(特发性脉络膜息 肉样血管病变) ➢学术争论一直不断
➢目前临床PCV归入湿 性AMD的一个亚型 ➢但PCV和wAMD有诸 多不同
4
PCV的发病机制
年龄、基因等因素影响 脉络膜血管壁异常
血管膨大,高通透性、血管壁硬化 血管息肉样变、结节样变、异常的分支血
静脉注入光敏剂(维替诺芬) 新生血管对光敏剂优势摄取,并较长时间滞留其内皮细胞内 第二步 激光照射病变视网膜产生光动力效应 (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光敏化反应)
进而导致细胞受损乃至死亡,介导血管凝血反应,新生血管最终阻塞闭塞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恶性肿瘤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一种较为罕见但临床上常见的脉络膜血管病变,其诊断一直是一个挑战。
为了制定恶性肿瘤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金标准,我们组织了一组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和共识达成,总结出以下的诊断标准:
一、病史:
1. 患者为中老年人,常见于50岁以上男性。
2. 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中央视觉凹陷、扭曲、扇形盲点等视觉症状。
二、眼底检查:
1. 直接眼底镜或针孔眼底镜检查下可见脉络膜血管病变,呈现“湖心状”或“海马状”扁平隆起性血管扩张。
2. 出现颗粒样渗出物、脉络膜大动脉缺血、脉络膜萎缩、斑块状酒窝、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等表现。
三、荧光血管造影(FA):
1. 早期FA:可见由动静脉瘘形成的多个点状、圆形的强化区。
2. 中期FA:可见动静脉瘘扩张并表现出草莓状扩张及湖心状或盘状扩张的结构。
3. 晚期FA:观察到多发的点状、线状渗漏病灶,周边经络不规则扩张。
四、光相干断层扫描(OCT):
1. 可见黄斑下充满流体的囊样改变,可伴有黄斑区裂孔。
2. 可见增殖型PCV的浆液、血液渗漏,以及黄色上皮内渗集物。
五、可能的鉴别诊断:
1. 将恶性肿瘤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与血管岁月现象、老年黄斑变性等进行鉴别,需结合临床表现、眼底检查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
以上的诊断标准为判断恶性肿瘤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但仍需经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其准确性和可行性。
IPCV报告
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一例报告冯绍鸿﹡陈有信董方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患者,男,60岁。
病历号:C-720189,2001年10月20日首诊,主诉双眼视物变形,右眼视物变小3年余,左眼视物变大2月余,均伴视力下降,左眼尤甚,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史,1987年诊断为三期矽肺,2001年4月考虑矽肺并发肺结核,本市某结核病医院给予乙胺丁醇口服(常规用量),9月份已停服。
无烟酒嗜好,无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查体:Vod=0.9,Vos=0.4,角膜缘老年白斑,晶状体皮质呈轻度灰白色混浊。
散瞳查眼底:双眼视盘色正界清,C/D=0.2,视网膜血管走行大致正常,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
右眼颞侧偏下可见一间断黄白色硬性渗出环,颞侧偏上方见一间断黄白色硬性渗出半环。
近黄斑部及颞侧偏上方中周部网膜均可见一小片桔红色(图1)。
左眼颞侧可见与视盘相连的密集点状黄白色硬性渗出环,黄斑部网膜呈大片桔红色,其下呈浆液性脱离(图2)。
辅助检查:1.中心10°视野:右眼管状视野,颞下方呈透亮区(图3),左眼颞侧,鼻侧及下方视野缺损(图4)。
2.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右眼底可见以黄斑为中心的密集斑点状荧光渗漏,局部网膜强荧光(图5a、5b)。
左眼可见视网膜浆液性脱离,荧光素渗漏、积存形成的荧光素池(图6a、6b)。
3.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检查:右眼可见脉络膜分支血管网样结构,脉络膜分支血管扩张形成瘤状强荧光(图7a、7b)。
左眼可见脉络膜分支血管网样结构,由于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而不能察见其下的脉络膜分支血管(图8a、8b)。
4.眼科B超检查:右眼颞侧黄斑旁可见膜状回声与球壁相连(图9)。
左眼颞侧黄斑旁可见弧形隆起光带与球壁相连,黄斑旁增殖膜(图10)。
pcv治疗协议书
pcv治疗协议书甲方(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医疗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患有PCV(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疾病,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经双方协商一致,特订立本协议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条治疗内容1.1 乙方将为甲方提供专业的PCV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
1.2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第二条治疗费用2.1 甲方应按照乙方规定的收费标准支付治疗费用。
2.2 治疗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诊疗费、药品费、检查费、住院费等。
2.3 甲方应在每次治疗前支付相应的费用。
第三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3.1 甲方有权了解治疗的相关信息,包括治疗方案、治疗费用、可能的风险等。
3.2 甲方应按照乙方的要求,配合治疗,并如实告知病情和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3.3 甲方应按时支付治疗费用,并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
第四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4.1 乙方有权根据甲方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2 乙方应保证治疗的专业性、安全性,并及时向甲方通报治疗进展和可能的风险。
4.3 乙方应保护甲方的隐私,不得泄露甲方的个人信息。
第五条风险与责任5.1 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乙方应在治疗前向甲方充分说明,并取得甲方的同意。
5.2 如因乙方的过错导致甲方受到损害,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5.3 如因甲方不遵守医嘱或不配合治疗导致的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责任。
第六条协议的变更和解除6.1 双方应本着诚信原则,协商解决协议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2 如一方需要变更或解除协议,应提前通知对方,并说明理由。
第七条争议解决7.1 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
7.2 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乙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条附则8.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8.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pcv-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PCV的治疗方法
• PDT(光动力疗法) • 是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治疗的一种技术,其作用基础是光动力效应 第一步
静脉注入光敏剂(维替诺芬) 新生血管对光敏剂优势摄取,并较长时间滞留其内皮细胞内 第二步 激光照射病变视网膜产生光动力效应(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光敏化反应)
进而导致细胞受损乃至死亡,介导血管凝血反应,新生血管最终阻塞闭塞
20--90岁均可见
50以上发病
男女均可见,目前无明显性别差异
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亚洲地区,wAMD中PCV患病率在20% 以上
亚洲地区,90%以上的PCV为单眼发病
眼底可见橘红色结节,血管脆性大
可见红色出血,血管脆性小
病情进展一般较慢,病灶较少累及中心 病情进展较快,病灶常累及中心凹 凹
病人初诊时多以眼底突然出血就诊
PDT治疗PCV的效果
➢ 优点 ➢ 消退息肉 ➢ FFA上渗漏停止 ➢ 1年治疗效果稳定 ➢ 可提高视力
➢ 缺点 ➢ BNV(分支血管网)持续
存在 ➢ 并发症有出血、RPE损伤 ➢ 长期视力提高有限
➢总结 ➢广泛使用,但息肉易发 ➢长期视力获益有限
PCV的治疗方法
抗新生血管治疗:减少血管的渗漏
通过玻璃体内注射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影响新生血管的关键因子—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VEGF),从而抑制血管渗漏
病人初诊时多以视物变形和中心暗点 就诊
PCV的病变累及部位
视盘周围区域
黄斑中部与周围区域
ICG显示视盘周围区域血管末端扩张 伴色素上皮脱离(白色箭头)
ICG显示黄斑周围区域渗漏(黑色箭头)
两个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病灶覆盖荧光染 色(白色箭头)
PCV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分支血管网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什么是脉络膜新生血管?
形成原因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通常与缺氧、炎症或某些 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等)有关。
缺氧状态促使体内释放生长因子,刺激新血管生 成。
什么是脉络膜新生血管?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变形或闪光等症状,严 重时可导致失明。
定期注射抗VEGF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情。
如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激光治疗
激光光凝治疗可以直接破坏异常新生血管, 减轻视力损害。
此方法适合部分患者,需由医生评估。
如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手术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尤 其是严重的视网膜脱离。
手术风险和效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评估 。
如何预防脉络膜新生血管?
如何预防脉络膜新生血管?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降 低风险。
均衡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眼睛健康很重要。
如何预防脉络膜新生血管? 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血糖、血压等身体健康指标,有助于早 期发现潜在问题。
控制慢性病是预防新生血管的重要措施。
如何发现和干预。
谁容易患上脉络膜新生血管? 生活方式影响
吸烟、不良饮食习惯及缺乏运动也被认为是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风险因素。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警示
如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野变形或有黑影等症状 ,应立即就医。
越早就医,治疗效果往往越好。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 题。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
何时就医?
专业评估
医学-息肉样脉络膜血管
四、病变分型
依病灶内新生血管与黄斑中心凹的位置不 同将其分为2型。
1、中心型 新生血管位于黄斑中心凹,临 床上多为此型,视力障碍严重
2、中心外型 新生血管位于黄斑中心凹外, 一般距离中心凹200UM以上,视力障碍轻。
第三节 试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一、FFA
特发性CNV的FFA表现较特殊。在造影早
视力与黄斑中心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在 手动-1.0之间,约有1/3患者视力在0.1以下。 眼前节无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可见病变区
局限于黄斑区,病灶中心为黄白色或灰白
色圆形或类圆形渗出灶,稍隆起,边缘模 糊,大小为1/8-3/4PD,很少超过1PD。渗
出灶周围可见环形、弓形或点片状出血, 病灶周围视网膜水肿,部分伴后极部网膜 盘状脱离,脱离范围多在1-3PD之间病程久 者在病灶周围可见黄白色硬性脂质沉着。 视盘和网膜血管正常。本病病程持久,常 间歇性发作,往往持续1-2年或更长时间后 进入瘢痕化阶段。眼底病变主要由灰白色 境界清晰的瘢痕组织代替,并可见色素沉 着。极少数病例于数年后复发,常常在原
细血管层处延伸至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下,相应的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因其下的新生血管膜而轻度向
玻璃体腔隆起,神经感觉层无或轻度增厚;2、 CNV伴浆液性神经感觉层脱离:OCT图像特征为 黄斑下局部梭形强反射光带,也可为中低反射病
灶,边界不清,其周围或一侧可见无反射 暗区,神经感觉层与RPE分离及浆液性神经 感觉层分离,神经感觉层轻致中度增厚;3、 CNV伴脉络膜视网膜渗出:OCT图像特征 为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不规则增强 及增厚、隆起,其下方脉络膜和上方视网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耿祥娥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简称(CNV最初) 最初于1939年由Rieger描述,主要特征为局 限于黄斑区孤立的渗出性脉络膜病变,常 伴有CNV与出血,发生浆液性或和出血性 PED或和神经感觉层脱离,当时称之 “Rieger病”。1974年杉田和吉冈通过对本 病的活动期、恢复期和瘢痕期FFA的系统观 察,认为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独立性疾 病。1976年吉冈又进行了临床研究,提出
脉络膜的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脉络膜的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脉络膜是眼睛内部的一部分,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是眼睛供血和供氧的重要结构。
它由血管丰富的组织构成,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供给功能。
脉络膜对维持眼球正常的代谢活动和视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眼科疾病中,脉络膜的健康状态往往也会直接影响到视网膜和眼球整体的健康。
因此,对于脉络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脉络膜的组成、功能以及常见的疾病,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脉络膜的组成,包括其微观结构和组织成分的详细解析。
接着将探讨脉络膜在眼部生理学中的功能,包括供血和营养、调节眼内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最后将介绍与脉络膜相关的一些常见疾病,如脉络膜炎等,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脉络膜及其重要性。
通过逐一分析这些内容,读者将对脉络膜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保护眼部健康。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脉络膜的结构与功能,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组织在眼睛中的作用。
通过系统性的介绍,读者将能够了解脉络膜的组成及其功能,进而更好地理解与预防与脉络膜相关的疾病。
同时,本文还旨在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脉络膜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对脉络膜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为保护眼睛健康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努力。
2.正文2.1 脉络膜的组成脉络膜是眼球的一部分,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是眼球内部的重要组织之一。
脉络膜由血管层和色素上皮层组成,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 血管层:脉络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丰富的血管构成的血管层。
这些血管包括脉络膜动脉和脉络膜静脉,它们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视网膜,并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
脉络膜的血管层还包括毛细血管网,这些微小的血管在维持眼球内部环境平衡和调节眼球血液供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脉络膜主要结构
脉络膜主要结构
脉络膜是眼球的一个层次,它由许多组成部分组成,可分为以下主要
结构。
1. 血管层:脉络膜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这些血管提供眼球
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 色素上皮层:这是位于脉络膜内部的一个单层细胞层,其功能是吸
收杆细胞和锥细胞产生的多余光线,以确保视网膜处于完整的黑暗环
境中。
3. 长ciliary神经:脉络膜中的神经组织通常由长ciliary神经提供。
这个神经负责向脉络膜和睫毛提供神经冲动。
4. 脉络突起:脉络突起是脉络膜的突起部分,它形成了视网膜和脉络
膜之间的缝隙,让脉络膜的血管穿过,并为眼球提供正确的血流。
5. 出血性乳头:脉络膜中的一个重要结构是出血性乳头。
当眼压升高时,乳头中的血管可以扩张,以减轻眼压。
脉络膜是眼球中最充血的区域,其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对眼球功能的维
持具有重要重要作用。
深入了解脉络膜的结构,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眼
球的正常功能的实现和处理眼部问题的可能性。
脉络膜组织结构
脉络膜组织结构在我们的眼睛这个精妙的器官中,脉络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虽然不像眼球的其他部分那样经常被提及,但对于维持我们的视觉功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脉络膜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是一层柔软而富有血管的组织。
如果把眼睛比作一个精密的相机,那么脉络膜就像是为相机提供能源和养分的后勤保障系统。
从结构上看,脉络膜主要由血管层、脉络膜上腔和 Bruch 膜等部分构成。
血管层是脉络膜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血管,这些血管为视网膜外层和黄斑区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可以想象一下,视网膜就像一片需要不断灌溉的农田,而脉络膜中的血管就是那一条条输送水分和肥料的渠道。
脉络膜中的血管分为大血管层、中血管层和毛细血管层。
大血管层中的血管相对较粗,主要负责运输大量的血液;中血管层的血管则起到了调节和分配血液的作用;而毛细血管层的血管则极其细微,它们能够将营养物质和氧气精准地输送到视网膜的每一个细胞。
脉络膜上腔是位于脉络膜和巩膜之间的一个潜在间隙。
这个间隙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在某些眼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当眼部受到外伤或者发生炎症时,脉络膜上腔可能会出现积液或者积血。
Bruch 膜则是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的一层薄膜。
它就像是一道分隔线,一方面阻止了脉络膜中的一些成分随意进入视网膜,另一方面又允许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
Bruch 膜的完整性对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如果这层膜发生病变,可能会导致视网膜的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
脉络膜的组织结构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
它的血管分布非常丰富,血流量也相对较大。
这种丰富的血液供应有助于维持视网膜外层的高代谢需求,保证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的世界。
此外,脉络膜中的黑色素细胞能够吸收多余的光线,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提高视觉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在我们的一生中,脉络膜的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儿童时期,脉络膜相对较厚,血管丰富,随着年龄的增长,脉络膜可能会逐渐变薄,血管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和硬化。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研究进展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研究进展黄金飞;冼志林;梁琦晨;翁宏武;王柯鳗;晏世刚【摘要】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一种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的严重损害视功能的眼部疾病.常常在OCT上出现\"双轨征\"、\"拇指征\"等特征性表现,往往会在黄斑区出现视网膜下渗液、出血等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的体征.目前治疗PCV的方法众多,如光动力疗法(PDT)、抗血管内皮生成药物治疗(抗VEGF)、经瞳孔温热疗法(TTT)、联合治疗及手术治疗,各有优缺点.本文就PCV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9(030)009【总页数】4页(P1193-1196)【关键词】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抗血管内皮生成药物;手术治疗;光动力治疗;联合治疗【作者】黄金飞;冼志林;梁琦晨;翁宏武;王柯鳗;晏世刚【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广东湛江 524000;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广东湛江 524000;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广东湛江 524000;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广东湛江 524000;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广东湛江 524000;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佛山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ypoidal choroidal vascularpathy,PCV)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脉络膜血管病变,该病起源于脉络膜的内丛,包含脉络膜的血管网,其在终端形成球形息肉状的病变,临床表现为视网膜下橘红色的结节,荧光造影显示息肉状病区域有点状高荧光,逐渐增强,晚期轮廓模糊,偶尔在荧光造影上可以发现息肉状的病灶;吲哚菁绿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对于发现脉络膜的血管网和息肉状病灶非常重要,往往在ICGA 中期发现息肉状病灶常呈簇状位于脉络膜血管网的终端,呈现脉络膜异常血管高荧光,ICGA 晚期息肉状病灶可表现为息肉内的染料被冲刷掉,呈现血管壁的着染,或者染料滞留在息肉状病灶内并渗出到周围组织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发病机制
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本病主要的病理改
变脉络膜肉芽肿性炎症,伴发新生血管。 随着FFA、 ICGA等技术的应用目前已证实 来自脉络膜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是本病发 生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脉络膜的炎症损 害了脉络膜毛细血管层-Bruch 膜-RPE复合 体所形成脉络膜和视网膜之间的屏障,引 起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导致CNV进入RPE下 或神经感觉层下,新生血管出血、渗出, 继而瘢痕化,造成中心视力永久损害。
膜神经感觉层内均可见较大量中等反射光
点(渗出),其中亦可见弱反射或无反射 区(水肿),神经感觉层厚度明
显增加。在特发性CNV中,CNV形态以单 纯性CNV改变为主,特点是CNV多呈中央 宽、两边窄的纺锤形,期反射光带密度较 均匀;CNV上方和周围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无或只有轻度水肿,部分伴有浆液性神经 感觉层脱离;PED及大量的脉络膜视网膜渗 出少见。
量一定要掌握好,争取一次成功。但是 88.9%CNV位于中心凹或其边缘,如行激光 治疗必然使中心凹受到破坏。因此其适应 症很窄。
4、并发症 因激光能量不足可能加重出血、 水肿,从而丧失治疗机会;少数病人可有 激光瘢痕扩大,视野中可能出现暗点,甚 至影响视力。
(二)、TTT治疗
( 三)、PDT治疗
视力与黄斑中心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在 手动-1.0之间,约有1/3患者视力在0.1以下。 眼前节无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可见病变区
局限于黄斑区,病灶中心为黄白色或灰白
色圆形或类圆形渗出灶,稍隆起,边缘模 糊,大小为1/8-3/4PD,很少超过1PD。渗
出灶周围可见环形、弓形或点片状出血, 病灶周围视网膜水肿,部分伴后极部网膜 盘状脱离,脱离范围多在1-3PD之间病程久 者在病灶周围可见黄白色硬性脂质沉着。 视盘和网膜血管正常。本病病程持久,常 间歇性发作,往往持续1-2年或更长时间后 进入瘢痕化阶段。眼底病变主要由灰白色 境界清晰的瘢痕组织代替,并可见色素沉 着。极少数病例于数年后复发,常常在原
1、激光的波长选择 理论上黄光及绿光均 可用于黄斑部病变的治疗,但黄光更理想。 因为黄光为血色素吸收最多的激光,最适 宜治疗新生血管膜;黄斑区的叶黄素对黄 光完全不吸收,不引起视网膜内层损伤。
2、激光的光斑直径和曝光时间 理论上后 极部、特别是黄斑中心凹周围应该用小光 斑,短的曝光时间这样视网膜的灼伤局限。
了本病的特点。最后吉冈将本病命名为 “中心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 “中渗”至今在临床广泛使用。由于在欧 美国家并未采用“中渗”一词,今年国内 有学者建议将此病改称为“特发性脉络膜 新生血”以便于学术交流。
第一节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非特异性 炎症是主要病因。其炎症可能与弓形体、 组织胞浆菌、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或病 毒感染有关。在我国组织胞浆菌和弓形体 较少,大多数可能与结核和病毒等感染有 关。
四、视觉电生理
大多数特发性CNV患者的F-ERG一般表现 正常,但局部视网膜电图可发现b波振幅显 著降低。PVEP的峰值显著降低,但峰潜时 未见延长,可能提示视网膜神经通路至视 皮层中枢受损、功能下降。
五、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可出现绝对或相对性中心暗点, 或者有不同程度的Amsler方格变形或线条
被增生的RPE所包围。
二、ICGA
特发性CNV在ICGA早期即出现弱荧光区, 形态呈网状、环形、树枝状、或不规则形,
边界清晰。部分病例早期显示病灶周围后
极部伴局限性脉络膜血管扩张。在ICGA晚 期显示中间融合的强荧光,周围有弱荧光
环围绕。与FFA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ICGA表现CNV轮廓较FFA清晰。FFA中 出现的新生血管局部渗漏明显,而ICGA中 出现的CNV很少渗漏,直到造影后期大小 形态无明显变化。同时,ICGA中出现的 CNV定位准确,给激光治疗提供了更可靠 的依据;2、FFA发现的CNV,ICGA可以发
现。对病灶内渗出较多或黄斑区瘢痕形成 的病人,ICGA可更清楚的观察渗出或瘢痕 内CNV形成的情况;3、ICGA可以提高
FFA中辨别不清的CNV位置及图像清晰度。
三、 OCT
目前认为在OCT检查图像中可以分辨出黄斑区 CNV有3种形态。1、单纯性CNV:OCT图像特征 为黄斑下局部梭形强反射带,从RPE与脉络膜毛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耿祥娥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简称(CNV最初) 最初于1939年由Rieger描述,主要特征为局 限于黄斑区孤立的渗出性脉络膜病变,常 伴有CNV与出血,发生浆液性或和出血性 PED或和神经感觉层脱离,当时称之 “Rieger病”。1974年杉田和吉冈通过对本 病的活动期、恢复期和瘢痕期FFA的系统观 察,认为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独立性疾 病。1976年吉冈又进行了临床研究,提出
三、手术治疗
主要适应于少数发生于中心凹以外伴有侵 犯黄斑中心凹倾向的特发性CNV患者。研 究证实,手术切除中心凹下CNV膜对部分 患者确有疗效。手术目的是清除视网膜下 积血,防止血红蛋白对视网膜内、外层细
第二节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很少超过50 岁。临床上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 1:2通常单眼发病,偶有双眼发病者。
一、症状
主要表现中心视力急剧下降、视物变形和 中心暗点。在眼底病变未波及黄斑中心凹 前,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因此病人主诉常
不能代表真正的病程。
二、眼部体征
扭曲。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结合临床表现、眼底病变 的特点及FFA的典型表现多可明确诊断。必 要时可行ICGA、O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 断。
二、鉴别诊断
1、CSC 本病视力下降轻微,一般不低于0.5 主要表现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盘状脱离,FFA可见扩散型或喷出型渗漏, 眼底无出血,极少伴发CNV。
细血管层处延伸至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下,相应的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因其下的新生血管膜而轻度向
玻璃体腔隆起,神经感觉层无或轻度增厚;2、 CNV伴浆液性神经感觉层脱离:OCT图像特征为 黄斑下局部梭形强反射光带,也可为中低反射病
灶,边界不清,其周围或一侧可见无反射 暗区,神经感觉层与RPE分离及浆液性神经 感觉层分离,神经感觉层轻致中度增厚;3、 CNV伴脉络膜视网膜渗出:OCT图像特征 为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不规则增强 及增厚、隆起,其下方脉络膜和上方视网
期眼底渗出灶处即呈现强荧光,荧光形态 可为颗粒状、绒球状、网状、轮辐状线状 及不规则形;随后荧光素很快渗漏,呈一 团块状强荧光,直到后期持续不退,表明 存在来自脉络膜的新生血管。病灶区的出 血可有荧光遮蔽。通常在病灶的最外周可 见透见荧光,相应处色素脱失。在造影后 期,伴有视网膜盘状脱离的病例,因荧光
瘢痕灶边缘出现新的渗出灶。
三、病程分期
本病自然病程为数月或数年,根据眼底表 现及视力变化可分3期。
1、活动期 此期患者视力障碍严重,眼 底黄斑区表现为孤立性渗出灶,或伴盘状
视网膜脱离。病灶周围反复出血,可伴有
渗出及色素沉着。FFA早期可见源于脉络膜
的RPE下或神经感觉层下的新生血管,荧光 素渗漏明显。本期可持续数月致2年不等, 视力变动较大。
四、病变分型
依病灶内新生血管与黄斑中心凹的位置不 同将其分为2型。
1、中心型 新生血管位于黄斑中心凹,临 床上多为此型,视力障碍严重
2、中心外型 新生血管位于黄斑中心凹外, 一般距离中心凹200UM以上,视力障碍轻。
第三节 试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一、FFA
特发性CNV的FFA表现较特殊。在造影早
6、OHS 其黄斑表现与特发性CNV比较相似, 但特发性CNV多侵犯单眼,而OHS病多为 双眼,且有周边部和视盘周围病灶,
组织胞浆菌素皮内试验阳性。但FFA也多见 有来自脉络膜的新生血管,并从此向视网 膜下漏出荧光素。
7、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和血管样条纹合并 黄斑变性等疾病 都有各自的眼底病特征及 病史。
2、AMD 发病年龄较大,多见于50岁以上 老年人,易累及双眼,黄斑部病变广,常 超过2-3PD,伴有出血、渗出,眼底可见玻 璃膜疣及色素改变。而特发性CNV患者多
为青壮年,单眼发病,病灶较小。此外, AMD和特发性CNV的FFA和ICGA检查的影 像学表现不同,有利于鉴别。
3、脉络膜孤立性结核 又称结核性中心性脉 络膜视网膜炎。病变部位为实性隆起,边 界清楚,周围可有出血,可见视网膜血管 爬行于其上。结合OT实验及FFA可确诊, 而特发性CNV在FFA检查时可发现CNV。
Ⅲ级,即浓白色斑。他的作用点主要位于 RPE层,损伤波及内核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 层,从而致使两层的毛细血管闭塞。所以 Ⅲ级光斑治疗RPE层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血管膜较合适。 如果能量不足,不仅未能使新生血管消退, 相反因其受到损伤而造成出血、水肿加重, 再次治疗因视网膜失去透明性,激光不易 达到病变部位,或病灶扩大到中心凹下, 从而失去治疗机会。因此激光能
4、弓形体病性脉络膜炎 为后天性弓形体 原虫感染所致。病变活动期为大的软性病 灶,白色,病变可超过黄斑区,而在视盘 附近及视网膜大血管旁,玻璃体炎性反应 重,顾玻璃体混浊明显。弓形体血清学检 查阳性。
5、特发性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本 病表现黄斑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隆
起,呈灰黄色或淡黄色囊样病变,脱离的 边缘陡峭,周围可见一橙黄色区,裂隙灯 三面镜下可见“灯笼”现象。FFA表现为造 影早期即出现强荧光,随时间延长荧光增 强,但大小始终不变。
炎症反应明显者,则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 疗。其他辅助治疗口服维生素。近年研制
抗新生血管药物也有望用于本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