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急救程序

合集下载

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颈内动脉和脑动脉发生病变,引起脑血管内出血、脑缺血等病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疾病的急性发作,预防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康复,以下是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1.组织建设:设立急诊中心,医务人员必须配备有相关的技能和设备,构建支持医生快速反应,对病人采取有效方法的协调机制。

2.网络建设:建设急救信息平台,实时了解急救病历和进程。

3.接诊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流程,按照严格的工作流程多学科联合救治,及时诊断、治疗和转运。

4.应急反应标准:明确脑血管疾病的应急反应标准,建立急救物料备用库,保证应急时的快速反应。

5.现场处置:对于危重患者,尽早开展现场判断和救治,包括清楚问诊、评估病情、开展抢救、护理等。

6.转运准备:重症病人及时转运,并按照要求进行病情反馈和治疗评估。

7.信息收集:严格保护患者的信息安全,合规收集应急处理的有关信息,制定和优化整个应急管理系统。

二、应急处理流程1.早期处理阶段症状:在此阶段,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太明显,因此,不能直接就这些症状下结论。

头痛、视力障碍、晕厥、言语困难、启动麻痹等症状都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

处理措施:对于早期与脑血管疾病相关的症状,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

医生可以使用CT、MRI和超声来帮助确诊。

2.急性处理阶段症状:如果症状不得不急性,可能表明脑血管疾病已经变成了一个危急病例。

病人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视力丧失等严重症状。

处理措施: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将病人带到医院的急诊室进行救治。

如条件允许,可以直接送往医疗机构的神经外科,紧急手术对正在发生的脑血管疾病进行救治。

3.后期处理阶段症状:在急性症状消失后,病人仍需要在医生的监督下接受恢复期治疗并进行后续管理。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来实现身体和大脑的功能修复。

心脑血管的急救方法

心脑血管的急救方法

心脑血管的急救方法
心脑血管急救是指在心脏病、脑血管病等紧急情况下,采取一系列的急救措施来保护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心脑血管急救的方法:
1. 呼叫急救人员:在发现有人出现心脑血管急症时,首先要拨打紧急救护电话,如拨打911。

2. 判断患者意识状态:询问患者是否能够说话或移动,观察患者是否有显著症状,如无反应或意识模糊。

3. 给予心肺复苏(CPR):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

首先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按照CPR
的步骤进行操作:将双手合并,以深度约为5厘米的速度按压胸部,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每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
2次人工呼吸。

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CPR有人协助,尽快使
用AED。

AED是一种自动电击除颤器,可以分析心脏的节律,并在需要时提供电击来恢复正常心脏节律。

5. 如果患者吞咽困难或喉咙有异物,可以进行人工排痰,但应避免使用手指直接清除嘴巴里的异物。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是一般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实际应根据具体病情和急救培训指导来进行操作。

同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
达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平静下来,保持舒适,避免患者过度活动或剧烈运动。

急性脑血管意外抢救流程

急性脑血管意外抢救流程

加强预防
避免颅内压升高,防止脑水肿。 严密监测,防止MODS(急性肾衰\心衰\应激性溃 疡等)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窒息、坠床、坠积性肺炎、 压疮、感染等护理并发症。
用药指导
甘露醇(组织脱水剂,用药15分钟后颅内压开 始下降,125-250毫升15-30分钟内滴完,注意 防外渗,记录尿量) 甘油果糖(适用于较长时间需降低颅内压及肾 功能有损害而不能使用甘露醇的患者) 呋塞米(利尿作用,扩张血管作用) 氨基乙酸(预防及治疗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 起的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谢谢聆听
健康宣教
高血压病史的人应该经常测血压。 定期检查;40岁以上的人定期体检测量是非常必要 的保健措施,一般每年检查一次为宜。 防治高血压的生活干预(减重、膳食限盐、减少 膳食脂肪、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保持乐观 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戒烟、限酒) 坚持长期服药(抗血小板聚集药、调脂药)
准备床单位
安排抢救床→气垫床→铺中单橡皮 单→备好吸氧装置→备好吸引装置 及吸痰盘→备好心电监护仪
安置体位
◆急性脑出血:床头抬高15-30度, 昏迷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绝对 卧床3-4周
◆躁动不安的用床栏保护,必要时使 用约束带,防止坠床
◆蛛网膜下腔出血:绝对卧床4-6周
急救护理措施
安置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搬动,避 免各种刺激。 3L/分钟吸氧,心电监护。 保持颈部和躯干呈一直线,防止颈部扭曲,避免颈部过度 屈曲和伸展,备吸引器与床旁保持呼吸道通畅。 按医嘱准备使用脱水降压药物,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完善床边心电图,各项血尿标本检查。 予以留置导尿。 严密监测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心律/心率/辅助检查结 果。

心脑血管应急预案范文

心脑血管应急预案范文

心脑血管应急预案范文
一、目的
制定本预案的目的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伤亡率和后果,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保护患者生命和健康安全。

二、应急预案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医院发生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突发事件,如心肌梗死、急性中风等。

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1. 发现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事件的迹象和症状的工作人员马上报告责任护士;
2. 责任护士验明情况后及时报告医务科主任或值班医生;
3. 主任医生验明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四、急救措施
1. 患者不动运输,不给口服任何药物;
2. 立即测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糖等生命体征;
3. 根据情况给予氧疗、止痛处理;
4. 召唤急诊医生或心脑血管内科医生。

五、转运程序
1. 确定患者情况稳定后,组织转运医护人员和车队;
2. 建立畅通交通通道;
3. 护士随行全程监测患者情况;
4. 迅速送达指定转外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六、预案即时修订
在实践中发现预案不当或存在不足之处时,应及时完善和修订本预案,以适应实际需要。

七、预案培训
定期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该预案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应对水平。

突发脑血管意外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突发脑血管意外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对突发脑血管意外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职工、患者及家属在院内或院外发生的突发脑血管意外情况。

三、应急预案1. 发现患者出现突发脑血管意外症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异物;(2)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3)保持患者头部抬高,避免头部晃动;(4)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告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所在位置。

2. 院内突发脑血管意外处理流程:(1)发现患者突发脑血管意外后,立即通知医护人员;(2)医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3)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4)根据患者病情,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如神经内科、急诊科等);(5)在等待急救车辆到来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6)患者送达医院后,医护人员应迅速进行抢救,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等。

3. 院外突发脑血管意外处理流程:(1)现场人员发现患者突发脑血管意外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2)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3)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4)等待急救车辆到来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5)患者送达医院后,医护人员应迅速进行抢救,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等。

四、注意事项1. 院内、院外突发脑血管意外情况,均需及时上报院领导,确保信息畅通;2. 各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3. 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4.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脑血管意外的认识。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实施1. 本预案由我院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修订;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变更,另行通知。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突发性脑功能障碍,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等。

脑血管意外发生时,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步骤:1. 确保安全:在急救过程中,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

尽量保持冷静,提供准确的信息。

3. 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4. 保持体位:如果患者仍然有意识,保持其平卧位,头部稍微抬高,有助于减轻脑水肿和促进血液循环。

5. 控制出血:如果患者有外伤导致的出血,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压在出血部位上,不要用力绑扎。

6. 不要给患者吃喝:脑血管意外发生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受到影响,给予口服物质可能会加重病情。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

7. 定期观察: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记录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以便及时提供给医护人员。

二、急救注意事项:1. 不要搬动患者: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中,否则不要随意搬动患者。

错误的搬动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尤其是对于脊柱受伤的患者。

2. 不要给予药物:在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随意使用药物。

不正确的药物使用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3. 不要使用热敷:脑血管意外发生后,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使用热敷可能会导致体温过高,加重脑损伤。

4. 不要进行颈部按摩:对于疑似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不要进行颈部按摩。

错误的按摩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加重出血。

5. 不要给予食物或液体:在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

口服物质可能会引起呕吐,导致误吸或窒息。

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

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

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发病迅猛,病情危重,需要及时进行急救。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性脑卒中的急救流程。

一、现场评估和保护1.安全评估:首先,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事故现场存在危(wei)险因素,如火灾、交通事故等,应先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患者。

2.意识评估: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清醒或者昏迷。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者昏迷,应即将进行急救。

3.呼叫急救: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患者的症状、现场情况和所在位置。

4.保持通气道开放: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部轻轻向后仰,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二、快速评估和识别1.快速识别症状:急性脑卒中的典型症状包括蓦地浮现的面部、手臂或者腿部无力、语言难点、蓦地失明或者视力含糊、蓦地浮现剧烈头痛等。

如果患者浮现这些症状之一或者多个,应即将考虑急性脑卒中的可能性。

2.时间判断:了解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尽量准确记录症状开始的时间,因为这对后续的治疗非常重要。

三、求救和转运1.呼叫急救车:如果怀疑患者可能患有急性脑卒中,应即将呼叫急救车。

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将能够提供及时的治疗和转运。

2.告知医护人员:在呼叫急救车时,应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的症状、现场情况和所在位置。

这样可以匡助医护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并选择最合适的医院进行治疗。

四、院内急救1.快速诊断:患者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会即将进行急诊评估,包括测量患者的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同时,医护人员还会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2.卒中类型鉴别:急性脑卒中有两种常见类型: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医护人员将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者MRI)等手段来鉴别卒中类型,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溶栓治疗: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如果满足溶栓治疗的条件,医护人员会尽快进行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可以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梗死区域的血液供应,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脑卒中急救流程

脑卒中急救流程

脑卒中急救流程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脑功能损害的疾病。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危重,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脑卒中急救的标准流程:1. 识别症状:脑卒中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头痛、面部、手臂或腿部一侧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或困难、突然出现视力模糊或丧失、突然出现晕倒或失去平衡等。

如果有人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怀疑可能是脑卒中,并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2. 拨打急救电话:在怀疑有人出现脑卒中症状时,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例如120),告知接线员病情和症状,以便急救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3. 稳定患者体位:将患者平放在床上或地面上,头部略微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4. 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或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5. 保持循环稳定: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如果发现心率过慢或者血压过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按压胸部、进行心肺复苏等。

6. 不给患者进食:脑卒中发生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可能受损,给予进食可能导致误吸,加重病情。

因此,在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进食。

7. 尽快送往医院: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疾病,时间就是生命。

怀疑有人出现脑卒中症状时,应尽快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以便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8. 与医务人员配合: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与急救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告知他们患者的病情和症状,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9. 提供相关信息:到达医院后,及时向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相关信息,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10. 接受进一步治疗:在医院中,医生会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疾病,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在怀疑有人出现脑卒中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稳定患者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循环稳定,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并与医务人员配合,提供相关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项目: 观察项目:
• • • • • • • • • • • • 监测血压:维持血压低于180/105mmHg 影像学: CT:治疗前、治疗后24h、3d、14d MR:治疗前、治疗后7d TCD、彩色多普勒超声:治疗后 神经功能评分: NIHSS:治疗前;治疗后q1h×6h、q3h×72h、7d、14d、30d、 90d Barthel Index (BI):14d、30d、90d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治疗后14d、30d、90d 症状性脑出血及再梗死率(日期、距治疗后的时间、症状及血压) 治疗后10天及3个月死亡率 3个月无残疾或轻微残疾率
脑血管病急救
程序化管理
脑血管病急救
• 脑血管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 70-80%缺血性卒中 • 治疗中心环节——抢救缺血 半暗带 溶栓治疗 神经保护剂 • 脑血管病急救流程:7D’s Detection Dispatch Delivery Door Data Decision Drug
脑血管病早期救治影响因素
立即神经功能评估:自到院后 立即神经功能评估:自到院后<25' 回顾病史 确定发病时间 大体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确定昏迷程度( 神经系统检查:确定昏迷程度(Glasgow Coma Scale) ) 确定卒中严重程度( 确定卒中严重程度(NIH Scale) ) 急诊CT( 急诊 (Door--CT:<25') : ) 读CT(Door--读CT:<45') 读 : 颈部影像检查(如果病人昏睡/外伤史 外伤史) 颈部影像检查(如果病人昏睡 外伤史)
合并用药
•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d×10天 • 阿司匹林:溶栓后24小时,口服水溶阿斯匹林200-325mg/d×10天,维持 量75-120mg(继发脑或全身大出血者停用)。轻度皮肤粘膜及胃出血, 出血停止1周后继续给予维持量。 • 神经保护剂:目前其临床治疗效果尚未肯定 • 脑出血及严重全身出血并发症的处理: • 继发脑出血:有突然的意识障碍、血压升高、头痛吐、肢体障碍加重者, 应考虑出血并发症,随时复查CT。 • 测血小板及凝血相 • 输冷沉淀(现无药);新鲜冻血浆(每袋100ml,提前通知血库,需溶解 40分钟),使纤维蛋白原>100mg% • 可输1单位的血小板,特别是近期使用抗血小板治疗者(提前通知血库, 需找临时献血员,4小时以上的制备)。 • 血管再闭塞的处理:24小时内复发者,在排除脑出血的前提下,给予低 分子肝素(速避凝),0.3-0.4ml,每日两次,7-10天。如血小板记数<8 万mm3,则停用。禁用普通肝素。 • 其他并发症的对症处理:降颅压、抑酸及胃粘膜保护剂、抗感染等。
• 卒中患者及家人对卒 中及其高危因素知晓 程度的调查: Detection 症状 体征 识别 救治意识 对溶 栓治疗的了解 • 卒中病人到院时间影 响因素:Dispatch Delivery 经济 医疗 环境 距离 文化
Delivery Door
பைடு நூலகம்
程序 Door——医师接诊 医师接诊 Door——检验 检验 Door——检验完成 检验完成 Door——CT完成 完成 Door——读CT 读 Door——MR完成 完成 Door——读MR 读 Door——治疗 治疗
CT是否显示脑内出血或 是否显示脑内出血或SAH 是否显示脑内出血或
CVD急诊救治流程图 急诊救治流程图
可疑卒中
Detection Dispatch Delivery Door
立即一般评估:自到院后 立即一般评估:自到院后<10' 吸生命体征 氧 血标本: 血标本: 血糖 电解质 凝血功能 ECG 一般神经功能评估 卒中小组到达
EMS评估和反应:EMS成员立即评估 评估和反应: 评估和反应 成员立即评估 获得院前卒中资料:言语困难、 获得院前卒中资料 : 言语困难 、 面瘫肢体 无力 院前卒中筛选 对可能的卒中通知医院 迅速转运医院
治疗过程
• rt—PA 用量为0.9mg/Kg(最大用量90 mg),其中10%先静脉推注,其余加 入液体连续静脉点滴(1小时以上) • 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和出血征 • 测血压q15min×2h,其后q30min×6h,其后60min×16h • 生命体征q1h×12h,其后q2h×12h • 神经功能评分q1h×6h,其后q3h×72h • 24小时后每天神经系统检查 24 • 用药后卧床24小时,其后再评价 • 维持血压低于180/105mmHg • 如果出现严重头痛、急性高血压、恶心和呕吐,停止使用rt—PA,即刻 CT检查 • 24小时后重复CT检查 • 24小时内不使用静脉肝素和阿司匹林,24小时后重复CT没有发现出血, 可以开始使用阿司匹林和/或肝素 • 用药后45分钟时检查舌和唇判定有无血管源性水肿,如果发现血管源性 水肿立即停药,并给予抗组织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
相对禁忌症
• • • • • • • • • • • 意识障碍 CT显示早期大面积病灶 2月内进行过颅内和脊髓内手术 过去3个月患有卒中或头部外伤 前21天有消化道和泌尿系出血 血糖<2.7mmol/L 或>22.2mmol/L 卒中发作时有癫痫 以往有脑出血史 妊娠 心内膜炎、急性心包炎 严重内科疾病,包括肝肾功能衰竭
时间目标 5' 10' 20' 25' 30' 50' 55' 60'
rt—PA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 溶 栓 方 案 ( 改 良 NINDS )
适应症
• 急性缺血性卒中 • 发病6小时内 • 年龄>=18岁
绝对禁忌症
• • • • • • • • • TIA或迅速好转的卒中以及症状轻微者 病史和体检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 两次降压治疗后血压仍高于185/110mmHg 治疗前CT检查发现有出血、占位效应、水肿、肿瘤、 AVM 在过去14天内有大手术和创伤 活动性内出血 7天内进行过动脉穿刺 病史中有血液学异常以及任何原因的凝血、抗凝血疾病 (PT>15sec,INR>1.4,PTT>40sec,血小板<100×109/L) 正在使用抗凝剂或卒中发作前48小时内应用肝素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