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泌尿系结石)临床路径
![(泌尿系结石)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0e66a006294dd88d1d26b24.png)
(泌尿系结石)中医临床路径一、(泌尿性结石)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泌尿系结石(ICD-10:N20.9)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TCD编码:BNS03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1)、腰腹痛、肉眼血尿、小便涩痛等或体检发现而无症状。
2)、辅助检查(超声、腹平片或腹部CT)提示泌尿系结石。
2、证候诊断: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石淋(泌尿系结石)临床常见证候:气滞血瘀型、下焦湿热型、脾肾亏虚型(三)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泌尿系结石)2、患者适合并同意专科的特色治疗:中药为主,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4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9泌尿系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参合诊,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证、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腹部超声、心电图、腹平片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静脉肾盂造影、超声心动、腹部CT、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等。
(八)治疗方法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证型分别运用中药(泌尿系)调中排石汤1号、2号及3号,并随证加减。
(1)气滞血瘀型:活血行气化瘀排石(2)下焦湿热证:清淋湿热通淋排石(3)脾肾亏虚证:健脾益肾扶正排石2、体外冲击波碎石(1)泌尿系结石在5mm-25mm,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2)具体碎石操作详见《体外冲击波碎石操作规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0680ae0192e45361166f517.png)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现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
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
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一)手术准入制度: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
具体标准包含九项:1、临床诊断明确;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5、气道受损风险小;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7、能快速恢复饮食;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二)医师准入制度: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
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三)患者准入制度:患者病情不复杂、无明显心、肺疾病、服务半径小的病人。
具体标准包含五个分项:1、意识清醒,无精神疾病史,围手术期有成人陪伴;2、愿意接受日间手术,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理解并认可;患者和家属理解围手术期护理内容,愿意并有能力完成出院后照护;3、非全麻手术:分级级,分级级但全身状况稳定三个月以上;全麻手术:分级级,年龄65岁以下;4、符合各病种手术的相关要求;5、有联系电话并保持通畅,建议术后72小时内居住场所距离医院不超过1小时车程,便于随访和应急事件的处理。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12f7d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2.png)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是为了确保日间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操作程序。
以下是一个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的示例,供参考:一、日间手术管理制度1. 日间手术准入制度:明确日间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准入标准。
2. 日间手术评估制度:对患者的病情、手术风险等进行评估,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日间手术。
3. 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制定日间手术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恢复等。
4. 日间手术质量控制制度:确保手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5. 日间手术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包括紧急救援、患者转院等。
二、日间手术流程1. 患者评估:对患者的病情、手术风险等进行评估,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日间手术。
2. 术前准备:完成术前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术前教育等。
3. 手术预约:确定手术日期和时间,通知患者和家属。
4. 手术过程:按照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
5. 术后恢复:在专门的术后恢复区域进行观察和恢复,确保患者安全。
6. 出院评估: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确认出院指针。
7. 出院随访:进行出院后的随访和咨询服务,确保患者的持续康复和满意度。
三、日间手术质量管理1. 手术室管理:确保手术室设备、环境、人员等方面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 手术团队培训:定期对手术团队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手术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手术记录和反馈:详细记录手术过程和结果,及时反馈和改进手术中的问题。
四、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1. 患者沟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 患者教育:提供术前教育,帮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
3.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度和改进空间。
通过建立和实施这个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医院可以确保日间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1879c7926fff705cd170a48.png)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现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
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
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一)手术准入制度: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
具体标准包含九项:1、临床诊断明确;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5、气道受损风险小;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7、能快速恢复饮食;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二)医师准入制度: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
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三)患者准入制度:患者病情不复杂、无明显心、肺疾病、服务半径小的病人。
具体标准包含五个分项:1、意识清醒,无精神疾病史,围手术期有成人陪伴;2、愿意接受日间手术,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理解并认可;患者和家属理解围手术期护理内容,愿意并有能力完成出院后照护;3、非全麻手术:ASA分级I-II级,ASA分级III级但全身状况稳定三个月以上;全麻手术:ASA分级I-II级,年龄65岁以下;4、符合各病种手术的相关要求;5、有联系电话并保持通畅,建议术后72小时内居住场所距离医院不超过1小时车程,便于随访和应急事件的处理。
发布的 个临床路径清单
![发布的 个临床路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7bebfa5026fff705cd170a4f.png)
病种名称
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 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起始端狭窄支架血管成形术
头皮肿瘤 椎管内肿瘤 脊髓脊膜膨出 慢性硬膜下血肿置管引流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外周T细胞淋巴瘤 缺铁性贫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滤泡性淋巴瘤(初诊) 巨幼细胞性贫血 霍奇金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 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完全缓解 骨髓增殖性肿瘤 伯基特淋巴瘤临床路径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地中海贫血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 脑出血恢复期康复 脑梗死恢复期康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手外伤康复 肢体骨折术后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 颈椎病康复 系统性红斑狼疮(无内脏及器官受累)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肺间质纤维化 类风湿性关节炎
序号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1)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1)](https://img.taocdn.com/s3/m/ab65819a87c24028905fc384.png)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现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
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
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一)手术准入制度: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
具体标准包含九项:1、临床诊断明确;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5、气道受损风险小;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7、能快速恢复饮食;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二)医师准入制度: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
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三)患者准入制度:患者病情不复杂、无明显心、肺疾病、服务半径小的病人。
具体标准包含五个分项:1、意识清醒,无精神疾病史,围手术期有成人陪伴;2、愿意接受日间手术,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理解并认可;患者和家属理解围手术期护理内容,愿意并有能力完成出院后照护;3、非全麻手术:ASA分级I-II级,ASA分级III级但全身状况稳定三个月以上;全麻手术:ASA分级I-II级,年龄65岁以下;4、符合各病种手术的相关要求;5、有联系电话并保持通畅,建议术后72小时内居住场所距离医院不超过1小时车程,便于随访和应急事件的处理。
日间手术工作方案
![日间手术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519d5da38376baf1faefa.png)
日间手术实施方案(试行)根据《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三级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的意见(试行)》(成卫计办〔2016〕82号)及国家、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为使医院尽快建立日间手术科学管理体系,推动日间手术的开展,确保日间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资源的优化布局和利用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经广泛征求手术科室意见,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日间手术实施方案(试行),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继续把“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二)目标任务2016年,医院开展不少于10个病种的日间手术,要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建立并执行严格的日间手术准入制度,制定日间手术病种的临床路径和操作规范。
2017年,医院开展不少于择期手术病人5%以及不少于30个病种的日间手术。
2018年,医院开展不少于择期手术病人10%以及不少于50个病种的日间手术,要建立完善日间手术质控和监管、绩效评价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群众医药费用负担逐步减轻。
二、日间手术定义日间手术是指病人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完成的手术,在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除外。
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经简短观察治疗即可出院的特点,专为该类患者设计的短、平、快就医的医疗服务,旨在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具体方案(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日间手术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院长任组长,各分管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医保办主任、院感科科长、门诊部主任、麻醉科主任、各手术科室主任、护士长、医技科室主任及大内科主任组成,负责制定管理制度、临床路径、工作流程等。
7输尿管结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7输尿管结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693b04bed1f34693daef3eec.png)
输尿管结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1)(中下段)行日间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Campbell-Walsh UROLOGY》(第九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一)症状:疼痛伴血尿,运动后疼痛和血尿加重。
(二)体征:有输尿管走行区的压痛。
(三)辅助检查:尿常规有隐血或者红细胞明显增多;B超发现输尿管中下段的结石并且在CT下再次证实。
(四)鉴别诊断: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盆腔炎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Campbell-Walsh UROLOGY》(第九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一)非手术治疗:结石直径小于5mm,可予以口服排石药物治疗;大于5mm且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二)手术治疗: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四、标准住院日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输尿管结石疾病代码(ICD-10:N21)。
(二)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及正位胸片,腹部卧位平片。
4、一般细菌培养(尿液),若有感染,先行抗感染治疗直至达到能手术标准(尿白细胞计数<100uL,抗炎后尿培养阴性)。
(二)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肺功能、超声心动图。
七、手术(一)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二)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三代头孢或者喹诺酮类抗生素,选择依据尿培养结果。
国家发布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
![国家发布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98ee1b96960590c69ec376ea.png)
病种名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急性胃炎
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胃炎 克罗恩病
下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ESD/EMR术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下消化道出血 药物性肝病
大肠息肉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肠息肉切除术后 胃石
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性溃疡 药物性肝损伤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急性乙型肝炎
扳机指 包茎或包皮过长
化脓性阑尾炎 皮脂囊肿 脐茸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 婴儿型先天性膈疝或膈膨升
先天性漏斗胸 先天性脐膨出 小儿隐匿性阴茎 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腹股沟斜疝 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 儿童颅骨凹陷性骨折 儿童房间膈缺损 儿童室间膈缺损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 先天性脑积水
序号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病种名称
子痫前期 急诊剖宫产 胎儿生长受限
妊娠剧吐 引产阴道分娩 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 中期妊娠引产 阴道胎头吸引术助产
产褥感染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过期妊娠 计划性剖宫产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 完全性前置胎盘 足月胎膜早破引产阴道顺产 阴道产钳助产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产后出血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 中期妊娠引产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翼状胬肉手术
输尿管结石简单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简单日间手术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e4e841b02d276a201292e1d.png)
输尿管结石(简单)日间手术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输尿管结石(ICD-10:)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
《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医学卫生出版社)(一)症状和体征:腰痛、恶心、呕吐及尿频等,可有患侧肾区扣痛阳性等;(二)辅助检查:尿液常规检查、泌尿系超声、KUB、KUB+IVP 及腹部CT。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医学卫生出版社) (一)一般治疗:包括多饮水、解除输尿管痉挛,口服排石药物等。
(二)手术治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输尿管结石(ICD-10:)疾病编码。
(二)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结石引起梗阻,直径>;(三)输尿管结石经排石及体外超声波碎石术后无效;(四)输尿管结石远端合并梗阻者;(五)输尿管结石引起严重肾绞痛,保守治疗无明显缓解以上情况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 32 —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肺功能,超声心动(老年人及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二)必要时行泌尿系彩超、尿路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腹部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一)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推荐五水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1.成人:一次,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 次静脉给予;2.儿童:平均一日50-100mg/kg,分2-3次给予;3.肾功能减退者的肌酐清除率大于50ml/分时,仍可按正常剂量给药。
肌酐清除率为20~50ml/分时,每8小时;肌酐清除率为11~34ml/分时,每12小时;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每18~24小时。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bfe7ebeefdc8d377ee327d.png)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患者根据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完成各项检查后,专科医生(可包括麻醉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符合日间手术纳入标准的方可进行日间手术治疗。
(二)术后评估制度:患者术后即安排在麻醉复苏室苏醒,麻醉医生和复苏室责任护士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者转各专科病房恢复。
(三)出院评估制度: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依据PADS评分量表(附件2)完成打分;满分10分,评分≥9分的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出院评估(附件3),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行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
对出院后尚需治疗者,医生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形式明确告知患者,患者理解并签字确认。
四、院前、院内宣教制度:日间手术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应对预约手术之后的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包括日间手术治疗的方式、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等,打消患者疑虑,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患者出院时,应给每个患者送一份日间手术中心出院指南,详细告知术后基本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出院指南上应有医院的详细联系方式。
五、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患者出院后第一天日间手术随访医护人员务必随访。
根据各个病种的具体规定,第一周至少对每个出院患者进行2次以上的随访,第二周随访次数不少于1次,2周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
随访可以分为电话随访、QQ、微信随访、短信随访等,需做好随访记录工作,查找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及时解决。
六、流程管理(一)入院前管理流程:患者持诊疗卡在门诊就诊后,专科医生进行病种筛选,开具相应检查项目;根据患者相关检查的基本情况完成手术、麻醉术前评估,符合条件的患者如同意进行日间手术治疗,由专科医生进行登记预约;完成入院前宣教,包括通识教育、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手术注意事项的强化;再确认手术日期,并通知患者入院。
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诊疗模式与DRGs支付分析
![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诊疗模式与DRGs支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fe745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5.png)
geryꎬIAAS) ꎬ标志着我国日间手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
期ꎬ国 家 卫 健 委 « 进 一 步 改 善 医 疗 服 务 行 动 计 划
检验 Kruskal ̄Wallis H 进行比较ꎮ 检验水准 α = 0 05ꎮ
的不同ꎬ将样本分为日间手术 + 临床路径组、日间组、
路径组、对照组ꎬ对照组为 2018 - 2019 普通病房模式
0 701ꎬ即住院费用 70 1% 的变异可以由这 6 个因素
来解释ꎬ从标准偏回归系数可知住院天数对住院费用
的影响最大ꎬ其中ꎬ住院费用( 元) 为实际住院费用ꎬ详
见表 1ꎮ
比较 2018 - 2019 年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
患者日间病房手术组( 日间组) 、实施临床路径组( 路
径组) 和普通手术组( 对照组) 住院费用及其构成情
对照组( P < 0 05) ꎮ 从诊疗效果来看ꎬ日间组合并症
(P < 0 05)ꎻ31 天再住院计划、医嘱离院率之间无差异ꎮ
表 1 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变量
赋值
偏回归系数
SE
标准偏回归系数
t
P
医疗付款方式
城镇医保 = 1ꎬ新农合 = 3
- 77. 947
36. 021
天、住院费用存在异常值( x± 3s 范围外) 的病案首页
记录ꎬ共纳入有效个案 1602 例ꎮ
2 研究方法
利用 SPSS 22 0 及 Clementine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与分析ꎬ数据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用 x± s 描述ꎬ非正态
分布由 M( Q) 描述ꎬ计数资料用 χ 检验ꎬ多因素分析
2
用多元 logistic 线性回归分析ꎬ单因素分析两组间的比
输尿管结石(简单)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简单)日间手术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581ac4f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b.png)
输尿管结石(简单)日间手术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0)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ICD-9-CM-3:56.2004)二、诊断依据。
《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医学卫生出版社)(一)症状和体征:腰痛、恶心、呕吐及尿频等,可有患侧肾区扣痛阳性等;(二)辅助检查:尿液常规检查、泌尿系超声、KUB、KUB+IVP及腹部CT。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医学卫生出版社)(一)一般治疗:包括多饮水、解除输尿管痉挛,口服排石药物等。
(二)手术治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0)疾病编码。
(二)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结石引起梗阻,直径>0.8cm;(三)输尿管结石经排石及体外超声波碎石术后无效;(四)输尿管结石远端合并梗阻者;(五)输尿管结石引起严重肾绞痛,保守治疗无明显缓解以上情况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肺功能,超声心动(老年人及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二)必要时行泌尿系彩超、尿路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腹部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一)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推荐五水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1.成人:一次0.5-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静脉给予;2.儿童:平均一日50-100mg/kg,分2-3次给予;3.肾功能减退者的肌酐清除率大于50ml/分时,仍可按正常剂量给药。
肌酐清除率为20~50ml/分时,每8小时0.5g;肌酐清除率为11~34ml/分时,每12小时0.25g;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每18~24小时0.25g。
从诊断到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从诊断到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9e91d0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1.png)
从诊断到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治疗过程需要经历
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步骤。
以下是输尿管结石的常规临床路径:
1. 诊断:
-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程度和病史等信息。
-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腹部触诊和肾区叩诊等检查,以确定
可能存在的结石。
-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超声波和CT
扫描等,以确认结石的位置和大小。
2. 非手术治疗:
- 保守治疗:对于较小的结石,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多饮水、
服用药物以促进结石排出,如镁制剂、α受体阻滞剂等。
- 冲击波碎石治疗(ESWL):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结石,通过
外震波将结石碎成小颗粒,以便更容易排出体外。
3. 手术治疗:
- 小切口取石术(PCNL):适用于较大的结石,通过在腰部或髂骨上开一个小切口来取出结石。
- 输尿管镜下取石术(URS):适用于较小的结石,通过尿道插入薄管镜,将结石取出或碎成小颗粒。
- 开放手术:适用于复杂的结石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需要在手术室内进行开放手术取石。
4. 结石后处理:
- 术后护理: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健康。
- 随访检查:医生会安排定期的随访检查,以确保结石完全排出,并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以上是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疼痛管理和并发症预防,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制定。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551a0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5.png)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Ⅰ 目的规范日间手术,提高手术质量。
Ⅰ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临床科室、医务科。
Ⅰ 制度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拟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
二、准入标准(一)手术准入标准: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
(二)医师准入标准:手术医师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
(三)患者准入标准:患者病情不复杂、无明显心、肺疾病、服务半径小的患者。
三、日间手术评估标准:(一)入院前评估标准:患者根据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完成各项检查后,专科医师(可包括麻醉医师)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符合日间手术纳入标准的方可进行日间手术治疗。
(二)术后评估标准:患者术后由麻醉医师和手术部护士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者转各专科病房恢复。
(三)出院评估标准: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
对出院后尚需治疗者,医师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形式明确告知患者。
四、院前、院内宣教:日间手术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应对预约手术之后的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包括日间手术治疗的方式、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等,打消患者疑虑,保证手术能顺利进行。
五、出院后随访、随诊:患者出院后按照《患者出院指导与随访工作管理制度》落实随访。
六、日间手术病历各科室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日间手术病历,病历内容包括:病案首页、日间手术入、出院记录、授权委托书、知情同意书、术前讨论、术前小结、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记录、术后首程、麻醉记录及评估表,出院评估表、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医嘱单等。
但有些程序如告知、患者签字程序等不能简化,杜绝潜在的医疗纠纷和风险。
日间手术患者出院评估不符合出院标准,或有其它原因延迟出院者,于决定延长住院时起书写病程记录,将日间手术病历转为普通住院病历,并说明原因。
临床护理路径在体外震波碎石中的应用参考模板
![临床护理路径在体外震波碎石中的应用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25484edeefdc8d377ee324f.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体外震波碎石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体外震波碎石中的应用。
方法将1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临床疗效评价情况。
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护士有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和护理依据,减少重复劳动,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疗效评定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的深入,它不仅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避免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并且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体外震波碎石;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新型临床服务模式,是由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针对特定的疾病或手术共同制定出的有顺序、有时间性和最适当的医疗护理服务程序,以加快康复,节约资源,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质量[1]。
体外震波碎石(ESWL)是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以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2]。
为了探寻一条更有效的医疗护理方法,提高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使患者尽早康复,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本院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对体外震波碎石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患者均经B超或腹部平片(KUB)及肾盂造影确诊且符合下列条件:①首次发病的单发结石。
②中度以下肾积水或无明显积水。
③B超定位下最大颗粒不超过7 mm。
④无体外震波碎石(ESWL)禁忌证且无结石以下部位梗阻者,门诊医生按此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门诊护士对纳入患者进行入院前宣教,指导患者做好各项检查、检验的准备工作。
180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180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72c369e680203d8ce2f24e7.png)
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0)或肾结石(ICD-10:N20.000)行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ICD-10:98.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及体格检查。
2.KUB,泌尿系B超、腹部CT检查。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00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ICD10:N20.000)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或已在门诊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经手术医生评估适合经行且经患者同意的病例,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2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5.KUB,腹部B超或腹部CT平扫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心脏超声、肺功能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
2.能够耐受手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
为入院第1天。
1.麻醉方式:无2.手术方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3.术中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九)术后恢复。
≤2天。
1.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解痉止痛药物。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无发热、腹痛及明显血尿等不适(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2016 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 : N20.100 )或肾结石(ICD-10:N20.000)
行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ICD-10: 98.51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
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1. 病史及体格检查。
2. KUB,泌尿系B超、腹部CT检查。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N20.100 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ICD10:N20.000)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或已在门诊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经手术医生评估适合经行且经患者同意的病例,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 2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 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
3.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 胸片、心电图。
5. KUB,腹部B超或腹部CT平扫
2.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心脏超声、肺功能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1. 适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
2. 能够耐受手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
为入院第1 天。
1. 麻醉方式:无
2. 手术方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3. 术中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九)术后恢复。
< 2天。
1. 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
2. 解痉止痛药物。
(十)出院标准。
1. 一般情况良好。
2. 无发热、腹痛及明显血尿等不适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 术后出现发热,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 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 : N20.100);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