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概况
中国铁路发展现状
中国铁路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铁路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铁路发展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铁路建设规模庞大。
中国铁路网络规模居世界首位,铁路线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
其中,高铁网络覆盖范围广泛,高铁里程达到3.7万公里以上,世界列强之列。
高铁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铁路的运输能力大幅提升,有效缩短了长途旅行的时间和距离,方便了民众出行。
其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铁路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
例如,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复兴号,运营速度最高可达到350公里/小时,比其他国家的高铁速度更高。
同时,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长、最快的磁悬浮列车。
这些技术进步的成果,不仅提升了铁路的运输能力,还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再次,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中国铁路以提供高质量的客运服务为目标,专注于不断改善旅客体验。
铁路车辆的设施逐渐升级,车厢内的座椅、餐车等设施更加舒适,方便乘客出行。
此外,铁路公司还引入了手机购票、自助取票等便捷的服务,方便了乘客的购票和出行流程。
这些努力的结果,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推动了铁路运输的发展。
最后,铁路运输安全不断加强。
作为交通系统中最安全的运输方式之一,中国铁路注重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铁路公司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加强了列车及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铁路公司还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员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铁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运输安全的水平。
总结来说,中国铁路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铁路运输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预计未来,中国铁路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管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出行的需求,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主要铁路运输线介绍
(2016年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是中国大陆
第一条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02
京沪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千米,设
24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380千米/小时
2
京广高速铁路
京广高速铁路
1 京广高速铁路,简称京广高铁,又名京广客 运专线或京港澳高速铁路,是中国华北、华 中地区的一条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 规划》(2016年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 通道之一,是中国中部千里大动脉
我国主要铁路运输线介绍
京沪高速铁路 青藏铁路
郑渝高速铁路万渝段
-
目录
京广高速铁路 京张高速铁路 郑徐高速铁路
哈大高速铁路 徐兰高速铁路 合福高速铁路
我国主要铁路运输线介绍
我国主要铁路运 输线介绍如下
1
京沪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
01
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又名京沪客运专线,是一条 连接北京市与上海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 寒地区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 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中"八
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
1
2
4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
A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指青藏
高原地区建设的高速铁路工程,也
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
)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
B
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
由北京北站至张家口站,正线全长174千米,设10个车站
6
徐兰高速铁路
徐兰高速铁路
A
徐兰高速铁路,简称徐兰高铁,又
利用图标分析我国近5年的铁路建设情况
利用图标分析我国近5年的铁路建设情况一、我国铁路行业市场概况1、铁路建设据帕尔格雷福世界历史统计,至2020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15.0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中国铁路营业里程14.63万公里,比美国约少0.42万公里。
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的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0万公里。
但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导致人均铁路里程及铁路网密度跟国际前列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我国铁路建设具有巨大潜能。
2015-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统计从全国铁路路网建设现状来看,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63万公里,截止2021年年底,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但从我国铁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铁路里程发展仍处于一个上升阶段。
不仅如此,其中高铁里程3.79万公里,位于世界第一。
至2021年2月30日,安九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可绕赤道一圈。
从历史来看,在2021年基建总体低迷的情况下,全国铁路固定投资完成7489亿元,铁路投资也略有减速,比上年同期减少4.2%,为近几年来最低。
未来铁路建设速度将随着铁路网逐渐完善而放缓。
2、运输生产2015-2020年我国铁路客运量与货运量情况2020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2.03 亿人,比上年减少14.57亿人,下降了39.8%;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5.52亿吨,比上年增长1.40亿吨,增长3.2%。
我国铁路客运量在2015-2019年呈持续增长状态,2019年铁路旅客发送量36.6亿人,为历史最高峰。
到2020年疫情原因客运量大幅下降甚至低于2015年的25.35亿人。
而我国铁路货运量在此期间大体保持增长趋势。
铁路货物运输较旅客运输而言,受疫情这种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稍小。
主要大宗商品货运量(煤炭、石油、钢铁及有色金属、金属矿石及矿建材料等)占铁路货运量比重较大;其中,煤炭为最主要产品。
但近几年该比重有小幅下跌的趋势,2016-2020年从52.88%下降至47.4%。
中国铁路现状与未来发展展望
中国铁路现状与发展1.中国铁路现状1.1概况从1876年修建第一条铁路到现在,中国铁路已经走过了130年的历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铁路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一个横贯东西、沟通南北' 干支结合的具有相当规模的铁路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并逐步趋于完善。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目前已达76,580 km,列世界第三(美国、俄罗斯之后),亚洲第一。
其中国家铁路63,342km,合资铁路8,462km,地方铁路4,776km o目前,中国铁路用占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占世界24%的换算周转量,换算密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
中国铁路客货运量在国内运输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35 %和55 %左右。
近十几年来中国铁路在客运提速' 货运重载、铁路信息化和建立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发展,线路结构进一步优化。
复线里程25,566km,复线率33.4%o电气化铁路里程21,604 km,电气化率28. 2%。
提速线路里程16,500 km占营业总里程21.6 %。
1.2中国铁路设施与装备1.2.1 土建设施中国铁路在进行新线建设的同时,还对既有线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
“对主要干线进行复线改造,增建第二线。
-对山区铁路和主要运输通道实行电气化改造。
-延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
“换铺重型钢轨,60kg/m钢轨已成为主要繁忙干线正线的主型钢轨。
-采用全长淬火钢轨,主要繁忙干线正线均已铺设无缝线路。
京九铁路从北京至深圳,连接九龙,沿线经过京' 冀、鲁' 豫、皖、鄂、赣、粤九省市,正线全长2,381km,另加天津至霸州和麻城至黄石两条联络线,总长2,536kmo京九铁路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 一次建成线路最长的铁路干线。
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同至秦皇岛运煤专线全长652km ,开行1万t级单元列车,已实施完成开行2万t级单元列车的技术改造,年运量达到2.03亿吨。
中国铁路分布知识点总结
中国铁路分布知识点总结中国铁路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之一,其总长度超过13万公里。
中国铁路分布广泛,连接了全国各地,为中国经济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持。
本文将从中国铁路的历史、现状、发展规划、技术特点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发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始于19世纪末,当时是由外国技术和资本引入。
最早的铁路是从上海到无锡的京杭铁路,1869年开始建设,1876年通车。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铁路建设也逐渐展开,并在20世纪初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铁路建设进入了“大跃进”时期,大量的铁路线路铺设,铁路运输的规模大幅增加。
1978年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铁路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加快铁路建设和改造的速度,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
二、现状中国的铁路网络分为干线和支线,干线主要连接各大城市,支线则连接小城镇和乡村。
中国的铁路干线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哈铁路等,这些铁路线路连接了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支线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连接了西部较为偏远的地区,为资源开发和支援提供了必要的交通保障。
中国的铁路正在不断更新改造,大力发展高铁和普速铁路。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高铁线路长度超过3万公里,连接了全国大部分的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
中国正在建设更多的高铁线路,计划到2030年,高铁线路长度将达到4万公里以上,形成更加便捷的铁路交通网络。
中国的铁路运输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铁路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中国的铁路也在推进智能化管理和控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智能化水平。
三、发展规划中国政府提出了“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未来铁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其中,“十四五”规划期望加快高铁和普速铁路建设,提高铁路运输的能力和速度。
同时,加强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形成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中国铁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铁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铁路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路网之一,铁路覆盖所有中国省份及自治区,并连接着主要城市。
最近几年,中国铁路快速发展,不断推出高速动车、城际快车等高速列车,缩短了跨越国家的旅行时间。
目前,中国铁路总长已达到13.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2.2万公里,同步建设的高速公路也累计超过14万公里。
未来,中国铁路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升级:中国铁路将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同时推进智能化运输,提高调度运行效率。
2. 节能环保:中国铁路将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采用清洁能源和二次利用技术,实现环保发展。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铁路将加强国际合作,共建国际铁路大通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4. 建设综合交通体系:中国铁路将与其他交通方式紧密合作,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务。
5. 打造智慧铁路:中国铁路将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打造智慧铁路,提高维护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以智慧的方式推进铁路行业发展。
我国主要的铁路
1.京沪线京沪铁路北起北京,经天津、德州、济南、兖州、徐州、蚌埠、南京、无锡、苏州,南达上海,纵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七省市,跨越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四大水系,全长1462千米,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京沪线在天津交汇了京沈线,衔接天津港;在德州交汇了石德线,与京广线相连通;在济南交汇了胶济线,可达青岛港和烟台港;在兖州交汇了焦石线,接通石臼所港;在徐州交汇了陇海线;在南京交汇了宁芜线,进而与皖赣线相连通;在上海交汇了沪杭线。
2.京广线京广线北起北京,南止广州,横贯我国中部,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流域,连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州,全长2324千米。
京广线是我国关内地区主要的南北向铁路,为我国铁路网的中轴。
在北端北京交汇了京秦、京包、京原、京通、京承、京沈等铁路线。
在南端广州交汇了京九线、广茂线和广梅汕线,可达香港、茂名和汕头。
3.京九线京九线北起北京,经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南至香港九龙,跨越9省市,全长2364千米。
京九线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
它的建设对完善我国铁路布局,缓和南北运输紧张状况,带动沿线地方资源开发,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港澳地区稳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同蒲线横贯山西的南北,从山西的大同到陕西的孟塬,北接京包线,南连陇海线。
北同蒲线是指大同到太原这一段铁路。
太焦线从太原经长治到焦作。
焦柳线自焦作经襄樊、枝城、怀化到柳州。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北起大同,南到柳州,是一条与京广线平行的南北向的交通大动脉,全长2395千米。
5.京秦—京包—包兰—兰青—青藏线这是我国北部地区一条重要的东西向铁路干线。
东起秦皇岛,经丰润到北京的铁路线为京秦线;从北京向西经张家口、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到达包头的铁路线为京包线;从包头向西经银川到兰州的铁路为包兰线;自兰州到西宁的铁路线为兰青线;从西宁经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为青藏线。
《我国铁路发展状况》课件
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资金投入 支持科研项目
推动产学研结合
促进产业发展 加强科技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
开放创新合作机制 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铁路科技创新的发 展前景
未来,中国铁路科技创新将继续深化,加强技术研究和产学 研合作,为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铁路 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 06
第6章 中国铁路发展展望
● 03
第3章 中国铁路货运发展
中国铁路货运的 重要性
中国铁路货运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家物 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承担着大宗、远距离货物运 输的任务,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中国铁路货运的主要特点
大宗货物运输
承担大宗货物运输 任务
经济支撑
为国家经济发展提 供支撑
远距离运输
01 技术输出
中国高铁技术输出到多个国家
02 经验分享
与多国开展高铁经验分享交流
03 国际合作
中国为全球高铁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高铁的发展前景
全面发展
中国高铁将全面发 展覆盖更多城市
技术创新
中国高铁将持续进 行技术创新
国际影响
中国高铁将对全球 高铁产业产生影响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充满着辉煌的成就和不懈的努力。从最 初的高铁试验段到如今的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网络,中国高 铁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个的飞跃。未来,中国高铁将继续秉承 技术创新的理念,为世界高铁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铁路在中国的发展
单一线路时期
最早的铁路线路
技术创新
先进技术应用
管理经验
现代管理制度
铁路网络建设
高速铁路网络
中国铁路的改革与开放
简述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情况
简述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情况摘要:一、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二、我国铁路网络的现状三、我国铁路运输的优点和挑战四、未来我国铁路发展的趋势和规划正文: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状、优点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简要概述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自19世纪末清政府时期开始,我国就开始修建铁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八纵八横”为主骨架的全国铁路网。
二、我国铁路网络的现状截至2023,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0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超过3.6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70%以上。
我国铁路网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的格局。
三、我国铁路运输的优点和挑战我国铁路运输具有以下优点:1.速度快: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得长途旅行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出行效率。
2.运能大:铁路货运能力强大,有效缓解了我国交通运输压力。
3.成本低:相较于航空和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然而,我国铁路运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铁路网覆盖不足:虽然我国铁路网已经覆盖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但仍有部分偏远地区尚未通铁路。
2.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铁路网密集,而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仍需加强。
3.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实现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
四、未来我国铁路发展的趋势和规划未来我国铁路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高速铁路网将进一步优化:构建“全国1小时、城市群2小时、都市圈半小时”的高铁出行圈,提高铁路运输的便捷性。
2.普速铁路改造升级:提高普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和货运需求。
中国铁路发展史概述
中国铁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
以下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概述:
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由外国资本兴建的,于1876年正式通车,连接上海和无锡。
此后,一些外资铁路陆续在中国各地建设,如山海关铁路、沈阳铁路等。
2. 中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1905年,中国开始自主修建铁路,建成了从京张到广州的粤汉铁路,这是中国自己筹资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3. 地方铁路时期:1927年至1949年,中国铁路进入地方铁路时期。
地方政权修建了许多独立的铁路,形成了一张分散的铁路网,但整体发展缓慢。
4.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后,中国铁路进入了规模化建设阶段。
政府重视铁路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铁路改建和修建工作。
重要的铁路线路如京沪、京广、京九等得到发展,连接了全国各地。
5. 高铁时代的崛起:21世纪初,中国开始迅速发展高速铁路网络。
2008年,中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开始。
随后,中国高速铁路不断扩展,建设了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网。
6.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国家的铁路合作和交流。
中国与相关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和发展铁路项目,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
中国铁路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规模化建设和高速铁路时代的演变。
如今,中国铁路已成为全球最长、最繁忙的铁路网络之一,为国内外的人员和货物运输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
中国铁路发展现状
中国铁路发展现状
中国铁路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铁路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全球铁路建设的领跑者之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4.3万公里,其中包括高铁、普速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
高铁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截至2020年底,
中国高铁总里程已经超过3.6万公里,占据全球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
中国高铁的平均运营速度也逐年提高,达到了每小
时300公里的水平,这使得中国高铁成为全球最快的铁路系统之一。
此外,中国在普速铁路的建设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普速铁路连接了各个大城市和乡村地区,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截至2020年底,中国普速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10万公里,成为全球普速铁路总里程最长的国家。
同时,中国还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截至2020年底,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经超过9000公里,覆盖了大部分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
城市轨
道交通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
中国铁路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商品和人员的流通。
此外,中国铁路还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便
捷的旅行方式,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铁路发展现状可谓蓬勃向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中国铁路将在未来继续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铁路的发展史
世界海拔最高达铁路----青藏铁路
•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 铁路。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 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 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 震烈度区216公里。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 脆弱,地壳运动活跃。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 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 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 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被成 为世界上最长的“冻土隧道”
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欧美日本等开 始大规模研制并运用动车组。我国也于20 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动车组。 中国铁路开行的CRH动车组已知有CRH1, CRH2,CRH3,CRH5。中国铁道部将所有 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CRH动车 组—吴淞铁路
• 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 1876年,英国商人在 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 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 上的第一条铁路。在 此以前,英国商人曾 在北京宣武门外建筑 一条 500米长的小铁路, 只能供人玩赏。
我国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
• 1881年河北省唐山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而修建了从唐山至 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条铁路长9.7公里,后展筑至天津,称 为唐津铁路。1890年自唐山展筑至山海关,称为关内外铁路。
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宝成铁路
• 宝成铁路是中国一条 从陕西省宝鸡市通往 四川省成都市的铁路, 全长668.2公里,于 1958年建成,是中国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也是沟通中国西北与 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 线
新丝绸之路---兰新铁路
• 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 站,西跨黄河,越海拔 3000米的乌鞘岭,沿祁连 山北麓入河西走廊,经武 威、张掖、酒泉,出嘉峪 关,经玉门、疏勒河,沿 马鬃山南麓西进,跨红柳 河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再沿天山南麓,经哈密、 鄯善及吐鲁番盆地北缘, 在达坂城穿过天山至乌鲁 木齐西站,全长1903公里, 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最 长的铁路干线。
中国铁路概况
1.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此,铁路长期以来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起着骨干作用,而且由于铁路的技术经济特性,铁路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英商在上海至吴淞间修建的,较之世界上第一条正式营业的铁路落后了51年。
1881年清政府准许修建一条自唐山矿区至胥各庄10公里铁路,掀开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序幕。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府成立了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组织了桥梁和线路恢复工程,并大力修建新铁路,以保证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
4.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猛增,铁路运输能力全面紧张。
八十年代铁路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提高“三西”煤炭外运能力和加强沿海港口后方铁路的运输能力,特别是运输“卡脖子”区段通过能力方面。
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京秦、大秦、兖石、新菏、皖赣、青藏铁路哈格段、南疆铁路吐库段等铁路新线。
增建胶济、同蒲、石德、陇海东段、京广南段、沪宁等铁路第二线,对丰沙大、石太、太焦、成渝、贵昆等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
到1990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378公里,复线13024公里,电气化里程6941公里。
地方铁路达到4424公里。
5. “八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以缓解运输紧张状况为重点,突出干线通道的建设。
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加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铁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6. 1997年,全国国家铁路预计全年可完成货物发送量16.2亿吨,货物周转量13050亿吨;全年旅客发送量可完成9.2亿人,旅客周转量3500亿人公里。
1997年全国铁路实施提速战略,加强客货营销,提高竞争能力。
4月1日新的铁路运行图实施后,优化了旅客和货物列车结构。
客车提速,开行夕发朝至客车和货运“五定”班列、集装箱专列,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全路积极推行计算机售票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缓解了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状况。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简介概括20字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史简介1. 1840年代至1949年:铁路兴起与发展- 在清朝时期,我国开始引入铁路技术,并在1840年代建成了第一条铁路。
- 随着铁路的建设,我国的经济开始发生改变,交通运输变得更加便利。
- 1900年代初,我国的铁路网络逐渐扩大,成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 1949年,新我国成立,铁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2. 1949年至1978年:铁路的国有化与发展- 建国后,我国开始进行铁路的国有化改革,铁路成为了国家的重要资源。
- 铁路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铁路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在这一时期,我国铁路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成为国际上的瞩目对象。
3. 1978年至现在:改革开放与高铁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铁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 在2008年,我国开始运营高速铁路,为国家的交通运输带来了新的变革。
- 如今,我国的铁路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铁路系统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 我国铁路的未来发展:-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智能铁路的建设,加快铁路建设的节奏。
- 高铁技术、磁浮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改变我国铁路的格局。
- 未来,我国铁路有望在高铁技术、智能化设备和绿色能源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全球铁路发展的引领者。
5. 总结:-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奋进,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拼搏。
-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将继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我国铁路的发展成就,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心血与智慧,也彰显了我国在交通领域的强大实力。
1.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从19世纪末的铁路兴起到21世纪的高速铁路时代,我国铁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在1949年新我国成立后,我国铁路开始了国有化改革,铁路成为国家重要资源的一部分。
中国铁路发展史概况
中国铁路发展史概况中国铁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多次动荡和发展,现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铁路网之一。
以下是中国铁路发展史的一些主要里程碑和关键事件: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在1909年开通,它连接了首都北京和河北张家口。
-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面临诸多内外困境,铁路建设陷入停滞状态。
2. 1949年至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铁路发展和重建,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被用于恢复战争中受损的铁路线路。
- 1956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铁路建设被列为重点。
- 1958年至1961年间,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大跃进」运动。
铁路建设快速推进,但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和不良后果。
- 1966年至1976年,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铁路建设再次停滞。
3. 1978年至1997年:-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国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铁路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 198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系统。
- 1988年,中国首次引进了国外的铁路技术,与德国合作建设了京广、京沪等重要干线铁路。
- 1993年,中国推出了「八纵八横」的铁路规划,计划修建8条南北纵向和8条东西横向的国家铁路干线。
- 1997年,中国成功实现了西藏铁路的建设,这是一项被称为「世纪工程」的壮举。
4. 1997年至今:- 2004年,中国首次实现了高速铁路的商业运营,连接了京津城际铁路。
- 2007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拥有世界上最长铁路线总里程的国家。
- 2011年,中国超过了欧洲,成为全球铁路最为发达的国家。
- 2014年,中国正式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铁路成为连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重要交通枢纽。
- 2020年,中国的高速铁路里程已达到3.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以上是中国铁路发展史的一些主要节点,中国铁路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迈过了巨大的发展步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铁路发展内容简介
中国铁路发展内容简介中国铁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最完善的铁路网络。
本文将从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历史、政策变化、建设概况和发展改革四个方面,介绍中国铁路的概况。
一、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历史19世纪中叶,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铁路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建成通车,全长14.5公里。
此后,中国铁路建设逐渐发展起来,但总体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进入20世纪后,中国铁路建设逐渐加快。
1909年,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全长201公里。
此后,中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支持战争需要,中国政府加大了铁路建设的力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铁路建设高度重视,铁路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高峰期,不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二、中国近代铁路的政策变化中国近代铁路的政策经历了多次变化。
在清朝时期,政府实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铁路建设和运营权收归国有。
民国时期,政府实行“民办铁路”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行“国家主导、统筹规划”的政策,由国家主导铁路建设和运营。
在政策目标的调整方面,从最初的建设干线铁路、发展交通运输,到后来的建设综合交通网、促进经济发展,再到现在的建设现代化铁路网、推动国家战略实施,政策目标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近代铁路的建设概况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铁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庞大、最完善的铁路网络之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79万公里。
此外,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世界知名的高铁线路。
在铁路建设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铁路规划和布局,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发展形势,制定了一系列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计划。
中国铁路概况及路网分布
截至2002年底铁路概况(2003年铁路年鉴)【中国铁路路网分布】年底,中国铁路已覆盖除西藏自治区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营业里程71898公里,超过1998~2002年7万公里目标近2000公里,较新中国建国初期增长2.5倍,居亚洲第一位。
由京沪、京哈、沿海、京九、京广、大湛、包柳、兰昆“八纵”和京兰(藏)、煤运北、煤运南、陆桥、宁西、沿江、沪昆(成)、西南出海“八横”组成的“八纵八横”铁路运输通道基本形成。
一个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干支结合的具有相当规模的铁路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并逐步趋于完善。
东北经济区:包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面积124.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能源、钢铁、木材和粮食生产基地。
铁路营业里程13625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9.0%,路网密度109.9公里/万平方公里,其中滨洲—滨绥、哈大和沈山组成“才”字形主通路,加上平齐、大郑(从沈山线上的大虎山站起,经新立屯、彰武、通辽到双辽(郑家屯))、沈吉、长图(长图铁路自吉林省长春至图们,全长529千米,是通向中国与朝鲜国境线的一条铁路)、哈佳、京通、京承锦、集通(集通线:自治区主要地方铁路干线。
中国最长的地方铁路。
由集宁至通辽)、通让(由自治区的通辽市至黑龙江省的让湖路(大庆市))等30多条干线,路网结构基本完善,随着秦沈客运专线的建成投产,本区进出关能力紧张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
鉴于本区南北向通路能力紧张,齐齐哈尔—通辽—大虎山既有线复线改造工程正紧张进行。
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山东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面积13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其铁路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大量主要干线经由本区,如煤运通道的大秦线、石太—石德—胶济线、邯长—邯济线、侯月—新月—新菏—菏兖日线,南北通道的京山—沈山—哈大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南北同蒲线,以及京通线、集通线、京承锦线,丰沙大线、京原线等。
铁路营业里程21543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30.0%,路网密度161.4公里/万平方公里,路网布局趋于完善。
中国铁路概叙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客运列车等级▪ G高速动车组列车(250-350)▪ D动车组列车(160-250)▪C 城际动车组列车(城际铁路200;区域铁路250-350)▪ Z直达特快列车(160)▪ T特快列车(140)▪ K快速列车(120)▪普通旅客快车(80-120)▪普通旅客慢车(80)▪临时旅客列车(80-140)▪临时旅游列车(80-140)一、速度标准(国内)速度三档法1、普速铁路:160km/h以下。
虽然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经电气化改造后,部分路段限速超过了160km/h,但由于全线过半路段限速仍然不超过160km/h,且列车在大多区间的行车速度仅约120km/h,所以仍属普速铁路。
2、快速铁路:160km/h至250km/h。
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改造升级的旧线,如京沪铁路和广深铁路;二是兴建高级的新线,如厦深铁路和广珠城铁。
大多数旧线经升级改造后,主体路段限速大于160km/h、但又不高于200km/h,亦被称为准高速铁路;一部分新线竣工通车后,主体路段限速达到250km/h,且功能定位客运,亦属于高速铁路级别的范畴。
快速铁路概念在我国现代化铁路建设中占重要地位,高铁时代下的中国,快速铁路是指设计速度为160km/h至250km/h(含预留)的铁路。
3、高速铁路:250km/h以上。
中国的高速铁路,其功能定位主要是客运,且都完工于2008年之后。
高铁级、全称高速铁路级别,国内规定高速铁路级别的铁路只能是客运专线,设计速度250km/h以上。
速度三档法分类中的高速铁路至少要达到高标准国铁Ⅰ级的建设要求。
根据速度三档区分法:中国铁路分为高速铁路、快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准高速铁路介于普铁和快铁之间。
速度三档法下的铁路概念是泛而博的,定义比较笼统,纯粹以速度为参照,没有科学工程术语的严谨性。
按照功能技术区分法:中国铁路分为高铁级、国铁Ⅰ级、国铁Ⅱ级和国铁Ⅲ级,速度三档法分类中的快速铁路可以采用低标准高铁级、中高标准国铁Ⅰ级或高标准国铁Ⅱ级的铁路施工建设标准进行修建。
【最新范文】中国铁路概况
中国铁路概况铁路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且兼具安全、经济、便民、实惠、全天候运输,而且速度快、运能大、安全舒适、节能省地、减排高效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也决定了其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铁路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与安全作用东亚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与投资市场之一。
我国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铁路建设就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一方面,我国已有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国际铁路运输通道对于资源、物资的输入输出,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意义;另一方面,国际经验表明:作为交通运输的铁路是强化控制和保护领土的最有效的工具。
作为亚洲最大的陆权国家,必须从全球发展定位和国家经济角度、领土完整及国防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国铁路具有的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
在国际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理念的战略层面上,铁路发展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安全作用毋庸置疑。
建设发达完善的铁路网,才能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持。
铁路是连接各大经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大动脉,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铁路,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铁路运输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才能在交通运输中充分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促进社会和谐。
一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政治意义近年来,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经济一体化推进一个国家要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必须拥有雄厚的整体实力。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其发展模式和速度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着政治力量,特别是高速铁路对于提升国家及民族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此,铁路长期以来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起着骨干作用,而且由于铁路的技术经济特性,铁路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英商在上海至吴淞间修建的,较之世界上第一条正式营业的铁路落后了51年。
1881年清政府准许修建一条自唐山矿区至胥各庄10公里铁路,掀开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序幕。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府成立了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组织了桥梁和线路恢复工程,并大力修建新铁路,以保证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
4.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猛增,铁路运输能力全面紧张。
八十年代铁路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提高“三西”煤炭外运能力和加强沿海港口后方铁路的运输能力,特别是运输“卡脖子”区段通过能力方面。
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京秦、大秦、兖石、新菏、皖赣、青藏铁路哈格段、南疆铁路吐库段等铁路新线。
增建胶济、同蒲、石德、陇海东段、京广南段、沪宁等铁路第二线,对丰沙大、石太、太焦、成渝、贵昆等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
到1990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378公里,复线13024公里,电气化里程6941公里。
地方铁路达到4424公里。
5. “八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以缓解运输紧张状况为重点,突出干线通道的建设。
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国民经
济高速发展,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加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铁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6. 1997年,全国国家铁路预计全年可完成货物发送量16.2亿吨,货物周转量13050亿吨;全年旅客发送量可完成9.2亿人,旅客周转量3500亿人公里。
1997年全国铁路实施提速战略,加强客货营销,提高竞争能力。
4月1日新的铁路运行图实施后,优化了旅客和货物列车结构。
客车提速,开行夕发朝至客车和货运“五定”班列、集装箱专列,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全路积极推行计算机售票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缓解了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状况。
7. 目前,铁道部的管理体制仍为政企合一,实行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三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L
中国铁路在世界铁路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
全世界铁路总营业里程120多万公里,中国铁路现有营业里程7.3万公里,仅占世界铁路的6%,但完成的工作量占了世界铁路总工作量的近1/4。
中国铁路所创造的效率和效益令世人咋舌。
中国铁路的独特“风景”还表现在另一方面:运能总体不足,货运日请求车保持在28万至30万车左右,而实际装车每天只能完成10万车,满足率仅为35%左右;客运在春运和“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面临的压力甚至比货运更大。
今年以来,全国铁路运输工作成绩喜人,各铁路局捷报频传,许
多重要指标刷新历史纪录,但同时社会感受到的却是铁路的“瓶颈”制约越来越严重。
老百姓从粮食市场的紧张到稳定,从炎热夏季拉闸限电带来的生活不便到短期内的缓解,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同铁路的联系,认识到铁路“瓶颈”制约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
铁路运力紧张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十分突出:电煤告急,粮食告急,化肥告急;地方政府、厂矿企业通过不同的渠道,要求铁路给予支持。
铁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铁路运力紧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问题,突破铁路“瓶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摆在铁路最高指挥机关面前。
解决铁路运输“瓶颈”制约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紧迫任务。
广大人民群众关注铁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铁路。
去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铁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铁路挖掘运输潜力,扩大运输能力,加快发展步伐。
了解铁路运输的人们都知道,扩大铁路运输能力,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加快铁路新线建设;一个是靠内涵扩大再生产,挖掘铁路运输潜力。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铁路为缓解运输紧张状况,在挖潜扩能上所
作的努力,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下面这组数字可以告诉你答案:1978年至1987年,9年时间,铁路日均装车由6万车增加到7万车;1987年至2001年,14年时间,由7万车增加到8万车;2001年至2003年,2年时间,由8万车增加到9万车;今年6月份以来,又增加了1万车,装到10万车。
从这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铁路挖潜扩能工作的成绩很大;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中国铁路运输挖潜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解决铁路运输“瓶颈”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快铁路新线建设。
共和国新一届政府对加快铁路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
今年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规划》描绘了铁路网至2020年的宏伟蓝图。
规划方案中涉及的新建铁路,几乎遍及祖国大陆所有省、市、自治区。
特别令铁路200多万干部职工感动的是,中央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有保有压,但对铁路是保。
中央领导明确表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项目,有多少批多少。
铁路建设面临着难得的环境和条件。
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蓝图变成现实,把已批准的项目尽快开工建成,任务艰巨,迫在眉睫。
这是部党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注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也是需要铁路和地方共同完成的重大任务。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部党组决定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加快铁路建设步伐。
到2012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1.3万公里,到2020年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
高铁正在并将继续改写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记者今日从亚洲制造业协会获悉,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快捷舒适、超大运量、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已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趋势。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6920公里,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位,在建的高速铁路达到1万公里以上。
运营速度世界最高,时速达350公里的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
据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兼秘书长罗军介绍,作为世界上最环保和最快捷的交通方式之一,高速铁路能耗是汽车的
1/6,使用电能,碳排量几乎为零;作为拉动经济的重点产业,在高铁高端技术上每投入1元,就会带动9元的产出;高速铁路把每一个人待在火车里的时间缩减了2/3以上。
中国高铁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在整体上已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为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高铁”也加速实现了城市间的“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
可以说,高铁正在并将继续改写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而每天投资高达30亿元人民币的“高铁”大蛋糕将给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和上下游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即将于10月29日召开的第四届亚洲制造业论坛将开辟“中国高铁”专题,重点研讨中国高铁对装备制造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促进带动。
铁道部作为支持单位,相关高层和权威专家将重点解析中国高铁的自主创新之路和未来发展战略。
因为我们就这么一辈子,几十年的光景,无法重来,开心也好,不开心也罢,怎么都是活着,那么何不让自己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