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铁路长期以来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起着骨干作用,而且由于铁路的技术经济特性,铁路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英商在上海至吴淞间修建的,较之世界上第一条正式营业的铁路落后了51年。1881年清政府准许修建一条自唐山矿区至胥各庄10公里铁路,掀开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序幕。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府成立了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组织了桥梁和线路恢复工程,并大力修建新铁路,以保证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

4.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猛增,铁路运输能力全面紧张。八十年代铁路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提高“三西”煤炭外运能力和加强沿海港口后方铁路的运输能力,特别是运输“卡脖子”区段通过能力方面。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京秦、大秦、兖石、新菏、皖赣、青藏铁路哈格段、南疆铁路吐库段等铁路新线。增建胶济、同蒲、石德、陇海东段、京广南段、沪宁等铁路第二线,对丰沙大、石太、太焦、成渝、贵昆等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到1990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378公里,复线13024公里,电气化里程6941公里。地方铁路达到4424公里。

5. “八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以缓解运输紧张状况为重点,突出干线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国民经

济高速发展,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加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铁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6. 1997年,全国国家铁路预计全年可完成货物发送量16.2亿吨,货物周转量13050亿吨;全年旅客发送量可完成9.2亿人,旅客周转量3500亿人公里。1997年全国铁路实施提速战略,加强客货营销,提高竞争能力。4月1日新的铁路运行图实施后,优化了旅客和货物列车结构。客车提速,开行夕发朝至客车和货运“五定”班列、集装箱专列,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全路积极推行计算机售票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缓解了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状况。

7. 目前,铁道部的管理体制仍为政企合一,实行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三级负责的管理体制。L

中国铁路在世界铁路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全世界铁路总营业里程120多万公里,中国铁路现有营业里程7.3万公里,仅占世界铁路的6%,但完成的工作量占了世界铁路总工作量的近1/4。中国铁路所创造的效率和效益令世人咋舌。

中国铁路的独特“风景”还表现在另一方面:运能总体不足,货运日请求车保持在28万至30万车左右,而实际装车每天只能完成10万车,满足率仅为35%左右;客运在春运和“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面临的压力甚至比货运更大。

今年以来,全国铁路运输工作成绩喜人,各铁路局捷报频传,许

多重要指标刷新历史纪录,但同时社会感受到的却是铁路的“瓶颈”制约越来越严重。

老百姓从粮食市场的紧张到稳定,从炎热夏季拉闸限电带来的生活不便到短期内的缓解,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同铁路的联系,认识到铁路“瓶颈”制约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

铁路运力紧张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十分突出:电煤告急,粮食告急,化肥告急;地方政府、厂矿企业通过不同的渠道,要求铁路给予支持。

铁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铁路运力紧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问题,突破铁路“瓶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摆在铁路最高指挥机关面前。

解决铁路运输“瓶颈”制约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紧迫任务。广大人民群众关注铁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铁路。去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铁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铁路挖掘运输潜力,扩大运输能力,加快发展步伐。

了解铁路运输的人们都知道,扩大铁路运输能力,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加快铁路新线建设;一个是靠内涵扩大再生产,挖掘铁路运输潜力。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铁路为缓解运输紧张状况,在挖潜扩能上所

作的努力,在世界上是少见的。下面这组数字可以告诉你答案:1978年至1987年,9年时间,铁路日均装车由6万车增加到7万车;1987年至2001年,14年时间,由7万车增加到8万车;2001年至2003年,2年时间,由8万车增加到9万车;今年6月份以来,又增加了1万车,装到10万车。从这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铁路挖潜扩能工作的成绩很大;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中国铁路运输挖潜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解决铁路运输“瓶颈”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快铁路新线建设。

共和国新一届政府对加快铁路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今年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规划》描绘了铁路网至2020年的宏伟蓝图。规划方案中涉及的新建铁路,几乎遍及祖国大陆所有省、市、自治区。特别令铁路200多万干部职工感动的是,中央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有保有压,但对铁路是保。中央领导明确表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项目,有多少批多少。铁路建设面临着难得的环境和条件。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蓝图变成现实,把已批准的项目尽快开工建成,任务艰巨,迫在眉睫。这是部党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注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也是需要铁路和地方共同完成的重大任务。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部党组决定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加快铁路建设步伐。

到2012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1.3万公里,到2020年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高铁正在并将继续改写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记者今日从亚洲制造业协会获悉,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快捷舒适、超大运量、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已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趋势。截至目前,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6920公里,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位,在建的高速铁路达到1万公里以上。运营速度世界最高,时速达350公里的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等高速铁路已开通运营。

据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兼秘书长罗军介绍,作为世界上最环保和最快捷的交通方式之一,高速铁路能耗是汽车的

1/6,使用电能,碳排量几乎为零;作为拉动经济的重点产业,在高铁高端技术上每投入1元,就会带动9元的产出;高速铁路把每一个人待在火车里的时间缩减了2/3以上。中国高铁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在整体上已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为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高铁”也加速实现了城市间的“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可以说,高铁正在并将继续改写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