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商品

合集下载

商品的概念讲解ppt课件

商品的概念讲解ppt课件

精选课件
7
2、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这种说法 对吗?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这个观点是对的。因为只有付出了人 类劳动的产品,人们才会付出代价与之交换,才能成为商品, 否则人们是不会付出代价与之交换的,自然也就不成其为商 品了。自然物,空气、阳光、凤、流水等就不是商品。
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劳动产品不用 于交换,供自己消费或赠与他人,那就不是商品了,只有那 些用来供别人,供社会消费的,而且是通过交换才能到别人 手中的,才是商品。
物品劳动产品商品比较商品其他劳动产区别用于交换有价值是个历史范畴不用于交换没有价值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联系都是劳动产品都有使用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比较商品其他非劳动产品的物品区别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是个历史范畴不是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物品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联系两者都有使用价值商品和非商品的身份是可以转化的
6
思考题:
1、交换前、交换中、交换后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吗?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作为商品,一是必 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是用于交换,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劳动产品在交换前处于代售状态,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 也是商品;劳动产品完成交换之后,如仍没有退出流通领域 仍只用来交换,则是商品,如果退出流通领域,自己用或作 为礼品送人,则不是商品。
精选课件
8
Thank You!
李欣祯 100121002
精选课件
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
第一节 商品
商品的含义
李欣祯 100121002
精选课件
1
一、什么是商品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知识点复习(人教版)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分工,有了商品和商品交换,生产力进一步的发展(根本原因),第二次分工出现,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2、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私有制。

4、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一是社会性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出现,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

5、商品经济的类型:小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6、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它不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

7、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

它反映的是人和人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8、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称作商品的两个因素,二者是统一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第一,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

第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让出使用价值,消费者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让出商品的价值。

)9、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决定的。

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0、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地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教材分析:
1、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影 响价格的因素、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2、难点: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 学情分析: 12级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中职学校的学习,同时已经具备 了相应的学习和分析的能力,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尤其是理 科班,学生能较好地与老师沟通教学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 进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把斧子
=
1把斧子

20千克大米 20吨大米
不同商品可以相互交换,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换比例。
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是因为
在商品中都凝结了等量的人类劳动。 即消耗了相同的体力或脑力劳动
共同的东西: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商品和货币
2
价格和价值规律
3
消费和消费观
4
……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 作用,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 规律的作用,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理解科学消费观的内 涵。 2、情感目标: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看待商品价格的变 化,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消 费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运用能力:能识别商品,能举例说明货币在商品交换中 的作用。能根据某一商品价格的变化制作价格的曲线图, 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用科学消费观引领自己的消费行为, 根据家庭的收入,设计家庭月消费方案。树立和增强环保 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动。
过中秋了,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 是 奶奶送来了自家养的鸡和种植的大米 否
爸妈从饭店买来了月饼 是

高一政治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商品的基本属性课件

高一政治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商品的基本属性课件

√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有 商使些 品东 ,用西 没价, 有虽 价值然 值不 ,是但
有使用价值,比如阳 光、空气。可见,没 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
没有使用价值
小结:
识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 理解商品与其他物品、劳动产品的区别
和联系 能举例说明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理解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重点:价值的含义及价值和使用价值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B、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C、物品一定有价值 D、价值就是指物品有用 E、劳动产品一定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F、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G、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有形的、价值是无形的 H、从实质上看,价值等于交换价值 I、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对商品全部特点的概括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 劳动的关系,即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有了它,千差万别的商品可 以进行比较。
3、交换价值
1把斧子 =
15千克大米
价值
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 交换价值的基础。
决定
价值
体现
交换价值
知识巩固
根据等式:1双皮鞋=2件衣服,回答以下问题 (1)1双鞋子为什么要与两件衣服交换? (2) 1双鞋子为什么能与两件衣服交换? (3)1双鞋子为什么只能与两件衣服交换? (4)等式两边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5)这一交换的现象和本质各是什么?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节 商品
你到商场买过哪些商品? 你为什么买这些商品?
1、商品的使用价值: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物的关系 (2)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 一定是商品 (3)同一商品可以具有多种使用价值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热点扫描】1.商品质量专题(食品安全、毒奶粉、假种子农药;百城万店无假货、质量万里行、“3.15”专题、)『热点材料』:2004年9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针对当前食品市场安全监管工作的突出问题,全国工商系统强化食品监管措施,在全国开展了食品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原理分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的信誉和现象、价值规律刺激作用、市场秩序、国家宏观调控。

2. 价格战如火如荼(2005年春节前欧尚与苏果、好又多等超市的年货价格战;夏季空调价格战;手机价格战等)『热点材料』“让利销售”、“降价促销”、“积点返利”……这类从厂家商家口中越来越多地喊出的字眼,普通百姓已耳熟能详。

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厂家商家的价格战更是订得如火如荼,热闹异常。

现在,价格战对我国企业来说司空见惯,被普遍认为是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一种法宝。

『原理分析』(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可见,正当的价格战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恶性降价竞争会降低行业的利润率,进而可能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最终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3.深入开展反假币宣传周活动『热点材料』:2004年7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

一年一度的爱护人民币反假人民币宣传周活动于7月18日起至7月24日在全国展开,这是自1996年以来在全国开展的第九个反假货币宣传周活动。

今年宣传周活动的宣传内容一是法制宣传,二是爱护人民币宣传,三是人民币防伪知识宣传。

『原理分析』运用通货膨胀的有关知识,说明如果任由假币泛滥会成为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运用人民币的有关知识,说明制造和使用假币的严重危害;结合人民币的流通的知识,说明做好爱护人民币反假人民币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4.货币流通专题(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利率上调、减少国债发行量等)『热点材料』:2004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召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但是当前总需求扩张及通货膨胀压力还没有明显减弱,要求银行部门坚持有保有压,做好当前货币信贷工作。

第1课 商品的交换

第1课  商品的交换

一般等价物

历史上,一般等价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 品承担。
天然海贝(中国,日本,东印度群岛,美洲,非洲,) 牛,羊等牲畜(古代欧洲的雅利安民族) 盐 (埃塞俄比亚) 烟草,可可豆 (美洲)

随着社会的进步,黄金和白银成了最适 合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商品。
贵金属金、银,它具 有不易变质、易于分割和 熔合、体积小而价值大、 便于携带等自然属性。
P4《知识链接》 货币的演变:
(一般等价物→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


纸币是用于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 段的职能的。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 。 纸币只是货币的一种符号,没有价值。 纸币的优点
A、成本低;B、防磨损;C、流通畅;D、易携带。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请问如果当年只有 价值100万亿元的商品,而国家发行了200 万亿元的货币,这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津巴布韦是目前世界 上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国 家,目前一个普通汉堡 的售价是1500万津元, 美联社称其官方通货膨 胀率估计高达25000%。
P4《走进生活》 与生活密切相关的CPI
(3)货币的其他职能
A、贮藏手段:货币作为财富的代表被保存 起来,这时,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功能。 执行该功能的货币应该是金属货币。 B、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支付债务、地租、 利息、税款、工资等手段叫支付手段。 C、和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货币支付 国际收支差额的手段。过去是贵金属, 现在,美元有了世界货币职能。
(三)科学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 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 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第一课-商品交换与消费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商品交换与消费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商品交换与消费习题及答案第一课商品交换与消费一、单项选择1、人们之所以要购买某种商品,是因为(B)A某种商品具有价值B某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C某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D某种商品需要交换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考察商品的标准是“物美价廉”,这里的“物美”和“价廉”分别是指(C)A价值和交换价值B美好的外观和低廉的价格C使用价值和价值D价值和交换价值3、在正常情况下,一辆汽车的价格总是高于一辆自行车的价格。

这是因为(A)A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自行车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B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自行车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多C一辆汽车比一辆自行车实用D人们更喜欢汽车4、通常所说的“物以稀为贵”应理解为(D)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C价值决定使用价值D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5、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B)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D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6、甲乙丙生产同样的鞋子分别用了八、七、六个小时,谁生产的鞋子价值量大(D)A甲B乙C丙D一样大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的“现有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A)A现时社会上同一生产部门内绝大多数生产者已经达到的生产条件B少数落后的生产者达到的生产条件C多数先进的生产者达到的生产条件D专门指劳动者的生产工具8、秋装在夏季末市时价格通常较高,过了一段时间,价格逐渐下降,根本原因是(B)A人们喜新厌旧的审美追求B新秋装供不应求,旧秋装供过于求C生产秋装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D生产秋装的厂家竞争激烈,不得不降低价格9、关于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D)A就是货币B就是人民币C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D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10、“非典”时期,生产口罩的厂家加班加点,其经济学原因是(A)A供求关系影响生产B口罩可以防治“非典”C厂家唯利是图D口罩能起装饰作用11、通货膨胀中的“通货”是指(A)A流通中的货币B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C流通中的商品D流通中的铸币12、关于纸币、货币、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纸币是货币符号,能代替货币执行所有职能B三者没有本质区别C纸币与货币有区别,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区别D三者产生的历史顺序是货币----一般等价物------纸币1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供不应求必然引起(B)A价格不变B价格升高C价格平稳D价格下跌14、水果在节日前价格上涨,在节后价格下跌,这一现象(B)A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B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C表现出水果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D说明有些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5、市场上,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D)A价值规律总在随着市场变化B市场上买者与买者的竞争C市场上卖者与卖者的竞争D市场上商品供求不平衡16、商品对于人们的有用性是指(B)A商品的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C商品的交换价值D商品的社会价值17、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从根本上说,商品的出现(A)A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C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D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出现的结果18、在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B)A电脑标价8888元B某农民卖掉地里的大白菜得到500元,又用500元买回种子C李四取出银行利息1000元D小李领取本月工资3000元19、货币的本质是(C)A商品B等价物C一般等价物D交换价值20、商品的两个因素是(A)A使用价值和价值B价值和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D价值和价值量二、填空题1、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政治经济学 第一课 第一节 商品的科学含义及基本属性

政治经济学  第一课 第一节 商品的科学含义及基本属性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1.1 商品的科学含义及基本属性教学目标知识:理解商品和商品经济的科学含义,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理解商品与其他物品、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能力:学生初步学会进行科学抽象思维,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觉悟:引导学生树立质量观、效益观念。

教学重点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教学难点商品价值的内涵。

教学方法1、“三段式”教学法。

2、多媒体辅导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具一套;CAI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1、课堂活动:自读——质疑——讨论——练习——评价——小结。

2、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水厂,了解对水的加工过程,帮助学生弄清用自来水为何要付钱的道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CAI:课件中显示汽车、飞机、商品房、日用品等物品后,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展示中的哪些是商品?它们为什么是商品?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概念,必须把握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劳动产品。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物品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1.商品的含义(板书)展示CAI:(1)阳光(4)水(7)衣服(2)空气(5)面包(8)彩电(3)粮食(6)冰箱(9)钢笔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可以看出,自然状况的阳光、空气和水,都不是商品。

试想假如空气是商品,我们到商场去购买岂不是要付呼吸空气的费用?那么,其他的东西是否一定就是商品呢?第二个条件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

粮食、面包、衣服、冰箱、彩电、钢笔等等的生产者准备出售或消费者正在购买时,它们才是商品。

一旦消费者自己使用或赠予别人时就不再是商品。

至于空气、水等,如果人们进行加工,比如制成氧气、纯净水等,且用于交换时,也可以成为商品。

总之,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劳动产品和用于交换。

因此,我们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其中,“用于交换”一般指交换前和交换中。

一旦商品完成交换后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了。

1、第一课(一)商品和货币

1、第一课(一)商品和货币

用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单位 “元” “镑” “铢”
价值尺度
观念的 货币
价格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你能看出他们买卖商品 中有什么共同点吗? 2.在这个过程中你看到 真实的货币了吗?
商品——货币——商品
商品交换媒介
流通 手段
现实 货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
(一) 什么是商品?
--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想一想: 商品必须是劳动 产品。劳动产品也一 定是商品,这种说法 对吗?
劳动产品
商品
判断:下列物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不是劳动产品) ①自然界的阳光和空气。
②农民自己生产自己享用的粮食。(不用于交换)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③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Page 14
想一想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两 种不同的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
1把斧子
=
20千克大米
结论:不同商品相交换,说明两者都有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斧子和大米的使用价值不同,它们能进行 交换说明它们的价值相等。
我们在学校超市获得物品的方 式是?人类早期的商品交换形 式是怎样的?
1 395 470750
法币的购买力
数额 时间
1937年 1939年 100元 1943年 1947年 1948年
购买力
黄牛2头 猪 1头 鸡 1只 煤球1个 大米3粒
思考讨论:
1、100元法币最初能买两头牛,最后只能买 到三粒大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经济现象? 这种现象有哪些危害? 2、如果纸币发行过少行不行,为什么?
纸币
知识链接
宋代商业发达,原有的金属货币都笨重不堪,极大 地阻碍了地区间商品交换的发展,要求有大量轻便的 货币。 宋真宗年间,成都16家信誉较好、实力雄厚的商 号制作了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金属货币进 行交易,16家商号承诺随时按面额兑换金属货币,这 就是最初的纸币。 但是交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不能兑现的情况, 引起了民众的诉讼和不满。1023年,宋朝政府禁止私 人发行交子,改由国家发行,并储备了大量的金属货 币以备兑换。这就是最早的纸币。

最全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最全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复习提纲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商品(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价值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形态不同。

使用价值具体;价值抽象。

(3)性质不同。

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

(4)主体不同。

使用价值是卖者拥有;价值是买者支付。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

(统一)对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二)十大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5.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6.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7.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8.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9.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10.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货币(一)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比较商品货币纸币区别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金、银纸产生时间先后最后本质价值一般等价物货币符号是否有价值有有无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

当商品价值升高,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升高;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当商品的价值下降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

(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

区别: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

第1课 商品的交换

第1课  商品的交换

CPI
•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 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 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指数是对一个固 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 价格变化情况,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一般说来当CPI>3%的 增幅时可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严重的通货膨 胀。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备五个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具有价值,因 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 手段的职能。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 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5、世界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当商 品交换超出国家界限而发展为国际贸易时,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普遍 展开自己的价值,作为它的价值表现形态的货币,也就成为世界范 围的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即世界货币。
互动空间
• 请说说你对金钱的看法。你认为金钱怎么 样获得?
价格和价值规律
• 请大家想想商品的价格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为 什么会有不同?(视频) •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影响商品价格高低有两点: 1、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2、其他因素影响(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科学的消费观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有羊的人先用羊换盐; 此时有羊的人得到了盐 有羊的人用盐来换布;此时有羊的人得到了布 有羊的人用布来换斧头;终于换得需要的斧头
有羊的人有羊的人
如果有盐的人不要羊,那么这 种交换最终能实现吗?
答:有不斧布盐能头的的人人
❖货币的产生
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的缺点: 1、交换过程复杂; 2、有时交换不能实现。
金银条块 金属铸币
纸币
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 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的本质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纸币不是商品,自身没有价值,代 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 职能。
纸币的发行量
纸币虽然是由国家发行的,但发行的数 量不能是任意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 币量为限度。
纸币和货币的区别
“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每年全 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使用量超过100亿只。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理解: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 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 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人们形 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价值一起,构成了商品基本 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离开价值。
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凡是商品必然有价值,一个 物品如果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就不可能成为商品。
1.自然界的空气、阳光、森林是商品? 2.妈妈织的毛衣是商品吗?
3.农民卖出的土豆是商品?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前言一、基本知识前言部分是全书的起始课。

本课的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经济的指导思想、经济常识的基本内容和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意义。

通过前言部分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把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认识到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分析1、学习经济常识课程的意义是前言的重点对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的把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学习经济常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任务和方向第二,从个人方面看,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个人懂得经济常识有助于自己更好的参与经济活动,增强自己经济活动的有效性。

第三,学习经济常识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从而树立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一节商品一、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一、基本知识点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3、商品的基本属性4、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二、重难点分析1.商品的概念。

商品的概念是经济常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要准确理解商品的概念,关键是要把握住劳动产品和交换这两个构成商品的条件。

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凡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如自然状态的阳光、水、空气、雨水等,都不是商品。

第二,必须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劳动产品可以是用来交换,也可以不交换。

一种劳动产品,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就不是商品。

如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如果是用来自己消费的,就不是商品,因为没有进行交换;如果是用来销售的,那就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是用于交换的。

这里的交换指的是商品和商品之间的交换,封建社会农民向地主缴纳的地租、送给别人的礼物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是没有交换,所以不是商品。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是商品。

2、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和条件这是本课的难点。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要理解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首先要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分析。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
交 换
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这时开 始出现剩余产品,交换前提是 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一.商品和货币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
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商 品越来越多,交换的范围越来 越广,交换的次数越来越多, 同时交换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一.商品和货币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是有使用价 值的物品未必都是商品,比如:空气、 阳光、雨水
商品 有使用价值 有使用价值 商品(错)
一.商品和货币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
人们生产商品是为了通过买卖来满 足他人和社会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要, 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并不相同,但任何 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 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凝结在商品中的人 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物美——使用价值 价廉——价值
一.商品和货币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2、只有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 (即世界上所有的物品当中,只有商品有 价值)
一.商品和货币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和价值的关系: 是商品 有价值 不是商品 没有价值
有价值 是商品 没有价值 不是商品
一.商品和货币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
那么,此时有羊的人如要得到斧头,那他的商 品交换将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有羊的人先用羊换猪;此时有羊的人得到了猪 有羊的人用猪换盐;此时有羊的人得到了盐 有羊的人用盐换布;此时有羊的人得到了布 最后有羊的人用布换斧头
一.商品和货币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一.商品和货币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一、什么是商品?商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需要或者满足特定用途的物品或服务,以供交换和消费。

商品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产品,也可以是抽象的服务或者权利。

商品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人们进行交换、获取收入和满足需求的重要途径。

二、商品的特征1. 有使用价值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能够被使用、消费或者享受。

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购买适合自己的商品。

2. 可以交换商品具有交换性,即商品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

通过交换,商品的所有者可以获取其他商品或货币等等有价物品,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

3. 有价值商品具有价值,即通过市场交换可以体现其相对价值。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生产成本等因素。

4. 可以储存和流通商品可以通过存储储备的方式进行储存,并且可以通过流通的方式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商品的流通可以促进商品的价值实现,并且满足市场需求。

三、商品经济的特点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为基本单位的经济形态,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1. 商品经济的交换方式多样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交换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换,也有通过市场进行买卖的间接交换。

2. 商品经济的市场竞争激烈商品经济中的生产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他们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商品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市场上商品经济中的商品价值是通过市场交换来体现的,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商品的价格可以反映其价值。

4. 商品经济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在商品经济中,人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通过生产和交换,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5.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会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发展得到推动。

四、总结商品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具有使用价值、交换性、有价值、可以储存和流通等特征。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为基本单位的经济形态,具有交换方式多样、市场竞争激烈、价值体现在市场上、需求多样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等特点。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复习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复习

政府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物价上涨: (1)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采取措施扶持 粮食生产,增加主要农产品供给。 (2)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信贷规模,努力缓 解煤电油运供求矛盾,要从宏观上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奠定基础。 (3)加强价格监管和调控: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粮食市 场价格。一方面,加强粮食价格监测、监管,防止粮 价大起大落;另一方面,提前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落实对农民种粮的各项优惠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 性,通过增加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把粮食价格 稳定在合理水平上。二是适当控制出台政府提价项目。 三是建立重要商品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四是加强价格 监督检查。
知识点落实
商品和商品 商品的含义、根本特征 经济的含义 商品经济的含义、条件 使用价值:含义、地位、作用 价值:含义、地位、作用、与交换 的关系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对立与统一) 含义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关系
商 商品的基 品 本属性
商品的 价值量
主要误区指正
(1)商品永远是商品。有劳动凝结就一定有价值。 (2)商品质量越好,它的价格越高。 (3)企业只要关心商品价值,消费者只要关心商品使 作价值。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商品的使 用价值与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所有。 (5)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大。 (6)商品价值量减少,商品的价格就必然降低。 (7)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单位商品价值量下 降,所以商品生产者没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8)交换价值与价值总是一致的 (9)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和面 值,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10)多印人民币可以弥补建设资金不足。
7、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其基本职能 是: ,其他职能还 有 。这些 职能是在商品交换发展的不同阶段具备的。货币能充 当价值尺度的原因是 ,货币充当价 值尺度时只需要 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时,能够 ,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时必 须是 货币。 8、货币流通公式; 9、纸币是随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 的,它是由货币 职能演化而来。 10、交换价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1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

三、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注意:(1)等价交换并不是存在于每一个场合,而从整体上,从商品交换的本质上说的。

(2)价格波动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较长时间看,商品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相一致的,即仍然是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不熟悉和不理解,还望回到课本上来)重点知识综合:货币、价格、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财政政策1.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包含三因素,要熟悉)2、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①商品的价值(成正比)②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成反比)③国家的宏观调控④供求关系⑤消费者的购买力⑥新鲜商品的新程度(商品的使用价值)⑦纸币的发行量3.物价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并非都因通货膨胀引起(1)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有:第一,纸币发行量过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第二,纸币流通周转速度加快。

(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由于担心涨价,人们把手中的货币尽快出手抢购,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2)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有:除了通货膨胀外还有第一,商品供不应求;第二,国家的宏观调空政策(政策性调价,理顺价格关系)引起纸币发行量增加;第三,投资和消费需求过热;第四,价格管理松驰,出现乱收费、乱涨价;第五,因某些特殊原因造成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商品价值量增大。

(3)通货膨胀的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4)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信息失真,搞乱社会经济,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

(5)对策: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D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4.通货紧缩(1)含义:通货紧缩是指由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部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通货膨胀现象正好相反。

(2)原因: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是主要原因,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二,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就业率下降,居民的收入降低。

第三,低价倾销和恶性竞争,消费需求持续不振,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第五,国外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国际需求增长乏力,且与国内需求不足相重叠。

(3)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4)危害:第一,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第二,强化居民的“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第三,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

(5)对策: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第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第一,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

第二、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因此,必须抑制。

区别:第一,含义及实质不同:(参考上述)第二,表现不同。

通货膨胀时,经济过热,需求膨胀,物价上涨。

通货紧缩时,各类物价指数出现较长时间持续下降。

国际国内需求增长乏力。

第三,危害性及解决措施不同。

通货膨胀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措施:(参考上述)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措施:(参考上述)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外贸出口等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

(主要是扩大内需)。

重要问题分析1、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假冒伪劣商品割裂了二者的联系。

(2)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经营者的信誉与形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属于不公平竞争,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3)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

(4)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自发性表现。

应加强法制性;(5)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市场交易的原则的;(6)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应有的职业道德的。

也是属于不当竞争。

(7)国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行使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与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表现。

2、什么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对党和国家来说,产品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还关系到社会效益。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这种需要不仅表现在所提供商品的数量上,而且还表现在产品的质量上。

只有不断以质量高、数量足而且又适销对路的产品供应社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此外,质量低劣的产品不仅不能给企业和国家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的竞争。

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问题。

3、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为什么要重视产品的质量?重视商品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生产、经营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为此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如果商品的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销售不出去,就无法通过让渡使用价值而实现价值,就亏本。

高质量的产品信誉高,销售快,获利就多,经济效益就高。

4、消费者为什么重视产品的质量?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高质量的产品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如果所买的商品质量差,或者是伪劣产品,这就不仅不能满足需要,而且还会在经济上受损失,有时甚至还会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

所以,消费者要重视产品的质量。

Wto名词:什么是“黄箱”和“绿箱”1.必须削减的国内政策措施——“黄箱”政策措施。

《农业协议》将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称为“黄箱”政策措施,要求成员方必须进行削减。

“黄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价格补贴,营销贷款,面积补贴,牲畜数量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部分有补贴的贷款项目。

2.免于削减的国内支持政策——“绿箱”政策措施。

“绿箱”政策措施是指对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生产没有扭曲作用,或者最多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作用,而实行的支持措施。

“绿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农业一般服务,为保障粮食安全储备而提供的补贴,国内粮食补贴,单亲家庭的收入补贴,收入保险和收入安全网计划中的政府补贴,自然灾害救济补助,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产补助等。

第二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经济制度(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地位——其表现有二:一、。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二、。

2.国有经济是主导作用——其表现有二:一、对的控制力上,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

第二:国有经济要,引导和影响并在。

3.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家庭承包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十六大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观点:(1)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2)发展规模经营;(3)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1、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2、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

3、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

(三)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经济形式或组成部分)。

注意一个易错的说法: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

(四)我国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结构)1.这项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从根本上说是,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性)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2.十六大提出了两个必须: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分配制度(一)内容及原因1)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等多种所有者)(二)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公有制范围;个体劳动成果所得——个体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资本、土地、技术、信息、劳动力……;福利性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分配及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什么?)(四)十六大在分配制度上的发展: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1.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为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2.劳动收入:公有制经济里按劳分配收入、非公有制经济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管理收入……3.非劳动收入:资本(包括个体户因出资而应列的收入?)、技术、信息、土地……4.新的提法并没有否定我国的分配制度,而是有了发展。

三.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一)市场、市场经济的含义(二)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和市场(三)宏观调控含义、必要性、手段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其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