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舟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腕舟骨骨折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腕舟骨骨折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合, 为骨折愈合创下先决条件 , 在保护血供 的基础上 , 促进 了
骨折 的愈 合 , 临床效果 明显 。笔者 目前还 没有找 到有关 这 3
种方 不 连
对这类骨折 , 石膏制动仍然是 治疗 的主要 手段 , ok m Rku 等 甚至提 出大部分 的舟骨骨折都应 当用石 膏制动 。Z m l ee 等 报道 了 石 膏 固定 治 疗 新 鲜 无 移 位 骨 折 成 功 率 约 为 9% ~ 85 4 9 . %。争论焦 点一是 固定 位置 的选 择 , 二是 长 、 短 臂石膏 固定 的选择 。石 膏 固定 位置有 屈 曲位 、 背伸位 、 偏 桡
益于骨折 的稳定和愈合 。在长短臂石膏 的选择上 , 临床上 似 乎更青睐于后者 , G l a 但 el n等 的研 究 显示 , 新鲜 无移 m 在 位骨折的最初 6w, 臂带拇 指 的人字 石 膏可 以加 速愈 合 , 长 降低骨不连发现率 。但考虑 到石膏 固定要 一段相 当 长的 时
位、 尺偏位 、 中立位及各种联合体位 , 且都有其支持者 。大多
数研究者建议 , 石膏固定 要包 括拇 指。 国内学者王澍寰 认
为 , 拇 指 置 于 对 掌 位 、 关 节 中立 位 或 轻 度 桡 偏 , 许 更 有 将 腕 也
生腕 关节紊 乱 和关 节 炎 - 。于是 如何 发 现无 症 状 的骨 不 连, 如何说服无症状 骨不连患者治疗成为一个难题 。 3 1 植骨术 . 植骨 的作用有 骨传 导 、 骨诱导作用 , 提供成 骨 细胞 , 填充骨缺损 , 纠正骨 畸形 。常见供 骨 区: 骨嵴 、 骨 髂 桡
外, 愈合时间长 , 不完 全愈合 几率高 。这 些都 使得 外科 内 固 定渐 渐多起来 。牢 固的 内固定 可 以缩 短愈合 时 间和关 节恢 复时间 , 改善关节运 动 。N g ay等 做 过石 膏组 和手 术组 的 随机对照研究 , 发现二者愈合率 相近 , 愈合 时间分别 为 ( 7±

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骨伤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负责诊断和治疗与骨骼有关的疾病和损伤。

传统中医在骨伤科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治疗方法注重整体调理,提倡“以平治疗”的原则,强调“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不同的穴位和针刺技巧,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局部代谢。

针灸疗法在治疗骨折、关节损伤和肌肉拉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例如,在骨折的初期,针灸可以帮助减轻疼痛、促进骨折面愈合;在康复阶段,针灸可以恢复局部肌肉和关节的活动功能。

2. 草药疗法中草药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通过选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的草药制剂,可以帮助加速骨折愈合和软组织修复。

常用的一些中草药包括川芎、红花、雷公藤等,这些草药具有疏通经络、舒筋活络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身体特定部位来影响身体结构和功能的疗法。

中医推拿按摩在骨伤科中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调整局部肌肉的松紧度,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推拿按摩可以应用于骨折后的康复期和关节损伤的治疗中,有助于重建受损组织的功能。

4. 饮食调理中医治疗骨伤疾病强调“饮食滋补”,通过调理合理的饮食来辅助治疗。

在骨折的康复期,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可以帮助促进骨折面的愈合;在关节损伤的康复期,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食物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消肿。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常见的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这些方案在中医临床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骨伤疾病或损伤,可以考虑中医诊疗方案作为一种选择,并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指导和治疗。

中医分期疗法结合手术治疗腕舟骨骨折32例临床观察

中医分期疗法结合手术治疗腕舟骨骨折32例临床观察
浙 江 中医 杂 志 2 0 1 4年 3月 第 4 9卷第 3 期
中医分期 疗法 结合 手术 治疗腕 舟骨 骨折 3 2例 临床观察
华 彬 叶企彬 钱素 瑛。 1 浙江省 富阳市 第二人 民医院 浙 江 富阳 3 1 1 4 0 4
2 浙江 省 富阳市 中医骨髓炎 医院 浙江 富 阳 3 1 1 4 0 0 3 浙江 省 富阳市 春江社 区卫生服 务 中心 浙 江 富阳 3 1 1 4 0 0
出版 社 , 1 9 9 1 : 6 2 6 .
收 稿 日 期 2 0 1 4 - 0 1 - 0 2
下 。后期 ( 石膏 托拆 除后 ) 宜 养 气血 、补 肝 肾 、壮 筋 骨 ,内服 健 步 壮 骨 丸 合 补 中 益 气 汤 加 减 ( 黄 芪 、党 参 、炙 甘草 各 1 5 g , 白术 、当 归 各 1 0 g ,陈 皮 、升 麻
时间 1 ~3 8小 时 ,平均 8 小 时 。随机 分 为观察 组 3 2例 和对 照组 3 5例 。两 组 患 者 性 别 、年 龄 和病 情 经统 计
学处 理 ,无 显著性 差 异 ( P>0 . 0 5 ) 。
2 治 疗 方 法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P < O ・ 0 5
腕 舟骨 由于本身 的 血供 特 点 ,骨 折后 容 易 骨折 不 愈合 。据报道 ,腕舟 骨骨 折治 疗 失 误 ,骨 不 连 发生 率
占9 5 %。应用 空心 拉力 螺钉 及 He r b e r t 钉 治疗 腕 舟骨
于屈 曲位 1 5 。 ,稍 侧偏 位 ,石膏 托 固定 6 ~8周 定 期 摄 片 复查 ,骨 折 愈 合 后 拆 除 石 膏 托 予 以握 拳 等 功 能 锻
共 为细末 ,炼 蜜 为 丸 ,每 日 2次 ,每 次 9 g ,黄 酒 调

中医院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中医院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中医院楼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一、诊断(一)诊断标准(I)有摔倒手掌撑地病史或腕关节屈曲着地病史。

(2)腕部肿胀,餐叉畸形;也可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腕关节畸形不明显。

(3)X线:槎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椀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槎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梯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槎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1.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楮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槎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2.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中期:伤后2〜4周,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此时手法复位困难,如需要再次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晚期:伤后4周以上。

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己相当稳定。

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二、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根据刘刚主任正骨经验,手法整复应按照骨折复位“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道理,先使骨折断端充分分离,充分拔伸牵引,解除短缩畸形,恢复骨端长度。

再行端提按压手法整复成角或侧方移位。

折顶时应根据骨折端移位及成角的大小,适度灵活运用。

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是一种能动的固定方式,以夹板为主要固定材料,加之棉花、棉垫、绷带等辅助材料组成局部外固定力学系统,通过绷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夹板对伤肢的杠杆力、棉压垫对骨折端的效应力来维持骨折复位效果。

固定体位要灵活掌握,以解剖复位、骨折端稳定、利于功能恢复为原则。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有哪些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骨折是指对骨骼完整性的破坏,大多数此类疾病都是由暴力因素引起的,主要是指特定部位的完整骨组织结构发生完全或部分骨折,人体发生骨折现象,患者通常伴有活动异常、畸形和骨摩擦音。

折后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功能,造成病人一定的运动和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由于骨折的多样性和共性,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疾病不影响生命安全,但确实影响人们的生活,其实用中药治疗骨折效果十分明显。

目前,骨折最常用的方法是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如果病情严重,可以通过复位、固定、重建等治疗方法治愈,恢复期用中药治疗病人,这种治疗方法无副作用。

严重骨折或影响老年患者康复的骨折,只要患者身体状况能承受手术,就可以手术治疗。

老年人经常有脊柱、桡骨远端和髋关节骨折,手术是优先考虑的,特别是如果病人有髋部骨折的时候。

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大部分都在可控范围内。

微创手术和快速康复可以改善康复的状况。

骨折后,患者首先要进行伤肢的简单固定,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发生更严重的损伤,治疗是手法复位,然后去医院并请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骨折后是否要进行手术,还要考虑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

一些老年人可能需要根据他们的病情、骨折的严重程度以及他们对生活的影响酌情考虑要不要进行手术。

中医骨伤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是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方法如下:骨折分期辨证内治,内服中药;外部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和夹板固定,针灸结合,外加中药外敷,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来治疗,手法复位是指医生对骨折和脱臼的关节进行徒手整复。

中国传统的正骨技术包括、拨伸、折顶、回旋、端提、挤压、屈伸。

手法复位的理论依据是“愈合欲合先离、离而复合”,通过牵引拨伸、端挤提按、旋转使之复位。

手法轻柔,用力平稳,逐渐加大牵引力,避免暴力操作造成关节撕裂伤、肌腱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和骨折。

另外,治疗骨折的中医外敷方法如下:1、罗汉松外敷法。

诊疗指南 腕骨骨折

诊疗指南 腕骨骨折

诊疗指南腕骨骨折诊疗指南:腕骨骨折简介腕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手腕部位。

本文档旨在为医生提供诊疗指南,以便正确诊断和治疗腕骨骨折。

诊断腕骨骨折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伤情、症状和发生的时间。

2.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手腕部位的肿胀、疼痛或畸形。

3. 影像学检查:X射线或CT扫描可以帮助确定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分类根据骨折的位置和类型,腕骨骨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舟状骨骨折:舟状骨的骨折通常发生在腕关节处,可导致手腕不稳定。

2. 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类型,通常由跌倒引起。

3. 舟桡关节骨折:舟桡关节的骨折常见于高能量的外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腕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未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情况。

通常包括使用石膏固定手腕,并对伤口进行合理的保护和护理。

2. 外科手术:适用于骨折严重移位、复杂或不稳定的情况。

外科手术可以通过骨钉、钢板或螺钉等方法稳定骨折。

3. 康复治疗:手术后或石膏去除后,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手腕的功能和力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和功能训练等。

预防为预防腕骨骨折的发生,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 避免高风险运动或活动时注意安全。

2. 在进行潜在危险的活动时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如手腕护具。

3. 保持骨骼健康: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结论腕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诊疗指南为医生提供了腕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希望能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腕舟骨骨折治疗方法知多少

腕舟骨骨折治疗方法知多少

腕舟骨骨折治疗方法知多少*导读: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腕舟骨骨折,比如摔伤或者坠落等多种情况,腕舟骨位于我们的腕关节,如果发生骨折的话,会引起腕关节的局部肿胀,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还可能会引起近极骨折后近端折块的坏死,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腕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腕舟骨骨折,比如摔伤或者坠落等多种情况,腕舟骨位于我们的腕关节,如果发生骨折的话,会引起腕关节的局部肿胀,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还可能会引起近极骨折后近端折块的坏死,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腕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人体舟骨的不规则形态使得我们腕舟骨骨折的情况很容易被漏诊,所以患者自己感到身体哪里有不舒服的地方自己要主动跟医生多沟通。

现在医学上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根据腕舟骨骨折的时间长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治疗方法:第一种就是对待新鲜腕舟骨骨折治疗一般采用管型石膏固定,也可行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

不过新鲜的舟骨骨折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是否属于稳定型无移位的骨折,如果是稳定型的话,患者可以考虑行管型石膏固定,在手术2周后进行复查。

如果由于消肿而导致石膏松动,需要更换管型石膏。

手术后第6周复查拍片,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愈合,需要每隔3~4周复查一次,直至骨折愈合。

如果石膏固定4~6月以上都没有愈合的迹象,就需要考虑是否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干预治疗了。

第二种是对于不稳定的或者会移位的骨折腕舟骨骨折,一般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复位骨折后,采用克氏针或空心螺钉内固定,并依据固定的牢固程度决定术后是否辅助石膏或支具固定。

还有一种就是陈旧性的腕舟骨骨折,一般比较难治愈。

医生首先要检查患者腕舟骨附近有没有骨关节炎,如果有的话就需要依据骨关节炎的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

没有的话可以考虑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直骨等。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的腕舟骨骨折没有及时发现并得到治疗的话,时间久了就会慢慢出现各种并发症,引起我们患者腕部的各种不舒适,所以大家平时如果在运动时或者其他意外中导致腕舟骨骨折的话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尽早治疗,早治疗早治愈,不要留下什么机会给腕舟骨骨折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腕舟骨骨折诊疗规范(标准版)

腕舟骨骨折诊疗规范(标准版)

腕舟骨骨折[定义]腕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延迟愈合率、不愈合率和缺血坏死率远远高于其他腕骨,常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依据]一、病史跌倒时,手掌着,腕关节极度背伸桡偏,暴力向上转导,舟骨被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缘切断。

二、症状和体征腕部疼痛,活动受限,鼻烟窝肿胀,压痛明显,纵向挤压拇指可诱发疼痛。

三、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舟骨位、标准正、侧位和后前斜位片。

必要时CT、MRI检查[证候分类]一、按骨折部位分类(一)舟骨结节骨折(二)远侧1/3骨折(三)腰部骨折(四)近侧1/3骨折二、按骨折稳定程度分类(一)稳定骨折:无移位或侧方移位小于1mm的骨折(二)不稳定骨折:侧方移位超过1mm的骨折、有背向或桡向成角移位的骨折,伴发腕背伸不稳定或腕骨脱位的骨折。

多需手术治疗。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1、适应证:新鲜的稳定性骨折2、操作方法:舟骨结节骨折为关节外骨折,予以前臂管型石膏固定6周,关节内稳定骨折,长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周后改成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10-12周后骨折多可愈合。

(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外固定1、适应证:新鲜的不稳定性骨折操作方法2、操作方法:手法闭合复位成功后,经皮应用1.Omm-1.2mm克氏针由结节部沿舟骨长轴固定,术后长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周后改成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

二、手术治疗(一)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1、适应证:①远侧远侧1/3斜形骨折;②腰部骨折移位大于1mm;③有移位的近侧1/3骨折④伴有腕关节不稳定的骨折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2、操作方法:取掌侧入路,减少对舟骨血供破坏,显露舟骨结节及舟骨骨折处。

由结节部转入Herbert螺钉,插入方向应沿额状面和矢状面各45度角,确保骨折端的加压和固定,尾端应埋入软骨内,术后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12周(二)舟骨不愈合手术治疗:1、植骨术:①传统植骨术②带血管或筋膜蒂骨瓣植骨术2、桡骨茎突切除术3、舟骨近侧部分切除术4、人工舟骨置换术5、近侧列腕骨切除术6、部分或全部腕关节融合术三、药物治疗1、中药治疗(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活血灵;中期接骨续筋,内服三七接骨丸)2、西药治疗(无菌手术注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般3~5天)四、康复治疗1、功能锻炼:早期作肩、肘关节的活动,屈伸范围不限,亦可作手指的屈伸活动,但禁忌作腕关节的桡偏动作。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腕关节骨折对其功能的改善效果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腕关节骨折对其功能的改善效果

Improvement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mal and external use on the function of wrist fractures
ZHA O Xiao-ying 1, ZHU Meng-long2 * (1. Bonesett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Zhu Lao Er Orthopedics Hospital of Fuping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腕关节骨折对其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5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腕
关节骨折患者 305 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选取同期腕关节骨折患者 305 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内服
外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桡偏、尺偏、背伸及掌曲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观察组明显大于
Weinan 711700; 2. Orthoped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rthopedics Hospital of Wangyi District in Tongchuan, Tongchuan 727000, China)
对照组(P约0.05)。治疗后,两组的握力水平及疼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约0.05)。结论 腕关节骨折患
者实施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可加快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腕关节骨折;消肿止痛汤;跌打活血散;中药内服外用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志码:A

腕舟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腕舟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腕舟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腕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延迟愈合率、不愈合率和缺血坏死率远远高于其他腕骨,常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依据]一、病史跌倒时,手掌着,腕关节极度背伸桡偏,暴力向上转导,舟骨被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缘切断。

二、症状和体征腕部疼痛,活动受限,鼻烟窝肿胀,压痛明显,纵向挤压拇指可诱发疼痛。

三、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舟骨位、标准正、侧位和后前斜位片。

必要时CT、MRI检查[证候分类]一、按骨折部位分类(一)舟骨结节骨折(二)远侧1/3骨折(三)腰部骨折(四)近侧1/3骨折二、按骨折稳定程度分类(一)稳定骨折:无移位或侧方移位小于1mm的骨折(二)不稳定骨折:侧方移位超过1mm的骨折、有背向或桡向成角移位的骨折,伴发腕背伸不稳定或腕骨脱位的骨折。

多需手术治疗。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1、适应证:新鲜的稳定性骨折2、操作方法:舟骨结节骨折为关节外骨折,予以前臂管型石膏固定6周,关节内稳定骨折,长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周后改成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10-12周后骨折多可愈合。

(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外固定1、适应证:新鲜的不稳定性骨折操作方法2、操作方法:手法闭合复位成功后,经皮应用1.Omm-1.2mm克氏针由结节部沿舟骨长轴固定,术后长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周后改成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

二、手术治疗(一)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1、适应证:①远侧远侧1/3斜形骨折;②腰部骨折移位大于1mm;③有移位的近侧1/3骨折④伴有腕关节不稳定的骨折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2、操作方法:取掌侧入路,减少对舟骨血供破坏,显露舟骨结节及舟骨骨折处。

由结节部转入Herbert螺钉,插入方向应沿额状面和矢状面各45度角,确保骨折端的加压和固定,尾端应埋入软骨内,术后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12周(二)舟骨不愈合手术治疗:1、植骨术:①传统植骨术②带血管或筋膜蒂骨瓣植骨术2、桡骨茎突切除术3、舟骨近侧部分切除术4、人工舟骨置换术5、近侧列腕骨切除术6、部分或全部腕关节融合术三、药物治疗1、中药治疗(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活血灵;中期接骨续筋,内服三七接骨丸)2、西药治疗(无菌手术注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般3~5天)四、康复治疗1、功能锻炼:早期作肩、肘关节的活动,屈伸范围不限,亦可作手指的屈伸活动,但禁忌作腕关节的桡偏动作。

中医问诊之腕及手部的骨折和伤筋的问诊

中医问诊之腕及手部的骨折和伤筋的问诊

腕及手部的骨折和伤筋的问诊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学科。

它传承着中国古代先辈们治疗疾病的经验和理论。

中医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辨证论治是诊疗依据。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位、病性,通过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治疗疾病。

中医诊断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中药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

今天,我们来介绍中药问诊之腕及手部的骨折和伤筋的问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腕及手部的骨折和伤筋,是指腕及手各部位的骨折和伤筋,包括腕舟骨骨折、掌骨骨折、指骨骨折、腕关节扭伤、下尺桡关节损伤、腕三角软骨损伤、桡骨茎突腱鞘炎、腱鞘囊肿、腕管综合征、掌腕关节错缝。

以上病变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长期劳损所致。

发病时可影响人体手腕的功能。

其治疗原则是根据不同病证,具体分析治疗。

(一)问诊要点本病是手、腕部疾病的总称,诊断易明确。

但应通过问诊,问明病史、疼痛性质等,以便分析病情,指导治疗。

并应与手、腕的肿瘤、结核相鉴别。

本病是以手腕的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症,故应通过问诊了解手腕疼痛的性质、发生的部位、功能受限的程度等,以了解疾病的类型,从而指导治疗。

(二)分型问诊1.腕丹骨骨折问诊:有手撑地外伤史,腕部疼痛,鼻咽壶处肿胀、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第一、二掌骨纵向挤压痛阳性。

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

治法: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固定法,或手术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在后期宜加强补益,用药以有利于骨的愈合为原则。

2.掌骨骨折问诊: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及压痛,纵向叩击掌骨头则疼痛加剧,手掌功能障碍。

或有掌骨短缩,掌骨头凹陷。

手掌正斜位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

治法: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固定法,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同前。

中西医结合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腕舟骨骨折后骨不连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0年4年内腕舟骨骨折骨不连患者18例,予以手术加中药熏蒸治疗。

结果:18例患者随访中经X线证实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7-12周。

其中愈合达优者12例,良6例,无一例不愈合。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疗效满意。

【关键词】腕舟骨;骨不连;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5-0131-01舟状骨呈细长形,解剖结构特殊,与4块腕骨、桡骨远端构成关节,起到稳定腕关节、联系两排腕骨以及协调腕关节运动的作用[1]。

腕舟骨的营养血管主要来源于桡动脉,由背侧面中外侧和掌侧结节部进入,舟状骨表面1/3为关节软骨覆盖,缺乏血供。

舟状骨骨折易发生在腰部,骨折阻断供血血管,骨折端血供不良,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骨不连的情况。

我院于2007年-2010年内对18例腕舟骨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腕关节骨折后舟状骨不连患者18例,治疗前骨折均由外伤引起。

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6.7岁,伤后时间6-20个月,本次治疗前曾接受手术治疗者7例,石膏外固定9例,未曾治疗2例,其中13例患肢在右侧者,5例在左侧。

所有患者均行腕部X线摄片,提示舟状骨近端骨折2例,腰部骨折16例,断端不同程度骨质硬化、囊性变,骨折线清晰增宽。

1.2 方法1.2.1 西医治疗患者平卧,上肢外展并上止血带,前臂旋前。

臂丛麻醉成功后于桡腕关节背侧做“S”切口,使腕关节尺侧偏。

并于近鼻烟壶处仔细寻找桡动脉腕背穿支的支配桡骨茎突的返支血管,视情况切取桡骨茎突约1.5cm×0.5cm×0.5cm大小带血管蒂骨瓣。

中医中药治疗腕舟骨折延迟愈合(附七例报告)

中医中药治疗腕舟骨折延迟愈合(附七例报告)

中医中药治疗腕舟骨折延迟愈合(附七例报告)
廖深容
【期刊名称】《体育科技(广西)》
【年(卷),期】1990(000)003
【摘要】腕舟骨折是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骨折后,由于诸种原因,使其骨折在应愈合的时间内仍未骨性连接,从而继发了腕舟骨折的延迟愈合。

对此病的治疗,国内文献报道甚少,十多年来,笔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了七例这类病例,均在3-8个月内痊愈,经拍X光片证明骨性愈合,现小结于下: 资料来源本组七例都是本校学生,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8岁,其中左4右3,足球1例,举重2例,中专学生2例,大专学生2例,均为陈旧性腕舟骨腰部横断骨折,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一年。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廖深容
【作者单位】广西体专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
【相关文献】
1.腕舟骨腰部骨折的X线诊断(附46例报告) [J], 陈辉武;王劲武;汪晓罡;赵耀
2.新鲜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附29例报告) [J], 宋小宝;朱传艮;沈翔
3.带桡动脉返支的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附15例报告) [J], 王五洲;郭德亮;王剑利;郭永强;曲新强;杨华山
4.X光引导下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附9例报告 [J], 高文
革;刘玉臣;严增福
5.腕舟骨损伤X线诊断(附41例报告) [J], 李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1例王永岭;张宁;周宁【期刊名称】《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027)010【摘要】1临床资料 1997/2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1(男4,女7)例,年龄18—59(平均35)岁,左腕5例,右腕6例,均有外伤史,病程2mo-2.5a,均有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X光片确诊,骨折均为舟骨腰部骨折,骨折线增宽,有囊性变.均予前臂石膏管型固定,腕关节置于背伸30°尺偏10°,拇指在对掌位置,前臂居中立位,石膏范围上达肘下,下致拇指近侧指节的远端及其他各指的掌骨头部.除拇指外,其他各指尚可自由活动.固定时间因骨折不同而异,通常每1—2mo除去石膏摄X线片一次,【总页数】1页(P926-926)【作者】王永岭;张宁;周宁【作者单位】武警唐山医院外一科,河北,唐山,063004;唐山市第二医院分院麻醉科,河北,唐山,063004;武警唐山医院外一科,河北,唐山,06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相关文献】1.桡骨茎突切除术对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J], 肖建华;陈进文;赵海英2.带血管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加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J], 胡阿威;夏训良;夏春明;何振华;汪平;徐明;刘胜3.带血管蒂骨瓣与自体骨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J], 张健;王剑利;刘兴龙;王福宁4.Herbert螺钉内固定加改良植骨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J], SHEN Qiang;ZHANG Li-Ming;SHU Yuan;SU Bin;LIU Jing;MA Wen-fei5.桡动脉返支骨瓣移植对陈旧性腕舟骨骨折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J], 汤玉泉;彭磊;张冰彬;伍浩;危果;胡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

(1)有外伤史,多为跌倒时,手掌着地,腕关节极度桡偏、背伸,暴力向上传导,舟骨被锐利的桡骨关节面背侧缘或茎突缘切断。

(2)腕部肿胀,以“鼻咽壶”部为明显,压痛明显,拇指外展并沿拇指纵轴向腕部叩击时疼痛加剧,腕关节功能受限。

(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摄舟骨特殊位、腕标准正位、腕标准侧位和腕后前斜位片。

无移位舟骨骨折,斜位片易看出腰部骨折线。

如骨折有移位,正位片即可看出,侧位片呈台阶样,同时其桡侧的脂肪影消失。

舟骨特殊位易显示骨折线。

临床高度怀疑有舟骨骨折时,如X线片未能显示骨折线者可行CT扫描以明确诊断,或先按骨折处理,待2周后重新进行X线检查。

(二)骨折分类
(1)型:结节部骨折占腕舟骨骨折的10%-15%,舟骨结节部为关节囊及韧带附着处,血供丰富,愈合快。

(2)型:近侧1/3骨折占腕舟骨骨折的10%-15%,舟骨近端几乎无血管进入,骨折后自舟骨远侧的血供断绝,常见骨折不愈合或近端缺血坏死。

(3)型:腰部骨折为最常见损伤类型,约占腕舟骨骨折的70%,由于进入舟骨血管分布的差异,故其愈合时间差异较大,此型骨折所受剪力较大,约有30%发生骨折不愈合。

(4)型:远侧1/3骨折舟骨远端血循环较好,多能愈合,但时间稍长。

(三)、证候分型:参照《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01—2012腕舟骨骨折)
(1)气滞血瘀:外伤初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肿胀较甚,疼痛剧烈,压痛明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眩。

(2)筋骨未续:骨断中期,骨位已正,尚有瘀血未去,筋骨连接未坚,局部肿,瘀未消尽,疼痛压痛固定,功能活动障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

(3)瘀血凝滞:骨伤日久,肿胀消退,瘀血残留肌揍、关节,以至筋膜粘连,关节屈伸不利,舌红苔薄,脉结。

(4)气血亏虚:损伤后期,外伤筋骨,内伤气血,加之长期卧床伤血耗气,体质虚弱,短气、懒言、四肢不温。

舌淡苔薄,脉细缓。

(5)肝肾不足:损伤后期,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肝肾不足之症。

偏于肝肾阴虚者,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有烦躁失眠,五心烦热,盗汗,遗精,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偏于肾阴虚者,兼见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遗精早泄,月经量少,色淡,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论治:参照《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01—2012腕舟骨骨折)
1 气滞血瘀:骨折初期,局部瘀血、肿胀、疼痛明显。

治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消肿止痛。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2 瘀血凝滞,断骨未续:骨折中期,局部肿痛已基本消失,骨折已稳定。

治以舒筋活络,接骨续筋。

方用舒筋活血汤加减。

3 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骨折后期,已有骨痂生长,进入功能恢复阶段。

治以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为主。

药用合骨颗粒,中药方拟十全大补汤或八珍汤加减(气血亏虚),补肾壮筋汤加减(肝肾亏虚),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加减(偏于阴虚),肾气丸加减(偏于阳虚)。

(二)外治疗法:
1 初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药为主。

选用提伤散敷贴。

石膏外固定。

2 中、晚期:以接骨续筋、舒经活络药为主。

采用中药熏洗、揉擦,配合功能锻炼。

(三)固定方法:参照教科书《中医骨伤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适用于新鲜稳定型骨折。

采用管型石膏外固定。

固定位置:前臂保持于中立位、腕关节在轻度屈曲及最大桡偏位时可维持骨折的良好对位。

固定长度:因骨折的部位而异。

石膏近端:结节部骨折固定至肘下部,腰部骨折和近端骨折固定至肘上部;石膏远端:均固定至掌指关节,拇指不予固定,因其活动对手功能恢复有利,而对骨不连无促进作用。

固定时间:结节部关节外骨折,石膏固定6周;关节内稳定骨折,石膏固定12周;远侧1/3骨折及腰部骨折固定10-12周;近侧1/3骨折固定12-20周。

(三)手术治疗:适用于明显移位性舟骨骨折及腕关节失稳;骨折后经非手术治疗3-6个月无愈合迹象或缺血性坏死者;有症状或伤后3-4个月未治疗,仍有明显症状者。

(1)加压螺栓内固定(Herbert screw,或称加压螺丝钉):用于治疗新鲜不稳定型骨折和晚期骨不连及伴有DISI畸形者,通过楔形植骨矫正舟骨背凸和短缩。

该法利用前后螺纹外径和螺距的不同对骨折端起加压作用以促进愈合;内固定确
切可靠,并可矫正畸形和移位。

术后可早期活动以改善功能,亦不用再次手术取出,骨折愈合率高,已成为不稳定型舟骨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

(2)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植入术:适用于骨不连或缺血性坏死的病例。

桡动脉到达腕部,分成深浅2支,深支于鼻烟窝处向深部走行参与构成掌深弓,其在行程中位于腕背拇长短伸肌腱之间发出向尺侧行走的腕背支及向桡骨茎突走行的茎突返支,以此动脉设计皮瓣,带周围筋膜组织骨膜及桡骨茎突部分骨质,游离后翻转植于舟骨缺损部,因其血供丰富且带骨膜成骨快,可明显提高骨不连、骨坏死愈合率。

(3)植骨术或桡骨茎突切除术:适用于舟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但无明显坏死征象。

骨折明显桡侧偏移位,妨碍桡偏活动者。

(4)近排腕骨切除术:最适用于合并创伤性关节炎、但头状骨完好的病例。

可消除腕痛、减轻损伤、改善腕关节功能。

(5)桡腕关节融合术:适用于腕关节广泛性创伤性关节炎、头状骨关节面已破坏的病例。

手的握力尚可,但腕关节功能完全丧失,因此临床应用时应慎重考虑。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治愈:骨折对位满意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好转:骨折基本愈合,对位良好,功能恢复尚可。

未愈:骨折不愈合,局部压痛、叩击痛,腕部功能障碍。

(二)评价方法
参照疗效标准,在治疗后三个月分别由专门人员对患肢外形、疼痛、肿胀、行走功能及X线片愈合情况等作出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