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河中石兽》示范教学PPT课件【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第1课时

《河中石兽》示范教学PPT课件【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第1课时

预习交流
预习交流
资料链接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 (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 昀(纪晓岚)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当时 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 谭,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 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 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合作探究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xué)。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 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 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 欤(yú)?
合作探究
设馆教书
你们这些人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
研究、探究
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
事物的道理、规律
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
埋没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
乎?”众服为确论。
颠倒,错乱
译文
合作探究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 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 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 是精神失常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2013人教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 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2013人教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 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
1、字词:注意少见的词语; 2、作者:一个极有才华的人; 3、翻译:由字及文,不紧不慢。
作业布置
“研讨与练习”第二大题;
《名校课堂》25课。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 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过了十多年,和尚 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 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 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 没找到(它们)的踪迹。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 书,听了这件事嘲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 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 大水带走呢?应该是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 性质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 了。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 地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 照这样sù 一再翻转 停止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于是 逆流 固然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言,果 按照他的,指老河兵的
得于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但知其 找到 既然这样,那么…… 只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主观判断 yú ]? 吗 句末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

纪jǐ昀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
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寻找石兽的故 事。 2、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 所阐述的事理。
反复o) 曳(yè )
铁鈀(pá) 木杮(fèi) 湮 (yān) 啮(niè ) 溯(sù) 臆(yì 欤(yú) 坎穴(xué) )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 之笑曰:“ 尔辈 听说 顺流打捞石 你们这 不 教书、讲学 兽这件事 些人 fè i
推究 事物的道理 这 木杮,岂能 被 能究 物理, 是非 木片 怎么 为暴涨 带 yān 是 又硬又重 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又松又轻 沙性松浮,

河中石兽 第1课时

河中石兽 第1课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瑞金市英才学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课时计划第周星期教学过程:.一、预习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ù)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出示(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齐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诗意解析: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

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

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

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

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三、教学过程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作者纪的,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朗读课文。

3.就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现在小组内质疑小组不有解决的交全班讨论。

四、课堂小结1.古今异义井:古义:一起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阅:古义:代词这是非木柿今义:阅读是:古义:经历阅十余今义:判断词是盖:古义:发语词盖石性坚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但:古义:只但矢其一今义:表转折但是,却2.一词多义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橘生于淮南则为橘是为其来也在3.词性活用棹名词用为动词划船4.汉字能假同“癫”,疯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三题。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案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案

22、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准确地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将相同量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中冷冻,你觉得哪杯水会先结冰?(生答)有人说是冷水,有人说是热水,也有人说是一起结冰,那么实验证明是热水先结冰。

发现这个现象的是非洲坦桑尼亚的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姆潘巴,所以世界上将这一奇特的现象称为姆潘巴效应。

其实,生活当中还有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大才子纪昀带给我们的故事《河中石兽》,看看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疑读正其音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读一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板演生僻字)圮木杮学生自由朗读,用批注法在文中标出生字难句,并记下疑惑。

2. 指名朗读,读出提高。

请学生评价(评价可从正音、停顿两个角度进行)正音:看黑板划一划:师: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节奏感。

僧/募金重修是/非木杮盖/石性/坚重棹(zhào)/数小舟教师:请你发现,该如何停顿呢?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体悟。

目的是教给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一般方法:注重文言语感按意义划分,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句首发语词、关联词、时间副词后需停顿等等,让学生在文中划出朗读节奏。

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完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3.齐读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以及停顿的基础上注意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

4.感知文意。

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得出了怎样的道理?(原文)。

故事: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在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

道理: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

三、译读明其意(一)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要求:1.组内轮流翻译2.难点做好标记(二)你问我答。

请学生提出自己有疑惑的句子,全班交流。

通过合作解决了很多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来检查一下你的翻译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5河中石兽(第一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5河中石兽(第一课时)

25、《河中石兽》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1、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熟悉并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及其包含的道理。

3、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导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导学难点】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导学方法】1.朗读法:本文是文言要求熟读成诵并要求背诵,多读,读出情感,理解其意。

2.自主学习法:对照注释,弄清文意。

3、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在朗读和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

【课时安排】 2课时【作者简介】纪昀是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24岁便中进士,31岁已成为翰林院大学士。

其渊博的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官至礼部尚书。

其作品与其渊博的学识一样,涉猎广泛,内容杂博,包括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方面。

在他的作品中,纪昀记录了许多他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的一切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第一课时【导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导学难点】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语句翻译。

【预习导学,自主学习】一、填空1.本文选自一书,这是所作的一部小说,全书主要记述,其中也有不少。

2.本文作者是朝的,字,学者,是的总篡官。

3.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4.山门土己于河()5.僧募金重修()6.棹数小舟()7.曳铁把()8.是非木柿() 9.湮于沙上()10.不亦颠乎() 11.啮沙为坎穴()12.反溯流逆上() 13.可据理臆断()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并用该字组个成语。

14.沧州南一寺临河干15.一讲学家设帐寺中16.是非木柿17.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合作探究,交流碰撞】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4)一老河兵闻之(5)至石之半(6)求之下流,固颠(7)然则天下之事……2、翻译下列句子(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电子备课表
年级:七科目:语文备课人:武海琴
单元计划,再备教案。

3、作业设计指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等需要夯实基础知识自行设计的作业。

4、教学反思要写出使用本节教案后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加注自己的建议。

5、每一行、列的宽窄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但表样不能变。

6、从本学期起全部采用电子教案,上课前需先提交教案,以便听课人员阅读。

7、到教学方法自成一页,教学流程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分层作业设计和教学反思也自成一页。

24《河中石兽》第1课时

24《河中石兽》第1课时
课时:
70
课题:
河中石兽
任课教师
欧阳洁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把握文本内容,体会作者对寺僧、讲学家的批评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文本内容,体会作者对寺僧、讲学家的批评态度。
教学难点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能力。
2.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
3.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并抄写词语。
圮(pǐ)募(mù)棹(zhào)杮(fèi)湮(yān)啮沙(niè)溯流(sù)欤(yú)曳(yè) 铁钯(pá)臆断(yì)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合作研讨
1.朗读课文。个别学生读或者集体读。
2.看课文注释,试译课文。疏通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做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
③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案-word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案-word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是教学的重点。

文章中相关语句在翻译上有一定难度,故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

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

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纪昀轶闻】三、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四、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

【译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倒塌到河里,二石兽并沉焉。

(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

焉,助词,无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以为顺流下矣。

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

下,往下游去。

棹(zho)数小舟,曳(y)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尔辈不能究物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案

第六单元
第74课时
文,从中找出答案。

作者简介
作者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奇闻逸事、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读准字音
词语理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古今异义词
二石兽并.沉焉(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阅.十余岁(古义:动词,经历,过了今义:阅读)
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词,是)
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一词多义。

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河中石兽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刻舟求剑
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
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
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一会儿到岸的时候我
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时,他沿着
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走近作者
【纪(jǐ)昀】(1724—1805年),
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
号观弈道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设馆教书。
代指这件事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
这不是木片。
为暴涨携之去?
埋没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颠倒,错乱。
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众服为确论。
译文: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设馆教书,听说了 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 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 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 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了吗?”大家很 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乾隆年间官员。曾任《四库全书》
总纂修官。 【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
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
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 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字词积累

zhào



fâi

yān

niâ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

初中语文24课:《河中石兽》第一课时讲稿

初中语文24课:《河中石兽》第一课时讲稿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一、引出课题(导入)PPT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河中石兽》。

二、交代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为:PPT1.准确掌握“河干”“圮”“棹”等重要词语,积累文言词汇。

2.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知晓创作背景。

3. 能正确朗读全文,能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三、复习文言文学习方法自升入初中以来,我们学习了多篇文言文。

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已经习得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一起来复习一下。

PPT——这是老师编写的“初中文言文学习顺口溜”。

(不读,只播放)知人论世晓背景,正确解题文意定;字音字形需辨明,通假现象要认清;一词多义要牢记,古今异义需注意;特殊句式要明了,词类活用需知晓;疏通文意方法好,对留删换加补调;写法精妙招数高,把握主题不可少;熟读成诵无人超,正确默写要做到。

以上方法全知晓,学习效果差不了。

四、展开学习下面,我们用这些方法学习这篇课文。

1.知人论世(1)知人。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

纪昀,“纪”这个字是姓氏时,要读成“jǐ”。

纪jǐ昀yún (1724 -- 1805),字晓岚。

嘉庆帝御赐碑文上写有“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意思是:聪敏好学可以写文章,让他处理政事没有做不好的。

故卒后谥号文达。

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学者。

纪昀任《四库全书》总纂zuǎn修官,还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PPT(2)论世。

再来了解一下背景。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这是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属于短篇志怪小说。

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

笔记小说: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事。

特点:篇幅短小、内容繁杂。

可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两种主要类型。

“志”是“记”的意思,“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事情。

志怪小说并非有意识的小说创作。

也就是说,它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物、情节、环境”为三要素,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展开情节的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
[测评·反思·交流]
一、双基测评
常识:
本文作者是(朝代)(人名),字,曾任《》总纂官,该书分古今图书为四档。

1.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棹数小舟()曳铁钯()为暴涨携之去()湮于沙上()啮沙为坎穴()石必倒掷坎穴中()溯流逆上()据理臆断()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一寺临河干临:___________ 干:_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圮:___________
(3)阅十余岁阅:___________ 岁:___________
(4)尔辈不能究物理究:___________
3. 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5.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背写:
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知识补充: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特殊句式
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省略句: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答案:
《河中石兽》
[测评·反思·交流]
一、双基测评
常识:清纪昀晓岚《四库全书》
1. pǐzhào yèzhǎng yān nièzhìshuòyì
2. (1)靠近岸(2)倒塌
(3)经历年(4)推究,推理
3. (1)这样判断动词
(2)事物的道理物理学
(3)只但是
4. D
5.(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