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复习一

哲学与人生复习一
教学题目
复习课(一)
授课时数
2节
课型
新授课
授课
班级
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学业基础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大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
过度的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思考,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并不清楚应该怎样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以及人生选择以后怎样进行人生行动。
教材内容分析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是第一章的重点内容,它清晰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同时能够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依据主客观条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本课着重阐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引导学生要敢于行动、善于行动。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第一课“人生选择”是前提,这一课告诉学生人生选择以后怎样进行人生行动。
A.要尽可能做到不开发不伤害自然资源
B.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C.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努力改变自然的规律
D.人类虽然不属于自然,但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回顾第一课知识,展示、分析练习题
回顾第一课知识,展示、分析练习题
学生做练习,记录重点知识点
学生做练习,记录重点知识点
40分钟
40分钟
学、正确,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
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
重点知识点: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

结合寓言典故,说明如何做到想
去挤奶,结果一滴奶也挤不出来。
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
NORTH CHIN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CHOOL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如何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⑴要出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①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②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是( ) 的观点。 A、唯物主义哲学 B、唯心主义哲学 C、形而上学哲学 D、现实主义哲学
3、判断: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我们用符合客观 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
NORTH CHIN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CHOOL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 9 —
主观条件(兴趣、性格和能力等)、 客观条件(体质、家庭和学业基础等)
③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童年?(快乐) 少年、青年?(学习) 中年?(事业家庭) 老年?(健康)
⑵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未来。
— 11 —
NORTH CHIN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CHOOL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 卖枣和卖核桃
• ①什么是客观实际
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 种联系。

主观意志是人的一种意识、精神,与客观相对应。
— 5—
主观意志 相对应 客观实际
NORTH CHIN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CHOOL

1.1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1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一、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人生路是自己选择的 结果
人生选择具有自主性 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
同的结果
引思明理----合作学习领悟客观实际
在一个小镇的集市上, 一位卖枣的老翁高声吆喝: “卖枣啦,卖枣啦,大枣 小核,小枣无核!”这吆喝 还真灵,一会儿他的枣卖 完了。
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 子见到此情此景,也学着 大声吆喝,“卖核桃啦, 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无 仁”,可结果呢 ……
(2)要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出发。
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依据。
主观:兴趣、性格、能力 客观:性别、体质、学业基础、家庭条件
人一生的愿望:
3岁,不尿裤子; 5岁,能自己吃饭; 10岁,考试拿高分; 18岁,考个好学校; 20岁,有喜欢的人;
22岁,找份好工作; 30岁,有房有车有家; 40岁,有社会地位;
举例说明: 家庭生活消费(住房、家电、汽车等)
想一想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随机应变 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 审时度势
……
你知道图片反映了哪个成语吗?
想一想
汉语里体现违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成语有哪些? 拔苗助长 对牛弹琴 削足适履 抱薪救火 好高骛远 按图索骥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以卵击石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思考:鲁迅能够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做出新的人 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迪?
三、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1)要从自身面临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出发。
想一想: 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律师? 体弱多病的人适合读军校吗? 不善沟通的人合适做销售吗?

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2017最新

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2017最新

这位古代的西邻公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根据其不同 的情况,因人而异,安排不同的工作,如此安排,人尽 其才,发挥了各人的长处,又避开了各人的短处,可以 说是“人尽其才”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情景对话一: 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 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 何一个动作,都是非常美的。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 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 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但旁人看来今天西施 却又别有一番风姿。 有一邻居容貌长的很丑,却时常效仿西施的衣着 、举止。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 头的样子后,感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 子来了。本来容貌、形体都很丑,又皱起了眉头捂住 了胸,弄得更加丑陋。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
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人生道路不是只有一种选择
现实物质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和人生未来的不确定 性,为人生道路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在多种可能性面前,人生道路不止一条,这就要求
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但是,并非所有的人生发展的可能
性,都能转变为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客观实际
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萨特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
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人生选择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在追求人生价值 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
选择和确定的活动。
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生道路 做出正确选择的。
寓言《西邻五子》,说的是“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 敏,一子蒙,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蒙者 卜,偻者绩,跛者纺;五子皆不愁于衣食焉”。
孟氏的小儿子到了卫国,用兵 法来劝说卫侯,卫侯说:"我们是 个很弱小的国家,而且夹在很多 大国的中间,大国我要顺从他们, 小国我要安抚他们,这才是求得 安全的办法。要是依靠兵法权谋, 那我国的灭亡就在眼前了。要是 让你好好地回去,再到别国去干 事情,我国就可能受到灾难。"于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了解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理解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必须结合客观实际。

3.启发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1.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

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你对未来的人生有什么规划?你的规划是否考虑了客观实际因素?二、讲解(15分钟)1.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客观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人生选择需要考虑客观实际因素,否则会导致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如果非要报考大学,那么他就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可能会导致失败和挫折。

2.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人的主观意志是很重要的,但它并不能决定一切。

在人生选择时,必须结合客观实际,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不仅可以避免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方向,还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例如,一个数学天才选择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案例分析(1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些案例,讨论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四、小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不能只靠主观意志做出选择的限制。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的短文,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案例分析,阐述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哲学第一课教案 1-1

哲学第一课教案 1-1
《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班级课
是□否□
主备人
沈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2.
教学重点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2.
教学难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讨学习法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一课第一课时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管小青)

第一课第一课时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管小青)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一课时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课时,学习唯物主义“关于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能从主客观条件出发的人生态度,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从哲学知识角度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从解决人生问题的出发点来说,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以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为指导,为帮助学生做好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走好人生路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的客观实际。

●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了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理解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学生能够正视现实,尊重规律,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主观行动,做出人生选择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运用目标:学生能够把握客观实际,判明自身主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哲理:人生处处有选择,但究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如何正确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呢?肖斌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肖斌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肖斌的母亲想让儿子退出足球学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肖斌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学习指导参考答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填空题1、客观实际出发点立足点客观实际根据2、主观客观人的主观意志3、客观存在的事实固有规律性4、客观客观实际社会发展时代潮流责任二、单选题1、A2、A3、C4、C5、B6、D7、D8、D9、A 10、C三、辨析题1、此观点错误。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客观实际包括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情况和问题。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职业理想与奋斗目标固然对走好人生之路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这些都属于人的主观愿望,不能成为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此观点错误。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虽然过去是已经发生的、确定的,但是过去活动的结果形成现在的实际,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不同的过去会对现在产生不同的影响。

现在只有与过去和将来相联系才有意义,脱离过去和将来的现在,就会推动根基。

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才能正确把握住人生的起点和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1、(1)“考证热”不是毫无缘由的,其现实原因是客观存在的就业压力。

考证成为求职者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证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用人单位在招工时对各类证书也有要求,这些都是造成考证热的客观原因。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考证热”固有然有现实原因,但考证必须与自己的学业基础、家庭条件、身体特点、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相结合,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切忌盲目跟风;同时学生阶段其面临主要问题是完成规定的学业,而不是考证;拥有一本证书给我们的就业提供了一种可能,证书越多,可能性就越多,但是可能性有大有小,我们应该立足现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有针对性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实际,既不可能成为现实,又会浪费人生的宝贵时间。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两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两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4)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把握将来
联系某职校学生会考学习过去—上课睡觉、不小差、玩手机会考学习现在——成绩不及格,不过关
会考学习未来——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过关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我们的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举例互动
小组互动
互动碰撞
互动分析
互动总结
联系学生情感升华
(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来选择)
(联系经济学价值规律:毕业生创业失败事例—去年棉花天冷产量低今年齐种棉花丰收想赚钱反而无人收购亏本案例)
强调:主观符合客观,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点出:哲学原理与对应的方法
画片:“最强大脑”中外最优选手PK二维码的场景, 讨论:为什么你能把二维码能反映出来?(原理是:)
补充:规划短文——我的人生客观实际的选择(字数不低于五百字)
教学后记
本节课属于哲学与人生第二版修订版的再版内容,与第一版相比,内容更丰富,修订版突出人生——哲学——人生选择,这样还是不便于学生理解, 所以授课时调整为哲学原理——哲学方法——人生应用(选择)。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板书设计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二、物质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作业布置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学习指导相关练习
理论(理实一体)课教案
课题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合作学习思考问题三:
(1)钱学森和鲁迅在人生选择上有什么相同点?
(2)他们能够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做出新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迪?
学生回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师总结:
钱学森和鲁迅在人生选择上的相同点是: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自觉地服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依据。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不同的人生阶段的选择,就要符合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未来。
【体验导行——生活践行做出正确选择】
师生
活动
【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
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哲理:人生处处有选择,但究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如何正确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呢?
[问题思考]
(1)上述事例对我们正确进行人生选择有什么启示?
(2)让我们先看一下教材中案例王莉丽的选择。(视频播放事例)
【引思明理——合作学习领悟客观实际】
可以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王莉丽的案例。
合作学习思考问题一:
(1)有人认为,人生选择具有自主性,所以人生选择就是想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
(2)结合王莉丽的事例,说明人生选择为什么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 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 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 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 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 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能够建成 吗?为什么?
• 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
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
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
的。
B
6
鲁侯养鸟
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道鲁侯 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去, 就把它当成贵宾,供养在庙堂里,下令高级厨师每天给 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海鸟 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那只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一 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死 了。鲁侯对海鸟真是关怀备至,尽心尽力,可他是用供 养自己的办法来养海鸟,海鸟怎么受得了呢?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 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B
4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 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 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B
9
想一想
• 汉语里有哪些成语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因地制宜;
• 因势利导;
• 因材施教;
• 量体裁衣;
• 对症下药;
• 随机应变;

修订版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修订版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 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
观察下图中,两根线段,哪根更长?
观察下图中,两个中心圆,哪个更大?
错觉实验告诉我们:
• 眼见不一定为实,一定要调查取证。 •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
要求、前提和依据。
• 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 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 实事求是。
• 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 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
•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 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 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 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 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 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
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 问道: “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 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 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 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 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 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 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 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 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 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 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 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 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 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 学会选择,分析个人面临的客观实际以 及自身的实际。
• 善于选择,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把握 时机。

《哲学与人生》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3)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80岁 养老 60岁 儿孙满堂 40岁 有社会地位 18岁 上大学 3岁 上幼儿园
二、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01
提出问题
(一) 人生道路不是只有一种选择
02
分析问题
03
解决问题
(二)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 人生总有一条道路适合你
A
唯物主义
B
× 唯心主义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
需要考 虑哪些 客观实
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 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哲学依据: (1)主观和客观符不符合的问题,在哲学 上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4. 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 (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2)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 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实事: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求:就是我们去分析、研究。 是:规律性。
(二) 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基本形态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热界和人类世界等 一切物质的具体形态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心得体会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心得体会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心得体会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心得体会「篇一」人生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人生内容充实着哲学。

“哲学与人生”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即使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体现。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人生路是自己选择的,在追求人生价值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众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人生体现了认识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但是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

选择是否符合客观实践,直接影响到个人的人生发展。

青年人在人生选择面前应力求做到科学、正确,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

学会共处,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学会与人和谐共处,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发展能力,会共处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不承认差异就是不承认别人。

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就要求同存异,悦纳他人,并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在交往中,真诚的肯定和欣赏别人的长处,宽容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不是事事都只想着自己,遇到矛盾,要冷静处理等等,这样才能与人和谐共处。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是十分重要的。

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片面的强调,“义”或“利”和片面的强调“公”或“私”都是错误的,要处理好义与利,公与私的关系,首先就需要了解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集体和个人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存在和发展了,个人利益才可能实现。

集体利益得不到巩固,就没有个人利益可言,集体是个人发展的空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只有集体利益得到巩固,才有人利益可言。

义与利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应当营造一种义重于利为的优良社会风尚。

公与私是相对。

的个人的私利在任何社会都要受到限制,它的平衡需要依靠制度,法律和道德,这是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客观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提倡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损公肥私,反对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 基础
目录
• 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响 • 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的途径 • 如何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
人生选择 • 客观实际在人生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01 客观实际对人生选择的影 响
客观实际决定人生选择的可能性
物质条件
个人的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物 质条件决定了某些选择的可能性, 如教育、职业等方面的选择。
社会环境
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教育水平 等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人生选 择的可能性,如职业发展、社交 圈子等。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条件也会 对人生选择产生影响,如居住地 选择、旅游目的地等。
客观实际影响人生选择的动机
01
02
03
生存需求
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 求是人生选择的重要动机 之一,如就业选择、居住 地选择等。
自身能力限制
个人能力水平、知识储备 等因素制约了某些选择的 实现,如职业发展、学习 进修等。
02 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 的途径
深入实践,了解社会
0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人们可 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积累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
0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验证自 己的认识是否正确,不断完善和 修正自己的观点。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 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认知结 构。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坚持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
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会导致人们对客观实际的错误认识和判断,影 响实践的成果。

《哲学与人生》教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哲学与人生》教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职教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时: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含义;
2、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和保证;
3、认识到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4、理解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重点: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哲学以及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讲授课题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课型新授教案节次3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把握客观实际,判明自身主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目标学生能够正视现实,尊重规律,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主观行动,做出人生选择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的客观实际。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法与学法指导教师教法引入实例法、案例分析法学生学法讨论法、自学阅读-讲授法、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导入新课】●学情简要分析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随着身心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认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可能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

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职生有失落和自卑感,个别中职学生惰性和厌学心理较重,感恩心和责任感不强等。

由于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看事物做事情往往不能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不能做出人生的正确选择,从而影响自身的成长和人生发展。

【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哲理:人生处处有选择,但究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如何正确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呢?肖斌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肖斌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手下去把
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
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
要报仇!”
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1)人生选择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a、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指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b、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c、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 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③与家人建立稳定、和谐的关系,拓宽人际交 往的范围,与周围环境关系和谐;
④对自我的全面认识和接受,不会因为曾经的 失落和失意而耿耿于怀;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空中楼阁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 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 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 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 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 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 “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 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想问题做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
(1) 客观实际是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 (2)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 和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教案签字
签字时间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依据。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不同的人生阶段的选择,就要符合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未来。
【体验导行——生活践行做出正确选择】
案例三: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935年赴美留学。10年后成为当时一流的火箭专家。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他毅然选择了回到中国。美国海军部次长曾经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钱学森回国遭到了百般阻挠,但他毅然决然认为自己应早日回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经过不懈努力,1955年8月,他终于回到了祖国。
1.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很多岔路口摆在我们面前,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顺利到达胜利的终点。请列举你在生活中处在十字路口,甚至是“米字路口”时,你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思考自身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并填入下列表格。
(1)你的专业选择是什么?
(2)你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是否考虑到上述因素?
合作学习思考问题二:
(1)结合案例一,说明宋襄公为什么会失败?案例二中秃鹰不受欢迎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给我们什么启迪?
(2)归纳上述两个案例的结论,其哲学依据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出以下结论:
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教材“存奶请客”一例,强调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其哲学依据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
一个人不从实际出发,可以葬送一个国家的前途,宋襄公大概就属于这类人。
案例二: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国王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于是十分喜欢我,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选择】
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哲学家萨特说过:“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哲理:人生处处有选择,但究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如何正确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呢?
【导入新课】
●学情简要分析
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随着身心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认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可能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职生有失落和自卑感,个别中职学生惰性和厌学心理较重,感恩心和责任感不强等。由于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看事物做事情往往不能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不能做出人生的正确选择,从而影响自身的成长和人生发展。
学生能够正视现实,尊重规律,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主观行动,做出人生选择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教源自难点正确理解人生的客观实际。
教学手 段运 用
多媒体
教法与 学法指导
教师教法
引入实例法、案例分析法
学生学法
讨论法、自学阅读-讲授法、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合作学习思考问题三:
(1)钱学森和鲁迅在人生选择上有什么相同点?
(2)他们能够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做出新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迪?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钱学森和鲁迅在人生选择上的相同点是: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自觉地服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案例四: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
讲 授课 题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课型
新授
教案节次
32-2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能够把握客观实际,判明自身主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目标
我拥有的优秀品质
体质
学业基础
家庭
我可以依靠的技能和才能
专业的社会需求
2.某中职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圆梦未来”规划职业人生活动。老师在引导学生规划职业人生时先举了一个例子。瑶瑶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模特儿,初中毕业后到职业学校上了模特班。可她发现同学们的个头儿都比自己高,并且比自己漂亮。她想:“我拿什么与人家比呢?”考虑到自己心灵手巧,对色彩和款式比较敏感,于是她改学了服装设计。由于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瑶瑶屡次在校内外举办的比赛中获奖,毕业后供职于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工作得很开心。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从实际出发的知识,谈谈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课堂小结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明白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作业布置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第2题。
2.请同学们查一查以下一些成语的意思和出处:自知之明、不自量力、量力而行、妄自菲薄。请列举说明这几个成语的出处和意思,指出这几个成语的异同,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叫。属下回来报告说是一只秃鹰不知道为什么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下列结论:
人生选择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在追求人生价值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人生选择体现了人的自我觉醒与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人生选择具有自主性。但是,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
案例一:
[问题思考]
(1)上述事例对我们正确进行人生选择有什么启示?
(2)让我们先看一下教材中案例王莉丽的选择。(视频播放事例)
【引思明理——合作学习领悟客观实际】
可以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王莉丽的案例。
合作学习思考问题一:
(1)有人认为,人生选择具有自主性,所以人生选择就是想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
(2)结合王莉丽的事例,说明人生选择为什么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肖斌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肖斌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肖斌的母亲想让儿子退出足球学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肖斌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不幸的是,肖斌在比赛中又一次受伤,伤的是同一部位。这一次,肖斌再也没能站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