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血栓

合集下载

中国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疗指导规范

中国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疗指导规范

中国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疗指导规范(2022)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约占所有脑卒中的0.5%~1.0%,多见于妊娠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以及<45岁的年轻人群。

对其治疗也仅局限于降颅压、抗癫痫等对症治疗。

目前,抗凝治疗是CVST 首选的治疗方法。

大量文献报道,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较高,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后,病情仍继续恶化或尽管采用其他处理措施,但颅内压仍然较高,则应考虑溶栓治疗。

但目前的证据仅来自系列病例研究报道,缺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溶栓与抗凝治疗的优劣性以及不同溶栓治疗方法的疗效。

01病因及诱因①遗传性高凝状态:抗凝血酶缺乏、补体蛋白C和S缺乏、激活蛋白Ⅴ抵抗、Ⅴ因子突变、凝血酶原突变、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突变致高半胱氨酸血症等。

②获得性高凝状态:妊娠、产褥期、高半胱氨酸血症、抗磷脂抗体、肾病综合征等。

③感染:脑膜炎、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颈部、面部和嘴部感染、系统性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④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韦格纳肉芽肿病、结节病、炎性肠炎、血栓闭塞性血管炎、Adamantiades-Bechet病等。

⑤肿瘤:神经系统肿瘤、全身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外实体瘤等。

⑥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严重贫血和自体免疫溶血性疾病、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等。

⑦药物:口服避孕药、锂剂、雄激素、舒马曲坦,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激素替代疗法、天冬酰胺酶、类固醇、违禁药品等。

⑧物理因素:头外伤、神经外科手术、颈静脉插管、脑静脉窦损伤等。

⑨其他因素:脱水(尤其儿童)、甲状腺毒症、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先天性心脏病、放射治疗后等。

CVST患者中有54%的患者正在服用口服避孕药,34%处于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前状态,2%为妊娠妇女或产褥期女性,其他诱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12%)、感染(12%)及癌症(7%)。

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

通信作者:曾进胜,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 科,Email:zengjs@pub.guangzhou.gd.c“;张苏明,430030武汉,华中 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科,Email:yuechunli@
vip.sina.corn
万方数据
空堡塑丝型苤查!!!!生!!旦筮箜鲞笠!!塑g!垫』盟!!望!:盟!!!里!竺!!!!:∑!!:箜:盟!:!! 肿等。颅内同时或先后多个静脉窦血栓形成,病情往往更加 危重。 4.直窦血栓形成:多为非炎性,病情进展快,迅速累及 大脑大静脉和基底静脉。导致小脑、脑干、丘脑、底节等深部 结构受损,临床少见但病情危重。多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 为无感染征象的高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癫痫发作、脑疝 等,常很快进入深昏迷、去大脑强直、去皮质状态甚至死亡, 部分以突发幻觉、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存活者多遗留 有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等锥体外系症状。 5.单纯脑静脉血栓形成:单纯大脑皮质静脉血栓形成 少见,多表现为皮质局部水肿或出血,导致局灶性神经功能 障碍(如癫痫),临床易误诊为肿瘤等占位病变。 感度和特异度,可同时显示静脉窦闭塞和窦内血栓。cT结 合CTV多能对静脉窦血栓做出确定诊断,可作为CVST疑似 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其敏感度可达75%一100%,特异 度可达81%一100%010]。另外,CT与CTV的联合应用,可 以观察脑动、静脉血管病变,也可以观察脑组织改变,在脑静 脉血栓性病变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MRI和DSA不可 替代的优势。增强扫描所用造影剂过敏和x线辐射也限制 了其反复用于随访检查,MRI或MRV具有不可替代的长期 随访优势。 ,3.头颅MRI:可直接显示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以及 继发于血栓形成的各种脑实质损害,较cT更为敏感和准 确,但血栓表现随发病时问不同而变化(表1)。其中又以亚 急性期的血栓高信号对CVST诊断较为可靠。磁敏感加权 成像(SWI)或E加权梯度回波(T2+GE)等序列较MRI_常规 序列对显示颅内出血更加敏感,对诊断CVST比常规系列成 像更具敏感度和特异度。 表1不同时期CVST的MRI表现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与治疗PPT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与治疗PPT

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病因研究:探索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病 因和机制
诊断技术:开发新型、无创、准确的诊 断方法
治疗方法:研究新型、安全、有效的治 疗方法
预防策略:制定预防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的策略和措施
临床研究: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前瞻 性的临床研究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成 果和经验
诊断困难: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症状 不明显,难以早期诊断
分类和症状
分类:根据血栓形 成的部头痛、恶心、 呕吐、视力下降、 意识模糊等
诊断:CT、MRI 、DSA等影像学检 查
治疗:抗凝、溶栓 、手术等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 呕吐、意识障碍等
影像学检查:CT、MRI、 DSA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 血功能、抗凝治疗等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 惯,如戒 烟、限酒、 合理饮食 等
定期进行 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 并治疗潜 在的疾病
避免长时 间保持同 一姿势, 如长时间 站立、久 坐等
避免头部 外伤,如 交通事故、 运动损伤 等
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 态,避免 过度紧张 和焦虑
遵医嘱服 用抗凝血 药物,如 阿司匹林、 华法林等
预防重点人群
老年人: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肥胖人群:肥胖是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人群:吸烟会增加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家族史:有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家族史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
预防效果评估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 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 及时治疗
治疗方法:抗凝治疗、溶 栓治疗、手术治疗等
鉴别诊断
脑出血: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出血灶 脑梗死: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缺血灶 脑肿瘤: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肿瘤病灶 脑炎:通过脑脊液检查,观察是否有炎症细胞 脑膜炎:通过脑脊液检查,观察是否有炎症细胞 脑积水: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脑积水病灶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
导语:在我们的身边,很少听说有什么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疾病的,一般都只是小感冒而已,万一身边有亲朋好友被检查出这种病的话,请安慰他们不要着急
在我们的身边,很少听说有什么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疾病的,一般都只是小感冒而已,万一身边有亲朋好友被检查出这种病的话,请安慰他们不要着急,现在的科技很发达,都有对口的治疗方法的,所以对于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颅内静脉窦血栓,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

发生率不足所有卒中的1%。

通常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而儿童患者中又以感染引起的侧窦和海绵窦多见。

按病变性质分为非炎性和炎性颅内静脉血栓两大类。

症状表现为不规则高热、寒战乏力全身肌肉酸疼精神萎靡皮下淤血等感染和败血症症状。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
1.炎性血栓
积极处理感染灶,对患者血及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抗生素对病原菌不清楚者应联合应用抗生素。

热退之后还应继续使用足够时间抗生素,一般抗生素应用时间不应少于1个月。

2.非炎性血栓
(1)外科治疗:直接进行静脉窦血栓摘除术球囊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等。

(2)内科治疗:主要原则是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

但给药物的途径剂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指南要点* 本指南旨在提供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要点和建议。

以下是重点内容:定义和临床表现*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生在颅内静脉和颅内窦系统中。

*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和神经系统缺陷等。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头颅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结果,可以进行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诊断。

* 具体诊断需要结合颅内血管造影和静脉窦造影的结果。

附加检查* 血液检查,如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

*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血管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症状。

诊断要点1.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药物使用等。

2. 体格检查,重点关注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3. 利用影像学检查评估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4.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确定诊断。

治疗和管理* 早期治疗包括抗凝治疗、镇痛和抗癫痫治疗等,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 治疗期间需要监测凝血功能和颅内压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随访和复查影像学是管理病情和评估疗效的重要手段。

预后和并发症*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早期治疗的迅速性而异。

* 可能的并发症包括脑卒中、颅内感染和抽搐等。

结论*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 本指南提供了诊断要点和治疗建议,有助于医生提高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 最终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制定。

一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护理

一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护理

一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72—02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组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统称脑静脉血栓(cvt)。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老年人和产褥期妇女。

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由于静脉窦血栓发生的部位、范围、阻塞速度、发病年龄、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但共同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颅内高压症状、卒中以及脑病症状。

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时是唯一的表现。

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患者,男性,26岁,朝鲜族主诉:“腰痛15天,腹痛、皮疹5天”。

现病史:于2012年11月20日入住血液内科。

当时查体: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黏膜见散在瘀斑,掌指部见散在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下端压痛阴性。

当时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尿路感染。

于23日夜间20:30分出现恶心、呕吐,伴有头晕、头痛、症状,查体:t37.2℃,血压110/70mmhg,颈项强直,kernig症阳性,行头部ct 结果未见异常。

请神经内科会诊后,考虑颅内压增高,给予甘露醇静点后症状缓解。

24日患者仍诉有恶心、呕吐、头痛症状,查体:t37.3℃,血压112/70 mmhg,仍有颈项强直及病理反射出现。

为查明原因,行腰椎穿刺术,测脑脊液压力300mmh2o,脑脊液检查:糖3.3mmol/l,蛋白定量285mg/l,氯化物122mmol/l.头部mri示左侧枕叶大面积异常信号,左侧横窦信号增多,待查静脉窦血栓,不排除脑炎。

因病情危重于24日15时转人nicu病房。

当时患者神志清醒状态,t37.0℃,血压114/62mmhg,言语清,双瞳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张力v级,颈项强直,定向力,记忆力尚可。

仍自诉头痛、恶心、呕吐。

既往史:继往健康家族史:无遗传病史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血小板减少症尿路感染1治疗措施1.1降颅内压-- 20%甘露醇250ml 日3次静点1.2抗病毒----生理盐水250ml加更昔洛韦0.2g 日2次静点1.3消炎治疗---生理盐水100ml加头孢西丁钠2g 日2次静点1.4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0.4ml 日2次皮下注射1.5脑神经营养治疗--生理盐水250ml加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酯40mg 日1次静点2护理诊断入住n-icu 1-3天2.1疼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2.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脑疝2.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进食少有关2.4知识的缺乏与缺少疾病的相关信息有关病情变化患者于11月27日10时突然呼吸停止,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症状?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症状?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症状,尤其是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症状,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有什么表现?得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会怎样?以及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并发病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症状:颅压增高、静脉血栓、颅内压增高、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充血*一、症状1.一般表现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分为全身症状、局部感染灶的症状和窦性症状。

全身症状表现为不规则高热、寒战乏力、全身肌肉酸疼、精神萎靡、皮下淤血等感染和败血症症状。

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症状和窦性症状。

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症状、体征表现各异。

急性起病,也可历经数周缓慢起病。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盘水肿等。

有作者提出以下几种表现类型:(1)进行性颅内压增高。

(2)突然发病的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酷似动脉性卒中,但无癫痫发作。

(3)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病情在数天内进展。

(4)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病情在数周或数月内进展。

(5)突然起病的头痛,类似蛛网膜下隙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脑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单纯脑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数由静脉窦血栓扩展而来。

(1)浅静脉血栓形成常突然起病,发生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局限性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皮质型感觉障碍等,即颅内压增高及局限型皮层损害的症状体征。

(2)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也无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头痛、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还可出现轻偏瘫、锥体束征及去皮质强直或去皮质状态,视盘水肿少见。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①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横窦-乙状窦在解剖上紧密相连,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故临床上常将二者放在一起讨论。

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多为单侧,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压增高症状。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6例误诊分析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6例误诊分析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6例误诊分析关键词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脑梗死中毒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

它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10%,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或误诊,文献报道误诊率可达50%,死亡率达20%~78%。

收集近10年来误诊的6例,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23~60岁,平均45岁。

临床表现:头痛6例,头痛伴呕吐4例,伴视力减退3例,意识障碍2例,肢体活动障碍4例,眼球凸出眼球活动障碍2例,抽搐4例,单纯头晕1例。

体检发现4例视乳头水肿,4例脑膜刺激征,2例不同程度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损害表现。

误诊疾病: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脑梗死2例,癔病1例,中毒性脑病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确诊经过: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1例表现为脑肿胀,脑室系统细小,1例脑萎缩、双基底节多发性腔梗,1例双侧大脑白质脱髓鞘的改变,1例右顶枕叶脑出血、脑肿胀,1例左顶脑内出血、多发腔梗。

多有起病诱因,面部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有早孕史1例,产褥期起病1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

4例腰椎穿刺中2例脑脊液糖和氯化物均正常,2例脑脊液糖和氯化物均下降,3例脑脊液压力>280mmhg,1例脑脊液初压为150mmhg。

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均正常;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例;入院后按拟诊病降颅压、抗感染、降血压、活血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2例出现癫痫发作,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入院1周后赴上级医院行头mri,2例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为大脑大静脉血栓形成,1例为海绵窦血栓形成,2例ct和mri未见异常,于上级医院行dsa,1例左侧乙状窦近心端闭塞并左侧后颅窝动静瘘,1例上矢状窦并横窦血栓形成。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5例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5例临床分析

文章编 号 :17- 14 (00 0 1- 2 6 1 8 9 21 )1- 14 0 2
淀粉4 氯化钠注 射液静滴 。③脱 水 :甘露 醇、甘油果 糖静滴 ,9 0 天后
头痛明显好转 ,甘露醇逐渐减量 。④抗癫痫 :奥卡 西平 。⑤补铁、改 善 贫血 :右旋糖酐 铁。⑥脑保护及 活血化瘀 中药 :三磷 酸胞苷二钠、
维铁缓释片 ,门诊 监测凝血组合、血常规及肝功能。 2结 果
所有 病 例均 给予甘 露醇 、甘 油果糖 脱水 降颅 压 ,小剂量 激 素治
疗 ,同时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经过4 周治疗5 例均好转 。
3讨 论 颅 内静 脉窦及静脉血 栓形成是脑血管病 的特殊类型 ,是引起脑静 脉回流障碍和脑 脊液循环障碍 的主要 原因 ,其症状主要 因血栓 部位而
出血征象 。MR + A检查均发现有缺血性改 变或梗死改变。 IMR 1 . 4典型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 ,2 岁 ,已婚 。因头 痛1 d 9 0 ,加重3 伴恶 心、呕 吐,于 d 2 0 年 l 月2 日收住入院 。患者入 院前 1d 08 2 2 0 出现左侧 后枕部持 续性 胀
痛 ,逐渐加重 ,伴 反复 恶心、呕吐 胃内容物 ,无呕血 ,查 头颅CT:左
肌 张力正常 ,双侧病理 征阴性。辅检 :血常规 :WB .×1 ,H C7 5 0/ L b
8 .g , RBC 32 5O m .2× 1 L, PL 01× 19L 0/ T4 0/

临床上主要表 现为颅 内压增高之全 脑症状 ,局灶性 体征并不明显。 因 此 ,临床表 现多种多样 ,缺乏特异性 临床症状和 体征 ,临床上易误诊
疏 血通等 。经治疗 后患者头痛好转 ,未有 癫痫发作 ,未 发现皮肤粘膜 淤血瘀斑 ,无精 神症状 。于2 0 年 1 7 0 9 月1 日出院,出院前复查血常规 :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使血液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高压和局灶脑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脑血管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1%。

我国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但随着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本病并不少见,尤其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更值得重视。

CVT可原发于颅内脑浅静脉、深静脉或静脉窦,其中单纯浅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由静脉窦血栓延伸而来;深静脉血栓形成则以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多见。

60% 以上的患者病变累及多个静脉窦,其中以上矢状窦受累居首位。

病变性质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常继发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细菌性感染;后者则多与各种非感染性病因引起的高凝状态、血液淤滞、血管壁损伤和颅内压过低等有关,部分原因不明。

病因和危险因素【推荐意见】: CVT 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应积极查找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各种因素(级推荐)。

临床表现一、一般临床表现1. 颅内高压和其他全脑损害:2. 局灶性脑损害:3. 痫性发作:4.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二、不同部位CVT的临床表现1.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2. 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3. 直窦血栓形成:4. 海绵窦血栓形成:5. 单纯脑深静脉血栓形成:【推荐意见】:(1)CVT依血栓累及部位、范围和起病急缓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应重视CVT 临床表现的复杂性(级推荐;本条为本次新增推荐意见)。

(2)对不明原因的头痛、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局灶脑损害(包括出血性或缺血性)、痫性发作(包括子痫)、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认知或精神障碍,或伴有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应考虑CVT的可能,并行相关检查(级推荐,C级证据)。

影像学检查一、头颅CT/CT静脉成像(CTV)1. CT平扫:2. CT增强扫描:3. CTV:二、头颅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1. MRI常规序列:2. MRV:3. DWI:4.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或T2梯度回波对急性期静脉窦和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度较高。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它是一组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其特征是脑静脉回流受阻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由多种原因引起。

发病率不足所有中风1%。

通常在儿童和中青年中很常见,而在儿童患者中,由感染引起的侧窦和海绵窦很常见。

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患者容易形成横窦和乙状窦,统称为侧窦血栓形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分别为: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于感染病变,最常发生在海绵窦和乙状窦,常见病变有:1.化脓性病变,如面部病变,特别是在危险三角形,很容易通过眼静脉进入海绵窦。

2.中耳炎或乳突炎等耳部病变可引起乙状窦血栓形成。

3、蝶窦或筛窦炎症,通过筛静脉或破坏蝶窦壁进入海绵窦。

4.横窦岩窦海绵窦可沿翼静脉丛或侵入颈静脉,累及颈深或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髓炎等。

5.上矢状窦可通过皮质静脉累积脑膜炎和脑脓肿。

全身性感染,如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

在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中,有各种疾病或综合征导致高凝血。

全身衰竭、脱水、慢性消耗性疾病。

2娠及产褥期。

三、脑外伤。

4.血液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抗凝酶Ⅲ缺乏蛋白C、蛋白S缺乏、凝血因子Vleiden突变及活性蛋白C抵抗等)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Bechet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溃疡性结肠炎、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抗体和抗心脂抗体)综合征。

6.手术。

心脏病,包括先天性或获得性。

长期口服避孕药。

9、仍有20-25%病人无病因或危险因素。

一般来说,静脉血栓形成有以下三个因素,但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不同。

1.静脉血流滞缓。

2.静脉壁损伤。

3.改变血液成分。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不同,急性疾病,也可在几周后缓慢发病。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盘水肿等。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一种脑血管病,由各种病因引起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高压和局灶脑损害。

该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1%。

虽然我国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但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该病并不少见,尤其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更为常见。

CVT可以原发于颅内脑浅静脉、深静脉或静脉窦,其中单纯浅静脉血栓形成较为罕见,多由静脉窦血栓延伸而来;而深静脉血栓形成则以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为主。

超过60%的患者病变涉及多个静脉窦,其中受累最多的是矢状窦。

病变的性质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通常是由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引起,而后者则多与各种非感染性病因引起的高凝状态、血液淤滞、血管壁损伤和颅内压过低等有关,部分原因尚不明确。

病因和危险因素:CVT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应积极寻找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各种因素。

临床表现:一、一般临床表现:1.颅内高压和其他全脑损害。

2.局灶性脑损害。

3.痫性发作。

4.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

二、不同部位CVT的临床表现:1.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2.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

3.直窦血栓形成。

4.海绵窦血栓形成。

5.单纯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影像学检查:一、头颅CT/CT静脉成像(CTV):1.CT平扫。

2.CT增强扫描。

3.___。

二、头颅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1.MRI常规序列。

2.MRV。

3.DWI。

4.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或T2梯度回波对急性期静脉窦和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度较高。

推荐意见】:(1)对于无禁忌证的急性CVT患者,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进一步扩展和再栓塞(级推荐,A级证据)。

(2)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为低分子肝素,可持续使用至少5-7天,然后转为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级推荐,A级证据)。

颅内静脉窦血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

7.消化系统: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 系指在肺动脉瘤的基础上,
8.结缔组织:系统性狼疮病,颞动脉炎尚,有韦格周肉围芽静肿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和支气管动脉变性
9.静脉血栓栓塞性病变,Hughes-Stovi等n综病合变征同时存在。
10.其他:肾病综合征,新生儿窒息,肠道外注射,雄性激素治疗
程中紧急剖宫产)
分析国内报道的388例CVST,最为 常见的症状也为头痛、恶心、呕吐 等颅高压表现,国人CVST多表现为 颅内压增高症状。
魏东宁;中国人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 床特点; 中国卒中杂志;2007;2(9):729-
733
精选ppt
31
一般治疗
降低颅内压:
急性期治疗首先需要稳定 患者病情,预防和逆转脑 疝发生,可采用静脉滴注 甘露醇、去除出血性梗死 组织以及颅骨切除减压手 术。
➢婴幼儿可见喷射性呕吐,颅缝分离,嗜睡和昏 迷常见,也可发生抽搐。
➢若颈静脉孔受累则会导致颈静脉孔综合征。
➢若扩展至直窦、岩上窦、岩下窦、上矢状窦, 则颅内压增高更为明显。
精选ppt
30
国内CVST发生常见的部位为上矢 状窦,且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为非 感染型。 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 和病程的延长,大部分患者CSVT形 成往往累及多个静脉窦。
精选ppt
21
常见类型
横窦和乙状窦血栓: 以耳或乳突的急慢性感染最 为常见
一个23岁的女性头痛患者。CT平扫精确显示了 右侧横窦血栓形成伴有 高的密度递减灶。MRV显示右侧横窦、乙状窦和 颈内静脉血流
精选ppt
22
常见类型
女性,33岁。口服避孕药。
A: CT平扫示右侧横窦自发 性高密度灶。 B: FLAIR右侧横窦高信号。 C: MRV右侧横窦和颈静脉 不显影。 D: MRI T1示右侧横窦高信 号。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pt课件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pt课件
31
1. CT扫描的直接征象
(1)束带征:CT平扫可见,是皮层静脉新 鲜匍行的高密度血栓自发的显影征象。
(2)高密度三角征:CT平扫可见,提示上 矢状窦后部有新鲜血栓形成,在血栓形成后12周内出现。
(3)Delta征又称空三角征:在CT增强后 三角形的硬脑膜静脉窦断面上,窦壁因充血而 强化呈高密度,与腔内相对较低密度血栓形成 对比,类似于希腊字母δ,由此得名。
横窦与乙状窦形成血栓时,除了颅内 压增高、血栓侧视乳头水肿外,可见乳突部 浮肿、表面血管扩张、局部疼痛。当血栓扩 展至颈静脉时,可影响颈静脉孔处的IX、X 、XI颅神经,表现为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症状。
奎克氏实验压迫患侧颈静脉时,压力无 变化,压迫健侧则压力迅速升高,说明横窦 或乙状窦阻塞。脉:位于脑深部的静脉,主要收集 大脑半球深部髓质、基底神经节、间脑以及脑室 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主要的深静脉如下:
(1)丘脑纹状体静脉(前、后终静脉 ):主要 收集丘脑、纹状体、胼胝体等处的血液。
(2)透明隔静脉:主要收集透明隔、尾状核 头部、胼胝体嘴部和额叶深部的血液。
(3)脉络膜静脉:为脉络丛的一部分,收集 侧脑室和第Ⅲ脑室的静脉血。
3
脑 静 脉 分为深浅两组,多不与动脉伴行。 深组静脉 主要收集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
脑室等处静脉血,汇集成一条大脑 大静脉注入直窦。 浅组静脉 主要收集皮质和皮质下髓质的静脉 血,引入临近的静脉窦。
4
一.颅内静脉窦
1.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的上缘,前起于额 骨的鸡冠,沿大脑镰附着缘,向后行走,至枕内 粗隆附近的窦汇,管腔剖面呈倒三角形,是颅内 静脉窦中行径最长者。绝大部分人(约85%)上 矢状窦的前部有长约0.2~4cm的闭塞段,少数人 此闭塞段长达4~9 cm。上矢状窦的血流方向由 前向后,引流大脑上静脉的血液,对大脑皮质的 内侧面及背外侧面上部的静脉回流至关重要。并 且还通过蛛网膜颗粒再吸收脑脊液。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管理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管理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管理指南要点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本指南旨在提供管理此疾病的要点和建议。

诊断
- 与其他导致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脑梗死或脑肿瘤。

- 采用组合影像学技术进行确诊,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造影(MRV)。

治疗
- 在诊断确认后,立即进行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进一步恶化。

- 采用抗凝治疗,如肝素或华法林。

- 对于高危患者,考虑使用血栓溶解剂进行溶栓治疗。

- 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化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预防
- 特殊人群,如孕妇或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以
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促进患者活动和动力学锻炼。

- 给予抗凝治疗或使用弹力袜等预防措施。

随访
- 对于已诊断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以评估
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结论
本文简要介绍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管理指南要点,包括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

对于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决策。

2023颅内静脉血栓溶解治疗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溶解治疗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溶解治疗指南要点
指南简介
本文档旨在总结并简明扼要地介绍2023年颅内静脉血栓溶解治疗的关键要点。

该指南主要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以帮助临床医生在处理颅内静脉血栓溶解治疗时提供准确和有效的指导。

诊断要点
- 颅内静脉血栓的诊断应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等综合判断。

- 对于可疑病例,可以使用颅脑磁共振扫描(MRI)和CT静脉造影等影像学技术进行进一步诊断。

溶解治疗适应症
- 颅内静脉血栓溶解治疗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
- 确诊为颅内静脉血栓的患者;
- 临床病情较重,需要积极治疗的患者;
- 治疗开始时间在发病后6小时内。

溶解治疗药物
- 静脉溶栓治疗可选用的药物包括: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

- 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溶解治疗过程
- 溶解治疗应在监护设备下进行,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 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调整。

治疗后的管理
- 溶解治疗结束后,患者应继续接受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再发血栓的可能。

- 对于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处理并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结束语
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颅内静脉血栓溶解治疗的关键要点,以帮助临床医生在处理该类病例时提供准确和有效的指导。

然而,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医生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并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 MIP 左侧横窦、乙状窦未显示。
3D MIP 左侧横窦、乙状窦未显示;右侧脑表面 浅静脉较左侧扩张。
左侧颈内静脉内长条充盈缺损。
胸腹部大动脉未见异常。
MPR:左侧横窦、乙状窦充盈缺 损,未端至窦汇。
右侧
左侧
右侧
左侧
诊断:
1、左侧横窦、乙状窦及左侧 颈内静脉血栓形成。上至窦 汇水平,下达左侧胸1水平。 2、左侧颞、平扫及增强原始图像:左侧横窦及乙状窦内平扫密度
增高。
增强后左侧横窦及乙状窦内有充盈缺损。周围静 脉曲张。
左侧横窦及乙状窦内
脑表面皮质及皮质下斑片状出血,有明显脑水肿。
2、3D VR重建:左侧横窦、乙状窦、未见充盈 造影剂,周围静脉增多、扩张。
3D VR 左侧横窦、乙状窦未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