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教案

合集下载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地貌学课堂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一,地貌及地貌学1,概述固体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因此他可被分成多个规模不等,起伏各异,高低有别的形态单元。

就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形态单元而言,是大陆与海洋的分异。

在大陆上叠加着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次一级的形态单元;而在海洋中又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海沟和岛弧等,在大陆的山地中,地表起伏又可被分为冲沟,河谷等小级别的形态单元。

地球表面上这些各种各样的形态单元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貌。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分布,动态规律的科学。

2,地貌与地形的差异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如大陆和海洋,它们与整个地球内部物质构成和运动有关,确切的讲,与地壳组成和岩石圈运动相关联;而冲沟和河谷的形成和发展又与气候控制的流水相联系。

因此要研究地貌的成因,演化与分布,仅分析地球表面的起伏,高低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固体地球较深部位的构成和运动规律,固体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圈的运动和气候带展布规律。

所以说,地貌不仅是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而且还包括构成这些起伏的地壳和岩石圈物质以及作用于其上的大气和生物过程。

仅研究地球表面起伏的是地形学,这就是地貌与地形的差异所在。

较科学地说,地貌学是研究地貌及其成因,发展和结构的科学。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1,地貌的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2,地貌的形成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但概括地讲,地貌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

一是地球的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所谓内力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引起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火山和地震等。

外力作用是指地壳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形成一系列地表作用过程。

外力作用按外力性质主要分为如下几类:流水作用,地下水作用,波浪作用,冰川作用,风沙作用。

这些外力作用在地貌形成上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外力作用造成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2. 掌握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机理3. 认识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地貌学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2. 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构造、岩性、人类活动等3. 地貌作用机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4. 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海岸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貌学基本概念、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地貌作用机理及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2. 难点:地貌形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地貌演化过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貌学基本概念、地貌形成因素、地貌作用机理及地貌类型特征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地貌形成与演化过程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地貌实地考察,增强对地貌特征的认识4. 讨论法:分组讨论地貌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貌现象,激发学习兴趣2. 讲解地貌学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明确地貌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3. 讲解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介绍气候、构造、岩性、人类活动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4. 讲解地貌作用机理:阐述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地貌作用的过程和作用机理5. 介绍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海岸等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6. 案例分析:选择典型地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貌形成与演化过程7.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地貌特征8.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貌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10.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授:评估学生对地貌学基本概念、地貌形成因素、地貌作用机理及地貌类型特征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典型地貌案例时的思考深度和分析能力。

地理教案地貌的类型与形成

地理教案地貌的类型与形成

地理教案地貌的类型与形成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貌的概念、分类及形成原因。

2.掌握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地貌形成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地理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地貌的分类及特征。

2.地貌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地理教科书、地理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2.课件准备:包括地貌分类及形成原因的相关内容。

3.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相关部分,整理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地貌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地貌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地貌分类及特征(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地貌的分类方法,包括依据起伏程度分类和依据形成原因分类。

2.教师通过地理实物模型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如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与地球表层运动的关系,如山地与地壳运动的关系等。

Step 3:地貌形成的原因(30分钟)1.教师将地貌形成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并逐一介绍。

2.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地表作用和地下作用的影响,例如:水文循环、风蚀、冰蚀、波浪侵蚀、岩石风化等,让学生了解地貌形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不同地区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如河流侵蚀形成峡谷、地貌侵蚀形成盆地等。

Step 4:巩固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进行知识回顾与巩固,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讨论。

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地貌的特征与气候、植被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地貌研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Step 5: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给出相关概念的明确解释。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在地区的地貌类型及特征,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该地区地貌的形成原因,并探讨地貌类型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地理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感知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并了解地貌形成的原因。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案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案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2. 使学生掌握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地质学: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的科学。

2. 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岩石、矿物、化石等地球物质组成的研究。

地壳、地幔、地核等地球结构的研究。

断层、褶皱、岩浆活动等地质构造的研究。

山地、平原、盆地等地表形态的研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质地貌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地质地貌实地考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地质地貌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地质学与地貌学》教材。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地貌现象地点。

4. 考察工具:地质锤、罗盘、测量尺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地质学与地貌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第5-8课时: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9-12课时:岩石、矿物、化石等地地球物质组成的研究。

第13-16课时:地壳、地幔、地核等地地球结构的研究。

第17-20课时:断层、褶皱、岩浆活动等地质构造的研究。

第21-24课时:山地、平原、盆地等地表形态的研究。

第四单元地貌(一)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上学期大单元教学系列(人教必修第一册)

第四单元地貌(一)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上学期大单元教学系列(人教必修第一册)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著名地貌景观,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
(1)介绍各类地貌类型的成因、特点,结合地形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地貌知识框架;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问题分析能力。
3.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地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地貌知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课后作业:
布置与地貌知识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6.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貌知识的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对常见地貌类型的识别、成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运用地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地貌对聚落、交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地貌类型,提高识别能力;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地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6.课后作业:布置地貌知识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地理上学期大单元教学系列中,学生对地貌这一章节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前期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背景知识,对地貌类型有初步了解。但他们对地貌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深入理解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分析、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23,25第一章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学科.2.地貌学发展影响因素:地貌形成的营力(内:构造岩浆变质地震,外:流水海浪冰川风力重力人类)岩性和地质构造,内外力作用时间,人类活动3.戴维斯“地理循环”学说:地貌发育三要素(构造时间营力)彭克<地形分析>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结果魏格那的扳块构造学说4.地貌学实践意义: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第二章1.按构造地貌的规模可分为三级: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大地构造地貌(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地质构造地貌(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2.构造活动带:①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③洋脊裂谷带共同特点是地形高差起伏悬殊,新生代岩层发生显著形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等。

3.洋底构造地貌:大洋中脊(洋脊);大洋盆地:海岭,深海平原,海沟4.大陆边缘构造地貌大陆边缘可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二大类:稳定大陆边缘(以大西洋两侧的美洲与欧洲,非洲大陆边缘较为典型.大陆边缘基本上无火山活动,少有地震活动,反映了新生代构造运动相当平静的特点.这种稳定大陆边缘过去是大陆裂谷两侧的陆壳.作为板块边界具有强烈构造活动特征.后期随洋底扩张逐渐远离,中部形成大洋盆地,两例接受来自陆地的大量沉积,成为稳定的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在太平洋周围最为典型.整个大陆边缘由海沟与岛弧或边缘山地组成,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块边界,活火山以及大部分深源地震在这个地带,频繁的中浅源地震.靠大洋一侧震源深度较浅,靠大陆一侧较深.根据活动大陆边缘的地形特征,可分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由海沟与边缘山脉组成,大陆架非常狭窄.东亚型大陆边缘:自海向陆依次出现海沟岛弧弧后盆地)5.陆地构造地貌类型山地:山地是一统称,是由山岭及其间的谷地或山间洼地组合而成. 平原:平原是一种广阔的平缓的地貌类型,海拔高度一般20Om以下.多是在内力产生的沉降和外力发生加积条件下形成的.高原: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比附近低地高出500m以上的广大平坦的地面.盆地:盆地是一种复合地貌类型,由周围的山地或高原和中部的平原(或低矮的丘陵)所组成.6.地质构造地貌水平岩层构造地貌:桌状台地,平顶山,方山,层级状山地,丹霞地貌单斜地貌:猪背山褶曲地貌穹窿构造地貌断裂地貌(断层地貌)1.断层崖2.断层线崖3.断层谷4.断块山与断陷盆地:是在地垒和地堑的构造基础上形成的。

小学三年级地理地貌教学案

小学三年级地理地貌教学案

小学三年级地理地貌教学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地貌的定义和种类;2.熟悉并能够描述不同地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3.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4.增强学生对地貌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地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貌的定义和种类;2.常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3.地貌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重点1.地貌的定义和种类;2.常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四、教学难点地貌的形成原因。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以下教学材料:1.地貌图片和实物模型;2.地貌形成过程的动画或视频;3.课堂展示材料。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地貌现象,并提问:“你们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地貌呢?”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说明地貌的定义:“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形成的地形,包括山、丘陵、河流、湖泊等。

”3.教师出示地貌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地貌特点。

第二步:学习地貌的种类(1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地貌,如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学生观察并记录每种地貌的特点,并与同桌分享。

第三步:学习地貌的形成原因(20分钟)1.教师介绍地貌形成的一般原因,如地震、火山喷发、风化、河流侵蚀等,并与学生分享相关图片和动画。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通过观察地貌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推测地貌形成的原因。

3.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自己的思考结果。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地貌类型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同学们进行展示。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和互联网搜索到的相关信息,撰写一个小组报告,介绍所选地貌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第五步: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貌的种类和形成原因。

2.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对地貌的感悟和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地貌学课堂教案》

《地貌学课堂教案》

《地貌学课堂教案》第一章:地貌学概述1.1 地貌学的定义1.2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3 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2.1 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2.2 地貌形成的作用力2.3 地貌形成的过程和类型第三章:现代地貌过程3.1 河流地貌过程3.2 风力地貌过程3.3 冰川地貌过程3.4 海岸地貌过程第四章:地貌分类和地貌区划4.1 地貌分类的原则和方法4.2 常见的地貌类型4.3 地貌区划的意义和原则4.4 地貌区划的方法和步骤第五章:地貌与人类活动5.1 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2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5.3 地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六章:河流地貌6.1 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6.2 河流侵蚀与沉积作用6.3 常见的河流地貌类型6.4 河流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七章:风力地貌7.1 风力地貌的形成原理7.2 风蚀与风积作用7.3 常见的风力地貌类型7.4 风力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八章:冰川地貌8.1 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8.2 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8.3 常见的冰川地貌类型8.4 冰川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九章:海岸地貌9.1 海岸地貌的形成原理9.2 海岸侵蚀与沉积作用9.3 常见的海岸地貌类型9.4 海岸地貌的分布与特征第十章:地貌学的应用10.1 地貌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10.2 地貌学在环境评估中的应用10.3 地貌学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10.4 地貌学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地貌学概述:重点关注地貌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地貌类型、地貌形成的作用力和地貌形成的过程。

二、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重点关注地貌形成的作用力和地貌形成的过程。

地貌形成的作用力包括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如地壳运动、侵蚀、沉积、风化等。

地貌形成的过程包括侵蚀、搬运、沉积等环节,这些环节共同作用形成了各种地貌类型。

三、现代地貌过程:重点关注各种现代地貌过程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地貌学课程设计

地貌学课程设计

地貌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地貌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因素及作用过程。

2. 学生能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地貌特征,如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等。

3. 学生能了解我国主要地貌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地图、图片、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地貌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地貌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对地球地貌景观的欣赏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增强学生对我国地貌多样性的认识,激发爱国情怀。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地貌学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貌现象,增强地理学科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地貌学基本概念:地貌的定义、分类及形成因素。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貌学概述2. 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因素及作用过程:- 内动力因素: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

- 外动力因素:水流、风力、冰川、生物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貌形成的动力因素3. 不同类型地貌特征及分布:- 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林等。

- 河流地貌:河谷、河曲、三角洲等。

- 冰川地貌:冰斗、U谷、冰碛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貌类型的多样性4. 我国主要地貌类型分布及特点:-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我国地貌类型及分布5. 地貌观察与分析方法:- 实地考察、地图分析、遥感图像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貌研究方法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第四单元地貌(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单元地貌(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出具地貌形成过程的填空题、选择题,检验学生对地貌形成知识的掌握程度。
3.创设情境,让学生分析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总结归纳
1.对本章地貌知识进行梳理,强调地貌类型、形成过程、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等重点内容。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强调地貌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针对教学重难点的具体设想如下:
1.对于地貌类型的辨识与特点理解,设计“地貌猜猜看”等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辨识各种地貌类型,同时结合课本中的描述和实例,加深对地貌特点的理解。
2.对于地貌形成过程的掌握,利用动画和模型演示地壳运动、河流侵蚀等过程,使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地貌的形成机制。
3.对于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分析,引入实际案例,如梯田建设、城市防洪工程等,让学生分析地貌在这些案例中的作用,从而理解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单元地貌(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貌的定义,掌握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如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等。
2.学习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因素,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力、水力等,并了解其对地貌演变的影响。
3.掌握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地貌对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布局等方面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提问:“为什么地球上的地形会有如此多样的变化?”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地貌形成的兴趣。
2.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地貌图片,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三角洲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简要介绍地貌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案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案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案第一章:地质学与地貌学概述1.1 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定义解释地质学和地貌学的概念强调地质学和地貌学在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性1.2 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历史发展介绍地质学和地貌学的发展过程提及著名地质学和地貌学家以及他们的贡献1.3 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分析的重要性第二章:地球的结构与演化2.1 地球的结构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强调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区别和特征2.2 地球的演化解释地球的演化过程提及地球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板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第三章:岩石与矿物3.1 岩石的分类与特征介绍岩石的分类,如igneous、sedimentary 和metamorphic 强调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征3.2 矿物的特征与识别介绍矿物的特征,如晶体结构、硬度和颜色教授矿物识别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章:地貌学基本原理4.1 地貌学的基本概念解释地貌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强调地貌学在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性4.2 地貌形成的过程介绍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如侵蚀、沉积和构造运动强调不同地貌形成过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4.3 地貌类型的特征与识别介绍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识别方法举例说明各种地貌类型的典型地区和特点第五章:地形图和遥感技术5.1 地形图的编制与应用解释地形图的概念和编制方法强调地形图在地质学和地貌学研究中的应用5.2 遥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介绍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常用设备强调遥感技术在地质学和地貌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第六章: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成6.1 风化作用介绍风化作用的类型和过程强调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风化作用的影响6.2 侵蚀作用解释侵蚀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强调流水、风力、冰川等侵蚀作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6.3 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介绍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强调不同搬运和沉积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第七章:构造地貌学7.1 构造地貌的概念解释构造地貌的定义和特征强调构造地貌在地质学和地貌学中的重要性7.2 板块构造理论介绍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强调板块运动和地壳变形对构造地貌形成的影响7.3 构造地貌实例分析分析世界著名构造地貌的形成和特征强调构造地貌研究对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预警的重要性第八章:河流地貌学8.1 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介绍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如侵蚀、搬运、沉积等强调河流地貌与河流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8.2 河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介绍不同河流地貌类型的特征和识别方法强调河流地貌对水资源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8.3 河流地貌实例分析分析世界著名河流地貌的形成和特征强调河流地貌研究对防洪、治河工程等领域的指导意义第九章:冰川地貌学9.1 冰川地貌的概念与特征解释冰川地貌的定义和特征强调冰川地貌在地球历史和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9.2 冰川地貌形成过程与类型介绍冰川地貌形成过程和类型,如冰川侵蚀、冰川沉积等强调冰川地貌与气候、地质条件的关系9.3 冰川地貌实例分析分析世界著名冰川地貌的形成和特征强调冰川地貌研究对气候变化评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十章:地貌学研究方法与应用10.1 地貌学研究方法介绍地貌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如实地考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地貌学中的重要性10.2 地貌学应用领域强调地貌学在资源评价、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应用介绍地貌学在工程建设、旅游开发等领域的实践案例10.3 地貌学发展趋势分析地貌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强调地貌学在应对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定义及重要性:重点关注学生对地质学与地貌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这两门学科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貌学课堂教案》

《地貌学课堂教案》

一、教案名称:地貌学导论教学目标:1. 了解地貌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2. 掌握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方法。

3. 了解地貌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教学内容:1. 地貌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地貌学的基本概念3. 地貌学的主要研究方法4. 地貌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地貌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貌学的重要性和成就。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地貌学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地貌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2. 案例素材:提供一些地貌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貌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案名称:地表形态及其形成机制教学目标:1. 了解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地表形态的形成机制。

3. 了解地表形态与地貌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2. 地表形态的形成机制3. 地表形态与地貌学的关系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地表形态的形成机制和与地貌学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地表形态案例。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表形态与地貌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形成机制和与地貌学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典型的地表形态案例。

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形成机制和与地貌学的关系。

2. 案例素材:提供一些典型的地表形态案例。

教学评估:三、教案名称:河流地貌教学目标:1. 了解河流地貌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类型。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地貌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岩性和地质构造以及作用时间三方面影响下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便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合理地利用有利的地貌条件,改造不利的地貌条件。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地貌学的性质2.内外力、岩性及构造等因素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本章内容: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地形。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动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和发育规律的研究、以及组成地貌的沉积物等的研究。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脱胎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是属于二者之间的边缘学科。

另外,任何一种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貌形态的同时,也形成第四纪堆积物。

因此,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常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同一对象。

(四)地貌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岩性和地质构造以及作用时间三方面影响下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便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合理地利用有利的地貌条件,改造不利的地貌条件。

二、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因素(一)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地貌形成的营力主要是两种——内力和外力。

1.内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内力指由地球内能所发生的作用。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

地表一些巨型、大型的地貌形态主要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外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流水和生物等外力所起的作用。

按照外力的性质可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以及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的作用等;按照外力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块体运动等。

由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因而外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另外,在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常常不是由单一的外营力起作用,而是由多种外营力组成一定的外力组合同时起作用,这属于气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

《地貌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地貌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兴趣,增强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各种地貌类型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如山地、平原、河流地貌、海岸地貌等。

(2)地貌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

2、难点(1)复杂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和分析。

(2)运用地貌学知识解释实际地理现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地貌类型和形成过程的理解。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地貌景观图片,如黄山、桂林山水、黄河三角洲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引出地貌学的主题。

2、知识讲解(约 40 分钟)(1)介绍地貌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2)讲解常见的地貌类型,如山地地貌,包括断块山、褶皱山等,分析其形成过程和特点。

(3)讲解平原地貌,如冲积平原、湖积平原等,探讨其形成的条件和分布规律。

3、案例分析(约 20 分钟)以长江三峡为例,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包括峡谷、河漫滩、阶地等。

引导学生思考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4、小组讨论(约 2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海岸地貌的类型(如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等)和形成机制。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课堂总结(约 10 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强调地貌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6、布置作业(约 5 分钟)(1)让学生观察家乡附近的一种地貌,描述其特征并分析可能的形成原因。

地理观察地貌课程设计

地理观察地貌课程设计

地理观察地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地貌的基本概念,包括地貌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地貌特征,如山地、平原、丘陵、峡谷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地貌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观察方法,观察和分析实际地貌形态,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地图技能,解读地貌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5.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或图片分析,进行地貌特征的比较和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对自然地貌的探索热情。

2. 学生能够意识到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学生通过地貌学习,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地理学科中的地貌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地貌的直观认识,并培养其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通过实地观察、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貌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具备地貌相关知识,发展地理技能,并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地貌基本概念:地貌的定义、形成原因、分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地貌与地形2. 地貌类型的识别与描述:山地、平原、丘陵、峡谷等典型地貌特征及其分布。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地貌与地形3. 地理观察方法:学习如何观察地貌,包括观察角度、方法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理观察方法——地貌观察4. 地貌图的解读:培养学生解读地貌图的能力,掌握图例、比例尺等地图要素。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理图表——地图的使用5. 实地考察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结合课本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大学地质地貌学微课教案

大学地质地貌学微课教案

课程名称:地质地貌学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学生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地貌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地质地貌学概述2. 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3. 地貌类型及分布4. 地貌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地质地貌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地质地貌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地质地貌学概述1. 地质地貌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地质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 地质地貌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1. 地质作用的类型: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 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态的关系3. 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的关系4. 举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的相互影响四、地貌类型及分布1. 山地地貌:山地类型、特征及分布2. 盆地地貌:盆地类型、特征及分布3. 平原地貌:平原类型、特征及分布4. 沙漠地貌:沙漠类型、特征及分布5. 水域地貌:水域类型、特征及分布五、地貌学的研究方法1. 野外实地考察2. 室内分析实验3. 地球物理勘探4. 地球化学勘探5. 遥感技术六、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质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强调地质地貌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发展历程。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典型地质地貌景观的成因。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地质地貌学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 野外实地考察(可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对地质地貌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四章地貌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地貌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3.重难点:地貌研究方法的应用。
设想:结合地貌剖面测量、地貌演化分析等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地貌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地貌现象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貌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地球资源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3.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通过地貌知识的学习,了解我国地貌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性。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地貌的定义、形成原因、分类、研究方法等知识点。
2.强调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著名地貌景观,如长城、黄山、张家界等,让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思考这些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
2.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吗?”“地貌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3.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地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要求:建议具有创意,分析合理,能够为家乡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地貌学课堂教案》word版

《地貌学课堂教案》word版

《地貌学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掌握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3. 能够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成因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地貌形成因素、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成因2. 教学难点:地貌形成因素的综合分析、地貌类型的识别和判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地貌形成因素和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成因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地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貌学知识3.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案:准备详细的教学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2.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配合讲解和展示地貌学知识3.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地貌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2. 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讲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貌的定义、分类等3. 讲解地貌形成因素:讲解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地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貌学知识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和成因6. 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地貌学基本概念和地貌形成因素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七、教学拓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对地貌现象的直观认识。

2. 相关书籍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地貌学相关书籍,加深对地貌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学术讲座:邀请地貌学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效果。

2.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地貌学的性质2.内外力、岩性及构造等因素对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本章内容: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地形。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动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和发育规律的研究、以及组成地貌的沉积物等的研究。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脱胎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是属于二者之间的边缘学科。

另外,任何一种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貌形态的同时,也形成第四纪堆积物。

因此,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常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同一对象。

(四)地貌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岩性和地质构造以及作用时间三方面影响下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便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合理地利用有利的地貌条件,改造不利的地貌条件。

二、地貌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因素(一)地貌形成的营力(动力)地貌形成的营力主要是两种——内力和外力。

1.内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内力指由地球内能所发生的作用。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

地表一些巨型、大型的地貌形态主要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外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流水和生物等外力所起的作用。

按照外力的性质可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以及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的作用等;按照外力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块体运动等。

由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因而外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另外,在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常常不是由单一的外营力起作用,而是由多种外营力组成一定的外力组合同时起作用,这属于气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外力在地貌形成过程中是不断地把高地上的风化物质搬运到低地,逐渐夷平高地和填平洼地,使地表的起伏平坦化。

所以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夷平地表。

它能破坏高地形成侵蚀地貌,也可在洼地堆积形成堆积地貌。

3.内、外力相互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内力和外力在地貌发育过程中始终是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作用效果相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二)岩性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

岩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抗蚀力,因此,在同一外力作用区,岩性差异也可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三)内外力作用时间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亦会出现不同的地貌形态,显示出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三、地貌学的发展和现状(一)我国古代地貌知识的积累:有关地貌学知识反映在我国的一些古典文献中,如《禹贡》、《水经注》、《梦溪笔谈》、《徐霞客游主记》等。

(二)近代地貌学的发展地貌学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

此期在地貌学理论上贡献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的人物是美国学者W.M.戴维斯和德国学者W.彭克,他们是当代地貌学的奠基人。

1.侵蚀循环学说侵蚀循环学说是戴维斯于1899年创立的关于地形发育的主要理论。

他认为地貌的发育要素有三个——构造、时间和营力,地貌的演化体现了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一提法抓住了地貌演化过程的实质。

他通过对外营力作用下的地貌的研究,把地理循环分为“风蚀循环”、“冰蚀循环”、“水蚀循环”、“海蚀循环”等。

而在每种循环中,又把地貌的发育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一个短暂而起伏迅速增加的青年期,一个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的壮年期,起伏微弱而时间无限长的老年期。

指出了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地貌发育的因素,是地貌学中第一个系统阐述地貌发展的古典理论,对地貌学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其不足之处是,在思想方法上过于简单化,忽视了地貌发育过程中许多因素的变化。

实际地貌的发育是非循环模式,而是旋迴性的;同时,他把地壳上升和侵蚀作用人为地分开,也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其次,他只注意到河流的下切作用,而忽视了其它形式的流水作用。

2.彭克的“地形分析”学说该学说与戴维斯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地貌是内外力同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研究地貌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地貌形态去了解内外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确定地壳运动的性质。

地貌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分析斜坡形态。

他把内外力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自然界常见的山坡形态联系起来,但没有考虑气候、岩性等对山坡形态的影响。

(三)地貌学的现状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分支地貌学科发展较快。

3.与相邻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4.研究手段和方法提高很快。

四、地貌学的实践意义(一)农业生产方面(二)工程建设方面(三)矿产普查方面第二章构造地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板块构造学说对全球构造地貌成因之分析2.海底构造地貌类型3.陆地构造地貌类型4.不同构造型式的地貌特征本章内容: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即通过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

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

按构造地貌的规模可分为三级: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是地壳运动、大地构造的表现。

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是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貌,有的是地质构造经外力剥蚀出露的产物。

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一、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为一接近扁率1:298的旋转椭球体(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二、大陆与洋底洋底——水深一般超过3000m的大洋底部。

占地球总面积的55%。

洋底地壳厚度薄,是玄武岩质,上覆薄层深海沉积物或缺乏。

大陆——大陆地壳密度小、厚度大、二氧化硅含量大。

表层为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其下为花岗岩质的基础,再下面为玄武岩质层。

大陆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9%。

大陆边缘——洋底与大陆之间的过渡地带。

指陆地周围水深小于3000m的海底,占地球总面积的16%。

大陆边缘的地壳具过渡性质,大部分地方接近陆壳。

三、全球构造地貌的形成(一)特点根据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特点,可将地球表面分为带状分布的构造活动带和位于构造活动带之间的相对稳定区。

1.构造活动带全球有三条规模巨大的构造活动地貌带:①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③洋脊裂谷带共同特点是地形高差起伏悬殊,新生代岩层发生显著形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等。

2.相对稳定区在构造活动带之间是相对稳定的区域。

地形起伏较缓,新生代岩层形变错位不强,很少有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弱。

这种稳定区内最稳定的是洋底深海平原区和大陆上由古老地盾构成的高原和平原区。

(二)成因勒比雄将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除太平样板块完全属洋壳构成外,其它五个板块范围兼包陆壳和洋壳部分。

板块之间的边界活动带是由上述三大构造活动带组成。

这些边界地貌反映了两侧板块性质与活动的特点。

洋脊裂谷带的生成反映了两侧洋壳板块的分离,环太平洋大陆边缘主要反映了洋壳板块与陆壳板块的汇聚,喜马拉雅山突出反映了两侧陆壳板块的碰撞过程。

板块的分离与汇聚运动是以地球内部物质对流运动为基础的。

整个地壳和上地慢组成的岩石圈板块是随地球内部物质对流运动而运动。

由于对流运动在大洋中脊轴部上涌,使二侧板块发生平移分离运动,而在对流下沉区则发生板块汇聚和碰撞,以致形成三种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带不同的构造和地貌特征。

第二节海底构造地貌一、洋底构造地貌(一)大洋中脊(洋脊)大洋中脊是洋底的重要地形,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脉,全长约80000公里。

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均有分布,并相互连通。

其上水深约3000~4000米。

洋脊的地形较为复杂,由两列平行脊峰和中间的洋脊裂谷构成,并被一系列横向转换断层切断成不连续的段落。

洋脊裂谷是地慢物质上涌地方,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新生代玄武岩岩浆喷发溢流活动带,是新洋壳形成地带,伴有频繁的浅源地震。

当地幔物质上涌时,洋脊顶部受拉张而形成纵向的洋脊裂谷。

同时,岩浆溢出,新洋壳不断地在中脊顶部形成,并不断向两侧扩展,因而离洋脊越远,洋底年龄越老。

洋脊上缺乏深海沉积物,保存了熔岩溢流、火山喷发及转换断层所造成的原始地形。

(二)大洋盆地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两侧,向外与大陆边缘相接。

它是洋壳从洋脊向外迁移过程中形成的。

这里构造运动相对平静,岩浆活动微弱,缺少地震活动。

其中主要地貌类型有:l.海岭海岭是大洋盆地内部大型正地形的总称。

其成因类型有火山海岭、断裂海岭和陆壳海台等。

2.深海平原大洋盆地中被海岭分隔开的低地,又称海盆。

平均水深5000~6000米,其原始状态为大约300米起伏的丘陵地形,主要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速率较慢,约0.2厘米/千年。

3.海沟海沟在构造上是岩石圈板块相撞的产物。

洋底一侧的洋壳以一定角度向大陆边缘一侧陆壳下面俯冲,在俯冲带位置上形成了海沟。

与岛弧伴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

二、大陆边缘构造地貌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

水深在0~3KM。

包括大陆架和大陆坡两部分。

根据新生代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可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二大类。

(一)稳定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以大西洋两侧的美洲与欧洲、非洲大陆边缘较为典型,故又称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在其复杂的断块构造的基底上通常有几千米以上的中、新生代陆源碎屑沉积物,形成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的外侧至大洋盆地为大陆坡。

此类大陆边缘基本上无火山活动,也极少有地震活动,反映了新生代构造运动相当平静的特点。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这种稳定大陆边缘过去是大陆裂谷两侧的陆壳。

早期它作为板块边界具有强烈构造活动特征。

后期则随洋底扩张逐渐远离,中部形成大洋盆地,其两例接受来自陆地的大量沉积,成为稳定的大陆边缘。

(二)活动大陆边缘在太平洋周围最为典型,故又称为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整个大陆边缘由海沟与岛弧或边缘山地组成,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块边界,世界上 60~70%的活火山以及绝大部分深源地震都分布在这个地带,同时还有频繁的中、浅源地震。

靠大洋一侧震源深度较浅,靠大陆一侧较深。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这里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冲撞挤压的地带,当大洋板块自洋脊向两侧移动时,由于洋壳板块的岩石密度大,位置较低,遇到大陆板块时,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俯冲带上形成深海沟以及与其平行的山脉成岛链。

根据活动大陆边缘的地形特征,可分为以下二类:1.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以太平洋的东岸最为典型。

由海沟与边缘山脉组成,大陆架非常狭窄。

2.东亚型大陆边缘以东亚的大陆边缘最为典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