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给老师起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给老师起外号
怎么办
.胡炳旭冯洪德
有一位老师姓唐。大概是因为糖是甜的缘故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学生们背地里都叫他甜老师。一次,有七八个学生一起回家,一路上谈笑风生,忘乎所以,突然听到有人向他们打招呼:“同学们好!”猛然抬头一看,正好同唐老师撞个满怀,大家纷纷跳下自行车向老师回礼。因为太突然了,大家竟异口同声地说:“甜老师好!”唐老师先是一愣,后有所会意,不好意思地、却很有礼貌地向学生告别。
事后,唐老师把其中一位学生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让座沏茶,促膝谈心,希望他能够把同学们对自己的意见收集起来,告诉自己,以便于自己改进工作方法、纠正缺点。唐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是一位好老师。这位学生把唐老师的意思转告给伙伴们,大家心里很内疚,觉得对不起唐老师,一致认为今后不能再A}}唐老师的外号了,应该去向唐老师赔礼道歉。
学生给老师起的外号,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某些特点,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多数含有贬义。作为被起外号的老师,首先要弄清外号的性质。如果是贬义的,那么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1.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不敢直接向老师反映问题。2.教师的工作确实有失误,或者有不良的习惯,给学生留下了起外号的素材。3.教师素质低,学生瞧不起老师。教师要想让学生不在背地里议论自己的贬义外号,就必须深入学生了解情况,摸清起外号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楷模,理应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我,给学生树立做人的榜样。
有的教师一听到学生给自己起的贬义外号,就火冒三丈,将学生A}}到办公室里狠整一顿。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虽然教师的怨气得到了发泄,但学生的怨气反而加重了,本来就不融洽的师生关系犹如雪上加霜。唐老师在听到自己的绰号时,没有发脾气,而是主动把学生代表找来,诚恳地向学生征求意见,积极地查找自身的原因,使学生在感受到教师诚意的同时,产生对老师的敬意和负疚感,从心底里自怨自艾。
(责编格尔)
看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一定觉得这也问得太没水平了。不敢给老师取外号,那还算什么学生?事情的确如此,在学校里,没被学生取外号的老师几乎绝迹了。而且深究起来,老师所获得的外号,通常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深意”,一种是因为太恨,一种是因为太爱。
不过我们今天并不想就事论事说“外号”,而是想聊聊与“老师”有关的作文话题。在仍旧摆脱不了“以分数论
并不可怕的外号—回应《学生给我起外号》杨雪峰
学生给老师起外号,是校园内很平常的一件事。《现代汉语词典》对“外号”的解释是:“人的本名以外,别人根据他的特征给他起的名字。大部分含有亲昵、憎恶或开玩笑的意味。”学生给老师起的外号有些是善意的,显示出师生关系的亲密,如“老大”、"XX姐”之类,而另一类则是由于某种原因对老师发泄不满或是嘲笑老师,我觉得案例中的学生给这位老师起的“尖嘴大公鸡”就属于这一类。对于善意的外号,我们完全可以欣然接受,因为这表明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融洽的。对于第二类外号,教师首先要学会“装聋作哑”,宽容学生。我们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用穷追猛打,因为学生是不成熟的孩子,对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不足,我们教师需要留给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进而改正错误的时间和空间。紧接着,我们要反思与律己。要知道教师的外号是教师典型特征在学生心目中的反映,也是师生
关系的晴雨表,学生不会无缘无故地埋怨、讨厌甚至憎恨老师,凡事皆有缘起。案例中的侯老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就过于严苛,以为“严师出高徒”,可惜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我觉得侯老师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先在班干部中互相交流一下,听听孩子对自己有什么意见。美国心理咨询专家高顿认为,积极聆听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技巧。聆听在师生沟通中有着奇妙的功效,可以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也可以明确告诉学生我们教师的苦衷,以取得谅解。第二步,可以在班级中选出两个“监督员”,为的是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看到老师要发火时就偷偷地摇手示意。我想,青年教师不妨一试。
怎么看待学生给教师起外号,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心态。自古以来,师道尊严就是不可侵犯的,这就使教师高高在上,不便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学生给老师取了一个外号就勃然大怒。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自省吾身,找到把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解决之道,或许,那些外号在多年以后,还会成为学生们怀念校园时记忆里最深的一部分呢。(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四中学:上海,200030)
宽容也是教育—回应《学生给我起外号》贺佳颖
侯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只是在“严师出高徒”和“严是爱,松是害”等观念影响下,采用了不少老师都会使用的过于严苛的方式教育学生。不可否认,在很多时候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但过分严厉,就有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从“学生给我起外号”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
其实,对于身心尚未成熟,处于发展期的小学生,上课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讲、作业没交或是作业不认真、课间打闹争执等,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我们教师宽容一些,妥善地处理学生所犯的过错,学生才会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也是一种美德,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艺术。处理侯老师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尝试以下三种途径:
1.维护学生自尊,鼓励自我教育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都会出于责任感去批评和教育。但当着众多学生的面进行批评训导,势必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指出:“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人才能自爱、自律、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所以,对于做了错事的孩子,教师不必动辄批评,而只需用其它途径加以暗示。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改正错误、获得进步。应该相信学生,给他们自我教育的机会。
2.树立榜样示范,形成模仿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年龄虽小,但接受新事物快,特别善于模仿。教师可以采用“榜样示范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例如表扬每天按时到校的学生;一节课结束,称赞上课专心听讲的同学……由于这些榜样与学生朝夕相处,使人感到更真实、更亲切,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
3.开展小组竞争,培养责任意识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竞赛。“比一比、赛一赛”,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对于喜欢戴“高帽子”的学生来说,还是非常管用的。以评分的方式对小组成员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学习情况等各方面进行评比,并定期对优秀小组进行奖励,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小组的一分子,在团队精神的驱使下,会使犯错的学生产生羞愧感,从而自觉地改正缺点,形成要为集体争光、积极向上的心理。通过开展小组竟赛,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你追我赶和共同提高。
(作者单位:上海市开元学校,上海,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