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惯,大大增加了乳制品的摄入。这反映出( B )
A.中原地区畜牧业繁荣
B.民族交融对饮食的影响
C.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
D.佛教传播推动民族交融
11.(2022合肥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国君苻坚仰慕儒家经典,积极恢复太学和地方各 级学校,广修学宫,还亲自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各级机构任职。苻坚此举( A ) A.推动民族交融 B.消除了民族间的矛盾 C.动摇中央集权 D.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6.阅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请按图中字母顺序写出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2)内迁各族的规模在山西、陕西的表现是怎样的? (3)前秦政权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其强大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A:鲜卑;B:匈奴;C:羌;D:氐;E:羯。 (2)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3)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 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知识框架
西晋的建立
1.建立: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晋,定都 2.统一:280年,西晋灭 吴 ,统一全国。
洛阳
,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八王之乱
1.背景:封王势力日益强大,晋惠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 2.概况: 晋惠帝 时,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影响: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内迁五胡:匈奴族、 鲜卑 族、羯族、氐族、羌族。 2.十六国: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建立的15个主要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 六国”。 3.前秦概况: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 王猛 为 相,励精图治,逐渐强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西晋的建立和统一,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在266年由司马炎建立,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然而,由于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内乱,西晋在316年灭亡。
在此期间,北方各族的内迁也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体系,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融合是历史进步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2.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素材。
2.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3.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西晋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西晋统一的影响和北方各族内迁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互相提问,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共27张PPT)
八王之乱
时间:晋惠帝在位期间
影响:西晋衰落;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 规模的人口迁徙 迁移时期:东汉末年、魏、晋时期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北方游牧民 族内迁
生活状况:西晋向其收取重税,征兵 派役,掠买人口 结果:部分内迁民族起兵反晋; 西晋灭亡,北方政权十六国并立
当堂训练
1.西晋的建立者是 ( C )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2. 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B ) A 魏、蜀、吴 B 蜀、魏、吴 C 吴、蜀、魏 D 蜀、吴、魏 3. 下列民族建立的政权在4世纪 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 ) A 氐族 B 羌族 C 羯族 D 鲜卑族
学习目标
1、了解及掌握西晋建立及统一全国的相 关史实。 2、了解八王之乱的影响及我国古代历史 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及北方 政权的更迭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一)西晋的建立
1、背景:
(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 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
(2)曹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 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 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复习
战役 时间 作战双方 结果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公元200年
曹操和袁绍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特点
作用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统 一北方的基础 奠定了三国鼎 立的基础
曹丕 220年
魏
刘备 221年
成都
洛阳
建业
孙权 222年
蜀
三国鼎立
吴
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是什么 时候结束的?之后我 国进入什么时期?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武帝司马炎的统治下,实现了短暂的中国统一,以及随后北方各族的内迁。
本课的重点是西晋的统一和内迁,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2.知道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3.理解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西晋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讲授:介绍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内迁案例,让学生了解内迁的过程和影响。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西晋统一和内迁的特点和意义。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西晋统一的意义和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司马炎的统治•八王之乱的结束•北方各族的支持•实现了中国的短暂统一•推动了北方地区的发展二、北方各族的内迁1.内迁情况:–各族的内迁过程–各族的内迁原因–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增加了北方地区的动荡和不稳定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西晋统一和内迁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策略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三国鼎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三国分别是指那三国?势力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导入: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乐不思蜀”等成语。
2.直观利用朝代歌“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导入(或朝代更迭示意图)。
出示学习目标:
知道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分析西晋统一和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认识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在初步学习本课的基础上,梳理基本史实。同时,充分利用趣味性的历史细节,丰满历史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体验】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史料探究、体验感悟
1、西晋的统治与灭亡
1.统治风气
(1)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注:当权者的亲属)也。
——《晋书·段灼传》
(2)《钱神论》论述。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三国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下接后面两课人口南迁开发南方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主要包括“西晋短暂统一”、“八王之乱”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三个部分内容。本课头绪较多,但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着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统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部分集中体现了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所趋。
2、西晋统治者骄奢淫逸,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激化了原有的阶级、民族矛盾,最终导致了民族内迁与西晋的灭亡。
从反面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八王之乱与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西晋的短暂统一的原因教学过程:新课预习:1、三国后期,司马懿夺取魏国军政大权,266年,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以洛阳为首都。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2、西晋建国伊始,贵族腐化,奢靡成风,而晋武帝分封诸侯王,造成了地方势力增强。
晋惠帝昏庸无能,诸侯王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展开激战,史称八王之乱。
3、东汉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趁西晋战乱时,少数民族不断起兵,建立各个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漫画,说一说漫画中的故事?乐不思蜀石崇王凯斗富何不食肉糜狗尾续貂刘禅亡国后,在洛阳不思故国,自谓乐不思蜀;西晋贵族石崇、王凯攀比斗富,挑动不良的社会风气;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不知民间疾苦,当百姓受灾,他只能以何不食肉糜对答。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伦大肆授予官职,由于封官太滥,百姓以狗尾续貂讽刺之。
师:听完这些故事,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什么样的社会风气?生:腐朽、堕落、不堪,没有进取之心,充满了腐败的味道。
师:常言道,魏晋风度,既指两晋时期,人们追求个性,放荡形骸的洒脱,也从另一个方面暴露了当时赤裸裸的个性的私欲,人性的本恶、社会风气的堕落。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就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出使历史图片,展示三国后期的政治斗争,让学生们看图说历史司马懿装病司马昭之心司马炎称帝魏灭蜀之战西晋灭吴之战师:三国后期,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把持曹魏政权;此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相继执曹魏之牛耳。
最终司马炎废掉了曹魏君主,篡位称帝,建立西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武帝的统治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以及随后八王之乱的爆发。
课程内容还包括了北方各族的内迁,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段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西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2.难点:理解西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以及八王之乱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西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提高学生的 historical thinking ability.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
3.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
4.学习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论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西晋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西晋的地理位置和周边民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新人教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
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难点:西晋发生内乱的原因。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从东汉末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最后我们分析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并得出结论,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西晋)对,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
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又是为什么呢?魏晋时期,除汉族外,还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来?又做了什么?学了本课内容你们就知道了。
【内容探究】一、西晋的建立师: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
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
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
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
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长久,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
”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
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
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内容是西晋的建立和灭亡,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西晋的历史地位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对于西晋的建立和灭亡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于这些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灭亡的过程,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建立和灭亡的过程。
2.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灭亡的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3.讲授法: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晋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引出西晋的建立。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灭亡的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解答。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惠帝时期实现的短暂统一,以及随后八王之乱导致北方各族的北迁。
教材通过介绍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使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可能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一历史事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的背景、原因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的背景和原因。
2.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和理解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巩固。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小故事:《傻瓜皇帝》
晋武帝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衷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司马炎对此很 发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 出了几道问题考他。 司马炎:司马衷,你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守住祖宗创下的基业 啊?过来,我出几个问题考考你,拿回去做,三天之内答复我。 司马衷:(战战兢兢接过考题,傻了眼似的反过来、倒过去看了一通,垂头丧气地退下。) 贾南风:(见司马衷唉声叹气,说道)你真是没用,这有何难!你贵为太子,叫几个人帮你答题 不就成了?交给我去办。 (贾南风很快就让人把答案做出来,司马哀乐不可支地去见司马炎。) 司马炎:(边看边点头)谁说你傻呀?思维还是很清楚的嘛!这下我死了也就可以瞑目了。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 庸无能的皇帝。) 司马衷:好也!我老爸可死了!轮到我当皇帝喽!各位大臣,朕今天心情好,走,出去玩一玩! (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 司马衷: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官家的东西还是私家的东西? 随从:(感到皇帝的问题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呢──呢──这些东西嘛──在官家里叫 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大臣:启奏陛下,近几年闹灾荒,各地都报告说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 司马衷:“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由于晋惠帝昏庸无能,在他统治期间,实际上是贾后专权。贾后掌权七八年,骄横跋扈,胡 作非为,名声坏透了。各地的诸侯王都想夺皇帝宝座,在他们之间就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厮杀。参 加这场混战的一共有八个诸侯王,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前后延续了十六年,西晋的 统治严重削弱。316年,被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攻灭。 第二年,皇族司马睿在长江以南地区建立东晋政权。黄河流域陷入了严重的战乱之中。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的建立、统一全国及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西晋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晋的历史仍然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的成立背景,理解西晋统一全国的过程,以及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成立背景、统一全国的过程,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晋的成立背景、统一全国的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2.教学难点: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资料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西晋的成立背景、统一全国的过程;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分析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5.知识拓展:介绍西晋时期的著名人物,如司马炎、羊祜等;6.总结归纳: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记忆;7.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加深对西晋历史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课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西晋的成立背景–司马炎篡位–魏晋南北朝更替2.西晋统一全国–司马炎称帝3.北方各族的内迁4.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速度;3.心得体会:通过学生撰写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西晋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惠帝时期实现的短暂统一,以及随后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材从西晋的统一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等方面,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
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同时对北方各族的内迁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这两个历史事件,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模糊之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清西晋统一的过程,明确北方各族的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以及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原因及其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3.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统一的过程及其原因。
2.北方各族的内迁原因及其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3.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原因及其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教学资源:收集与西晋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图片、文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如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
然后提问:“西晋是如何实现统一的?”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七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精品课件
保护大地主、大贵族利益
西晋诸侯分布局部图
分封同姓诸王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一 西晋的短暂统一
3.衰落 回顾所学,想一想分封政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大封同姓诸王,移封就镇
西晋诸侯分布局部图
宗室诸王势力强大 封王之间争夺中央政权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夏
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十六国”。 羯
后赵
前燕
后燕
鲜卑
南燕
南凉
西秦
前秦
氐
后凉
成汉
羌
后秦
前凉
汉
北燕
十六国分布图
西凉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三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2.十六国的建立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苻坚时统一了黄河流域。
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
整顿吏治,厉阅行读法教治材,,加强说集说权前 招抚秦流是民如,何减巩赋禁固奢统治的?
一 西晋的短暂统一
3.衰落
材料一 (晋惠)帝之为太子也,朝廷咸知不堪政事……及居 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
“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房玄龄《晋书·帝纪》
材料二 然而付托失所,授任乖方,政令不恒,赏罚斯滥。或有 材而不任,或无罪而见诛,朝为伊、周,夕为莽、卓。机权失于上, 祸乱作于下。
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一个政权,总称为“十六国”。
C “西南的一个政权”是 ( )
A.前秦
B.后赵 C.成汉 D.南凉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3.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西
晋
统
西晋建立后,在充分准备的
一
基础上,280年,兵不血刃,
灭掉了吴国,统一全国。吴
末代皇帝孙皓被押送洛阳,
封为归命侯,284年病亡。
(五)统治集团腐朽
第四单元
表现:(1)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 护他们的利益。他们缺乏雄才大略,处处维护自已家族权势。
豪
门
斗
西晋贵族、富豪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财富。
晋惠帝如此昏庸无能,在他执政期间引发
了“八王之乱”。那么“八王之乱”到底是 怎么回事?它给西晋王朝带来怎样的影响? 由此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 了解西晋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能正 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等,提高历史地看问 题的能力。 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
2 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3 知道东晋十六国的对峙的史实和前秦的改革与统一。
结果
第四单元
316年,西晋灭亡,北方各族建立了许多政权。
十六国 魏
西
蜀吴
东晋
晋
西晋灭亡惨烈,《晋书》记载,匈奴
灭
每破一城都会屠城,并且烧杀淫掠,
当时中原的士族十不存一。
亡
五族内迁后,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民族矛盾激化。内迁各族趁西晋
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前赵刘曜(后来的昭文帝)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
目标导学一:西晋的建立
(一)背景
第四单元
三国实力比较表
户数 魏 103万 蜀 28万 吴 52.3万
人口 443万 94万 230万
兵力 60万 10.2万 23万
提示: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二)魏灭蜀
第四单元
223年,刘备 驾崩。太子刘禅 继位,由托孤大 臣—丞相诸葛亮 扶助朝政。
晋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
民族交融
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
胡床
椅子
方凳
【想一想】西晋为什么会短命而亡?
(1)统治阶级奢侈腐化。
(2)“八王之乱”耗竭国力。 (3)民族矛盾激化,内迁民族起兵反晋。
(二)十六国
第四单元
史实: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 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 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三)影响
第四单元
(1)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
(2)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3)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
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八
王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之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乱
——《资治通鉴》
这场丑恶的纷丁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数十万人民丧失生命,许多城市被洗劫和
司 马 懿 诸 葛 亮
司马懿出身世族 豪门,他死后, 先后由其子司马 师、司马师之弟 司马昭掌权。
诸葛亮因长期操劳,积劳 成疾,234年病逝于五丈原。 此后,刘禅昏庸无能,蜀汉 开始衰落。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 汉。刘禅被送至洛阳,封 安乐公。
乐不思蜀
263年,魏灭蜀
(三)西晋建立
第四单元
史实: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 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钱神论》
社会风气
(2)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 追求享乐。
目标导学二:八王之乱
(一)背景
第四单元
(1)晋武帝大封 同姓诸王,又陆 续派遣诸王据守 州郡重镇。这些 宗室诸王,既手 握重兵,又掌管 民事,势力日益 强大。
诸 王 并 起
晋武帝为了巩固皇权,大封宗室为王,以诸王 统率兵马出镇一方,并拥有地方的军政权。
东晋Βιβλιοθήκη 十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称东晋。北
六
方地区陷入严重战乱,进入十六国时期。十六国多
数政权都是少数民族首领建立,各国彼此攻战,战
国
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北方各族人民在 长期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加强了民族融合。
(三)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第四单元
史实: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 统一了黄河流域。
治 王 民族
腐 之 内迁
败乱
随堂训练
D 1.三国时期各政权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 吴国 蜀国 魏国 A. B. C. D.
2.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
A 现于( )
A.西晋后期 B.三国时期 C.东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万人,大臣们向司马衷请求开仓放粮,他却问:百姓为什么不吃肉粥?此 事一直传为笑谈。皇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
(二)八王之乱
第四单元
概况: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元康元年(291年)——光熙元年(306年)
八
王
之
乱
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 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争 夺皇位,在洛阳一带相互攻杀,战乱历时16年,史称八王之乱。
8年平定内乱,10年统一北方
前
王猛,十六国时期 著名政治家、军事
秦
家,出身贫寒,博
学好读兵书,善于
第
谋略和用兵。与前
秦皇帝苻坚一见如
一
故,受到重用,官
至丞相,曾在一年
谋
中五次擢升。在王
士
猛帮助下,前秦境 内出现一番新气象,
成为北方最强大的
王猛(325—375) 国家。
课堂总结
魏 蜀
西晋
十六国
吴 统 八 游牧 (前秦)
焚毁。
目标导学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一)内迁民族及分布特点
五 胡 内 迁
内迁的游牧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
第四单元
分布:东汉、魏、晋时 期,原来生活在西北的 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 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 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 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 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 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 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 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 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富 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
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 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 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 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 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 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 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 ‘孔方’。
西
晋 背景:曹丕死后,
司马懿逐渐控制
建 了魏国的军政大
权。司马懿死后,
立 他的两个儿子相
继专权,魏国皇 帝形同傀儡。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 马炎在洛阳南郊设坛, 召集百官,并有匈奴 单于等万人参加,举 行登基大典,宣布代 魏建晋,是为晋武帝。
(四)西晋统一全国 西晋灭吴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一)背景
第四单元
(2)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 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内迁各族人民强烈反抗。 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民
族
矛
盾
丁
激
化 五族内迁后,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由此民族矛盾激化。
(一)背景
(3)晋惠帝昏庸无能。
第四单元
昏
庸
皇
帝 西丁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昏庸无能。有些地方发生灾荒,百姓饿死几
前
秦
4世纪后期,氐族
与
人苻坚建立前秦
政权。前秦迅速
东
强大,消灭了其
他割据政权,统
晋
一了黄河流域,
与东晋形成对峙
之势。
(四)前秦苻坚改革
第四单元
(1)措施
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 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 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 抚流民,减赋禁奢,还大 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2)影响
那时候,前秦境内胡汉之间 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第四单元
三分天下
风云激荡
人才辈出
合久必分
三国残,
两晋殇,
胡人模样已泛黄;
北方人断肠,
天苍苍,野茫茫。
——《菊花台》版朝代歌
分久必合
尽归司马
导入新课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
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 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 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 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 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 决方案”。他说:“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 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 不去吃肉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