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与美的交锋_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念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波德莱尔散文诗、诗歌美学特征【文献综述】

波德莱尔散文诗、诗歌美学特征【文献综述】

波德莱尔散文诗、诗歌美学特征【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波德莱尔散文诗、诗歌美学特征专业: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是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

波德莱尔不但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而且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现代主义认为,美学上的善恶美丑,与一般世俗的美丑善恶概念不同。

现代主义所谓美与善,是指诗人用最适合于表现他内心隐秘和真实的感情的艺术手法,独特地完美地显示自己的精神境界。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出色地完成了这样的美学使命。

历来对于波德莱尔有各种不同的评论。

保守的评论家认为波德莱尔是颓废诗人,而他的代表作《恶之花》是毒草。

但他们不能不承认《恶之花》的艺术特色,福楼拜在给他的信中说:“您找到了使浪漫年轻的方法。

你迥异于任何人(这是所有优点中的第一位)。

风格独特取决于创作。

你的句子塞满了思想,以致都要爆开来。

”①兰波进一步指出:“波德莱尔是第一个通灵人②,诗王。

”③奠定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的作品,是诗集《恶之花》。

这部诗集1857年初版问世时,只收100首诗。

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

以后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

其中诗集一度被认为是淫秽的读物,被当时政府禁了其中的6首诗,并进行罚款。

此事对波德莱尔冲击颇大。

从题材上看,《恶之花》歌唱醇酒、美人,强调官能陶醉,似乎诗人愤世嫉俗,对现实生活采取厌倦和逃避的态度。

实质上作者对现实生活不满,对客观世界采取了绝望的反抗态度。

他揭露生活的阴暗面,歌唱丑恶事物,甚至不厌其烦地描写一具《腐尸》蛆虫成堆,恶臭触鼻,来表现其独特的爱情观。

所以他的诗是对资产阶级传统美学观点的冲击,而并非他人所谓“毒草”。

说他的诗歌是毒草的人,我认为他们并没有用心去感受波德莱尔诗歌中的各种美,而只是停留于诗歌的表面文字。

恶中的超越——《恶之花》中的宗教情怀

恶中的超越——《恶之花》中的宗教情怀

恶中的超越——《恶之花》中的宗教情怀摘要: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以丑、恶入诗, 不仅创造了新的美学范畴, 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诗中善与恶、生与死、美与丑的交融,体现的是对时间的超越,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现实的弃绝,对完美彼岸的寻求。

关键词:波德莱尔《恶之花》恶超越作为一个首次将“丑”、“恶”入诗创造了新的美学范畴的诗人,波德莱尔的大胆是令人咋舌的, 一系列令人感到厌恶与震惊的意象在《恶之花》中接踵而来:“蛇”、“腐尸”、“吸血鬼”、“毒药”、“垃圾”、“髑髅”“凶手”、“地狱”……,在这些肆无忌惮的字眼面前, 人们的第一反应似乎只有用“恶魔诗人”、“ 坟墓诗人”“颓废诗人” 之类的称谓去标示其另类的品质。

然而在这种对“恶” 的迷恋与嗜好中,怀有的是一种超越时间的热望,在这种超越的努力中有对现世的弃绝,对彼岸的寻求。

一波德莱尔视时间如难以对付与摆脱的“侵蚀生命的大敌”、“人生的重负”、“艺术与生命的黑心杀手” 。

对时间的压迫的焦虑感源自于由一种自觉意识而产生的普遍的对生命的留恋与执着以及对死的恐惧。

当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他们便进入了时间的洪流中。

自我意识的觉醒的重要标志是对时间的感知,因此也只有拥有自觉意识的人类才可以回忆过去、憧憬未来, 而动物则只能体验“现在”。

意识愈高扬,对时间的感知便愈敏感清晰。

然而这种对时间的清醒意识在某种意义上却意味着对作为整体生命的人为分割, 它提醒着人们生命每时每刻的消逝,驱赶着人们徒劳躲避时间无情鞭笞。

人对生命的无能为力、对命运的被动承受在这种对时间的真切感知中异常鲜明地凸显出来。

时间让人体验到生命只是虚无中的偶然,取消因果及其意义,使生存的意义荒芜。

无法超越时间(或对时间的认知)就意味着人无法超越自己可悲的命运。

能够中断这种焦虑,消弭时间的压迫的只有死亡,而死亡同样是对生命的否定。

解决生与死的矛盾与对立,便意味着对时间的战胜,意味着从有限的生进入永恒。

丑恶、美与其极致——浅说波德莱尔和《恶之花》   文藏书归荑

丑恶、美与其极致——浅说波德莱尔和《恶之花》   文藏书归荑

丑恶、美与其极致——浅说波德莱尔和《恶之花》文藏书归荑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是法国十九世纪与雨果齐名的大诗人。

《恶之花》,是极少数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深恶痛绝,大肆攻击的诗作。

但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被世界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歌艺术高峰之作。

诗人作为诗人的自我意识,是写《恶之花》的根源。

波德莱尔认为,诗人有把一切化为圣物的能力,但在现实面前又深感着悲哀。

他说“忧郁才是美神最昭彰的伴侣——因此,我很难想象一种不包含不幸的美”。

以诗人的精神感世,活着的苦难和丑陋,死亡的激越和美丽,成为其眼里腐朽之城上毁灭的火焰。

他的诗是不同阶段心灵、感官和肉体探索的产物。

《忧郁与想往》里有对美的追求和爱情的陶醉,语言的****和酒神精神的歌颂已经极大的刺激了中产阶级社会的神经。

《黄昏的协调》可以看出诗人对美的追求,已经极致到形式的谨饬。

《信天翁》这首诗反映了十九世纪以来社会逐渐形成的对艺术家和诗人的看法,也写出了诗人感受到诗人的高贵被俗世耻笑的悲哀。

这种孤独感乃是浪漫派和巴那斯派诗人的爱用主题。

法国十九世纪“巴那斯派”(又称“高蹈派”)诗人的美的理想,是大理石雕像那样无表情,无感觉,纯粹完美的境界,却又是灵魂深处的体验。

当诗人脱离自己的精神世界,走向现实世界中进行观察的时候,现实的庸俗、丑恶和悲惨带来更大的失望;于是诗人又深入到罪恶之中去体验,把现实的痛苦、丑恶和畸形,变形为艺术美,感官的极乐和罪恶被净化为诗,就是《恶之花》。

十九世纪的欧洲已经是中产阶级得势的社会。

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结束了,整个欧洲流尽了英雄主义的鲜血。

耗尽了元阳的社会,生存下来的是苟且、无能、见利忘义和庸俗的小市民,然后形成了胸无大志,没有理想,不知美为何物的中产阶级主流社会。

(我有时想,中国在用了一百年的时间,来摆脱封建的腐朽残余和外来侵略的窒息之后,到了今天是否会出现一个中产阶级为主流的社会,深深浸透了商业铜臭气和庸俗的价值观呢?在心满意足的社会主流阶层的愚昧和低级趣味弥漫下,更加消失了理想色彩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诗人对都市生活比较熟悉。

解读波德莱尔《恶之花》

解读波德莱尔《恶之花》

解读波德莱尔《恶之花》《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

在这一部分里,诗人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作的努力。

它追求美和纯洁,试图在美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美就象一个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寻求爱,但一再受到爱情的欺骗;他向天使祈求欢乐、青春和幸福,企图从烟草和音乐中得到安慰,但阴森丑恶的幻象和纠缠人心的愁苦始终笼罩着他,使他的痛苦有增无减。

诗人用一个英文单词"SPLEEN"来表达自己精神上的这种痛苦,并希望通过出走、远游来结束心灵的磨难和精神上的搏斗。

于是,他把目光从内心世界转向了外部的物质世界,转向了他所居住和生活的巴黎。

他在巴黎街头的所见所闻构成了第二部分"巴黎即景"的内容。

"巴黎即景"是一幅赤裸裸的工业社会大都市的写真画,在这一部分里,忧郁和理想的斗争让位于邪恶与善良的斗争。

诗人眼里的巴黎是一个充满敌意和丑恶的人间地狱;受人欺凌的乞丐、孤独无援的老人、麻木沉默的盲人、丑陋老迈的娼妓、苟延残喘的病人以及赌徒、小偷和僵尸等,强大的恶势力压得仅有的一点善良抬不起头来。

诗人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里都找不到安慰,只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刺激自己的幻觉,建造一个"人造天堂"。

他在飘飘欲仙的幻觉中仿佛看到捡破烂的人陶醉在自己的光辉之中,魔鬼化装成美女前来诱惑,风尘女子暗送秋波,情侣们手端着酒杯......他尽情地驰骋在对失落园的梦想。

然而,醉意中的幻境毕竟是靠不住的,酒醒之后,他便从人造的天堂回到现实的地狱。

那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地方,却又盛开着鲜花。

恶之花 原创论文

恶之花  原创论文

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安徽大学]西方文论导读课程作业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授课教师:完成时间: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19世纪的法国是一个流派众多,文学思潮此起彼伏的时代。

当时浪漫主义的“庙堂出现了裂缝”,自然主义有发展之势,唯美主义已打出了旗帜,现实主义尚在混乱之中。

“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而新的传统尚未形成”,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进退汇合的十字路口,象征主义孕育而生,而象征主义先驱波德莱尔便以一种宗教般的狂热、固执和异想天开为世人奉献上象征主义著作《恶之花》,在这里,他将注意力指向了前人未曾涉及的粪坑、蛆虫、白骨和腐尸……他那“发掘恶中之美”的另类美学观为后世开辟了一条通向诗歌大门的新路。

什么是“象征主义”呢?象征主义这一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中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想,它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文学戏剧、绘画、哲学等领域。

象征主义艺术思潮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法国出现。

它的产生主要是来源于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的不满。

这些知识分子不满于现实,但又不敢正视现实,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

因此,他们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愿望,这样便产生了近代象征性的艺术。

1886年诗人让·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象征主义正式得到承认和确立。

作为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象征主义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追求。

它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反对描写客观世界,把客观世界视为主观世界的“象征”,主张诗歌应该表现超现实的“理想世界”;它重主观幻觉而轻客观描写;重艺术想象而轻真实再现;重暗示启发而轻明确表达。

论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双重性诗学精神

论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双重性诗学精神

10月25日出版 2017年第5期 简卫杰 论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双重性诗学精神目,/委实令人眼花缭乱。

”[4]175在诗人眼中,城市就是人与试图接近上帝的巴别塔,富含智慧,是人类最突出的杰作。

而自然的东西,携带着天然赋予的残酷,极度的冰冷,缺乏委婉含蓄的美,能够被一眼望尽,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赤裸裸的法则。

波德莱尔是怎样地仇恨有缺憾的自然?诗人认为自然的无限复制的独特性要远逊于人工复制的能力,自然已经被现代艺术抛弃,它被视作一个失去繁衍能力的、冷冰冰的符号性存在。

他察觉人们对美的错误认识是因为人们认为一切审美和德行的尺度是自然,并坚信自然引发了人类固有的恶,道德理应在自然之上的,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和民族,都应该是道德负责引导人。

诗人认为恶是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善却是人为向上的产物。

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美丑的双重性审美观念,还突出表现在美与丑的结合与转化上。

对于恶的双重性质,诗人认为鲜艳的花朵绽放的美丽必须植根于丑恶的土壤,在恶的意象上反复是诗歌的禁忌。

波德莱尔具有从恶中发掘美的天赋,将现实的恶转换为美,诗人对原本美的事物给予还原,揭露恶的同时也对美予以呼唤。

丑的形象成为审美对象,是因为融入了诗人的理性思考和审美评价。

波德莱尔如何在丑的事物中寻求一种艺术之美?且看作品:“在爬满蜗牛的烂泥中,/我要挖出一个深深的坟墓,/让我像浪里藏身的鲨鱼一样,/从容地舒展我这早该遗弃的尸骨。

//我厌恶遗嘱,痛恨坟墓,/与其乞求世人的眼泪而苟且偷生,/不如请乌鸦把我这污秽不堪的尸首,/啄食的干干净净。

//蛆虫啊!没有耳目的黑色伴侣,/看吧!一个自由快乐的死者向你走来;/享乐的哲士,腐败的后裔。

”[1]183 恶的残酷和粗暴成就了美的特殊性和道德的丰富性,诗人的恶是多重的、复杂的,因此开出具有特殊美的花。

诗是多么地温和,同时令人咋舌,奥秘却正在这非同寻常的审美观念里,在这枝恶之花中,总体透露着和谐,但正是罪恶的、病态的事物蕴藏着美妙的、终极的真理。

波德莱尔及其作品

波德莱尔及其作品

波德莱尔及其作品1.评价波德莱尔是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

他的诗歌创作承前启后,在欧美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2.文学主张(1)波德莱尔反对文学以客观真实作为描写对象,反对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

(2)波德莱尔认为“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的特权之一。

”因此,“从恶中去发掘美”,把社会之丑恶、人性之丑恶作为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加以表现,是波德莱尔毕生的艺术追求。

(3)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波德莱尔大力倡导一种独特的象征手法。

在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感应》一诗中,他提出诗人的使命就是通过神秘的心灵感应,通过丰富的想像力,采用象征的语言,译解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这部谜一样的“天书”。

3.创作《1845年沙龙》和《1846年沙龙》,这两篇论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颇具独创性的文艺观。

波德莱尔的重要著作有诗集《恶之花》,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文艺论集《浪漫主义艺术》和《美学珍玩》等。

4.《恶之花》(1)评价①《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中惊世骇俗的不朽名著。

②尽管《恶之花》还有浪漫主义的余韵,但它从根本上确立了新的美学原则,开创了新的创作方法,掀开了欧美现代诗歌史的新篇章,直到20世纪的欧美文学都受到了它的深刻影响。

(2)恶之花的含义“恶之花”的法文原意是“病*态的花”。

“恶”字在法文中有多重含义,如疾病、邪恶、丑恶、怪诞、痛苦、损害等等。

而“花”的含义则具有文学色彩,指美好、神奇的东西,如艺术、诗歌等等。

波德莱尔用“恶之花”作为诗集的题名,其用意是通过诗歌展示人世间丑恶的事物,从恶中去发掘美,给世人以震撼与惊醒。

(3)内容简介《恶之花》第二版分为六个部分:《忧郁与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叛逆》、《死亡》。

诗集中的诗不是按写作年代顺序排列的,而是按诗人要表达的主旨重新组合编排。

诚如作者所言,《恶之花》“是一本有头有尾的书”。

从波德莱尔《恶之花》看现代广告创作——试论恐惧诉求的审美合理性

从波德莱尔《恶之花》看现代广告创作——试论恐惧诉求的审美合理性
就如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提出了 一种对于美与丑的对照原则。他认为丑就 在美的旁边,藏身于崇高之后。美与丑的 本质是辩证的,波德莱尔不认为表现丑恶 是违反道德的,相反,丑恶会唤起人们对 美的向往,这样一种辩证的审美观对于
. “A为l艺l在术“R而功i艺g利术h性t””s,方但R面他e,s并e波不r德反v莱对ed尔诗.反歌对发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对假丑恶抨击与 揭露,从而呼唤真善美。波德莱尔虽然是 以恶为描写对象,但对假恶丑的抨击批判 态度却是鲜明的。比如《血泉》就是这样 一首经典的十四行诗,前两节将痛苦比作 喷涌的血泉,通过拟人、拟形、拟声让抽象
151
NEWS WORLD 广 告 在 线
的感受变得可以感知。“它流过市区,如同 流过决斗场, 路石变成小岛, 一路一片汪 洋,滋润一切造物的干渴的喉咙,到处把大 自然染得一片通红。”这几行描写了无处 不在的痛苦,人们就像生活在决斗场中,无 止境的痛苦就像找不到伤口但是却在流 血一般,甚至一切创造物都靠它止渴,大 自然被它染红, 整个世界笼罩在痛苦之 中。但诗的后两节体现了诗人在苦难之中 的追求。诗歌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 界丑恶的厌恶,展示了诗人追求美的内心 世界。
挥它的道德教化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 “不是说诗不淳化风俗, 其最终的结果不 是将人提高到庸俗的利害之上;如是这样 的话,那显然是荒谬的。”③可见诗歌艺术 具有的“功利性”是“无目的”,因此在诗 歌艺术审美评价中“功利性”所占的考量 会比较少,但在广告审美标准中,“功利 性”的地位却不同一般,广告本身就是一 种经济行为,它是广告主付费的一种沟通 与生产促销行为是 “有目的的功利性”, 没有商业利益,就没有商业广告,虽然商 业广告会传达一些文化意义,推行一些生 活方式与生活观念,既影响人们的消费行 为也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诗歌一样 具有“无目的的功利性”。公益广告是一 种特殊的广告,它本身推销的就是一种生 活方式与观念,可以说公益广告的“无目 的的功利性“与“有目的的功利性”实现 了统一。因此,广告审美标准中“功利性”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

《恶之花》文学意象的审美分析

《恶之花》文学意象的审美分析

《恶之花》文学意象的审美分析作者:赵丹蕾来源:《牡丹》2017年第23期19世纪中期,一部名为《恶之花》的诗歌集,短时间在世界范围名声大噪,其“发掘恶中之美”的审美视角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时,化丑为美的审美观念也颠覆了传统美学观,它的作者夏尔·波德莱尔,也因此被看作是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

本文着重分析这部诗集中文学意象的含义,从中审丑,反映现实,从中看美,追求理想,并对恶进行自觉的审视,以其暗含的救赎观探究“恶的善意”,重新思考美的内蕴。

当时,浪漫主义的绚烂华姿已然消退,现实主义华采正盛,但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对这两种文艺思潮均不以为然。

他断然宣称:“诗除了自身之外没有其他目的,它不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他主张“诗的本质不过是、也仅仅是人类对一种最高的美的向往。

”他认为“真实与诗毫无干系”,反对文学以客观存在为描写对象的同时也反对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认为道德说教是“真正诗歌的最大敌人”。

可是,波德莱尔对美的诠释又与浪漫主义的绚丽之美迥然不同,它是一种阴暗的美、病态的美、罪恶的美。

“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从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的特权之一。

”他如是说。

因此,波德莱尔要把这些遮掩、掖藏的“恶”借助诗歌的力量展现在世人面前,讓万恶的资本主义丑态和扭变的人性阴暗置放在希冀的光明下晒太阳,在另类的诗意空间开出罪恶的花朵。

一、中国学者对波德莱尔及其诗集《恶之花》的研究波德莱尔及其诗集《恶之花》,已逐渐成为美学、文学、诗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中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各种研究。

首先,在对波德莱尔作品及国外关于其研究文章的译介上,国内诸多学者进行了由初步到深入的积极尝试,如钱春绮翻译的《恶之花巴黎的忧郁》,郭宏安翻译的《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等。

其次,在对波德莱尔诗作的专题性研究上,国内出现了有关波德莱尔与现代性关系的研究,如周圣国的《波德莱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对波德莱尔的审美现代性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提倡通过强调诗意的永恒来对抗现代化对人的异化,同时在批评上,又从审美现代性出发,指认出其作品受限于时代的矛盾;还出现了有关波德莱尔与他人进行比较研究的方向,如殷峻《“恶之花”的移植——试论波德莱尔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影响》、刘肖溢《从“腐尸”到“人血馒头”——波德莱尔与鲁迅美学思想之比较》、李永毅《艾略特与波德莱尔》等;还有波德莱尔诗学理论与美学观念的研究。

浅析波德莱尔的死亡美学意识

浅析波德莱尔的死亡美学意识

摘要:波德莱尔,这个被称为“诗人之王”的伟大诗人,象征主义的开创者,是法国十九世纪最为著名的现代派诗人。

他的诗集《恶之花》的问世,标志着象征主义的兴起、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出现。

通过其诗集对于死亡的礼赞和向往,不仅使人们能得以窥见诗人新颖的死亡视角和其独特的诗歌艺术想象,同时还给当时患着“世纪病”的知识分子以一种向死而生的希望与反抗。

波德莱尔用死亡来表现他对于生命以及感情的热爱,这也是他通过用扭曲的概念来反讽于黑暗的社会。

在诗人的眼中,也许只有死亡才能为卑微的人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活下去的动力。

关键字:死亡观;恶之花;死亡之美;死亡与希望On Baudelaire's death consciousness, aesthetics -- with flowers of evil as anexampleAbstract:Baudelaire, the known as the "king of poets"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the founder of symbolism is the 19th century French most famous modern poet. His collection of poems "flowers of evil" come out, marking the formal appearance of symbolism, the rise of modern literature.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praise and yearning for death, not only make people can get a glimpse of the poet novel death perspective and its unique poetry artistic imag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was suffering from a "disease of the century"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a to the death of hope and resistance. Baudelaire used his death to express his love for life and his emotions, and this is also the idea that he is using the concept of distortion to irony in the dark society. In the eyes of the poet, maybe only death can bring new hope to the life of the humble people, and the power to live.Keywords:View of death; the flower of evil; the beauty of death; death and hope引言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时间将会洗清一切愚昧的罪名,诗人的光辉定格在永恒的价值之上。

恶与美的交锋_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念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

恶与美的交锋_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念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

王,一个真正的上帝。”
波德莱尔承接了浪漫派,而又开启了象征主义的诗歌创
波德莱尔的伟大成就归根结底来自于他独特的个性和天 作。对于波德莱尔来说,“诗人最崇高的事业是化腐朽为神
才的生活遭遇。他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痛苦反抗和颓废的一 奇‘,你给我污泥,我把它变成黄金’。”他宣称:“我觉得,从恶
生,他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愤怒和鄙夷,至始不渝地向往和追求 中提出美,对我乃是愉快的事情”,经由艺术的表现,丑恶的东
那么美究竟是什么?波德莱尔在许多地方谈到美,值得注意 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罪行和世纪病的艺术奇葩,是一部艺术技
的是他对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说:“我发现了美的定义,我 巧十分高超而思想内容又极其丰富的作品。诗作想象奔放,
的美的定义。那是某种热烈的、忧郁的东西,其中有些茫然、 构思精巧,格律严谨,形式完美,同它的苦闷、忧郁、哀愁的内
可供猜测的东西……神秘、悔恨也是美的特点。”在这段话中, 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部作品可谓是诗人忧郁和悲哀的结
可以看出波德莱尔的美,正是一种热烈、忧郁的东西。
晶,是诗人生命质地的全部,是诗人灵魂的史诗,正如他在一
波德莱尔认为美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既带着热忱,也包含 八六六年给昂赛尔的信中所说的:“在这部残酷的作品里,我
96
8 2 0 0 8 年 第 期 安徽文学
艺术殿堂
意思:第一、艺术家在作品中不应当主动地、自觉地、有意识地 累人的营生”,犹如诗人所说的“对美的研究是一场殊死的决
去追求的某种道德功用;第二、艺术家也是一类道德家,但不 斗”,也就是说,美是诗人苦苦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诗人置
是一般的道德家,而是最高超的、不自觉的道德家,他应当学 身世俗的不容妥协的决斗。在追求美的征途中,诗人便成了

浅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浅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浅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内容摘要:波德莱尔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

波德莱尔诗歌美学的现代性不但具有“无常、瞬变、偶发”的特点,还包含“现时的本质”。

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的惟一目标就是注重诗歌的本质,就是咏唱诗歌。

波德莱尔通过诗歌倡导的现代性不但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影响深远,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诗歌翻译和诗歌创作。

关键词:波德莱尔诗歌美学现代性波德莱尔所处的时代正是文学流派纷争的时代,他踩着浪漫主义的夕阳,迎着帕纳斯派的曙光开始自己的文学生涯。

他的诗歌不但从浪漫主义中汲取了营养、吸纳了帕纳斯派的有用成分,更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

他在浪漫派诗人那里继承了消极、忧郁的情感表述,在帕纳斯派诗人中继承了诗歌客观性的观点,更在美国诗人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中寻求到了哀婉凄凉、郁郁寡欢的诗歌境界。

爱伦·坡对诗歌形式美、暗示性和音乐性的强调。

以及他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怪诞和梦幻色彩都极大地影响到了波德莱尔的诗歌创作。

波德莱尔不但实践着爱伦·坡的诗歌理论,而且他还坚持17年翻译爱伦·坡的作品,享受与自己生命体验接近的坡的作品。

瓦莱里评价两位诗人彼此的接受与影响时说:“波特莱尔,爱德加·坡交换着价值。

他们每人把自己所有的给与另一个人;每个人接受自己所没有的。

后者把整个新颖而深刻的思想体系交给前者。

”在美国文学史上,爱伦·坡因为有了后来的波德莱尔才声名鹊起。

难能可贵的是,波德莱尔又把这种影响传递下去,最终使这两个名字——爱伦·坡与波德莱尔一起成为象征主义的象征。

波特莱尔诗歌的美学思想主要通过诗歌与音乐、诗歌与他者以及诗歌的现代性等方面表现出来。

一、着色的音乐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波德莱尔曾经在自己的诗歌中这样写道:“音色多轻柔,多隐蔽;/然而或平静或发怒,/声音总低沉而丰富。

/这就是魅力和秘密’’(《恶之花》71)。

他对音色的强调,对韵律、节奏的强调不再是语言的自然属性,而是现代意义上的语音组合,他在音韵中发现了色彩,发现了不同存在形式的物体之间的神奇的应和关系,因为这些关系的存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诗人的眼中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在诗歌中表现为词语的组合的变化,因此,音色、韵律、节奏更加复杂、混合。

论波德莱尔《恶之花》审丑美学的思想渊源

论波德莱尔《恶之花》审丑美学的思想渊源

论波德莱尔《恶之花》审丑美学的思想渊源摘要: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凸现出强烈的审丑倾向,这一倾向体现出他那与众不同的美学理念。

作为审丑的发端者,波德莱尔的审丑美学有着众多的思想渊源,而当中其宗教滥觞当属基督教原罪理论;其美学源头应为古希腊悲剧理论;其环境诱因则是具有审美现代性的时代大背景以及个人生活背景。

关键词:波德莱尔《恶之花》审丑美学思想渊源19世纪50年代的法国,各种文学思潮此起彼伏、流派纷呈;而诗人波德莱尔以一部惊世骇俗、颇具争议的诗集《恶之花》名震文坛。

雨果对此诗集作了这样的评价:“你给艺术的天空带来说不出的阴森可怕的光线,你创造出新的战栗。

”雨果所言,准确表达了读者阅读《恶之花》的感受。

诗中出现了大量诸如坟墓、腐尸、白骨、蛇、恶魔、幽灵、死亡、粪坑等丑恶的意象,并对变态的人性加以刻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腐尸》一诗这样写道:“在小路拐弯处,一具丑恶的腐尸……两腿翘得很高,像个淫荡的女子,冒着热腾腾的毒气……敞开充满恶臭的肚皮……花蝇嗡嗡地聚在腐败的肚子上,黑压压的一大群蛆虫,从肚子里钻出来,沿着臭皮囊,像粘稠的脓一样流动。

这些像潮水般汹涌起伏的蛆子,哗啦哗啦地乱撞乱爬,好像这个被微风吹得膨胀的身体,还在度着繁殖的生涯。

”波德莱尔将这些极为丑恶的对象放入诗句可谓前无古人,所以《恶之花》可以说是文学史上首次以丑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来挑战古典的审美准则。

当然,在西方美学中,“丑”的概念古已有之;但它一直被当作与美相对立、相对峙的概念,是相对于美而存在的,处于被否定、被抛弃的地位。

“丑”的出场是在文艺复兴以后;而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发表,才使“丑”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登上了艺术舞台。

从此,“丑”不再从属于美,甚至取代了美,成为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

那么,”丑”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魅力,以至于被不断放大,甚至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美学因子?关于这个问题,波德莱尔没有系统的理论著述;但其文学创作实践和零散的议论性随笔凸现了其审丑的美学思想,即从丑恶中发掘美,以丑来表达丰富思想内涵。

波德莱尔与雨果对美丑关系诠释之对比探析

波德莱尔与雨果对美丑关系诠释之对比探析

一、雨果的美学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家都是把恶作为伦理道德批判的对象,其目的是从根本上达到对恶的否定。

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美丑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他小说中惯用的艺术手段,雨果早在他的《克伦威尔·序言》中就认为,人们认识到事物存在着善恶美丑两个方面。

他说:“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二、雨果的美学观在小说中的运用1、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比《巴黎圣母院》作为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作品自始至终都体现了这种原则,无论是整体描写还是人物形象塑造,对比手法都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为了突出两种力量的斗争,广泛地使用了对比手法,美丑、善恶的对比性描写贯穿全篇,整部作品正是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刻画人物、反映现实、突出主题的。

这其中有场面的对比如加西莫多与甘果瓦受审场面的对比;有环境气氛的对比,如行刑时圣母院“庄严肃穆”的气氛与判决本身荒谬性的对比;有上层统治者与下层平民的对比,如统治者的冷酷、残暴与流浪人的善良、正直的对比,路易十一王朝与“乞丐王国”的对比等。

除了场面对比,作品中更主要的是人物的对比。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克洛德、弗比斯等,他们自然地分成两大阵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系。

而且在雨果笔下,外形的美与丑并不与内在的品质相符合,有时出现恰恰相反的情况。

首先是爱斯梅拉达和克洛德的对比。

爱斯梅拉达不仅外貌十分美丽,而且还有极美的心灵。

她对爱情忠贞而专一,内心纯洁而美好;弗比斯虽然外表英俊但是对待感情不专一,怯懦而虚伪,是名符其实的伪君子。

其次是加西莫多与克洛德的对比,加西莫多虽然外表奇丑无比,但是内心纯真、善良而真诚;相反克洛德披着宗教虔诚的外衣,内心却无比阴暗。

这样的对比就让内心美的加西莫多形象更加高大忽略了其外表的缺陷。

而外在英俊的克洛德和弗比斯却相形见绌。

发掘恶中之美论《恶之花》中恶的意象及其审美特征

发掘恶中之美论《恶之花》中恶的意象及其审美特征

发掘恶中之美论《恶之花》中恶的意象及其审美特征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著名诗集《恶之花》中所蕴含的恶的意象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恶之花》作为19世纪文学的重要作品,不仅在诗歌艺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在审美观念上提出了对“恶”的全新理解。

文章首先对《恶之花》的创作背景进行概述,分析波德莱尔如何通过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的阴暗面相结合,创造出这部充满挑战性的作品。

随后,本文将详细解读诗集中的恶的意象,包括其在自然界、人类行为以及宗教信仰中的体现,探讨波德莱尔如何通过对恶的描绘,反映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文章还将着重分析《恶之花》中的审美特征,探讨波德莱尔如何通过对恶的美学转化,将之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从而在恶与美之间建立起一种独特的联系。

本文将对《恶之花》中恶的意象及其审美特征的现代意义进行反思,探讨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如何理解和评价这种恶中之美的表达,以及它对我们今天审美观念的影响和启示。

2. 《恶之花》中的恶的意象《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一部巨著,它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部对人性深处的探索与挖掘。

在这部作品中,波德莱尔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展现了恶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意象。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德批判,更是对人类复杂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反思。

波德莱尔通过描绘各种恶的意象,展现了恶的普遍性。

他并不回避恶的存在,反而以冷静、客观的笔触,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些恶的意象包括腐败、堕落、死亡、疾病等,它们无处不在,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波德莱尔通过这些意象,提醒人们恶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

波德莱尔通过对恶的意象的深入挖掘,揭示了恶的复杂性。

他认为,恶并不是单一的、简单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

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心理状态等。

波德莱尔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入剖析了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展示了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西方美学史视域中的波德莱尔审丑思想研究

西方美学史视域中的波德莱尔审丑思想研究

西方美学史视域中的波德莱尔审丑思想研究引言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和美学家,他对审美的思考和对艺术的理解对西方美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西方美学史的视角出发,探讨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以及他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波德莱尔认为,丑陋是艺术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他将丑陋观念从传统的美观标准中解放出来,主张接纳和欣赏丑陋之美。

波德莱尔将美和丑视为一体的两面,认为只有通过对丑陋的深入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美的真正含义。

在波德莱尔看来,丑陋是对完美的挑战和对社会常规的反叛。

他通过描绘城市的黑暗面和底层人群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现代世界的痛苦与不满。

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深受启发于浪漫主义运动,但他更加 radical 地质疑了美的定义,并试图改变传统审美观念。

波德莱尔的艺术观波德莱尔对艺术的理解与他的审丑思想密切相关。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是一个以追求真实和个性化为核心的革命者。

艺术家应该摒弃传统的规范和束缚,勇敢地面对真实的人性和社会问题。

在波德莱尔看来,艺术应该是真实的、丑陋的、甚至是破碎的。

他主张抛弃传统的美学标准,鼓励艺术家创造出真实而具有力量的作品。

波德莱尔的艺术观对后来的现代艺术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德莱尔对当代艺术的启示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和艺术观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他的思想使我们反思传统的审美观念,并鼓励我们打破束缚,勇敢地面对现实的世界。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波德莱尔的影子。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摒弃传统的美学标准,通过审视社会问题、探索个体内心和挑战常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波德莱尔的启示,使我们明白艺术不仅仅是美的追求,更是对世界的真实和真实性的呈现。

结论波德莱尔作为西方美学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他的审丑思想和艺术观对视域中的美学史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波德莱尔的审丑思想的研究,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美与丑的关系,同时也帮助我们审视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趋势。

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

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

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作者:宁文莉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20期摘要:法国著名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在诗歌美学观上,受到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影响,不但继承了爱伦·坡“以忧郁为美”的美学观点,还将其进一步深化为“恶之美”。

通过介绍和对比这两位不同国家的诗人的作品及其美学观,发掘夏尔·波德莱尔作品中所体现的关于诗歌的“恶之美”。

关键词:爱伦·坡波德莱尔诗歌美学观中图分类号:I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121—02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鼻祖,他被法国诗人兰波誉为“第一流的幻觉者,诗人之王,真正的上帝”。

夏尔·波德莱尔的诗歌表现出区别于一般诗人作品的某种特殊的美感,这种美即使是初次接触他诗歌的人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熟悉波德莱尔的人,自然明白这种特殊的美感,即是“恶之美”。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美国作家,他独树一帜的文学理论,与众不同的文学体裁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为艺术而艺术”的诗歌原则,以及他与众不同的美学观点,都使他成为影响欧洲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第一位美国作家,波德萊尔就是其众多推崇者中的一位。

波德莱尔自从读了爱伦·坡的小说《黑猫》后,就被这位美国作家所吸引。

他还写了关于爱伦·坡的评论,不止如此,他在写作时还大段引用爱伦·坡的原话。

如果不是有了波德莱尔,爱伦·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会如此显赫。

但也正是因为翻译了很多爱伦·坡的作品,波德莱尔才得以了解后者的美学思想,了解其“美是诗歌的唯一追求”,了解其哀伤忧郁的美学原则,并且在受其影响的同时又将这样的影响传递下去,开启现代诗歌的先河。

从《恶之花》中的“自然”意象看波德莱尔的“写作美学”

从《恶之花》中的“自然”意象看波德莱尔的“写作美学”
由巨大 的风琴 、 那 哀 怨 的飓 风
伴奏着 、 嘎声歌唱的大海 , 是什么魔鬼 赋予 她催 眠 曲似 的崇 高作 用?
大海 , 茫茫 的海 , 安慰 我们 的劳 累 !
掀 起 狂涛 巨浪 的大海 , 在波 德莱 尔 的笔下 , 却是
《 异 国的清香 》
遨游 于 波德莱 尔 的诗歌 之 海 , 我 们 也 在 深 深探 寻: 这位 背 负着人类 存在 的 巨大重扼 的浪子 , 这 个体 味 了生命 痛苦 的无 限 深 广 的诗 人 , 引领 其 在 人生 旅
在 你那 碧空 之下 , 全是 爱与欢 乐 , 人 们喜 爱 的一切 , 全都值 得喜 爱 ,
7 1 1  ̄ J L , 人 心都 沉湎 于纯 洁 的享乐 !
沿着 诗人 这寻 美 之 舟 的航 向 , 追 随 其 写作 美 学 理想 的脚 步 , 我们似 乎 可 以捕捉 他 那 闪烁 的 美学 之
那 儿 闪耀着单 调 的太 阳光芒 。
— —
作美学理想的基石 。在一首《 忧伤与漂泊》 的诗中, 波 德莱尔 让 自己忧 伤 的心灵 随 心所 欲 地 放 逐 , 尽情 地表 达他 对天 堂般 的 自然 的 向往 , 以寄 托 其 要 漂 泊
远方 的理 想 :
大海 , 茫茫 的 大海 , 安 慰我 们 的劳 累 !
光, 了悟他 对那 种 “ 绝 对 之美 ” 的圣 洁 追求 。我们 发 现, 其 实波 德 莱 尔 是 那 样 的一 位 对 大 自然 “ 情 有 独
芬 芳 的乐 园 , 你跟 我们 远远 隔开 !
— —
《 忧伤 与漂 泊》
钟” 的诗人 , 他要求 自己的精神世界与之完美地“ 契 合” 。在《 恶之花》 中, 面对着那纯美的“ 自 然” , 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东西作为审美对象 引入文学中来的。虽然在此之前, 雨果的 《巴黎圣母院》 已提 及了美丑对照原则, 不过这只是一种美丑并行的写作原则。 在这个原则理性的指导下, 雨果整合了感性的素材, 让读者的 确感受到了美丑并行的形式和内容, 遗憾的是, 雨果并没有把 丑上升为一个审美对象, 从而审丑为美。而真正把丑的东西 作为文学殿堂中的一个审美对象的始祖, 应举波德莱尔了。 波德莱尔把美与丑的关系论述的非常独到: 他认为, 美和善没 有什么关系, 非但没有什么关系, 美可能不在善里面; 相反, 美 往往蕴含在美的对立面——丑和恶的里面; 真正的艺术家要 创作出美的作品, 必须到恶的里面去提炼美, 挖掘美, 从而完 成艺术家作为美的塑造者的最高使命。 波德莱尔承接了浪漫派, 而又开启了象征主义的诗歌创 作。对于波德莱尔来说, “诗人最崇高的事业是化腐朽为神 奇,你给我污泥, ‘ 我把它变成黄金’”他宣称:我觉得, 。 “ 从恶 中提出美, 对我乃是愉快的事情” 经由艺术的表现, , 丑恶的东 西就有可能变成美的东西, 同样, 痛苦和忧郁一旦被赋予了韵 律和节奏, 精神上便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与浪漫派认为 的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满和谐、 优美的观点相左, 他主张自然是 丑恶的, 自然事物是可厌恶的, 罪恶天生是自然的, 美德是人 为的, 善也是人为的; 恶存在于人的心中就像丑存在于世界的 中心一样,因而波德莱尔认为应该写丑,从中发掘“恶中之 美” 表现 , “恶中的精神骚动” ——忧郁、 苦闷。 他一再强调, 艺 术的陶醉掩蔽了恐怖的深渊, 世界上只存在不敢正视丑恶, 而 从来不存在敢于正视丑恶而产生丑恶的作品。 波德莱尔的 “恶中掘美” 是从生命力中攫取美, 恶是在伦 理道德中具有生命质地的恶, 在基于恶的层面上, 波德莱尔对 诗与道德的关系论述的十分明晰, 他在发表于一八五七年的 《再论爱伦・坡》 一文中这样写到: “我是说, 如果诗人仅仅追 求一种道德目的, 他就减弱了诗的力量, 说他的作品拙劣并不 冒昧。 诗不能等同于科学和道德, 否则就会衰退和死亡; 它不 以真实为目的, 它只以自身为目的。也就是说, ” 如果诗只是作 为一种承载工具而存在的话, 其思想必然大于内容, 这就造成 了对形式的忽略, 其结果就是诗的毁灭”。 “ 波德莱尔说过一 句很精辟的话:道德并不作为目的进入艺术, “ 它介入其中, 与 之混合, 正如它融入生活本身之中” ,于是他认为, 真正的艺 术家因其丰富饱满的天性, 而成为不自觉的, 然而却是最高超 的道德家, 如果艺术家仅仅追求道德的目的, 那么他就减弱了 诗的力量。从以上观之, 诗与道德的关系在这里包含着两层
艺 术 殿 堂
恶与美的交锋
——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念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
◎孔凡娟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 历史的洗礼定格了波德莱尔价值的永恒。波德莱尔,这个被兰波直呼为"诗人之王"的伟大诗 人, 第一个正视恶并把恶的东西作为审美对象引入到文学中来。 同时他提出了与之相应的"恶中掘美"的诗论, 他坦言自己 最崇高的事业是化腐朽为神奇, "你给我淤泥, 我把它变成黄金"。波德莱尔的"恶中掘美"是从生命力中攫取美, 他的美是 热烈的, 忧郁的, 既带着热忱, 又带着愁思, 因而得出了"忧郁就是美"的论断。 《恶之花》 作为波德莱尔诗歌美学观念践行的 最高典范, 它不仅仅是一部文人的诗集, 更是伟大诗人的一部心灵史, 一曲人生悲歌, 一册不朽的精神画卷, 它在恶与美的 交锋中, 阐释了一个天堂歌者孤独叛逆的苦难历程。 关键词 波德莱尔 恶之花 恶中之美 忧郁 恶与美的交锋
96
2008 年第
8期
安徽文学
艺 术 殿 堂
意思: 第一、 艺术家在作品中不应当主动地、 自觉地、 有意识地 去追求的某种道德功用; 第二、 艺术家也是一类道德家, 但不 是一般的道德家, 而是最高超的、 不自觉的道德家, 他应当学 会怎样从伦理道德中恶的层面上发掘美的、 有不自觉的道德 功用的东西。 二、 某种热烈、 美: 忧郁的东西 “恶中掘美” “美” 的 到底指的是什么?在他看来, 诗最伟 大、 最高贵的目的是美的观念的发展, 诗人的本质只不过是, 也仅仅是人类一种最高的美的向往,即诗人的最高使命是追 求美, 表现人世间的 “纯粹的愿望、 动人的忧郁和高贵的绝望” 。 那么美究竟是什么?波德莱尔在许多地方谈到美, 值得注意 的是他对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说:我发现了美的定义, “ 我 的美的定义。那是某种热烈的、 忧郁的东西, 其中有些茫然、 可供猜测的东西……神秘、 悔恨也是美的特点。 ”在这段话中, 可以看出波德莱尔的美, 正是一种热烈、 忧郁的东西。 波德莱尔认为美是这样一种东西, 它既带着热忱, 也包含 着愁思。 这就很感性、 很生动、 很深刻地道出了美的本质—— 热忱加上愁思便构成了美, 美即美感。用戴望舒的 《雨巷》 就 能较好地表现波德莱尔的美的内涵之一, 即忧郁就是美。众 所周知,红楼梦》 《 中的林黛玉是美的, 用波德莱尔的忧郁就是 美的论断来阐释, 林黛玉的美正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忧郁的 高贵气质,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 这种气质是美的, 是可人的。 相对于林黛玉的美, 薛宝钗的美则是一种世俗的美, 是一种很 容易诱惑人然而又很容易让人厌烦的俗气的美, 因而她的美 在波德莱尔那里, 便没有价值了。 西方文坛中, 著名的戏剧大 师莎士比亚至今无人超越,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汉姆雷特这 一成功的艺术形象的塑造。 从波德莱尔的忧郁就是美的论断 来说, 汉姆雷特的美就在于他的忧郁, 他忧郁的深沉、 扎实、 彻 底, 是世界文坛中不朽的当之无愧的 “忧郁王子” 。在西方文 坛中不乏忧郁的主人公形象,世纪儿” 多余人” “ 、 “ 等形象都是 忧郁者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说忧郁就是美呢?忧郁不等于忧愁, 它是指当个 体生命面对群体社会的强大压力时一种生存的强力在个体生 命的灵魂深处, 不断积累下来, 从而形成一种潜在的生命状 态。忧郁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模式, 一种纯正、 率真的生命质 地, 它关乎人类的生存质量, 关乎人类的高贵优雅的气质, 亦 关乎社会哲学层面的玄思。因而忧郁是美的, 是一种高贵清 丽、 凛然不可侵犯的美。忧郁者往往具有一副冰冷淡漠的表 情, 其内心却蕴含着强烈的生命热忱和精神活力。 因而, 对于 波德莱尔来说, 忧郁淤积下来的反抗的、 叛逆的、 潜在的生命 热力, 就像地下的岩浆, 到处寻找突破口, 随时准备着显示爆 破的力量, 击破现实的黑暗和罪恶。 史达尔夫人在 《论文学》 中曾说过, 忧郁是才气的真正灵 感。波德莱尔, 这个天才作家, 在他的诗中, 淋漓尽致地表现 的正是他那 “沉重的忧郁” 以及与忧郁相关的在恶中诞生的 消沉、 厌倦、 孤独、 不幸和反抗。 忧郁是诗人身世经历的产物, 诗人自身的精神孤独、 物质生活的困厄、 以及职业追求的失望 和身染疾病的痛苦, 造成了他的忧郁之深。 波德莱尔坦言 “如 果有一个人年纪轻轻就识得忧郁和消沉的滋味, 那肯定就是 波德莱尔并没有因此而真正的消沉, 他以一个忧 我。 然而, ” 郁者的高贵的姿态, 紧握愤世嫉俗的笔触, “诗人恐怖地大叫 一声” ,猛烈地搏击现实的黑暗和丑恶。诗人在神秘、 恶心、 甚至邪恶的众多意象中, 提取美的元素, 扑捉美的闪光, 从而 手育出只有智者才能真正欣赏到的那一朵朵带有奇异花香的 恶中之花。 正因为如此, 波德莱尔被兰波直呼为 “诗人之王” , 被 T.S.艾略特称作 “所有诗人的最高楷模” 。 波德莱尔在竭力宣扬美的同时, 又不遗余力地追求着美。 对美的探索和赞颂, 是诗人对现实的有力的反叛, 这也正是 《恶之花》 的精髓。在波德莱尔来这里美意味着 “节奏、 香气、 光明、 至尊女神” ( 《献给美的颂歌》 , ) 追求美便是一种至高的、 无尚的活动。 这种活动对于诗人波德莱尔来说, “一件最 它是 累人的营生” ,犹如诗人所说的 “对美的研究是一场殊死的决 美是诗人苦苦追求的最高目标, 也是诗人置 斗” ,也就是说, 身世俗的不容妥协的决斗。在追求美的征途中, 诗人便成了 一个大义凛然、 决绝不屈的英雄, 为那心灵彼岸的尊贵的、 光 明的、 高雅的、 最高傲的雕像” “ ——美, 义不容辞地献出了自 己的毕生心血, 真正做到了 “在刻苦的钻研中耗尽时日” 。 三、恶之花》 恶与美的交锋 《 : 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观念, 付诸创作实践中的最高典范 便是他的代表作 《恶之花》 波德莱尔从一八四一年开始诗歌 。 创作, 一八五七年发表传世之作 《恶之花》 。这是一朵描写资 本主义社会的丑恶、 罪行和世纪病的艺术奇葩, 是一部艺术技 巧十分高超而思想内容又极其丰富的作品。诗作想象奔放, 构思精巧, 格律严谨, 形式完美, 同它的苦闷、 忧郁、 哀愁的内 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部作品可谓是诗人忧郁和悲哀的结 晶, 是诗人生命质地的全部, 是诗人灵魂的史诗, 正如他在一 八六六年给昂赛尔的信中所说的: “在这部残酷的作品里, 我 放进了我整个的心, 我所有的温情, 我的全部宗教 (经过乔装 打扮) 我的所有仇恨” , 。 《恶之花》 一经出版, 便震惊了法国诗坛, 正如雨果所说的 它带来了新的震颤。 就其名字来看, 恶” “花” “ 与 联系在一起, 即 “恶之花” “邪恶的、 —— 丑恶的花” 这一组截然对立的含 , 义, 可谓是语出惊人。再看其内容, 则更是惊世骇俗, 《恶之 花》 的首篇 《告读者》 可以说是全书的总括, 在这里作者向读者 说明他要写的是 “占据人的精神, 折磨人的肉体” “谬误、 的 罪 孽、 吝啬、 愚昧” “尚未把把它们可笑滑稽的图样, 和 绣在我们 的可悲命运之上” “奸淫、 的 毒药、 匕首和火焰” 罪孽的动物 、 “ 园” 的七种怪物 “有豺、 豹子、 母狗、 猴子、 蝎子、 秃鹫” 以及 , “把 大地化为荒芜不毛, 还打着哈欠将世界一口吞噬” “更丑陋、 的 更凶恶、 更卑鄙” “厌倦” 同时诗人又极力赞美 的 , “在恶的枕席 上, 三倍伟大的撒旦” 大加颂扬让我们 , “腐败恶臭” “我们 带领 每天都向地狱迈进一步” 的魔鬼。 不仅如此, 书中还弥漫着诸 如白虱、 蛆虫、 黑棋、 鬼怪、 腐尸、 吸血鬼、 幽灵、 骷髅、 舞蛇、 性 等等大量丑恶的意象。 波德莱尔热情洋溢地把他所写的这些 丑恶的事物冠名为 “恶之花” “病态的花” —— 。 “病态的花” 一 语道出了恶之花的本质, 这花可能是悦人的、 诱人的, 然而它 们是有病的、 丑恶的, 是道德上不健全的, 但它们所体现出来 的却是对社会、 对周围环境的极大的揭露和讽刺。在它们身 上往往都蕴含着诗人波德莱尔伟大的、 深沉的、 激烈的对真对 善的歇斯底里的追求, 对丑恶的现实撕肝裂肺的控诉, 以及对 永恒的美的执着锐意的渴盼!正如 《腐尸》 诗人描绘了一 中, 具身首异处的女尸, 创造出触目惊心的让人恶心的氛围, 表现 这个 “丑恶” 的意象, 诗人恰恰是追求那种短暂易逝的美, 而对 那种短暂易逝, 诗人又以言语中表现意象的 “丑恶” 来传达, 真 切地表达出内心深处对美的一种难以言传的挽留和痛惜。 诗人自称 《恶之花》 “一本表现在恶中骚动的书” 是 ,的确 “恶” 是他诗歌中最大的主题。 “恶” 来自事物的反面, 来自世 界的阴影, “病态的花朵” 来自忧郁、 来自 , 厌倦、 丑恶、 烦闷、 疾 病、 麻木……然而, 诗人描写恶, 并非赞美恶, 与恶同流合污, 而是要诅咒恶, 揭穿恶, 从而挖掘恶中之美, 由恶向善——穿 越恶的魔域, 达到最高的善、 最高的美的殿堂。 伟大的诗人波 德莱尔正是用艺术的神笔, 使世间的丑恶的东西变成了一件 件美的艺术品,从而精心建构了一座美轮美奂的美的殿堂 “恶之花” 园里, 徜徉 —— “恶之花” 在这充满着 园。 “臭气”的 着诗人那反叛的、 抗议的、 愤世嫉俗的而又执着于美的撒旦般 的灵魂。诗人将这些 “恶之花” 培植于魔鬼和死神的温床上, 狠狠地吞噬着黑暗的现实社会病态、 丑恶、 甚至邪恶的事物; 诗人让这些 “恶之花” 绽开在人们罪恶的心灵深处, 引导人们 反省和解脱涉于世俗丑恶而污浊的灵魂。在此, 诗人就力负 在浪漫主义者那里所有诗人所应当负载的那种引导人类走向 进步和光明的、 伟大的、 高尚的使命, 一方面用 “恶之花” 祛除 人世间所有的罪恶, 另一方面又用 “恶之花” 洗涤黑暗社会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