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ppt教材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PPT课件

全文写了曹 操与杨修之 间的七件事 以反映他们 之间的矛盾 冲突。
1.鸡肋事件 1-3节 2.改建园门 4节 3.分食酥饼 5节 4.梦中杀人 6节 5.告密被疑 7节 6.教植斩吏 8节 7.为植答教 9节
2、文中提到杨修“数犯曹操之忌”, 犯了几次? (1)改建园门 4节 (2)分食酥饼 5节
分析:一个人有才,还得会用才方可施展 才华,远祸避害;做人要谦逊,不可锋芒 太露;要了解自我,接纳他人,正视现实; 学会与人相处„„ 明确:应有健全的人格,要有健康的心理
曹操装作吃惊的样子说:“谁杀了 我的近侍?”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丞相并不在梦中,你才真的在梦 中啊。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答教》 的条文来回答。
1、全文写了曹操与杨修之间的七件事以 反映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标注12个自然 段,听读课文,思考:写了哪七件事?
关于杨修之死,有人推之于 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 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明 你的理由。练习一2
原因之一:杨修(恃才放旷、卖弄聪 明、轻率大意„„) 由于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 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他的被杀是咎 由自取;
原因之二: 曹操 (老谋深算、虚伪狡 诈、暗藏祸心„...) 由于杨修能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嫉妒 他的才能,故杀之以除心腹之患; 原因之三:政治原因 杨修已深深卷入了曹丕与曹植争夺接班人 的斗争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 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 人的安危,社稷稳定考虑,必定会杀掉杨修。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1).鸡肋 : lèi 胸部的侧面 (2)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处刑后示众 (3)数犯曹操之忌 shuò 屡次 (4)竟取匙与众食讫 qì完毕
《杨修之死》课件

恃才放旷
páo
夏侯惇
chāo
dūn
主簿
bù
庖官
zèn
谮害
绰刀
返回
2019-5-19
谢谢观赏
5
读课文并思考: 杨修死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惑乱军心
鸡肋事件
2019-5-19
谢谢观赏
6
注意曹操心理的变化
2019-5-19 谢谢观赏 7
故事
巧解门上“阔” 字 分食一盒酥 美
心理
忌
喜笑
心恶
解“梦中杀人”之迷
2019-5-19
谢谢观赏
10
返回
根本原因: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 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借 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2019-5-19
谢谢观赏
11
说说你还知道《三国演 义》中的哪些故事
2019-5-19
谢谢观赏
12
2019-5-19
谢谢观赏
13
2019-5-19
谢谢观赏
14
杨 修 之 死
2019-5-19
作 者: 罗 贯 中
谢谢观赏 1
背 景 简 介
记 忆 测 试
课 文 赏 析
延 伸 迁 移
2019-5-19
谢谢观赏
2
2019-5-19
谢谢观赏
3 返回
páo
shì
恃才放旷 夏侯惇 绰刀
2019-5-19 谢谢观赏
dūn
庖官 bù 谮害 chāo 主簿
zèn
4
shì
谢
谢
2019-5-19
谢谢观赏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杨修之死》ppt课件(14页)

归纳课文情节
• 课文按顺序记叙了杨修之死的经过, 还插叙了杨修的死因。 从这几件事及曹操、杨修的表现中 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以“读了……,我认为杨修……。”
为例说一说。
杨修
恃才放旷
狂妄轻率 好耍小聪明
曹操
虚伪狡诈 老谋深算 阴险多疑 嫉贤妒能
课文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 通过具体事件来刻画 • 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
恃才放旷 shì 叱退 chì ng 佯惊 yá 麾军 huī 拈弓 niān
2、解释画线部分意义
• • • • • • 数犯曹操之忌(屡次 )( 禁忌 ) 适庖官进鸡汤(正逢 ) 人皆不晓其意( 明白 ) 丕如其言( 依照) 植然其言( 认为对 )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只要)( 就 )
读一读(1---3自然段)
背景链接
• 《杨修之死》发生在曹操和刘备两 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 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经智取汉中, 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 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 蜀军积极防守,难以进取。
考考你:
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i 鸡肋 lè 数犯曹操之忌 shuò 心恶之 wù 曹丕 pī 高阜 fù
罗贯中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本文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脉络,简要概括事件 要点 3、探究杨修死因 4、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5、明启示
后人有诗曰:
聪明杨德祖 笔下龙蛇走 开谈惊四座 身死因才误
世代继簪缨 胸中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 捷对冠群英 非关欲退兵
杨 修
字德祖,东汉建 安年间举为孝廉, 任郎中,后为汉相 曹操主簿。后被曹 操杀害 。死时年仅 35岁。
事件
《杨修之死》 精品PPT课件4(共24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把握曹操是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 从杨修之死的原因上把握 曹操的人物性格。从历史 和文学两方面来正确给曹 操定位。
教法
引导法
合作探究法、
创设情景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相互斗 争为主要题材,将三国历史、杂 记、遗闻轶事、野史小说和民间 传说等丰富资料,经熔合裁剪、 重新创造,撰成了规模宏大的长 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这本 奇书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生动 的再现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直 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吴亡为止整整 一个世纪(184~280年)间发生 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品构思之雄 伟、活动场面之广阔、人物形象 之鲜明、艺术水准之高、在世界 古典小说中均无以伦比。
东汉末年,曹操位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挟天 子以令诸侯。淮南王袁术联合吕布起兵反曹,被曹操击败, 曹 操 笼 络 刘 备 , 灭 吕 布 于 下 邳 。 刘备与关羽看到曹操的诡诈,不辞而别。
数年之后,刘备奉血诏讨曹,兴复汉室,不想大败, 刘备仓惶出逃。关羽护卫着刘备的妻室.忍辱负重,随曹 操同归许昌。曹操敬重关羽的人品,爱惜他的才能,封侯 赠美女,欲得其心。然关羽不为所动,坚持归刘,曹操虽 心中不悦,却在灞桥边,亲自赠袍相送。
大 怒 , 斩 杨 修
心 甚 忌 之
心 恶 之
愈 恶 之
曹 大 怒 , 亦 不 喜 植
二 细品课文
每小组研究一个故事
2 仔细研究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
心理和性格。 3 寻找问题,提出问题。
要求 1每小组用自己的形式来诵读故事。
杨修之死
鸡 肋 事 件 直 接 死 因 改 建 花 园 门 分 食 一 盒 酥 告 揭 发 曹 曹 操 丕 梦 密 中 谋 杀 人 根本死因 教 曹 植 斩 门 吏 为 曹 植 作 答 教
《杨修之死》精品ppt课件

聚散皆是缘哪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了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纵横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纵横
《三国知多少》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 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他广泛搜集相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了陈寿 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 创造,创作了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 义》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 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故事发生在曹操、刘 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 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 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 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 的背景下发生的。
课课测
疱官
厨 师
主簿
文书之 类的官
班师
出征的军 队回朝
恃才放旷
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 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径
直 接
谮诬陷 中伤诈 Nhomakorabea假装麾
指挥
绰
抓取
讫
完毕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啊 变幻了时空
杨 修 到 底 该 不 该 死
辨 是 非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明事件
杨修私解鸡肋结果被曹操杀死。 操心甚忌之 1、杨修破译“活”字 2、杨修分食一盒酥 操心恶之 3、杨修语破“梦中杀人” 操愈恶之 4、杨修告发曹丕阴事 操愈恶之
人教 9 上 语文:第18课《杨修之死》(64张ppt)课件

曹操(155年- 220年),字孟德, 小字阿瞒,沛国谯郡 (今安徽省亳州市) 人。东汉末年著名的 军事家、政治家及捷。文 学作品《答临淄候笺》 、《节游赋》、《神女 赋》等。 东汉建安年间 举为孝廉,任郎中,后 为汉相曹操主薄。后被 曹操杀害。
京剧《曹操与杨修》剧照
加约束。 麾: 指挥 谮: 诬陷,中伤 麓: 竹器 佯: 假装
马超: 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
魏延: 刘备手下的大将。 庞德: 曹操手下的大将。 夏侯惇:曹操手下很受信任的一员大将。
夏侯,复姓。 世子: 王侯爵位的继承人。 答教: 为应对尊长的提问而于事前拟好的
答案。
整体感知
课文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 主旨是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 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即 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
杨修之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 的结果
京剧《曹操与杨修》
聪明杨德祖, 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 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 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 非关欲退兵。
杨修之死
疑难解析
1、关于杨修死因,有人 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 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 因。你持何种观点?说 出理由。
依据这篇课文,杨 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 原因。
2.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 __《__三__国__演__义__》__,描写了_________时的 历长史篇故章事回,体集小中说表现了统治集三团国之间政治 和军事的斗争。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 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2.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
人们都认为曹操果然在梦中杀人。
3.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 就令班师。
杨修之死 PPT课件

补充歇后语:
万事俱备 —— 只欠东风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备招亲 —— 弄假成真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刘备的荆州—— 哭来的 张飞穿针 ——大 眼瞪小眼 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 刘备摔孩子—— 收买人心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看三国流泪—— 替古人担忧
如果是三国演义的话,答案是这样的.
皇叔是仁德的;爱民是如子的;特长是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 孔明是伟大的;治国是有方的;用兵是如神的;放火是专长的。
曹操是奸诈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无情的。 杨修是有才的;缺点是多嘴的;风头是爱出的;被杀是难免的。
庞统是可惜的;出场是很少的;长相是挺丑的;死的是很惨的。 翼德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细的;嗓门是挺大的;睡觉是睁眼的。
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 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的不同之处
• 文学笔法讲究故事情 节生动,人物形象鲜 明,往往在史实基础 上加入适当传说和作 者的想像。读来生动 有趣,引人入胜。
• 史家笔法叙事简 约,“唯书其 事”,通过记事 记言,客观公正 地记录历史,一 般没有褒贬评论。
《三国演义》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 因此对曹操的揭露有不少是虚构的。
1.杨修因犯何罪被杀?
鸡肋事件 惑乱军心
2.如果没有这一事件, 杨修是否会被曹操杀?
会。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 旷, “数犯曹操之忌”。
3. 课文用哪几件事表现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 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
杨修
矛盾冲突
曹操
生 “鸡肋”事件 活 园门改阔 小 众人分酥 事 梦中杀人
军 告发曹丕 国 教植斩吏 大 为植答教 事
明白
• 丕如其言 依照
• 植然其言 认为……对
《杨修之死》课件

他的死亡成为后来文人墨客们追 思和反思的对象,产生了重要的 文化影响。
人物影响
杨修之死对一些当时的政治人物 产生了警示和启示。
总结
通过对杨修之死的了解,我们能够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适用于当代社会和个人发展。
1 杨修之死的启示
历史悲剧提醒着我们警惕权力的腐化与滥用。
2 对于我们的启示
从历史故事中汲取智慧,警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思考和行动。
1
原因分析
杨修因涉嫌叛乱被控告,引起了朝廷的警觉和调查。
2
事件经过
朝廷对杨修展开了调查,并最终将他逮捕并判处死刑。
3
结局和影响
杨修被处决后,引起了社会的震动,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杨修之死对历史的意义
杨修之死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深远影响,还对文化和人物造成了重要影响。
政治影响
文化影响
杨修之死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影响了后续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
以下是相关的书籍、文章和历史资料,供进一步了解杨修之死的读者参考。 • 相关书籍和文章 • 相关的历史资料 • 图片和视频素材
《杨修之死》PPT课件
# 杨修之死
背景介绍
杨修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化人物。他担任过多个官职,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杨修是谁
杨修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和文化人物。
时间背景
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时期。
杨修的地位和影响
杨修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杨修之死的经过
杨修的死亡有着许多复杂原因,经历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杨修之死》ppt课件

读准字音:庖()讫()簏()谮()麾()绰()páo qìlùzèn huīchāo 读词语:沉吟禀请班师谮害惑乱对答如流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侍卫?”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1、改建花园大门2、分食塞北酥饼甚忌之心恶之3、点破“梦中杀人”愈恶之4、告发曹丕之事愈恶之5、教曹植斩门吏操大怒6、为曹植作“答教”操大怒已有杀修之心生活小事宫廷斗争逐渐加深鸡肋事件斩之插叙•杨修之才表现在哪里?(找出文中关键句,举例子回答)•如此有才之人为何被杀?(找出文中关键句子,分析曹操心理)•杨修:恃才放旷我从读出来杨修的“放旷”。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杨修:曹操: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阴险虚伪、狡猾奸诈、狠毒、嫉贤妒能......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自己,还有人认为另有它因,你持哪种观点呢?请以“杨修之死,过在于__,因为__”的句式谈谈你的看法.感悟,自己选择角度在杨修的墓碑上写一句话。
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补充注释马超: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
夏侯谆:曹操手下很受信任的一员大将。
夏侯,复姓。
朝歌长吴质:朝歌,汉代所置的县份,故地在今河南境内;长,县的行政长官。
汉代制度,万户以上的大县,长官为令;万户以下的小县长官称“长”。
吴质,曹丕的亲信。
世子:王侯爵位的继承人。
答教:为应对尊长的提问而事前拟好的答案。
魏延:刘备手下的大将。
庞德:曹操手下的大将。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8课 杨修之死(共26张PPT)

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
二、探究:了解故事情节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杨修的死因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2、叙事的方式有:①顺叙、②倒叙、③插叙。 本文属哪一种方式?有何好处? 本文的回忆部分是插叙。 这种写法,大大加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使文章曲折有致,跌宕多姿。详细写出了杨 修之死的必然原因。(允许有不同观点)
庖( páo)官
谮( zèn )害
高阜( fù )
拈(niān )弓 曹丕( pī )
绰(chāo )刀
而心恶之( wù ) 麾军( huī )
数犯曹操之忌(shuò ) 夏侯惇(dūn
)
预习:2解释字词
1、适庖官进鸡汤( 正逢 )
2、数犯曹操之忌( 屡次 )( 禁忌 )
3、人皆不晓其意( 明白 )
4、丕如其言( 依照 )
5、植然其言( 认为对 ) 6、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只要 ) ( 就 )
一、自学课文
1.请找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人物: 曹操 杨修 故事情节: 曹操杀杨修
环境: 战场
2.请复述小说中的各个故事情节。
二、探究:了解故事情节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2、叙事的方式有:①顺叙、②倒叙、③插 叙。本文属哪一种方式?有何好处? 3、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杨修每次犯忌,曹
杨修被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1.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 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 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2.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 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 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3.由于杨修已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世子的斗争之 中,在曹丕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 的牺牲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品味英雄
杨 修
五 定位曹操
文学与历史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杨修之死》这篇 文章的内容、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 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使学生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 著名的古典小说,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情感目标:认识小说中的人物悲剧命运,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学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三
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相互斗争 为主要题材,将三国历史、杂记、 遗闻轶事、野史小说和民间传说 等丰富资料,经熔合裁剪、重新 创造,撰成了规模宏大的长篇历 史小说《三国演义》。这本奇书 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生动的再 现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直至晋 武帝太康元年吴亡为止整整一个 世纪(184~280年)间发生的重 大历史事件,作品构思之雄伟、 活动场面之广阔、人物形象之鲜 明、艺术水准之高、在世界古典 小说中均无以伦比。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英雄? 在三国的天空中, 只有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不需要背景, 你独可以揽下这苍穹!
门 酥 中密 门 答
杀谋 吏 教
直
人
接
根本死因
死
因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死
直接死因: 惑乱军心 根本死因:1 杨修卷入曹丕与
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中 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2 杨修恃才放旷的性格招 致杀身之祸 3 杨修能猜透曹操的心思, 曹操嫉妒他的才能。考虑 留他在身边不免造成祸患.
三 辩论争霸 杨 修 应 不 应 被 杀 ?
一 速读课文
1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中 的七个小故事。
2 对于杨修的做法,曹操各 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鸡改 分 揭 告 教 为
故 事
肋建 食 曹 发 曹 曹
事花 件园
门
一 盒 酥
操 梦 中 杀
曹 丕 密 谋
植 斩 门 吏
植 作 答 教
人
曹 操 心 理 反 应
大 怒 , 斩 杨
心 甚 忌 之
心愈 恶恶 之之
愈 恶 之
曹 大 怒 , 亦
有 杀 修 之 心
修
不
喜
植
二 细品课文
每小组研究一个故事
要求 1每小组用自己的形式来诵读故事。 2 仔细研究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 心理和性格。 3 寻找问题,提出问题。
杨修之死
鸡 改 分 揭告 教 为
肋 建 食 曹发 曹 曹
事 花 一 操曹 植 植
件 园 盒 梦丕 斩 作
材料提供:
东汉末年,曹操位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挟天 子以令诸侯。淮南王袁术联合吕布起兵反曹,被曹操击败, 曹操笼络刘备,灭吕布于下邳。 刘备与关羽看到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诡诈,不辞而别。
数年之后,刘备奉血诏讨曹,兴复汉室,不想大败, 刘备仓惶出逃。关羽护卫着刘备的妻室.忍辱负重,随曹 操同归许昌。曹操敬重关羽的人品,爱惜他的才能,封侯 赠美女,欲得其心。然关羽不为所动,坚持归刘,曹操虽 心中不悦,却在灞桥边,亲自赠袍相送。
九年级 上册
杨修之死
一 教材分析 二 教学目标 三 教学重点难点 四 教法 五 学法 六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第三单元的一篇精 读课文,出自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本文 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通过七个 故事展开了曹操与杨修之间的矛盾冲突,生动 刻画了人物形象。这篇课文符合初三学生的求 知心理,多读名著,从书籍中品味历史文学带 给他们的精神享受,体味英雄的魅力。
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把握曹操是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
从杨修之死的原因上把握
曹操的人物性格。从历史 和文学两方面来正确给曹 操定位。
教法
引导法 合作探究法、 创设情景法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