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49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大小常性测量器测定大小常性的原理是
(分数:2.00)
A.比配法√
B.最小变化法
C.恒定刺激法
D.平衡法
解析:解析:大小常性测量器是用比配法原理来测定大小常性的仪器。此仪器一般有两件,每一件都有一个可调面积的等边三角形放在立柱上,立柱的高矮可以调节。测定大小常性时,主试把一个三角形放在原处,把三角形的高调到一定的尺寸,要求被试调节近处三角形面积,使之与原处三角形的面积看起来相等,然后根据两个三角形的高之差,计算大小常性系统。因此本题选A。
2.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测定线段长度的感觉阈限和估计面积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分数:2.00)
A.平衡法
B.最小变化法
C.恒定刺激法
D.平均差误法√
解析:解析: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是用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的感觉阈限和估计面积的仪器。因此本题选D。
3.巴甫洛夫通过大量实验,提出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
(分数:2.00)
A.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配对√
B.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
C.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反复配对
D.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
解析:解析: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经过反复配对,不管条件刺激是什么,最终都能够形成条件反射。因此本题选A。
4.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华生
解析:解析:在桑代克的研究中,猫被放入迷笼中,猫逃出去就会得到食物,经过反复,猫的正确反应越来越多,错误反应越来越少。桑代克提出猫形成了工具性的条件反射。因此本题选A。
5.斯金纳通过实验证明,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
(分数:2.00)
A.个体的自发行为后获得强化刺激√
B.环境刺激与随后的反应形成联系
C.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形成联系
D.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形成联系
解析: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个体自发行为之后获得相应的强化刺激,从而导致这个自发行为在相应的环境刺激中发生的概率增加。因此本题选A。
6.下面的实验中属于认知性学习实验的是
(分数:2.00)
A.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
B.桑代克的迷笼实验
C.斯金纳使用“斯金纳箱”做的实验
D.苛勒的大猩猩“取香蕉”实验√
解析:解析:苛勒所作的大猩猩“取香蕉”实验证明学习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组织一种完形,因此本题选D。
7.镜画描图实验可用来考察
(分数:2.00)
A.条件反射的形成
B.顿悟学习的过程
C.学习迁移现象√
D.试误学习的过程
解析:解析:镜画描图实验可用来考察优势手的练习对非优势手的影响,这是学习迁移现象。因此本题选C。
8.托尔曼认为,强化物不是引起学习的关键因素。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自于
(分数:2.00)
A.顿悟学习实验
B.位置学习实验
C.系列学习实验
D.潜伏学习实验√
解析:解析: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在没有强化物的条件下,动物照样进行了学习,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因此本题选D。
9.“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由三行字母组成的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礼当矩砗消失时,您会听到高音、中音和低音,如果是高音将您所看到的第一行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如果是中音将您所看到的第二行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如果是低音将您所看到的第三行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
(分数:2.00)
A.部分报告法√
B.延迟部分报告法
C.全部报告法
D.顺序再现法
解析:解析:题中实验只要求被试将记住了的东西的一部分报告出来,而不是报告全部。因此是部分报告法。该方法是由斯珀林(Speding)首创的。
10.斯珀林(Sperling)研究图像记忆的时限的方法是
(分数:2.00)
A.部分报告法
B.延迟部分报告法√
C.全部报告法
D.顺序再现法
解析:解析:为了研究图像记忆的时限,斯珀林在实验中,变化呈现字母与出现决定该报告哪一行的信号(如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要求被试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用部分报告法再现。该方法是延迟部分报告法。因此本题选B。
11.达尔文等(Darwin,et al.,1972)使用部分报告法进行声像记忆的研究与斯珀林(Speding)采用部分报告法进行图像记忆的研究表明
(分数:2.00)
A.声像记忆的容量小于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的作用时间短于图像记忆
B.声像记忆的容量大于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的作用时间长于图像记忆
C.声像记忆的容量小于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的作用时间长于图像记忆√
D.声像记忆的容量大于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的作用时间短于图像记忆
解析:解析:与斯珀林的实验相比,达尔文等人实验显示声像记忆有两点不同于图像记忆。其一,声像记忆的容量小于图像记忆。在听觉的部分报告法实验中,即时回忆的数量仅为5个左右的项目,而视觉实验的相应数量为8~9个项目。其二,声像记忆的作用时间可达4秒,比图像记忆的几百毫秒要长得多。因此本题选C。
12.斯腾伯格(S.Sternberg)采用加法反应时法揭示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方式是
(分数:2.00)
A.平行扫描
B.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C.完全系列扫描√
D.直接通达
解析:解析:斯腾伯格(S.Steinberg)的实验结果表明短时记忆内容的提取采取的是完全系列扫描的方式。因此本题选C。
13.Peterson-Peterson法的实质是
(分数:2.00)
A.记忆广度法
B.分散注意作业法√
C.探测法
D.系列回忆法
解析:解析:分散注意作业法的关键是,在记忆保持阶段使用干扰作业,把被试的注意力从所保持的记忆内容上转移开来,以防止他对所保持的记忆内容进行练习、复述,进而测得短时记忆保持量与保持间隔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有关分散注意的研究中较为典型的是布朗(Brown,1958)及彼得森等(Peterson & Peterson,1959)所做的实验。因此本题选B。
14.心理学家验证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分析的方法是
(分数:2.00)
A.记忆广度法
B.分散注意作业法
C.探测法
D.功能双重分离法√
解析:解析:心理学家通过功能双重分离(functioned double dissociation)的方法验证了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的分析。功能双重分离是指: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为区分两种记忆,根据功能双重分离原则,可变化下列两个自变量。(1)单词的呈现速度。增加每个单词的呈现时间,这将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但不会影响短时记忆。(2)干扰活动。系列单词呈现后进行延缓回忆,为防止复述进行干扰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干扰短时记忆,但不影响长时记忆。因此本题选D。
15.沃和诺曼(Waugh & Norman,1965)考察间隔时间和间隔数字对遗忘的作用,从而将痕迹消退和干扰这两个因素分离开来的研究方法是
(分数:2.00)
A.记忆广度法
B.分散注意作业法
C.探测法√
D.功能双重分离法
解析:解析:探测法的主要程序是:出示一系列刺激物(通常为字母或数字),紧接着再出示这一系列中的一个项目作为探测项目,被试的任务是对探测项目以及系列中的下一个项目进行反应。应用此方法,由于被试事先不知道将对哪一个项目作反应,所以他必须密切注意探测项目之前的所有刺激及其出现顺序。沃和诺曼(Waugh和Norman,1965)利用探测法非常巧妙地设计了有关短时记忆遗忘原因的实验。实验中,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