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贝尔·加缪(1913
名家名篇|[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斯神话》
名家名篇|[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斯神话》“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年),法国声名卓著的⼩说家、散⽂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学⼤师,“荒诞哲学”的代表⼈物。
1957年因“热情⽽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获诺贝尔⽂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
加缪在50年代以前,⼀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多次否认。
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反抗者》之后,引起⼀场与萨特等⼈长达⼀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学的代表⼈物。
”西西弗斯神话[法] 阿尔贝·加缪 / ⽂众神判处西西弗斯永不休⽌地把⼀块⼤⽯头滚⼭顶,到了⼭顶⽯头⼜在⾃⾝重量的作⽤滚落下去。
他们的理由是,再没有⽐看不到希望的徒劳更可怕的惩罚⽅法了。
如果你相信荷马的话,那么西西弗斯便是凡⼈中最聪明、最审慎的⼀个。
但在另⼀个传说中,他⼜被安排去扮演强盗的⾓⾊。
这⾥我没发现什么⽭盾,⽽关于他是怎么成了地狱⾥只能做⽆⽤功的苦⼒,众说纷纭。
⾸先,有指责说他怠慢了诸神,窃取了他们的机密。
伊索普斯②的⼥⼉伊琴娜被朱庇特③劫⾛,⽗亲对⼥⼉的失踪⼤为震惊,便向西西弗斯诉怨。
西西弗斯知道这起绑架,便主动告诉了他,但有⼀个条件,就是伊索普斯要为科林斯堡供⽔。
⽐起天⽕雷电,西西弗斯更喜欢⽔浴。
为此他被罚下地狱。
⽽荷马告诉我们,西西弗斯⽤锁链缚住了死神,普路托④⽆法忍受地狱的荒凉、落寞,便派战神去把死神从她的征服者⼿⾥解救出来。
还说,西西弗斯临死前,冒失地想考验⼀下妻⼦对他的爱,便命妻⼦不要埋葬⾃⼰的⼫体,⽽是把它扔到公共⼴场的中央。
西西弗斯在地狱醒了过来。
在那⾥他要处处服从,与他在⼈间享受的爱完全不同,使他饱受困扰,于是他从普洛托那⾥获准重回⼈间去惩戒⾃⼰的妻⼦。
可是当再⼀次见到这个世界的⾯貌时,他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和⽔流的滋润,还有那温暖的⽯头和⼤海,再也不想回到那⿊暗的地狱了。
加缪生平——精选推荐
加缪生平阿贝尔·加缪(1913——1960)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评论家。
他出身于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省蒙多维镇一个农业工人的家庭,祖籍是法国的阿尔萨斯。
他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在战场上,母亲带着全家阿尔及尔贫民区,加缪就在那里长大,因而他十分熟悉并同情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和不幸遭遇。
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穆斯林社会中的欧洲人,他又感到孤独和隔膜。
加缪依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而得以受到正规教育,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
1933年希特勒上台不久,加缪就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后因法共改变了对阿拉伯人的政策而退党,但仍与法共合作,宣传民主思想。
与此同时,加缪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组建“文化之家”和“劳动剧团”,间做编剧和演员。
1937年,他曾担任《阿尔及尔共和报》的记者,在报上发表文章抨击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并积极从事文学活动。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开始表现出存在主义思想的萌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在1944年法国获得解放后任《战斗报》主编,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1月死于车祸。
加缪主要的文学作品有:随笔集《反面和正面》(1937)、散文集《婚礼》(1938)、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堕落》(1956)、长篇小说《鼠疫》(1947)、短篇小说《流放和王国》(1957)、剧本《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2)和《正义者》(1949)。
加缪主要的论著有《西西弗的神话》(1942)、《致一位得国朋友的信》(1945)、《反抗的人》(1951)等。
自陈淳主编:《外国文学名著精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4年版。
加缪重点作品分析《局外人》中篇小说《局外人》不仅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它与同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西绪弗斯神话》共同在欧美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小说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写的是“我”(莫尔索)在阿尔及尔的工作单位收到养老院发来的电报:“母死,明日葬。
法国哲学家加缪45句名言,一颗不停探求和思索的灵魂
法国哲学家加缪45句名言,一颗不停探求和思索的灵魂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年),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
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1、在他们的脸上,使我大为惊奇的一个特点是:不见眼睛,但见一大堆皱纹之中有那么一点昏浊的亮光嘴唇陷在没有牙齿的口腔里,叫我搞不清他们是在跟我打招呼,还是脸上抽搐了一下——阿尔贝·加缪《加缪全集》2、意识形态渗入了法律领域,决定了司法人员的态度与立场,从而控制了法律机器的运作。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3、这个没有爱情的世界真好比死人的世界,总有一天人们会厌倦监狱、工作和勇气,去找回可人的面庞和柔情似水的心曲。
——阿尔贝·加缪《鼠疫》4、我们听说过的责任只有一个,那就是爱。
——加缪《秋是第二个春》5、当人迷途时,充满活力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那些要背离世界的人,随他们去吧。
我不抱怨,因为我看着我诞生。
——阿贝尔·加缪《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6、在我所度过的整个那荒诞生活期间,一种阴暗的气息从我未来前途的深处向我扑面而来,它穿越了尚未来到的岁月,所到之处,使人们曾经向我建议的所有一切彼此之间不再有高下优劣的差别了,未来的生活也并不比我以往的生活更真切实在。
——阿尔贝·加缪《加缪全集》7、奴隶开始要求正义,但最终则要求王国——加缪8、不再理会艺术与形式。
重新找回直接的接触,无需中介,因而也就是无辜。
忘却艺术,在这里就是忘却自我。
不是以道德的名义放弃自我,正相反,是接受地狱。
——阿尔贝·加缪《加缪全集》9、他说他一直在研究我的灵魂,结果发现其中空虚无物。
郑婧文 素材整理——加缪
阿尔贝·加缪概述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
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
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
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阿尔贝·加缪并不是一个纯思辨型的哲学家,他从来都没有像萨特那样写过砖头一样厚的哲学著作。
他是以自身经历、以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的行为,来推导出时代的哲学命题的带有哲学思想的小说家。
“荒诞感”是加缪所有著作的起点,从起点出发,他在前期和中期的作品里探索两个关键的问题:可不可以自杀,以及可不可以杀人——前者是《局外人》和《西西弗斯神话》的主题,后者是《瘟疫》和《反抗者》的主题。
在探索过程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可以用没有确切根据的信仰、意识形态,或形而上学的假设当逃脱荒诞感的出口,也不可以用超乎人类掌握之外的信仰、希望、想象,或幻觉当做逃脱荒诞感的出口,以免活在自欺的人生里。
人生经历1913年11月7日,阿尔贝·加缪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
加缪父亲在1914年大战时阵亡后,他随母亲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外祖母家,生活极为艰难。
阿尔贝由做佣人的母亲抚养长大,从小就在阿尔及利亚的贝尔库的平民区尝尽了生活艰辛。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西西弗神话
严肃的 荒诞派 入戏的 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 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 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 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 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 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 基本的问题。
—1957年诺
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辞
生平经历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 1月4日),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荒 诞哲学”的代表。加缪幼年丧父,靠奖学金读完中学,在 亲友的资助和半工半读中念完大学并取得哲学学士学位。 希特勒上台后,加缪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一度加 入法共,后退党。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创办过剧 团。1944年法国解放,加缪出任《战斗报》主编,写了不 少著名的论文。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不幸 遭遇车祸英年早逝,年仅47岁。
《鼠疫》讲述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发生瘟疫, 突如其来的瘟疫让人不知所措。政客狂妄无 知,掩饰诿过,甚至想利用灾难来获取利益; 原来过着委靡不振生活的小人物,凭著黑市 门路,为人民带来各种禁品,突然成为了城 中的风云人物;小百姓恐慌无助、自私贪婪, 每天都只是过著颓废生活。瘟疫城市被重重 封锁,无人能够自由进出。被困在城中的人 民,朝思暮想着住在城外的亲朋好友。一位 到城公干的记者被迫过著无亲无友的生活, 只有寄望参与自愿队消磨时间。主角里厄医 师这时挺身而出救助病人,与一些同道成了 莫逆之交。不过,他的妻子却远在疗养院, 生死未卜。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苏联问题最终成为萨特在这 条线路上的滑铁卢:1956年,苏联出兵匈牙利, 萨特在接受采访时当即宣布了自己的反对态度, 并且在其刊物《现代》上推出关于匈牙利问题的 专题,成为他和党派之间断绝关系的独立宣言。 萨特承认,在这之前,他“封闭了一切道德观念” 和自我判断,而如今的自我回归让他欣喜。20世 纪70年代以后,萨特谈到他在50年代是如何克服 甚至压制早年的“道德主义”的,说那一切都是 为政治现实主义让路。其实,萨特早在戏剧《肮 脏的手》中,已经表现出了他的矛盾心理,剧中 描写党棍路易斯等人的粗暴和手段的卑鄙,实际 上是对历史现实的批判。“匈牙利事件”是一个 极限,他不可能允许自己矛盾下去。在以后的许 多历史事件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他为 一切受压迫者说话,“成了一个观点举足轻重的 道德在场者”。这就是说,他在道德人性的点上, 与加缪殊途同归。然而,他和加缪都没有丝毫和 解的意思。
阿尔贝 加缪
一个严肃的“荒诞派”一个入戏的“局外人”---加缪作家简介中文名阿尔贝·加缪逝世日期1960年外文名AlbertCamus职业作家国籍法国主要成就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生地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荒诞哲学”的代表出生时间1913年11月7日代表作品《误会》《卡利古拉》《戒严》等•阿尔贝·加缪曾经这样说过:清晰写作的人拥有的是读者,晦涩写作的人拥有的是注释者。
•如果以加缪自己设定的这种标准来衡量,在半个多世纪前英年早逝的他必然是一个成功者。
因为,就在他的百年华诞之际,他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新读者。
作家影像•置身于贫穷与阳光之间加缪从小在北非的贫民窟长大。
从少年时代起,贫穷与死亡的阴影就与加缪长相伴。
一般孩子小学毕业后就去找活干了。
多亏法语教师热尔曼劝说,家人才同意表现出了语言天赋的加缪报考中学。
假期,他虚报年龄去打工,。
17岁那年,他得了肺结核。
按医生的说法,从那是开始,他注定不可能长寿。
加缪说:”我置身于贫穷和阳光之间。
由于贫穷我才不会相信,阳光下和历史中一切都是美好的;而阳光又让我明白,历史并不等于一切。
”•友谊与论战1951年10月,加缪正式出版了他的哲学随笔《反抗者》,说出了如鲠在喉的心里话:“苏联,如今是一片奴隶的土地。
”加缪的好友、战友,法国哲学家萨特最初出于保护友情或者其他,让自己的追随者让松只比评论者本令他厌恶的书。
让松在《反抗者》的书评中毫不掩饰自己厌恶加缪的反革命。
而后,加缪以“主编先生”开头的来信把萨特拖入了战局。
后者这么答复:我们的友谊来之不易,我将感到惋惜······两人从好友走向决裂,成为了法国思想史上那个的一段公案。
作者作品◆长篇小说:《局外人》《鼠疫》《堕落》《快乐的死》《第一个人》◆短篇小说集:《放逐和◆短篇小说:《困惑灵魂的叛变》《沉默之人》《宾客》《石头在长》《乔那斯或工作中的艺术家》◆戏剧:《卡里古拉》《修女安魂曲》《误会》《围城状态》《义人》《附魔者》◆散文、评论集:《西西弗的神话》《反与正》《婚礼》《反抗者》《夏天》•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加缪的生平和创作
加缪的生平和创作阿尔贝·加缪,法国作家,1913年11月7日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法属阿尔吉利亚,父亲是欧洲人,母亲是西班牙血统,自己却在北非的贫民窟长大。
父亲作为一战的士兵战死疆场,加缪直接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抵抗运动。
从少年时代起,贫穷与死亡的阴影就与加缪长相伴,这使加缪更能深切地体会人生的荒谬与荒诞,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现实人生,他都在与荒诞作斗争。
处在思潮动荡的时代,加缪一直纠缠在艺术家和政治家之间。
1942年,加缪离开阿尔及利亚前往巴黎,他开始秘密地活跃于抵抗运动中,主编地下刊物《战斗报》。
在这个时期,加缪不躲避任何战斗,他反对歧视北非穆斯林,也援助西班牙流放者,又同情斯大林的受害者……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如小说《局外人》、《鼠疫》,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和长篇论著《反抗者》都在这个时期出世。
1957年,他因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加缪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创办过剧团,写过剧本,当过演员。
戏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剧本有《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1949)等。
除了剧本,加缪还写了许多著名的小说。
中篇小说《局外人》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
该作与同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
长篇小说《鼠疫》(1947)曾获法国批评奖,它进一步确立了作家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0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
加缪在荒诞的车祸中丧身,实属辛辣的哲学讽刺。
因为他思想的中心是如何对人类处境做出一个思想深刻的正确回答……人们毫不感到意外,我们的时代接受了加缪的观点。
阿尔贝加缪
存在主义哲学的“存在”
个人的主观的存在
加缪的“存在” 加缪的“存在”
荒谬
荒唐,错得离谱,极端 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加缪认为:人的存在是荒谬的 加缪认为: 存在,人面对世界感到的只有一种 情绪,孤立无援,个人承担无意义 的世界,荒谬而没有尽头,人处于 一种"被抛"的境地,起床,电车, 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的工作,吃饭, 电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 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 天接一天按照同样的节奏周而复始 地流逝。
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意为存在、生存、实存。 存在 我们联想到的存在: 我们联想到的存在: 客观世界,物质,桌椅板凳,自然,社会等。 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观: 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观:物质第一,意识第二。
存在主义哲学是二十世纪初期兴 起的哲学流派。它和传统哲学所论述 的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不同,而 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 但也不是指 存在, 存在 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 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 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 心理的存在。 心理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 (焦虑、绝望、恐惧、孤独等)同社 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 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阿尔贝加缪》
对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精神以及 人生的一种总结和赞扬。 人生的一种总结和赞扬。
第一段 活着就是存在本身,生命是 一个过程,我们应该做的是 经历好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关注自我,关注内心,不能 之关注外在的状态和最终的 状态。
第二段 生命本身并无意义,意义 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之中,由 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背靠 苦难面对阳光,于绝望中寻 求希望,就像西西弗一样。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的生活和西西弗一样重复着机械的 运动,并且所有的努力都是无效的努力, 因为无论你多努力,生命都要结束。但我 们并不能因此而退缩,而不前进,我们应 该关注的是个体的生命本身,生命本是一 个过程,我们要享受这个过程。每天都开 心地生活、存在。生命的力量就是要奋斗, 要在荒谬中寻找人生的意义。生命虽总会 结束,但是每个人的生命的存在是不一样 的,活好当下,把痛苦当成幸福,活出激 情,才是真正的人生。
阿尔贝加缪的简介:荒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键入文字]阿尔贝加缪的简介:荒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说起荒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不得不说的就是塞缪尔贝克特和阿尔贝加缪。
阿尔贝加缪作为杰出的荒诞哲学家,与欧美荒诞文学相关的书籍中,都有记载阿尔贝加缪简介。
通过阿尔贝加缪简介得知,阿尔贝加缪生于1913 年,卒于1960 年,享年47 岁。
阿尔贝加缪在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出生,阿尔贝加缪一岁多时,父亲在1914 年大战中阵亡。
随后,阿尔贝加缪便跟随母亲搬到了阿尔及利亚的贫民区和外祖母一同生活。
阿尔贝加缪一家过着十分困难的生活,母亲为了维持家中的开销,便到有钱人家去做佣人。
阿尔贝加缪自幼在贫民区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1923 年,阿尔贝加缪在乡村小学里,遇到了启蒙老师路易热尔曼。
对于阿尔贝加缪来说,路易热尔曼的知遇之恩,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阿尔贝加缪在乡村小学念书期间,路易热尔曼发现了阿尔贝加缪在文字创作上具有很高的天赋,于是路易热尔曼老师便说服阿尔贝加缪的母亲,让她继续供读阿尔贝加缪。
就这样,阿尔贝加缪在1924 年考入了阿尔及尔的一所中学。
此后,阿尔贝加缪顺利地进入高中,乃至考入大学读书。
在他读书期间,接触了很多殿堂级的文学家,这让阿尔贝加缪萌发了文学创作的兴趣。
随着阿尔贝加缪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认识,他先后创作了《鼠疫》、《西西弗的神话》以及《局外人》等炙手可热的文学作品。
阿尔贝加缪是一位极其有天分的文学家,作为“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阿尔贝加缪用热情而又冷静的观点,质问了当代人的良知、因此,阿尔贝加缪在文学上的建树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亲睐。
值得一提的是,阿尔贝加缪是有史以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作家之一。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加缪只活了47 年,对法国文学界来说,阿尔贝加缪的离世是非常大的损失。
那么加缪怎么死的呢。
通过了解加缪的生平经历,便可得知加缪怎么死的这一问题。
1960 年1 月4 日上午,法国阴雨绵绵,道路上还结着寒霜。
此时,阿尔贝加缪和好友乘坐着米歇尔伽利玛的车一同游玩。
阿尔贝·加缪简介
阿尔贝·加缪简介阿尔贝·加缪姓名: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性别:男出生年月:1913-1960国籍:法国所获奖项: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作家。
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
幼年丧父,靠奖学金读完中学,在亲友的资助和半工半读中念完大学并取得学士学位。
上台后,加缪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一度加入法共,后退党。
1944年法国解放,加缪出任《战斗报》主编,写了不少著名的论文。
加缪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创办过剧团,写过剧本,当过演员。
戏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剧本有《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1949)等。
除了剧本,加缪还写了许多著名的小说。
中篇小说《局外人》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
该作与同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
长篇小说《鼠疫》(1947)曾获法国批评奖,它进一步确立了作家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0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
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
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加缪的创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极其客观地表现人物的一言一行。
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保持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
他的“小说从严都是形象的哲学”,蕴含着哲学家对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
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赢得了远远超过前辈的荣誉。
他的哲学及其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对后期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影响很大。
评论家认为加缪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体现了适应工业时代要求的新人道主义精神。
阿尔贝·加缪
加缪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虽然艰难。 妈 妈还是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了学校。但因此妈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读完小 学以后,在小加缪的一再央求下,妈妈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让他去做些事 情,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但前提是不能耽误自己的学习。从那以后,小加缪 一边读书,一边劳动。繁重的工作常常使他累得满头大汗。但为了给妈妈减 轻负担,小加缪努力着坚持过来了。艰难的生活让加缪经受了磨炼,也养成 了他刻苦勤奋的优良品质。 【磨炼、刻苦】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占领了整个法国。当时的法国知识分子为了抗暴, 办了份地下报纸,以激励民心士气。这份报纸名称叫《战斗报》,加缪是 主编,萨特也和他们有相同的立场。有一天萨特和加缪在咖啡馆聊天,说 到了人的自由问题,萨特主张因为上帝不存在,所以人有绝对的自由,可 以为所欲为;加缪则认为不管上帝是否存在,人都无法有绝对的自由。于 是他们开始就这个命题展开辩论,两人各执一辞,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最 后加缪说:“既然你说人有绝对的自由,那么请问你能不能把我叫给德军, 检举我是地下抗德分子哪?”萨特想了半天,最后说:“不行,无论如何 我都不能向德军检举你!”于是加缪赢得了辩论的胜利。 【道义、自由】
经典语录
真理在人那里获得生命力,并且展现出来。
【真理】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自由】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压倒它的东西称作命运
【命运】
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 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救赎】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 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 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 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辞
加缪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先驱
加缪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先驱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可以被称为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
20世纪中期,他的作品引领了一股哲学和文学思潮,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个体自由进行了深入而细腻的探索。
本文将以加缪的作品和思想为主线,来探讨他在法国存在主义文学中的地位和贡献。
一、加缪的早期生活及影响阿尔贝·加缪于1913年出生在阿尔及利亚。
在他的早期生活中,对于无神论和对宗教的怀疑成为了他的思想根源。
他曾就读于阿尔及尔大学,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些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政治活动家,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社会不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关注。
二、加缪的作品主题及风格加缪的作品主要探讨人类的自由意志和存在的困境。
他经常以故事的形式,描绘人们在无意义和荒谬的世界中挣扎求存的情景。
他的作品以幽默与讽刺为手法,深入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观念的边界。
众所周知,加缪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局外人》。
该小说讲述了一个无精打采的主人公穆尔索,他因为无法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而感到疏离。
小说揭示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隔阂和无奈。
他的另一部作品《谬论》也是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
小说主人公发现自己被错误地定性为“特殊人物”,他的行为和情感被社会所认定,并最终崩溃于社会压力之下。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加缪对社会标签和身份认同的反思。
三、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加缪的小说创作紧密联系着他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
他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对生命的承担。
他主张个体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里,需通过自我选择和行动来决定他们的存在。
他认为,人生没有预先定义的目的或意义,任何意义都是个体自己根据自由选择构建的。
加缪还探讨了人类与背离自由意志的力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和宗教制度、道德观念以及人们对个体的期望和压力,都成为摆在个体面前的障碍。
他坚信,个体应该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责任,并勇敢地面对生命的无常与困境。
四、加缪的影响与遗产加缪的作品和思想对法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缪法国哲学家与文学家
加缪法国哲学家与文学家加缪,全名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是法国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文学家。
他以其极具原创性和挑战性的思想而闻名于世,对法国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缪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存在主义和绝对无神论上。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人类生命的本质是绝望的,并拒绝了所有形式的宗教信仰。
在他的哲学著作中,加缪经常关注生命的意义、自由意志和个人责任等问题。
他的思想带有强烈的反抗意味,批判了社会中的不公正和荒谬。
在文学方面,加缪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和剧作家。
他的作品以揭示现代人的困境和无助为主题,着重描绘了人在面对生命的无意义和虚无时的内心挣扎。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小说《局外人》(L'Étranger)和剧本《叛逆者》(Les Justes),这些作品对于理解加缪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加缪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家,他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和政治活动。
他反对社会的不平等和压迫,关注个人自由和人权问题。
在他的一些著作中,他探讨了社会正义、革命和反抗的主题,试图寻找改善社会现状的途径。
加缪的思想和作品被广泛研究和讨论,他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
他的作品反映了人类的苦难和无望,同时也倡导了对现状的批判和拒绝妥协的精神。
他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法国,而是扩展到了全球范围,成为了现代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通过加缪的作品和思想,人们反思了生命的意义、人类的价值和社会的不公正。
他的存在主义观点和对人类绝望的揭示,为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推动了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
在加缪辞世之后,他的作品继续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读者和思想家。
他的哲学和文学作品追求真理、正义和人性的尊严,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人类命运的意义具有深远的影响。
加缪的作品和思想将继续激励和鼓舞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面对世界的困境。
总结起来,加缪作为法国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以其无神论、存在主义和反抗精神而著名。
20世纪法国卡缪传记
20世纪法国卡缪传记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是20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传记的形式,介绍卡缪的生平、思想以及其主要作品,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作家。
一、早年生活与成长阿尔贝·加缪于1913年11月7日出生在法国阿尔及利亚的曼德勒市。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农民,母亲是家庭主妇。
由于家庭的贫困状况,加缪的童年并不幸福,但他通过勤奋学习展现了非凡的才华。
在小学时期,加缪就展现出了作家的潜质,他的散文和诗歌作品在校园中备受赞赏。
这段经历对加缪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他后来步入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学术生涯与哲学思考加缪在阿尔及利亚的海防市完成了初等教育后,前往奥兰完成中学学业。
在那里,他开始接触哲学,深入研究不同的思想体系。
他对存在主义和局外人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着手创作与这些哲学思想相关的作品。
1936年,加缪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并进入阿尔及利亚大学攻读哲学和文学专业。
他对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及政治活动。
三、文学成就与获奖经历加缪的第一部小说作品《局外人》于1942年出版,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视为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其冷静而深刻的文字风格,揭示了人类存在的孤独与绝望,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此后,加缪创作了一系列备受称赞的作品,包括《灭亡》、《鼠疫》和《堕落》等。
他的作品通常关注人的生存状态、道德困境和人的责任感等深刻的主题。
这使得他成为存在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1947年,加缪凭借其对人类存在的思考与文学创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殊荣进一步肯定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的重要性,并将他推上了世界文学舞台。
四、对社会与政治问题的关注加缪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一位积极关注社会与政治问题的思想家。
他对无意义的存在状态、政治压迫以及人权问题持有明确的立场,并通过他的作品和演讲表达了自己的声音。
《生命的意义》作者
《生命的意义》作者《生命的意义》是由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所撰写的一本重要著作。
阿尔贝·加缪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存在主义之父”。
阿尔贝·加缪于1913年出生在法国阿尔及利亚的一个小镇上。
他的父亲在一战期间受伤,使得家庭陷入困境。
自小生活在贫困中的加缪,经历了许多困苦和挣扎,这也成为了他后来笔下主题的重要来源。
在加缪的作品中,哲学思想紧密联系着他对人类存在的观察和思考。
他以其深邃的思考和犀利的笔触,将人类的绝望、孤独和无意义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存在的荒谬和人类存在的无法解释的本质。
《生命的意义》是加缪论述人类存在的经典著作之一。
他提出了“绝望的哲学”这一概念,主张人们必须面对生活的绝对绝望和无边无际的无意义。
他认为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人们的存在是毫无目的和理由的。
他拒绝了传统哲学的冥想和慰藉,坚信人类的存在是孤独、绝望和荒谬的。
加缪在书中通过描述一个年轻的法国阿尔及利亚人在殖民统治下的境遇,以此展现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他详细展示了人类的绝望如何通过不断的试探和反抗而愈演愈烈。
同时,他也讲述了人类如何在荒谬的世界中寻找一种意义和解脱。
他提倡人们要面对存在的无奈和无法解释的本质,以及努力去追求一种自由和真实的生活。
加缪的《生命的意义》在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争议。
一方面,他的绝望哲学与当时大部分的思想观念相悖,因此遭遇了无数的批评和争议。
许多人不愿意接受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这一观点,认为这种观念过于消极和悲观。
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也受到了许多思想家和文学界人士的崇拜和推崇。
他的深刻思想和独特表达方式使得他成为了人们争相研究和思考的对象。
阿尔贝·加缪对于人类存在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意义的质疑,为后世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和参照。
他的作品不仅对哲学领域有着重要影响,也在文学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尔贝·加缪
阿尔贝·加缪郭宏安阿尔贝·加缪去世已经五十年了,然而他的作品和他这个人依然活在法国人的心中。
他是否活在中国人的心中,我不敢说,但是,我们中国人有必要全面地了解,全面地认识他的作品及他这个人。
这里所谓“活”,是说普通的法国人一直喜欢加缪这个人,阅读他的作品,而在法国知识界,加缪却一直受到质疑,甚至嘲讽和攻击,他被轻蔑地称为“正义者加缪”。
直到1978年,有人(让·达尼埃尔)指出,在法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向加缪回归”的现象,加缪的命运才发生了根本的转折。
法国亚眠大学教授雅克琳·莱维—瓦朗齐在1999年10月号的《欧罗巴》杂志上说:“他的年轻读者和他们的前辈一样,敏锐地感觉到一种没有谎言、没有幻觉的人道主义,感觉到他的苛求的良心和他对绝对的教条及狂热的理论的拒绝;他们感谢他不顾一切地坚持幸福的追求,不顾一切地为人的某种纯洁、为一个友爱的世界辩护;由此感谢他帮助他们生活下去。
”这番话对于经历过20世纪的人来说,具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流行存在主义,这是一种“实质上不能加以系统说明”(约瑟夫·祁雅理:《20世纪法国思潮》)的哲学,它之所以流行,不过是因为萨特的几句话,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话语,例如“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注定是自由的”,“他人是地狱”,“人之初是虚无”,“自由选择”,“人生是荒诞的”等等。
所以,要谈加缪,首要的问题是确定加缪是不是存在主义者,他若不是,他是哪一种哲学的信奉者。
加缪说过:“不,我不是存在主义者。
萨特和我总是惊奇地看到我们的名字被连在一起。
我们甚至想有朝一日发个小小的启事,具名者声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东西,但并不担保相互间没有受到影响。
这是笑谈。
我们各自写的书,无一例外,都是在我们认识之前出版的。
当我们认识的时候,我们是确认分歧。
萨特是存在主义者,而我出版的唯一的随笔《西绪福斯神话》,却是反对所谓存在主义哲学的。
阿尔贝·加缪40句经典名言:拒绝谎言,反抗逼迫
阿尔贝·加缪40句经典名言:拒绝谎言,反抗逼迫代表作:《局外人》《西西弗斯的神话》《异乡人》等阿尔贝·加缪(1913—1960年),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
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
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经典名言1.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2.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3.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
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
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
4.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5.“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
”6.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7.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8.当我听某个人说话听烦了,想要摆脱他时,就装出欣然同意的样子。
9.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10.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11.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12.没有对生活绝望,就不会爱生活。
13.我已经没有时间去对我不感兴趣的事情再产生兴趣。
14.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15.如果你继续去寻找幸福是由什么组成的,那你永远不会找到幸福。
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16.不被爱只是不走运,而不会爱是种不幸。
阿尔贝·加缪悼词
阿尔贝·加缪悼词阿尔贝?加缪悼词萨特从半年前,直到昨天,人们还在揣度:他将要做什么?因为他被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所困扰,曾暂时选择了沉默。
但他属于那种罕见的人,他们迟迟不作选择,可一旦作出了抉择便忠贞不渝;对这种人我们完全可以等待。
总有一天,他会开口的。
我们甚至不敢贸然对他未出口的话稍加推测。
但我们相信他与我们每个人一样,是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足以使他的存在始终富有活力了。
他和我之间发生过争执:争执,这并没有什么——即使我们再也不见面——而这恰恰是我们在这个狭小世界里互不忘却、共同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这并不妨碍我经常想到他,在他阅读过的书报的篇页里感到他的目光,并且自言自语说:"他会怎么说呢?他此刻在怎么说呢?"随着事件的变迁和我情绪的不同,有时我认为他的缄默过于谨慎,有时又认为他的缄默非常痛苦。
他的缄默,就如热和光一般,是一种日常必需的特质,不过是一种人的特质。
人们可以同意或反对他的思想,他在自己的作品——尤其是那部最优美也最不为人所理解的《堕落》——中所透露的思想;但人们在生活中总要体验这种思想。
这是我们的文化所特有的一种奇遇,一种运动,人们一直在试图猜测这运动究竟包含哪些阶段,何时才是它最后的终结。
他顶着历史的潮流,作为醒世作家的古老家族在当今的继承者,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纪,须知正是这些醒世作家的作品构成了也许是法国文学中最富有独特性的部分。
他以他那执拗狭隘而又纯粹、严峻、而又放荡的人道主义,独自与当代大量的丑行劣迹进行一场没有把握的战斗。
但是反过来,通过他顽强的拒绝,他却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与马基雅维利的信徒们和现实主义的金犊偶像的崇拜者们背道而驰,确证了道德行为的存在。
可以这么说,他就是这不可能的确证的化身。
只要稍加阅读和思考,人们就会碰到他紧攥在掌心的人的价值问题:他经常对政治行为提出怀疑。
要么改变它,要么反对它:总之,这对于构成精神生活的紧张状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哲学源流史》存在主义哲学之七:加缪
《世界哲学源流史》存在主义哲学之七:加缪存在主义哲学之七:加缪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一位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
他早年丧父,生活困苦。
毕业于阿尔及利亚大学,获哲学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积极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
战后主要从事文学和哲学创作,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47岁时因车祸身亡。
加缪的代表作有小说《局外人》、《鼠疫》,哲学论著《薜西弗斯的神话》、《反叛者》。
他还写过戏剧作品,和他的小说一样,表达了他的哲学观点。
加缪的思想被称作" 荒谬哲学" ,是因为他独特地表述了关于荒谬和反叛荒谬的存在主义观点。
他并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但由于他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都明显地同存在主义一脉相承,人们还是认为他的哲学属于存在主义。
加缪的思想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关于" 荒谬" 的论述和关于" 反叛" 的论述。
1.荒谬加缪首先描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荒谬感,认为这是现代人的普遍感受。
在《局外人》中,他描写了一个空虚孤独但又对自己诚实的人。
主人公是一位轮船公司职员,他对母亲的去世无动于衷,依然做他想做的各种事。
由于他莫明其妙地杀了人,他被判处死刑。
临刑时,他只有快活的感觉,甚至希望人们来观看他被处死,以憎恶来欢迎他。
加缪塑造的这个活在现实生活圈外、完全不被世俗规范和习俗约束的人物,被赋予了撕碎世俗虚伪后真实表现自己的性质。
加缪认为,当一个人有一天认识了生活的伪装而去寻找自我的时候,他就会真切地感受到那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被抛到局外的绝对孤独的感觉,这就是荒谬感。
这种感觉如同演员被逐出了舞台、土生土长的人被抛离了故乡的空洞感;与世隔绝、不被接纳、无依无靠;世界一下子变得陌生,周围的人不予理解,痛苦、厌烦、恐惧、绝望扼住喉咙。
加缪认为,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随时随处可以体验到这种感受。
只要你问自己一句" 为什么" ,那么在难以回答之中立刻就能体验到生活的荒谬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其 内心深处涌动着“真实而绝对的激情”,莫尔索并不冷淡, 冷淡在他 只是外在的,实际表现的是对人类苦难的沉默 与尊重,
• 3.莫尔索是真实的牺牲品,一 名反抗虚假 人生的英雄。
艺术特色
• 1.第一人称 • 2.平行结构 • 3.简明自然风格
• “人们不 再理解世界,世界从我们的视野中 间逃逸出去,又恢复成它自己。这种情况 如同我们平时非常熟悉的某一个人,突然 间变得如此陌生,就如同在电话亭 里打电 话的女人,我们听不见她的声音,却隔着 窗玻璃看见她毫无意义的动 作,我们禁不 住会问她为什么活着。”
• 如何理解默尔索的冷漠与麻木? • 1.默尔索的冷漠麻木表现 • 2.冷漠麻木只是外在——“局外感”正是
主题争论
• 一种观点:“这是关于一个对眼前的现实麻木不 仁的人的研究。” • 美国版《局外人》写的序言(加缪):他“并非 麻本不 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 绝对和真实的激情。” • 萨特《“局外人”解说》:“他的主角既不是 善 人,也不是恶人,也无所谓道德和非道德。这种 范畴对他并不适用。作者 为主角保留了‘荒谬’ 这个名词。也就是说主角属于极为特殊的类型。”
阿贝尔· 加缪(1913——1960) 《局外人》
生平概况
•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评论家 • 出身于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省蒙多维镇一个农业 工人的家庭,祖籍是法国的阿尔萨斯。 • 做过编剧、演员和记者 。 • 二战期间,投身于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 • 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1961年1月死于车祸。 “阐释了我们这 一代人类良心 的难题”
• 哲学随笔《西绪弗斯的神话》与《局外人》的同 构关系。 • “西绪弗斯就是荒谬的主人公。确实如此,无论 就他的热情 或他的苦刑来说,他都是个地道的荒 谬人。他对诸神的蔑视,他对死亡的仇 恨,以及 他对生命的热爱,使他得到这无法比喻的惩罚, 这惩罚使他用尽全 力得不到成功。这就是对尘世 热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中篇小说《局外人》
•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奔丧、恋爱、杀人、受审和判 刑等情节的描述,集中地表现了存在主 义的人生 哲学。 • 主要情节是以阿尔及尔一家船运公司的职员莫尔 索的自述形式写成的,他象一个“局外人”似地, 以极其冷静的口吻讲述自己单调无聊、枯燥乏味 的生 活……
主题解读
• “局外人:指独立于客 观世界之外的人,超越于 现实生活之上的人。 • 加缪所谓的“局外人”, 并非客观存在意义上的 局外,而是主观感受上的局外。作者所刻意描划 的, 正是这种人对现实生活的“局外人”的态度。 • 《局外人》暗含的 主题就是人类与其生存条件的 不协调,这个条件不是别的,正是人类社会。 认 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与冲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文学作品
• • • • • • 随笔集《反面和正面》(1937) 散文集《婚礼》(1938) 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堕落》(1956) 长篇小说《鼠疫》(1947) 短篇小说《流放和王国》(1957) 剧本《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 《戒严》(1942)和《正义者》(1949 • 主要论著有《西西弗的神话》(1942)、《致一 位得国朋友的信》(1945)、《反抗的人》 (195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