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
吟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思念弟弟的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 文学巨匠。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对 王安石的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 苏轼开始很不在意,还潇洒幽默地说:“今 后我的诗不愁皇帝看不到了”。但事态的发 展越来越不潇洒,直到被投入监狱。四个多 月后,贬到黄州,不得签署公事,又不得擅 自离开安置所,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 官。 对苏轼的被捕,他的弟弟苏辙有一个准 确而深刻的解释“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重点句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 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课文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 睡觉时,月光照在门上,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 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 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 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 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 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走近作者: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本文作者是苏轼, 我国北宋著名 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 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是“唐宋 八大家 ”之一。与父亲 苏洵 弟 弟 苏辙 并称“ 三苏 ”。他的 词雄 浑豪迈,是宋代“ 豪放 ”词 派的代表。
苏东坡名号的由来
苏轼号东坡居士,很多人或许并不知晓东坡这个 别号的由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初到黄州, 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 府要来了已经荒芜了的五十亩军营旧地给他种。营地 位于黄州的东坡,次年春天,苏轼于其上筑雪堂,题 之曰“东坡雪堂”,作《雪堂记》。为什么他要取号 为东坡居士呢?因为他很仰慕唐朝的诗人白居易,而 当年,白居易贬谪四川忠州时,
金光闪烁的“月台”
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听 读 课 文
xīng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 入户,欣然起行。 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suì 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qǐn 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zǎoxì ng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 (1083年),当时,作者 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 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 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 的一个小片段。
位于今湖北省黄
冈市南,南唐初年建
寺,初名“南禅寺”。
北宋景德四年(1007
年)赐名承天寺,其规
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
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
承天寺
门
高兴地
……的人 于是 一起、散步 清澈透明 交错纵横
小组合作逐句翻译
解释词语,翻译句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起行。 愉快地,高兴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 服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 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思考 于是,就 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 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描写(写景 抒情
一、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 • • • • •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承天寺中庭 “我”和张怀民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步于中庭
探究理解
1.赏析“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运用拟人写法,自然生动。寒
也曾在其地的东坡种植花木,并写下了 不少闲适诗,《步东坡》为其中一首: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 爱,爱此新成树。”苏轼仰慕白居易, 故自号曰“东坡居士”。“苏东坡”一 名也由此名垂千古。
苏轼(1037—1101),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 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 一生文采风流。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 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 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 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 “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之后他几经贬谪zhe,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 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 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 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 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 何夜无 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一层:点明夜游的时间、原因、地点及人物。记事 二层:夜游所见之景。 三层:抒写作者旷达的心境。
卧,睡
共同,一起
徒步徐行
庭院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的原因。) 清澈透明 交叉错杂 原来是,连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
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 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 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再读课文:
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 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 译课文。
解释加点字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而已,罢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连词,只是,不过 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 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那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惋惜无人赏月。)
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