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
1.1959年,加拿大,马歇尔卢汉,发表电子革命演讲
2.20世纪60年代,新媒体一词作为概念登台亮相
3.1986冯昭奎《新技术革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国内对新媒体最早的引介之
一
4.新媒体概念: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
通信技术的具有高度互动性的媒介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这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与其他数字媒体形式。
5.新媒体基本特征:数字化和互动化
6.新媒体共同发展方向:网络化移动化融合化
7.媒介强调传播介质
8.媒体一是强调传播主体即传播机构二是强调介质的大众传播属性
9.原生的新媒体:指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和相应终端而形成的新媒体。网络和
手机是典型
10.网络媒体传播特点:网络媒体利用的全时性媒体空间的海量性信息文本的
非线性化信息组织的层次性媒体使用的个性化
11.网络媒体的几个突破:信息传播突破地域限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不断增强
储存与检索方式发生本质变化传播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受众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传播与受众的界限日益模糊
12.新媒体发展推动两种力量:传统媒体商业化的互联网公司
13.1994中国互联网时代
14.1995《神州学人》进入互联网发行标志中国进入网络时代
15.1995 12《中国日报》全国性日报办之先河
16.1994——2003中国网络媒体确立自己作为第四大媒体的地位的奠基时期
17.手机媒体传播特点:信息接收的贴身性传播情境的私密性信息落点的明确
性传播的可延续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
18.200391《扬子晚报》中国手机报发端
19.2004《中国妇女报》第一份图文并茂的彩信版手机报纸
20.手机和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移动通信运营商主导模式广电运营商独立运
营模式广广电运营商主导模式
21.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22.新媒体对政治生态的影响: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促进了公众表达增强公民监
督的权利激发了公众的社会参与推动了公共协商机制的形成
第二章
1.数字技术:主要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即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如
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由二进制代码“0”和“1”所表示的信息、并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存储和传播等。
2.数字化信息传播的优势:传播的低门槛化;信息利用的便捷性;传播渠道的
双向性;传播渠道的交叉化融合化。
3.媒介融合过程中的文化性障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文化差异;“受众文化”
与“用户文化”的差异。
4.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
5.1974年,TCP协议和IP协议被提出,1983年TCP/IP协议被指定为互联网的
标准协议,这意味着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这也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6.WWW的技术构想于1989年提出。
7.IPv6大大地提高下一代互联网的地址容量。
8.网络计算是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是利用互
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就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是由成千上万个“节点”
组成的“一X网格”所以这种计算方式叫网格计算。
9.云计算指的是将庞大的计算处理任务自动分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
这些任务分配给由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10.社会化媒体定义: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上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
产与交换平台。
11.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特征:生产内容与社交的结合;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
是用户,而不是的运营者。
12.从1G到4G:1G时代——模拟手机时代;2G时代——GSM数字网络时代;
3G时代——宽带移动网络时代;4G时代——高速移动网络时代。
13.2014年6月,中国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机上网比例。手机网民规
模超八成。这些数据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14.人机交互技术:语音交互技术;体感交互技术;视线交互技术。
15.移动传播改变时空观:移动传播带来的时间观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空
间观;移动时空描述的新维度。
16.大数据是基于相当大的量级的数据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挖掘与应用的技术。
17.数据新闻,也可以称为数据驱动的新闻。定义:数据新闻是一个工作流程,
它意味着深入到数据之中,对数据进行清洗、结构化,为特定目标进行数据过滤,以与通过可视化来完成报道。
18.UGC内容: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产的内容。
19.数据新闻驱动新闻业务方向的变革:预测性新闻的增强;深度报道模式的改
变;个性化新闻与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机器人新闻兴起。
20.大数据下的用户分析:对于整体用户的全样本、跨平台分析;对于群体用户
的细分化分析;对于个体用户的精准性分析。
21.物联网:IOT,万物相联的互联网
第三章
1.Web1.0主要以平台、以为核心内容的传播模式(大众门户)1994——
2003特点:通过内容聚集用户是传播的控制者提供的是无差异服务内容的传播效果测量手段有限整个互联网传播呈现越来越浓重的“中心化”
2.Web1.0向web2.0的过渡:以工具为核心的“定向索取”模式
3.搜索引擎将信息来源显性化、集中化、实现人与信息的多元匹配
搜索引擎通过传播者呈现的序列化来控制传播者与用户间的匹配
搜索引擎只提供不提供把关
网民的搜索能力同样影响匹配质量
连接人与内容也意味着连接人与人
4.Web2.0时代:以人为核心的“个人门户”模式
特点:每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关系成为传播渠道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传播路径易于观察传播是多层级的整个传播格局呈现出“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
5.社会化媒体是一种具有大众传播功能的社会结构其核心要素主要是人、
关系、内容与分享
6.社会化媒体的核心产物——内容
7.社会化媒体特点:内容的海量性内容的多源化内容的碎片化
8.社会化媒体传播的主要动力——分享
9.手机的传播模式:手机短信、WAP、APP
10.手机短信的公共信息传播有两种模式一是点对面的中心式传播二是网状
病毒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