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取得义动词的双宾语浅析
现代汉语双宾句语义分析
(96三价 动词及 其句 型 , 士论 文 ) 为 三价 动 18 硕 认 词可 以有三个 受 支 配成 分 的动 词 , 可 以进 入 基 都 本句 型 : + N N 即都 可 以 构 成 双 宾 句 。 s V+ P + P , 并依 据形式 特征 对 三 价动 词 进 行 了下 位 区分 : 第
实际上是一种分析的方法 。 “ 而 句式的配价” 实际
上是 一种综 合 的方 法 ( 家 煊 20 。句 式 的 配 沈 00) 价要 求要 大于 动词 本 身 的 配价 要 求 , 些 能够 构 那
成 双宾句 的二 价 动词 身 还是 二 价 的 , 种 二 价 这
间没有结构关系, 有些 双宾语句的两个宾语之间
L - - -一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一 __ __ _- __ _・ ・_ _ I_ _一
二 、 于双 宾句 的句 法 结 构 问题 关
双 宾语 句 是 句 法 分 析 中 比较 麻 烦 的一 类 句 型 , 于 双宾 句外 延 的大 小 、 对 内部小 类 的 划分 、 结 构 层次 的切分 等 问题学 者们 的意 见还很 不 一致 。
在 对双 宾语句 的结 构层 次分 析这一 问题 上一
老 师 送 了我 两本 书 。
1.-. - 一 ..-. _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J .. .... .... . . .. . . ..一 . . . .. . I . . . . . . . . . J 1 . . . . . - - . . - J . . ...... . . . . . .. - . ... .—... . . .- . .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双宾语结构是指在一句话中出现两个宾语,有直接宾语(即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和间接宾语(即接受动作行为的对象),通常是由动词加上适当的介词构成的。
现代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双宾语结构,但两种语言在构成双宾语时存在一些异同。
首先,两种语言在宾语的位置上存在差异。
在英语中,直接宾语通常位于动词之后,而间接宾语则位于动词之后的介词之后;在汉语中,没有固定的宾语位置,可以出现在动词前或动词后,但通常习惯上是把直接宾语放在动词后面。
其次,两种语言中构成双宾语结构的介词存在差异。
在英语中,通常使用介词to或for来构成间接宾语,如give something to someone或send a gift for her。
而在汉语中,则使用介词给或为,如给他一本书或为她买了一个礼物。
另外,两种语言中构成双宾语结构时,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顺序也存在差异。
在英语中,通常是先出现间接宾语,再出现直接宾语,如give something to someone;在汉语中,则习惯上是先出现直接宾语,再出现间接宾语,如给他一本书。
最后,两种语言中间接宾语的省略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英语中,间接宾语可以省略,直接宾语前加上介词即可,如I gave her a book可以改为I gave a book。
而在汉语中,间接宾语通常不易省略,如给他一本书不可改为给一本书。
总体来说,虽然现代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双宾语结构,但在具体的构成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需要我们在语言学习和翻译中注意细节。
“取得”类双宾句的领属构造探析
“取得”类双宾句的领属构造探析“取得”类动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是领属构造还是双宾语构造,是学界存在分歧的问题。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结合语义和语用来分析汉语领属构造的结构规律,以此说明“取得”类动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领属关系,而是双宾语构造。
标签:“取得”类动词双宾句领属构造认知理据一、引言双宾语句的基本模型为:主语+谓动+名1+数+量+名2主语为动作的施事,谓语动词为施事发出的动作,名1是近宾,名2是远宾。
目前语法学界对双宾语动词的范围界定还很不一致。
以张志公(1980),邢福义(1991),张静(1986),黄伯荣、廖序东(1997)为代表的学者只承认“给予”义双宾语句,而以赵元任(1979),胡裕树(1981),朱德熙(1982),马庆株(1983),李临定(1984),陆俭明(1997),张宁(2000),张国宪(1997),徐杰(1999)等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有“给予”义和“取得”义两类。
分歧的焦点在于“取得”类动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到底是领属构造还是双宾语构造。
“取得”类双宾句是指谓语动词本身含有“取得”义并能由句式赋予其“取得”义或谓语动词本身没有“取得”义但能由句式赋予其“取得”义的双宾句。
常用的“取得”类动词有:“买,偷,抢,娶,拿,收,扣,罚,骗,赚,租,借”等。
其中“租,借”有两个相对义项,用在“取得”类双宾句中的是“租入”与“借入”义项。
二、汉语领属构造与语言共性规律认知语言学学派认为,既然自然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又是认知活动的工具,其结构和功能就应视为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反映。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与非语言的一般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的,语言機制作为认知机制的一部分,应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认知语言学在形式和意义之间,着重于意义,强调概念结构的中心地位。
它注重研究句法里的隐喻结构及相似性特征。
“认知语法”以追求概括性为首要目标,它运用一些基本的认知原则或者说认知图象对语言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存在的并行现象以及不同句式的语法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以收以简驭繁之效。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1. 引言1.1 引言在语言研究领域中,双宾语结构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
在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都是常见的句型,但在构成和用法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重点探讨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
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通常由动词、主语、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组成,其中间接宾语一般位于直接宾语之前。
而在英语中,双宾语结构通常由动词、主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间接宾语通常位于直接宾语之后。
这种顺序上的差别导致了两种语言在双宾语结构上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通常不带介词,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间也不需要任何介词,而在英语中,动词通常需要搭配介词,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间也需要使用适当的介词来表示关系。
这种使用介词的差异也是两种语言双宾语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
2. 正文2.1 双宾语结构定义双宾语结构是指一个及物动词需要同时携带两个宾语的语法结构。
一个宾语是直接宾语,即受动作直接影响的对象,通常是名词或代词;另一个宾语是间接宾语,即受益或受损害于动作的对象,通常是介词短语或名词从句。
双宾语结构在语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方式。
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的特点是直接宾语通常出现在间接宾语之前,并且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间没有任何介词。
“我给妈妈买花”中,“我”是间接宾语,“妈妈”是直接宾语,“花”是动作的内容。
汉语中双宾语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词序,但通常直接宾语位于间接宾语之前。
而在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特点是直接宾语通常出现在动词之后,而间接宾语通常出现在直接宾语之后。
并且,英语中通常需要使用介词来表示间接宾语的关系,如“give flowers to mom”中,“flowers”是直接宾语,“mom”是间接宾语,“to”是介词。
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在具体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能够有效地表达双重宾语的关系。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双宾语结构是指在一个句子中同时出现两个宾语,分别表示动作所作用的对象和结果。
在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构成有一些异同。
一、相同点
1.双宾语结构的定义相同
例如:
他送给了我一本书。
(中文)
He gave me a book. (英语)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双宾语结构,其两个宾语都出现在动词后面。
3.双宾语的动词和形容词相同
在双宾语结构中,中文和英语中的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表示结果和对象。
在中文中,
这种动词和形容词叫“及物动词”和“及物形容词”;在英语中则称为“transitive verbs”和“transitive adjectives”。
她烧了一锅好菜。
(中文)
She cooked a pot of delicious food. (英语)
二、不同点
1.语序的不同
中文中,双宾语的语序一般为“主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而英语中的语序
为“主语+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我把礼物送给了她。
(中文: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I gave her the present. (英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3.常见双宾语的不同
虽然中文和英语中也有一些常见的双宾语词组,但是它们并不完全相同。
中文中常见的双宾语词组:送礼物、写信、发短信、做作业、吃饭、喝水等。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和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在定义、位置和动词等方面存在着相同点;而在语序、语法成分和常见双宾语词组等方面则存在着一些不同。
在学习和运用两种语言时,需要注意这些异同点,以避免语言表达上的误解。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现代汉语与英语是两种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它们在语法结构上有许多异同。
其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就是双宾语结构,即一个动词可以带有两个宾语。
本文将就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进行深入探讨。
一、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通常由一个及物动词加上两个宾语构成。
其中一个宾语是直接宾语,另一个宾语是间接宾语。
例如:1. 我给他一本书。
(直接宾语:一本书,间接宾语:他)2. 她做了一顿饭给我们。
(直接宾语:一顿饭,间接宾语:我们)另外还有一些动词在特定情境下也可以带有双宾语,例如:“问”,“告诉”等。
例如:1. He gave me a book. (间接宾语:me,直接宾语:a book)2. She made us a meal. (间接宾语:us,直接宾语:a meal)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中的间接宾语通常位于动词之后。
1. 位置不同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通常是“动词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的形式,而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是“动词 + 直接宾语 + 间接宾语”的形式。
这是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2. 介词的使用在现代汉语中,很多动词可以直接带上两个宾语,而在英语中,一些动词需要加上介词才能带上两个宾语。
在现代汉语中,“我给他一本书”和“我给了他一本书”,两种表达方式都是正确的,而在英语中,“He gave me a book”就需要使用介词“to”,即“He gave a book to me”。
3. 语序的不同在现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中,宾语的顺序通常是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而在英语中则是相反的,即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后。
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位置、介词的使用和语序等方面。
这些异同反映了两种语言在动词和宾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上的差异。
四、两种语言对双宾语结构的处理方式现代汉语与英语在双宾语结构的处理方式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现代汉语“取得”类双宾语结构探析
关 键 词 :取 得 类 动 词 双 宾语 结 构 层 次 结 构
1 . 引 言
7 2 5 0 0 0 )
双 宾 语 结 构 是 国 内 外 学 者 非 常 感 兴 趣 的话 题 ,但 也 是 争 议 较多的句式之一 。 双宾语这一术语最先是 由黎锦熙提 出的。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双宾语结构是现代汉语和英语语法中常见的一种句式结构,在许多场合都有广泛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这种结构的话题范畴会比较明确,同时具备明显的施事者、动作、和受事者三个要素。
本文将通过比较和分析现代汉语和英语的双宾语结构,在总结中归纳他们的异同点,以便于更深入地理解双宾语语法结构的特点和规律。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汉语和英语相同的双宾语结构。
它们的句式一般都是主语+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例如:1. 他送给妻子一支笔。
(He gave his wife a pen.)2. 她讲给他一个故事。
(She told him a story.)以上两个例子中,直接宾语都是“笔”和“故事”,间接宾语都是“妻子”和“他”,而动词分别是“送”和“讲”。
这些句子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位置是固定的,分别跟在动词之后,它们的作用也相对明确,分别起到了“接收”和“被接收”两个状态。
其次,现代汉语和英语在双宾语结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具体来说,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更普遍,同时允许使用特定的动词和介词来表达语义。
而现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则相对单一和固定,并且主要依赖于动词含义来表达意义。
举个例子:以上两个例子中,英语中分别使用了动词“give”和“call”,说明了他们之间的交流情况。
而汉语中,我们只察觉到了“送”和“叫”的含义,而无法判断句中传达的语境。
最后,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在双宾语结构方面也存在局部差异。
举个例子,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用“to”或“for”来表达不同的目标。
例如:1. 我给你这本书,你可以给Wendy读。
(I’m gi ving you this book for Wendy to read.)2. 艾伦借给我一辆自行车,我可以去买饭。
(Allen lent me a bike to go and buy some food.)这两个例子中,“for”表示了“这本书”和“买饭”的目的和意愿,而“to”在这些情形下则有不同的意义。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现代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有着各自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双宾语结构是其中一个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的语法结构,它在句子中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存在一些异同。
本文将就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构成进行比较,分析其在两种语言中的异同之处。
我们来看现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的构成。
在汉语中,双宾语结构主要由一个动词和两个宾语组成。
其中一个宾语是直接宾语,另一个宾语是间接宾语。
“他给我一本书”中,“他”是主语,“给”是动词,“我”是间接宾语,“一本书”是直接宾语。
在这个句子中,“给”是动词,“我”和“一本书”分别是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
这种双宾语结构在汉语中比较常见,也是表达双重宾语关系的一种常用方式。
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和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在构成上存在一些异同之处。
在汉语中,双宾语结构的构成相对简单明了,动词和宾语的位置比较固定,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位置也比较明确。
而在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构成稍显复杂,需要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位置进行区分,并且动词与宾语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这种构成上的差异,反映了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除了构成上的差异,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使用方式也存在一些异同。
在汉语中,双宾语结构的使用比较灵活,不同的句型可以表达相同的含义。
“他给我一本书”和“他把一本书给我”都是表达同样的含义,只是句子结构上稍有不同。
而在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使用相对更加固定,往往只有一种常用的句型来表达特定的含义。
这也反映了汉语和英语在句型结构上的灵活性和固定性之间的差异。
在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语法功能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汉语中,双宾语结构常用来表示施事和受事的关系,动作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
而在英语中,双宾语结构也可以表示这种关系,同时也可以表示交换、给予、传递等各种不同的关系。
这表明了汉语和英语在表达双宾语关系时所强调的语法功能上的差异。
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双宾句表完整现象分析
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双宾句表完整现象分析作者:张国华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6年第12期摘要: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双宾句表完整现象是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物体转移过程体现出来的,这和一般动作动词表完整的情况类似。
既然双宾句表完整,那么必然是有界的,其远宾语前应该能够加数量短语。
本文运用完型理论拟构双宾句的完型结构,并通过这个完型结构解释为什么双宾句的远宾语不能是一个表示占有属性的偏正结构。
在分析中运用变换理论和空位理论,这些理论有助于在语法分析中发现语义条件和语义限制。
本文把双宾句的动词范围限制为表“给予”和“取得”义的动词,正文中的双宾句即指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的双宾句。
关键词:完整完型空位隐含一、双宾句表完整现象分析(一)在运用变换分析法分析双宾句时,会发现功能同构的现象。
a1.送他三本书。
→ b1.送了他三本书。
→ c1.把三本书送了他。
→ d1.送了三本书。
a2.给我一条鱼。
→ b2.给了我一条鱼。
→ c2.把一条鱼给了我。
→ d2.给了一条鱼。
a3.拿他十块钱。
→ b3.拿了他十块钱。
→ c3.把十块钱拿给了他。
→ d3.拿了十块钱。
通过a式变换出来的b式、c式、d式都带一个“了”,可以这样认为:a式和b式、c式以及d式在功能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句式和语义(比如,a式和d式)。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双宾句其实是表达完整范畴的句式。
(二)完整是对事物或事件的整体观察,得到的是有关事物或活动的整体印象。
双宾句式的动词都是表“给予”和“获得”义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句说明其活动模式,如“他送我一本书。
”其过程是:他→ 书→ 我“他”是送出者,“我”是接受者,中介为“一本书”。
双宾句式的活动模式为:送出者→ 物→ 接受者这个过程可以描述为:“送出者”将“物”转移到“接受者”手中。
换句话说,一旦出现了“接受者”,则表明这个过程已经完成。
“送我”说明“物”到终点,送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1. 引言1.1 双宾语结构概述双宾语结构是指一个动词能够同时携带两个宾语的语法结构。
在语言学中,双宾语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仅存在于汉语和英语中,也存在于其他许多语言中。
双宾语结构通常由一个及物动词和两个宾语组成,其中一个宾语通常是直接宾语,而另一个则是间接宾语。
在语言交流中,双宾语结构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生动和具体。
通过双宾语结构,说话者可以清晰地表达动作的施行者、接受者和影响者,从而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
双宾语结构在现代汉语和英语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法。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分别探讨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双宾语结构在不同语言中的运用方式,从而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正文2.1 现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特点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句型,通常由一个及物动词和两个宾语构成,其中一个是直接宾语,而另一个是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受益者,而间接宾语则是指示动作的对象或者受益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语中,双宾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 动词+ 直接宾语+ 间接宾语”,而且直接宾语通常是名词或代词,而间接宾语则常常是介词短语或动词短语。
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还可以通过句式转换来表达,比如将间接宾语提到动词前面或者用“给”、“向”等介词来表示间接宾语的关系。
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具有灵活多变、语序规范和语法简洁等特点,是汉语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句型结构。
2.2 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特点1. 位置变化:在英语句子中,通常将间接宾语放在直接宾语之前。
"He gave her a book."(他给了她一本书。
)中,her是间接宾语,a book是直接宾语。
2. 动词选择:有些动词只能接双宾语结构,不能只接一个宾语。
give、offer、show等动词通常需要双宾语结构,而不是单纯的及物动词。
现代汉语双宾句分类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双宾句分类研究综述本文将从双宾句的定义、特点、分类、句法结构、语义分析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双宾句的构成和用法规律。
一、双宾句的定义在现代汉语中,双宾句是一种谓语动词带两个宾语成分的句子结构,其中一个宾语是直接宾语,另一个宾语是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受益者,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者受益者。
例如:“我给你一本书。
”中,“一本书”为直接宾语,“你”为间接宾语。
二、双宾句的特点1. 谓语动词带两个宾语,一个为直接宾语,一个为间接宾语。
2. 宾语的位置一般在谓语动词的后面,语序一般为主语+谓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3. 直接宾语通常受到动作直接影响,间接宾语通常是完成动作的对象或受益者。
4. 双宾句能够丰富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三、双宾句的分类根据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将双宾句分为四种类型: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后;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并列;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互换位置。
1. 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后这种句型中,直接宾语在句子的前面,间接宾语在句子的后面。
例如:“我给你一本书。
”中,“一本书”为直接宾语,在句子的前面,“你”为间接宾语,在句子的后面。
2. 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这种句型中,间接宾语在句子的前面,直接宾语在句子的后面。
例如:“我给了你一本书。
”中,“你”为间接宾语,在句子的前面,“一本书”为直接宾语,在句子的后面。
3.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并列这种句型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并列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
例如:“我给你和他一本书。
”中,“你”和“他”都为直接宾语,并列放在谓语动词“给”的后面。
4.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互换位置这种句型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位置可以互换。
例如:“我给他一本书。
”可以改为:“我给一本书他。
”,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四、双宾句的句法结构双宾句的句法结构可以分为主语、谓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四个组成部分。
举例分析汉语“双宾语”语法特点
举例分析汉语“双宾语”语法特点汉语作为一种经济和文化强大的语言,在语法结构上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其中之一是“双宾语”结构,即一个动词可以带有两个宾语。
下面将举例分析汉语“双宾语”语法特点。
首先,汉语“双宾语”结构通常在动词后面使用。
例如,我们可以说“我给你一本书”或“我给了你一本书”。
这里,动词“给”后面有两个宾语,“你”和“一本书”,它们分别表示接受者和物品。
其次,汉语的“双宾语”结构中,第一个宾语通常是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接受者或受益者。
例如,在句子“她给我一张明信片”中,宾语“我”是间接宾语,表示明信片的接受者。
再例如,在句子“他送给了妹妹一朵花”中,“妹妹”就是间接宾语,表示花的接受者。
另外,汉语的“双宾语”结构中,第二个宾语通常是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结果。
例如,在句子“他给我一张明信片”中,宾语“一张明信片”是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
再例如,在句子“他送给了妹妹一朵花”中,“一朵花”就是直接宾语,表示送的物品。
此外,汉语的“双宾语”结构中,第一个宾语可以用“给”、“送”、“递”等动词表示给予或传递的行为。
例如,“给”、“送”和“递”的用法分别是:1.给:表示将物品转交给接受者。
例如,“她给我一杯水”。
2.送:表示将物品送给接受者,强调送礼或赠送的行为。
例如,“他送给我一本书”。
3.递:表示将物品递给接受者,强调传递的行为。
例如,“他递给我一封信”。
当然,汉语的“双宾语”结构还有其他一些特点。
例如,第一个宾语可以是人称代词、名词短语或动名词短语,第二个宾语可以是名词短语或动名词短语。
另外,汉语中“双宾语”结构的语序相对灵活,有时可以颠倒位置。
综上所述,汉语的“双宾语”结构具有一些独特的语法特点,通过举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特点的使用规律。
这种结构在表达给予、传递和赠送等动作时非常常见,对于学习和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非常有帮助。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
浅谈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双宾语结构构成的异同双宾语结构是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常见的语法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一个动词同时有两个宾语,一个接受动作的宾语(直接宾语)和一个接受直接宾语的宾语(间接宾语)。
双宾语结构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和精准。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异同以及其影响进行简要说明。
一、双宾语的构成方式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构成方式有一定的相似性。
其主要区别在于在英语中,通常需要用介词来引导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之间的关系,而在现代汉语中则不需要任何引导词。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Tom gave Mary a book”中,“Mary”是间接宾语,“book”是直接宾语。
在这个例子中,“Mary”前面需要用介词“to”来引导。
而在汉语中,如果把这个句子翻译成中文,则是“汤姆给玛丽一本书”,中文没有引导词。
2、双宾语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在现代汉语和英语中,通常情况下,直接宾语放在动词后面,间接宾语放在直接宾语前面。
例如,英语中的句子“They gave me a present”中,“a present”是直接宾语,放在了动词“gave”后面;“me”是间接宾语,放在了直接宾语“a present”前面。
同样地,在汉语中的句子“他们送给我一个礼物”,也是将直接宾语“一个礼物”放在了动词“送”后面,将间接宾语“我”放在了直接宾语“一个礼物”前面。
二、双宾语的差异1、语序2、动词的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在现代汉语和英语中,有些动词可以表示双宾语结构,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则有所不同。
例如,在汉语中,“送”这个动词可以表示双宾语结构。
在句子“他们送给我一个礼物”中,“一个礼物”是直接宾语,“我”是间接宾语。
然而,这个结构在英语中则需要使用不同的动词表达,例如“give”。
3、词序汉语中,一个句子的主旨通常放在句子的末尾,而英语中则是在句子的开头。
因此,对于双宾语结构,在语法上的词序也略有不同。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结构浅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结构浅析姓名:危艳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邹哲承2006110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双宾句是语法学家们普遍注意到一个句法类型,关于双宾句的话题是常谈常新。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对内具有统一性,对外要有排它性为标准,在第二部分规范了双宾句的基本格式,将变式(“把”字句和与格句)、宾语同位句以及“动宾式+宾语”组合结构和双宾句区分开来。
第三部分,论述了双宾句的句法性质和认知意义。
双宾语句和三价动词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了解双宾句的句法性质。
经分析后,我们发现双宾句是三价动词和其所必需的三个语义成分一起构成的一种特殊句式,但结构比由三价动词形成的其它句式更为紧凑。
因为不是所有的三价动词都能进入双宾句中,而且三价动词和双宾句式属于不同的语法范畴,所以双宾动词不是三价动词或者双及物动词。
然后,本文在对给予式双宾句和与格格式、表称双宾句和表称动词构成的兼语句、索取类双宾句式和索取类单纯动宾结构进行比较后,在分析了双宾句的形成动因后,总结出双宾句的句法意义:双宾句是从说话人的主观视点来考虑的,表示单一行为和单一过程,并将行为过程发生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语义成分完整精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种句式。
第四部分,从取得类动词和领属关系的特殊性两个方面,谈领属关系和双宾句的关系。
取得类动词的语义是施动者取得对直接宾语的领有权,那么具有[人事]特征的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关系只能是领属关系。
可转让领属关系最大的特点是,转让领属过程需要三个必要元素:施者(得者)、受者(损者)、转移物,而双宾句可以将三个必要元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第五部分,论述了二价动词是怎样进入双宾句的,哪些二价动词可以进入双宾句。
动词的配价并不能决定句式的语义成分数量出现的多少,句式可以临时决定动词的配价,这给二价动词进入双宾句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第六部分,认为双宾句应该三分,只有结构层次三分才能体现双宾句的句法结构和语法意义。
谈谈“取得”类双宾语
谈谈“取得”类双宾语针对“取得”类双宾语资格的争议,本文对“取得”类与“给予”类双宾语语义和结构、“取得”类双宾语句与表领属关系的单宾语句及“领属关系和‘的’”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证明了“取得”类双宾语在汉语中存在的合理性。
标签:双宾语“取得”类双宾语语义领属结构有关“取得类”双宾语资格的争议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取得”类和“给予”类双宾语语义和结构层次上比较开始,进而分析“取得”类双宾语的特殊性,以此说明“取得”类动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领属关系,而是双宾语结构。
一、双宾语动词的语义和结构(一)“给予”类与“取得”类双宾语语义的比较我们来看下面A、B两组双宾语句:A组:(1)我送你一本新书。
(2)他寄给老张一个包裹。
(3)那个酋长赏赐他许多礼物。
(4)他扔给我一个球。
B组:(5)我买了这家商店一件上衣。
(6)我借了图书馆两本书。
(7)我要了他一支铅笔。
(8)会计收了我30元钱。
(9)民警罚了闯红灯的司机10元钱。
它们用了一个共同的句型:NPa+V+NPb+NPc。
其中NPa是主语施事,NPb是间接宾语与事,NPc为直宾受事。
观察两组句子中的动词,可以发现,A组动词都有“给予”义,由它们构成的句子都是外向的,表示主语施事NPa把某物给予了与事。
这一类动词还有“献”“让”“塞”“交”“退”“卖”“递”“寄”“借1”“托付”“补贴”等。
还有一类动词“写”“带”“踢”“传”“转”“抛”“丢”“派”等本身没有“给予”义,但这些动词带上“给”以后就可以带双宾语,表“给予“义,如例(4)。
B组动词都有“取得”义,由它们构成的双宾语句都是内向的,即主语施事从与事那里获取某物。
这样的动词还有“买”“接”“收”“拿”“偷”“夺”“赚”“赢”“骗”“占”“缴获”“打听”“兑”“借”“哄”“讹”等。
依据动词语义的不同,我们把第一类称为“给予”类,第二类叫“取得”类。
(二)“给予”类与“取得”类双宾语句式转换的比较下面来看一下它们变换成“NPa+V+NPc+给NPb”的情况:A组:(1)我送你一本新书。
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双宾句表完整现象分析
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双宾句表完整现象分析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双宾句表完整现象是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物体转移过程体现出来的,这和一般动作动词表完整的情况类似。
既然双宾句表完整,那么必然是有界的,其远宾语前应该能够加数量短语。
本文运用完型理论拟构双宾句的完型结构,并通过这个完型结构解释为什么双宾句的远宾语不能是一个表示占有属性的偏正结构。
在分析中运用变换理论和空位理论,这些理论有助于在语法分析中发现语义条件和语义限制。
本文把双宾句的动词范围限制为表“给予”和“取得”义的动词,正文中的双宾句即指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的双宾句。
标签:完整完型空位隐含一、双宾句表完整现象分析(一)在运用变换分析法分析双宾句时,会发现功能同构的现象。
a1.送他三本书。
→ b1.送了他三本书。
→ c1.把三本书送了他。
→ d1.送了三本书。
a2.给我一条鱼。
→ b2.给了我一条鱼。
→ c2.把一条鱼给了我。
→ d2.给了一条鱼。
a3.拿他十块钱。
→ b3.拿了他十块钱。
→ c3.把十块钱拿给了他。
→ d3.拿了十块钱。
通过a式变换出来的b式、c式、d式都带一个“了”,可以这样认为:a式和b式、c式以及d式在功能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句式和语义(比如,a式和d 式)。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双宾句其实是表达完整范畴的句式。
(二)完整是对事物或事件的整体观察,得到的是有关事物或活动的整体印象。
双宾句式的动词都是表“给予”和“获得”义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句说明其活动模式,如“他送我一本书。
”其过程是:他→ 书→ 我“他”是送出者,“我”是接受者,中介为“一本书”。
双宾句式的活动模式为:送出者→ 物→ 接受者这个过程可以描述为:“送出者”将“物”转移到“接受者”手中。
换句话说,一旦出现了“接受者”,则表明这个过程已经完成。
“送我”说明“物”到终点,送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由此可见:双宾句式所体现的是完整,即“物”从“送出者”到“接受者”这一转移(赠与)过程的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同时带上了两个宾语的语法现象,具有这种现象的单句就叫双宾语句。双宾语句的基本形式为“S+V+NP1+NP2”。主语为动作的施事,谓语动词为施事发出的动作,名1是近宾,也称直接宾语,名2是远宾,也称间接宾语。目前语法学界把双宾语动词一般分为三类:给予义动词,取得义动词,表示直宾与间宾有等同关系的动词,而分歧的焦点在于取得义动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到底只是领属构造还是双宾语构造,笔者将针对此进行探析,说明取得义动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领属关系,而是双宾语构造。研究的范围表层结构为: V + N P1 + N P2 , 并且是作为自由运用的言语单位—句子。
现代汉语中取得义动词的双宾语结构探析
【内容摘要】取得义动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是领属构造还是双宾语构造,是学界存在分歧的问题。本文结合现代汉语领属构造的结构规律,探析用加“的”构成偏正结构从而判断动词后的两个名词的领属关系的标准,和比较取得义双宾语句与表领属关系的单是双宾语构造。
一、取得义动词
朱德熙在1979年发表的《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中从语义上描述过给予义动词和取得义动词的特点:所谓“给予”,存在着“与者”(A)和“受者”(B)双方;存在着与者所与亦即受者所受的事物(C);A主动地使C由A转移至B。所谓“取得”,存在着“得者”(A`)和“失者”(B`)双方;存在着得者所得亦即失者所失的事物(C`);A`主动地使C`由B`转移至A`。常见的取得义动词有“买、抢、偷、骗、拐、娶、赢、赚、扣、拿、收、要、罚、借(借进)、租(租进)、换(换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