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汽化和液化

合集下载

3 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 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引入课题:【实验1】:老师用酒精在黑板上写下“同学们好”四个字,过一会儿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2】:在白色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

再将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学生:塑料袋先变大,后变小,袋内的酒精先变为气体,又变化为液体。

整总结: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板书)二、新授:分一:【问题1】:水烧开忘记熄火,会怎样?减少的水变成了什么?这是哪种物态变化?【问题2】:一碗水放几天后会怎么样?水变成了什么?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问题3】:以上这两种变化有区别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可能回答不全面,慢慢引导)(板书: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 分二:(一)、探究水的沸腾 : 1. 提出问题:【问题4】:你仔细观察过水沸腾的现象吗? 【问题5】: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问题6】:继续加热,水温会不会继续升高? 2.学生猜想:(水沸腾时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水温会升高。

) 3.学生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的时间,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你有什么好点子吗?学生讨论:①烧杯小一些,加的热水少一些; ②尽量用温度高一些的水来实验;③烧杯上加一带孔的纸盖,减少热量散失等。

学生分工(每组四人,分别担任计时员,记录员,绘图员,观察员)合作,进行实验。

现象:温度变化:时间/min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 画出图像:学生总结出什么是沸腾以及沸腾的特点(吸热温度不变)。

分三: 老师重新用酒精在黑板上涂鸦,过一会酒精痕迹不见了。

(二)这是不同于沸腾的另一种汽化现象---蒸发、 探究液体的蒸发 : 观察阶段 有无气泡 气泡数量 发生部位 大小变化沸腾前沸腾时进行下面的新课教学,例如:①做饭时,经常在锅盖上附着一些小水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第3节 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 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师: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 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观察?
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 。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来自XX日1.蒸发。 (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直到 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 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 (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 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 发快慢的三要素。 (3)学生分小组完成“想想做做”。 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教师 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制冷。 (4)请学生解释图3.3-5。 (5)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
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 (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 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 生在认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引 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 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 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 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0 1 234567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温度/℃ 105
100
95 时间/分
90 0 1 2 3 4 5 6 7
实验结论
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时的特点: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 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继续吸热,但只能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它 的温度却保持不变。
2.以一般家庭用液化气罐为例,罐内的 液化气重15kg,容积35.5L,汽化后体积增加 16倍。
3.类似这个例子的还有热天从冰箱拿出 可乐罐。可乐罐外面沾满了水,擦干了又出 现水,好像擦不干似的。这是由于从冰箱中 取出的物体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 气因遇冷发生凝结,由于液化附着在金属的 表面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 度低的金属表面发生液化,所以擦不干。
3.蒸发致冷
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手背上有凉的感觉。
酒精蒸发吸收手背以及周围的热量。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
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 度计读数会变化吗?
①温度计读数先下降后上升。
②温度计读数不变。
酒精蒸发时,要从自 身(或周围的物体) 吸收热量,使自身或 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说明蒸发需要吸热。
3.晒衣服时候,展开的衣服比团着的哪个 干得快?
小结: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
蒸发得越快。
• 湿衣服挂在通风处和不通风处哪个干得快?
小结: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 得越快。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
• 提高液体的温度 •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 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三__汽化和液化

三__汽化和液化
25
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 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 ( B ) A.凉水的温度低 A.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D.是人的心理作用 D.是人的心理作用
12
2.蒸发 蒸发
日光下的湿衣服, 日光下的湿衣服,温度没有达到水 的沸点也会变干。 的沸点也会变干。 在任何温度下 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 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 的 缓慢的 缓慢的 汽化现象。 汽化现象。 现象
13
⑵、影响蒸发的因素 ①提高液体自身的温度 ②增加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表面积越大 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6
设计实验
温度/℃ 温度 ℃
105
100
95
用酒精灯给水 加热至沸腾。 加热至沸腾。当水 温接近90℃ 温接近 ℃时,每 隔1min记录一次温 记录一次温 度。仿照晶体的熔 化曲线在左图上作 出水沸腾时温度和 时间关系的曲线。
5 15
90 0
时间/min 时间
7
进行实验
时间/min 时间 温度/℃ 温度 ℃ 0 1 2 3 4 5
19
沸腾
均是汽化 液体表面 在任何温度 液体表面 和内部 在一定温度
发生部位
你对这些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了解多少? 你对这些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了解多少?
20
4.液化 液化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解析版)

3.3 汽化和液化知识梳理知识点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如湿衣服变干就是一种汽化现象。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如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得模糊一片,是因为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了液化的缘故。

知识点2: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腾的特点: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1)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设计①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和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②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水。

③实验步骤:a.把水倒进烧杯里,按下图安装实验仪器。

b.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c.当水温升到90 ℃左右时,每隔1 min记录1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 min为止,并注意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将所测数据记入下表中。

d.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时间/min01234567……温度/℃分析论证实验中根据所测数据,作出的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由观察到的现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3:液化跟液体汽化吸收热量相反,气体液化则要放出热量。

寒冷的冬天,向手上哈气感觉温暖,就是水蒸气液化放热的缘故。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被液化。

二是压缩体积。

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普通的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装在钢罐里保存的。

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才行。

基础训练一、单选题1.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在寒冷的冬天堆雪人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会凝固成小冰晶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B.气温低于0 ℃时,雪人仍会逐渐变小,是因为发生了凝华现象C.他们呼出的“白气”的形成过程属于汽化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熔化吸热【答案】D【详解】雪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故A错误;雪人之所以变小,是因为的雪由固态直接变为水蒸气,发生了升华的缘故,故B错误;小明和小华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下雪是凝华放热,使气温升高,化雪是熔化吸热,使气温降低,所以化雪冷,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态变化,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B.冬天草木上出现“霜”C.冬天湖水结成“冰”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答案】A【详解】A.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A符合题意;B.冬天草木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C.冬天湖水结成“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汽化和液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汽化和液化

3.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沸腾前液体内有少量气泡上升变 小,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不断上升变大, 到水面破裂开,释放出大量水蒸气。
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 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5 6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98 98 9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汽化和液化
熔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
实验1:在塑料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热水中。
请观察现象。
实验1: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 程叫汽化,需要 吸热。
实验2:把鼓起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请观察现象
。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
程叫液化,需要 放热。



阅读教材61页第4自然段,说出液化的两种方法,使
气体液化的好处。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小结:
1.汽化是 变为 的过程,汽化 热;
2.液化是 变为 的过程,液化 热;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有
作用;
4.液体沸腾时 热,温度

5.液化有两种方法:


使气体液化的好处是减小 ,便于 和 。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面空气流动速度
3. 液体蒸发需要吸 附的物体温度降低
热,会导致自己或所依
,致有冷
作用。
三、探究 水的沸腾
1.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
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39张PPT)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39张PPT)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 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我们可以 根据所观察的__甲___房间壶嘴的上方“_白_气__”较 多,判断出____乙___房间的气温较高.
生活中的现象:
倒有水的容器, 下雨后的地面 时间长了会变干。 慢慢也会变干。
汽化
一、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想一想:
一杯水敞开口,过一段时间水面将有什 么变化?同样一杯水用酒精灯烧开,一 段时间后水面有没有变化?它们降低的 快慢一样吗?
二、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 和沸腾
蒸发: 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D、人体温度传给周围空气
3、打预防针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
C 消毒,有凉的感觉,这是因为( )
A、酒精温度低
B、酒精会挥发
C、酒精蒸发从人皮肤上吸热而致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浮着一层油的菜汤不易变冷,这
是因为(D)
A、油比水散热慢
B、菜汤原来温度高
C、水分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
D、浮油阻碍了水分的蒸发
1、晾衣服时,为使湿衣服尽快变干,总 是把衣服放在向阳的地方,以提高
( 温度);把衣服摊开用衣架支起,是
为了(增大表面积),同时常放在通风
处,是为(加快空气流动),这样做都可
以(加快)蒸发。
2、夏天使用电扇,使人感觉凉爽,
这是因为(C)
A、电风扇吹得是凉风
B、电风扇吹风使空气温度降低
C、身上汗水蒸发加快,蒸发时吸热
4.打开电冰箱的门,可以看到冒出一些 “白气”,这是空_气__中__的__水__蒸__气__遇__冷__液__化__
形成的。
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液化过程的是( )
A.冰雪消融

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3.3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和液化知识点
(一)汽化
1、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需要(吸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方的空气流速)。

3、探究水沸腾实验如下图:
1)如图应该先安装(B)。

(A、B)(由下向上安装)
2)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3)沸腾时间过长,写出一种加快沸腾的方法(减少水量)。

4)水沸腾时温度如上图所示为(98℃),没有到达100℃的原因可能是(此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5)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

6)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图像。

7)水沸腾时气泡是下图(甲)。

(二)液化
1、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二、练习题
1、用吹风机吹湿头发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液面上方空气流速)的方式来(加快蒸发)。

2、晒粮食时需要摊开、在阳光通风处,为什么?
摊开是为了增加液体的表面积,在阳光处是为了提高液体的温度,在通风处是为了增加液面上方空气流速,这么做是为了加快粮食中水分的蒸发。

3、雾形成的原因:(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4、打火机里的液体是采取(压缩体积)方式使气体液化装入里面。

5、冬天窗户在哪一侧会出现水珠,原因是什么?
内侧,原因是室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窗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窗户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汽化和液化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征,正确理解沸点;
2. 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时要吸热;
3. 知道液体蒸发时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4. 会画液体沸腾的图像。

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

主要知识点分析
1. 蒸发
A.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

B. 蒸发是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这个过程需要从液体内部或者它周围的物质上吸热。

2. 沸腾
A. 水在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停止加热,水不能沸腾。

可见,沸腾需要吸热。

B. 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之为沸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这个温度是100℃
C.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3. 液化
A.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时气体会放出热量。

B.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 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 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C. 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分析:用电吹风吹,温度升高且气体流动快,头发中的水份干得快,把水摊开,表面积增大,蒸发快。

拧紧瓶盖会阻止蒸发。

答案:D
说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的快慢等,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得越快,液体的蒸发越快。

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

我们教科书上的圪儿井就是利用了影响水的蒸发快慢的知识来解决节水问题的。

举一反三
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过程中,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和水,放在相同环境中看谁蒸发快。

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与下述哪个因素有关()
A. 液体温度
B. 液体的表面积
C. 液面上气流的快慢
D. 液体的种类
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 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B.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C. 用扫帚把积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D. 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例2.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认清它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
温度(℃)92 94 96 97 98 98 98 98 ……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水的温度。

(2)在下表中画出它的沸腾时间与温度的图像。

分析:水的沸腾实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探究性实验,本探究活动中所涉及到的观察、记录、实验、相关的操作技巧及实验器材的要求,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测量范围,及水中气泡的情况等,我们可通过数学上所学习的图像的画法,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它的图像,在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出物态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规律。

答案:量程分度值(1)98 不变(2)如图。

说明:水的沸腾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因而也是各种考试中经常考的内容,关于实验,我们一要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的气泡,二是注意听水沸腾前后声音的变化,三是要注意我们是否仍在加热。

还要注意我们根据所记录的数据画出相应的图像,并根据所画的图像解读出其它信息。

举一反三
3. 制糖工业中,一般用沸腾的方法去除糖汁中的水分。

但在加热时,必须确保糖汁的温度低于100℃,否则会影响糖质。

为此,你将建议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A. 用“文火”给糖汁缓慢加热
B. 用“猛火”快速加热,缩短加热时间
C. 设法增大糖汁液面上的气压
D. 设法减小糖汁液面上的气压
例 3.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

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

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 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分析:液化的实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而不是空气,白玉是固体不可能液化。

答案:B
说明:关于液化的问题,我们要注意它的条件:一是遇冷,二是放热。

还要注意,我们日常所看到的“白气”、“白雾”等应该是液态的水,即是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举一反三
4.如图所示,凉铁板上出现了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成的;要在铁板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
有:。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1. 物质由变成的现象叫汽化。

液体汽化的方式有和
两种物质由变成的现象叫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和
两种。

2. 发送“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助燃剂,这些氢和氧都是利用的方法被液化成装入火箭中的;在火箭发射台下方有一个水池,让火焰喷射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汽化时要,使周围的温度不致太高。

3. 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嘴里呼出的“白气”,这“白气”是()
A. 水蒸气
B. 热空气
C. 小水滴
D. 二氧化碳
4.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A. 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B. 水蒸气比水温度更高
C. 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D. 水蒸气比水传热快
5. 卫生间里洗热水澡,室内的玻璃镜的表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现象有()
A. 先液化,后汽化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只有液化
D. 只有汽化
6.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 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7.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不同的时间观察到水中气泡产生情况如图。

其中表示水沸腾现象的是()
A. B.
C. D.
8. 通过观察图所示的三幅晾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液体的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9. 如图提供的实验器材,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是()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③
④⑤ D.①④⑤⑥
10. 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小丽实验中的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2-18所示。

则图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选填a/b)
(3)小丽还观察到水在沸腾时要继续____(选填“吸”或“放”)热。

11. 今年入夏以来,深圳阴雨连绵,暴雨不断,降雨量同比明显上升。

这是由于深圳处于__________气压控制之下,雨天室内墙壁常常“冒汗”,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__现象;降雨严重影响了荔枝树花的授粉,降低了结果率,造成深圳荔枝大幅减产。

12.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

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 先升华,后凝华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汽化,后凝固
13. 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 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14. (物理与生活)回答问题:
(1)夏天,突然打开汽水瓶时,随着“嘭”的一声响,往往可以看到瓶口处冒“白气”,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当突然打开瓶盖时,瓶内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_______,瓶口附近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大量的小水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2)夏天,刚从游泳池中出来,让风一吹感到很凉,为什么?
【试题答案】
1. 液态气态蒸发沸腾气态液态压缩体积降温
2. 压缩体积液态吸热
3. C
4. A
5. B
6. B
7. D
8. 表面积温度
9. D
10. (1)①视线倾斜②温度计接触容器的底部(2)b a (3)吸
11. 低液化
12. B
13. D
14. (1)降低液化(2)水份的蒸发,而水的蒸发要吸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