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德隆事件始末
德隆案例分析
德隆集团战略失败案例一、淘得第一桶金1986年,1964年出生的唐万新与六名中学同学用招工时求职者的押金在乌鲁木齐创办了一家名为“朋友”的公司。
由于抓住了市场商机,一年尽赚100万。
由于有了第一桶金,唐万新1988年承包新疆科委下属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部,从事研制卫星接收器业务,不幸由于人才和技术全部被其他公司挖走而最终失败。
接下来,唐万新从事过电脑打字、名片制作、开发软件、办小型化工厂、办服装商店、面条加工厂、学生课外辅导资料、贸易、复印等项目,但是,每次创业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这些失败经历为唐万新积累了宝贵的商海经验。
1991年,唐万新在乌鲁木齐成立了“科海开发公司”,开始经营电脑业务,此时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唐万新凭借着丰富的商海经验把前些年亏损的资金又赚回来了。
1992年,唐万新注册了“乌鲁木齐德隆实业有限公司”,开始涉足股市。
第一笔业务就是包销西安市黄河机械厂发行的1000万份股票和西安市国棉五厂发行的800万份股票,回到新疆之后,又以两倍的价格卖给新疆建设银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民航和铁路系统等单位。
一来二往,德隆实业有限公司获得了自开业以来的第一笔丰厚利润。
1993年2月,完成基本的原始积累后,唐万新以500万元资金作为注册资本成立了“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开发公司”。
1994年初,德隆公司在北京开发迪士科舞厅项目———北京JJ迪士科歌舞厅,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迪士科歌舞厅,歌舞厅一开业就非常火爆,每天数千人前来娱乐消费,每年的纯利润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1994年中,德隆公司成立了“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公司”,投资两亿多元在新疆各地建起了4家大型现代化农场,首期开发土地达到10万亩之多。
1995年,德隆公司将分散在各地的融资公司整合为“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同年,为了开发国际市场,德隆北美联络处成立,唐万新率领公司高层主管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开始第一次在国外投资一些农业小项目。
德隆事件简析
德隆事件简析第一部分:事件概述2004年4月,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的德隆轰然倒下。
当初被人们称作“股市第一强庄”的德隆系,这个旗下拥有177家子孙公司和19家金融机构的巨型企业集团,怎么就会在瞬间瓦解了呢?做行业整合的唐万新到底在什么地方失算了呢?在此,我们不妨从风险角度对事件进行一下分析。
第二部分:事件过程回放德隆集团的发展经历了实业公司、投资公司、资本集团、战略投资四个阶段。
德隆起源于1986年,大学没有毕业的唐万新在其兄唐万里400元资助之下,创办的“朋友”公司,主营彩色摄影冲印业务。
1992年,新疆德隆开始涉足股市,积累了发展的最初原始资本。
1993年2月,唐万新以500万元流动资金作为注册资本成立民办集体所有制企业“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开发公司”。
1994年成立新疆德隆农业开发公司,1995年改为新疆德隆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德隆开始由“虚”转“实”。
1995年,唐万新带了一些人去加拿大开始考察,到1997年,德隆明确了由投资于项目向投资于行业转型,由“做企业”转向“做产业”。
之后,德隆以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入股沈阳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以这三家上市公司为平台分别大举进行企业收购,进行行业整合。
除此之外还涉足旅游业、矿业、文化产业、种业、林业、水电业等。
2000年1月,唐氏兄弟联合其他自然人共37人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德隆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控股新疆德隆集团;同年8月,更名为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同年10月,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人民币。
德隆国际的成立使得德隆实际产生了分离,德隆国际专注在投资,成为一个类金融的机构投资者,而新疆德隆集团则负责打理下属的企业。
与产业扩张同时,德隆的金融产业也大面积铺开。
德隆的关联公司共包括四层:德隆以三个上市公司为主要的融资平台;但是控股这三个公司的是众多的自然人公司;另外,通过上市公司,德隆系内部有着众多的金融机构;再有,就是德隆系的战略协同单位以及众多的浙江地区私募资金。
中国庞氏骗局案例——德隆事件
中国庞氏骗局案例——德隆案一、案例背景1986年7月,唐氏四兄弟用仅有的400元钱在乌鲁木齐创办了一家名为“朋友”的公司,当年的彩扩业务净赚100万元。
1992年,朋友公司开始进入证券市场,并淘到了第一桶金,新疆德隆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当时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做实业。
1997年由投资干项目向行业转型,通过收购法人股权,相继入主上市公司,拉开高速并购的序幕。
2003年10月,唐氏四兄弟以其控制217亿元的流通市值巨国内资本控制力排行榜榜首。
至此,该公司资产扩张了几千倍,核心思想就是以资本运作为纽带,通过并购整合传统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该公司核心是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涉及的领域包括房地产、工业、农业、娱乐及金融。
2004年已经拥有177个子公司和孙公司。
如此大规模的扩张收购需要大量资金,早期做法是: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这个窗口融资,投入产业发展,提高公司业绩,然后再融资进入下一个循环。
后来该公司又采用多种途径融资,一是多方面的委托理财;二是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由上市公司担保向银行借钱,有多家子公司的对外担保额超过了净资产的100%;三是以各种项目及关联公司之名从银行拿钱。
德隆集中大量资金,大部分用于产业投资没有直接记录,但主要投向之一是二极市场,这也是导致公司危机的直接原因。
2003年该公司持有的股票股价比刚进入时涨了10倍多,市值达到200亿元。
03年下半年共蒸发150亿元以上,该公司在二级市场全面崩盘,引起了信任危机,其资金提供者纷纷登门逼债。
德隆系由此倒塌。
二、与庞氏骗局的联系德隆最重要的融资平台有二:上市公司和各类金融机构。
1、上市公司除了从证券市场上融资之外,更多地是利用上市公司的信誉,以贷款、担保、抵押等形式从银行获取资金;而德隆控制的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更是将融资功能发挥到了极至,成为德隆得心应手的"提款机"。
2、利用商业银行的贷款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并控股,使股票价格保持在高位,利用较高水平的公司市值做抵押或质押,从商业银行获得更多的贷款,用更多的银行贷款购买更多公司的股票,控制更多的上市公司,再用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做抵押,获得更多的商业银行贷款,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一个企业帝国进而创建。
案例节德隆集团战略失败案例
案例节德隆集团战略失败案例一、淘得第一桶金1986年,1964年出生的唐万新与六名中学同学用招工时求职者的押金在乌鲁木齐创办了一家名为“朋友”的公司。
由于抓住了市场商机,一年尽赚100万。
由于有了第一桶金,唐万新1988年承包新疆科委下属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部,从事研制卫星接收器业务,不幸由于人才和技术全部被其他公司挖走而最终失败。
接下来,唐万新从事过电脑打字、名片制作、开发软件、办小型化工厂、办服装商店、面条加工厂、学生课外辅导资料、贸易、复印等项目,但是,每次创业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这些失败经历为唐万新积累了宝贵的商海经验。
1991年,唐万新在乌鲁木齐成立了“科海开发公司”,开始经营电脑业务,此时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唐万新凭借着丰富的商海经验把前些年亏损的资金又赚回来了。
1992年,唐万新注册了“乌鲁木齐德隆实业有限公司”,开始涉足股市。
第一笔业务就是包销西安市黄河机械厂发行的1000万份股票和西安市国棉五厂发行的800万份股票,回到新疆之后,又以两倍的价格卖给新疆建设银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民航和铁路系统等单位。
一来二往,德隆实业有限公司获得了自开业以来的第一笔丰厚利润。
1993年2月,完成基本的原始积累后,唐万新以500万元资金作为注册资本成立了“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开发公司”。
1994年初,德隆公司在北京开发迪士科舞厅项目———北京JJ迪士科歌舞厅,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迪士科歌舞厅,歌舞厅一开业就非常火爆,每天数千人前来娱乐消费,每年的纯利润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1994年中,德隆公司成立了“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公司”,投资两亿多元在新疆各地建起了4家大型现代化农场,首期开发土地达到10万亩之多。
1995年,德隆公司将分散在各地的融资公司整合为“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同年,为了开发国际市场,德隆北美联络处成立,唐万新率领公司高层主管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开始第一次在国外投资一些农业小项目。
中国庞氏骗局案例――德隆事件(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中国庞氏骗局案例——德隆案一、案例背景1986年7月,唐氏四兄弟用仅有的400元钱在乌鲁木齐创办了一家名为“朋友”的公司,当年的彩扩业务净赚100万元。
1992年,朋友公司开始进入证券市场,并淘到了第一桶金,新疆德隆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当时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做实业。
1997年由投资干项目向行业转型,通过收购法人股权,相继入主上市公司,拉开高速并购的序幕。
2003年10月,唐氏四兄弟以其控制217亿元的流通市值巨国内资本控制力排行榜榜首。
至此,该公司资产扩张了几千倍,核心思想就是以资本运作为纽带,通过并购整合传统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该公司核心是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涉及的领域包括房地产、工业、农业、娱乐及金融。
2004年已经拥有177个子公司和孙公司。
如此大规模的扩张收购需要大量资金,早期做法是: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这个窗口融资,投入产业发展,提高公司业绩,然后再融资进入下一个循环。
后来该公司又采用多种途径融资,一是多方面的委托理财;二是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由上市公司担保向银行借钱,有多家子公司的对外担保额超过了净资产的100%;三是以各种项目及关联公司之名从银行拿钱。
德隆集中大量资金,大部分用于产业投资没有直接记录,但主要投向之一是二极市场,这也是导致公司危机的直接原因。
2003年该公司持有的股票股价比刚进入时涨了10倍多,市值达到200亿元。
03年下半年共蒸发150亿元以上,该公司在二级市场全面崩盘,引起了信任危机,其资金提供者纷纷登门逼债。
德隆系由此倒塌。
二、与庞氏骗局的联系德隆最重要的融资平台有二:上市公司和各类金融机构。
1、上市公司除了从证券市场上融资之外,更多地是利用上市公司的信誉,以贷款、担保、抵押等形式从银行获取资金;而德隆控制的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更是将融资功能发挥到了极至,成为德隆得心应手的"提款机"。
德隆案例分析
德隆系的兴衰案例目标:本案例详细介绍了德隆从发起成立,到产业:;整合和构建金融帝国,再到后来资金链断裂,最后彻底崩盘;:的由盛转衰的过程,分析了德隆模式的特点以及德隆失败的原因。
德隆的经验对于那些急速扩张的上市佘司尤其是集团企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案例资料德隆是资本市场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从最初收购多家上市公司、整合产业、控制金融、在证券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辉煌,到后来三驾马车陷落、股价大跌、德隆大厦轰然倒下的悲壮,德隆总是让人印象深刻。
德隆靠彩扩业务掘得第一桶金,这家由新疆走出来的企业,先后控股了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天山股份、ST中燕、深发展等6家上市公司,参股华冠科技、重庆实业、光明家具、福田汽车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和金新信托、新疆金融租赁、新世纪金融租赁、北方证券、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东方人寿保险等金融机构,甚至深圳明思克航母世界、北京JJ迪斯科广场、北京喜洋洋文化公司等也是德隆的下属企业。
这些上市公司及其他与新疆德隆有关的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被称作"德隆系"。
德隆系构建了庞大的产业帝国和金融帝国。
德隆的产业横跨"红色产业"(番茄酱)、"白色产业"(棉花及乳业)、"灰色产业"(水泥)和"黑色产业"(汽车制造和机电业),资产以百亿元计,足迹遍布新疆、上海、北京、深圳等各大城市。
"德隆"似乎成了无所不能的代名词。
然而,2004年3月开始,由于系内资金链断裂,再加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得银根缩紧,由德隆控股和参股的多家上市公司股票连续跌停,滑落到停牌的边缘。
德隆系股票二级市场市值在2004年3月初到4月中旬的一个多月时间损失近100亿元。
2004年8月8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手德隆,负责有关德隆债权债务的一应事务,并着手对德隆进行重组。
有人说德隆的倒下是一种经济模式的终结,有人说这是民营企业的悲哀,也有人说这是股市远离风险的回归。
案例4德隆事件始末
案例4:德隆事件始末一、基本原理货币资金运动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通过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把资金从所有者手中转向需求者手中,实现资金的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性,将社会资源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推动商品市场的发展。
随着资源的配置,金融市场上的风险也要发生新的配置,金融市场主体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风险。
二、案例内容(一)德隆的原始积累1986年,德隆创始人唐氏兄弟从国有单位下海,开始他们的创业生涯。
他们经过商,开过小型彩色照片冲印店,20世纪90年代来到了首都北京,开了一家当时在北京很有名的迪厅,到1993年,仅北京迪厅就已给他们带来了3000万元以上的利润。
(二)德隆的惊险跳跃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原来只属于“资本主义”的股票市场。
唐氏兄弟开始用原始积累的数千万资金投入新兴的中国股票市场。
通过买股票认购证、原始股和参与深沪大盘的炒作,他们的资金规模有了跳跃式的发展,但他们并不满足,寻求能够帮助其更快速致富的目标。
经过仔细分析,他们发现流通盘5000万的湘火炬由于地处湖南,不属于上海本地等投资机热点,历史成本很低,每股价格在2.3元附近,于是唐氏兄弟联合几位熟悉的大户开始了在湘火炬上的建仓。
到1996年的7月份,唐氏兄弟和他们的朋友已经持有湘火炬70%的流通股,该股也从2.3元上涨到4元附近,但是这个时候,四川长虹、深发展等有大比例送股的龙头股却有400%的涨幅,这一点既让唐氏兄弟感到股票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又让他们意识到光持有流通股无法获得公司决策权,就不能通过大比例送股来大幅度拉升股价。
经过深入的研究,1997年,唐氏兄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在新疆注册成立德隆投资公司,要通过资金和这些年在上层建立的社会关系进入湘火炬的决策层。
这一重大决定很快得以实施,湘火炬的上级部门考虑到当时的汽车零配件行业不太景气,该公司效益也很一般,加上德隆开出的优厚条件,决定向德隆投资公司出让其控股权。
德隆败因始末
03
人才培养
德隆应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 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 、有创造力的员工队伍。
稳健经营,降低杠杆率
风险管理
德隆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 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提
高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
财务稳健
德隆需要保持财务稳健,合理 安排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和杠杆率,确保企业持续健康
发展。
德隆败因始末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德隆集团简介 • 德隆失败的原因分析 • 德隆失败的后果 • 德隆的转型之路 • 德隆未来的展望
01
德隆集团简介
公司发展历程
起步于80年代
德隆集团成立于1986年,从 一个小的贸易公司开始,逐渐 发展成中国最大的私人控制的
企业集团之一。
发展壮大
通过在农业、制造业、金融和房 地产等领域的投资和发展,德隆 集团迅速壮大。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为有效防范风险,德隆需要建 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
应对潜在风险。
注重风险防范
要点一
提高风险意识
德隆需要提高全员风险意识,使风险 管理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
要点二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 系
德隆需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明 确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制定相应 的风险应对措施。
要点三
新领域,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业务结构。
创新引领
03
德隆应以创新为引领,积极布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培
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加强与政府合作
政策对接
德隆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争取政策支持和扶持。
合规经营
德隆需要强化合规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4年 德隆系覆灭事件
2004年德隆系覆灭事件一、德隆事件始末货币资金运动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通过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把资金从所有者手中转向需求者手中,实现资金的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性,将社会资源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推动商品市场的发展。
随着资源的配置,金融市场上的风险也在发生新的配置,金融市场主体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风险。
1.德隆的原始积累1986年,“德隆”创始人唐氏兄弟从国有单位下海,开始他们的创业生涯。
他们经过商,开过小型彩色照片冲印店,20世纪90年代来到了首都北京,开了一家当时在北京很有名的迪厅,到1993年单是北京迪厅已给他们带来了3 000万元以上的利润。
中国的社会变革时代给了他们最美好的希望,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事业上的起步使他们完成了走向顶峰的第一笔原始积累,也使他们踌躇满志。
2.德隆的惊险跳跃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原来只属于“资本主义”的股票市场。
唐氏兄弟以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嗅觉,感到这个时代将再一次为他们提供一个大舞台。
他们开始用原始积累的数千万资金投入新兴的中国股票市场。
通过买股票认购证、原始股和参与深沪大盘的炒作,他们的资金规模有了跳跃式的发展,但他们并不满足,寻求能够帮助其更快速致富的目标。
经过仔细分析,他们发现流通盘5 000万股的“湘火炬”由于地处湖南,不属于上海本地等投资投机热点,历史成本很低,每股价格在2.3元附近,于是,唐氏兄弟联合几位熟悉的大户开始了在“湘火炬”上的建仓。
到1996年的7月份,唐氏兄弟和他们的朋友已经持有“湘火炬”70%的流通股,该股也从2.3元上涨60%到4元附近。
但是这个时候,四川长虹、深发展等有大比例送股的龙头股却有400%的涨幅,这一点既让唐氏兄弟感到股票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又让他们意识到光持有流通股无法获得公司决策权,就不能通过大比例送股来大幅度拉升股价。
德隆事件
获利后 再度融 资
输出产 业发展 战略
提升产 业价值
产业 整合
战略实 施与监 督
德隆模式的特征和内容
• 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广泛融资,注重建立金融资本与产业 资本的有机结合体,既确保资金链条的健康,又可规避资本 市场风险 • 利用强大的融资能力通过一级半市场以股权转让方式连续并 购上市公司 1.收购上市公司母公司的大部分股权 2.直接受让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 • 以并购后的上市公司为核心,通过充分发挥其强有力的融资 功能
2001年这是德隆公关攻势最猛的一年,也是其危如累卵的一年。
德隆着力将自己刻画为民营企业代表的目的
德 隆 之 顶 峰
以民营企业不获平等准入 为由,敦促有关方面为德 隆所谓金融混业宏图开门
大树下面好乘凉
可将德隆的阴暗面埋在 民营企业“原罪”之中
唐 万 新
唐 万 里
2002年11月 当选中华全 国工商业联 合会副主席
总结
• 德隆的资金链断裂。一方面是外部环境使然 ,而更重要的是德隆的财务风险防范和现金 流管理内部缺失点燃了德隆败北的导火线 • 大举扩张,没有成熟产业提供现金流 • 多个产业整合,只进不出,导致现金资源分 散在多个长线产业,短期内没有现金回报
德隆已经危如累卵
2001年初,金信信托旗下融资网络与客户签订的委托理财总余额 为143亿元
2001年一季度金信信托即发生挤兑风波,挤兑风波发生了三四起 ,到年底,需要兑付的资金缺口为41亿元 2001年4月,德隆国际全体董事商量如何处置金新信托。七人主张 金新信托“破产”,惟唐万新一人坚持要“救”。董事会最终通过了 唐万新的策略
整合旗下金融机构的委托理财业务
实行集权控制、实现高效、规模宏大的“融资”计划
【案例题题目】德隆事件及其所引发的深层思考
【案例题题目】德隆事件及其所引发的深层思考案例简介:“德隆”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过去的发展和当前的危机都备受媒体的关注。
归纳媒体的报道,1986年7名青年大学生(唐氏四兄弟)用仅有的400元钱在乌鲁木齐创办了一家名为“朋友”的公司。
当年彩扩业务一年净赚了100万元。
1992年,朋友公司开始进入证券市场。
正是资本市场让唐氏兄弟掘到了第一桶金,新疆德隆公司也在此时正式注册下来.当时,唐氏兄弟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在了做实业上。
1994年在新疆成立了农牧业公司,从事农牧业开发,并且做到了一定规模。
1997年,新疆德隆确定“要由投资于项目向投资于行业转型”。
通过收购法人股权,德隆相继入主上市公司新疆屯河、沈阳合金和湘火炬,拉开了高速并购的序幕。
到2003年10月,胡润排出国内“资本控制力排行榜”,掌控9家上市公司德隆系的唐氏兄弟以其控制217亿元的流通市值而雄据榜首。
在2003年,德隆宣称要用3—5年的时间进入世界500强。
十几年的时间,德隆的资产扩张了几千倍。
被媒体概括的“德隆模式”,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以资本运作为纽带,通过企业购并,整合传统产业,为传统产业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传统产业市场与销售通道,积极寻求战略合作,提高中国传统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最终达到超常规发展的目的,打造“中国特色的金融工业集团”。
德隆的核心是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涉及的领域包括房地产、工业、农业、娱乐业、金融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初德隆系有177个子公司和孙公司。
德隆不断快速扩张,掌控这庞大产业链的是于2000年8月在上海浦东成立的德隆国际,其注册资本5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扩张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德隆早期的做法通常是: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这个窗口融资,投入产业发展,提高公司业绩,然后再融资进入下一个循环。
但由于德隆的战略目标和其超常规的扩张速度,德隆随后采用多种途径融资,概括起来包括三种,一为多触角的委托理财,个人、机构无所不包;二为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由上市公司担保向银行借钱,例如,湘火炬、合金投资、新疆屯河3家公司的债务规模在德隆入主后均大幅度攀升,多家对外担保额超过了净资产的100%;三为以各种项目及关联公司之名从银行拿钱,或是贷款,或是直接入股,或通过将持有的法人股抵押贷款(后据监管部门自2002年年底以来的调查,德隆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额高达200—300亿元,主要在四大国有银行。
德隆败因始末
利回收。
•
(2) 融资策略。
•
德隆获得资金的途径有四条:
•
第一, 并购上市公司, 从股市通过配股增发等获
得资金。
•
第二, 利用持有的法人股抵押贷款;
•
第三, 利用上市公司的信誉与其他公司互保贷款;
•
第四, 借助金融机构, 挪用保证金、信托资金、
违规吸纳巨额民间资金。
•
除第一种融资渠道外, 后三种融资渠道均是短期
红色产业
白
“
灰
色
德
色
产
隆
产
业
系
业
”
黑色产业
崩溃
二、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德隆“一夜倾覆”
⒈金新信托挤兑风波——德隆命运 的转折
• 唐万新力主挽救,全面挺进金融业。
• 推出新产品,收购股票
⒉银行发难
• 银行要求担保、抵押 • 金融客户危机感加重 • 抛售流通股套现受质疑
⒊媒体火上浇油
• 《德隆资金链绷紧》: “德隆集团已经将大部 分资金压在了旗下的各只股票上,由于资金短 缺,德隆近期在股市上的实际动作已经很少, 不要寄希望于德隆会再度为这几只股票护盘, 现在他们都铆足了劲往外跑。”
•
家族企业的性质导致德隆公司治理的缺位。
作为家族企业, 德隆系的核心决策权来自德隆
国际。德隆董事局虽然下设了德隆国际执委和
友联执委,分管实业资产和金融资产, 但实际上
整个德隆只有唐万新一人完全清楚实业和金融
的运营状况。公司治理的不健全直接造成了控
制环境的不完善, 德隆董事局中没有设立审计
委员会, 致使内部控制完全流于形式, 对控制的
监管则更是无从谈起。
德隆败因始末ppt
对金融行业的冲击
行业形象受损
德隆失败使金融行业的形象受到了损害,人们开始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能力和 风险管理能力产生怀疑。
影响金融市场稳定
德隆失败一度引起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使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面临很大的挑 战。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降低社会财富
德隆失败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失,使社会财富大大减少。
影响实体经济
德隆失败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影响,因为其失败导致大量的资金被占用,从而影 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经济发展。
担保风险加剧
德隆为关联企业大量担保 ,形成沉重的债务负担。
关于产业整合和企业社会责任
产业整合盲目
德隆在产业整合过程中缺 乏科学规划,导致整合效 果不佳。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德隆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 对社会的责任担当,给企 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产业协同不足
德隆旗下各产业之间缺乏 协同效应,未能实现资源 共享和优势互补。
04
德隆后续处理及影响
德隆破产重整计划
1 2 3
破产重整背景
德隆集团盲目扩张、过度负债,导致资金链断 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重整方案
德隆集团实施破产重整计划,通过资产出售、 债务重组等方式逐步偿还债务,恢复企业正常 运营。
重整效果
经过破产重整,德隆集团逐步摆脱了债务危机 ,企业运营逐渐稳定。
德隆对后续企业并购重组的影响
缺乏统一战略规划
各业务板块之间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导致协同效应不明显,影响企业整体发展 。
03
德隆失败的后果
对投资者的伤害
投资者损失巨大
德隆失败导致投资者损失了大量的资金,有些投资者甚至损 失了全部的投入。
影响投资者信心
德隆失败引起了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担忧,使投资者对市场 的信心受到了严重影响。
德隆败因始末
03
德隆失败的影响和后果
对德隆自身的影响
资金链断裂
01
德隆集团资金链极度脆弱,旗下上市公司频繁出现贷款违约和
资产冻结,导致整个集团陷入困境。
企业信誉受损
02
德隆危机爆发后,银行和投资者对德隆的信任度大幅下降,使
其融资渠道受阻,加速了集团的衰落。
管理层多高管纷纷离职,公司治
缺乏风险控制
缺乏风险意识
德隆高层对风险认识不足,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潜在风险。
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
德隆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资金链断裂
融资渠道单一
德隆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进行融资,当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时,银行收紧贷款, 导致资金链断裂。
资产流动性不足
德隆部分投资为长期资产,无法在短期内变现,而公司现金流不足,导致无 法按期偿还债务。
德隆败因始末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德隆的背景和概况 • 德隆失败的原因分析 • 德隆失败的影响和后果 • 德隆失败的教训和启示
01
德隆的背景和概况
德隆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德隆的起源
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德隆) 成立于1986年,注册资本57亿元。
VS
早期发展
德隆在成立之初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 和贸易,之后逐渐涉足其他领域,包括水 泥、纺织、农业机械等。
政府应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 上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业 务开展,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权责利关系,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 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从内控角度看德隆覆灭
从内控角度看“德隆”覆灭一、“德隆事件”的始末唐家四兄弟中年龄最小的唐万新以一个小型彩色照片冲印店起步,开始了唐氏兄弟的经营历史,随后三个哥哥纷纷加入。
1992 年注册成立新疆德隆实业公司德隆集团,总资产是222 亿,已成为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一体、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协调、产品运营和资本运营相配合的多元化跨国投资控股集团。
经营的业务涉及农业、食品加工、汽车零配件、金属材料、电动工具、种业、矿业开发、文化旅游、水资源开发等领域。
德隆的发展模式是“资产并购”,德隆系在多年的发展中也收购了证券、信托、金融租赁和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另外还包括三大上市公司合金投资、湘火炬、新疆屯河和后来才披露的天山股份。
金融机构有恒信证券、德恒证券、金新信托、中富证券、伊斯兰国际信托及健桥证券、昆明商业银行、南昌市商业银行。
其中恒信、德恒、金新三家为德隆旗下公司广为人知。
而伊斯兰国际信托、中富证券、健桥证券也同样和德隆关系密切。
但这样一个超级航母,由于资金链的断裂,不得不被华融公司托管。
教训是惨痛的,但不吸取教训是更可悲的。
二、德隆内部的管理问题(一)超常发展中,未能制定积极稳妥的资金收支计划产业整合一直是德隆引以为豪的企业理念,在这面大旗的引领下,德隆在短短数年内一口气进入了数十个产业,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并购神话。
德隆曾经提出过一套产业整合模型:以资本运作为纽带,通过企业并购、重组,整合制造业,为制造业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制造业市场与销售通道,积极寻求战略合作,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以此重新配置资源,谋求成为中国制造业新价值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复兴。
确实,德隆也做了很多的研究,也控股了一些优质企业。
正如它的一个前战略监控经理所说,德隆有些企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列入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行列。
湘火炬在遇到债务危机的公告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湘火炬在说明自身基本面处于优良状态时列示了大量数据:公司的大吨位重型车、重型车变速箱、高档客车变速箱、火花塞占全国市场份额分别高达 50%、80%、85%、40%以上,公司出口的刹车盘列全国第一位,公司还拥有国家唯一重型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和 1.5 吨位高机动性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
德隆败因始末
三、德隆失败的原因
• 内部原因 • 外部原因
(一)德隆失败的内部原因
1. 企业总体战略并不明确
•
德隆的总体战略是以“产业整合,
创造中国传统产业新价值”为己任,
通过产业整合改善产业结构, 增强产
业竞争力以获取长期的利益回报和企
业的可持续发展。德隆实现这一战略
的模式是以产业和金融为两翼, 但是,
损失, 使企业承担了大量的转换成本。
• (2)缺少核心企业文化导致交易成本增加。
• 德鲁克(1987)认为,企业文化对于团队凝聚 力和创造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企业在多 元化过程中受多重文化的挑战时,为了减少由 于文化摩擦而带来的交易成本,必须要建构自 己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观。
• 德隆内部的企业文化整合严重不足,缺少核 心文化。德隆追求的是“企业家俱乐部”的文 化模式,说到底是一种放任和自由的模式。多 种文化的冲突,加大了由于文化摩擦而带来的 交易成本。
业现金入不敷出;
•
③全部资金用于战略性投资项目, 却没有配合财
务性投资项目, 对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也没有错
开投资时间。
•
德隆无视投资周期、融资周期与金融扩张之间
的匹配协调, 单单依靠融资输血而忽视培育自身造血
机能, 这违背其“创造价值”的初衷, 并终因规模扩
张超出其自身实力而崩溃。
• ⒋公司内部治理缺位
• (2) 多元化策略的理论基础在于投资组合理论。该 理论认为, 多元化投资可以分散风险, 但它是建立在所 选择的投资项目不能完全正相关的前提之下的。德隆 在实施多元化策略时, 目标蜕变为“做大”, 一味追求 无节制的并购扩张, 至于这些行业之间是否具有互补 性, 企业则没有进行研究。
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3)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起到质量把关的作用,在目前的制 度安排下,其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直接评判 。因此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向证券市场上 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如若注册会计师未尽到应有的职业勤勉 ,就很难保证上市公司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为此必须加强对注册会 计师及其行业的监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③建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评估制度。美国在1997年公开对已经颁布 并生效的会计准则进行了评估,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 也应该建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评估制度,建议财政部相关部门会 同各方面专家尽早制订出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评估制度,定 期对已颁布生效的准则和制度进行评估。对那些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 质量较低的准则和制度应重点关注,集中有关的人力物力优先修订。
二,构建监督体系
构建上市公司外 部监督体系
(1)完善会计准则和 会计制度
(2)完善政府监管
(3)提高注册会计师 审计质量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各方博弈的结果,为了达成一致,留有较多的 选择空间,这也为财务报告舞弊埋下了伏笔。公司管理当局往往会利 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进行舞弊,所以加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 制度自身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 ①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为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 众所周知,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的质量特征,这两 个质量特征到底谁应该居于主体地位还一直存在争议。但正如我国著 名会计学者葛家澎所指出的:我们绝不能反对相关性的重要性,会计 信息应当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要有可靠性来落实。如果相关的信息 不可靠,等于不相关。强调相关性不能牺牲可靠性,不可靠的信息只 能误导使用者。特别是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比较严重,如果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可能加重财务报告舞 弊,因此,当前应该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重。
德隆金融运作的案例分析
他们的眼光和运气都不错,几十万元几经滚动,迅速变成了上千万元。1992 年开始,新疆德隆 名声大振信息灵通,一旦听说哪里的企业又将发行股票,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地飞去。最大胆的一次, 新疆德隆以 1000 万元的金额,受让了“西北轴承”1000 万股的法人股,几个月后又以 4000 万元卖 了出去,净赚 3000 万元。
上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资本市场诞生,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岁月,无论是制度还是市场都非常的 不完善,这便造成了一个特殊的市场——一级半市场。当时,对各地纷纷改制上市的国有企业而言, 第一个环节就是向企业员工发行内部职工股;然后是各级政府出面,向社会推销出售乃至于“摊派” 原始股。然后几乎所有人拿着像纸一样的股票都心里打鼓:这东西最后能变成钱吗?于是一级半市 场出现:如果你不相信这张纸能够赚钱,可以先把它在市场上卖给别人。
北方证券、新世纪金融租赁、重庆证券、北方证券、湖南证券、深发展、伊斯兰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东方人寿保险等金融机构股权。这样,德隆初步勾勒出了一个金融帝国的雏形。总的看来,在德隆
的金融帝国中,租赁与信托是核心,德隆进入的时间较长,而其他的机构因为进入时间相对较短,
还没有成长为德隆金融机构中的主力。德隆将其控制下的信托公司以及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重点集 中在国有股权并购、转让和 MBO 信托上。陆续推出了诸如融资并购、管理层收购、不良资产信托 等更多的信托新产品。然而,对于真正的金融控股公司来说,国际的惯例是以银行为核心,如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4:德隆事件始末一、基本原理货币资金运动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通过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把资金从所有者手中转向需求者手中,实现资金的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性,将社会资源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推动商品市场的发展。
随着资源的配置,金融市场上的风险也要发生新的配置,金融市场主体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风险。
二、案例内容(一)德隆的原始积累1986年,德隆创始人唐氏兄弟从国有单位下海,开始他们的创业生涯。
他们经过商,开过小型彩色照片冲印店,20世纪90年代来到了首都北京,开了一家当时在北京很有名的迪厅,到1993年,仅北京迪厅就已给他们带来了3000万元以上的利润。
(二)德隆的惊险跳跃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原来只属于“资本主义”的股票市场。
唐氏兄弟开始用原始积累的数千万资金投入新兴的中国股票市场。
通过买股票认购证、原始股和参与深沪大盘的炒作,他们的资金规模有了跳跃式的发展,但他们并不满足,寻求能够帮助其更快速致富的目标。
经过仔细分析,他们发现流通盘5000万的湘火炬由于地处湖南,不属于上海本地等投资机热点,历史成本很低,每股价格在2.3元附近,于是唐氏兄弟联合几位熟悉的大户开始了在湘火炬上的建仓。
到1996年的7月份,唐氏兄弟和他们的朋友已经持有湘火炬70%的流通股,该股也从2.3元上涨到4元附近,但是这个时候,四川长虹、深发展等有大比例送股的龙头股却有400%的涨幅,这一点既让唐氏兄弟感到股票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又让他们意识到光持有流通股无法获得公司决策权,就不能通过大比例送股来大幅度拉升股价。
经过深入的研究,1997年,唐氏兄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在新疆注册成立德隆投资公司,要通过资金和这些年在上层建立的社会关系进入湘火炬的决策层。
这一重大决定很快得以实施,湘火炬的上级部门考虑到当时的汽车零配件行业不太景气,该公司效益也很一般,加上德隆开出的优厚条件,决定向德隆投资公司出让其控股权。
此后,德隆通过拆借资金很快完成了收购,进入湘火炬公司决策层。
并在1997年和1998年年报分别推出10送2股和10送9股的优厚方案,湘火炬的股票价格也很快天1997年涨到10元,1998年超过20元,唐氏兄弟此时已获得了10亿以上的账面利润。
这一模式的成功对唐氏兄弟和他们的追随者来说是极大的兴奋。
他们仿佛找到了在中国股票市场稳赚不赔的法宝。
基于这一理念。
1998年以后,德隆投资公司通过贷款、从已控制的公司拆借资金、联合更多投资者等方式入主了新疆屯河和合金股份,“德隆系”也正式形成。
通过控制流通股和大比例的送配,这三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涨幅最少都超过20倍。
到最高峰时期,“德隆系”控制的股票市价已经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由唐万里和唐成双新领军的德隆集团,因为擅长资本动作而在中国股市名声赫赫。
甚至出现过一旦听说德隆看上了哪只股票,这只股票上市的价格立即扶摇直上的“逢德必涨”现象。
在胡润发布的“2003资本控制力50强”排行榜上,德隆集团以对5家上市公司、217亿流通市值的控制力名列榜单首位。
(三)德隆王朝的覆灭在德隆资本膨胀过程中,其关键词是“产业整合”。
其核心思想是以资本运作为纽带,通过企业购并、整合传统产业,为传统产业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为此,德隆缔造了一个两翼并举的庞大金融产业王朝:产业一翼,德隆斥巨资收购了数百家公司,所属行业含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种子、矿业等;金融一翼,德隆将金新信托、厦门联合信托、德恒证券、新疆金融租赁、新世纪金融租赁等纳入麾下。
也正是凭着这一精心构建但实质粗糙的产业链,德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南征北战,东奔西突,不断地制造着一个又一个产业并购的故事。
其不计成本的扩张,不论好坏的通吃,不仅使德隆帝国的版图迅速扩大,也使这一帝国显得庞杂而可怕。
在这粗糙收购加上不计成本的扩张背后,决定其最后整合的结果是难以产生的现金流,长期陷于资金饥渴中。
其旗下公司的债务不断攀升,使支撑德隆庞大产业帝国的资金链脆弱不堪。
特别是2001年,德隆旗下上市公司无融资之后,德隆帝国也就岌岌可危了。
2001年7月,经历了5年的大牛市后,中国股票市场终于出现了“股灾”,很多股票市值直线下跌。
德隆并没有提前意识到灾难的发生,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才真明白中国股票市场奇高的市盈率确实是不健康的,这样的市场肯定有崩溃的一天。
“德隆系”三只老股确实价格太高了,要变现账面利润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还有那么多的贷款和拆借资金需要及时归还。
为兑现账面利润,唐氏找到的解决之道是,利用德隆的影响和这些年形成的社会关系大规模地介入优质产业,再将利润较高的产业注入上市公司,以降低上市公司股票市盈率,形成合理的投资价值,然后出货。
为了尽快形成实业领域的优势,德隆以能带来资金流的金融企业作为进入的重点,相继控制了170余家企业,包括天山股份、ST中燕、重庆实业、沱牌曲酒等新的上市公司,以及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东方人寿、南昌商业银行等数十家金融企业。
以这些公司为载体,德隆加大了资金借贷,并从此控股公司套取大量资金,进入了更多实业领域。
德隆采取的措施,在上市公司有一定的成效,“湘火炬”进入了行业景气度较高的重型汽车领域,“合金投资”收购了在美国有一定的影响、效益较好的电动工具公司,“新疆屯河”也加大了新业的食品产业的投资力度,红色产业初具规模。
但是,在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的同时,德隆在其他非上市产业中形成了很大的坏账(包括资金利息)。
德隆系甚至越来越感觉到自己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恶性循环,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债务越来越重,看得见的利润还是只有上市公司股价上的差额,而扣除这些无法兑现的价差后公司几乎是资不抵债。
2003年以后,证券市场的监督并没有因熊市的来临而放松。
国务院、证监会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德隆系高企股价后面的巨大金融风险,并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德隆进入某些产业,同时加大了限制违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力度。
这个时候的唐氏兄弟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原来一直很神秘的德隆开始站出来树立公众形象,希望通过社会和政府的谅解来渡过这一难关。
但是,这一措施太迟了,德隆的摊子已经大到政府几乎都无法收拾的地步。
2004年4月14日,对德隆王朝而言,是个黑色的日子。
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湘火炬、新疆屯河和合金投资第一次集体跌停。
尽管在此之前,德隆系所有的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是三驾马车整体跌停在德隆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德隆的信心丧失正在加速,也增加了市场流传的德隆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性。
事实上,早在2003年的12月16日,当德隆将所有的湘火炬10020万股法人股质押后,这一数量庞大的质押就引起了市场的普遍怀疑。
紧接着,德隆又用一连串的密集股票质押强化了市场的怀疑预期,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的部分股权陆续被质押,更加重了市场的怀疑。
尽管德隆一再强调其资金链的安全,甚至搬出了国际投资者。
然而,随着旗下股票价格的全面崩盘,唐万里终于承认德隆遇到了阶段性的困难。
于是德隆开始了有限变现子公司资产的形成,于是ST中燕转手易如果仅仅是股票价格暴跌所造成的打击,德隆应该是可以承受的,但接下来的德隆王朝中子系统或关联系统与德隆之间裂痕的出现、矛盾的接连暴露,使德隆着力打造的产业链彻底开始瓦解。
特别是德隆左膀右臂的三驾马车的反戈一击,更使德隆王朝最神秘的资金面纱被一层层揭开。
迫不得已,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称华融公司)受中央银行之命拯救德隆,先是整体托管,再寻求重组途径,主要工作是审核德隆的财务账目,设计重组方案,以市场化方式全面参与德隆系资产重组,在重组工作结束后帮助德隆寻找潜在的买价。
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与华融公司签订的《资产托管协议》规定,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仍享有委托华融公司管理和处置资产的所有权和相应的收益权。
华融公司在处置托管资产时,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可以推荐合格投资者参议竞价并享有其他投资者的同等权利。
而华融公司则受托拥有对托管资产以华融公司名义进行管理和处置的全部权利,有权以诉讼、转让、租赁、重组、破产等法律法规许可的任何方式,独立管理和处置托管资产。
同时,华融公司还享有托管资产中股权资产对应的股东权利,包括但不限于选举和更换董事及监事、参加股东大会、表决权等权利。
华融公司有权决定这三家公司的重要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重大投资、重大经营决策、重大合同、大额货币资金支付、贷款和资金拆借、对外担保、对外转让资产和股权等须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定的重大事项。
华融公司还有权对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对控股子公司派出的股东代表和董事、监事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可见,在华融整体托管德隆的模式中,华融公司赋予了相当大的权利。
(摘自:李德林,德隆内幕——挑战金融和实业的均衡极限,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三、案例分析(一)产业整合模式本身并不是一个不可探索的模式德隆模式最核心的思想是“产业整合”,德隆董事局主席万里曾经将这一思路概括为:首先对行业进行研究,确定目标企业;然后通过尖兵收购或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形成产业的经营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产业整合,拓宽业务规模和范围,取得行业领先地位;最后获取国际终端市场,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早期的德隆的确也是这样做的: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融资,投入产业发展,提高公司业绩,然后再融资进入下一个循环。
可以说这是一种资金利用率非常高的运营手法,通过杠杆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来壮大自己。
只是由于民营企业的天然局限性,使其对宏观政策免得饿把握存在天生的不足。
同时,由于其在产业整合上步子迈得太快,战线拖得太长,一些做法太理想化,才导致了德隆的失败。
(二)产业整合模式背后埋藏着较大的风险实业与金融毕竟性质不同,产业整合效益的速度总体上无法跟得上金融扩张的速度。
因此,这就产生了结构调性的差异,为了达到平衡,不仅需要横向的、内容方面的互补性的投资,如金融和产业,产业链之间的互补,而且需要注意投资节奏方面的投资安排,及长、中、短期投资的比例结构合理。
否则,如果长期投资的比重过大,就会影响资产的流动性、虽抓住了富有诱惑力的投资机会和产业整合机遇,但可能忽视公司高速成长带来的潜在风险。
(三)产业整合模式的风险被德隆发挥到了极致德隆的产业整合是以资本运作为基础的,少量的初始资本几经变化控制了巨量的产业资本。
而新整合的产业大多数不能实现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尽管德隆高举产业整合大旗,但产业整合并没有给德隆带来现金流。
例如,新疆屯河产业整合虽然在公司规模扩张方面看似成功,但一直未能实现现金流的正常运转,2001——2003年,新疆屯河在投资方面每年都出现5亿元的现金缺口,而经营活动贡献的现金流只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