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工厂是一种病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工厂是一种病态
教育杂谈
2014-06-09 07:42
《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一所高考学校以及“万人送考”的航拍镜头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大别山深处的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偏僻得连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却被外媒冠以“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之名,然而鲜有人知道,这里也可能是全世界香火最旺的中学。13000名高考学生,其中8000多人是慕名而来的复读生,分成99个班。高考本科上线率竟连续4年达到80%以上,就其高升学率来说,确实是一个神话,但同时也有人称之为“地狱”、“高考工厂”。与世隔绝,学生近半无手机;题海战术,月月排名;复读学费,与成绩挂钩;校外烧香,校内励志;送考前夕,放许愿灯……在毛坦厂镇这个以教育拉动经济增长的小镇里,越来越旺的香火经济也离不开远道而来的各路陪读家长们的“贡献”。这是一个被神话的中学,也是被“魔化”的城。(《新闻晨报》 6月6日)
“高考工厂”是一种教育病态
李冰洁
笔者注意到,记者接触到这里的学生和陪读家长以后,心情由初来时的“付之一笑”,变得十分沉重,自言“笑不出来”,还十分同情,“更愿抱着善意的心态,对那些家长和学生表示理解”。记者还批评了“独木桥”这个被新称为“一锤定音”的高考模式。记者说,“如果学生是‘考试机器’,是谁让他们成为机器的?如果说家长们迷信,又是谁让他们跪下双膝?”
甩掉记者带着“情绪化”的表达,笔者想问的是,在毛坦厂坦中学复读一年,究竟学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其实,学生在毛坦厂中学所从事的只是一种“体力劳动”,不停的做题和考试,以“题海战术”来对付高考。这恰恰折射高考选拔人才模式的落后。
一者,高考所考的内容和知识点无非就那么些,不过是像做菜一样,变换一下形式,或者添加一些佐料,换一换口味,本质上知识还是那个知识,智力还是那个智力,但通过“题海战术”却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不是毛坦厂中学老师的能力强,而是把学生炼成了“考试能手”,在技术上占了上风。
二者,一成不变的人才选拔模式,早已被人摸透了,高考不一定考智力,也可以另辟蹊径,比如可以“靠技术”、“靠体力”打败“靠智力”的学生。实质上,看似公平的高考,在这种“拼技术”的“题海战术”下,公平已经被侵蚀和削弱,一部分智力较强却因为“体力”和“技术”不如“老姜辣”,在高考中败下阵来,进而扫进复读班,开始新一轮不公平的比拼,何其悲哀。
因此,是时候打破“一锤定音”的高考选拔模式了,让真正有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高考选拔人才模式已经把有的学生逼成了“考试机器”,把有的老师逼成了“流水生产线”,本身属于一种教育病态,也是社会“肿瘤”,必须动手术。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斯涵涵
“高考工厂”,“地狱”、“集中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鄙视和愤怒,然而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不通过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白岩松的一句话之所以广为流传,在于道出了高考绝无仅有的重要性。揆诸现实,高考依然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是平民子弟向上流动的渠道,而对于地处大山深处的农村中学而言,更是改变命运的通道,当毛坦厂中学能够创造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4年达到80%以上的“奇迹”,成千上万的学生和家长云集于此,也在情理之中。
有一个贫困地区的校长应邀去北京参观回来后感慨万端,说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比大城市相比,落后了六七十年,毛坦厂中学就是这种严峻形势下的自然产物。当城里的孩子拥有良好的资源,也拥有相对宽泛的出路的时候,农村孩子还是要在高考这个独木桥上力拼一把。其实,在诸多城市高考日发布交通管制和噪音屏蔽,家长请假送考,社会关注备至之
时,又何必对毛坦厂中学的集中训练大加指责?当高考状元被长篇累牍地报道、被名校疯抢的时候,又何必对毛坦厂中学高考本科上线率冠以恶名?
只要没有找到更好的教育选拔模式,只要高考还在继续,类似毛坦厂中学的现象还会出现,而妖魔化或神话““高考工厂”,都有失偏颇。高考神话也好,“高考工厂”也罢,我们当下要做的是,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尤其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倾斜力度,改善教育环境,力保高考公平公正,同时深化教育改革,拓宽成才渠道,当青少年特别是农村青少年能够获得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底层民众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向上的机遇,全社会都不再惟高考马首是瞻的时候,“高考工厂”自会消弭。
终结“工厂”模式不能“头痛医头”
付彪
有人说,它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高考工厂”,一切按照“流水线”培养着“考试机器”;有人说,它是让学子们实现人生目标的“梦工厂”。
不能不承认,高考是目前相对公平、相对权威的选才制度,也可谓是农村孩子改变人生的最佳路径。因为它以考生的成绩而不以其家庭条件、社会关系为标准,只要学习勤奋就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在没有找到比高考更优越的选才制度之前,任何批判恐怕都难以改变“高考工厂”的生存法则。虽然它破坏了教育平衡,违背了教育规律,但一切似乎都无法阻止学子们对这种魔鬼式的“炼狱”趋之若鹜。
显然,这种唯高考而搏是孤注一掷的悲壮,与我们念念在兹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但是,要想终结“高考工厂”的神话,尤其是让农村孩子不再将上大学作为改变人生的唯一选择,仅靠改革现行高考制度还远远不够,必须深挖滋生这种现象的病因,找准对症下药的方子。比如,现在很多单位招聘时,明里暗里将“211”、“985”列为招聘条件,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无疑在就业上基本处于劣势,于是只好投身“高考工厂”勇闯名校而为自己的就业加分。
正如美国学者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说“就像战争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同样,终结“高考工
厂”的神话,不能仅靠教育行政部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需从健全公共政策上打开成就人生梦想的多条通道,如此,学子们就不会再魔鬼式的“炼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