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训诂的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释词语的体式
解释词义,可分三种形式: 正文体,传注体,
专著体。
1、正文体
古代文献在正文中对词语解释。如: 《礼记· 平记》:‚声成文,谓之音。‛ 《礼记· 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 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欢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 《孟子· 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 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荀子· 终身》:‚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 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汉书· 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 之驳。‛
第二章
训诂的内容
训诂的内容
传统训诂学内容丰富,包括了古代文献中所
有问题。但主要还是释词解句,以及旁及相 关的语法、修辞、行文等问题。主要是:释 词、解句、解释语法现象、说明修辞方法、 发凡起例、注音校勘及其它。
第一节 释词和解句
一、释词 释词是训诂的中心工作,词、词义变化 最大,反映生活最灵敏的语言要素,戴震: ‚治经先考字义,次通文理。志存闻道,必 空所依傍。‛
2、传注体
注释中的训诂称‚传注体‛,又‚注疏 体‛。释字、词、句为主,两汉初年已成型, 毛亨《诗故训传 》为代表,随文作释,灵活、 具体、实用。例如:
《礼记· 曲礼上》:‚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
饮。‛孔颖达疏:‚举,犹饮也。‛(釂, jiào,饮完。) 《孟子· 梁惠王上》:‚上下交征利而国危 矣。‛赵注:‚征,取也。‛ 《国语· 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 也。‛韦昭注:‚与,从也。‛ 《汉书· 郊祀志》:‚汉兴,高祖初肇,杀大 蛇,有物曰:‘蛇,白帝子,而杀者赤帝子 也。’‛颜师古注:‚物,谓鬼神也。‛
动宾颠倒,用‚之、是‛等复指,注疏家以句法特点 加以注释。 《左传· 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 君之好是继。’‛杜注:‚言诸侯之附从,非为己, 乃寻先君之好。‛孔疏:‚诸侯之交,必称先君以 相接。此时诸侯有鲁、宋、陈、卫、郑、许、曹, 桓公以前,皆尝与齐交接,故齐侯称继先君之好, 谦以自广。‛ 《昭公十三年》:‚邾人、莒人诉于晋曰:‘鲁朝 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杜欲注: ‚不共(供)晋贡,以鲁故也。‛‚之‛提宾。 《诗经· 邶风· 燕燕》末章:‚先君之恩,以勖寡 人。‛郑笺:‚戴妫思先君庄公之故,劝勉寡人以 礼义。‛孔疏:‚……又于将归之时思先君之故, 劝勉寡人以礼义也。‛‚思先君‛,‚之‛复指前 臵。
2.探下省
《诗经· 幽风· 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
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郑笺: ‚自‘七月在野’至‘十月入我床下’,皆 谓蟋蟀也。‛ 《大戴礼记· 本命篇》:‚故男以八月而生齿, 八岁而毁牙,一阴一阳,然后成道,二八十 六,然后精通,然后其施行。女七月生齿, 七岁而毁,二七十四,然后其化成,合于三 也,小节也。中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合于五也,中节也。太古男五十而室,女三 十而嫁,备于三五,合于八十也。‛
上古汉语最初无主动,被动形式标志。因之作出注解。如: 《公羊传· 庄公二十八年》:‚春,王正用。甲寅,齐人伐卫。 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 之日也。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 何休解:‚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 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徐彦疏云:‚谓伐人者必理直而兵强,故引声唱。伐, 长言之,喻其无畏也。谓被伐主必理曲而寡援,恐得罪于邻 国,故促声。短言之,喻其恐惧也。公羊子,齐人,因其俗 可以见长短,故言此。‛ 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 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晏子春秋内 篇· 谏上》 苏与云:‚臣为制,言制于臣也。下文云:‘则是妇人 为制也’义同。
4.说明方言俗语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一绝句》之五:‚黄师塔前江
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陆游《老学庵笔记》: ‚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 曰:‘师培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始悟 少陵‘黄师塔前’之句。‛杨伦《杜诗镜栓》引此 为注,实则注明方言结语。 又《曲江对酒》:‚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 相违。‛《杜诗详注》引《方言》:‚楚人凡挥弃 物之谓之判。俗作拚。‛ 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河梁幸未拆, 枝撑声窸窣。‛《杜诗详注》:‚窸窣,桥动有声 也。李贺《神絃曲》:‘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 窣鸣飇风。’窸窣,盖唐人方言也。‛
2.说明引申义 《左传· 桓公之年》:‚汉东之国,随为大。 随张,必弃小国。‛杜预注:‚张,自侈大 也。‛ 《襄公十一年》:‚围陔,观兵于南门。‛杜 预注:‚观,示也。‛《说文· 见部》:‚观, 谛视也。‛句中注乃‚显示‛之义。
3.说明假借义
《诗· 大雅· 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毛传:
有些词组顺序也不同,训诂家也加以说明。 《诗经· 邶风· 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 河。‛毛传:‚中河,河中。‛ 《诗经· 小雅· 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 之。‛毛传;‚中原,原中。‛ 《诗经· 周南· 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 林。‛毛传:‚中林,林中。‛
四、说明主动,被动关系
‚趣,趋也。‛今按:趣、趋上古同属清母侯部, 同音通假。 《礼记· 乐记》:‚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 而民刚毅。‛郑注:‚贲,读为愤。愤,怒气充实 也。‛今按:贲、愤,韵同声近。 《汉书· 陈汤传》:‚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 离城三里,止营傅阵。‛颜师古注:‚傅,读曰敷, 布也。‛按:傅、敷,声近韵同。 《史记· 五帝本纪》:‚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 荐绅先生难言之。‛《集解》引徐广曰:‚荐伸即 缙绅也,古字假借。‛
除实词外,还训释虚词。对虚词注释古人释为‚辞、词‛或
‚语助‛、‚发声‛,唐宋后多称‚语辞(词)‛。
《诗· 周南· 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
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传: ‚思,辞也。‛疏:‚以咏思、方思之等皆不取‘思’为义, 故为辞也。‛
《邶风· 柏舟》:‚日居月诸。‛疏:‚居、诸,语助也。故
第二节
一、辨析名词动用
解释语法现象
《诗经· 豳风· 七月》:‚蚕月条桑。‛疏:‚条其桑而
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条‛作动词。 《诗经· 邶风· 击鼓》:‚土国城漕,我独南行。‛郑笺: ‚此言众民皆劳苦也,或役土功于国,或修理漕城。‛ 土,役土功。城,修漕城。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围曹,门焉,多死。‛ 杜预注‚门,攻城门。‛ 《汉书· 司马相如传》:‚搏豺狼,手熊罴,足野羊。‛ 颜师古注:手,手击杀之;足,蹴蹈而获之。
除释句之外,训诂学家还常常对篇题、章旨
加以说明。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章句第一》: ‚„„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 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 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 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 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 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离骚》之文, 依《诗》取兴,引类比喻。故善鸟香草,以 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 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比贤臣;虬龙鸾凤, 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日月》传曰:‘日乎月乎’,不言居、诸也。《檀弓》曰: ‘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云:‘居,语助也。’《左传》 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服虔云:‘诸,辞。’是 居、诸皆不为义也。‛ 我们可以在训诂等著作可见对虚词训释,不随文作释,而是 一个词训释一组词。 《尔雅· 释诂》:‚粤、于、爰,曰也。爰、粤,于也。‛ 《广雅· 释诂》:‚余、凡、总、同,皆也。‛
二、释句
《诗经· 卫风· 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
疾。‛毛传:‚甘,厌也。‛郑玄释句:‚愿, 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如人心嗜欲所贪 味而不能绝也。我忧思以生首疾。‛ 《诗经· 邶风· 柏舟》:‚微我无酒,以遨以 游。‛毛传:‚非我无酒,可以遨游忘忧也。‛ 《邶风· 绿衣》:‚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毛传:‚忧虽欲自止,何时能止也?‛ 《诗经· 邶风· 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 之。‛笺云:‚匍匐,言尽力也。凡于民有凶 祸之事,邻里尚尽力往救之,况我于君子家之 事,难易乎因当黾勉。以疏喻亲也。‛
三、说明特殊词序
《诗经· 邶风· 谷风 》:‚不我能慉,反以我
为雠。‛孔颖达疏:‚当倒之,云‚不能慉 我。‛ 《诗经· 周南· 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孔颖达疏:‚不我 遐弃‛犹云‚不遐弃我‛,古之人语多倒, 诗之此类众矣。‛ 《诗经· 郑风· 东门之墠》:‚岂不尔思?子不 我即。‛ 郑笺:‚我岂不思望女乎?女不就 迎我而俱去耳。‛孔疏:‚我岂不于汝思望 之乎!诚思汝矣。但子不于我来就迎之,故 我无由得往耳。‛
在正文训诂中包括义训、声训、同字为训等
方法。 (1).义训:北者,败也。鄙者,陋也。 (2).声训:德者,得也。子者,滋也。 (3).同字为训:利用汉语一词多义或同字异 词现象进行说解。 《周易· 序卦传》:‚物生必蒙,故受之以 ‘蒙’。蒙者,蒙也。‛(受,授,设立。 蒙,卦名,意为蒙昧,幼稚。)
五、说明句子成分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常见。俞樾列为古人行文之例:
‚夫两文相录,蒙上而省,此行文之恒也。 乃有探下文而预省上字,此则为例变更,而 古书亦往往有之。‛这里有语法问题,也是 修辞。
源自文库 1.蒙上省
《尚书· 禹贡》:‚荆、歧既旅,终南、惇物,
至于鸟鼠。‛ 孔颖达:‚三山空举山名,不 言治意,蒙上 ‘既旅’之文也。‛ 《左传· 定公四年》:‚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食而从之。‛杜预不明蒙上省例,误以 ‚奔食‛为句,注云:‚奔食,食者走。‛俞 樾指出:‚此文‘奔’字一字为句,言楚奔也。 ‘食而从之’四字为句。言吴人食楚人之食, 食毕而遂从之也。‘奔’上当有‘楚人’字。 ‘食而从之’上当有‘吴人’字,蒙上省也。 杜注曰:‘奔食,食者走’,则奔食二字文不 成义矣。‛
为压韵临时倒臵的语序,训诂学家注释时往往改为正 常语序。 《诗经· 大雅· 崧高》第六章:‚申伯信迈,王饯于 郡。申伯还南,谢于诚归。‛郑笺:‚谢于诚归; 诚归于谢。‛孔疏:‚言谢于诚归,正是诚心归于 谢国,古人之语多倒,故申明之。‛ 《诗经· 小雅· 节南山》第四章:‚弗问弗仕,勿罔 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 仕。‛郑玄释:‚殆,近也。为政当用平正之人, 用能纪理其事也,无小人之近。‛孔颖达疏:‚无 小人之近,犹言无近小人。‛将‚无殆小人,‛说 成‚无小人殆‛,与‚仕、子、已‛押韵。
3、专著体

以专书形式解说词义的,常称‚专 著体‛,如《尔雅》、《说文》等著作。 大致分二类:一类是对一个一个词语训 释,如《说文》;另一类是对一组词语 进行训释如《尔雅》。
(二)解释词义内容的种类
1、解释本义 《诗经· 邶风· 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笺云:‚潜行为 泳。‛《说文· 水部》:‚泳,潜行水中也。‛ 《史记· 周本纪》:‚及(弃)为成人,遂好 耕农,相地而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 之。‛《正义》:‚种曰稼,收曰穑。‛ 《说文》:‚谷可收曰穑。‛ 《论语· 乡党》:‚子路共之,三嗅(狊)而 作。‛注云:‚作,起也。‛《说文》同。
二、辨明使动,意动用法
《左传· 昭公二十年》:‚(伍)员曰:‘彼将有他
志,余姑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乃见鱄设诸 焉。‛疏云:‚见谓之绍介,使之见光。下文‘齐 豹见宗鲁于公孟’亦然。犹《论语》云‘门人见之’ 也。‛见,使动用法。 《论语· 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刑昺疏云:‚故远方之人有不服者,则当修文德, 使远人慕其德化而来。‛来,使动用法。 《孟子· 离娄下》“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赵 岐注:‚颜渊独乐于道而不改此忧,孔子以为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