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和解决我国技工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的客观需要。
所以,加快中职教育发展,刻不容缓,这需从多方面着手。
中职教育发展滞后的多方因素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滞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1978年至1984年间,中职教育处于恢复阶段。
1985年至1996年间,中职教育处于发展阶段。
1997年到20XX年,是中职教育滑坡阶段。
20XX年至今,是中等职业教育重振阶段。
由此可知,我国中职教育的社会功能定位低、企业参与度低、社会认可度低,“出生”即具“先天不足”,从而导致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中职学校办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第一,专业设置老化。
日前,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上具有随意性、盲目性,低水平、重复竞争现象严重,没有对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
在专业培养目标上思路不清、定位不明,对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岗位工作标准以及岗位人才规格等没有明确规定,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相结合。
第二,学校管理弱化。
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被“应试教育”列车甩下来的“包袱”。
这些学生来职校的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经常违规违纪。
这些都不利于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少数中职学校的社会形象差,这同时又造成家长对中职学校管理的担忧和不认可。
第三,用人机制僵化。
中等职业教育具有专业性高、实践性强、理论基础宽、教学媒体多样多变等显著特点。
这对专业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要求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了解社会最新专业岗位需求,但由于体制和经费的制约,学校无力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也无法用高薪吸引高素质专家型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传统价值观念不利于中职发展家长盲目追求,致使孩子信心不足,缺少多样化的选择。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OCCUPATION52012 09热点F OCUS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 映一、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源质量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生源萎缩致使部分学校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搞不切实际的招生宣传,严重地冲击了市场,使职业学校的社会形象大受影响。
学生进校不需考试,甚至彻底放弃底线,招收初中未毕业以及被其他学校开除的学生,生源质量难以保证。
2.学校教育教研制度不完善目前中职学校所实行的教育制度呆板缺少创新,大多走的是普通教育路线。
在办学上,“等、靠、要”思想严重,办学模式单一,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存在较大盲目性,缺乏特色;教学实验设备陈旧落后;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手段单调;理论与实训相脱节,实习基地少且小;在课程设置上少有创新,只是简单地在高中课程加上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没有完全形成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出的毕业生无法适应企业及社会的需要。
3.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专业建设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对那些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应用范围广泛的专业来讲,没有准确的方向性的专业定位,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找不准就业方向,而一旦走到岗位上又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面对原本基础就十分薄弱的学生群体,三年时间短暂的专业学习,如果没有一定的方向性,老师教学就会无从把握,学生则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在如此严竣的形势下,如何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笔者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认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原有办学模式的束缚,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新路。
二、解决中职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1.提高地方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温总理2003年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今后几年有一个较大发展。
但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还需要教育体制、人事制度、企业用人机制的变革等做铺垫才能形成社会各界都重视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
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是相对应的人才供应却不足,导致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社会对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度并不高,很多人对这个专业存在误解,认为社会工作者只是一种“送脱贫、关心困难群众”的职业,缺乏对其专业性和专业价值的认同。
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规范不足的问题,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专业发展缺乏方向性和规划性。
面对这些困境和挑战,中职社会工作专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形象、加强行业规范建设等措施都是当前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合作,相信中职社会工作专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1.2 研究目的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析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深入探讨其发展瓶颈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第二,探讨如何加强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质量和水平,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探讨如何拓宽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渠道,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第四,研究如何提升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知度,增强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和尊重,提高专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第五,探讨如何加强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规范建设,建立行业规范和标准,规范专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分析,可以为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促进该专业的健康发展与持续进步。
1.3 意义中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不仅仅关乎专业本身的发展,更影响到社会工作领域的整体进步。
探究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中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有助于了解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
学校设施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就业率不高,考生就业压力大;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学校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师资培训力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
只有通过这些对策建议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才能逐渐迈向更加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问题意识、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就业率不高、社会认可度不足、对策建议、总结回顾、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许多学校的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不高,不能有效地融入社会。
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也不高,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措施,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2 问题意识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很多学校的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存在设施落后的问题。
一些学校的教学设备老旧,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场所不足,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师资力量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一些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有待提高,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明朗,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好工作;一些学校的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一、当前国内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ﻭ(一)专业结构后落,设置课程的不科学化虽然中职教育有着20多年的探索经验,但由于时代的快速变迁,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大部分没有打破传统,还是按照以前的模式去进行教学。
没有对现有阶段经济、建设方面人才的需求方向和资源优势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对当地结构和趋势的思考有所欠缺,学校教学和需求严重脱节。
另一方面学校开设的一些专业,师资队伍、硬件设施以及学生就业方向的迷茫、没有企业和力量的支撑等因素导致专业不成熟、含金量低,俗称就是学不到西。
这不仅是影响学校招生和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学生素质的关键因素。
ﻭ(二)专业设置的目标盲目化ﻭ现在的中职教育中,专业课程的盲目化设置和定位不准确。
学校在学生的目标培养上定位不够准确和清楚。
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课程设置和对学生的考核内容没有明确的标准统一。
教师教授内容和学生吸收的知识含量,不能够与现阶段的用人标准和素质高度所契合,不能够很好地与衔接。
这也是个共性问题,虽然我们需要学生的个人素质全面,但也要有明确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在大学、高职院校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专业定位不准确,在学生毕业之后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只是单纯的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出现不同专业同一课程的现象,很难达到要求的标准。
ﻭ(三)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的脱节化ﻭ目前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脱节化,不能很好地衔接.目前中职教育为学生提供的岗位主要是企业等用人单位。
而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缺少了用人单位和这一行业的参与和提出建议,这就缺乏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不能准确的和用人单位、需求所对接.其次,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很好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基本准则。
往往是理论占很大篇幅。
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过程,使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减弱。
ﻭ(四)专业品牌建设意识淡泊化ﻭ学校在建立和自己学校的专业过程中,没有把自己学校的专业打造成本地区知名专业的意识,没有抓住机遇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等自身优势去打造自身的品牌优势。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旅游专业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专业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旅游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旅游专业的课程建设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中职旅游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思考。
1.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在一些中职学校中,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够完善,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
一些课程设置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2. 实践教学缺乏旅游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然而在一些中职学校中,实践教学的环节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各种情况时无法应对,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3. 师资力量不足在一些中职学校中,旅游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一些老师缺乏实际行业经验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无法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对策和思考1. 更新课程设置,提高实用性中职学校应该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增加一些前沿性和实用性强的课程,如微旅游、OTA平台运营等,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加强实践教学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拓宽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与旅行社、酒店等行业合作,开展实习和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3. 提升师资水平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加行业内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 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率中职学校应该与旅游行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支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提高就业率。
5. 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基本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力量,其专业化发展对中职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师资不足、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方法滞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师资不足。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高水平的中职教育教师相对较少。
随着中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教师的招聘数量和质量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教师资源短缺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2.教师素质不高。
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较低,教学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不强,导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滞后,难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教学方法滞后。
一些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缺乏创新精神和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1.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可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类教师培训班和研修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提升教师的总体素质和水平。
2.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制度,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学校还可以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中职教育教师,加大对中职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3.鼓励教师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提倡创新,鼓励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也可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督导,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教育教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4.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对于在职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学校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课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中职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其中包括学校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不高、招生就业困难以及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职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
尤其是中职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更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一、中职教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专业设置不科学不合理。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随意性、盲目性、重复性、过于全面、盲目攀比、低竞争性等问题。
具体表现在:一是专业的设置和布局没有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式、产业布局、经济水平、人口结构、城市区域定位、职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等状况进行有效结合。
二是有些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盲目攀比、贪多求大,只顾迎合招生“口味”而不顾办学实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只顾专业数量而不顾专业质量等问题,导致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可持续。
二)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不明确。
很多中职学校存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方向偏差的现象。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将直接导致专业培养方向和内容的偏差。
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不明确,首先影响教师教学定位,影响教师传授学生应知应会知识。
其次,影响学生专业研究。
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以后的“谋生”的手段,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就业。
最后,影响学校整体发展目标。
学校专业建设需要创新积累和用心打造,专业建设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因此,专业目标定位要清晰明确,才能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和达到预期目标。
二、对策中职学校应树立“立足本位、适应社会”的发展理念,及时调整专业建设目标,整合教学资源,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具体而言,应该:一)加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合理规划专业设置,避免重复、盲目攀比和低竞争性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建设问题及措施论文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建设的问题及措施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适应行业、企业的变化,适时调整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加强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本文介绍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措施中等职业教育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由曾经的辉煌已经过渡到相对的稳定、甚至相对衰退的地步。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学制、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再加上近年来兴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兴起促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一个基本尺度。
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
专业建设的好坏事关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影响到中职学校的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等问题。
本文从当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加强专业建设谈一些看法。
一、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业结构不合理,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
目前有些中等职业学校不能够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不能结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和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盲目跟风争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2、专业设置更换过于频繁,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
由于受普通高中扩招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招生困难的问题,出现了生源质量差,数量不足的情况,面对这种困境,很多中职学校往往采取设置短线专业过渡的方式,造成这些专业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到位或浪费的现象。
3、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作用不大,不利于反映企业和岗位的需求。
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企业参与不足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很多中职学校也都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但是现实情况是,行业企业对参与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程度不够,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4、专业建设忽视内涵发展,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上,片面强调硬件等基础建设投入,忽视内涵建设的倾向。
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2
中职教育存在问题的 原因分析
政府投入不足
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
由于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不足,很多中职学校面临着经费短缺 的问题,这限制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资源配置不合理
政府对中职教育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地区中职学校出现资 源紧张的情况。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中职学校入,提高学校的硬件 设施和软件条件,如教学设备、实验实训场地、 师资队伍等。
完善资助政策
政府应完善中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为家庭经济困 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助,减轻其经济负担,促 进教育公平。
加强校企合作
政府应鼓励企业与中职学校合作,提供更多的实 践机会和就业机会,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2023-11-11
目录
• 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中职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中职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中职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 • 结论与展望
01
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及 问题
中职学校数量及招生规模
中职学校数量相对较少,且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地区中职学校供给 不足,限制了招生规模。
由于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 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 生的学习成果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学习基础差异
中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背景,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
学习动力不足
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性,这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03
中职教育发展的对策 建议
学生自卑心理
由于社会观念的影响,一些中职学 生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能力 不如其他同学,缺乏自信。
中职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职学校在培养技能人才和提供职业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中职学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认真解决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职教育的作用。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利用等方面探讨中职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一些中职学校仍然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缺乏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实际操作能力,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变化。
另外,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单一、僵化,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加强实践教学:将实践操作融入到各门课程当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践机会。
2.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涵盖各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一些中职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或缺乏更新知识的动力,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同时,在一些地区,中职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吸引人才进入该领域的难度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加强师资培养:增加中职教师继续教育项目或研修计划,并鼓励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实践、行业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2.改善待遇条件:逐步提高中职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加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三、教育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一些中职学校在教育资源的利用方面有待加强。
部分学校教室设施老化,实验设备落后,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同时,一些地区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机制,导致实践基地和行业专家资源闲置。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改善硬件条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环境和设备条件,确保学校能够提供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场所和设备。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下转第191页)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陈昌豪(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剖析了专业设置存在盲目开设“热门专业”,专业设置优势不突出、办学无特色的问题,并从实际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合理设置专业的策略和建议,即关注产业动态,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在国际化过程中寻找机遇;完善专业建设诊断改进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互联网+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8)07-0189-02新时代背景下,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各行各业随势而变,不断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变化。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关系紧密,产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办学规模、招生就业等方方面面。
合理设置专业是增强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举措,学校应建立相应的专业调整机制以适应产业的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专业同质化问题严重、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就业率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人才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对社会需求进行深入调研,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布局。
另外,还应借助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专业建设,以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适应能力。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和特点(一)我国高职专业设置原则和现状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7年版本)(以下简称“目录”)。
“目录”显示,目前我国高职专业共有19个大类,761个专业,从分类上看,专业覆盖领域全面。
“目录”作为各校设置专业的依据,每年都有所调整,“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5年修订一次,每年增补一次新专业,对指导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导向性作用明显。
学校拥有开设目录内专业的自主权。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规定,高职院校拟开办的专业,只需要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即可,无须繁杂的审批手续,这对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和竞争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怀着对中国教育的殷殷钟情和对西部职业教育的无限忧虑,以及对卫生职业教育的万般焦虑,在最基层教学一线实践、探索和调研的基础上,本人很负责地撰写本,以求产生期待的思想共鸣和实际效果。
期间谈及的一些现状和问题也许众所周知、屡见不鲜;也许有所不知、值得关注。
倘若属前者说明我们的职业教育的确已无可期待,作为基层学校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听天由命,最终走向自生自灭也无可厚非。
倘若属后者说明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还有药可救,作为宏观决策者——教育行政部门——只有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论证之后拿出积极地应对措施,或许还有值得期待的一天。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原因有二:其一,中国的教育从都不是教育一线的真正的教育人说了算的,所以一切的一切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都是徒劳;其二,中国的职业教育绝非只是加大投入、往里砸钱就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这只能改变它的外在、外表和硬件方面的问题),它的办学的软件基础实在太差,特别是办学的内涵和素质基础,当然包括它的办学理念、观念、意识所贯穿其中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所以,我所谈及的现状和问题如果不是个案的话,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认真加以改革。
回首我国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谓历经千辛万苦,我们在见证了它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显著地感觉到了它的举步维艰和伤痕累累。
难道不是吗?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基础教育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具有职业教育无与伦比的位置,即便如此,尚且如此!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又会有多大作为呢?但是,一位教师,一位真正的教育人,他的责任,他的使命难道不是“我们不一定有作为,但我们必须努力有所作为”吗?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具有非常特殊的教育地位。
首先,它既是中等(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要求职普比1:1,实际上职普比为4:6),同时又是大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它既具有与普通高中教育相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培养目标,同时又具有与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的教育对象和相近的培养目标。
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职)进行教育培训。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直面一些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考试导向过重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过于强调成绩。
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也渗透到了中职教育领域。
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部分学校和老师过度关注知识点和考试技巧,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
解决办法:1.扩大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笔试和理论考试外,可以增加实际操作、项目研究以及综合能力评估等方式来评价学生。
2.引入个性化教育:鼓励并支持每个学生发展其擅长领域,并提供相应资源与机会。
3.推动改革型考试:开设开放性题目或者团队合作项目,促进学生的创造力与合作精神。
二、问题:教育和行业需求脱节中职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适应现代化产业要求的技术人才。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教育和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导致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困难。
解决办法:1.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可以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实习基地或者提供专门的师资团队。
2.加强市场调研:中职学校必须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的用工需求,并及时更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内容,以便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毕业生。
3.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学生就业技巧、岗位选择、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三、问题:缺乏先进教学手段与设备由于资源有限和投入不足,一些中职学校在教学手段与设备上显得捉襟见肘。
这给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解决办法: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中职教育的资金支持与投入,提高学校更新设备、优化机房网络等方面的能力。
2.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鼓励企业或者个人对中职学校进行捐赠,以缓解设备短缺问题。
3.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校可以积极引进新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教学设备,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文 / 徐广华 贾文静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摘 要: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的抽样调查,总结归纳出存在的专业设置随意性、大而全、重复率高以及不能紧跟产业需求及时调整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严格调研论证、压缩专业数量、优化专业设置和紧贴产业变化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等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设置 对策课 题: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高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研究”(负责人:徐广华,编号: A04S152011)的阶段性成果。
表 抽样调查表专业建设MAJor编辑 姜 菁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也是构成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中职学校应根据职业教育规律,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确保人才精准供给,进一步促进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学校对山东省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做了抽样调查。
结果发现,在专业设置上较为突出地存在着如下问题。
1.专业设置的随意性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学校缺乏有针对性的调研和论证,专业调研和论证往往流于形式。
如在对人才培养规模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才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是否清晰,人才需求调研论证是否科学、合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是否准确等进行调研论证时,存在着社会调研不充分、调研资料数据不详实、调研结论不客观等现象。
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做专业设置的相关调研和论证,所谓的调研报告是编写出来的,完全是“应付”,在专业设置时,完全“跟着感觉走”。
2.专业设置大而全在专业设置上,有些学校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内涵,重效益、轻特色,贪大求全,往往重视的是自己“有多少个专业”。
笔者学校通过对山东省498所具有招生资格的中职学校备案专业统计发现,招生专业在10个(含)以上的有173所,占34.7%;招生专业在15个(含)以上的有81所,占16.3%;招生专业在20个(含)以上的有38所,占7.6% ;极个别学校的招生专业达35个。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谷杭杰 ( 浙江省粮食干部学校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2)
摘 要 :职业教 育发展的程度 ,是衡 量一个国家或地 区现代化程度 的重要标 志。中等职业教育处于职业教 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是职 业教 育 体 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 分,是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提 高国民素质 ,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 力量。 随着经济 、科技 的不断发展 ,企 、事业等用人 单位 对技术人 才的要求越来越 高。中等职业 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 才的基 地,在教育 中 担 负着重要的责任。而 目前我 国的大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普遍 面临举步维艰的发展 困境 ,有些甚至濒临关 闭。本文主要针对 中等职 业学校的现状 和面临的 问题进行分析,并提 出有利 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 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 中等 职 业 学校 问题 发 展 对 策 中等职业学校 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 一 )社会 观念有偏差 目 前社会 中普遍存在着轻视职业教育 的思想 ,人们不能正确认 知 职业教育 的地位 。受应试教 育体制 的影 响,加上高等 院校普遍扩 招 , 私立 高校越来越多 ,学生上大学已不再是一种奢望 ,这直 接导致了中 等职业学校 的生源严重萎缩 ,使职业教 育面临无 以为继的尴尬局 面。 ( - ) 政 府 扶 持 不 足 作为一个 发展 中国家 ,政府财政对教育 的支持力度 本就很小 ,加 上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的扩大 ,财政拨款偏 向于普通 高中教育在 所难免。一些地方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视 程度不 足,中等职业教育 处在了 “ 可办可不办 ” 自生 自灭 的位置 。多数 中等职业学校运作资金 难以得到保 障 ,没有 自己稳 固的生源和就业基地 ,也难 以为学生提供 技能实践锻炼的平 台 ,降低 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 三 ) 专 业 设 置 不 合 理 中等职业学校为了力 保生存 ,不 断地增加专业 ,扩大办 学规模 , 提高影响力 ,在专业设 置上盲 目无序 ,专业建设 上搞小而全 。同样一 个专业 ,几乎每所学校都 开设 ,没有形成各 自学校独有的特色 和专业 优势 。各校之 间争夺 生源 ,恶 性竞争 ,内耗非 常严重 。在课 程设置 上 ,过于着重理论和专业技术课 程 ,缺少例 如管理能 力、表达能力 、 社交能力 、 自学能力 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课程 ,学生们 的社会公 德、法制观念 、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素质令人担忧 。 ( 四)师资力量 薄弱 由于教师 的工资及各方面待 遇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新教师不愿 意 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 ,学校原有的教师 队伍也极不稳定 ,优 秀教师易 流失 。这种局 面造成 中等 职业学 校教 师整体 素质 不高 ,学历 水平 较 低 ,专业化 、职业化程度不够 ,年龄结构失调 。另外高等职业 师范教 育发展迟缓 ,使得 中等职业教育在师资来源方面显得后劲不 足。再 者 中等职业学校 中兼职教师 作用未能充 分发挥 ,专业 教师对 口状 况差 , “ 双师型 ”教师严重缺乏 ,现有教 师缺乏必要 的知识更新 和进修 ,无 法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中等职业 教育的发展要求 。 二、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的对策建议
中职化工专业发展的困境和机遇
中职化工专业发展的困境和机遇现如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虽然获得很大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随着中职学校的发展,从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
这就导致中职学校在开展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遇到困境。
特别是在中职化工专业中,出现的问题就更加的显著。
因此,为了可以保证中职化工专业的健康发展,就有必要积极的探究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从而可以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升中职化工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化工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学校化工专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1.企业限制随着环保和安全要求的提高,化工企业越来越少,形成规模的企业更少,企业对此类人才却没有很大的需求量,这就导致当地的社会需求量不高,学生必然就不愿意学习化工专业。
并且,中职院校所培养的化工人才通常只适合从事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工行业的工作,企业招聘这些毕业生往往也是将他们当做普通工人使用。
并且,企业的分析和化验岗位通常都愿意使用大学生,不愿意使用中专学生,往往为中专学生安排的岗位都是流水线,这种工作通常不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没有将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优势发挥出来。
并且,企业往往是在劳动市场获取这些岗位的劳动力,只需要简单的培训就能够获得熟练的工人。
这就导致中职化工专业的学生竞争力很差,企业更喜欢招聘大专或者是本科的毕业生,即便是企业聘用了中专学生,也往往不会重用。
而且,目前化工行业不景气,企业效益不好,扩大生产、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造成用人需求下降,同时,化工企业现代化生产程度逐渐提高,有很多的环节都已经使用机械进行操作,这就导致企业需求的工作岗位逐渐减少,企业用人也逐渐减少,这也导致了中职化工专业就业难。
2.缺乏评价标准现如今我国的中职学校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缺乏人才培养的标准,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导致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关,缺乏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化工专业的学生,更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造成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极大的影响的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与措施
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与措施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据。
2.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
3.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各级政府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足。
4.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还未达到与普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
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
5.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制度.6.我国职教师资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师资知识老化,实践技术技能缺乏,习惯于传统学科学术教学、对产业及相联领域工艺流程、管理技术了解不够。
况且我国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提高措施也缺乏联系新生产工艺、技术的渠道和参与生产实践的要求,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7.我国职教的办学条件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要。
许多学校的实训工场、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而校外实践工厂、实践场所又缺乏先进的适合于职教的场所,也无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先进技术接轨,只能“纸上谈兵”。
中职教育的发展对策与措施1、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中职教育应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目标上,并以能力为本位,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肯干、够用、会学”作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只有这样,中职生才能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构建的中职教育模式要科学,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摒弃传统的中职学校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办学封闭、管理过死、专业面窄等弊端。
中职教育应把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尤其要综合考虑人才的择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素质的培养;注意对他们进行忧患意识、责任心与使命感的教育,以及承受挫折能力、生存竞争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教育。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策略研究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创新用人机制, 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从事专业建设和 教学工作。
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提高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推行“产学研”合作 模式
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 共同培养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 求。
专业建设的资金支持
政府加大投入
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项目 化、模块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 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 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职业素养。
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
组织调研
制定标准
推进改革
加强保障
开展专业调研,分析市场需求和 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专业建设规 划和实施方案。
加强与产业对接
未来的专业建设需要更加注重与产业的对接,了 解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 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THANK YOU.
加强与行业企 业的联系
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 结合等途径,加强与行 业企业的联系,了解市 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 市场需求的教学服务。
04
专业建设的目标及措施
专业建设的目标
01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专业的建设,提升学生的专业技 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其在就业市场的 竞争力。
02
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建设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针对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研究,不仅 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当前专业建 设的现状和问题,还可以提出有效的 建设策略,从而推动中职学校更好地 发展。
缺乏有效的专业建设策 略
当前,一些中职学校在专业建设中缺 乏有效的策略,导致专业建设质量不 高、效果不佳。因此,研究如何制定 有效的专业建设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河北省部分中职校专业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逐项查 找 , 虑 中职校的通俗校名 , 考 比如 , 输 入 “ 龙 在 青 满 族 自治 县职 业 技 术教 育 中 心 ” , 法 找 到 网络 招 生 后 无
摘 要 :对 河北省部 分 中职校 专业建设 的现状 进行 网络调查 。发现 的问题 主要 是 , 专业建 设与市
域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之 间关 系的 问题 和 专 业 建 设 的 市域 协调 问题 。改 进 专 业 建 设 的 对 策是 坚
持解放 思想 , 真对专业设置与调整进行科 学论证 ; 认 进一 步突出重点专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强特 色专业 加
基础 上 , 重于秋季招生简章与招生计划 , 侧 即在 春 季 招 生 专 业 数 量 和 秋 季 招 生 数 量 相 差 不 大 的情 况 下 ,选 取
2 调 查 的基 本 手 段 为 宽 带 国际 互 联 网。 .
3调 查 方 法 .
( ) 河 北 职业 与 成 人 教 育 网 ( 北 省 教 育 厅 内 网 1在 河 站 ) , 到 6 上 查 7所 河北 省 的 2 0 0 4年 教 育 部 调 整 认 定 的 国家 级 重 点 中等 职 业 学 校 名单 , 河 北 省 的 教 育 部公 6所 布 第 二 批 国家 重 点 名 单 , 0 1 8所 河 北 省 重点 中等 职 业 学 校 名 单 。网 站在 名 单 中共 列 出 1 1所 重 点 中 职 校 。 8 ( ) 据 本 研 究 的 目的 , 上 述 1 1所 重 点 中 职 校 2根 从 8 中选 出 1 8所 重 点 中职 校 , 6 即舍 弃 1 3所 省 部 属 重 点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常规和基础性工作。
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更是一项科学的工作。
当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内涵发展等方面都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在对专业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专业建设问题对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社会分工、分业更加细化、深入,职业兴替的周期不断加速,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日趋多样化,职业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受教育者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中职学校当前必须着手解决的课题。
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学校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更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中等职业学校只有牢牢抓住专业建设这个关键环节,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业结构不科学。
随意性、盲目性较强,重复、低水竞争现象严重。
没有对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规划、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需求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专业与区域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需要,以及当地劳动力市场对相应层次、规格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关度不高。
同时,部分学校所开设的部分专业也因缺少硬件、师资、企业或行业支撑,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专业含金量低。
(2)目标定位不明确。
一部分学校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够明确,对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的基本能力要求、岗位工作标准以及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技能素质等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不能很好的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对接。
同时,专业名称的不规范(即同一专业名称,培养目标五花八门,不同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却完全相同)也反映了部分中职学校在专业目标定位上不明确。
而另外部分学校在专业定位时,虽然培养目标明确,但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更多的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特点,即学生本身的素质、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及一线普通工作人员(或普通技术工人)的素质需求,目标定位过高。
(3)专业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由于缺乏企业、行业的参与,课程设置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培养目标,不能很好的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对接。
一是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性课程偏少,专业技能缺乏足量的训练,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较弱。
二是课程过于复杂,重点不突出,主干不清晰,影响着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获得。
三是教材版本单一,缺乏新意,不能有效的反映企业岗位需求,影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四是课程标准过于划一,目标要求强调一致,缺乏特色与柔性,忽视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4)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专业课教师短缺,且专业课教师中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不多,部分专业课教师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教改教研改能力受到限制。
同时,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轻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之中职教学质量标准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
(5)专业品牌意识淡薄。
近年来,受中职招生、就业等大环境的影响,部分中职学校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盲目的迎合市场,专业设置多而杂,各专业之间关联性差,且专业替换频繁,专业建设没有特色。
一方面导致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的配套满足不了专业变化的需求,出现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的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各中职学校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品牌意识极其薄弱,势必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从而影响到招生和学校的声誉。
(6)重硬件投入轻内涵发展。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片面强调硬件投入,忽视内涵建设的倾向。
虽投入很大,但投入方向不明确,盲目上新设备、建校园网,实验设备盲目追求高、新,利用率不高。
而对于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却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导致专业建设缺乏后劲,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 加强中职专业建设的对策2.1 加强政府统筹,规范专业设置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在对当地资源优势、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需求状况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中职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有关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中职学校以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发展需要,以及当地劳动力市场对相应层次、规格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同时加强对专业设置和管理的宏观调控,严格执行专业设置审批制度,统一专业设置标准、专业建设标准、专业审批标准,避免任何形式的各自为阵,逐步建立专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品牌纷呈的专业体系,形成学校之间定位准确、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各有所长、有序发展的专业建设新格局,从而推动中职学校的整体发展。
2.2 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提高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水平中职学校能否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就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
教师应成为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超的“双师型”人才,即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
要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通过到高校直接选聘、到企业聘请技术工程师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兼职教师等形式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比例,通过校本培训、到企业锻炼、专业技能大比武、教学技能竞赛等多途径培训专业教师,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以适应中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
2.3 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计,提高专业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设计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要积极搭建以学校为主导、行为和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科研、评价平台。
坚持以企业、行业人才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岗位就业为目标,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
要着力做好“三个针对”,即针对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设计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针对关键职业能力设计核心课程,针对关键技术和最新工艺设计课程体系,以期达到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及岗位工作标准清晰,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明确,形成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目标模式,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
2.4 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水平课程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遵循“宽口径,多方向”原则,培养“复合型”人才。
“宽口径”专业的课程结构优点在于弹性强、有后劲、上手快、转岗换岗适应性强,即使学生毕业前与岗位技能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但配以“多方向”辅助,即在同一专业中,针对就业市场分解出若干个专业方向,供学生毕业前一年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爱好,选择一个专业方向,以完成上岗前的技能准备;也能使学生毕业后有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要处理好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的结构和比例,做到文化基础课程必要、专业理论课程够用、专业技能课程实用;在教学组织上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现有的智能基础上,不断发展,学有所长;在教学过程上推行“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多鼓励”的模式,使学生在不断成功中重树自信;教学方法上,要尝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建立仿真环境,体现企业与社会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在评价方式上推行“减少考试、增加考查、规范考核、探索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改革,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国际通行证书的考核认证工作,为学生自主发展、形成特长创造条件。
2.5 建立专业建设督导机制,促进中职专业建设品位的提升专业建设的督导评估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管理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授权民间监督机构、社会媒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中职学校办学总体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公布,增加中等业学校办学的透明度,规范中职学校间的竞争行为,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建立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定期评价检查制度。
要把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效作为对中等职业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规范教学,全面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6 “长短结合,软硬兼施”,增强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适应性为增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对多变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在遵循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中等职业学校应统筹规划并合理设置长线主干专业和短线普通专业,把“长短结合,以短补长”专业设置作为办学走向市场的有效途径。
另外,专业建设还要做到“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既重“硬件”建设,又重“软件”投资。
在专业设置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学风、师德建设方面要舍得花钱,要放宽眼量,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要重视这些“隐性资产”的建设与管理。
这样才能发挥“一流硬件”作用,培养出“一流”人才。
2.7 强化专业精品意识,着力打造中职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应注意“创特色,扬优势”。
为此,中职学校要依据自己的优势,紧贴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自己的特色专业,使学校在市场上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和竞争力。
中职学校只有自始至终树立起名牌意识。
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设置一些社会急需而又具很大发展潜力的“拳头专业”,打造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专业牌,才能以质取胜,取信于社会。
2.8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中等职业学的办学实力为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中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将会越来越频繁,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环节相关的实训基地、实验器材、实习设备都会发生变化。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新的资源如何获取,原有资源如何处理,都会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
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多由行业企业提供,职业学校聘任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教师,专兼职结合。
中职学校要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和改造专业的新途径,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实施产学合作,积极寻求企业的支持,行业、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提供今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规格。
中职学校则要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成立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征求企业单位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定期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及时反馈调整,通过调查、实施过程等实现对专业的调整和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