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开发的若干问题
中职学校专业开发及培养方案之确定思路
中职学校专业开发及培养方案之确定思路探析摘要: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很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中职学校面临挑战的挑战极其严峻。
纵观中职教育之现状,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依旧老套,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学而无用,堪称中职教育失去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应该适时地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培养目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图中职教育发展之大计。
关键词:中职专业开发培养目标思路探析一、中职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最佳发展时期,党和政府空前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央财政从2007年秋季入学开始每年拿出164个亿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但我们在看到可喜一面的同时,还应看到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着一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传统思想观念和中职培养目标偏差,导致中职生就业难;长期以来,我们的中职教育培养的都是基层管理者,而不是具体岗位上的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劳动者。
我们的教学体系,也是重理论,轻实践的。
随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中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就显得高不成,低不就,就业很成问题。
(二)生源质量下降,教学内容设置理论水平过高,不能因材施教,严重影响中职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招生难,大部分来上职高的学生成绩不理想,其分数远远低于普高分数线,如此招收来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普遍偏低。
父母又不想自己的孩子过早步入社会,因此送他们来职高“混年龄”。
现有的教学检测评价体系却要求学校向学生传授高出其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的课程,使其在中职学习中难有好的教学效果。
(三)双师性师资不足,教师可教内容与市场实际需要脱节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任教师大概刚刚超过80万,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师比是23:1。
严格的讲,职业学校的生师比还应该再低一点,因为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不单单只是在课堂上讲,有一些甚至是要手把手、一对一地实施教学。
推进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与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
较 高 的专 业 能 力 和 职 业 素 养 .实 现 职 业 学 校 学 生 的培 养 与企 业“ 零距 离 ” 接 轨 的 需求 。 2 . 加 快 教 育 信 息化 进 程 加 快 职 业 教 育 的 信 息 化 进 程 是 创 新 教 材 的 呈 现 形 式 的根 本途径 , 改变传 统的培养方法 , 大量运 用网络 、 多 媒 体 技 术 实 现 教 学 手 段 的 优化 。 加 快 信 息 化课 程 资 源 建 设 , 如校 内信 息 技 术 的开发利用 , 校 内 外 的 网络 资 源 等 , 与传统教科 书相 比 , 这 些课程资源具有开放性 , 对 学 生 的发 展 具 有 独 特 价 值 。例 如 , 在讲解《 机 械 制 图》 螺 纹 连 接 装 配 图的 画 法 时 制 作 幻 灯 片 播 放 相 关 图片 和 视 频 , 其具有具体形象 、 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 自 参与等特点 , 给 学 生 多 方 面 的信 息 刺 激 , 调 动 学 生 多 种 感 官 参
与活动 , 激发学生兴 趣 , 使学 生身临其境 , 在 愉 悦 中理 解 相 关
概念 , 掌 握 画法 , 增长知识 , 培养 能力 , 陶 冶情 操 。 提 高 教 师应 用 网 络 技术 和 教 育 信 息 资 源 的 水 平 和 信 息 素 养 。 在 全 校 范 围 内示 范 和指 导 现 代 教 育 技 术及 其 理 论 在 教 学 中的 应 用 , 以及 信 息 化 条 件 下 的课 堂 教 学 设 计 。 鼓 励 教 师 参 加 各 级 各 类 信 息 化教 学 大赛 ,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 使 之 服 务 于课 程改 革 。 服 务 于课 堂教 学 结 构 的 变 化 。 此外 . 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 教 会 学 生 如何 正确 选 择 有 效 的信 息 源 和 判 断 信 息 的可 靠 性 ,引 导 学生利用这些 资源完成对知识 的主动探 索和意义建 构 . 而 不 是 教 学 生 仅 仅 掌握 某 一 具 体 的 信 息 。引 导 学 生 走 出教 科 书 , 走出课 堂 . 充 分 利 用 校 内外 各 种 资 源 , 在 社会 大环境 里学 习 和探 索 。 3 . 加 强师 资 队伍 的 建 设 实施 项 目教 学 法 的关 键 因 素 是教 师 的 动 手 能力 和 实 践 能 力, 以“ 双 师型 ” 教师为重点 。 通 过 引进 、 培养 、 聘 请 等 多种 途径 打造 一支 强 有 力 的机 械 设 备 维修 专业 教 师 队伍 。 ( 1 ) 鼓励在职专业教师通过参与产学研究 、 专 业 实践 能力 培训 , 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等形式 。 提 高 现 有 教 师 队伍 的 “ 双师” 素质 。 ( 2 ) 要求 教 师 利用 寒暑 假 时 间 深 入 企 业 车 间 , 每 年 在 合 作 企业 锻炼最少 1 个月 , 并 建立教师企 业锻炼 的岗位落实 、 过 程 检 查 和结 果 考 核 等 相 关 制 度 。 严格规范组织实施程序 , 使 教师 下 企 业 顶 岗实 践 落 到 实 处 ,保 证 教 师 到 企 业 实 践 的经 常 化 和 有效性 , 着 力 提高 专 业 教 师 的实 践 教 学 能 力 。 ( 3 ) 根据 教 师 职务 任 职 资格 的要 求 , 招 聘 行 业 企 业 中具 有 丰 富 实 践 经 验 和 一 定 教 学 能 力 的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担 任 兼 职 教 师 。并 通 过 他 们 与 专 任 教 师 的 交 流 、 沟通 与 影 响 , 进 一 步 提 高 机 械 设 备 维 修 专 业 教 师 队 伍 的 整 体 素 质 ,有 效 地 缩 短 职 校 与 企业 、 理 论 知 识 与 岗位 操 作 的距 离 , 加速“ 双师型” 教 师 队 伍 的 建设 。 4 . 加 强 实 训 基地 、 实 验 场 所 的 建设 ’ 建 设 与 课 程 相 配 套 的 实 训 基 地 。实 施 以工 作 过 程 为 导 向 的项 目课 程 ,就 必 须 在 真 实 或 虚 拟 仿 真 的 工 作 情 境 中开 展设 备 维 修 的 相关 教学 活 动 , 因此 ,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对 课 程 改 革 起 着 重 要 的 支 撑作 用 。 在 国 家 对示 范校 精 品专 业 的资 金 扶 持 下 , 建 立 钳 工维 修 车 间 , 钳工 、 液压 、 气 动 及 技 术 测 量 实 验 室等 , 提 升 了 实 训 基 地 的装 备 水 平 , 通 过 模 拟 钳 工 工 作 岗位 的 画 线 、 挫、 钻、 测量等基本技能及机床维修等实际工作 , 培 养 了 学 生 综 合 职业 能力 . 满 足 了 顶 岗 实 习及 就 业 岗 位 的 要 求 。 总之 . 中等 职 业 学 校 只 有 不 断 加 强 专 业 建 设 , 探 索 行 之 有 效的教学模式 , 提高教学 质量 , 服务于 当地的社会 经济需求 ,
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开发和建设的若干思考
【 中图分类号】G 1 7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18 2 0 )2 0 4 — 2 6 2 2 0 (0 6 0 —0 2 0 申报设 置了很多高职专业 ,而真正 开出的专业并不 多, 但 在招生宣传上却叉着力渲染其专业数量 , 甚至出现 了因专
改革开放特 别是 2 O世纪 九十年代 中期 以来 ,我 国的 高等职业教育得 到了快 速发展 , 已成为我 国高等教育 的一 支重要生力军 , 但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 中也还存在许 多突 出问题 , 笔者就高职专业建设问题作一些探讨。
职业学校在条件成熟 的情况下 ,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 , 符
合事物 的发展规律 。 然而 , 新事物产生以后 , 如何适应新的
环 境 , 立 什 么 样 的 发 展 机 制 以及 如何 建立 这 种 机 制 等 问 建
题 也 随 之 而 来 , 观 念 的 影 响 在 短期 内难 以彻 底 消 除 。 表 旧
一
业开设条件不足而要求考生改选专业 的情况 , I 部分考 弓起
生及家长不满 , 响高等职业教 育社会声誉 。 影
3 专 业 设 置 结 构 跨 度 过 大 。 关性 差 、 相
、
高 职 院 校 专 业 开 发 与 建 设 存 在 的 问 题 分 析
我 国高等职业 教育发 展的历史不长 ,将 近 5 %的高 O 职院校是 2 0世纪九十年代 中期 以来建立起 来的 ,而且大 都 是在 中专学校 的基础 上升格而来 。从事 物发展规 律来
1 专 业 开发 上 存 在 盲 目性 、
源的有机整合 , 降低资源 的使用效率 。如农林 院校 的工科
专 业 办 学 能 力相 对 不 足 , 不 应 过 分 强 调 开 发 建 设 工 科 类 就
中职学校学前专业建设若干建议论文
关于中职学校学前专业建设的若干建议【摘要】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基础。
但近些年来,我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与矛盾,既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本文作者就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基础。
但近些年来,我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与矛盾,既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学前教育仍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稳步向前发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用人单位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教学模式已显现出不少问题,例如,学生只重视技能技巧类课程(钢琴、舞蹈、手工、绘画等)的学习,而忽略专业理论课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等)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考试评估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欠合理;学生教育教学技能欠缺……为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得更加完善,凸显幼儿教育的特色,结合以上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仅供参考。
一、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由于中职学校招生宣传及学生实习就业等原因,专业汇报演出已成为展示学生技能技巧、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
的确,这一形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许多家长都领着孩子慕名前来学习,各大幼儿园也纷纷与学校学生签订就业实习合同……但据近几年学生实习情况跟踪及各园长的信息反馈来看,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着实有待加强。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技能,而园长们反映,大部分学生的技能技巧都很好,但却不知道怎样组织一堂课?更别说优质课了……虽然,学校开设了《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由于其属于专业理论课程,相对技能技巧类课程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都说理论必须与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建议建立实习基地,用于学生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与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与建议摘要:高职教育归根结底是为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的就业教育,而专业设置又与毕业生就业之间存在统一、对立和互动的复杂关系。
本文旨在研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若干问题,以及对如何更好地进行专业设置提出若干意见。
关键词:专业设置就业高职院校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多达三十多所,开设的专业总数累计接近千余个,形成了以财经类、制造类、电子信息、艺术设计传媒、土建和外语等专业大类为主的专业结构,本文主要研究专业设置的若干问题并提出若干意见。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1.专业布局与资源配置不合理。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是从中专院校通过整合或单独升格加入高等院校行列,进入高等教育层次,扩大办学规模。
因此,普遍存在教学系部设置和专业布局与现有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1)相近专业跨系设置,同质化竞争及资源利用率降低。
(2)专业特色定位不清,专业认同聚焦困难,寻求专业改革与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突破点难以确定,精准确定有影响力的重点专业持续建设思路不清晰。
2.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职高专院校原有专业的设置显得过于集中。
各院校都增设了许多新的专业,但其新增专业主要是建立在原有师资力量与当时就业需要等,其专业涉及面不够广泛,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需要。
3.专业设置脱离就业导向。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关系到民生的大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在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基础上,能否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对口或提高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为缓解学生就业状况脱离专业盲目采取措施,争取所谓的“高就业率”,不以就业为导向思考调整专业设置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脱钩,从而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教育投入与产出不尽合理。
二、专业设置与调整思路1.微观调控——开展并加强专业特色建设(1)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加强专业建设。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中职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其中包括学校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不高、招生就业困难以及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职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
尤其是中职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更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一、中职教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专业设置不科学不合理。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随意性、盲目性、重复性、过于全面、盲目攀比、低竞争性等问题。
具体表现在:一是专业的设置和布局没有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式、产业布局、经济水平、人口结构、城市区域定位、职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等状况进行有效结合。
二是有些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盲目攀比、贪多求大,只顾迎合招生“口味”而不顾办学实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只顾专业数量而不顾专业质量等问题,导致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可持续。
二)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不明确。
很多中职学校存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方向偏差的现象。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将直接导致专业培养方向和内容的偏差。
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不明确,首先影响教师教学定位,影响教师传授学生应知应会知识。
其次,影响学生专业研究。
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以后的“谋生”的手段,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就业。
最后,影响学校整体发展目标。
学校专业建设需要创新积累和用心打造,专业建设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因此,专业目标定位要清晰明确,才能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和达到预期目标。
二、对策中职学校应树立“立足本位、适应社会”的发展理念,及时调整专业建设目标,整合教学资源,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具体而言,应该:一)加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合理规划专业设置,避免重复、盲目攀比和低竞争性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建设问题及措施论文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建设的问题及措施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适应行业、企业的变化,适时调整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加强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本文介绍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措施中等职业教育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由曾经的辉煌已经过渡到相对的稳定、甚至相对衰退的地步。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学制、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再加上近年来兴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兴起促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一个基本尺度。
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
专业建设的好坏事关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影响到中职学校的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等问题。
本文从当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加强专业建设谈一些看法。
一、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业结构不合理,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
目前有些中等职业学校不能够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不能结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和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盲目跟风争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2、专业设置更换过于频繁,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
由于受普通高中扩招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招生困难的问题,出现了生源质量差,数量不足的情况,面对这种困境,很多中职学校往往采取设置短线专业过渡的方式,造成这些专业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到位或浪费的现象。
3、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作用不大,不利于反映企业和岗位的需求。
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企业参与不足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很多中职学校也都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但是现实情况是,行业企业对参与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程度不够,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4、专业建设忽视内涵发展,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上,片面强调硬件等基础建设投入,忽视内涵建设的倾向。
扎实有效开展工作积极稳妥解决问题———中职学校专业建设问题刍议
扎实有效开展工作积极稳妥解决问题———中职学校专业建设问题刍议作者:任举斌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期任举斌(新疆林业学校,新疆乌鲁木齐830026)摘要:目前,我国中职教育正处在改革深水区和发展关键期,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各中职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专业布局、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教学市场化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
现阶段的工作任务就是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与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与措施,从而逐一解决。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教育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22-02一、引言目前,我国中职教育正处在改革深水区和发展关键期,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各中职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专业布局、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教学市场化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
现阶段的工作任务就是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与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与措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而逐一解决。
下面笔者就中职教育,谈谈近几年来的所见及所想。
二、专业布局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隶属某一行业厅局级行政部门管理的局面,如此,中职学校在专业布局上,行业优势比较明显,但在专业教学上,与市场和岗位的结合方面不尽如人意,如不及时调整和改进,终将会被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淘汰。
笔者建议中职学校在专业布局上一定要统筹安排,整体考虑,所设不同专业之间一定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尤其要考虑其专业布局一定要依托行业,迎合市场,紧贴岗位,务求实用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三、培养模式何为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为就是该校某专业在三年六个学期的时间段里,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教学过程的安排与布局。
据笔者了解,虽然我国中职学校所有专业均制定了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大都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所编写或杜撰出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不符合本地区、本行业及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实用性和实践性较差。
厦城职院〔2009〕223号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
厦城职院〔2009〕223号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厦城职院〔2009〕223号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各有关部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是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
专业建设体现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是衡量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是否具有办学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标志,也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专家组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现就进一步加强我院专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校高职教育师资、实训等办学条件出发,遵循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规律调整和设置专业。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保持教育工作的相对稳定性。
努力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学院高职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二)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1.广泛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各学部应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
调研的内容包括: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包括典型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学生就业去向等。
通过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准确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院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定位、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应把教师下企业实习、调研的工作制度化,要求专业教师每学年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开展实习和调研工作,以提高和丰富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实践教学经验。
2.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要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各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必修、选修)、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延展课、集中实践环节五大模块构成。
浅析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旅游业从 业人 员素 质 的高低 ,逐 渐成
为衡量一 个 国家旅游 竞争 力 的一 项重
要 指标 ,而旅 游人才 的培 养 也逐 步成
为制约 一个 国家或地 区旅游 业长 足发 展 的瓶 颈 问题 。我 国旅游 业 要提 升 自 己 的地位也将 面临 很 多困难 ,实 现 由
口
口
二 、 中职 学校 旅游 管 理专 业发 展
的 现 状 分析
( 一)发展迅速 ,成绩显著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 的关系密切 ,而且旅 游职业教育 的 大 ,学苗 素质 良莠不齐 。很 多学生在初 中基础没 打好 ,表现 院校 分布 和地 区旅游 经济 发 展相 吻合 ,旅游 发 达地 区数量 也较差 ,经常缺课逃学 ,打架 斗殴 与老师抬扛 、学 习基础
方面 南于各种 因素的影响 ,旅游专业
的招生却相 当困难 ,有 时一个班 只能
招 收 二 、三 十人 .甚 至 更 少 ,严 重 影
有 可 能达 到 6 5亿美 元 左右 ,旅 游总 3
收 入 占 G P的 比重会 升 至 8 D %。我国
将 成为全 球第 一大旅 游 目的地 国和第 四大客 源输 } 国 。旅 游业 将 真正 成为 f J
维普资讯
职业技术教 育研 究・0 6年第 1 期 20 0 关键 词 中职 学校
一
综 合 研 究
( ) 问题 分 析 二
1 .“出 口” J 畅 . “进 口 ”受 阻 J l 页
旅 游管理
专业 建设
、
中职 学校旅游 管理专业 发展 的行业 背景
亚洲 旅游 大 国向世 界旅 游 强国跨 越 的
战略 目标 ,就 必须 客观 评价 我 国的旅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开发与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开发与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思考摘要: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职业学校实际教学紧密结合的纽带。
职业学校在专业开发与建设中,要瞄准市场设置专业,深层次推进校企合作,重视专业群的构建,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关键词:专业教学质量专业群校企合作专业:英文为specialty,其原意为专门研究,专长、特殊的职业、技能或技巧。
《辞海》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
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职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联系,它源自于职业和工作岗位,但又高于职业,这就是职业教育“专业”的本质属性,它是建立在对职业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
1 专业开发与专业群建设社会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的矛盾是专业设置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其核心是专业口径宽窄的问题。
它一方面要求我们不仅具有对社会发展状况的敏锐洞察力,按照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来开发专业,而且具有对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变化的快速应对力,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保证专业的时代气息。
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从教学设备、实训基地、教师队伍诸方面确保所开发专业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水平。
鉴于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部门对人才培养要求的特殊性,专业设置调整应考虑以宽口径专业为平台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
例如,计算机应用专业,根据需要,既可设定以应用为主的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专业排版、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方向,也可设定产品销售、后期服务为主的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等专业方向。
表1列举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岗位分类及对应的主要职业。
而对那些社会需求变动较大的专业,还应采用“大专业加高年级定向培养”的方式来设置,以实现社会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的有机统一。
一个专业不是一年或两年就能建好的,必须要有长期的办学积淀。
学校在开设新专业的时候,要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条件,围绕原有的、稳定的专业群来拓展专业方向,这样才有利于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发展。
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文件精神,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建设的实际需要,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我校专业建设,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特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总抓手,是学校办学实力的直接体现。
专业建设应以产教融合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对标省级品牌专业各项指标,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具有社会竞争力和社会效益的重点专业,形成若干个与支柱产业(或重点发展产业)对应的、具备相对完成产业链条节点的专业群,大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二、主要内容(一)建立专业建设管理责任制1.明确校院两级专业建设责任(1)学校依据“十三五”建设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及企业、行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制订专业发展总体规划,制订一系列专业建设管理制度,对新增专业的论证审核、现有专业的评估、预警、品牌专业(群)建设、实训室建设、专业建设经费的预算、投入与使用进行统筹管理。
(2)充分发挥二级学院专业建设的主体作用。
学院按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成立有企业高管与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或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审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贯彻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使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能够同社会需求和发展相适应,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与审核。
2.完善专业负责人制度学校建立科学的专业负责人制度,制订《专业负责人管理制度》,明确专业负责人职责、条件、遴选、考核、待遇及奖惩,以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切实为专业负责人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专业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工程的基石,是教学质量建设与诊断工作的关键,是推动中职教改发展、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加强学校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改,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专业设置与管理第二条专业设置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学校和教学系部要充分认识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保人力、财力的投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水平,形成特色专业体系。
专业设置应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
第三条教学系部制定专业规划,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建设的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训室与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改与人才培养模式改等。
第四条专业建设实行专业带头人(负责人)负责制。
每个专业须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由7—11名专家组成,一般校内骨干教师2-4名,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或教育专家3-9名,原则上专业带头人(负责人)任委员会主任。
专业带头人(负责人)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本专业的建设工作,其中专业带头人(负责人)的职责:(一)负责每3年制定一次本专业的发展规划;(二)负责组织制订(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三)负责本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四)负责向学校提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育教学研究与改、人才培养模式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五)监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执行情况,负责向分管校领导反映本专业人才培养(含课堂教学与实践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六)负责本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经费预算与使用。
第五条专业带头人(负责人)认定、管理与考核,具体细则与程序参见学校《专业带头人(负责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意见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意见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建设内容、建设程序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其中,主要包括: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原则;产业需求和就业导向原则;效益优先和错位发展原则;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原则;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快课程改革和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和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产教结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重点专业建设以《*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学校管理权限;积极支持申报创建省重点专业;对已建成的重点专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考核总结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各区(市)县教育局、各中等职业学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和*市职教攻坚行动计划,促进全市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健康发展,培育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现对我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积极吸纳社会和行业的优势资源,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出学校特色,打造品牌专业。
将专业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职业学校功能体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原则。
结合*市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集约利用教学资源,形成专业合理布局、有序竞争的格局。
各区(市)县和学校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打造特色专业,树立品牌专业,把重点骨干专业做大做亮。
2、产业需求和就业导向原则。
专业建设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重点扶持和发展与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产业、食品产业、冶金建材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旅游业、会展业、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建筑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等我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专业,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
3、效益优先和错位发展原则。
中职学校开发专业课校本教材的若干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第17期中职学校开发专业课校本教材的若干思考浙江省义乌市上溪中学傅松庆摘要:本文结合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与专业特点,从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专业课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利用好校本课程这三方面展开分析,为中职学校专业课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一些研究思路。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课校本教材开发职业学校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切实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为此,专业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势在必行。
一、专业课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就会被推入市场,而劳动力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劳动力就业市场的职业岗位类型在不断变化,从而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市场的技术结构在不断升级,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应成为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材开发的重要依据。
在实践中,我们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教材开发的指导思想,注重技能教学,以市场对人才的技能需求为基础开展教材开发工作。
二、专业课校本教材开发的若干思考1.教材开发要切合专业发展实际,合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专业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要在广泛的调研基础上进行,新专业、新技术的学习与消化是教师参与教材开发的前提。
教材内容不仅要反映最新的岗位技能发展要求,而且要随着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要注重用先进的科学观点和行业规范调整、组织教材,形成先进的教材结构。
同时,要尊重原有教材体系的总体结构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核心的内容,不断研究和解决科学技术知识的无限、高速增长与学校的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
中职学校农学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职学校农学专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而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社会、学校、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千方百计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本文就此做了一些探索,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问题;解决策略【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1—0052—02随着我国进入历史性的发展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进行,不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为此,国务院于2019年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为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不同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农学类专业的发展较为薄弱,发展进程相对滞后,而且在持续萎缩。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长期的调查分析,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观念滞后,认识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逐步向城镇转移,成为新型城市居民,彻底脱离农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同时,由于农业生产需要付出的时间较多,而获得的收入相对较少,由此导致了数量较多的农村劳动者不愿意继续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而转向收入更高、劳动强度相对较小的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以外出经商打工等作为重要的就业方式。
2.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优势不突出,经济收入差,缺乏吸引力。
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农业产业链较短,导致农产品附加值无法有效提升,加之农业从业者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不佳,农民看不到经营农业的优势所在,进而导致他们自身不愿意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也不愿再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这样就从源头上减少了农学类专业学生的报考数量,进一步阻碍了涉农专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目前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出现农学类专业招生困难、生源严重不足,专业难以维系的不利局面。
中职教科研课题 《中职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校长课题申报\高中校长课题申报中职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研究湖北省“十三五”职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研究”之子课题“中职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XX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题组执笔 XXX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新的形势下,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是适应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
这一政策,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XX市中等职校在党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抓住国家重视中职教育的大好机遇,克难奋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扭转了职业教育严重滑坡的局面,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保障机制方面还很薄弱,亟待研究和解决。
202X年秋,XX州教所(现教科院)申报了湖北省“十三五”职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研究》,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保障机制,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保障机制有效形成”,研究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水平与评价体系;学分制(弹性学制)教学管理;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学习能力与就业能力培养;校本课程与校本教研;精品专业与精品课程;文化基础与专业基础教学;实训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八个方面。
我校结合目前的迫切需求,也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向州课题组申报了二级子课题“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研究”,并于202X年12月得到立项批准,拟在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监控与评价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促进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XIB IZ I I O西北职教期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开发应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形成新的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以教育部“四项改革”中的“强化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以课程改革和开发为突破口,借鉴发达国家中职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最终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
这是每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十一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主动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观的需要,同时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目前在国际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根据能力观而开发的课程结构模式:一、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美国能力标准的开发多采用这一模式,其能力标准来自对优秀从业者素质的鉴别。
在课程上,多为开发一些普适性的课程模块。
教学中,注意系统性与整体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在工作现场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以职业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加拿大、德国的职教课程体系多采用此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能力标准来自细致的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任务分析。
体现的是一份罗列得十分详细的任务表即行动明细表,其课程设置直接与能力标准挂钩,通常是对应某一专项能力开发一个学习包。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学习包,近似我国现行的学分制的教学运行机制。
三、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其能力标准多是采用功能性分析法,比较侧重于职业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职业活动的过程,在课程设置上用能力标准代替课程。
澳大利亚、英国的课程改革多循此思路,强调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整合的评价方法,重视对学习者原有学习能力的评价。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和专业课程;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课程;以应用为目的多元示范型单元课程;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以对口升学和高职教学需求设置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中职学校专业开拓性改革问题
4。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模型 。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2)“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内容 )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聘请企业行家为专业建设顾问 聘请企业行家为专业建设顾问 ——与企业签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协议 与企业签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协议 ——实施“订单式”培养 实施“ 实施 订单式” ——建立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建立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建立企业奖、助学金 建立企业奖、 建立企业奖 ——与企业实行实习生预就业制度 与企业实行实习生预就业制度 ——与企业单、双向进行信息、培训、人才合作 与企业单、 与企业单 双向进行信息、培训、 ——动员企业捐赠实验、实习、实训设备 动员企业捐赠实验、 动员企业捐赠实验 实习、 ——在学校设立行会秘书处或省内专业指委会秘书处 在学校设立行会秘书处或省内专业指委会秘书处 ——有条件筹办与专业相关经济实体 有条件筹办与专业相关经济实体
2011-11-9
四、中职学校专业开拓性改革问题
5。“专业再造、课程重组”的操作要点 。 专业再造、课程重组”
——按学生专业意愿与条件实行三次选择三向分流 按学生专业意愿与条件实行三次选择三向分流 ——按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实际实行 按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实际实行2+1学制安排 按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实际实行 学制安排 ——按分类育才和个性化要求全面推行学分制 按分类育才和个性化要求全面推行学分制 ——按职业技能要求设计学生学习内容 按职业技能要求设计学生学习内容 文化课结合专业要求开设, (文化课结合专业要求开设,根据不同专业适当降 低难度,可调后开设) 低难度,可调后开设) ——按职业能力形成认知过程安排学生学习顺序 按职业能力形成认知过程安排学生学习顺序 ——按在校生实际状况试开专长班 按在校生实际状况试开专长班
(二)中职学校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1。专业改革方向的确定 。 2。学习目标的设定 。
2011-11-9
四、中职学校专业开拓性改革问题
2。学习目标的设定 。
——设定就业岗位群 设定就业岗位群 ——设定岗位职责种 设定岗位职责种 ——设定操作技能包 设定操作技能包 ——设定技能相关知识点 设定技能相关知识点 ——设定中长期学生可能拓展所需了解的领域 设定中长期学生可能拓展所需了解的领域 与方法 需求分析(母体结构);职业分析(岗位结构); );职业分析 需求分析(母体结构);职业分析(岗位结构); 技能分析(能力结构);知能分析(知识结构); );知能分析 技能分析(能力结构);知能分析(知识结构); 走向分析(拓展结构);知能含量分析( );知能含量分析 走向分析(拓展结构);知能含量分析(技术结 );资历分析 证书结构) 资历分析( 构);资历分析(证书结构)
(四)专业结构调整的操作 ——操作周期(3-5年) 操作周期( 年 操作周期 ——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 ——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
2011-11-9
二、中职学校专业前瞻性开发问题
(一)专业开发的条件
1。就业条件 。 ——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程度(旺盛或衰减困难;持续或暂 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程度( 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程度 旺盛或衰减困难; ),为新专业开发最重要依据 时),为新专业开发最重要依据 2。生源条件 。 ——生源基数 生源基数 ——考生愿望指向 考生愿望指向 3。资源条件 。 ——即开办该专业所需的师资、 设备等条件( 为可控制条件) 即开办该专业所需的师资、 即开办该专业所需的师资 设备等条件(为可控制条件)
2011-11-9
三、中职学校专业规范性建设问题
(二)专业规范性建设应备标准
——学校标准 学校标准 ——专业标准 专业标准 ——课程、技能标准 课程、 课程 ——实验(实训)室标准 实验( 实验 实训) ——教材或操作手册 教材或操作手册 ——考核、测评标准 考核、 考核
(三)专业规范性建设应形成的文件
2011-11-9
四、中职学校专业开拓性改革问题
3。学习模式设计 学习模式设计
——设计学制 设计学制 ——设计学法 设计学法 ——设计教法 设计教法 ——设计考法 设计考法 ——设计评价尺度 设计评价尺度 实践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 实践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 ——入学分层 ; 专业分层 ; 课程分层 ; 考核分层 ; 专业分层; 课程分层; 考核分层; 入学分层 学生自主分层
交流: 交流: 一、中职学校专业的适应性调整问题 二、中职学校专业的前瞻性开发问题 三、中职学校专业的规范化建设问题 四、中职学校专业的开拓性改革问题
2011-11-9
一、中职学校专业适应性调整问题
(一)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
——专业建设属于教学基本建设,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专业建设属于教学基本建设, 专业建设属于教学基本建设 的基础, 的基础,是专业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1)中职学校的质量关键靠专业教育质量(专业教育在教学时 中职学校的质量关键靠专业教育质量( 间上超过50%) 间上超过 2)中 2)中职学校的扩展关键靠专业发展 3)中职学校的特色主要靠专业特色 中 4 )中职学校的竞争力主要靠专业竞争力 中职学校的竞争力主要靠专业竞争力 中职学校的竞争力
(二)专业开发的前瞻性
——市场化 市场化 ——工艺化 工艺化 ——硬化 硬化 ——边缘性 边缘性 ——周期性 周期性
2011-11-9
二、中职学校专业前瞻性开发问题
(三)专业开发的程序
1。社会调查 。
——人才需求调研: 本地区或就业地区区域政策走向 、 支 人才需求调研: 本地区或就业地区区域政策走向、 人才需求调研 柱产业类别、 县域经济构成、 中心镇产品成分; 柱产业类别 、 县域经济构成 、 中心镇产品成分 ; 各要素的 人才需求( 现状及远景) 专业拟依存企业的规模、 人才需求 ( 现状及远景 ) ; 专业拟依存企业的规模 、 分布 及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 及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规格 ——就业岗位调研:岗位群;职责种;技能包;知识点 就业岗位调研: 就业岗位调研 岗位群;职责种;技能包; ——生源供给调研 生源分布、总量、类型、 ——生源供给调研:生源分布、总量、类型、愿望指向 生源供给调研: ——同业竞争调研:同类学校数、专业类、规模、特色 同业竞争调研: 同业竞争调研 同类学校数、专业类、规模、
关于中职学校专业建设 和专业开发的若干问题
2011-11-9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开发若干问题
专业建设三项主要内容: 专业建设三项主要内容: ——专业研发(含专业结构调整;新专业开发) 专业研发( 专业研发 含专业结构调整;新专业开发) ——专业内涵改革 专业内涵改革 ——专业标准化建设 专业标准化建设
2。可行生源预测 生源预测 ——已有有利条件及需创条件 已有有利条件及需创条件 ——投入概算 投入概算 ——专业教学设计方案 专业教学设计方案
3。报批 。
2011-11-9
三、中职学校专业规范性建设问题
(一)专业规范性建设的内容
——专业研发建设 含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 专业研发建设(含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专业研发建设 含课程体系、 方法改革、产教结合等) 方法改革、产教结合等 ——双师型队伍建设 双师型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条件 含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条件(含校外实习基地 建设 实践教学条件 含校外实习基地 ——教学文件建设 教学文件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建设 ——教材及图书资料建设 教材及图书资料建设 应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总体建设规划在进行社会调 或考察)的基础上 二至五年)阶段 查(或考察 的基础上,编制中长期 二至五年 阶段 或考察 的基础上,编制中长期(二至五年 性专业建设计划
四、中职学校专业开拓性改革问题
(一)中职学校专业开拓性改革的紧迫性
——专业、课程与实际需求的脱节性 专业、 专业 ——毕业生职业综合能力的缺陷性 毕业生职业综合能力的缺陷性 ——师资实操教学技能的缺乏性 师资实操教学技能的缺乏性 ——学风与教学秩序维持的难度与强度 学风与教学秩序维持的难度与强度 ——教师教学实效与职业角色的受挫感 教师教学实效与职业角色的受挫感 ——教学资源的较高浪费比率 教学资源的较高浪费比率
1。调查报告 。 2。可行性论证报告 。 3。专业设置标准 教育部推荐 教育部推荐) 。专业设置标准(教育部推荐 4。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指导方 5。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
2011-11-9
三、中职学校专业规范性建设问题
(三)专业规范性建设应形成的文件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基本框架: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基本框架: 1. 行业概况介绍和需求分析 . 行业概况介绍和需求分析——该专业相关行业初中级专 该专业相关行业初中级专 门人才需求量、该专业就业方向、 门人才需求量、该专业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大体工资档次 2.职业分析(岗位结构)——明确就业岗位群 .职业分析(岗位结构) 明确就业岗位群 3.岗位职责分析(职责结构)——明确岗位职责种 .岗位职责分析(职责结构) 明确岗位职责种 附:该专业岗位职责结构图 4.技能分析(能力结构)——明确操作技能包 .技能分析(能力结构) 明确操作技能包 附:该专业职业能力结构图 5.职业资格分析(证书结构)——含等级和标准 .职业资格分析(证书结构) 含等级和标准 6. 知能分析 ( 知识结构 ) —学生形成职业技能应掌握的相 . 知能分析( 知识结构) 学生形成职业技能应掌握的相 关知识点。每一门课程或证书在概述后归纳出5-15个知识点 关知识点。每一门课程或证书在概述后归纳出 个知识点 7.该专业课程与课时分配表 . 8.实习设计 .实习设计—— 2011-11-9 9.学习模式设计选定建议 .学习模式设计选定建议——
2011-11-9
四、中职学校专业开拓性改革问题
4。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模型 。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1)“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衡量标准 )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 对学习目标 、 学习内容 、 教 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对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培养方式进行深刻改革, 材、培养方式进行深刻改革,以适应市场职业岗位群需求 ——教师队伍经历一次全面改造 , 使教师与人才市场相连 , 教师队伍经历一次全面改造, 教师队伍经历一次全面改造 使教师与人才市场相连, 与企业技术人员互通, 与企业技术人员互通 , 教师能够成为企业一线的敏感的技 术接受者、 术接受者、传播者 ——教育实训场所设施设备全面更新换代 , 与企业直接研 教育实训场所设施设备全面更新换代, 教育实训场所设施设备全面更新换代 发连动 ——“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其就业与企业固定捆绑 订单式” 订单式 培养的毕业生, ——与学校专业对口的企业对职教依存度提高( 信息 、 技 与学校专业对口的企业对职教依存度提高( 与学校专业对口的企业对职教依存度提高 信息、 人才、劳动力资源) 术、人才、劳动力资源) ——学校试办与专业相关实体 , 使之与实习 、 实训 、 就业 、 学校试办与专业相关实体, 学校试办与专业相关实体 使之与实习、 实训、 就业、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