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关人理论
一、关于“把关人”理论
1、“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此外这个模式没有说明新闻把关的标准。
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摘要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草根新闻最近几年蓬勃发展尤为惹眼。它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采集与发布,新闻传播主体由专业媒体转向一般个人。草根新闻发布的“零门槛”特性带给社会的不仅是狂欢,更多的则是隐忧,草根新闻亟待把关人理论的探讨。
关键词 草根新闻 零门槛 把关人
一、草根新闻释义
“草根”一词源自英文grass rootS,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其英文释义为: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草根”是相对于精英而存在的一个概念,带有大众时代的文化情绪。
草根新闻(Grassroots Reposing)也称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开放信源新闻(Open-source Journalism),主要指公民个人或群体借助新技术手段发布新闻的一种方式,由此形成一种新的传播模式。
草根新闻当前已成为新闻传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业媒体新闻到草根新闻,最主要的变化在于:新闻采集与发布主体由专业媒体转向一般个人。这种变化之所以能够发生。原因在于新媒介技术手段的发展。在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技术时代,草根新闻借助各种新兴技术手段得以存活并获得大的发展。由此看来,草根新闻天然地具有对新媒介技术的依赖性,在新媒介技术的支持下,相对粗糙的新闻制作、非主流的传播内容在带给人们不可抵挡原生态生活展示的同时。也引来人们对它的众多非议。草根新闻发稚的“零门槛”特性带给社会的不仅是传播的狂欢,也

存在诸多隐忧。





精英而存在的一个概念,带有大众时代的文化情绪。
草根新闻(Grassroots Reposing)也称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开放信源新闻(Open-source Journalism),主要指公民个人或群体借助新技术手段发布新闻的一种方式,由此形成一种新的传播模式。
草根新闻当前已成为新闻传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业媒体新闻到草根新闻,最主要的变化在于:新闻采集与发布主体由专业媒体转向一般个人。这种变化之所以能够发生。原因在于新媒介技术手段的发展。在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技术时代,草根新闻借助各种新兴技术手段得以存活并获得大的发展。由此看来,草根新闻天然地具有对新媒介技术的依赖性,在新媒介技术的支持下,相对粗糙的新闻制作、非主流的传播内容在带给人们不可抵挡原生态生活展示的同时。也引来人们对它的众多非议。草根新闻发稚的“零门槛”特性带给社会的不仅是传播的狂欢,也存在诸多隐忧。
二、“零门槛”:新技术赋予草根新闻的特性
“把关人”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提出。卢因认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根据某些规定或者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判定信息或商品是否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应用到了新闻领域,提出了关于“把关人”的怀特模式。1969年,巴斯在《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中提出“双重行动模式”,认为在信息流通中最关键的把关人就是传播媒介。而传播媒介的把关过程可以分为新闻信息的生产和加工两个方面。在新闻的生产、采集方面。主要的把关人是记者;而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编辑则扮演了主要的把关人角色。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传播学家Shoemaker提出了把关的五个层次:个人、传播工作的日常事务、内部组织化层面、媒介外部社会组织、社会系统。对“把关人”的研究,呈现一层层深化的特点。如今。关于草根新闻的把关研究亦被提上日程。
在新闻发布渠道上,以因特网技术为核心的多种技术手段为草根新闻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些发布渠道有:BBS(论坛、讨论区)、图片分享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社交网络、博客、播客、维客、RSS订阅、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等。
草根新闻的“零门槛”特征,实际上是技术手段对把关门槛的突破。下面以博客、播客、维客为例来分析这一特点。
(1)博客。在世界范围内,一些轰动性的新闻,其首发媒体都是博客。1998年德拉吉博

客即以报道克林顿绯闻案蜚声新闻界。2005年7月7日16时,英国伦敦地铁发生大爆炸,第一个拍摄照片和报道该事件的不是传统媒体,而是博客媒体。博客不仅是草根新闻发布的渠道,而且为传受双方提供了讨论、互动的平台。
(2)播客。“播客”译自英语Podcasting,是苹果播放器“iPod”与传统广播(Broadcasting)的结合,借助iPod,个人可将视音频文件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收听,也可将自己制作的视音频文件上传到网络上与他人共享。一般认为,汉语里的“播客”一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有三个:Podcastor、Podeasting和Podcast,分别指播客使用者、播客传播方式、播客网站或接收终端。
(3)维客W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本意为“快点、快点”。维客是草根新闻发布渠道的另一分支。它是指一种超文本系统,支持协作式写作,简单地说,它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只要拥有基本的使用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浏览、创建、更改Wiki文本,所有的更改记录都被保存下来以供事后检查、追踪或恢复。总的来说,普通公众可以方便地对同一个主题发表看法,或创建或更改、探讨关于同主题的写作。这意味着以前存在的信息和知识的垄断状态被打破,信息实现自由共享,意见得以共同阐发。与博客相比,维客更强调多人协作。从而达到更高程度的准确、客观与真实。
从以上对博客、播客、维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媒体高不可攀的传播门槛几乎降低为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用来比较的基点是传统媒体,而不是一种完全无任何门槛的乌托邦状态。因为,这里涉及的任何技术都需要使用者掌握它的初步用法。以传统媒体为基点,我们会发现,普通公众可以自由地、即兴地发表看法与发布新闻,这是新媒介技术带来的一大进步,同时也导致传统的把关形式不再适用。
报纸为文字文本设置了发表的门槛,电台为声音文本设置了发表的门槛,电视台为视音频文本设置了高不可攀的播放门槛。而博客、播客、维客的出现,把这些门槛一一打破。有一点需要指出,博客、播客、维客并非天然地代表草根媒介。任何人、任何阶层都可借助它们来行使话语权。
本文所探讨的,是普通人采集的“新闻”文本,它在博客、播客、维客的技术支撑下,具有了某种自由传播的“零门槛”特性。有学者认为,草根新闻虽然强调传播自由,其实是在给新技术唱赞歌。如果这种自由是“技术而非信仰和思想所赋予”的,那么它可能相当脆弱。
传播自由也许只是一种标榜,但是这种自由的另一面——把关缺失,却是切切实实的危机。这种由普通

人采集发布的新闻,除了发布者自己,很少或根本没有其他把关人,信息失实的可能性极大。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10月4日上午9点左右,有个“Johntw”在iReport(CNN公民新闻网站)发布的一则题为“史蒂芬·乔布斯因严重心脏病紧急送入急救”的假新闻,导致苹果公司股票暴跌。可见大多的传统媒体的开放网站也是把关不力,网络失实报道常常把主流媒体推上窘境,类似的例子近几年中不胜枚举。
三、隐忧:草根新闻的把关主体分析
草根新闻的把关主要依赖新闻采集者自身,因为在新媒介技术造就的信息海洋中,其他任何主体都不可能成为更主要、更经常的把关者。除此之外,网站与公关公司等代表的政治、经济势力在草根新闻的把关方面也起到一些作用。在特别轰动性的事件中,还可以看到以“人肉搜索引攀”为代表的受众的身影。





1 第一把关主体:新闻采集者本人
由传统媒体的组织把关转向新闻采集者个人的把关,造成的结果是把关环节的极大弱化。2009年3月底,各大论坛和网站上流传着一个帖子:青岛一辆公交车上,一名年约20岁的女孩拒绝给一个残疾老人让座,引来周围站客强烈不满。一名男乘客掏出百元钞票使劲抽打女孩的脸蛋:“百元钞票是你的,让不让,让不让……”就这样,“女孩拒绝让座遭百元钞票抽脸蛋”事件,引起网民的热议。接着,一些传统媒体介入炒作此事。但是,《天府早报》3月29日发出记者调查,查明此帖是一个“回锅帖”,最早来自2005年《南京晨报》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少女拒绝为残疾老人让座男乘客强行将其拽出》。2007年被部分网友改头换面变成了在青岛发生的事情,最近因网络转载又变成了热门事件。
由此可见,以BBS帖子为代表的草根新闻,单纯依赖帖子发布者本人的自觉,是无法做好把关工作的。草根新闻发布者个人的精力与视野有限。加上并非专职从事新闻工作,缺少查证的自觉意识与新闻职业道德的约束,很容易造成失实新闻的流传。去年较为轰动的“北大博士虐待岳父母”事件,有着同样的把关缺失环节:首先是帖子的发布者有意捏造事实、混淆是非,接着网友痛批北大博士,传统媒体跟进炒作,最后发现原来是帖子发布者“恶人先告状”。此类的闹剧数不胜数,草根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通人的话语权的同时,也显露了损害新闻公信力的缺陷。显然,如果仅仅依靠新闻发布者自身,那么草根新闻的把关将形同虚设。
2 网站的把关
网站与公关公司的把关,与传统媒体相比,均是严格意义上的组织把关。但是它们的把关并不能与

传统媒体等同视之。
首先,网站的把关主要出于吸引点击率的考虑。网站挑出最富煽情色彩的草根新闻(博客、播客、帖子等),在显着位置给予推荐,或者放在排行榜的顶端位置;与此同时,网站可以把一些与自身利益相抵触或与客户利益相抵触的草根新闻悄悄删除。网站的做法,归结于一点,乃是为了经济效益,为了生存与赚钱。这种基于经济效益考量的把关,仍然不能为公众所信任。
3 公关公司的把关
这种把关形式是完全负面的把关。公关公司是代表某种经济利益的“说客”,说服网站把相关负面新闻稿件撤下,这其中就包括有些普通公民以个人名义发布的新闻。以前这种形式大多不为公众知晓,而随着前段时期的“撤稿门”事件,公关公司对新闻的暗中操纵已经浮出水面。有时候,公关公司甚至与网站合谋,将草根记者的新闻发帖删去。
由上可见,无论新闻发布者自身,还是网站与公关公司,都不可能自觉做到基于公众的利益进行把关。公关公司的把关,甚至基于违反公众利益的立场。可以得出结论:这三重主体,都不是符合公众利益的把关主体。
4 以“人肉搜索引擎”为代表的受众把关
新闻的取证、核实环节最为困难。如果一条新闻越过诸多把关环节,来到了受众面前。受众所能进行的把关工作就非常有限了。所以传统媒体非常讲究新闻的真实准确,强调记者、编辑的把关责任。因为依靠受众把关是不现实的,也为时过晚。在草根新闻的把关方面,上述道理依然适用。但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网络公民新闻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把关形式:人肉搜索引擎的把关。这种把关威力巨大,往往能够揭示出事情的真相。美国《洛杉矶时报》2008年11月23日发表文章称:“中国最有名的侦探机构中的私家侦探很少睡觉,一直在无情地追寻猎物,让国际刑警组织都黯然失色。而且他们还是免费的。”但是人肉搜索引擎的启动是有条件的。如果一篇草根新闻帖不具备诸多吸引眼球的要素,即使它错误百出。也不能够驱使人肉引擎们为它追寻真相。从草根新闻的把关主体分析可以看出,依靠草根记者在新闻发布前把关,是不太现实的。虽然,新闻发布之前对事实要素进行基本核实非常必要。但是草根记者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并不能如传统媒体一样履行这项工作。另外,草根新闻具有海量和随时更新的特点,这样,任何事前与事后把关的努力,都需要付出极大的社会资源,可行性较低。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传统媒体相比,草根新闻的把关环节极为弱化。虽然有学者认为:传统媒体一样存在失实

问题,由此不应苛求草根新闻。但是要看到,传统媒体是在严格把关的情况下,出现了偶尔的失实。这与把关无力的草根新闻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四、难点:草根新闻的把关特点分析
由专业媒体新闻到草根新闻的变化,同时也是由传者中心模式到去中心化的变化,由传者决定人们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到“人人为传者”的狂欢。“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与传统专业媒体新闻相比,草根新闻的把关模式鲜明地呈现出以下特点:
1 把关端口无限增多。传统的把关由媒体集中进行,一个媒体相当于一个把关端口。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把关端口都是可数的、有限的。但是“人人为媒体”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一个把关端口,从而导致把关端口无限增多。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把关的难度大为增加。以往若要实现对信息的管理控制,只须控制有限数量的端口即可。但是在端口无限增多的情况下,管理的难度增加,传播的自由、随意性增加。
2 把关位置后延。在有限端口的情况下,把关一般是在新闻发布之前进行,信息拦截非常容易,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无限端口的情冲下,在新闻发布之前进行把关,显然变得非常不现实,不具可行性。所以,对草根新闻的把关,一般是在新闻发布之后进行,很难在新闻发布之前进行审核。
3 受众加入把关人行列。在传统专业媒新闻的发布中,受众的反馈滞后,且很难获得发表意见的平台,从而很难履行把关人的职责。然而,在草根新闻发布的平台上,受者即是传者,随时可以发布自己的意见,参与把关工作。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即是其中最为轰轰烈烈的一种受众进行的把关形式。这种把关形式无疑带有强烈的主观化、情绪化和随意性。
上述把关特点增加了草根新闻的把关难度与传播的随意性。有人认为。同一主题下,把不同的草根记者发布的各个角度的信息整合起来,便可以还原成比传统媒体更加真实的事件原貌,正确与错误均能得到鉴定。但我们要注意到,这种说法是一种极为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实现:提供足够多的信息、足够多的角度,信息之间能够相互验证,……这是连法院与检察院都备感棘手的工作,——即便它能够实现,谁为我们做“整合”的工作呢?










学子论文:后信息时代下新“把关人”的异军突起

--------------------------------------------------------------------------------

2005年06月27日08:26 人民网

内容摘要:网络时代,“把关人”存在与否众说纷纭。在这个变化多端的后信息时代,维客

技术的出现则引起了对“把关人”角色转变的新的思考。正是它所提倡的别具一格的协作式书写方式的运用,使“把关人”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登陆”,并且它在传播学上的意义也得到了彰显。面对网络公信力下降的尴尬的局面,新“把关人”的异军突起至关重要。

关键词:把关人 隐性 平民性 开放性 个人性

一、后信息时代中“维客”脱颖而出

今天,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代表的数字化世界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计算机不再只是一台只会处理程序的冰冷的机器,而是如同魔法似地通过虚拟的纽带,将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后信息时代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与技术的关系,影响了人对信息的自由选择,并产生了人与外在世界的新的交流方式。诚如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言:“在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未来的数字化生存将会是‘随选信息’的时代。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就是‘真正的个人化’。”①

毫无疑问,以个人化与互动性为突出特征的网络已成了后信息时代的新宠。主体的能动性在其中得到了彰显,集中表现为能动地索取与能动地书写。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似乎天生与革命有着血缘关系,一次次由网络革命催生的新事物让“网虫”们兴奋不已。当方兴东引领着他的“博客中国”卷起一股网络博客的时尚风潮时,维客(wiki,又翻译成维基),一个原本陌生的词也开始在互联网上初露端倪。它没有宏大的类似《博客宣言》的宣言书,也没有类似克林顿性丑闻和“911”等对博客的崛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维客,它不靠任何煽动性事件来炒作,而是在纷繁复杂的E时代,构筑起可供人人参与编写的任何文本。“维客”们也正是本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来开始修筑这道E时代的“万里长城”。

而“维客”究竟是什么呢?它凭什么立足于网络这块众人都想来分割的黄金土壤上?它的出现又是如何突破传播学意义上的“把关人”概念?

简单地说,维客(Wiki)是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利用其开发的一套名为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PatternRepository)的工具来编写的一个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由于Wiki系统主要还是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于是,Wiki的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有时也称社群的组成人员为“维客”,意

为运用维客技术的人),Wiki系统为该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

正是这种协作式书写方式,方便了维客们对公共话题进行探讨,使得社群知识得到了共享。由于可以直接在页面增删和修改,因此任何一个维客的参与性评论不仅仅只是单一的外在的反馈,而是可以与其他人的看法相辅相成,得到充分的融合与扩充。虽然wiki建立的是一个公共空间,但它并不抹杀创造性,只是最后在集思广益之下走向“共和”。正因为维客技术所崇尚的平等性原则,使它集中了平凡与不平凡人的思想,在不断增删与提炼中,纵向式到达金字塔的顶端,获取思想的精粹,而维客们正是这一“造金术”的使用者与受益者。

凭着它的这些新颖的特点,维客渐渐地受到网民的推崇,并得到参与者的点滴的“贡献”。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的大环境下,维客就象一个新的生命军顽强地在网络世界中扎根下来,同时,它的出现又对传播学意义上的“把关人”概念进行了一次突破。

二、 网络时代“把关人”何去何从

在传统媒介中,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决定权:“(1)决定传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筛选;(2)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3)对整个传播进程进行控制和制约。”②由此可见,在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社会中,传统类型的传播者在大众传播中承担着“把关人”的角色。他们掌握着对信息的垄断权,对信息的选择上行使着自己的“天职”。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以及舆论工具,“把关人”小心翼翼地筛选和发布供大众阅读的信息。

而如今,一个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介时代,突出的是它的个人性、互动性。“一旦进入网络空间,个人和组织便能凭借电脑化的大规模信息交流系统建立多向的相互联系;这时候,同一个人或组织既可以是新闻和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新闻和信息的传递者。在这张分散型的传播巨网里,任何一个网站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络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断续相间的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的经纬之中。”③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网络的互动性与零散化使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不得不面临着“下岗”的尴尬的局面。

“把关人”甘心就这么下岗吗?没有“把关人”的网络,是值得网虫们欢呼雀跃还是又该为潜在的破坏性隐患值得担忧?其实,万事都有利弊。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下岗”之后,我们虽然得到了更多的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充当信息的传递者和发布者,但是没有防护墙的网络之城很难永远固若金汤、不受摧毁



虽说博客这股网络新旋风,也对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有了些许的冲击,比如说它对新闻出版业的影响巨大,想以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挑战以前的集团出版等等。但毕竟它体现的是个人知识的共享,不具备象维客技术那样本身所涵盖的公共性特质,使之能肩负起重任,引领一种新“把关人”模式。在网络的公信力不断受到挑战的今天,我们似乎更需要这种全新的“把关人”来维护网络的公共环境。

三、维客世界中新“把关人”的出现与角色的嬗变

互联网,一个新兴的生命力,总能给人无限的遐想。其庞大的虚拟空间,让无数人享在网上自由驰骋。任何网络信息技术的发明,又极大地推动了网络这艘“航空母舰”的不断前行。伴随着维客的出现,以及它自身独特的协作式书写方式的普遍运用,使这项全新的技术在信息化环境中得到了拓展。也许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多的是,在传播学的意义上,它启动了一种全新的“把关人”的主体形态并且彰显了从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到新“把关人”的角色转变。

(一)显性 —— 隐性

“把关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把关人’泛指采集、制作信息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感影响的人。而狭义的‘把关人’,则是指对于已经初步制成并开始进入信息通道的信息进行控制的有关人员,如报刊编辑、总编、广播电视台台长、部门经理或主任、电影制片人甚至剪辑师、网站管理员,还有信息传播的检查机构以及官员等。”④在这里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上的“把关人”都是呈一种“显性”的姿态,可以寻觅到他们的踪迹。

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信息的流通就是靠着“把关人”这扇门,进出有度。信息质量的高低、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些显性“把关人”的素质有关。同时,记者、编辑、台长等等,是有具体职责、且分工明确的职权个体。但在互联网出现以后,似乎形成了一种跨过“把关人”直接将信息向社会公开发布的新模式。在这条模式链中,精简了一个重要的筛选环节,使信息直接从传播者到受众。表面上来看,这的确可能导致一种无关可把的混乱局面,“把关人”门槛的降低,让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不过,维客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一种全新的“把关人”角色的出现,即“隐性把关人”。之所以称之为“隐性”是因为维客自身所具有的协作式书写方式的运用,让所有参与到其中进行编写的人都自觉地充当起把关人的角色,而不仅仅是类似网站的编辑或社区斑竹对过激言论进行删除。维客世界中,每个人在这

套书写工具中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可以更正别人的言论。人人在别人的记录中进行修改乃至删除,这可以说是维客技术的一个创举,也是新“把关人”出现的重要基石。因为这势必引导着大家一起为社群的公共资源作贡献。而每个人的“精华”慢慢在累积和融合中达到一种质的飞跃,不仅仅象一些BBS上人们的留言,只是量的增加。因此,只要是参加到wiki中来的人,从宏观上来讲,人人都是一个把关人,人人都有职责来维护网络的公共环境。而维客的身份并不象传统媒介中的记者或编辑等等有着具体的角色扮演和明晰的工作划分,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不会刻意地凸显自己的职业和身份,隐匿的参与者只会留下自己的IP,而不会有任何多余的个人信息,他们所呈现的是一种“隐性”的状态,默默贡献自己的宝贵的思想。

所以说,新“把关人”的突出一点,就是他们隐性的身份辨认。但不能因为呈现的隐性的状态,而进行肆意破坏。“隐性”只是让参与者不突出主体特征,在平等、自由的交流中,为维客事业作贡献。

(二)权威性 —— 平民性

可以说,开放、合作、平等、共享,是维客的精髓,而平等则成了其中的一个闪光点。众所周知,长久以来在传统的大众传播秩序中,媒体决策者一直代表着一种权力的象征,“无冕之王”就是对这些显在的“把关人”的最形象的称呼。他们拥有一套天赐的“护身服”,比一般平民百姓更容易发现并接近信息源,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而他们对信息的权衡、过滤以及筛选则更体现了他们在信息控制和流通渠道中的垄断作用。同时,各家新闻媒体又无一不是或多或少地充当了舆论导向的作用。这些“把关人”把信息特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其权威性不言而喻。

不过,在维客的世界中,权力渐渐地由上而下,进行着一场看似浩浩荡荡的分流。权力不再是象传统大众传媒中的一把高高在上的尚方宝剑,而是被明显地“下放”,为大众所分享。网络中的大众则更多地享受到这项标榜着“自由”的权力。而维客世界中的任何一个自觉维护WIKI的“贡献者”,则清楚地体现“把关人”从权威性向平民性的转变。

维客的创始人沃德?坎安宁,其实他最初的目的是为和自己一起开发编辑语言的人建立一个互相链接、可供交流信息化环境。但是,当他觉察出人人都有渴望表达自己的欲望时,就将维客技术向大众化推而广之,来激发所有人“讲故事”的本性,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著作者,不墨守陈规原有文章的格式、结构,而是自由、方便、快捷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它可以是一个

想法、可以是一篇文章、可以是一个修正,也可以按自己的习惯,将文字与图片进行超链接式的任意组合。我们可以看到,维客网站上的隐性的“把关人”也不是一定要具备某种专业的传播素质,只要为某个公共话题尽自己的一份力,贡献自己的一个想法都可以。

维客站点的页面内容随时可能变化,随时可能出现新的话题,随时可能出现新的语言版本,世界上每个角落的观点意见、世界上每种语言都可能随时浮现,这些是谁也无法预期的,每一个来访者的,每一次曾经的修改,每一个曾经生成的页面都会被保留下来,以备查阅和再次修改。显而易见,维客的参与者即新“把关人”,已经从权威性的要位向平民性姿态转变。

(三) 封闭性 —— 开放性

在依靠传统的大众传媒来进行传播的渠道中,信息只能从被赋予了某种职责的传者那里通过一条单向链推向受者。从记者、编辑,再到审编,层层往上推移,删减或增加,完全是靠一个或几个重要的人来作决策。尽管他们是考虑与权衡了各方面综合因素来作的决定,但这些“把关人”仍然处于一种封闭性的状态。他们听不全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各种声音,但传达的却是让大家都信服的如同“上帝的声音”,这之间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

相对于专业传播组织而言,网络上的驰骋者更具有开放性的权力。单向的传播链被一环环地打开,充分的双向性传播使大众更接近一种自由、开放的网络生存环境。在维客的世界中,它所提供的一种操作形式便是开放式源代码的运动,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开放性与互动性得到了无限地增强。即使在博客流行于网络的今天,个人观点的表达随处可见,但是要想直接在页面上修改别人的帖子也是办不到的。象BBS或如今较流行的博客,他们的阅读者仍旧是被动的接收信息,如果对博客主人的某个观点不满,只能在其后面作出一定的评论,而在维客网站中,每个“把关人”既是阅读者,同时又是书写者。在这套可以任意编辑的网络白纸上,任何人都可以在前人写过的内容上编辑加工,也能够按照一定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组合模仿。这正是维客技术作为一项潜力股的重要特征,它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编辑”。

新“把关人”就是这样突破过去被束缚的层层枷锁,力求做到使信息能够达到自由的流通。开放,是开放思想、开放言论,同时这种“开放”又不是不加节制的“众生喧哗“。在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维客网络中,“开放”也犹如“戴着镣铐跳舞”,在集思广益之下达到一种公正、客观的效果。


四) 组织性 —— 个人性

原来的“把关人”虽然由一个个相应有某些特定素质的个人组成,但总的来说,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如“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并不是只有一个,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稿应该刊播;编审和总编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等。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把关环节,正意味着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此外,把关虽然也与记者、编辑个人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但这些判断只有在与传媒组织的报道方针不相冲突的前提下才能发生实质性影响,这也说明了把关活动的组织性。”⑤

而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在维客世界中,“把关人”已经从原来的组织身份让渡为以个人为主导。维客,它所提供的这种协作式书写工具,集中了越来越多的对各个主题感兴趣的维客迷们,他们没有统一的身份、职业或是受教育程度。他们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以个人传播的方式达到社群知识的共享。其实,社群知识的共享并不是要排除个性化的印记。因为,完全客观性的记录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参与也必然会带着个人的印记。而且,维客技术倡导的也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态势,所以它也只能是在个人主观化的思想下,尽可能达到一种客观与中立。

因此,网络的不受限制性使任何个体都可以表现个性化的东西,维客文化也在大家共同的协作下变得个性十足,五彩缤纷,呈现出一派新兴、跃动、变化多端、而又繁杂多元的维客式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作为新“把关人”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在传者和受者的双重姿态显示出他们每一份“贡献”。维客技术使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关系发生的质的飞跃,从宏观上说,他们已经融合成身兼二职的把关人。

由此可见,在维客事业中,新“把关人”的出现集中体现了网络时代“把关人”所面临多种症状以及角色的逐渐嬗变。参与维客的任何一个主体都勇于担当起把关之重任,呈现出一种“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积极走向。从隐性到显性,从权威性到平民性,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组织性到个人性,维客引领的新“把关人”的模式正在向我们走来。

四、总述

综上所述,维客的协作式书写方式造就了:人人都是“把关人”,人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把关”,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网络公信力下降的尴尬的局面下,这种隐性的新“把关人”的出现至关重要。它的出现是对传统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把关人”概念的一次新的突破与挑战









把关人
百科名片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

目录

简介
“把关”标准
发展
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
网络时代
形形色色“把关人”职业把关人
二级把关人
影子把关人
最终把关人
相关事件简介
“把关”标准
发展
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
网络时代
形形色色“把关人” 职业把关人
二级把关人
影子把关人
最终把关人
相关事件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把关过程具体模式
“把关人” 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 (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把关人这一概念,现在已得到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承认,把人的作用、性质也随之成为大众传播学的重要课题。 在传播学中,“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把关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传媒内部来看,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把关人,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来看,在新闻信息的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把关人,其中,编辑对新闻信息的取舍是最重要的。 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抑制与疏导。前者是指把关人准予某些新闻信息流通的行为,后者则是指禁止一些新闻信息流通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
编辑本段“把关”标准
把关人“把关”的标准主要是来自于作为自身原有经验、看法、兴趣等的总和的预存立场。同时,也受到周围环境如上级、同僚以及受众反馈等的影响。一句话,把关人是根据自己对受众需要与兴趣的理解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加以选择的。任何一个传播过程中都存在着把关人的把关行为,不管这些行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编辑本段发展
1947年,社会心理学家卢因(Lewin)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研究分析了家庭主妇决定购买食物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认为信息沿着包含着“门”的某些渠道传播,传播能否顺利进行总以“把关人”的意

见作为依据。在《人际关系》的论文中,首创了把关(gatekeeping)一词。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 在卢因提出“把关”这一概念之后,许多研究者沿这一思路深入开掘,形成了一系列的把关学说,其中以怀特(D.M.White)的研究成果最为经典。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即通过对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筛选、过滤的。怀特的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法,聚焦于把关人,将把关行为的内核凸显出来,使把关探讨得以深入,这是怀特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但其突出的缺点就是过分强调把关者的个人权限,忽略了各种联系所形成的必然性与社会性。 麦克内利的把关理论是对怀特研究的发展与完善,他通过对国际新闻流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在信源与信宿、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而绝非怀特模式所显示的一个孤零零的“门区”。此外,对把关研究有所突破的,主要还有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把关理论”、墨菲的“沉默的看门狗理论”等。这类把关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信息传播的流动是单向的,专业的传播者掌握着对信息生杀予夺的大权,在信息流通过程中对受众发挥着重要影响。 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编辑本段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
报纸的编辑常常会因为文章字数的问题发愁,他们总是不得不由于版面的限制而将文章本身进行截取,加重自己的“把关”,使删掉许多内容的文章还可以成文,为改后标题和内容脱节的文章重新标题。而这种情况对于电视和互联网的“把关人”来说就好得多。由于图象和声音形成的影象片段能够涵括的内容要

比单纯的文字性报道强得多,尽管同样是从海量信息当中选择,电视和网络的“把关人”需要抉择的程度就比单纯纸媒的“把关人”就要小得多。可以说,单就报纸而言,“把关人”的重要性会比其他视听媒体要大,因为受困于报纸本身出的速度和版面的限制,把关人必须并且只能选择最符合他思维方向的内容和最服务于他想法的标题在报纸上,对于同样的奥运报道,我们在报纸上会更多地看到节选自把关编辑思维的报道片段,而不是所有。
编辑本段网络时代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02年中国互联网最新调查报告表明,截止2002年7月,中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1613万台,上网用户总数4580万人。这就是说,在理论上讲,至少有4580万人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布信息,他们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话语权,多多少少地行使着“把关人”的权力。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飚升。到目前为止,中国新闻从业人员大约为50万。4580万比50万,一比之下,就可发现,仅就中国来讲,网络上“互联网把关人”已泛滥成灾,人数的增多使以前处于垄断地位的“把关人”地位边缘化,而以前的边缘人成了新闻信息的“把关人”了。面对这种现实,难怪有学者惊呼,一时间,好像传统媒体的后院被打开了无数个缺口,“把关”一说无从谈起了,互联网时代,“把关人”下岗了。
编辑本段形形色色“把关人”
职业把关人
职业把关人。如新华网、人民网、千龙新闻网、四川在线等,这些网站一个共同点是几乎都有传统媒体作背景。新华网依托我国最大的通讯社新华社,人民网背靠人民日报,千龙新闻网依赖北京市多家新闻媒体,四川在线借力四川日报,它们都具有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拥有丰富的新闻资源——人才、经验、设施等硬件和软件。最初传统媒体纷纷上网之时,这些新闻网站上的内容差不多都是原来媒体的翻版,没有多少创新。随着专业新闻网站的逐步成熟,现在这些网站都大为改观,只需打开上述网站与它们依赖的传统媒介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网上的内容丰富,时效性强。这类网站实际上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因此同它的母媒体一样,它们天然就具有新闻与信息的采访和发布权。它们是网络中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我们可称它们为职业把关人。
二级把关人
二级把关人。网络上充斥着数以万计的商业网站。如网民们熟悉的新浪,搜狐,网易等,它们的新闻中心当仁不让的行使着第四媒体的功能——以最快速的方式发布着新闻。现在有许多网民把新浪设置成自己电脑的默认主页,平时不买报,不看电视,不听收音机,想了解

新闻时事就上几大商业网站上去浏览,并且已养成习惯,这足见商业网站的巨大吸引力。在我国,商业网站大规模提供新闻类信息服务始于1998年“网络门户”概念的提出,众多商业网站在激烈竞争中为问鼎门户,纷纷增大新闻类信息的提供,开设新闻频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但直到现在,我国的商业网站也仅仅获得了发布新闻的权力,这一点只需看看上述商业网站的新闻,几乎大多来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传统媒体网站,特别对于政治时事等硬性新闻莫不如此。新闻采访权遥遥无期,对于没有采访权,却“天经地义”要发布新闻和信息的尴尬,有研究者指出,这使商业网站难免陷入两难境地,既不能怠慢网民,也不能违背相关政策法规,因此几乎所有商业网站都采取了“强化编辑力量,弱化记者队伍”的政策,这一方面是接受规定动作的无奈,一方面是借鸡下蛋、借船出海的策略。同时应看到,面对日益突显的网络霸权,国家将会在政策上给商业网站以一定的倾斜;加之商业网站自身技术和资金的优势,商业网站必定不愿意久居他人篱下,甘心扮演新闻整合的角色。就目前来说,商业网站只是新闻信息的“二级把关人”。
影子把关人
影子把关人。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网民借网络交互式的便捷性发布了大量信息。这是互联网向“把关人”理论发起的最大挑战,网络技术的个人化、交互性使得个人第一次在大众媒体上有了自由发布新闻信息的权力,这在传统大众传播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但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尽管网民人数众多,而且还在飞速攀升,他们在网络上的声音还是很弱小。根据CNNIC2002年的最新报告,中国目前4580万网民上网主要为获取信息的占47。6%,占居上网目的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有约一半的网民还是以受众的身份上网的。CNNIC没有统计4580万网民中有多少人上网主要是为发布新闻和信息,但可以预计的是,人一旦获得话语权,岂有不用之理,于是CNNIC的报告中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电子邮件92。4%,聊天45。5%,BBS论坛、社区、讨论组18。9%,个人免费主页8。6%。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网络时代网民们享有完全的自由,也只不过是在BBS、聊天室、讨论组、电子邮箱等网络提供的服务上可以发布自己的言论、想法罢了,从未见过有网民个人把自己的观点发布到新华网、新浪网的新闻上去过。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通过这些渠道,一些网民含沙射影地攻击党和国家领导,赤裸裸的漫骂现行政策,散布谣言,恶意中伤等。这一切都使网民发布的信息缺乏权威性,可信性。因此,网民只是网络上部份

信息的“影子把关人”。
最终把关人
最终把关人。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著名传播学者麦克鲁汉曾预言的“地球村”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到来了,但他不是政治家,没有指明对这个“村子”管理。互联网的全球性让国家的行政“把关”变得无能为力,对于国内的网站可以通过立法来控制,但对国外的就只有生出望洋兴叹、鞭长莫及的感慨了。就是针对国内,人数众多,流动匿名的网民也叫人防不胜防。对此,有学者建议:“技术上产生的漏洞,最终也只有从技术上来控制,”笔者怀疑这种控制的可能性。报纸我们可以不让它入境,电视可以不让它落地,广播可干扰其波段,可对于网络,先不说能不能从技术上实行控制,就真能做到,也需先权衡利弊得失才可做决定。由此看来,政府是网络时代的“最权重也最乏力的把关人”。 可见,在互联网时代,把关人和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把关人”并没有消失,虽然在一定情况下“把关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他们仍然是我们获得权威信息,真实新闻的重要来源。
编辑本段相关事件
网络论坛谣言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 “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体在传送信息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等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从而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内容,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受众。因此,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从新闻传播的流程来看,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程序大致是: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媒体把关(审稿)→传播给受众。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可以说几乎垄断了信源,把关比较容易。但是,网络媒介的兴起,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经济能力的严格限制,真正实现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①因此,“把关人”理论能否还站得住,引起人们的深思。 挑战一: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 传统媒体的信息控制通过各个层级的把关人来完成,“把关人”在传统媒体中处于决定媒介内容的支配地位。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新型互动媒介”,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区别在减小。网络传播使昔日的把关人失去了信息传播中的特权,“把关人”这一传统角色在逐渐弱化。 网络论坛传播更是一种典型的“

去中心化”的信息流动。在网络论坛里,把关人角色被弱化的现象更严重。网民在论坛上获得信息时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即可以自己控制以何种方式获得信息,还可以随时就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反馈。在网络论坛传播中,人们更多的是采取讨论交流、评价质疑等十分便捷及时的交互方式接收信息。这种交互性方式使“把关”角色被弱化。 挑战二:把关的可行性降低 网络传播信息的迅捷性和无障碍性大大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网络论坛的网民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导致无数个体化的传播主体浮出水面,无数个信息发布点在世界范围开放。这就给谣言借助各种先进的传播手段进行快速、广泛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由于传播的迅速,论坛把关人可能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一些帖子就已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把关人处境尴尬。 其次,网络论坛的海量信息也导致把关难度加大。海量的信息常常混淆受众的视听,使其目不暇接,甚至会对信息的真假慢慢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而对于把关人,每天发布千条信息以下的中小型网站的审核工作就能将工作人员累垮,更别说再审核网站的互动社区里的帖子。所以论坛信息的海量存在这一事实又进一步降低了“守门”的可行性。 挑战三:把关权的分化 网络是一种没有中心的“蜘蛛网”,传者和受众都是这个网上的一个个节点。也就是说,网络论坛中,传播权几乎已经完全被大众所分享,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在网络论坛中就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 1.网民个人。网络论坛中的广大网民拥有信息采集和发布的权利,他们可以向全世界发言,享受着高度自由的传播权。所以网络论坛的传播让每一个网民可以自己充当传播的把关人。也正因为这样,信息的真实性与意见的可靠性首先是由网民自己来“把关”。网民通过论坛发表意见或信息,就是进入了公共舆论空间,因此网民对自己所发布的信息要把好出口关,不能信马由缰。首先网民要把自己管好,不制造虚假信息,不传递虚假或可疑的信息;其次要帮政府管好,发现虚假或可疑信息,及时举报,主动验证和辟谣。网民既是谣言的传播者,也是阻止谣言传播的主力军。有不少网民拥有揭露谣言的知识、能力和意愿,或者掌握着戳穿谣言的事实,网民应该自己在网络论坛上提供真实信息,揭露谣言。 2.网站编辑。网络媒介带进来一大批新的媒介从业人员,那就是网站编辑。由于目前我国网民的素质普遍不太高,所以网站编辑的“把关人”角色发挥着很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对信息的真实性、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等进行审查,保

留修改甚至删除的权利;另一方面,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过滤掉不该出现的“糟粕”词汇。 3.版主角色。网络论坛还存在着一群较为特殊的“把关人”——版主,即网站论坛的管理人员,其职能是推动该版面的讨论风气,并尽可能经常发表与该版内容有关的文章或回答论坛网民的问题。从“把关”的过程看,他们居于网民与网站编辑之间,处于第二道关卡的位置。从本质上看,他们仍属于网民,但又不同于一般网民。版主的管理是引导网络论坛最直接的方式,版主有责任及时删除有明显失据的言论、含不雅文字、有人身攻击倾向、与该版内容无关以及其他违反该论坛有关规定的信息。 主持论坛的版主是不可忽视的网络“把关人”。版主与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职能相近,但两者在一些方面还有差别。版主在论坛传播中扮演的不是传统媒体中的绝对主导者角色,而是相对的管理和引导者角色,他们要在健康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自律的约束下,为网民提供一种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的标准,以使网络论坛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 4.媒体外部组织及环境。这里主要是指媒介制度。其表现形态主要是国家政府或相关行业组织制定的法律法规及职业守则等。法律法规通常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职业守则则是较为软性的自律规范。这一层“把关人”虽然不居于“把关”工作的“第一线”,却是最后也是最强有力的一道关卡,它能保证社会各种传播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不至于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网络论坛当然也不例外。2003年12月,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30多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共同签署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承诺自觉接受管理和公众监督,坚决抵制有害信息。这体现了政府对网络媒体“把关人”的约束和引导。








从“美军虐俘事件”看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控制


2004年06月24日 11:09:15 来源:中华传媒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读后感言】 【进入论坛】 【推荐 】
【关闭】

2004年4月28日是美国历史中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披露了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照片。顿时,美国和全世界舆论哗然。谴责和声讨的声音从世界的各个角落传向美国政府。美国总统布什于5月6日就虐俘事件向阿拉伯世界道歉。美国政府的国防部长,军队将领等也出面进行道歉和澄清,宣称这种虐俘行为是个别美军的行为,并不代表整个驻伊拉克美军。随后5月19日美军对虐待伊拉克俘虏第

一案在巴格达联军总部开审。但是在这一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明显留有“把关人”对信息实施控制的痕迹。这种控制主要包括美国政府禁止发布大量的虐囚照片、侧重突出个别美国士兵的责任、挽救政府形象等方面。
一、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通过对新闻的信息筛选,对新闻媒体进行直接控制。

“把关人”(gatekeeper)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创始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提出的。认为在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人在信道里可以控制信息流通,可以扣压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①

传播学的另外一位创始人拉文认为,信息总是沿着某些“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或是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决定是否允许信息或商品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而守门人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什么样的信息,怎样安排传播时机、突出什么、淡化什么等,换句话说,就是信息的制作和过滤都要经过守门人,也就是把关人的筛选。可以通过以下模式进行说明:

表一: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来自信息源S的信息M转变成信息(MA、MB、MC)后,再传给接收者R。把关人从各种信息中,按照某种需要,选择出和他的意志相统一信息加以传播。这个模式最有价值的一点是:收到的信息和送出去的信息并不是对等的,其差异程度取决于把关人的需要。

由此可见,虽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但是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有一个取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组织形成了一道门,通过这道门传达到受众那里的信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就美军虐俘事件而言,事实上,早在2003年10月,国际红十字会就曾向美国军方高层递交了一份关于虐俘细节的报告。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没有重视。

2004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60分钟》节目中向五角大楼发出通知,表示将要公开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照片。 4月14日迈尔斯将军私下要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延期公开照片,以免引起反美暴力行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同意了这一要求。一周后,在迈尔斯的要求下,照片再一次被延期公开。直到2004年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才首先公布了美英联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图片。

美国政府最终没有捂住“虐囚丑闻”。因为信息和媒介全球化本身就意味着信息的高密度和国家行为的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