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合集下载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探究(论文)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探究(论文)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探究关键词:厌学动机兴趣摘要:当前中学生厌学是普遍想象,特别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的学校因为学生厌学而辍学率很高。

为什么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对学习没有动力?如何能找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改变学生厌学的思想,是本文讨论与探究的内容。

正文:中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我们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

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校甚至还很严重。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课堂上,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吵闹,实行“四不主义”: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视上课为坐牢。

其二,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

有的学生期末考试10分钟就交了卷,既不管耕耘,更不管收获。

其三,逃学,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到别的学校“擂肥”等。

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

面对严重的厌学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及家长均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加强德育工作、严格控制辍学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娱乐场所管理等,但是收效并不显著。

这需要我们对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

客观原因涉及考试制度、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还有家庭教育环境、社区教育环境、社会大环境及大众传媒等方面的消极影响。

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

学生的厌学,突出一个“厌”字,“厌”是一种心理状态:厌烦、厌倦、讨厌。

这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其它心理因素造成的,具体说来,一般有如下几种:一、动机缺失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任何需求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

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引言:近年来,初中生厌学问题备受关注,这一问题的存在给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介入式的干预方式,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层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一名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性与重要性,以期为解决初中生厌学问题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

一、个案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自小聪明且爱学习。

然而,在进入初中后,他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经常逃课,晚自习故意捣乱。

尤其是在被家长或老师盘问原因时,小明总是闪烁其词且无可奈何。

二、个案研究过程1. 初步调查社会工作者首先与小明进行面谈,了解其家庭、学校和社区情况。

在面谈中,小明表示感到学习压力大,常常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通过与学校老师沟通,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明的成绩显著下降,并发现他缺乏与同学们的良好互动。

2. 家访调查社会工作者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家长表示虽然关注小明的学习,但由于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与小明交流。

同时,由于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家长常常对小明施加压力,这令他感到沮丧和挫败。

3. 学校访谈社会工作者与小明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多次访谈。

学校的老师反映出小明逐渐与同学疏远,无法适应集体学习的需求。

同时,老师也提到了学校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

4. 社区资源的调查与整合针对小明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调查了社区中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业辅导的机构和专业人员。

通过与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小明提供了合适的学习和心理支持。

三、个案处理及成效社工对小明提供了个案定制的干预策略:1. 学校层面:改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

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合作,推动学校改善课程设置,增加学科的多样性,并帮助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关系。

2. 家庭层面:推动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化。

社工对小明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积极沟通和互动。

3. 社区层面:提供心理和学业辅导。

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作者:易然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01期摘要:现阶段,厌学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初中时期是人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发展的危机期,因此初厌学是大多数初中生存在的一个现象。

运用人本主义疗法介入初中生厌学个案,根据前期对案主的资料收集和问题分析,通过寻求案主家人、学校、老师的帮助,引导班上同学与小Z建立良好的朋辈关系、引导小Z认识并改变自我进行介入。

最后,案主在个案介入后学习成绩、与家人相处、自我情绪调节、朋辈人际关系以及对网络依赖等方面进步明显,顺利结案。

结论为解决初中生厌学个案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依据。

关键词:初中生;厌学;个案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9.01.0761个案背景资料姓名:小Z;性别:男;年龄:15;年级:九年级;个案情况:已结案。

1.1接案原因小Z上课容易开小差,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我行我素,作业完成的质量极差。

在老师推荐下小Z作为学校社工的厌学小组组员后,社工发现小Z完全不与其他组员交流,社工主动邀请他分享时,他只说不知道。

经与班主任协商后,社工将小Z转为个案服务。

1.2家庭资料小Z家庭条件较好,爸爸两年前突然因病去世,现和爷爷奶奶、妈妈、伯父伯母生活在一起,家中还有姐姐、堂哥和堂姐,姐姐在另一城市工作,较少回家。

母亲平日主要负责按时接送小Z上下学,家里没人去了解并管理小Z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1.3学业表现小Z小学时成绩属中等偏上,上了初中成绩排名开始下滑,作文一直都是小Z的强项。

课堂上特别容易开小差、我行我素,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特别差,但从不逃学。

1.4行为表现小Z课堂上经常只做自己的事情,作业总是抄袭或应付式填满。

爸爸去世后,小Z常独自一人发呆,很少笑,不与人交流。

小Z每日晚修结束后都要上网到十一点以后才洗漱入睡。

1.5朋辈人际关系状况在学校只与自己比较熟悉的几个同学关系较好,与家里周围的几个邻居关系特别好。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厌学现象在高中生中日益突出。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本个案研究以叙事治疗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如何有效地介入高中生的厌学行为。

通过实践与探索,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叙事治疗法在高中生厌学问题中的适用性和效果。

二、背景与现状厌学问题的高中生个案数量在不断上升,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多数情况下,学生因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因素产生厌学情绪。

这种情绪往往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其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

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处理学生的自我认知、社会角色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叙事治疗方法介绍叙事治疗法作为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主张以个人叙述为核心,关注人的经历和感受。

通过倾听和理解个体的叙述,发现和揭示其中的矛盾和冲突,引导个体重新建构自我认同,实现自我改变。

这一方法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情感表达,旨在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四、个案研究过程本研究选取了一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该生因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困扰而产生厌学情绪。

经过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研究者运用叙事治疗方法进行了干预。

具体步骤如下:1. 建立信任关系:研究者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等手段与研究对象建立信任关系。

2. 探索问题根源:引导研究对象回顾并表达与学业相关的困扰和冲突。

3. 发现资源和力量:在探讨过程中,关注和研究对象的优势、成就以及解决困难的潜力。

4. 重新建构故事:引导研究对象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5.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调整学习策略、改善人际关系等。

五、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研究对象的厌学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态度转变:研究对象对学习产生了新的认识和兴趣,开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任务。

社会工作介入九龙中学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实践(本科)_0

社会工作介入九龙中学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实践(本科)_0

社会工作介入九龙中学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实践(本科)题目:社会工作介入九龙中学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实践目录摘要(详见正文)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相关研究的综述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 九龙中学青少年厌学问题概况2.1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现状2.2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特征3 九龙中学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原因4 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厌学问题的方式5 结论与思考谢辞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提出九龙中学青少年普遍厌学这一现象,从个体、朋辈群体、家庭、学校、环境等角度浅析其对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影响,并致力于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来提出对厌学问题的一些策略;本论文以文献研究为主,调查研究(访谈法)为辅。

资料的分析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

本论文更多的是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视角来对厌学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在务实专业基础之余,希望能够对学校社工的工作有些帮助,更希望能够为更多的厌学青少年提供实质性的服务。

关键词:厌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者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生理快速发展、心理逐渐成熟、社会能力全面发展,表现出与其他年龄层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相应的需求。

同时在该阶段青少年不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表现出不稳定的发展特性,容易出现逃学、早恋、适应不良、犯罪等发展障碍,而厌学现象在九龙中学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更为突出,九龙是藏汉彝三个民族聚居的一个小县城, 90%的人口都居住在农村,九龙中学是当地唯一一所中学,初中和高中都办在一起,当地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家庭教育缺失,厌学青少年越来越多,让家长和老师头疼不已,这些青少年的厌学行为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校风,而且也使许多青少年学生因为厌学行为的长期存在最终主动或被迫退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厌学而冲动的离开了校园,却再也没有再次进校的机会,有的回家务农,有的则成了犯罪分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当地中学青少年厌学问题,分析并有效解决该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少年失学”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少年失学”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少年失学”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打工潮的高涨,很多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自愿放弃学业,加入“打工大军”中,由此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少年失学”现象。

现代社会是知识型社会,对于初中肄业生来说,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找一些苦、脏、累的工作。

这不仅对他们自身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其他社会组成部分产生不良后果。

本文尝试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少年失学打工潮社会工作一、前言越来越严重的“少年失学”问题应该算是青少年问题的一种。

而青少年问题的根源却不在于青少年自身,而是青少年所处的外界环境。

青少年是社会的总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数量上说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它不仅会影响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会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问题,甚至会严重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

青少年社会问题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关系相当密切。

社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助人手段,其本身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连的。

可以说,社会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

因此,从社会工作角度,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青少年问题是可行的,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个案概况王某,女,15岁,初中肄业,有一姐一弟。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王某辍学是自愿的,认为学习无趣,且教师水平不高,其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在外打工。

王某受他们影响,更是无心向学。

初中未读完,便辍学打工。

现在王某的状况相当糟糕,每天工作十多小时,住宿环境差,工资低,且老板还拖欠工资。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主要途径越来越严重的“少年失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值得考究的是,经济贫困不再是“少年失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受“打工潮”影响而自愿放弃学业逐渐成为关键因素。

就案例中的王某来说,其辍学的关键因素就是受其在外打工同学朋友的影响,无心向学,自愿放弃学业,投身“打工潮”中。

另外,由于王某的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当王某提出不愿上学时,他们并未加劝阻,而是“欣然”同意。

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学生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学生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学生工作的分析与思考第一篇: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学生工作的分析与思考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学生工作的分析与思考【摘要】本文以广州市学校社会工作为例,首先阐述了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学校社会工作开展的现状与困境,最后论述了介入策略:加大宣传力度及社会资源链接、利用;建立与学校沟通的沟通机制;提升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学校学生工作;必要性;现实困境;介入策略学校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工作大百科全书》中定义为:学校社会工作是为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或私人经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

那么社会工作介入学校学生工作有必要吗?广州市的学校社会工作现状如何?发展的策略是什么?一、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社会工作时遇到了很多困境,遭遇了瓶颈,社会工作者介入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越来越大,需要各方互相配合,共同解决青少年的问题。

1、学生问题复杂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如吸毒、离家出走等,这些问题是学生个人难以解决困难的,而且学校现有的系统功能尚未能很好地应对。

而社会工作者能够弥补学校工作的不足之处,充分调动和整合家庭、学校和社区资源,整合三方的资源为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提供多样化的青少年服务,让青少年获得更多专业指引和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带动更多社会力量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

2、学校工作体系的有限性据笔者了解,广州市部分中学心理老师并非心理学专业出身,而且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必然从学校管理出发,受制于学校氛围和教师角色,未能很好地建立专业关系。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个案介入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个案介入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个案介入作者:陆天逸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4期摘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青少年学生中却有一部分人对学习不感兴趣,行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厌学问题日渐严重,社会工作者在这面对这一问题时,可以采取个案处理的方式对青少年厌学问题进行矫正。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与介入,对青少年厌学问题进行深刻解析,提出切实可行的矫治对策,以期缓解厌学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问题;个案介入一、研究背景由于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青少年成长学习压力逐渐增强,心理障碍問题也随之反映,厌学是其中之一,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学生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学习适应不良,主要会从情绪、行为、生理方面表现出来。

厌学通常会与课堂反映、考试成绩、学校表现等紧密相连,包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讲,走神、发呆;社会性缩减,和同学交往减少,抵触跟老师的交流,注意游离于班级群体之外;有一部分青少年一上课就头疼,考试之前肚子痛、心悸等,但到医院检查却没有问题;同时会伴随出现违反社会规范和准则的行为,不遵守校规校纪,逃学、打架斗殴、或网恋、沉溺于网络游戏;更有一些青少年表现出一些心理精神疾病,抑郁自闭,甚至轻生自杀。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有关青少年的问题都被社会密切关注着,但由于缺少专业矫正方法,导致该问题长期困扰着学生、家长及教师。

青少年的厌学问题不是仅靠自身的改变就能够解决的,在这一问题上,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自身因素、社会因素都至关重要,在调整青少年自身的态度以外。

还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为青少年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厌学问题,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规划美好的未来。

厌学问题是一个不可避免且长期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对厌学问题的研究都集中于单方面因素的考虑,本文将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对青少年厌学问题进行个案介入,矫正其厌学问题,以丰富和充实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厌学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精选5篇)

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精选5篇)

中同学厌学心理讨论(精选5篇)中同学厌学心理讨论范文第1篇【关键词】中同学;厌学;表现;防备措施厌学症是目前中同学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不安全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中学时期是同学长学问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

对于他们中显现的“厌学”现象,假如不实行有效的措施加以矫正和克服,任其扩散下去,就会给同学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造成中学同学厌学心理的原因是错综多而杂的,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同学本身的原因等等,不一而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同学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这其中最简单忽视的是家庭教育。

本文从家庭教育方式入手,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同学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家庭因素造成中学同学厌学的重要表现(一)家长的期望值与同学实际本领不合而带来的负效应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习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出过高的要求。

父母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习与苦痛体验联系起来,当孩子意识到本身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那种期望值的时候,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会显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习失去爱好,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应付家长对本身的要求。

(二)家庭富有带来的负效应由于家庭的富有,住宅条件、交通、通讯工具等的现代化,外加独生子女自我感觉优越性,等等,不少中同学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因此对学习学问技能的劳心劳力且枯燥单调的生活,自然就有一种畏惧感。

(三)家长严重的功利意识带来的负效应功利意识表现在:一是虚荣心驱使,舍命要求本身的子女争气,事事要比同事、邻居的孩子强,以充足本身的虚荣心理;二是强化子女大人意识,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思想来对待学习,将来考一所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一份高薪的工作。

事实上,功利思想的强化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子女们往往不买帐,反而会变得麻木不仁,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初中生厌学心理探析论文

初中生厌学心理探析论文

初中生厌学心理探析论文初中生厌学心理探析论文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学生在其行为特征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智活动差。

厌学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2)缺乏学习动力。

厌学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大,缺乏长远动机;(3)学习成绩差;(4)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不守纪律,爱出风头,喜欢与老师对着干,混学、闹学、甚至弃学。

一、初中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原因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很复杂,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等外部的原因,因而对厌学学生的预防和矫治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一)社会大环境是造成现在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初中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也悄然改变着。

尤其是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不正之风及社会道德水平滑波等无不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产生消极影响。

学校周边环境也需要整治,有些学生沉迷于游戏室、录相厅、网吧之中,对学习毫无兴趣而言。

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家庭关系不和是造成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

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给子女的心灵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致使他们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如某校有位初三学生回家时,常看到父亲打母亲,内心感到十分痛苦。

尤其是离婚后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他们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把这些学生视为“包袱”,甩到学校里,懒得去管。

这些学生对学习大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没有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变化,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高举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两面大旗下,一些学校还没有真正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上来,或者讲开展得还很不深入。

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对策论文

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对策论文

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对策论文•相关推荐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对策论文近十余年来,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了一派空前活跃的大好局面,中学生厌学心理因素的形成及其对策已成为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是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的任务。

一、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一)社会原因1、“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

许多家长认为,一个家庭为了孩子上学,倾尽了全部积蓄,如果孩子考不上高中,不能升入大学,既没有让孩子获得政治资本,又没有让孩子学到挣钱的本领,这种投资是不值得的。

再说,即使孩子考入了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还不如早就业早挣钱。

另外,某些部门“脑体倒挂”现象仍然很严重,特别是农村教育部门,大学毕业,到乡村任教,年头到年尾辛辛苦苦,工资却了了。

所以有些家长认为,一个字不识,照样能买轿子车,大学毕业,一样要骑自行车。

这种想法会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

2、“人情第一”的影响。

在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办事凭关系,走后门的现象。

“人情第一”的人际关系使一些人产生了“才能无用”的思想,他们认为有没有才能不要紧,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关系。

这一切使中学生对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产生了悲观情绪。

3、形形色色的诱惑。

当今社会生活令人眼花缭乱,挡不住的诱惑、强烈的刺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名目繁多的“吃”,层出不穷的“用”,花样翻新的“玩”,时髦新潮的“穿”,所有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撩拨着中学生的心。

相比之下,学习就成了某些人眼中“最无聊、最枯燥”甚至“最烦人”的事情,学习的人也就成了最“傻”的人。

(二)学校原因1、办学条件差。

现在仍然有许多学校办学条件非常差,不具备起码的办学条件,八九十人一个班,四五十人两间宿舍,没有操场,没有音、体、美教师,老师上课全凭两只粉笔、一张觜,现代化的教学仪器、教学手段基本上没有。

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学生怎么能学得进去,学得有趣?2、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老师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和为人师表的责任心,总是尽量的希望学生们能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

农村初中生厌学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探究--以山东省Y县L中学为例

农村初中生厌学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探究--以山东省Y县L中学为例

农村初中生厌学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探究--以山东省Y县L中学为例发表时间:2018-10-12T10:10:10.087Z 来源:《知识-力量》5中作者:张彩云[导读] :厌学情绪是一种学习心理障碍。

本论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初中生厌学原因主要来自个人缺乏学习兴趣、家庭教育的失当、学校教育的弊端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四个方面。

为了减轻农村初中生的厌学现象,本文主要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以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生态系统理(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119)摘要:厌学情绪是一种学习心理障碍。

本论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初中生厌学原因主要来自个人缺乏学习兴趣、家庭教育的失当、学校教育的弊端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四个方面。

为了减轻农村初中生的厌学现象,本文主要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以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学生厌学的各层级因素,并提出一些介入措施。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厌学;成因;对策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厌学人数呈增长态势。

过去学生的辍学主要是由家庭贫困所导致,而现在的辍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严重的厌学情绪所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农村人口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农村中小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够重视。

厌学不仅仅是学生的一种讨厌学习的行为,更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反映,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成绩,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正确认识农村初中生的厌学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概念界定(一)厌学《教育大辞典》中对厌学的界定是“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指厌倦、厌烦学习”。

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有厌学问题的学生一般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走神,作业不写,甚至一提到学习就身心不适,旷课逃学。

浅谈中学生厌学成因及应对论文

浅谈中学生厌学成因及应对论文

浅谈中学生厌学成因及应对论文浅谈中学生厌学成因及应对论文摘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来寻找厌学情绪产生的错综复杂的原因,找到它的根源,并结合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分析其形成的过程,并从中找到调整这种情绪的办法,在教学中有效地落实相关的措施,使学生的学习向良性的方向发展,使教学能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地进行。

关键词:厌学;家长;教育体制;思想目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很让人担忧,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存在着学生厌学的情况。

学生本来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本应对新鲜事物和知识充满好奇的,可事实确不是这样,这使人感到非常困惑。

一、学生厌学原因分析(一)家长施加的压力太大,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家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无视客观情况,盲目根据自已的期望,对孩子提出了许多超越孩子能力的要求,这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二)现代社会的诱惑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人们都讲究物质享受,这些对学生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学生大多缺乏克制力和分辨力,他们大多注重直观的感受和物质的感观刺激,物质诱惑容易转移其注意力,导致学生盲目攀比,无法专心学习。

(三)传统的教育体制抑制了学生的活力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束缚比较多,在这种教育体制之下,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缺乏自主权,学生习惯了在既定的框架里进行思维活动,其创新活力也被抑制了。

二、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措施(一)家长应多关爱孩子,以理解为主。

首先,应以平常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能老是把自己的孩子放在高人一等的位置,而要务实,要始终把他们放到一个普通人的位置,做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事情,在此基础之上适当地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自身能力。

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把握好度,否则又会落入期望过高的泥潭。

其次,对孩子的成绩不能“斤斤计较”。

面对孩子的成绩,家长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而应该客观来看待,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理解,因为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考试成绩不如意,其本人心里也不是很好过,如果家长一味地批评孩子,这会使孩子仅有的一点信心也随着严厉的批评而散失。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内容提要:很多中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学生厌学心理。

如何使中学生走出厌学心理误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己的原因从而导致中学生厌学。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

本文觉得可以通过采取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意课堂教育方法改革,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策略来试图解决厌学心理。

关键字:中学生;厌学心理;课堂教育方法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况。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是: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差等后果。

一、造成厌学的原因(一)外部原因造成厌学的外部原因很多,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原因。

学习的时间周期较长;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的呆板;现代中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太重,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驱使的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特别紧;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当然也还有教师的原因。

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也有厌其师而倦其道。

“上学无用论”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流行,中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和理解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学习是为老师而学、为家长而学,与自己无关。

并且受校外营业性娱乐场所影响或吸引,使中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有趣的事情上。

另外受一些社会现象影响,如知识分子就业难的现状等。

家长要求过于苛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习,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还要严加惩罚,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

中学生厌学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以初中生小h为例

中学生厌学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以初中生小h为例

摘 要长期以来,中学生厌学问题始终困扰着众多学生、家长,也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有别于现有研究,在理论假设和制度改革层面提出解决对策,本研究着重从微观入手,运用个案工作专业方法和理论,介入中学生厌学,帮助中学生有效解决厌学问题。

笔者以中学生厌学为主题,以一名遭受厌学困扰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干预,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的背景、原因及相关干预方法。

研究结果发现,案主对初中学习生活适应不良,导致一连串的考试失利,造成情感受挫,形成了较低的自我评价以及同学、家长和老师对案主的外在负面评价。

在这两因素交织作用下,案主形成了较低的自我概念和对学校产生认知偏差,逐渐滋生厌学情绪及厌学行为。

基于中学生厌学这一现状,笔者以增能理论、优势视角理论渗透个案工作实施中,设计了有针对性的个案介入计划和实施方案。

运用理论、个案工作实务技巧,对案主行为上和情绪上的厌学问题进行干预,帮案主及其家庭走出困境,同时针对具体问题,笔者采用行为治疗模式中的小步渐进法强化案主的行为;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法,改善案主对学校的认知偏差;运用人本主义治疗模式,营造氛围,提高案主的自我概念,增强案主自信心。

三种个案治疗模式综合运用,缓解案主的厌学情绪,矫正案主厌学行为,巩固研究成果。

整个个案实施近三个月,研究成果发现,结案时,案主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厌学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案主的考试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案主对学习充满自信,改变了对学校教育的非理性认知。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个案工作介入;个案治疗模式Abstract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ariness has been a problem which confuses many students, parents and teachers for a long time.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researches of bringing out solutions in the aspect of theory hypothesis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ocial case work intervention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ariness effectively by applying the social work methods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student weariness in mood and behavior in the microscopic way.In this study, I took student H as an example, who typically suffered from weariness. The research chose the case work method as the basic method to explore why the student is weary of learning. The background, causes and relevant method of student’s tired of learning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e stud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s of weariness are the lower self-evaluation because of failures in lots of exams in a new environment, and all the negative evaluations from teachers, classmates and even parents. Thus the factors make the student in face of lower self-concept and the false cognition on school study, and thus produce bo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weariness on study. Based on student weariness the status quo, the Empowerment Theory and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have been pervaded in implement of the case work. This study designed available plans with th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to ease the emotional and behavior weariness to help the student and his family to get out of trouble. While in order to solve the specific problems effectively, the three kinds of case work models have all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ly in the study to ease the student’s emotion, adjust his behavior, and consolidate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Behavior Therapy of small incremental method is used to consolidate the good behavior, the Rational-emotive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the false cognition on school study, and the Client-centered Therapy is used to build student’s confidence of study.It took three months to accomplish the whole goals of the cas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when the case come to an end, the student’s weariness in emotion and behavior has been eased to some extents, the examination anxiety have been released a lot ,and the student have developed a great confidence on study, and changed his irrational cognition on the school education.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ariness; social case work; case work model目 录1导言 (1)1.1研究背景 (1)1.2选题目的 (1)1.3研究意义 (2)1.4研究方法 (2)1.5研究思路 (3)2 文献综述 (4)2.1厌学概念界定 (4)2.2相关理论基础 (4)2.3国外相关研究 (6)2.3.1厌学的影响因素研究 (6)2.3.2厌学的危害研究 (7)2.3.3厌学策略研究 (8)2.4国内相关研究 (8)2.4.1厌学问题原因研究 (8)2.4.2厌学问题对策研究 (10)2.5国内外研究述评 (10)3 中学生厌学问题个案分析 (12)3.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12)3.1.1案主基本情况 (12)3.1.2案主家庭环境 (12)3.1.3 案主的人际网络 (14)3.1.4案主对厌学问题的界定 (15)3.1.5案主需求评估 (15)3.2个案存在问题的预估 (16)4 中学生厌学问题个案介入与评估 (19)4.1个案服务计划 (19)4.1.1个案介入服务目标 (19)4.1.2个案介入行动计划书 (20)4.2 服务计划实施 (21)4.2.1 第一阶段: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 (21)4.2.2第二阶段:制定计划与服务提供 (26)4.2.3 第三阶段:成果巩固与结案、评估 (29)4.3个案评估与小结 (33)4.3.1个案介入成效评估 (33)4.3.2 个案介入社工角色评估 (34)4.3.3个案治疗模式介入厌学问题的评估 (35)4.3.4专业方法介入厌学问题评估 (36)5总结与展望 (38)5.1个案介入厌学问题的优势与不足 (38)5.1.1个案介入厌学问题的优势 (38)5.1.2个案介入厌学问题的不足 (38)5.2个案介入厌学问题的展望 (39)结 语 (40)参考文献 (41)致 谢 (44)Contents1 Introduction (1)1.1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 (1)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2)1.4 Research Methods (2)1.5 Research Thoughts and Main Contents (3)2 Literature Review (4)2.1 Related Concepts (4)2.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4)2.3 Research Situation Abroad (6)2.3.1 Influencing Factors in Weariness (6)2.3.2 Harmfulness of Weariness (7)2.3.3 Countermeasures of Weariness (8)2.4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8)2.4.1 Influencing Factors in Weariness (8)2.4.2 Countermeasures of Weariness (10)2.5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10)3 Analysis of the Case Work of Weariness (12)3.1 Background of the Case Work (12)3.1.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ase Work (12)3.1.2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Case Work (12)3.1.3 Social Network of the Case Work (14)3.1.4 Problem Estimation of the Client (15)3.1.5 Needs Evaluation of the Client (15)3.2 Problem Analysis of the Case Work (16)4 Intervention of Case Work and Evaluation (19)4.1 Service Plan of the Case Work (19)4.1.1 Service Goals of the Case Work (19)4.1.2 Proposal of the Case Work (20)4.2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se Work (21)4.2.1 Stage of Date Collection and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Relationship 214.2.2 Stage of Making Plans and Providing Service (26)4.2.3 Stage of Goals Consolidation and Termination (29)4.3 Evalu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Case Work (33)4.3.1 Achievements of Goal of the CaseWork (33)4.3.2 Evaluation of Role of the Social Worker (34)4.3.3 Evaluation of Three Case Work Models (35)4.3.4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Methods (36)5 Discussion and Prospect (38)5.1 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 of Case Work Intervention (38)5.1.1 Disadvantages of Case Work Intervention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Weariness (38)5.1.2 Advantages of Case Work Intervention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Weariness (38)5.2 Prospect of Case Work Intervention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ariness 39 Conclusion (40)Bibliography (41)Acknowledgements (44)1导言1导言1.1研究背景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中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及相应对策【摘要】当前,中学生厌学问题日益严重,关注度逐渐提升。

本文将深入分析厌学现象,解析其原因和表现,探讨应对策略。

厌学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习压力过大等方面;厌学表现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消极抵触学习等行为。

随后,探讨建立有效的学习动机和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

总结分析厌学问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未来应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协作,为中学生创设更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期促进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分析、对策、学习动机、学习方式、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中,学生厌学现象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课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感到学习疲惫,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研究中学生厌学情况的原因及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如学习无趣、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方法不当等。

而对于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有待于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旨在分析中学生厌学的具体原因和表现,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中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克服学习困难,实现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厌学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竞争力和个人发展的质量。

研究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动机,为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中学生厌学的表现,可以帮助学校和家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解决。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其干预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其干预

现。结合前人的一些研究,笔者总结了中 法有问题。由于学校把升学率放在第一 父母学,他们只是服从父母的命令,听父母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对 位,一切课程内容都为升学服务,与升学考 的话,从来没有想过学习对于自己有哪些
学习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 试无关的内容都不被重视,这样十分枯燥 意义。这样没有目的地学习,自然就不会有
厌倦和否定,并且会逐步产生一些不利于 学生发展失衡,造成成绩低的学生自信心 标不明确。海伦·凯勒说过“:一个人如果有
自身甚至社会的消极影响。
缺失、自卑感增加,厌学也就随之产生了。 了高飞的冲动,就绝不甘于在地上爬。”厌
中学生厌学心理有其特有的行为表
其次,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方 学的中学生大多都认为他们学习是为了
第三,教师的素质问题。有些教师缺 类型的学生往往表现为低水平动机、低水
多方面的,中学生厌学心理是家庭、学校和 乏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 平学业和易形成非适应性成就动机类型。
社会以及中学生自身共同作用影响下形 习,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教育学科知识的
三、中学生厌学心理干预
成的。根据中学生所处阶段和身心发育的 学习,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只能完
一提到学习就产生各种身体不适、乱发脾 相应下降。再加上课堂的“填鸭式”教学,单 强精神质个性的学生易产生厌学心理,厌
气甚至歇斯底里。
一刻板,中学生很难注意力集中,厌倦情绪 学学生的人格类型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类
二、中学生厌学成因
越来越强烈,最终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 型的弱型或接近弱而不灵活的类型,这种
导致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
下三种:傅安球等认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 非常大的作用。对孩子实行软硬暴力,都

青少年厌学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青少年厌学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本科学年论文论文题目: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学生姓名:岳海盈学号:200900320144专业:社会工作指导教师:仇世林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012年09月19日目录摘要 1 正文 2一、厌学情绪及行为的现状与界定 3二、厌学情绪及行为的表现 3三、厌学情绪及行为产生的原因 3四、治疗模式 4五、小结 6 参考文献 6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2009级社会工作 200900320144 岳海盈摘要:青少年厌学情绪及行为一直是困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难题。

虽然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青少年厌学的各种原因,但是对于该问题的矫治尚未有有效的方法。

本文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角度初步探究了以个案、小组、社区三种介入模式,以期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一、厌学情绪及行为的现状与界定在2001年浙江省宁波市防疫站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他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镇海区的1204名中学生进行了厌学心理及原因的调查。

结果发现不喜欢上学读书的中学生占到了53.49%,其中高中女生尤为严重占到64.86%。

高中生的厌学比率为60.13%高于初中生的46.03%。

还有北京卫生心理协会在2008年召开的心理学家座谈会上所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在我国初中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的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53.49%,而高中生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0.13%,这一数据与前者调查所得数据基本一致。

当然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我国,世界各国教育者都面临着这一问题,如在教育强国英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讨厌数理化课程。

中国青少年厌学行为只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缩影罢了。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青少年时期(12—24周岁)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不仅个人的生理、心理逐渐的发育成熟,这一时期同样是学习文化的重要阶段,更是在这一阶段青少年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产生错误的认知,导致偏差行为,厌学情绪所导致的厌学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厌学情绪及行为的发生不仅会对青少年当前的学业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会影响到青少年将来的发展。

浅谈初中生厌学的现象及研究对策

浅谈初中生厌学的现象及研究对策

摘要:初中学生厌学,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长期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教育的质量,影响一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为了寻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法,本文以真实、典型的直接材料为根据,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从现象到本质地深入分析初中生厌学的原因。

根据厌学的原因和表现程度,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解决厌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为了解从理论和感悟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和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了解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细节,实施了个案跟踪研究。

在个案研究中,详细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然后制定解决方案。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跟踪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寻找到方案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初中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对策研究Pick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learning is a broad and long term problem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bad, the serious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some of th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In order to find a better solution, based on the true, based on the typical direct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from phenomenon to essence thorough analysis the caus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disabilities. According to reason and expression of weariness, combining modern education teaching theory, studies the way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earning.To understand summary from the theory and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he details of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o implement the case tracking study "in the case study, detailed information, analysis the reason, and then formulate solutions. In the process of plan implementation, track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and find the soluti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ariness countermeasures for mental health research浅析初中生厌学现象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问题的提出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不爱学习,甚至旷课,个别学生辍学。

孩子不想读书社工介入理论

孩子不想读书社工介入理论

孩子不想读书社工介入理论
长久以来,青少年厌学是一个困惑着众多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问题,但许多研究在解决对策上仍停留在理论设想和制度改革的层面,而如何在教育制度难以改变的大背景下从微观层面入手,切实帮助青少年有效改善厌学情况,则成为一个实践性的难题。

社工介入理论以观察法和访谈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以一名深受厌学问题困扰的初中生为个案,首先探讨了青少年厌学产生的原因。

研究发现,案主厌学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多次考试失败后积累下来的消极自我体验和家长老师的负面评价这两方面内外因交互作用,使得案主形成了对学校教育和自我概念的消极认知,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及厌学行为。

基于这一现状,并以增能理论为依据,本研究设计了对该个案的社工干预计划并实施干预,以验证前人对青少年厌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同时比较三种个案工作模式在改善青少年厌学问题上的不同效果。

通过会谈、访视等专业个案工作方法,并运用行为治疗模式中的小步渐进法、理性情绪疗法和人本治疗疗法三种模式对案主进行了干预与观察。

结果发现,案主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厌学问题在情绪和行为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通过个案工作对案主非理性信念的修通,案主的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得到有效改善。

具体理论如下:
1、案主的厌学问题本质上是案主本身积累下来的消极自我体验和家长老师的负面评价这两方面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2、案主对学校教育和自我概念的消极认知,是案主厌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外部环境的改变对案主的认知有重要影响;
3、他人的积极、正向评价能够帮助案主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改善案主因厌学形成的消极自我认识;
4、工作者对案主的无条件关怀和陪伴能够有效缓解案主的厌学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青少年厌学行为及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探究
目录
摘要 1 正文 2
一、厌学情绪及行为的现状与界定 3
二、厌学情绪及行为的表现 3
三、厌学情绪及行为产生的原因 3
四、治疗模式 4
五、小结 6
参考文献 6
摘要:青少年厌学情绪及行为一直是困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难题。

虽然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青少年厌学的各种原因,但是对于该问题的矫治尚未有有效的方法。

本文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角度初步探究了以个案、小组、社区三种介入模式,以期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学校社会工作介入
一、厌学情绪及行为的现状与界定
在2001年浙江省宁波市防疫站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他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镇海区的1204名中学生进行了厌学心理及原因的调查。

结果发现不喜欢上学读书的中学生占到了53.49%,其中高中女生尤为严重占到64.86%。

高中生的厌学比率为60.1。

上青春期具有的叛逆心理,厌学情绪及行为的产生也就见怪不怪了。

另外一种就是家长对青少年学业的放纵,父母不重视孩子学业的态度同样会传染给青少年,使其产生对学习错误的认识,进而导致厌学行为。

家庭结构出现问题也是导致青少年厌学的一个原因。

家庭内部动荡不安,矛盾尖锐,父母经常性的争吵,兄弟姐妹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家庭结构的支离破碎如父母离异,家破人亡都会给青少年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其很难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进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引起家长与老师的质询,对自身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厌学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是学校原因。

整个青少年时期个人在学校度过的事件应该多于任何场合,所以学校的各个方面对于学生的不良影响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原因。

我们把学校的因素费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校本身的原因,第二个是来自老师的原因。

学校本身的原因:一,学校的校风方面。

如果一个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反而是各种打架逃学等现象丛生,使得学生很难对这所学校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且这样的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学生产生整体性厌学情绪;二,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的不健全,学校办学条件差,甚至不具备最起码的办学条件,八九十人乃至上百人一间的教室,几十人合住的宿舍没有操场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样的学校很难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下接受老师的传道与解惑,更难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三,学校的教学观念,某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提上题海战术,使得青少年背负沉重的课业负担,举个例子在2001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以问卷调查法调查了1204名初高中在校生,其中85.38%的学生每天至少学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46.26%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难以承受。

而且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所产生的压力使得55.40%的学生具有考试焦虑。

在这样的重压下逃避是最好的方式,厌学使这种逃避最突出的表现。

另外来自老师的原因,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厌学老师难辞其咎。

但是,有的老师业务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照本宣科,及其刻板的讲授以及得过且过,不负责任的态度,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有意见不足为奇,连带对他所上的课程有意见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还有的老师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极其不负责任,轻则出言中伤,重则体罚。

青少年的自尊在这一时期正在慢慢的形成,侮辱的言语和所受到的体罚均会对其心里产生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再有就是某些老师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永远是这些老师心中的“宠儿”,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被永远打进“冷宫”,难有翻身之日,这也是成绩较差的同学厌学问题高发的原因之一。

再次,就是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太多了。

各种娱乐场所鳞次栉比,敞开大门,笑迎八方青少年光临,甚至某些娱乐场所的主要客源就是附近学校的青少年。

网吧,ktv使得青少年每每流连忘返哪还有什么心思放在学业上。

在这些娱乐场所中是各种暴力,色情甚至毒品等亚文化毒瘤滋生的地方,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而且追求新鲜刺激,极易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另外青少年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读书无用论,人情关系论等,再加上近几年尽人皆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似乎也验证了上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坚定了青少年厌学的信念。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根本原因——个人原因。

根据马克思主义因果论的原理外因是间接原因,内因才是根本原因。

青少年厌学第一个原因是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这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前面已经论述过不再赘言;第二点事情少年对学习作用的认识太少,不能将学习活动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能将自生的学习成就与国家未来发展相连,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强大学习动机的产生,在如此前提下一旦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挫折就会触发厌学情绪。

第二,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的缺失是丧失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学习兴趣缺失的却是直接导致了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

在学习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对某一学科比较感兴趣,这是激发其对该学科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的原因。

而中学里的学科设置的不合理再加上文理分科的影响使得青少年被迫选择与其兴趣不符的学科,没有了兴趣也就很难再喜欢学习了。

第三,青少年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缺乏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情景下青少年多认为学习是在浪费时间。

第四,缺乏学习的自信。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遭遇到挫折,就会导致情绪低落,如果这种低落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就会影响到其下一步的学习,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第五,青少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是是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成就动机以及对所在学校的归属感和在校的精神状态等方面。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在小学就已经养成,并在不同的学段作出适当的调整。

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那么学生就很有可能在学习成绩上表现一般,此时家庭和学校又会在不适当的时候给予青少年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损害青少年的自尊心,也是的青少年很难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

此外如果学习习惯与策略一成不变也会导致上述现象使得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与行为。

第六,青少年本身具有生理,心理方面的疾病。

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使得青少年学习力不从心,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四、治疗模式
在了解了青少年厌学的表现和厌学行为产生的原因之后,我们来探究一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探究的根本目的。

对于厌学情绪和行为,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治疗方式诸如教育学、心理学都对该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各个学科只是侧重于该学科的一个方面进行探究,学校社会工作则与之不同,其整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以专业的视角和方法帮助青少年解决厌学问题。

在我国大陆地区整个社会工作才刚刚起步,学校社会工作只停留在政策理论层面。

而在港澳台地区,欧美发达国家中学校社工早已形成了成熟的体系。

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学校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的方法帮助在校
生解决各种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有这么一句话在香港学生中流传就是有困难找社工,可见社会工作在香港的发展程度以及被认可程度。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的了解我们首先对其做一个界定,根据美国社会工作协会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学校社会工作解释我们将之界定为: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应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学校的主要目的的工作方法。

这也就表明了学校社会工作者应用专业的技术与方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量发挥自身的潜能,以实现该年龄段的学习任务,其中厌学就是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采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模式,小组模式和社区模式来帮助具有厌学情绪的青少年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