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走进法律》
《走进法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2、难点: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阅读分析: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
问: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你认为他犯了什么错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原因,激发学生对法律和规则知识探讨的兴趣。
(二)、我们身边的规则1、感受规则⑴活动一阅读思考:阅读体育趣事案例。
材料说明什么?⑵活动二合作探究交流:教材第86页,“交通秩序对比插图”并讨论:①同样的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③这个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⑶活动三观察无秩序的图片。
图片说明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体育突发故事的讨论和交通秩序图对比及观察,引出设立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2、生活中的规则⑴、活动一说一说: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如:到银行取钱;到超市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在食堂就餐;上长途客车或火车;加油站;上下楼梯;生意场上等。
⑵、活动二想一想:“我的一天”描叙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和感受到的规则(起床、上学、上课、放学等时间段感受到的规则)。
⑶、活动三规则三分类(道德;纪律、规章;法律)。
⑷、教师归纳总结:引出法律,法律特殊行为规范(分析特点)。
⑸试比较,填表格(根据教材88页提示)。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体现学习生活化,有利于增强学习兴趣,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体验感,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从对比中自然印出特殊规则—法律。
(三)、生活离不开法律1、活动一看漫画分析: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①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②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③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④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⑤问:我们的权利和义务你知道多少?(89页相关链接)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需要法律,感受法律的规范作用。
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走进法律教学设计走进法律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进法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法律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
本单元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偏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
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设计理念】以宏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激发学生法制观念为目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主动式地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思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学难点】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对法律规范、保护作用的理解。
活动内容设计意图活动一:小故事:撑杆、《十字路口》漫画的启示板书:社会需要社会规则用故事和漫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走入课题。
活动二:集思广益:道德、纪律、法律规则大比拼板书: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老师带着学生共同完成任务,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
活动三:案例分析分析:法律的作用学以致用,巩固知识活动四:知识总结总结归纳,知识升华【教学反思】本节课所授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的第一框《走近法律》,我主要从身边的规则入手,让学生能正确区分道德、规章、纪律和法律的区别,体会法律的特征及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公开课教案走进法律教案
公开课教案走进法律教案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教案设计课题:《走近法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授课教师:一、教案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个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的分类,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及其作用。
二、教案重难点重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的作用难点:法律的三大特征三、教案策略:1、教法选择:材料与案例分析^p 法、指导自学法、讲授法2、学法引导: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和点拨学生回答问题;3、课程资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材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p 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堂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回答问题5、教具媒体的组合运用: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学指导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案程序课题《走近法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教案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展示案例:去年,尤溪县坂面中学一个小女孩叶明(化名),在当地一家商店刚买了一块手表,没多久就发现手表坏了,便去找老板更换。
可是,老板不但不予更换,还说手表是叶明自己弄坏的,并说了不少辱骂我是清白的,忍受的话。
“……不了别人对我质疑的目光,我觉得自己快崩溃了,每天都无法安叶明通过《少年司心学习……”法网》上的联系方式,给尤溪县法院副院长刘友水写了这样一封求助信。
刘友水十分重视这样的求助信,专门联系坂面中学、坂面工商所,出面协调,对老板进行消费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并帮助叶明更换了新手表,还对她案阅读考例,思举问题后问手回答题。
从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案例入手,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深入探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 / 4进行了心理救助。
请学生思考:叶明是怎样拿回自己的手表的呢?(学生答完后教师归纳小结:叶明依靠法律救助拿回了手表,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法律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
篇5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篇5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本课以中国频发的地震灾害为背景和线索,围绕这一背景下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引发学生思考,立足这一背景下的社会观点激发讨论,整堂课既有现实性、又具连贯性,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和相对枯燥的法律知识蕴含于生动丰富的社会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依托情境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
学生在情境问题中充分进行观点交锋和观点澄清,通过现实情境中法律与道德、纪律适用性的对比,自主生成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提升,从法理上进一步深入理解法律存在的意义、法律的特征和法律所倡导的价值,做到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对法律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尊重与敬畏。
目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学法、用法的经历相对较少。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借助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将本课学到的理论和经验运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护法、用法。
走进法律教案
走进法律教案走进法律教案走进法律教案1一、本课教学设计意图: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2、能力目标:①逐步形成按照社会要求规范约束自己活动的能力。
②逐步形成明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2、难点:生活离不开规则三、教学方法:互动式、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根据课标内容精选与我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的规则、规矩,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看教材、预习课本内容。
六、本课安排的依据:1、学生面临的问题:一是针对同学们对“规矩”“法律”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有模糊认识,只看到“规矩”和“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规矩”和“法律”也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
二是,青少年学生情绪容易波动,做事易冲动的特点。
2、解读课程的依据:“成长中的我”中“学法用法”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学会懂得规矩、规则,自觉约束自己。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问题调查导入:(设置六个问题)①去别人家做客,你知道有哪些规矩吗?②你不管什么情况都能按秩序就餐吗?③上学时你遇到红灯时会自觉停下来等待吗?④假如你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怎样处理?⑤平时你能自觉地对自已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反省吗?⑥你会有意识地看一些有修身养性的书吗?来引出:一、我们身边的规则1、什么是规则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
2、规则的作用:出示材料: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比赛中,一位队员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他跳起来用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把球扔了进去。
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则可依。
后来,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规则,并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第一框《走进法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框走进法律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能运用法律的特征对应社会生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二、导学难点法律的三大特征三、导学重点法律的三大特征四、导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五、导学过程(一)导学提示:(1)同学们还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吗,(衣食住行等方面)?(2)生活中的规则可分为哪几类?道德、纪律、法律。
(3)它具有三个最显著的特征(4)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二)导学训练:(1)三个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3)法律有什么作用?(三)交流展示:1、说一说你所了解的生活中的规则。
2、阅读故事,通过你所了解的生活中的案例,说一说你对法律的了解。
(四)实例练兵。
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中的犯罪分子最终受到了严厉的刑事处罚。
这说明犯罪的必然结果是()A、刑事违法性B、严重危害性C、民事违法性D、刑法当罚性2、“7.5”打砸抢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迅速抓捕了一千多名打砸抢烧杀犯罪嫌疑人,一批罪行极其严重的罪犯已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或无期徒。
这说明法律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加强未成年保护工作至关重要,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
下列未成年人的做法中符合自我保护要求的是()A、发现有人落水,不顾一切救人B、上下楼梯靠右。
轻声漫步缓行C、遇到坏人勒索,盲目与其硬拼D、看到没车通过,迅速闯过红灯4、七年级学生小刚在路过一无人小巷时,遭到两个社会青年的持刀抢劫。
小刚顺从地把自行车和钱给了他们,同时记下了这两个社会青年的相貌特征,事后立即报案。
初中道法《走进法律》教案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一节:走进法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②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从中启迪学生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
②结合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感悟到法律不仅对我们约束作用,法律更对我们有保护作用。
法律是我们的守护神,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从而尊重法律,真正爱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观念。
②感受法律的作用,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知法受法爱法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三大特征、法律的作用。
难点: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谈话,分析法,总结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采用图片导入,学生观察并进行对比,然后引入本课。
二、讲授新课:1. 我们身边的规则活动一:认识规则通过课本86页的漫画让学生明白:社会是由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
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活动二:寻找规则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寻找规则。
比如说:我们坐公共汽车,先下后上就是一种乘客规则。
现在,在城市里出现的无人售票公交车,前门上,后门下也是一种乘车规则。
在公共食堂就餐,排队也是一种规则。
不同项目的体育竞赛,有不同的规则。
同学们说一说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同的规则?学们的答案是对的,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
归纳起来,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有三种类型:1.法律. 2. 道德 3.纪律。
活动三:走进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走进法律教案
走进法律教案一、本课教学设计意图: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能力目标:①逐步形成按照社会要求规范约束自己活动的能力。
②逐步形成明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难点:生活离不开规则三、教学方法:互动式、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根据课标内容精选与我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的规则、规矩,制作。
学生准备:看教材、预习课本内容。
六、本课安排的依据:学生面临的问题:一是针对同学们对“规矩”“法律”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有模糊认识,只看到“规矩”和“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规矩”和“法律”也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
二是,青少年学生情绪容易波动,做事易冲动的特点。
解读课程的依据:“成长中的我”中“学法用法”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学会懂得规矩、规则,自觉约束自己。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调查导入:①去别人家做客,你知道有哪些规矩吗?②你不管什么情况都能按秩序就餐吗?③上学时你遇到红灯时会自觉停下来等待吗?④假如你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怎样处理?⑤平时你能自觉地对自已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反省吗?⑥你会有意识地看一些有修身养性的书吗?来引出:一、我们身边的规则什么是规则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
规则的作用:出示材料: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比赛中,一位队员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他跳起来用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把球扔了进去。
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则可依。
后来,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规则,并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议一议:为什么会制定“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规则。
思想品德《走近法律》教案
思想品德《走近法律》教案思想品德《走近法律》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思想品德《走近法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品德《走近法律》教案篇1一、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三、教学难点法律的三大特征四、教学重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五、教学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初一政治《走进法律》的教案
初一政治《走进法律》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身旁有好多规则拘束着我们假如少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如何呢法律在我们生活中饰演着何种重要角色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今日的话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别的行为规范从而培育尊敬规范尊敬法律的观点
2、认识并掌握法律对人们有规范和保护双方面的作用
三、出示试试题
1、社会生活规则的作用
2、社会生活规则的分类
3、法律的明显特色
4、法律在生活中有何作用
5、我们应建立如何的法律意识
四、合作研究
任务一我们身旁的规则
任务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任务三阅读课本第89 至 90 页的情形资料互相沟通后回答
1、你或你的家人有过近似经历假如有请与同学分享
2、假如没有有关法律规定状况将会如何
概括总结:法律拥有的保护作用
五、讲堂小结。
走进法律的教案_七年级政治教案_模板
走进法律的教案_七年级政治教案_模板走进法律的教案一、说教材1、对应的课标内容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的第三部分“学法用法”中:“知道法律是有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教材分析《走进法律》是人教版思品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中的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是第四单元的起始课,设置本单元主要是帮助青少年了解社会生活不仅需要道德更需要法律。
通过法律特征的学习,明确“法不可违”,从小树立维权意识,知道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学会采取正当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爱法、护法的好公民。
本框题共分两目: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主要讲了三层内容:首先通过漫画的形式,采用对比的方式,说明了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其次说明了在社会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最后分析了法律作为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具有的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之后,教材准备了学生参与的(填表格)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进一步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主要说明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教材通过舞迷夫妇受到执法部门警告的事例与漫画切入,引出了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然后具体说明了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表现在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另一方面,法律具有保护作用,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教材通过两个场景对这一作用进行了具体说明。
本框题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习第二框题《法不可违》的基础。
学习本框题,对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初一政治《走进法律》的教案
初一政治《走进法律》的教案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规则约束着我们如果少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何种重要角色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话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进而培养尊重规范尊重法律的观念
2、了解并掌握法律对人们有规范和保护两方面的作用
三、出示尝试题
1、社会生活规则的作用
2、社会生活规则的分类
3、法律的显著特点
4、法律在生活中有何作用
5、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法律意识
四、合作探究
任务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任务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任务三阅读课本第89至90页的情景材料相互交流后回答
1、你或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经历如果有请与同学分享
2、如果没有相关法律规定情况将会怎样
归纳总结:法律具有的保护作用
五、课堂小结。
7-1《走进法律》说课稿[修改版]
第一篇:7-1《走进法律》说课稿7-1《走进法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对应的课标内容p151.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内容)《走进法律》是人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尊严》中的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是第四单元的起始课,设置本单元主要是帮助青少年了解社会生活不仅需要道德更需要法律。
通过法律特征的学习,明确“法不可违”,从小树立维权意识,指导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学会采取正当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本框题共分两目: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主要讲了三层内容:首先通过漫画的形式,采用对比的方式,说明了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其次说明了在社会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最后分析了法律作为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的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之后,教材准备了两个学生参与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进一步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主要说明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教材通过舞迷夫妇受到执法部门警告的事例与漫画切入,引出了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然后具体说明了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表现在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另一方面,法律具有保护作用,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教材通过两个场景对这一作用进行了具体说明。
本框题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习第二框题《法不可违》的基础。
学习本框题,对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青春期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但往往有很片面。
如对“规矩”“法律”的认识,学生往往只看到“规矩”“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到“规矩”“法律”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对“规矩”、“法律”产生反感,从而不能自觉遵守“规矩”“法律”,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说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法律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法律《走进法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本次实践活动,让三年级的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和特点,对从小开始自觉遵守法律、学习法律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参观法院、法庭、了解司法工作者及其工作,让学生尽早了解我们国家司法工作的艰巨与宏伟,明确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为实践“法制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活动安排:第一步、学生们学习基本法律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问答。
第二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法院、法庭参观,并观摩法官们处理案件的过程。
第三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发表认识社会法治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看法,并用图画或文字等形式进行阐述。
第四步、教师作小结三、教学实践内容: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2、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和特点。
3、了解国家司法工作制度及司法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4、了解司法程序和维权途径。
5、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详细教学过程:第一步、学生们学习基本法律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问答。
1、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法律的初步认识,以及对法律的认识来自哪些渠道。
2、对法律的概念、功能以及法律体系的性质、结构等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法治的体系。
3、开展小组互动问答,并强调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第二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法院、法庭参观,并观摩法官们处理案件的过程。
1、预约当地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安排参观时间。
2、参观前作好充分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说明参观期间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3、参观时应尽量配合并遵守参观人员的规定,听从环节讲解者和人员的指引。
4、在参观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法院、法庭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意义,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司法工作的重要性和其艰巨性。
5、观摩法官处理案件的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公正裁判”。
走进法律教案
去。
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则可依。
后来,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比赛规则,并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思考:比赛规则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教师总结引导:同学们生活中需要规则要有秩序。
【讲授新课】一、我们身边的规则(一)感受规则活动一:媒体展示结合p84页图例(1)两幅交通画面,一幅交通井然有序,一幅交通混乱不堪。
思考:针对两种不同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教师点拨:生活中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
活动二:媒体展示结合p85页图例(2)生活中的各个方方面面,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学校纪律,公共秩序,体育规则等,并阅读p85页教材正文。
思考:社会生活中的规则都分为几大类?教师点拨:主要分为道德、纪律规章、法律三大类。
引导法律的三大特征: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和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二)生活中的规则有什么规则?阅读并观看,思考问题。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填写表格,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本课通过对交通状况的对比,讨论并引设立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通过众多生活中规则进行理解分类,并为它们的产生、范围、作用做出引导铺垫。
总结法律的特征。
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体现学习生活化,有利于增强学活动一:填写教材p86页表格。
教师归纳过渡:同学们,通过填写这一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来,社会道德、纪律特征和国家法律都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
但是,它们有各有各的特征,那么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呢?活动二:“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
一天中,你曾经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面对这些规则你是如何区分的?活动三:小品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品,围绕规则、法律为题,表演小品等课堂活动。
教师总结:小组活动中涉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法律,生活也需要法律,保证社会依法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节《走进法律》教学设计鸡西市第一中学:刘莉一、教材分析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
本节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同时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偏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
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三、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四、教学难点法律的显著特征五、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六、教学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等;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七、设计理念以宏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激发学生法制观念为目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主动式地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八、活动准备:1、课前准备相关的案例和素材。
2、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九、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2011年5月12日《上海快递员无证被阻拦,拔刀捅伤5名保安》导入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悲惨的后果呢?等待快递员的又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进行交流。
得出结论:我们要遵守规则和法律,如果触犯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律,来感受法律的尊严。
(二)讲授新课: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第一框走进法律(板书)在课堂上,各科老师都对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如果没有任何要求的话我们的课堂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首先让我们来认识规则。
活动一:认识规则(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学生体验后并回答以下问题:①同样是课堂教学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课堂纪律起了什么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课堂上出现完全相反的两种现象是因为一组有课堂纪律的约束和限制,而另外一组在完全随心所欲的情况下则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课堂纪律在这儿起到了维护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作用;规则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
课堂需要规则,社会生活要想有序,也需要有规则来约束和指导,否则就会像刚才没有遵守课堂纪律的小组一样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
那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呢?(多媒体展示规则的定义)教师过渡:规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我们身边的规则。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板书)活动二:寻找规则(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寻找身边的规则,活动时间为三分钟;活动结束后,四个大组各自推选出来的四人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所在的小组找的规则,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规则最多。
小组代表展示寻找成果,老师提示学生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表现最出色的小组。
老师总结:确实,从学习到工作到生活、从公共场所到比赛场到生意场,都有许许多多的规则需要我们去遵守。
这些规则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这么多的规则限制着我们的自由,多烦人呀!那么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规则的约束和限制,我们每个人都是完全自由的,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活动三:感受规则(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学生用最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同学们描述的都很形象和生动,没有规则的社会是可怕的,是没有办法进步和发展的。
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由此可见: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板书)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有这样的现象的发生:(多媒体出示三组图片)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种种令人不满意的结果甚至是悲剧性的结果?三组图片中,同样都是不守规则,其要承担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但是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下面我们就来看法律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
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板书)多媒体播放《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现场学生看后回答问题:《反国家分裂法》是怎样诞生的?由此你能推断我国法律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是国家,所以(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老师讲解道德和纪律的产生。
多媒体出示法律的第二个特征及相关图片,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图片:明星臧天朔是自愿接受法庭审判的吗?被押赴刑场的死刑犯是自愿去死的吗?由此可见(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老师: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暴力,即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
那么道德和纪律与法律相比较对人的约束力就要弱一些。
如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位,指挥受到舆论的谴责,学生不遵守学校纪律只能接受教育或者校纪的处分。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重庆文强案的审判现场(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分析文强身份的特殊性,老师引导得出结论:(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老师:讲解普遍约束力是指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要平行地遵守法律;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违反法律都要平等地受到制裁。
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法律的特征,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道德、纪律、法律三者的区别。
活动四:比较规则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板书)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认识一个我们的同龄人,她叫马丽(多媒体出示马丽最近碰到的六件事情,学生运用所了解的法律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分析了马丽的遭遇,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老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许多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如果我们做了就可能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说:不能随意偷看他人日记;不能私自搜查他人的私人物品;不能以违法行为去对抗违法行为等等。
这些都给我们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他人的行为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
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九、板书设计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一框走进法律一、我们身边的规则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二、生活离不开法律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十、课堂反思:本堂课较之以前,有较大的进步,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件制作花了很多心思,选用的资料都很新颖,符合政治课堂生活化、情景化、时政化的要求。
但由于各班学情不同,自己能力有限,再加上准备不够特别充分,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仍没有摆脱教师问学生答的习惯,个别问题的设置缺乏探究性,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从教学形式上来看,一味地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缺乏多样性。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愿意学、要学、想学。
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走进法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
本单元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偏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
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逐步行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的能力。
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重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难点:对法律规范、保护作用的理解。
四、设计理念以宏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激发学生法制观念为目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主动式地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五、教学过程1、我看规则(1)导入,揭题。
教师自编顺口溜一首。
题目:我好“烦恼”生活中,好无聊,太多太多的“规矩”,实在使我“烦恼”。
你看:早晨上学带胸卡,晚上按时要回家。
见了老师有礼貌,上课不能有迟到。
课上不让睡会觉,课下不让胡乱跑。
阅览室不能高声叫,考场严禁带小抄。
买饭必须要排队,打架斗殴更不许。
说话还要讲文明,办事还要讲诚信。
在家还要听父母,走路还看红绿灯。
一旦触犯国之法,失足便酿千古恨。
各种“规矩”数不清,使我天天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