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绪论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概况 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夏代。
早在春秋,我国就形成了 礼、乐、射、御、书、数。
美术教育存在的三种形态: 非形式化的美术教育、 准形式化的美术教育、 形式化的美术 教育。
形式化的美术教育: 是生产力进一步法站, 形式化的美术教育开始出现, 所谓形式化的 美术教育指的是学校美术教育,其特点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标准、有组织、有评估。
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年( 178 年)二月,因校址设在河南鸿都门而得名,被 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学校,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
五代两宋时期的考题:分为六科,多以(诗句) 为题,考核画家对其领悟和构思表现 的技巧。
唐明皇创制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 ( 翰林图画院) ,广招天下 (艺术人才) 以供奉朝廷, 并授予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等职。
课徒画稿: 明清时代, 一些画家常画一些册页小品和步骤图供弟子临摹练习, 这类示范 性作品后来被称为“课徒画稿” ,其中最著名且影响力极大的是沈心友编撰的《芥子园 画谱》。
《芥子园画谱》中,画稿的主要作者是:王概,王著,王臬三兄弟。
全分为三集:山水 画谱,梅兰竹菊画谱,花卉草虫花木禽鸟谱。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最早提倡了美育教育的方法, 注意个性化发展, 提倡因材施教; 汉代 创建了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学习和研究文学艺术的鸿都门学; 隋唐创置了我国历史上最早 的翰林书画院; 宋代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画学, 明清时期版画得 以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画家传授画法的“画谱”等。
癸卯学制: 1904 年 1 月 13 日,清政府再次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联名奏呈的 重订学堂章程, 《奏订学堂章程》 。
癸卯学制是我国经济法令公布, 正式在全国实行的一 个完整的近代学制。
它对整个国家和学校教育系统,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 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它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内容与现代科技和人文思想折中后的产 物,但却是废除科举以后的第一个学制, 是中国传统向新式教育转变的重要转折点。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马丹学习目的: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3.遵循学生的身心特征4.注重美术学科自身的性质5.学习借鉴和应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本课程的目的包括几个方面:1.智育的目的 2.德育的目的 3.美育的目的世界各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模式和改革趋势1.政府普遍重视美术的艺术教育2.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地扩展1)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2)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融合性3)美术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在广泛的美术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普通高中阶段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2.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强调评价结果,注重个性发展什么是课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组织和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的课堂与教学,和对学生造成影响,所有经验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计划什么是美术课程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选择和组织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美术教育教学和对学生美术素质形成影响的所有经验和活动的计划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主要渠道的相互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通过这个交往和活动是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素质什么是美术教学为了一定的美术教学目的,美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主要渠道的相互交往课程,是,是美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美术课程的性质1.美术课程的人文性2.美术课程的工具性3.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美术课程教学轮是研究美术课程教学活动及客观规律的科学它需要探讨具体研究那三个方面问题:1.研究教学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外部系统:教学组织、条件、环境、模式、经验问题)2.研究教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教师、学生、教材)3.研究教学各因素自身内在的联系美术课程需要解决的五个问题美术教学的目标研究1.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2.美术课程教学研究3.美术专业学生学习研究4.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美术课程教师论与社会学的关系1.学校美术课程教学与政治经济有着生生不息的关系2.学校美术课程教学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3.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思想总结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1.具有导向功能2.具有组织功能1)美术课程的组织功能2)教学的组织功能3.激励功能1)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认同2)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爱好兴趣相一致3)制定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要适中4.评价功能1)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过程的重要标准2)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1.伦理与政治价值取向:伦理政治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社会伦理政治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社会统治阶级对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应和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规定了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标准3.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强调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如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规定了富有个性化色彩的人的发展标准4.学课本位的价值取向对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几点1.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精华2.课程与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3.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要把我哪几点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础性2.课程与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与教学内容综合化4.课程内容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途径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2.确定教学材料,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教学工具3.开发和利用社会活动资源4.广泛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5.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作用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意义1.教学组织形式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2.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影响到美术课程质量3.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情感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4.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探索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规模、提高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优势,突出教师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教学质量5.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和检查缺点1.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2.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给予引导、启示、咨询和指点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个别化教学分两类一是针对在教材预习和复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辅导二是针对在学科内容相关的学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辅导个别化教学在教学中的意义1.课堂班级授课制的补充可以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2.从学生的实际需要与问题出发,有的放矢能解决实际疑难问题,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3.便于因材施教,给成绩优异者以指导,给后进生补课,促进学生全面提高个别化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1.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2.着重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知识深化问题3.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帮助,要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思考和学习方法现场教学活动形式1.分组教学2写生教学3.参观访问4.集体创作1)命题2)分配任务3)个人创作4)小组综合美术过程与教学过程美术教学的功能 1.教学功能2.发展功能3.教育功能4.审美功能美术教学内容概括为哪四个方面的特征1.美术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1)教师与学生是互为主体的关系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在主体地位2.美术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所谓教养是指体现美术学科中的知识技能所谓教育是指道德教育、品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3.知识掌握与认识过程的统一促进有效教学的途径1.有效的备课1)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计划2)做好钻研教材、组织教材、积累资料三项工作3)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结构和教学目标与方法三个因素2.有效上课1)教师讲授要能够吸引学生注意2)讲授要保持一定的节奏3)及时向学生反馈相关信息3.有效方法1)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科学合理并具有体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功底2)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学生选择有利的学习方法,创造性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4.有效组织1)宏观:课堂教学的外部组成形式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2)综观: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纵向的有班级教学形式、小组教学形式和个别教学形式;横向有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方法选择等3)微观: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如同步组织学习、分组组织学习和个别组织学习等教学模式特点:1)具有整体性2)操作性3)简约性4)开放性与有效性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实践,总结与概括,获得的经验与体验发展智慧与能力,形成积极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1)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为基点2)强调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和动态性3)提高学生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有哪些1.确定探究目标2.建立问题情境3.形成假说4.整合资料5.得出结论6.小结和反思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意义1.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2.有利于开展问题教学3.有利于开展情景教学4.有利于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合作教学模式什么事合作教学模式是相对于“孤立学习”的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发展性 2.人性化 3.合作性合作教学模式的程序1.确定目标任务2.建立学习小组3.安排学习资料4.展开学习活动5.提高学习效率合作教学模式的特点1.在小组的组织上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办法2.在学习任务的分派上采用了切块拼接法3.在学习成绩的计算上采取计算个人成绩和小组合计总分的方法即每个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任务,但小组中每个人的积分将加在一起,和小组的总分要进行比较,所以合作小组对后劲的成员要多加帮助,共同进步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2.有利于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3.有利于建立现代教学观、师生观、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是相对于接受学习方式而言的,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研究课题。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章绪论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第⼀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
《⼤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切事物教给⼀切⼈类,⽽⼤教学论就是把⼀切事物教给⼀切⼈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系列具体的要求;4.在理论上⾸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集体教学的新形式;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段;2.该书依据观念⼼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兴趣理论和学⽣的注意⼒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法;4.依据多⽅⾯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教育哲学命题。
提倡实⽤主义三⼤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操作活动来进⾏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童中⼼、经验中⼼、活动中⼼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教师中⼼、书本中⼼、课堂中⼼20世纪五六⼗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模式,在教学⽬的⽅⾯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段⽅⾯重视新技术⼯具的使⽤。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一)泰勒原理-主导的课程范式
1.思想渊源 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学习观;教育测验 运动 2.实践基础 八年研究(1934-1942)
(二)基本内容
1.学校应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What educational purposes should the school seek to attain?) 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what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can be provided that are likely to attain these purposes) 3.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How can these educatioan experiences be effectively organized?) 4.我们如何知道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How can we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purposes are being attained?)
二、课程论的诞生:学科形成阶段
1.一般认为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F. Bobbitt)出版的《课程》 (curriculum) 一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该书的问世使课程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 领域,标志着课程论的诞生。 2.博比特和查特斯的贡献
(一)博比特(F.Bobbit)的课程开发理论
概念重建主义的两种理论倾向
存在现象学课程论:个人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 在经验的发展;“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活 生生的经验 (lived experiences);个体是知识和文 化的创造者,而主要不是接受者;个体通过对 自我经验进行“概念重建”,意识水平不断提 高,最终达到人的自由和解放。 批评课程论,追求“解放旨趣”。课程是一种 社会的反思性实践,其构成因素是行动与反思。 课程就是行动与反思的统一,不只是一套要实 施的计划。课程开发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课程创 造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权力分配。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概况1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代。
2早在春秋,我国就形成了礼、乐、射、御、书、数。
3美术教育存在的三种形态:非形式化的美术教育、准形式化的美术教育、形式化的美术教育。
4形式化的美术教育:是生产力进一步法站,形式化的美术教育开始出现,所谓形式化的美术教育指的是学校美术教育,其特点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标准、有组织、有评估。
5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年(178年)二月,因校址设在河南鸿都门而得名,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学校,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
6五代两宋时期的考题:分为六科,多以(诗句)为题,考核画家对其领悟和构思表现的技巧。
7唐明皇创制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翰林图画院),广招天下(艺术人才)以供奉朝廷,并授予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等职。
8课徒画稿:明清时代,一些画家常画一些册页小品和步骤图供弟子临摹练习,这类示范性作品后来被称为“课徒画稿”,其中最着名且影响力极大的是沈心友编撰的《芥子园画谱》。
9《芥子园画谱》中,画稿的主要作者是:王概,王着,王臬三兄弟。
全分为三集:山水画谱,梅兰竹菊画谱,花卉草虫花木禽鸟谱。
10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最早提倡了美育教育的方法,注意个性化发展,提倡因材施教;汉代创建了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学习和研究文学艺术的鸿都门学;隋唐创置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翰林书画院;宋代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画学,明清时期版画得以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画家传授画法的“画谱”等。
11癸卯学制: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再次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联名奏呈的重订学堂章程,《奏订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是我国经济法令公布,正式在全国实行的一个完整的近代学制。
它对整个国家和学校教育系统,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它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内容与现代科技和人文思想折中后的产物,但却是废除科举以后的第一个学制,是中国传统向新式教育转变的重要转折点。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著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大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教学大纲《中小学教学论》是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专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美术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育)、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课程。
对美术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是每一位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师范学生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掌握规范的课堂教育教学理论,探索中学美术教学规律,促进中学美术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美术教材教法学科的应用理论特色,力求有所创新,反映现代美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新经验,为教育实习和做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好准备。
掌握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树立起素质教学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更好地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前导课程《教育学》的学习,对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是关于美术学科的专业教育理论的知识,与《教育学》有着相关的联系。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绪论(3学时)第一节,美术教学论的学科位置第二节,美术教育的本质第三节,中外美术教育简史1.基本要求:(1)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五大原则(2)掌握:中小学美术教学模式。
美术教学论的学科位置。
2.重点:了解美术教育的本质3.说明:讲授、课件、讨论、多媒体教学手段。
4.重点考核:美术教育本质(二)第一章美术教学的主体(3学时)第一节、美术教学的对象-----学生第二节、美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第三节、美术教学中的师生关系1.基本要求(1)了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第一要素和主体,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
(2)美术教学的构成要素2.重点难点重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难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说明:讲授、课件、讨论、多媒体教学手段。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练习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审美娱乐价值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2、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4、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故名思议,主要是依托形象进行的思维,美术学生的创作,始终是离不开生活中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它不像逻辑思维是靠概念,推理,数据和形式逻辑进行的思维。
5、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案例学习指导法所谓案例学习是一种通过具体的描述引入情境,呈现问题和疑难,进而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办法。
7、美术的教育价值美术教育价值是指人们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8、格式塔理论格式塔理论诞生于1912年。
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9、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 (178)二月。
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
10、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
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1)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1、课程的定义: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分析。
A理想课程。
B正式课程。
C感知课程。
D运作课程。
E体验课程。
课程有两层基本含义: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种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是学校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习进程。
2、课程表现形式:A课程改革方案。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学材料。
E课程表。
3、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1806年《普通教育学》是科学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诞生(或发展成熟)的标志。
4、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5、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6、教学的定义:从广义上教学就是教的人引导学的人学习一定文化的的专门活动,从狭义上,教学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专门环境里以特定的文化为内容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教学三要素说: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7、教学的基本规律:A教和学统一辩证的规律。
B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规律。
C传播知识、发展智能的规律。
D 知识能力教学和思想教育的规律。
第二章小学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1、关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P25)2、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A知识本位。
B社会本位。
C学生本位。
3、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区别:A课程内容规定的是学科某一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标准或要求;教学内容则是教师应对具体教学情境的,是具体的、个别的,并存在差异的。
B课程内容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不能作为学生直接掌握的对象,教学内容是具体、生动并动态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直接操作的对象;C课程内容是以书面的文字材料进行表述;教学内容则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字和非文字手段进行表征,不仅包括形式各异的素材内容,也包括一些活动、方法、观念、实践操作等。
4、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微观角度,A连续性原则。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第一章--美术教学论及其研究的对象
27
第二节 中小幼学生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二、初中阶段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二)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常见心理问题 2. 初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3)自我意识问题。 (4)个性心理问题。 (5)情绪问题。
30
第二节 中小幼学生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二、初中阶段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第一章
(三)初中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2.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美术创造力的教学策略 (1)策略一:把学生的“作业”称为“作品”,激发自信心。 (2)策略二:放手让学生“胡思乱想”,激发创意思维。 (3)策略三:让学生开开心心地“玩”,激发创造表现力。 (4)策略四:“君子动手也动口”,激发综合表现能力。
25
第二节 中小幼学生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二、初中阶段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一)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外形的变化。 (2)内脏机能的成熟。 (3)性的成熟。
第一章
26
第二节 中小幼学生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第一章
二、初中阶段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二)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常见心理问题
1. 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1)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 (2)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性。
14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小幼学生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一、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特征
(一)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理论
第一章
罗恩菲德、赫伯·里德的“工具论”强调通过美术教育活动 唤起儿童的创造性潜力,达到儿童艺术的发展(育人目的), 教育过程中其科目应该包含其中。艾斯纳的“本质论”强调美 术科目,认为美术教育是一种融合四门艺术课程的科学的训练 过程,通过美术教育去达到儿童的发展(育人目的)。
教学论(第一章:绪论)
教学论的发展期(20世纪早期)的特点
第一,在深入探讨已有的 “为什么教学” 、 “教学是什么”、“教学什么”和“怎样 教学”等问题的同时,重新提出了“应该 怎样教学”的问题,这实质上就是“教学 价值”问题。
三、教学论的发展期—— 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的背景
从经济上来说,资本主义从自由走向垄断,再到多样 化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与此相应, 教学思想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 展影响深远。 从政治上来说,战后,资本主义民主呈现多元化的趋 势,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则是一元化的发展趋势。 从科学技术来说,新的科学技术使知识总量大增,教 育技术也有很大发展。 从教育背景来说,从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 到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普遍进行教育改革,延长义 务教育年限,加强科学教育,改革课程与学制,精英 教育、天才教育、创造教育和终身教育得到认同。 所有这些使教学论的发展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近代教学论的三个阶段
17 世纪 —— 现实主义教学论,代表人物是捷克 的夸麦纽斯与英国的洛克; 18 世纪 —— 儿童发展理论的初步建立,代表人 物为法国的卢梭与瑞士的裴斯泰洛齐; 19 世纪 —— 传统教学论的形成,时代造就了德 国三位大教育家:赫尔巴特、福禄倍尔、第斯 多惠。
近代教学论的特点
现代教学论的特点
(1)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 (2)重视教学的科学化、民主化; (3)重视知识、智力与个性的和谐 发展; (4)百家争鸣,学派林立。
现代教学论的主要流派
实验主义教学论(20世纪初); 实用主义教学论(20世纪上半叶); 永恒主义教学论(30-50年代盛行); 要素主义教学论(30年代产生); 新行为主义教学论(30年代开始流行); 人本主义教学论(50年代开始流行); 结构主义教学论(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
课程与教学论绪论
36
(2)知识的类型
知识的类型是指语义记忆的类型,语义 知识可分为三类:
描述性知识,是属于事实性知识,主要描述 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 程序性知识,是指一系列操作程序或计算步 骤;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设计方法的知识,包括 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的一般方法。
要针对知识的不同性质特征来进行有效 的课程与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3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成立依据
为什么 why 课程与教学论存在的理论依据 包含内容 一、人的两重性 二、教育目的及实现 三、具体理论基础
24
一、人的两重性
象形字(原初概念,定义难)
1.关于人的解释
人是没有毛的动物。
人是两条腿的动物。 人是没有毛、两条腿的动物。
25
2.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
为课程与教学论“正名”。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包含内容: 一、几个相关概念辨析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与关系 三、我国研究现状
4
一、几个相关概念辨析
(一)教育学 (二)课程论 (三)教学论
5
(一)教育学
1.广义: 与教育相关的所有学科(跨系),包括教育总论、 思想政治、体育、心理学等(教育目的:五育)。 心理学
G、B。
2.中义: 对教育各类问题的研究,各级、各类、各科教育学。 (跨系) 3.狭义: 基本理论。包括总论、教学论、德育论、管理论。 总论: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等等。 教学论:课程论(内容)、教学论(途径)。 4.最狭义: 原理,即总论。
6
(二)课程论
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PPT课件
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1)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完本课后,你应该能够:
• 懂得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 在设计具体课程教学目标时能对小学美术课
程的总目标进行能动的选择和侧重 • 学会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 对教学目标进行细目分解
2
教案与教学设计
它们重要吗? 他们由哪些内容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又是什么?
3
《美丽的鱼》
条件:小学低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课时
作业:在10分钟内写出本课的教学 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4
一、教学目标的选择与侧重
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主体 2、教学目标表述的要素
6
三、教学目标的细目分解
教学目标 分解
具体的行为目标或操作目标
例如:《美丽的鱼》 教学目标之一:剪出各种各样的鱼
行为目标:感知各种各样的鱼 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能用想象的其他形状特征表现鱼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大小合适的鱼 能安全地使用剪刀剪下所画的鱼
11
7
学 生 ? 教 师 ?
8
表述的要素: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例如: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 用橡皮泥捏塑一只小动物 大致的形象。
9
课业类型 适用年级 内容分析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师课前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低年级“综合·探索”领域学习能力指 标
课标的表述: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或以造型游 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想结合的 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 创造和展示。
低年级儿童“造型·表现”领域学习的特点:
需具备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多元的 情知感识态和度才能、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等多 种条件。
第一节 低年级“造型·表现”领域学习能力指 标
课标的表述: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 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 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 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 趣。”
低年级儿童“造型·表现”领域学习的特点: 儿童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以 及情感等因素是影响儿童学习的重要方面。
低年级儿童“造型·表现”领域学习的特点:
为实现创意而进行设计和制作,需要 创作者具备思维、想象、创造、审美 以及动手能力等。
思维
低年级“设计·应用”领域能力指标:
■ 尝试媒材从事简单的组合与装饰 ■ 操作游戏 ■ 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
第三节 低年级“欣赏·评述”领域学习能力指 标
课标的表述:
感知
低年级“造型·表现”领域能力指标:
能力: 能力是保证人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 较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 尝试媒材,引发想象。 ■ 做游戏 ■ 自由表现
第二节 低年级“设计·应用”领域学习能力指 标
课标的表述:
“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 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 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 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 趣。”
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绪论
绪论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目的 ■课程 ■美术课程标准
上编
第一章 低年级儿童美术学习能力指标
读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了解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美术学习阶段 目标的规定
·认识影响儿童学习的因素以及能力的类 型
·讨论低年级儿童在不同领域的美术学习 中的特点
·理解低年级学段不同美术学习领域的能 力指标
“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 作品,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
低年级儿童“欣赏·评述”领域学习的特点:
欣 和视赏 语觉者 言感的 表受视 达觉等感多受种、能审力美和心心理理、 过言 程语 的思 综考 合 发展。
低年级“欣赏·评述”领域能力指标:
■ 接触各种自然物、人造物与艺术品, 建立初步的审美经验
低年级“综合·探索”领域能力指标:
■ 尝试各类媒材,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 分享和体验探索的乐趣
■ 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有主题或无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并以多种方式发表
思考与讨论
■ 如何理解能力及美术能力? ■讨论低年级儿童美术学习特点与该阶段
美术学习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