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0课那树同步练习(I)卷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那树 同步练习(一)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那树 同步练习(一)新人教版

那树同步练习(一)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佝偻..() 2、情侣.() 3、荫庇.() 4、猎.犬()5、栖.息()6、脚踝.骨()7、虬.须()8、碾.进()二、根据拼音书写相应的汉字1、jiáo()碎2、掩fù()3、离cháo()4、lā叭()5、头lú()6、碎gǒng()7、xù辉()8、陷jǐng()三、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2、电锯从树的身上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3、两星期后,树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成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四、本文斜井状物生动活泼,请分析下列句子特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1、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2、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也很有诗意。

五、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段话周道如砥引颈受戮一泻千里遮天蔽日隐姓埋名六、课文内容理解1、阅读课文回答:举例说明“那树”为人类作出了哪些功德。

答:总之,。

2、第6节中“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与第5节中“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上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形成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七、课内阅读巩固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公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

于是人死。

于是交通专家宣布那树要偿命。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身上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

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

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

与树为邻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的叹气,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气喘病。

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了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那树》同步训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那树》同步训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那树》同步训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课《那树》同步训练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虬.须(qiú)陷阱.(jǐnɡ)引颈.受戮(jìnɡ)B.模.样(mú)漩.涡(xuàn)难以置.信(zhì)C。

紊.乱(wěn)嚼.碎(jiáo)周道如砥.(dǐ)D.焦躁.(zào)踝.骨(huái)星临.万户(lén)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的“颈”应读jǐnɡ;B项中的“漩”应读xuán;D项中的“临”应读lín。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下列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泥泞.nìng佝偻.lǚB开旷.kuàng刽.子手guìC紊.乱wěn旋.涡xuàn D焦燥.zào默契.qì答案:B解析:分析:A项“偻“应读作“lóu",C项应是“xuán”涡,而D项“焦燥”应写为“焦躁”,只有B项音、形完全正确。

点评:解答本题,需做到音形兼顾.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1)

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1)

那树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屹( )立不动倒坍( ) 引颈受戮( )豁然开旷( ) 虬( )须周道如砥( )2.语句“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中“咬”“骨粉”和“呻吟”这几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3、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假如没有了绿,小鸟就没有了家园,我们目之所及全是灰白色,你会有怎样的感受?4、文章第一部分,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早期的“那树”的?表达了作者对“那树”怎样的感情?能力提高阅读“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

)回答文后问题1.第①段中“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作者这样写,意在表达什么?2.第③段中说树“是世袭的土著,是大地的效死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从全文看,上帝对那树施洗礼时所说的话,有的实现了,有的没实现。

(1)“没实现”的是什么?(2)没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两段写那树虽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这些内容为后文写它被锯倒并被肢解分裂作了铺垫,从而引发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B.第④段“电锯从树的躁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运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大树的惨遭砍伐,表现了人的愚昧和冷酷。

C.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

D.通篇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

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5. “老树是通灵的,他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

于是弱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他们远征而来。

”假如你是蚂蚁家族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些什么?(不超过100字)参考答案:达标训练1、yìtān lùkuàng qiúdǐ2、“咬”“骨粉”和“呻吟”这都是描写性、形象性很强的词语,再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图景。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10《那树》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面加横线的字的读音。

佝偻..()荫庇.()栖.息()脚踝.()虬.须()jiáo()碎离cháo() lā叭() xù辉()陷jǐn g()2.文学常识填空。

《那树》体裁是,作者是,他是(籍贯)当代作家。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呼之欲出....。

B.美国政府应以失败为契机,改弦更张....,以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C.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

D.许多人对PPA是什么,对人体有何危害仍执迷不悟....。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 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B. 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 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 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5.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开头两段写“那树”虽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这些内容为后文写它被锯倒并被肢解做了铺垫,从而引发人们深入的思考。

B.“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一句以诗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细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独特感觉,语言精练,形象逼真,节奏感强,而又蕴含丰富。

C.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

D.全篇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

“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二、课内语段阅读:①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那树》习题1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那树》习题1

《那树》习题1、第⑥段中“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作者这样写,意在表达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⑧段中说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全文看,上帝对那树施洗礼时所说的话,有的实现了,有的没实现。

(1)“没实现”的是什么?(2)没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5、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揣摩下列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2)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同步练习题-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那树》同步练习题-人教新课标版

那树【作家作品】王鼎钧, 当代著名散文大师,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兰陵人, 1949年去台湾, 1978年后移居美国纽约。

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 小说《单身汉的体温》、《透视》等。

【相关常识】王鼎钧与余光中余王二氏, 艺术风格和心理气质上存在差异, 余为雄健豪放, 王则沉郁顿挫;余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在情感内涵及表达方式上, 王则更为关注民族审美心理、文体体式多变异, 及散文容易空间的拓展上。

但他们两人可谓珠联璧合, 共同完成对现代散文传统的革新, 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石。

【相关背景】六十年代, 台湾社会进一步工商化, 经济飞速发展, 西方文艺思潮蜂拥而至, 散文界受现代主义的影响加深, 出现了不少新鲜作品。

《那树》运用小说的笔法, 写一棵茂盛的老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的困苦挣扎, 最后仍不免被砍伐命运的故事。

老树坚韧倔强的形象和最终逃不脱悲剧的命运给人留下深刻的反思, 它形象地表现了台湾工商社会在畸形发展中所付出的惨重代价, 即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遭受到冲击和毁灭性破坏。

【重点字词】倒坍: 倒塌。

引颈受戮(lù):意指遭到杀戮, 这里指被砍伐。

屹立(y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世袭: 这里指世代相传。

旭辉: 早上的阳光。

【主旨探究】这篇散文通过对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 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 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的深重感悟。

【写作技巧】⑴以大树的生命经历为线索, 以描写和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⑵语言生动、老练、简洁;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课文相关】写树的名句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阅读练习1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阅读练习1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那树》阅读练习1新人教版一、牛刀初试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的字注音。

(1)狭ài()(2)迁xǐ()(3)教诲()(4)畸形()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再将改正后的字写下面横线中。

销声匿迹锐不可挡脍炙人口枉费心机揠旗息鼓正仁君子直截了当穿流不息(1)(2)(3)(4)3.填入空格中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我们要把北京建设成经济发达、________、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国际大都市。

A.繁荣的文化、优美的环境B.文化繁荣、环境优美C.文化和环境、繁荣而优美D.繁荣文化、美化环境4.下面的词都是表示生命结束之意的:死,亡,卒,丧,牺牲,逝世,就义,殉职,遇难,去世,大去,夭折。

请根据不同语境,选择意思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A.2001年的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________65周年的纪念日。

B.刘胡兰昂首挺胸走向刑场,英勇________。

C.由于贫病交加,她的三个孩子都未满3岁就________了。

D.年仅19岁的女子特警队战士杨继军,在与歹徒的搏斗中,不幸以身________。

5.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除一些词语。

请从画线的词语中选出必须保留的项。

国务院总理关于机构改革问题的电视讲话,引起了①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近日以②来,北京③上海④杭州⑤浙江⑥江苏⑦等省市的各级⑧领导认真学习这一讲话精神⑨,并举行了各种座谈会。

舆论普遍⑩认为,精简机构势在必行。

必须保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给下面带数字的词填上恰当的词,组成成语。

A.一马________ 一见________ 不二________ 三心________B.三思________ 三令________ 四面________ 四海________C.五体________ 五湖________ 六亲________ 六神________D.七窍________ 七上________ 八仙________ 八面________E.九牛________ 九死________ 十全________ 十拿________ F.百发________ 百川________ 千头________ 千变________G.万无________ 万马________ 万象________ 万古________二、阅读过关斩将1.玫瑰树根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九年级下册10.那树同步练习1

九年级下册10.那树同步练习1

10.那树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屹()立不动倒坍()引颈受戮()豁然开旷()虬()须周道如砥()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稀稀落落难以致信老态龙钟B.引径受戮徒劳无用绿叶成荫C.屹立不动沉默寡言周道如砥D.星临万户天像庄严豁然开旷3、下列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大病初愈的他,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沉稳。

B、日月光华,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昔日的林荫小道,如今已是周道如砥。

C、犯了错误的儿子听说父亲要回家了,赶紧逃到了奶奶那儿寻找荫庇。

D、八年抗战期间,我们的许多革命英雄引颈受戮,视死如归。

4、选词填空。

⑴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坚固牢固)⑵只有那树()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

(挺立屹立矗立)5、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⑴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

()⑵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所提及的这棵老树,因为它给行人纳凉,给鸟栖身之所,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又给情侣以温馨的感觉,所以作者认为它被砍是不应该发生的事。

B、老树惨遭屠杀的根本原因是树没有脚,他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为人类无私奉献是他的职责。

C、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他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发展让路的主旨。

D、作者借写老树的命运,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二、拔高过关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①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

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

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那树同步练习(I)卷

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那树同步练习(I)卷

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那树同步练习(I)卷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56分)1. (2分) (2017九上·岳池期末)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襁褓(qiáng)汲取(jí)恣睢(suī)吹毛求疵(cī)B . 狡黠(xiá)惩罚(chéng)诘难(nán)咬文嚼字(jiáo)C . 扶掖(yè)谮害(zèn)朴刀(pú)五行缺土(xíng)D . 慰藉(jiè)枘凿(ruì)拙病(zhuó)不省人事(xǐng)2. (2分)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广播孔子学院由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与中国孔子学院总部携手创建,以广播孔子课堂、无线广播、在线广播等为载体,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传播中华文化,教授汉语,②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通过它享受学习汉语服务,成为各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A . 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宣讲中华文化,教授汉语②为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学习汉语提供服务B . 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②通过它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享受学习汉语服务C . 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宣讲中华文化,教授汉语②通过它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享受学习汉语服务D . 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②为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学习汉语提供服务3. (3分)为下列句子依次选择正确的关联词。

A.只有但 B.即使也 C.只有而且①________那棵树屹立不动,________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

②________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________树顶仍在雨后③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________是神话作家________不曾说森林逃亡。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10《那树》同步练习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10《那树》同步练习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10《那树》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面加横线的字的读音。

佝偻..()荫庇.()栖.息()脚踝.()虬.须()jiáo()碎离cháo() lā叭() xù辉()陷jǐn g()2.文学常识填空。

《那树》体裁是,作者是,他是(籍贯)当代作家。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呼之欲...出.。

B.美国政府应以失败为契机,改弦更张....,以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C.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

D.许多人对PPA是什么,对人体有何危害仍执迷不悟....。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 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B. 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 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 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5.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开头两段写“那树”虽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这些内容为后文写它被锯倒并被肢解做了铺垫,从而引发人们深入的思考。

B.“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一句以诗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细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独特感觉,语言精练,形象逼真,节奏感强,而又蕴含丰富。

C.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

D.全篇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

“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二、课内语段阅读:①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那树》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第十课《那树》同步训练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虬.须(qiú)陷阱.(jǐnɡ)引颈.受戮(jìnɡ)B.模.样(mú)漩.涡(xuàn)难以置.信(zhì)C.紊.乱(wěn)嚼.碎(jiáo)周道如砥.(dǐ)D.焦躁.(zào)踝.骨(huái)星临.万户(lén)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的“颈”应读jǐnɡ;B项中的“漩”应读xuán;D项中的“临”应读lín。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下列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泥泞.nìng佝偻.lǚ B开旷.kuàng刽.子手guìC紊.乱wěn旋.涡xuàn D焦燥.zào默契.qì答案:B解析:分析:A项“偻“应读作“lóu”,C项应是“xuán”涡,而D项“焦燥”应写为“焦躁”,只有B项音、形完全正确。

点评:解答本题,需做到音形兼顾。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3.阅读下列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qì___________,不在多言。

与树为邻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息,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哮chuǎn___________病。

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huò______________然开旷,像tuò______宽了几尺。

答案:契|喘|豁|拓解析:分析:这是这节课中的重点字。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那树》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那树》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10那树王鼎均邱孔龙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1.下列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泥泞.nìng 佝偻.lǚB开旷.kuàng 刽.子手guìC紊.乱wěn 旋.涡xuàn D焦燥.zào 默契.qì解析:解答本题,需做到音形兼顾,A项“偻“应读作“lóu”,C项应是“xuán”涡,而D项“焦燥”应写为“焦躁”,只有B项音、形完全正确。

答案:B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稀稀落落难以致信老态龙钟B引径受戮徒劳无用绿叶成荫C屹立不动沉默寡言周道如砥D星临万户天像庄严豁然开旷解析:本题A项中“难以致信”应改为“难以置信”,B项“绿叶成荫”书写有误,正确的书写形式应是“绿叶成阴”,D项“天像庄严”中“像”书写有误,应改为“象”。

只有C项没有错别字。

答案:C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原义和语境义。

,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原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境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来形容周朝的政治清明,平均如一。

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4.《那树》作者,(籍贯)当代家,主要散文作品有。

答案:王鼎均台湾作《人生三书》课中10分钟(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 本文语言生动、老练,摘抄你最喜欢的三个词语,并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能力,用它们写一段话。

摘抄:写一段话:2.选词填空。

⑴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坚固牢固)⑵只有那树()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

(挺立屹立矗立)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要区分这两组近义词细微的差别及各自的用法,还应认真阅读文章,注意典型词语在文中的运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同步训练:10那树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同步训练:10那树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dǎo tān( )了不少,只有那棵树yìlì( )不动。

(2)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xuán wō( )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

(3)它们的传统是yǐn jǐng shòu lù( ),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

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 )(2)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 )(3)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 )(4)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

( )3.下面语段中,画线处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B)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

(C)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D)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质量。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主要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但有几处是引用他人的话,这些引用的传说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B.第9段中“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一语渲染了树被伐倒之时庄严、悲壮的气氛。

C.课文以议论结尾,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D.课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那树”真实的性灵,给人以沉重的悲剧感。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从课文第2~5段看,“那树”为人类做了哪些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段中,“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绿得更深沉”这句话表现了“那树”怎样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树被伐倒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对伐木工人挖走树根的描写耐人寻味,请赏析下列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0课那树同步练习(I)卷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56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翡翠fěi摒bǐng弃骨ɡū朵无边无垠yínB . 热忱chén解剖puō胸襟jìn强qiánɡ聒不舍C . 伫立zhù挑逗tiǎo咫尺zhǐ争妍yán斗艳D . 秀颀qí陆离lù狭隘yì风格迥jiǒnɡ异2.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有些家长只知道给孩子钱,却不知道怎样教孩子合理地花钱。

B . 学校就像一个温馨的家,让我们感到安全、亲切、温暖、快乐。

C . “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孩子喊道:“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

”D .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3.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dǎo tān________了不少。

(2)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xīng lín wàn hù________,天象庄严。

(3)它们的传统是yǐn jǐng shòu lù________,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

(4)现在,日月光华,zhōu dào rú dǐ________,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4. (2分)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 对于这些问题,每个公民乃至我们高中生都不能忽视,因为它们关系到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养成。

B . 这家工厂之所以造成年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领导不善于经营管理,二是由于工人的基本素质太低。

C . 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判了他在文艺创作上的某些观点,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批判是失之偏颇和慎重的。

D .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5. (2分)结合语境,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 . 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销魂:十分钟爱并陶醉其中。

B . 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

驻足:停留并做充足(的欣赏)。

C . 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摧毁了形式美。

煞它风景:这里是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D .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

高潮:画卷的最精彩部分。

6. (10分)阅读《木兰诗》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诗句。

7. (20分)品味精妙。

(1)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2)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3)挨打时,他总是说:“不痛,不痛。

”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的笑,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8. (15分)阅读文章《家》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回答小题。

(1)为什么说“船就是渔民的家”?(2)你如何理解“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3)本节最后一段中“点点帆影”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祈祷?(4)作者说:“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9. (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雪一化就有路了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困扰。

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

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

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词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

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

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

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

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

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

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

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

我拖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

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说道。

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拍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亲戚?朋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

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

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

”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

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

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融化。

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

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1)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激愤恼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中第十五段划线的“病人”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根据选文内容,补写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

(5)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10. (15分)鼾声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

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

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

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

他说:“嗯,睡吧。

”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

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

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

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

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

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

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

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本文以________ 顺序展开情节,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

________(2)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________ 。

此题考查比喻的作用,但需要结合语境分析。

(3)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________ 。

(4)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1)第一次是因为;(2)第二次是因为。

(5)文中画波浪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________ 叙,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 。

(6)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________ 。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56分)1-1、2-1、3-1、3-2、3-3、3-4、4-1、5-1、6-1、7-1、7-2、7-3、8-1、8-2、8-3、8-4、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10-5、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