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分析和系统性评价
临床研究的研究方法比较
临床研究的研究方法比较临床研究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评估和验证新的医疗技术、药物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对于临床研究的结果具有重大影响,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不同类型的证据。
本文将比较几种常见的临床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
1. 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是一种长期的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跟踪一组受试者并记录其曝露和结果,来评估曝露对结果的影响。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联性,但结果仍然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2. 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是通过回顾过去的数据来评估曝露对结果的影响。
它可以快速获取大量数据,并发现可能的相关性,但受试者选择和数据收集的回顾性本质可能导致偏倚。
3.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最常见的临床研究方法之一,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评估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的效果。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控制潜在的干扰因素,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但是受试者的选择和随机化过程可能存在偏倚的风险。
4. 配对对照试验配对对照试验是一种改良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通过将相似特征的受试者配对,一个接受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另一个接受传统的治疗方法或药物,来减少记性因素的干扰。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潜在的干扰因素,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5.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在特定时间点上对人群进行调查和观察的研究方法,来了解患病率、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人群特征和潜在的关联性,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6.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在疾病发生后选择病例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比较的研究方法。
它可以快速评估疾病和暴露之间的关系,但有可能受到选择和回顾性偏倚的影响。
7.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将多个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和综合的方法,以获取更准确的结论。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高水平的证据,但需要高质量的原始研究作为基础,并需注意可能的出版偏倚。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循证医学的快速发展,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成为评估和整合循证证据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和做出更可靠的决策。
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过程中,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系统评价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1. 搜索和筛选研究文献: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可以系统地搜索和筛选与循证针灸相关的研究文献。
这确保了指南的开发者能够获取尽可能全面和准确的证据信息,从而做出更可靠的推荐。
2. 评估证据质量:系统评价可以通过评估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结果可靠性来评估循证针灸研究的证据质量。
这有助于指南开发者确定哪些研究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3. 整合和综述证据:系统评价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整合和综述各项研究的结果。
通过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供更可靠和全面的证据,支持循证针灸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
二、荟萃分析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1. 整合和提升样本量:针灸治疗的研究样本量通常相对较小,造成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通过荟萃分析,可以整合多个研究的样本量,提升统计分析的效力,增加对针灸疗效的准确评估。
2. 评估治疗效果:荟萃分析可以帮助评估针灸治疗的效果,包括症状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等指标。
通过合并多个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到更可靠和准确的疗效评估。
3. 检测异质性:荟萃分析还可以用于检测研究结果之间的异质性,即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
这有助于指南开发者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优势1. 全面回顾证据: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可以全面回顾和整合针灸临床实践的循证证据,减少偏见的影响,提供更客观和可靠的指南。
2. 高水平证据支持:通过评估研究的质量和进行荟萃分析,可以提供高水平的证据支持,使指南的推荐更加可信和可靠。
流行病学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流行病学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两个重要的方法,用于整合、评估和总结相关研究的结果。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流行病学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概念和目的系统评价是根据既定的研究问题,结合科学方法,对所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检索、筛选、评估和总结的过程。
其目的是评估某一特定健康问题的证据,以支持决策制定或制定治疗方案。
系统评价的目标是提供可靠的证据,以便做出可信的健康推荐。
荟萃分析是系统评价的一个重要步骤,它通过统计方法将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合并和汇总,从而得到更稳定、可靠的结果。
荟萃分析可以定量评估特定研究问题的各项指标,并提供统计学上的判断。
二、方法和步骤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明确需要评估的健康问题,并设定明确的研究目标。
2. 制定筛选标准:明确纳入和排除各类研究的标准,例如研究设计、样本量、质量评估等。
3. 检索文献:采用系统性的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包括各类数据库、期刊、会议论文等。
4. 筛选文章: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章。
5. 评估质量: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等。
6. 提取数据:从纳入研究中提取相关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干预措施、结果等。
7. 分析数据:将提取的数据进行合并和分析,计算总效应和相应的统计学指标。
8. 进行荟萃分析:根据数据的多样性、同质性等,决定是否进行荟萃分析,采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9. 解释结果:对荟萃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包括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影响因素等。
10. 制作报告:将整个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进行报告,包括方法、结果和结论。
三、应用与局限性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评估和总结特定健康问题的证据,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尤其在医学领域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类分级和来源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类分级和来源在当代医学领域中,临床研究证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为医生们提供决策和诊疗方案的依据,帮助他们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然而,如何判断临床研究证据的可信度和推荐程度,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类分级和来源,为读者拓宽知识视野,帮助其理解和应用这些研究证据。
I.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类临床研究证据可以按照其研究设计和方法的可靠程度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1. 随机对照试验(RCT)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高质量研究设计,其将患者随机分配到接受不同干预措施的组别,旨在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
RCT通常采用双盲方法,以减少主观偏见的影响。
这类研究被认为是证据等级最高的类型,因为其方法学严谨,结果可靠性较高。
2.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通过比较患者群体中接受不同干预措施的人数来评估其效果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没有为参与者随机分配治疗措施,这类研究在证据等级上较RCT为低。
3. 剖析性研究剖析性研究是对已发生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的研究类型。
常见的剖析性研究包括病例报告和系列案例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得出临床观察和经验结论,虽然无法证明因果关系,但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起到引导研究的作用。
II.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级为了评价临床研究证据的可信度和推荐程度,研究结果常被分级。
常见的分级体系包括:1. GRADE证据评级GRADE系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证据评级体系。
该系统根据研究的质量、反应一致性、指导力和安全性等因素来评估证据等级,分为高、中、低和极低四个等级。
高等级的证据意味着人们可以有较大的信心推荐这种干预措施。
2. 联邦机构证据分级一些联邦机构也采用自己的证据分级系统,如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的A、B、C、D等级。
这些等级根据不同证据的质量和推荐程度,来帮助医生们做出决策。
III. 临床研究证据的来源临床研究证据可以来自多个渠道。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来源:1.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发布临床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
罕见病的疗效评估与效果监测
罕见病的疗效评估与效果监测罕见病是指发病率低于每10万人中5例的疾病,由于患者数量较少,研究和治疗这些疾病的难度较大。
因此,对于罕见病的疗效评估和效果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罕见病的疗效评估方法和效果监测的重要性。
一、罕见病的疗效评估方法1.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评估罕见病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可以比较新药物或治疗方法与常规治疗的疗效差异。
临床试验需要严格的研究设计和伦理审批,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者与非患者之间的差异,评估治疗效果。
对于罕见病来说,病例对照研究可以提供更多的病例数据,增加研究的可靠性。
3.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将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可以评估不同研究的疗效结果,并提供更加准确的结论。
对于罕见病来说,由于研究数量有限,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研究数据,提高评估的可靠性。
二、罕见病的效果监测的重要性1. 评估治疗效果罕见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效果监测可以及时评估治疗的效果,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调整治疗方案的决策。
通过效果监测,可以了解治疗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2. 提供科学依据效果监测可以提供科学依据,为罕见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通过监测治疗效果,可以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为医生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促进研究和创新效果监测可以为罕见病的研究和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监测治疗效果,可以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为研究人员提供研究方向和创新思路。
三、罕见病的效果监测方法1. 临床观察临床观察是一种常用的效果监测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治疗的效果。
临床观察需要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及时发现治疗效果的变化。
2. 检测指标监测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客观评估治疗的效果。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效果,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医学技术与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讲解
医学技术与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讲解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性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技术不断更新,医疗行业也得以迅速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面临着如何评估这些新技术对患者医疗效果的问题。
因此,准确评估医学技术与医疗效果成为了当今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正确的评估医学技术与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新技术在治疗方面的真实效果。
其次,它可以促使科研人员对已经存在或正在发展中的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改进,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获得满意治疗结果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准确和可信度较高的评估方法。
二、常见的医学技术评估方法1.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最常见也是最传统的一种评估方法。
通过将参与者分配到不同组别(例如:接受新技术和接受传统技术的组别),并对两组的医疗效果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差异。
临床试验需要按照预定的研究设计,在实验条件下进行,并具有一定的严格性和科学性。
2.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系统评价是将一系列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和分析,旨在得出结论并评估特定医学技术的效果。
而荟萃分析则是对多个单独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汇总数据来抽取结论。
这两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为它们可以排除个别倾向性观察结果,提供更客观和全面的信息。
3.健康经济学评估健康经济学评估主要关注新医学技术带来的成本效益。
它基于资源有限这一前提,通过比较不同技术或治疗方式在成本、效果以及货币价值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最优解决方案。
这种评估方法对于制定合理医疗资源配置策略,保障医患双方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的考虑因素在选择医学技术评估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针对评估目标和具体问题,要选择合适的定量或定性指标来衡量医疗效果。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生存率、临床表现改善程度、患者满意度等。
其次,要考虑数据来源和可行性。
一些评估方法需要依赖大样本临床试验或系统回顾研究等大量数据,而其他方法则可以通过患者观察及问卷调查等直接获取数据。
第四讲 临床医学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
第四讲临床医学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临床医学科研是指在医学临床实践中进行的研究,旨在提高医学临床实践的质量、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为了有效开展临床医学科研,研究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临床医学科研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是一种经常应用于临床医学科研的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研究对象是一个相对健康的人群,通过对这个人群的观察,研究人员可以了解该人群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某种疾病或者其他导致发病的因素。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核心是长期的随访观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观察某种罕见疾病的发病原因。
该方法的核心是选取一组已经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然后再从相同的人群中选择一组健康对照组作为对比,分析两组人群在某些暴露因素上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人员可以初步判断某种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无相关性。
三、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药物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或其他对照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
随机对照试验具有高度控制的特点,可以减少其他干扰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四、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通过一次性的调查,收集人群特定时间点的信息。
横断面研究可以了解人群在某一时期的疾病发生情况和与之相关的因素,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然而,横断面研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相关性的信息。
五、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是一种综合评价医学证据的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是系统地检索、筛选、评价和综合已有的研究文献,从而得出对某个研究问题的结论。
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具有高度科学性和客观性,可以提供比单个研究更可靠的证据,为医学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5级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5级循证医学是一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疗实践方法。
为了确立证据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循证医学采用了一套严谨的证据分级标准。
这些标准将不同类型的证据分类为五个级别,用以评估证据的质量和推荐适用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的五个级别及其特点:一级证据: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一种高级别的证据,它聚合了多个相关研究的数据。
这些研究必须具备高质量的设计和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通常由专家小组进行,他们会对各个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并综合研究结果得出结论。
一级证据在循证医学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因此对于制定治疗指南和推荐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级证据: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循证医学中最常见的研究设计。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或对照组,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
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和执行能够排除干扰因素,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二级证据在循证医学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治疗效果信息。
三级证据:临床队列研究临床队列研究是一种通过跟踪观察参与者的实际治疗结果来评估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
参与者的选择不是由研究人员随机确定的,而是由临床实践和患者自身选择所决定。
临床队列研究提供了更贴近真实临床环境的治疗效果信息,但由于没有随机分组,存在一定的偏差风险,因此其证据级别较低。
四级证据: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的观察性研究方法,它通过对患者群体中已经发生事件的个体进行研究,来评估治疗方案的效果。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简单,成本低廉,但存在较大的回忆偏差和选择偏差的风险。
因此,其证据级别较低,只能作为辅助证据来支持其他更可靠的研究结论。
五级证据:专家意见或临床经验专家意见或临床经验是循证医学中最低级别的证据。
它们基于医生的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可能受到主观因素和偏见的影响。
因此,专家意见和临床经验只能作为经验性的指南,而不能被视为可靠的科学证据。
医学研究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医学研究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医学研究的进展离不开科学准确的评价和分析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逐渐成为医学研究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本文将介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定义、原则、步骤以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系统评价的定义与原则系统评价是一种集中整合、归纳和分析大量相关研究证据的方法,旨在回答具体的研究问题并提供最佳的证据支持。
其基本原则包括:1.明确定义问题:系统评价要明确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评价的关键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系统搜索文献:评价者需系统地搜索相关的研究文献和数据库,以确保获取和纳入所有相关的研究。
3.严格筛选研究: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评价者应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评估和筛选,以保证所选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
4.综合分析结果:评价者要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和统计分析,并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5.评价质量和风险:系统评价需要对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和风险进行评估,以提供可靠的评价结果。
二、荟萃分析的定义与步骤荟萃分析是系统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对纳入系统评价的研究进行统计合并和量化分析的过程。
荟萃分析的步骤如下:1.数据提取:从纳入的研究中提取关键数据,包括样本规模、效应量和可靠性指标等。
2.统计合并:根据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合并分析,计算总体效应量并进行置信区间的估计。
3.检验异质性:通过统计检验判断纳入研究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以决定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
4.敏感性分析: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主要研究特点和方法的影响。
5.发布偏倚评估:评估荟萃分析结果的发布偏倚风险,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疗效评价: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可以提供多个研究的疗效比较结果,帮助医生和临床决策者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2.不良事件评估: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可以全面评估某项治疗或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以指导临床实践和风险管理。
医疗器械的临床评价与效果评估
医疗器械的临床评价与效果评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然而,如何进行医疗器械的临床评价以及评估其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医疗器械的临床评价和效果评估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一、医疗器械的临床评价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旨在评估其在真实世界的使用环境下的效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些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医疗器械的设计、性能和制造质量,还需要考虑患者生活质量和医疗资源利用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方法:1. 临床试验:通过对有选择性的患者群体进行实验,评估医疗器械的效果和安全性。
这些试验需要符合一定的研究设计和伦理要求,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2. 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跟踪一组接受医疗器械治疗的患者,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长期随访数据,对医疗器械在真实世界中的效果进行评估。
3. 回顾性病例研究:通过回顾医疗记录和患者数据,评估医疗器械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种方法对于那些难以进行前瞻性研究的医疗器械尤为重要。
二、医疗器械的效果评估医疗器械的效果评估旨在评估其在真实世界中的效果和治疗结果。
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准确的治疗决策,并为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器械效果评估方法:1. 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通过整合和分析多个研究的结果,评估医疗器械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证据,对医疗器械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2. 实施指南和临床路径: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制定相应的指南和临床路径,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
这可以确保医疗器械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并提高其治疗效果。
3. 患者报告结果:通过收集患者关于医疗器械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报告,评估其效果。
这可以提供患者的主观感受,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效果进行补充评价。
三、医疗器械评价与评估的重要性医疗器械评价与评估对于患者和医疗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准确的治疗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有效性评价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有效性评价药物有效性评价是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筛选与管理的重要环节。
针对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有效性评价,旨在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同时为医保支付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医疗费用压力,保障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就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的药物有效性评价进行探讨。
一、药物有效性评价的概念和意义药物有效性评价是指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技术,评估药物治疗效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药物有效性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药物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促进合理用药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药物有效性评价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有效性评价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治疗失败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 为医保支付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药物有效性的评价,可以确定药物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医保支付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降低医疗费用压力。
3. 促进合理用药和优化资源配置:药物有效性评价可根据不同药物的疗效进行比较,为医生提供合理用药建议,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避免资源浪费。
二、药物有效性评价的方法1. 临床试验: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对照治疗的比较,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分为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否明显优于对照组。
2. 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通过系统地收集、筛选和分析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荟萃分析可以将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整合,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 观察研究: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实际应用情况,评估药物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观察研究可以反映药物的实际应用效果,对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进行评估。
三、药物有效性评价的标准药物有效性评价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常用的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疗效评价:针对不同疾病,确定药物的主要疗效指标,如症状缓解、病情改善、生存率延长等,并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
临床研究对药物疗效评价的标准
临床研究对药物疗效评价的标准临床研究是评估药物疗效的重要手段,其结果对于指导临床应用和药物审批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可靠的临床研究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临床研究对药物疗效评价的标准。
一、随机对照试验的标准随机对照试验是最常用的评价药物疗效的方法之一。
在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时,需要遵循以下标准:1. 随机分组:将参与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降低实验结果的偏倚性。
2. 盲法(双盲或单盲):受试者和研究人员在试验过程中不知道自己所属的组别,以减少主观影响。
3. 样本容量计算:需要根据预估的效应大小、显著性水平和统计检验方法来计算合理的样本容量。
4. 严格的入选和排除标准:根据研究目的,明确参与试验的患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临床观察研究的标准临床观察研究是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来评价药物疗效的方法。
在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时,需要遵循以下标准:1. 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选择适当的观察指标和评估方法。
2. 病例选择的合理性:选择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患者,并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合理的随访。
3. 数据采集和分析:采集患者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三、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标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综合评价多个研究结果来获取更加可靠的结论的方法。
在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时,需要遵循以下标准:1. 研究筛选的透明性:明确研究的筛选过程,包括文献检索的策略、研究选择的标准等。
2. 数据抽取和分析:提取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合并不同研究的结果。
3. 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根据文献质量、偏倚风险等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可信度进行评估。
四、其他评价方法的标准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还存在其他评价药物疗效的方法,例如队列研究、案例对照研究等。
对于这些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设计和目的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原则。
医学统计学常见资料类型
医学统计学常见资料类型一、病例报告病例报告是医学统计学中常见的资料类型之一。
病例报告是指医生或研究者对某个疾病或病例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文献。
病例报告通常包括病人的个人信息、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和预后等内容。
通过病例报告,医生们可以分享疾病的病情特点、治疗经验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队列研究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观察一组人群,并根据他们的暴露情况和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队列研究可以分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在人群中选择一组暴露和非暴露两组人,然后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以确定暴露对发病的影响。
回顾性队列研究是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已有的队列数据,以探究暴露和发病之间的关系。
三、交叉研究交叉研究是医学统计学中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
交叉研究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一组人群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然后根据暴露和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交叉研究可以分为前瞻性交叉研究和回顾性交叉研究。
前瞻性交叉研究是在人群中选择一组暴露和非暴露两组人,然后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随访,以确定暴露对发病的影响。
回顾性交叉研究是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已有的交叉研究数据,以探究暴露和发病之间的关系。
四、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研究设计之一。
随机对照试验是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治疗方法或安慰剂,然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可以消除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有效评估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五、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医学统计学中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
系统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评估和整合已有的研究结果,以回答特定的研究问题。
荟萃分析是对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证据,指导临床决策和制定医学政策。
临床研究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临床研究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临床研究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而在进行临床研究时,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对已有的研究进行综合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的概念、步骤和重要性,以及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一、系统评价的概念和步骤系统评价是一种通过检索、审查、选择和综合整理相关研究,以回答特定研究问题的方法。
它的目的是准确、全面地评估某一特定健康问题的证据。
具体而言,系统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明确研究问题和目的。
研究人员需要明确要回答的研究问题,并设定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第二步是制定包含搜索策略的研究计划。
研究人员需要制定明确的搜索策略,以确保能够检索到所有相关的研究。
第三步是进行文献检索。
研究人员需要通过特定的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文献,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
第四步是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研究人员需要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估,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从中提取关键数据。
第五步是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
研究人员需要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以得出结论。
第六步是撰写系统评价报告。
研究人员需要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撰写系统评价报告,清晰地呈现出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二、荟萃分析的概念和应用荟萃分析是一种将多个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和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合并样本量更大的研究,增加统计力量,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荟萃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汇总研究的基本信息。
研究人员需要收集每个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样本量、研究设计和发表时间等。
第二步是汇总研究的主要结果。
研究人员需要将每个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如风险比、效果量等。
第三步是计算整体效应量。
研究人员需要对纳入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统计计算,得出整体的效应量,并进行相关的统计检验。
第四步是进行结果解释和讨论。
临床医学中的综合评估方法
临床医学中的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收集、整合和评估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验结果等信息,为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临床医学中的综合评估方法,包括系统评价、临床决策规则和病例分析等。
一、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一种通过系统性收集、整合和分析大量研究数据的方法,以获取更可靠的结论和证据。
它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诊断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
系统评价的步骤包括明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收集相关研究文献、评估研究质量、数据提取和分析等。
1.明确研究问题在进行系统评价之前,需要明确研究问题,例如疾病的治疗效果、诊断准确性等。
明确研究问题有助于指导后续的研究设计和文献筛选。
2.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不同的研究问题需要选择不同的研究设计,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对于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3.收集相关研究文献收集相关研究文献是系统评价的核心步骤之一,它可以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手动筛选文献和联系专家等方式进行。
收集到的文献应包括所有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
4.评估研究质量评估研究质量是系统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使用评估工具(如Cochrane风险偏倚工具、Newcastle-Ottawa量表等)来判断研究的内部和外部有效性。
5.数据提取和分析在评估研究质量之后,需要从选定文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数据合并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合并方法包括Meta分析和荟萃分析等。
二、临床决策规则临床决策规则是一种通过结合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证据,对患者进行分类和评估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判断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
1.判断标准的建立临床决策规则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明确的判断标准,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分类和评估。
判断标准应基于最新的研究证据,同时也要考虑到临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2.规则的制定和验证根据判断标准,制定相应的规则,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
文献综述分类的五种方法
文献综述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范围和方法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五种分类方法:
1. 主题综述:针对某个特定主题或问题,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检索、分析和综述。
主题综述有助于深入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 元分析:元分析是一种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的方法。
通过对多个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元分析可以得出更可靠、更精确的结论。
元分析在医学、心理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3. 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对现有研究进行全面评估的方法。
通过筛选、评价和综合相关研究,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旨在得出关于某个问题的最佳证据。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通常用于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学价值。
4.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深入挖掘和分析具体案例的方法,以了解现象、问题或事件的内在机制。
案例研究可以用于多个领域,如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
5. 背景式综述:这是文献综述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出现。
背景式文献综述介绍某一研究问题的意义、背景情况,将该研究问题置于一个大的相关研究背景下,让读者了解到该研究在整个相关的研究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和位置。
读者可以从背景式综述中看到该研究问题与前期研究的相关性,并了解到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文献综述的
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文献综述方法介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应用
文献综述方法介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应用文献综述是指对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科研工作中,文献综述是获取背景信息、明确研究问题、指导研究方向以及评估研究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文献综述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评价的概念系统评价是一种系统性地收集、归纳、分析和综述相关研究的方法,旨在提供客观、可靠和全面的证据,从而回答特定的研究问题。
系统评价通常包括明确的研究目的、可重复的搜索策略、评估研究质量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对研究结果的整合和总结。
系统评价的步骤主要包括定义研究问题、制定评价策略、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和提取数据、评估研究质量、分析数据和撰写综述报告。
通过系统评价,研究者可以了解到已有研究的整体趋势、结论的稳定性以及存在的不一致性。
二、系统评价的应用1.指导政策制定和实践决策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系统评价,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可以获取有关特定政策或实践的有效证据,以指导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在医疗领域,系统评价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2.发现研究的知识空白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系统评价,研究者可以发现某一领域内尚未被充分研究的问题和知识空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重点。
例如,在环境科学领域,系统评价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到环境污染影响的盲点,促进相关研究的展开。
3.提高研究效率和资源利用系统评价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发挥现有研究的最大价值,提高研究效率和资源的利用。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整合和总结,研究者可以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并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在重复研究上。
三、荟萃分析的概念荟萃分析是指将多个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从而得出一个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总体结论的方法。
荟萃分析通常包括明确的研究问题、确定包含和排除研究的标准、提取研究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
荟萃分析的步骤主要包括制定分析计划、收集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解释和呈现结果。
D-二聚体在诊断假体周围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程崇杰 1,2,3,闫 延 3,4,张启栋 1,3,郭万首 1,2,3
文章快速阅读:
文章特点— △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
文献检索与筛选
是关节外科临床的一 大难题,也是假体科 学与工程的一项重要
对 PubMed,Embase, Web of Scry 数 据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Vol 25|No.24|August 2021|3921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bstract
OBJECTIVE: There is still no single indicator or even a combination of indicators that can definitely confirm or exclude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D-dimer has recently emerged as a novel index for the diagnosis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but its reliability is uncertain. We determine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the accuracy of D-dimer in the diagnosis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by using meta-analysi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systematic search and screening to identify relevant articles from register databases such as 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 QUADAS-2 was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each included study. The bivariate mixed-effects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combin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likelihood ratio, diagnostic odds ratio, 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d area under 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overall D-dimer for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Univariate meta-regression and subgroup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sources of heterogeneity. RESULTS: (1) A total of 11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our study, including 1 645 patients. The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was regarded as the upper-middle level. (2) The poole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oled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diagnostic odds ratio, and area under the curve were 0.80(95%CI:0.72-0.87), 0.74(95%CI:0.62-0.83), 3.04(95%CI:2.01-4.61), 0.27(95%CI:0.18-0.40), 11.40(95%CI:5.50-23.63), and 0.84(95%CI:0.81-0.87). (3) Univariate meta regression showed that sample source and threshold had influence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pooled sensitivity results. Subgroup outcomes showed that serum D-dimer had a higher diagnostic accuracy than plasma D-dimer for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ooled sensitivity: 0.88 vs. 0.67; pooled specificity: 0.78 vs. 0.67; pooled area under the curve: 0.91 vs. 0.68). (4) The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obvious threshold effect among the studies. The heterogeneity might be unrelated to the threshold effects. CONCLUSION: (1) Serum D-dimer had a promising performa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which was shown to have a better diagnostic value than plasma D-dimer. (2) There are no sufficient data existing for subgroup analysis of different periods or joints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so we could not assess the differences of D-dimer in diagnosing acute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versus chronic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or hip joint infection versus knee joint infection. Thus, more large,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needed for verification. Key words: bone; hip joint; knee joint;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D-dimer; arthroplasty; diagnosis; meta-analysi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是否清楚地报告了临床试验的收集策略
3、是否有专门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是否列出了纳入和排除 的论文,并说明排除理由 4、是否有直观的图示和一致致检验 5、是否用恰当的统计学处理和灵敏度分析
6、如综合分析显示显著性差异,是否陈述了出版偏倚问题
7、是否做出了有效、不肯定或有害的结论,或提出需进一 步研究的建议
Sachett教授的调查
一周内读文献时间
内科医师≤90min
高年住院医师以上15%~40%未阅读
多数喜阅读医学文献综述
SR可为某一领域、专业提供大量新信息 和新知识
SR历史回顾
1979年 由Cochrane首先提出:收集
RCT作SR,获强烈反响
80年代 出现跨国合作,针对一些常见病的
某些方法,作SR,产生重大影响 临床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荟萃分析的缺陷
1、方法自身缺陷
它是观察,不是具体临床研究
入选的研究良莠不全 2、出版偏倚 3、原始研究报告质量 直接影响荟萃分析结论之正确性 须对原始研究报告进行严格的方法学评价
漏斗图(Funnel plot)分析
评估一批同类研究或综述调查是否存在发
表偏倚或其他偏倚的分析方法
制作漏斗图,Cochrane 协作网软件
确定题目的4个要素
1、研究对象的类型 2、研究的干预措施或进行比较的措施 3、主要研究结果的类型,包括所有重要结
果和严重不良反应
4、研究的设计方案
SR确立题目和要素的举例
题目:探索静注硫酸镁能否降低AMI患者的近期
死亡率 4个要素: 1、研究对象:AMI,不考虑梗死部位、性别、 年龄 2、干预措施:静脉使用硫酸镁和安慰剂作比较 3、主要研究结果:35天(近期)的死亡率 4、设计方案:RCT
内在真实性评估与是否存在多种偏倚有关
偏倚主要来源 1、选择性偏倚:随机不完善、基线不可比等 2、实施偏倚:两组除干预措施外,其他措施不一样 3、随访偏倚:退出、失访等,未采用意向处理 4、测量偏倚:方法不一致,不统一,未标化、非育 法等
评价文献质量方法
采用清单或量表评分法
至今已有9种清单,60余种量表
存在偏倚:图形呈不对称,即底部缺角。
不对称越明显,偏倚程度越大
漏斗图 与一项评价硝酸盐类治疗心肌梗死的大型临床试验 注:圆点表示纳入Meta-分析中各试验的比数比(odds ratios);带水平线的方框表示来自一项大型临床试验的比数 比以及95%的可信区间
漏斗图 分析一项大型评价链激酶治疗心肌梗死临床试验 注:圆点表示纳入Meta-分析中各试验的比数比(odds ratios),带水平线的方框表示来自一项大型临床试验的比数比 以及95%的可信区间。
献编号……
2、研究特征:研究对象特征、研究地点、文献
设计方案和质量……
3、结果测量:随访时间、失访者退出情况、主 要的试验结果,有关防止偏倚措 施……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1、定性分析 采用描述方法,将每个研究特征进行总结并列成表 2、定量分析 同质性检验 对不同原始研究之间结果的变异度进行检验 Meta分析 选择效应量和统计处理方法 分类变量:比数比、RR、RRR、ARR、NNT等 敏感性分析 旨在观察同质性和合成结果是否发生变化,判断 结果的稳定性和强度
7、样本量太小,不能代表目标人群
8、论文“材料和方法”中入选例数与分析 结果时的例数不等。未交待失访、退出 的原因和影响 9、未执行盲法
10、对结果,不作统计学处理,或虽作统计 处理,但所选择的统计学方法不正确, 仅凭数字大小不结论
11、极少有论文述及混杂、偏倚、干扰、沾 染问题
系统性评价(systematic review, SR)
排除 纳入
评价文献质量
应包括3方面内容 1、内在真实性(internal validity) 研究结果接近真值程度 受多种偏倚影响程度 2、外在真实性(external validity) 结果是否可用于其他人群,即实用价值与推广条件 3、影响结果解释的因素 药物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疗程等
偏倚来源
SR对临床医学界重大影响
1、肯定一些有效疗法并推广应用 2、否定一些无效或有害疗法并予抛弃 3、发现有希望的疗法,因尚缺足够证据
建议进一步研究,促进某些重大课题的实施
对临床科研和疾病防治实践具有一定导向性
SR和荟萃分析比较
系统性评价 荟萃分析
可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 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将多 量的,将多个临床研究按 个独立、可合成的临床研 预定方法和标准进行合成, 究综合起来,作定量分析 得出综合结论并定期更新 整个过程非常明确,具独 特优点:良好重复性 并不能保证其结论的真实 性和可靠性
主观性综合评价
作者往往喜欢选择引用 那些支持他们的观点
4、引出新的见解 结果有时会事先想不到
荟萃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目的,确定单个研究报告的明 确要求如入选标准,文献检索方法、欲采取统 计分析方法 2、查找文献:期刊杂志上的,未发表的。 3、按事先确定之统计学方法对各单个研究 进行综合分析 4、得出的结论须经灵敏度分析,以明确因 果关系的强度 5、总结成文
至今尚无特效药物
临床上广泛应用中草药 中草药制剂多达几十、几百种; 各地区,各单位变异性大; 哪些有效?
检索文献
系统全面收集
避免发表偏倚和语言偏倚
多渠道、系统检索(Medicine、
Embase、Scisearch等)
原著、多语种、未发表
选择文献的基本步骤
收集的文献 文献选择3个步骤 1、初筛 阅读题目和摘要 排除 可能合格的文献 阅读全文 排除 不肯定 纳入 初筛
2、阅读全文
3、与作者联系
与作者联系
7、是否对干预措施进行了实用性评价 8、统计学处理方法是否正确,阴性结果时 是否报告了“把握度”
9、治疗效果的估计是否精确,即反映结果
的变量能否反映疗效
医学期刊中临床疗效研究论文的常见错误
1、事先未进行科研设计或设计不够完善合理 无设计、无随机、无对照、非盲法,
极易产生各种偏倚
2、未重视随机方法
3、对综合估出的统计量进行统计检验和统计 判断
4、计算某些统计指标的95%可信限
计数资料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具体计算用:MantelHaensged法或Peto法 计量资料 采用合并检验用Fisher′s法, Winner′s 法 Stouffer法 或效应测量
帮助完成荟萃分析的软件包
1、Review Manager:由Cochrane 协作网制 作,可免费下载, 网址为:www:// 2、SAS for Windows 国际最权威统计软件 3、SPSS for Windows 统计专用软件 4、Microsoft Excel 利用电子表格基本功能
解释SR的结果
1、SR的论证强度
合成结果的效应值大小、方向,有无量效
关系 2、推广应用性 干预措施的利弊、对象与你患者是否相似 3、卫生经济学分析
4、对医疗和研究的意义
更新SR
SR发表后,定期收集新的原始材料, 重新进行分析评价
中草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 研究和经验教训
问题的提出
病毒性肝炎是传染病中造成死亡的主因之一, 尤其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原 发性肝癌
依从性如何?
6、统计学的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重要性是否都进行了
分析和处理
统计学意义 指两组疗效的差异是因治疗措施不同所致,还是
因为抽样误差所致。
P<0.05,只说明因抽样误差引起的可能性小于5%, 95%的可能性是由于治疗措施不同所致 临床意义 主要是考虑两组疗效差异的大小,差异越大,临
床意义越大,还要考虑药品价格和不良反应
同一问题多个研究报道;研究结果偶然性; 结果不一致,或基至相反。 通过荟萃分析合并整合,得到对该问题全面 认识,解决专家间不一致问题。
3、增强疗效之可靠性和客观性
证明对成千上万例有效,肯定比几十例报 告更有说服力,荟萃分析也优于文献综述。
荟萃分析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若干 临床研究数据进行整合 综合所有相关的方法和可 靠的研究结果试图得出无 偏倚的结论。更客观,更 全面 文献综述
随机=随意
“选取住院胃癌患者139例,随机分配老年组72 例,非老年组67例……” 国际许多权威医学杂志都要求作者在标题或副标 题中标明所用的设计方法和例数
3、对照组设立不合理或根本无对照 无对照的研究无法将干预措施的疗效与 心理作用、霍桑效应,疾病的自然缓解 等作用区别开来 4、不测量基线资料 5、受试者的诊断不明确 6、未如实全面报告疗效的结果
荟萃分析的统计学分析步骤
1、对多个独立研究的统计量作同质性检验 P>0.05或P>0.1为同质 具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 非同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 2、对具有一致性的统计量,如t值、μ值、F值 OK值、X2值等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合并后 的平均统计量
临床疗效研究评价标准
1、研究对象是否真正被随机地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2、研究对象是否有严格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且所有对
象都按同样诊断方法得到确诊 3、是否如实报告了全部临床有关结果 用药后疗效,患病率、伤残率、生存质量等 不良反应,多种原因之死亡数 4、报告病例构成情况是否与临床实际相符, 是否介绍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5、对病人流失是否作了说明,有多少病人得到完整随访,
第四讲 荟萃分析和系统性 评价
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70年代出现于卫生健康领域
80年代应用于临床医学各个领域
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应用于临床领域 用统计合并的方法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 的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 析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