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分色技术的研究现状

多通道分色技术的研究现状
多通道分色技术的研究现状

多通道分色技术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红伟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印刷系

刊名: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英文刊名:Printing Quality & Standardization

年,卷(期):2015(3)

引用本文格式:王红伟多通道分色技术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15(3)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 展对策(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新 版)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增加,引发中国管道运输业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十一五”期间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从而对“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趋势进行了适当分析,对未来中国管道运输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管道;现状;发展 1.引言 管道运输作为中国五大运输系统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中国油气管线总里程增长迅速,极大的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中哈原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

管道等工程为标志,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和管道运输发展,为解决我国能源运输紧张、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油气供应量和运输量必将大幅度增加,由此也将会带动管道运输的大发展。 2.“十一五”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09年底,随着一批油气长输管道的建成,中国国内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长度为6.9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1.9万公里,成品油管道1.8万公里,天然气管道3.2万公里,预计到2010年末,全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将达到8万多公里。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管道整体运输能力不足,管道网络化程度仍然较低。(见表1)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6万公里,年平均增长0.7万多公里。2009年全国油气管道运输量45598万吨,是2005年的1.5倍;油气运输周转量达到2022亿吨公里,是2005年的近2倍。我国近80%的陆上原油、20%的成品油和95%以上的天然气都是通过管道运输的。 表1世界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等5国管道长度(万公里)

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管道作为大量输送石油、气体等能源的安全经济的运输手段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管道的维护管理,防止泄漏,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我国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油气管道检测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管道作为气体、石油等介质的长距离输送设施,被敷设于世界各地陆地、海洋等各种环境之中。安全是管道运行最基本的条件,因而,在进行管道规划、设计、施工、操作及维护的各个阶段,都要根据相应的法规采取安全措施,尤为重视对泄漏事故的早期发现及防止漏泄扩散。然而,即使管道在敷设、运行时达到设计质量标准,管道的老化仍是不可避免的。在管道工业发达的美国,目前运行的管道有50%以上是建于50年代、60年代,作为预防管道事故的措施,法律规定要定期检查管道全线的腐蚀状况。据美国对管道泄漏事故源的统计,第三者施工占第一位,腐蚀泄漏居第二位。 在我国要求大范围地定期检查管道腐蚀及其它状况,并用智能清管器对老管道进行检查,采取措施防止事故于未然。除定期修理外,检查时间最好是在运行中。必要时为了便于检查和维修,需对设备进行改造。 1 管道检测概况 管道敷设网络涉及陆地、海洋,有的横穿大河、铁路和高速公路等。管道敷设环境及构造是影响检查诊断的重要因素。 一般对管道进行外部和内部检测,当从外部检测困难时,应采用内部检测法检测。管道的全线管理并不容易,现实中不得不根据观测范围的有关数据推测管道全线的状况。由于管内检查仪器,特别是检测清管器的实用化和检测结果可靠性的提高,使管道全域的在线检查成为可能。 2 主要的检测技术 2.1埋地管道位置检测技术 利用从地表面检测埋地管道位置的技术,把握地下油气管道的位置,防止建设施工时造成事故。 ①电磁感应法该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向埋地管道直接通交流

铁路电力远动系统抗干扰技术

探讨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及抗干扰技术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铁路电力系统肩负着为铁路信号设备可靠供电的艰巨任务,是铁路行车安全的基础。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在新建及改造铁路上比较常用的,本文对铁路电力远动系统进行了阐述分析。介绍了我国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分析了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主要干扰因素及远动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关键词:铁路电力,远动系统,供电,干扰分析 abstract: the railway power system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railway signal equipment reliable power supply of the task,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railway traffic safety. railway power far in the new and dyna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 railway are frequently used in this paper, dynamic system of railway power far described analysis. introduced in railway power far dynamic system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the railway power far move system’’s main interference factors of the system and far move anti-jamming measures. keywords: railway power, far dynamic system, power supply, interference analysis 1. 铁路电力运动系统简介 铁路电力远动系统是保障铁路行车重要措施。铁路电力远动系统

多波束天线通道幅相一致性校正及实现(精)

多波束天线通道幅相一致性校正及实现 朱丽龚文斌杨根庆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 200050) 摘要:本文针对多波束天线接收机的通道幅相一致性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校正方法并在FPGA 中实现了该方法。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该方法不但实现起来相对容易,而且算法的精度和动态范围也有一定的保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关键词:多波束天线,通道失衡,幅相误差,最小均方误差,校正 1.引言 随着人们对卫星通信要求的不断提高,卫星通信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卫星多波束天线目前己成为提高卫星通信性能、降低系统成本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多通道接收机是DBF 天线系统中信号的必经之路,正是这种多接收通道的结构,使DBF 天线系统增加了幅度和相位误差的潜在来源。与多个天线阵列相连接的多个接收机通道必须要有很高的一致性,否则通道间的失配将严重影响数字波束系统的性能。对多通道间误差的校正正是星载数字多波束天线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目前国内对星载DBF 天线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需要更多的借鉴智能天线、自适应天线和雷达等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卫星应用的两维阵列DBF 天线系统,采用目前最常用的LMS 算法设计并在FPGA 中实现了对其前端射频多通道接收机的幅相校正系统,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这种采用定点数制的LMS 算法对系统的幅相误差具有较好的校正性能。 2.数字多波束天线的幅相校正原理

数字多波束天线的组成如图1所示。前端天线阵是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两维阵列,阵元接收的信号经射频前端电路、A/ D 转换电路、数字下变频器后送入数字波束形成器处理。[2][1] 设计一个六边形排列的7单元天线阵,A/D后端的数字下变频器和波束形成器均采用FPGA 实现。天线阵接收到的信号首先通过射频通道混频后得到中频信号,再将此模拟中频信号经过ADC 后得到数字中频信号,然后送入DDC 进行下变频;下变频后,每路信号分为正交的I、Q 两路,这些正交的信号再送入波束成形器中进行波束成形,最后的输出即为合成的波束。接收通道在制造时的各种误差、电路器件的选择,A/D的量化精度、DDC 的性能、I/Q两路的正交误差等因素都会引起信号幅度和相位的变化。为了能够正确的波束成形,达到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必须要对多通道接收机进行校正,校正系统原理图如下图2 所示。

油气管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功礼王莉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 摘要 近几十年来,中国长输管道技术不断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特别是高凝含腊原油的加热输送、原油热处理及加剂综合处理工艺、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文章简要论述了国内外在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方面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管道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我国油气管道行业应加强对油气输送工艺、油气储存技术、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及配套技术、油气管道运行管理、管道信息管理系统、管道施工技术6 个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世界范围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管道设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评价 世界能源需求的扩大和发展加速了世界长距离油气管道的建设步伐。据统计,2003 年全球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油气管道总长约7.6万km;今后15 年内世界管道的长度将以每年7%的增长率增长,其中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将占据主导地位。未来世界将新增东北亚、东南亚、南美洲3 大输气管网。 原油管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世界原油管道技术现状 目前原油管道普遍采用密闭输送工艺,出现了冷热原油顺序输送、原油/成品油顺序输送工艺;对高凝、高黏原油采用热处理和加剂处理工艺。降凝剂和减阻剂种类多、效果好、应用普遍;采用环保、高效、节能型管道设备,泵效达85%以上;多采用直接式加热炉,炉效超过90%;运用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仿真系统模拟管道运行和事故工况,进行泄漏检测,优化管道的调度管理;对现役管道进行完整性评价及管理。 例如:美国的全美管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条热输原油管道,全长2 715 km,管径760 mm,全线采用计算机监控和管理系统(SCSS)。在控制中心的调度人员通过计算机可实现管道流量、压力及泵、炉、阀等设备的自动控制,仿真系统软件可完成泄漏检测、定位、设备优化配置、运行模拟等功能。 2世界原油管道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盛产含蜡黏性原油的大国,都在大力进行长距离管道常温输送工艺的试验研究。随着含蜡高黏原油开采量的增加以及原油开采向深海发展,各国都特别重视含蜡高黏原油输送及流动保障技术研究。挪威、法国、英国、美国等石油工业发达国家在含蜡高黏原油流变性及其机理、管道蜡沉积预测等方面达到很高水平,并将带来应用技术的新突破。

信号处理及抗干扰技术习题

第10章信号处理及抗干扰技术习题答案 1. 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时,为什么要采用测量放大器? 答:因为测量放大器不但具有很高的放大倍数,而且具有十分稳定的输出特性,符合传感器微弱信号放大的要求。 2. 在模拟量自动检测系统中常用的线性化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线性化方法主要有在模拟量自动检测系统中可采用三种方法:①缩小测量范围,取近似值。②采用非均匀的指示刻度。③增加非线性校正环节。 3. 说明检测系统中非线性校正环节(线性化器)的作用。 答:检测系统中非线性校正环节(线性化器)的作用是是利用它本身的非线性补偿传感器的非线性,从而使整台仪表的输出u0和输入x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4. 如何得到非线性校正环节的曲线? 答:一般主要是利用非线性元件或利用某种元件的非线性区域,例如将二极管或三极管置于运算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构成的对数运算放大器就能对输入信号进行对数运算,构成非线性函数运算放大器,它可以用于射线测厚仪的非线性校正电路中。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二极管组成非线性电阻网络,配合运算放大器产生折线形式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由于折线可以分段逼近任意曲线,从而就可以得非线性校正环节(线性化器)所需要的特性曲线。 5.检测装置中常见的干扰有几种?采取何种措施予以防止? 答:检测装置中常见的干扰有外部噪声和内部噪声两大类。外部噪声有自然界噪声源(如电离层的电磁现象产生的噪声)和人为噪声源(如电气设备、电台干扰等);内部噪声又名固有噪声,它是由检测装置的各种元件内部产生的,如热噪声、散粒噪声等。采用的抑制技术主要有屏蔽技术、接地技术、浮置技术、平衡电路、滤波技术和光电隔离技术等。 6.屏蔽有几种型式?各起什么作用? 答:屏蔽主要有静电屏蔽、电磁屏蔽、低频磁屏蔽和驱动屏蔽四种。静电屏蔽能防止静电场的影响,电磁屏蔽能削弱高频电磁场的影响,低频磁屏蔽主要是为了抗低频磁场的干扰,驱动屏蔽能有效地抑制通过寄生电容的耦合干扰。 7.接地有几种型式?各起什么作用? 答:接地有信号地、电源地和保护地三种。信号地主要将信号的零电位接地,电源地是电源的零电位,保护地则是系统的零电平。 8.脉冲电路中的噪声抑制有哪几种方法?请扼要表达它的抑制原理? 答:脉冲电路中的噪声抑制有积分电路、脉冲干扰隔离门和相关量法三种。积分电路的抑制原理是由于脉冲宽度大的信号输出大,而脉冲宽度小的噪声脉冲输出也小,所以能将噪声干扰滤除掉;脉冲干扰隔离门的抑制原理是用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对幅度较小的干扰脉冲加以

平版制版工艺中的分色技术

平版制版工艺中的分色技术 1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制版工艺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也称DTP系统,它所承担的任务是对需要复制的图像、文字和图形信息进行各种处理,并制成软片或印版。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主的一种快速有效的制版设备,主要由扫描仪(或电分机前端)、计算机、照排机三大部分组成。分色制版基本分为三个部分:图文信息输入、图文信息处理和图文信息输出。这里主要介绍图文信息的输入,即分色技术。 图文信息的采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子方式,如使用数码相机、摄像机拍摄原稿等,过去由于这些设备的精度低,所以其拍摄的原稿印刷上很少应用,但近几年来由于这些设备的不断改进完善,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制版分色领域;另一种方式是机械扫描方式,包括滚筒式扫描和平板式扫描。 平板式扫描仪多采用CCD作为光电转换器件,在采样精度、分辨率、阶调范围、暗调细节等方面都不如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转换器件的滚筒扫描仪。高档的专业平板扫描仪虽与滚筒扫描仪有一定差距,但现在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且价格比滚筒扫描仪便宜得多,可以胜任许多中高档产品的扫描制作,现在已被广泛采用。 滚筒扫描方式由于采样的精度高、阶调范围宽,能表现出暗调丰富的细微层次,所以是高档原稿扫描必不可少的设备。

2 分色的基本原理 运用色彩学原理我们知道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由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也就是说从原理上讲,用理想的三原色色料可以再现任何颜色,但实际生产中这三种原色油墨的颜色再现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有些原稿的颜色再现总有一定的误差,象较纯的蓝紫色就很难完整再现。 颜色可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非彩色又称消色,是指白色、黑色、以及深浅不同的灰色,它们构成一个系列,由白到浅灰、中灰、再到深灰直到黑色,称为黑白系列。彩色是指黑白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即便是红色,也有浅红、暗红鲜艳之分。为了对各种颜色进行较为正确的分析和区别,国际上统一规定了鉴别色彩的三个属性,就是色相、明度、饱和度。色相又称色调,是颜色特征的物理量,用它鉴别不同颜色,每一种色相有对应的波长,是色彩相互区别的特性。明度又称亮度,分辨同一颜色的明暗差别。饱和度又称彩度,指彩色的纯度或鲜艳度,可见光谱中各单色光的饱和度最高。对于消色只有明度的区别,没有色相和饱和度。而对于每一个彩色来讲都具有这三属性。所以分色中正确掌握这三属性是极为重要的。 彩色图像的印刷复制是用黄(Y)、品红(M)、青(C)、黑(K)四色油墨叠印来完成的,因此对彩色图像需要进行色彩分解,即将原稿上丰富多彩的颜色分解成C、M、Y、K四个颜色,从而得到这四色印版,这样的过程称为分色。制版所做的是颜色的分解,印刷所做的

自动测试系统校准方法研究

收稿日期:2006204220 作者简介:孙宝江(1971-),男,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自动测试系统通用开发平台设计,ATS 硬件设计自动化,ATS 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2007年2月宇航计测技术 Feb .,2007 第27卷 第1期 Journal of A str onautic Metr ol ogy and Measure ment Vol .27,No .1 文章编号:1000-7202(2007)01-0030-05 中图分类号:T B9;T M93 文献标识码:A 自动测试系统校准方法研究 孙宝江 沈士团 陈 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 自动测试系统的校准是计量界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校准规范。以实际工程项目 为基础,采用一种面向实际应用的自动测试系统校准方法。对于系统中的仪器,根据实际的测试需求及精度不同分别采用仪器检定和仪器校准方法,对于自动测试系统特有的测试通道采用回路标定、替代标定两种标定方法,满足了被测设备的测试准确度要求,实际测试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自动测试系统 测试通道 自动校准 Research on Cali brati on M ethod for ATS S UN Bao -jiang SHEN Shi -tuan CHE N Xing (School of Electr onic and I nfor mati on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 onautics and A str onautics,Beijing 100083) Abstract Calibrati on Method of Aut omatic Test Syste m (ATS )is a ne w p r oble m in the metr ol ogy field and there πs not the relevant calibrati on criteri on interi orty .Based on an engineering app licati on,a calibrati on method f or ATS facing p ractical app licati on is intr oduced .For the instruments of syste m ,the instrument verificati on and instrument calibrati on were used according t o the difference of instru ment ac 2curacy;for the peculiar test channels in ATS,the l oop calibrati on and substitute calibrati on were used .This calibrati on method meets the need of test accuracy of Unit Under Test (UUT ),and app licati on result sho ws its feasibility . Key words ATS Test channel Aut omatic calibrati on 1 引 言 自动测试系统已成为航空航天设备、现代武器 装备生产验证、维修保障的重要手段,在军民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自动测试水平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 家装备维修水平的标志[1] 之一。 从功能角度看,自动测试系统等效于一台综合 测试仪器,因此也就面临作为仪器所必须进行的工作:校准。同时作为一种测试系统,其本身的准确性 与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整个测试过程,因此自动测试系统的校准是保证测试精度的重要前提,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自动测试系统由众多仪器、开关组成,又引入了测试适配器、测试通道的概念,因此,作为测试系统的校准与单台仪器的校准必然会有所

金昌分色软件介绍

金昌分色软件介绍 一般可分为两类:专色分色和四分色 1、专色分色:大家都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衣服、布料、陶瓷等上面都有五颜六色的图案,专色分色就是把这些图案里不同的颜色提取出来,再通过印花工艺等手段,复制出和原样基本一样的产品的一种技术,电脑分色,就是利用电脑软件来实现分色的一种技术。 2、四分色:指的就是将原稿上的各种颜色分解为黄、品红、青、黑四种原色颜色;在电脑印刷设计或平面设计图像类软件中,分色工作就是将扫描图像或其它来源的图像的色彩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一般扫描图像为RGB模式,用数字相机拍摄的图像也为RGB模式,从网上下载图片也大多是RGB 色彩模式的。如果要印刷的话,必须进行分色,分成黄、品红、青、黑四种颜色,这是印刷的要求。如果图像色彩模式为RGB 或Lab,输出时有可能只有K版上有网点,即RIP解释时只把图像的颜色信息解释为灰色。在Photoshop中,分色操作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把图像色彩模式从RGB 模式或Lab模式转换为CMYK模式即可。具体操作是执行Image/Mode/CMYK。这样该图像的色彩就是由色料(油墨)来表示了,具有4个颜色的通道。图像在输出菲林时就会按颜色的通道数据生成网点,并分成黄、品红、青、黑四张分色菲林片。 来样预审 来样是指准备进行分色制版处理的原始图案。一般有布样纸样两类。纸样的画稿比较平整、清晰;布样一般都有皱折,需要烫平。如来样是易变形的丝绸等织物,还需用纸板加以回定,使扫描稿平整不变样。预审时须查看来样花回是否完整及套色数量,并找出最小花回及接回头方式;同时还必须了解客户对来样的一些具体要还应,例如:颜色合并要求、网目数要求、印花设备要求等。 如果是在样稿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则需先进行样稿分析。 ·如果来样是规则的几何图形:如方块、椭圆、斜线等,以及由规则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可用电脑直接输入。所谓电脑直接输入,并不一定是全部由电脑画在图像上,也要输入一些参数,再由EX9000分色系统生成图像。 ·如果来样不是上述图形,则需用扫描仪输入。此时先要对花型进行分析,以确定扫描范围及扫描分辨率、扫描模式。 图象扫描 扫描图象之前,确保已安装扫描仪所需的软件。为保证获得高品质的扫描效果,您应预先确定图象要求的扫描分辨率和动态范围。这些预备步骤也可以防止由于扫描而产生的不想要的色偏。 扫描仪驱动程序由扫描仪的制造商提供和支持,而不是由金昌EX9000电脑印花分色系统。如果扫描出现问题,确保您使用的相应扫描仪驱动程序是最新的版本。

通道校准技术的研究

通道校准技术的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校正和均衡的基本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工程应用中硬件资源有限,文中分析了校正技术和均衡技术的性能差异,在满足良好性能的条件下以校正替代均衡减少计算复杂度。 【英文摘要】:In this paper, the basic algorithm of correction and equalization is introduced,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y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The hardware resources are limited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rrection technique and the equalization technique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good performance, the equalization is corrected and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reduced 【关键字】:校准;时域;频域. 1.窄带校正技术 窄带系统中,通道内部的频率特性相同,失配现象主要由通道间的幅相特性不匹配引起。任意选取一路通道作为参考通道,则其余通道都称为失配通道。 ref s '()s()h() s '()s()h () i i t t t t t t =*=* (1.1.1) 分别取各通道频点的频率响应最大值 ef j ref _max ref ref_max j _max _max S'max{S '()}e , 1...K S'max{S '()}e , 1...K r i i i i k A k k A k ??====== (1.1.2) 其比值为 ef j 'ref _max ref_max j j ' _max _max S e e S e r i i i i i A a A ???= = (1.1.3) 从式(1.1.3)可以看出,将失配通道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乘以j e i i a ?就能使各通道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与参考通道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相等。如此,可以认为通道失配现象得到了校正。 2.宽带均衡技术 2.1 时域基本算法 图3-1为通道均衡时域算法的原理实现框图。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 【摘要】书籍印刷是用纸张及各种装帧材料、印装工艺将书籍设计物化成为具有物质形态的书籍的工艺过程。书籍印刷主要采用平版印刷方式,平版印刷的印版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印刷时,先由供水装置向印版的空白部分供水,然后由供墨装置向印版供墨,利用水墨不相溶原理,油墨只能供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再利用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通过橡皮布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书籍的整体设计及最终的形态、效果、质量,必须依赖于纸张材料印前制版、正式印刷、印后加工、装订成型等技术。本文对书籍印刷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印刷;书籍印刷;印刷流程 1 书籍纸张材料选择 印刷用纸种类较多,有新闻纸、凸版纸、胶版纸、铜版纸、轻涂纸等。 新闻纸也叫白报纸,具有吸墨性能好的特点,它是报刊的主要用纸,也可以用于印刷质量不高的期刊、一般读物等,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凸版纸具有吸墨均匀、抗水性能强、不起毛等特点,它是印刷书籍、杂志的主要用纸,主要供凸版印刷机使用。 胶版纸具有伸缩性小和对油墨的吸收性均匀、抗水性能强等特点,主要供胶印印刷机或凸版印刷机印制较高级印刷品,如一些高级书籍、书籍封面、宣传画等。 铜版纸属于涂布纸,表面光泽度高、平滑性好,多用于印刷高档印刷品,如画册、商标等。轻涂纸是涂布量较低的涂布纸,主要用于印刷期刊杂志、产品广告等,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书籍均采用胶版印刷,书籍印刷多选用胶版纸或轻涂纸为书籍内芯用纸,选用铜版纸为书籍封面用纸。 2 书籍的印前制版 印刷需要一个载体将书籍设计信息通过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印版就是用于传递油墨或其他黏附色料至承应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书籍印刷采用平版印刷方式,平版印版包括传统的PS 版、平凹版,以及感光型、感热型等CTP版,其中,传统型的PS型使用最多,其制作过程大致包括出片、拼版、晒版、打样等四个阶段。 1)出片:通过激光照排机,运用分色和网点技术,将书籍设计稿转换为分色胶片。胶片有阳图型胶片和阴图型胶片两种。胶片上图文信息部分不透光、空白部分透光的为阳图型胶片;胶片上图文信息部分透光、空白部分不透光的为阴图型胶片; 2)拼版:又称“装版”、“组版”。因为最终形态的书籍多为16开版面,而生产多用对开纸上对开印刷机进行印刷,如此就需要将多个16开的版面胶片拼在一个对开版面胶片上,然后用对开纸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再将对开纸按一定顺序折成16开,得到16开的书籍大小。拼版可以采用人工拼版或电脑拼版,拼版时要根据折页顺序、书籍配页顺序、裁切等来排列胶片的位置; 3)晒版:是将拼好的胶片晒制成PS印版的过程。根据使用的胶片类型不同,PS版有阳图型PS版和阴图型PS版两种。阳图型PS版属于光分解型,是用阳图型胶片与版材感光层密接曝光,感光层见光部分分解,后用稀碱液显影而被溶解,露出铝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而未见光部分的感光层未发生变化,仍留在版面上,构成印版的印刷图文部分。阴图型PS版属于光聚合型,是用阴图型胶片与版材感光层密接曝光,感光层见光部分发生聚合,成为不溶于显影液的物质,形成印版的图文部分;而后用稀碱液显影,未见光部分溶于显影液,露出铝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 4)打样:用晒制好的PS印版安装到打样机上印刷出几张印品,用于检查制版各工序的质

油气运输业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运输业作为联结油气资源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可靠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我国油气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管道运输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管道运输企业以什么样的策略和措施对待全面开放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抓住我国长输管道大发展的机遇,把中国油气管道运输业做大做强,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行业发展现状1958 年,我国建成克拉玛依至独山子的输油管道,拉开了管道建设的序幕。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建成了14200余公里的陆上原油管道、12600 余公里的干线输气管道、3200 余公里的成品油管道及2100 余公里的海底管道。我国的油气管道运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建成的油气管道的长度和规模都有很大差距,长距离、大口径成品油管道建设刚刚起步,输气管网的规模和覆盖面也很小,油气管网的现状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1998 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重组改制打破了中国油气管道运输企业原有的格局,成为油气管道运输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重组以后,我国长距离输油气管道的规划和建设均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和批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个集团公司设有专门的管道企业,负责本公司所辖油气管道的运营和管理。目前,我国专门从事长输管道运营管理的企业主要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管道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公司下设13 个输油气管理处,管理着遍布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6884公里的输油气管道。另外,还有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输气管理处,管理着四川盆地近2000 公里的干线天然气管道(不包括近万公里的气田集输管线)。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管理着2978 公里的输油管道。石油、石化企业的重组改制,为油气管道运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活力。二、发展趋势 1.巨大的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将极大地推动管道运输业的发展天然气作为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之一,在许多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近年来中国石油短缺和环保力度日益加大,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受到各级政府、各油气田企业和广大用户的广泛重视。根据BP2002年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数字,在北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例已占24.62%,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已发展到一定规模。而我 国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足3%,仅为北美发达国家的1/8,

油气集输工艺标准技术现状与展望-第二章长距离输油管道输送工艺标准技术

第二章长距离输油管道输送工艺技术 1. 概述 长距离输油管道通常是指距离长、管径大、输量高的原油管道,输送压力高而且平稳。由输油站和管路两部分组成,输油站分为首站、若干中间加压站、若干中间加热站及末站,其任务是供给油流一定的压力能和热能,将原油安全、经济地输送给用户;管路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为减少事故危害、便于抢修,可紧急关闭的若干截断阀室以及阴极保护站。 输送原油的粘度和凝固点比较低,可以采用不加热直接输送的方式,但是具有较高凝固点和粘度的原油,就需要经过加热后输送,或者经过改性,采用不加热的常温输送方式。北美国家的输油管道多是输送低凝点、低粘度原油,所以多为不加热输送。对于凝点和粘度较高的原油均采用加热输送(如美国全美管道和科林加管道)。随着原油流变性的研究,原油添加化学降凝剂后常温输送技术也应用于一些原油管道运行管理中。由于实际生产需要和常温输送的工艺优越性,促使此项技术日趋成熟。近20年来,我国有10多条原油管道试验研究了添加化学降凝剂输送技术,取得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1.1 高凝点、高粘原油的输送 我国生产的原油多属高含蜡、高凝固点、高粘度原油,对于凝固点、粘度较高的原油来说,输送工艺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加热输送,另一是常温输送。我们在加热输送高凝、高粘原油方面积累了丰富非经验,但加热输送有其弱点,一

是低输量受到热力条件的制约,二是一旦发生事故停输,必须立即抢修,及时恢复运行,否则,较长时间的停输会酿成凝管事故。 1.1.1 加热输送工艺 加热输送是指将原油加热后进入管道加压输送,通过提高原油输送温度降低其粘度,来减少管路摩阻损失。原油管道加热输送存在两方面的能量损失,散热损失和摩阻损失。热油向下站输送过程中,由于其温度高于管路周围的环境温度,存在径向温差,热油携带的热能将不断地往管外散失,因而使油流温度在向前输送过程中逐渐降低,引起轴向散热损失,油流温度下降,粘度上升,单位长度管路的压降逐渐增大。需要重视的是油流温度接近凝固点时,单位长度管路的压降会急剧上升,容易出现管道事故。我国原油大多具有粘度大、凝固点高的性质,加热输送工艺是国内原油管道常用的一种输送工艺。 还有两种不常用的加热方式,一是以阿拉斯加管道为代表,该各管线原油流速达3.13m/s,原油在高速下摩擦所产生的热能足以弥补沿程热损失,这种方式一般来说不经济,只能在特定场合下使用。另一种是利用电集肤效应加热,以印尼贝鲁克到米那斯管线为代表,长114km。 1.1.2 常温输送工艺 对于高含蜡原油管道输送,通常采用化学添加剂(降凝剂或流动改进剂、蜡晶抑制剂)、进行热处理、用轻烃馏份稀释原油、用水作成乳化液或形成水环等方式。

涂装工艺流程

XXXX有限公司 VKSOP-A0.038-2018 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不受控 文件名称:涂装工艺流程 版本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说明:本文件只供公司内部使用,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将该文件据为已有,更不得复印、拷贝。

涂装工艺流程

涂装工艺流程 涂装工艺流程 一、设备进入涂装车间 1 刮灰、打磨。 1.1 刮原子灰的工件表面先用300-400目水,用手磨机打掉焊疤磨平整,用钢丝球打掉铁锈以便原子灰与工件表面的附着力起良好结合。 1.2 将工件表面用天那水把油脂清洁干净。 1.3 原子灰调配,按原厂工艺规定100:2∽3kg。根据冬天、夏天实际气候,可适当增减。调配均匀后开始涂刮。时间为3—6分钟,反则原子灰固化,报废。(材料采用耐高温的原子灰) 1.4 工艺要求用橡皮刀、钢皮刀等工具将焊缝凹凸缺陷刮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刮痕或边角残渣。 1.5 原子灰常规干燥时间25℃一小时,30分钟就可以打磨。 1.6 打磨,按涂层表面质量而定,用360目—400目水砂纸粘在气磨机上,原则上是去高留低,将原子灰部分反复水磨光滑。(特殊情况可用240目砂纸。)1.7 刮二道灰前检查前工序。将缺陷较严重的部位用灰刀(记号笔)做上标记。先将有记号的部位,用刮灰工具进行一次细致的刮涂(刮灰可连续涂刮法进行)1.8 二次打磨:用300-400目水磨砂纸反复细致地水磨至原子灰与车身玻璃钢结合平整光滑。洗净磨灰(原子灰浆)并擦净,晾干或烘烤干。 二、喷中涂漆 2.1 清洁,用吹尘枪吹去车身上的浮尘,水及纤维等,再用粘性抹布擦净车身的每一部位灰尘。 2.2 调配底漆,按照提供方厂家技术参数来定。油漆粘度一般为25秒—30秒。2.3 喷一道以重叠1/2中湿喷,要求漆膜厚度为10——15 um。喷二道以重叠3/4全湿喷,漆膜厚度为15——20 um。两道间隔5分钟,漆膜厚度:30—40 um 三、找缺陷、刮灰、打磨 3.1 细找缺陷、,用记号笔做上记号,用细原子灰或红灰细致将漆膜表面上的针孔、砂痕等细小缺陷刮涂平整。 3.2 刮涂时,原子灰层一定要刮光滑,不能多刮、漏刮,否则费料、费力、费工

【技术】冲击响应谱校准技术的研究

【关键字】技术 冲击响应谱校准技术的研究 厉巍陈永久朱永晓 (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9) 摘要:冲击响应谱试验已经成为大多数航天产品必做的力学环境试验项目之一,传统的冲击试验缺乏对冲击环境模拟的真实性,本文介绍了冲击响应谱的原理和冲击响应谱试验设备;用labVIEW为平台,编写了冲击响应谱校准软件,为冲击响应谱试验机的校准与数据分析提供了通用性较好的校准分析方法,并基于PXI系统设计了冲击响应谱校准装置。 关键词:航天产品LabVIEW 冲击响应谱校准PXI系统 0引言 冲击响应谱试验机是用于完成冲击响应谱试验的环境试验设备,冲击响应谱是对产品实施抗冲击设计的分析基础,也是生产中冲击环境模拟试验的基本参数,在航空、航天重点型号科研生产及有关重大科技专项中,冲击响应谱试验已经成为必做的环境试验之一。产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力情况复杂,其中,冲击激励会使设备激起强迫振动和固有频率响应,使产品性能和结构强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失效。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产品在生产、运输等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冲击,而这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了冲击试验。近年来,随着对环境试验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冲击环境的模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冲击响应谱试验也来越被关注。 1 冲击响应谱原理 冲击信号与一般的振动信号在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工程中研究冲击信号的目的并不是研究冲击波形本身,而是更加注重冲击作用于系统的效果,或者说是研究冲击运动对系统的损伤势。不论用冲击的时间历程还是用频谱都难以描述冲击的损伤势,因此必须使用能够衡量冲击效果的冲击响应谱。 冲击响应谱系指一单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当公共基础受到冲击激励时产生的响应峰值作为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的函数绘出的图,其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冲击响应谱的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可归结为如下微分方程的解: 式中,; ; 2 冲击响应谱试验设备

石油管道漏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石油管道漏检测技术的 发展趋势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石油管道漏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管道运行时间的不断增长,以及腐蚀、缺陷等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原油管道泄漏事故频繁发生,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对管道泄漏的检测尤为重要。管道检漏方法分为直接检漏法和间接检漏法。对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对象,在应用中要考虑各种方法的特点,要选择合适的检漏方法,采用几种方法组成可靠而经济的原油管道综合检漏系统。 关键词:漏检测技术;管道;外检测技术;管道腐蚀 漏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检测是国内较新兴的事业,通过近年来的工作,笔者发现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8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在对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的克乌复线ф529×7(8)mm管道油改气工作中发生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该管道已投运17年之久,管道应该报废,没有重新利用的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管道通过检测评价和部分改造后可以输气。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决策者因没有任何依据,很难做出选择,后来经过专家论证决定首先对管道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局部整改,通过检测、评价得出管道腐蚀剩余强度满足最大输送压力3.0MPa要求的结论,

故采纳拉后一种观点。目前管道已安全运行了2年左右,为该局节约资金约2.3亿元,节约项目投资月90%。 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管道安全的行业或企业标准,如Q/GDSJ0023-90“管道干线腐蚀控制调查技术规范”、SY/T0078-93“钢质管道内腐蚀控制标准”、SY/T0078-95“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预防护方法标准”、SY/T 6151-1995“钢质管道管体腐蚀损伤评价方法”、 SY6186-1996“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等,国家经贸委还下发了[2000]17号令《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暂行规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也编制了相应的《天然气管道检验规程》【59】。上述标准和法令对管道检测内容、周期都做出了要求,对加快检测技术的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推动。 虽然国内同行在管道外检测技术方面已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管道内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仍有待加强。由于管道内检测器使用的清管器比日常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清洁清管器要长得多,国内早期的油气管道,不具备管道内智能检测的条件,应用前需对站场收、发装置及部分管道、管件进行改造。因此在标准中也未对此做出强制要求,致使该项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发展较慢,限制了它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尽管目前国内一些管道公司也引进了内检测设备,但因为形成系列化,应用效果也还不十分理想。可喜的是,国内部分管道公司已认识到此方面的不足,并开始着手研究和发展管道内检测技术。目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与长输管道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油气管道的主要任务是对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进行运输,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对油气管道技术的研究,促进油气管道的持续发展,对于保障经济持续增长、维护人民生活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油气长输管道;现状;发展 1.油气管道技术的现状 1.1 原油管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原油管道的建设力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原油管道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在原油管道,已经应用了诸多先进技术,包括SCADA系统、密闭输油技术、低输量加剂技术等,大大提高了原油运输效率,也减少了管道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但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在原油管道技术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有着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高黏高凝原油管道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管道运行管理技术等方面[1]。基于此,接下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原油管道技术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攻关,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原油管道技术水平,使我国油气管道技术与国际水平接轨。 1.2 天然气管道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研究天然气运输管道技术,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其目的在于确保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供给,维持天然气供需稳定,保障天然气调峰平稳;第二,建立长输管道系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能源贸易逐渐增加,洲际天然气管道、跨国天然气管道的数量越来越多,我国也积极加强了对网络化的输气系统的研究,并大力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中哈天然气管道以及中巴天然气管道等国际长输天然气管道;第三,大管径、高压力管道。随着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构建,大管径、高压力管道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目前,天然气管道的干线,管径已经超过了1000毫米,管道运行压力也越来越高,输气压力高达10兆帕以上,国外的一些天然气管道,最高可达到20兆帕。西气东输工程已经基本建成,该管线全长为4210千米,管径1016毫米,设计压力为10兆帕,设计输送量为每年120×108立方米,该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天然气管道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1.3 成品油管道 现阶段,我国的成品油管道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具有输送品种多、规模大的特征,可以对重质油品、液化石油气、石油化工产品、柴油、汽油、煤油等进行运输。 世界最大的成品油管道是科洛尼尔管道,其可以对118种牌号的成品油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