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 第五章体育科学.
体育概论(第二版)
引论
三、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
(一)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
体育学是为了让体育的初学者认识和了解体育的本质、功 能、目的、过程、手段、制度,并说明体育未来发展趋势的学 科。因此,本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②
③
④
⑤
体
体
体
体
体
育
育
育
育
育
概
功
目
过
手
念
能
的
程
段
⑥
⑦
体
体
育
育
科
文
学
化
⑧
⑨
体 育 体 制
2.体育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 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 性。透过现象看本质,体育的
本质就是“以身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动为基 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 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 质量和生命质量”。
“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是体育概念区别于其他文化活动的种差。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四、体育概念的定义 (三)得出定义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 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 身休闲的重要特征,鲜明地 体现着健身休闲中“闲”的 核心要素和主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 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 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 体育功能
目录
第一节 体育功能概述 第二节 体育的本质功能 第三节 体育的延伸功能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然而, 体育概念的出现却远远晚于体育本身。古代中国的角抵、技击、 武艺、导引、蹴鞠、马球等实际上类似于今天的体育活动;古希 腊、古罗马也盛行运动、竞技、身体锻炼等文化活动,其内涵与 体育基本相同,但那时还没有“体育”一词。
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概论》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位课课程学时:32学时(周2学时)课程编号:55831106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说明《体育概论》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一门指导性学科,承担着研究体育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划,剖析体育本质的任务。
全书紧密围绕本科教育的教学要求,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视教材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反映时代特色,力争在教材内容和体系上有所突破。
包括引论、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体育目的、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过程、体育文化、体育体制、体育发展趋势等内容。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同时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到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运用这一类知识解释体育现象和问题。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引论(1学时)体育概论的概念,体育概论内容,体育概论与体育学、体育哲学、体育理论、体育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研究体育概论的现实意义,体育概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现状。
第一章体育概论(3学时)体育概念的演变:学习和理解体育概念的重要意义;体育概念的演变过程;我国和其他国家体育概念的比较。
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概念界定的逻辑学法则;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概念的分类;以及一些相关概念――竞技体育、竞技运动、健身体育、休闲体育等。
体育的本质:体育本质的概念;对体育本质认识的演进;身心关系与体育本质;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本质。
第二章体育功能(3学时)体育功能概述:我国对体育功能研究的简要回顾;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体育的本质属性和人类社会;体育功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体育功能的层次性――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即体育的健身功能,它能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调适和保持健康;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
体育的结构质功能:即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体育的系统质功能:即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第三章体育目的(3学时)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社会发展水平、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人们的体育需求。
体育概论
第一章:体育概念1、确定体育术语时考虑三条原则(1)、科学性(2)、民族传统习惯(3)、力争与国际用语相一致2、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3、广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4、狭义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5、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6、健身体育——指以身体运动、自然力、饮食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优生优育等为手段,培育、培养、锻炼、养护身体,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
目的:通过竞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以创造优异成绩。
特点: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明确而正式的规则;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功利性。
作用:提升民族凝聚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称为国名经济的增长点。
7、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特点:休闲性、时代性、新奇性、健身性、层次性、非功利性。
8、体育的分类:1:按区域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
2:按参与者的年龄分: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人体育。
3:按参与者的职业分:、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
4:体育发展的年代: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
5:按体育的属性: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
9、体育的属性:(1)健身性(2)教育性(3)文化性(4)竞赛性(5)技能性(6)娱乐性(7)社会性10、体育本质:通过运动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不仅有利于人的现代化,也能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章:体育功能1、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2、体育的健身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1 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体育概论重要知识点
引论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体育概论的科学定位,体育概论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并带有指导性的学科。
第一章体育概念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运动。
体育按照属性分: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特点:1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2明确而正式的规则3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4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5功利性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体育属性: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体育的本质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第二章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任何社会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体育功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技能水平2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3提高呼吸系统技能水平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体育的结构质功能一体育的教育功能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二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一体育的经济功能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体育的政治功能1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2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3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第三章体育的目的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发展水平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3人们的体育需求我国的体育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化发展。
我国体育的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丰富社会文化生活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提高国民素质健康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完美状态。
体育概论 第五章体育科学
四、我国的体育科学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几十个省级以上体育科研 机构,一批从事专门研究的队伍已经形成,全 国性体育科学刊物《体育科学》、《中国运动 医学杂志》已公开发行。 1986年12月,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正 式成立,许多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相 应的二级学会。 华东师大成立了学校体育研究所,大连工学院 成立了体育科研所,清华大学等单位相继成立 人体研究室。近年来重大的体育科技成果就达 到数百项。我国体育科研工作者多次参加国际 体育学术会议,同20多个国家进行了广泛的体 育学术交流。
世界范围的体育科学研究,也随着竞技 运动的国际化,开始打破国家界限,相 继开展了包括生理、医学、心理、教育 等多种内容的联合研究。 1911 年北欧国家建立的国际体育学会; 1912年在德国第一次召开医学大会; 1913年在巴黎又召开了国际体育学术会 议; 1924年国际体育科研所正式成立。国际 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科学研究, 展示了体育科学新的发展阶段。
在我国古代,由于受“以善身之道,增进健康、延 年益寿”的思想影响,体育已被列入教育之中。例 如,孔子的教育内容中的“射、御”、老子养生观 中的“节制嗜欲”的主张,这些推崇尚武健体的教 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长达2000多 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来就注意国民“尚武”精 神的培养,促使了运动医疗,导引养生术和多种民 间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汉代名医华佗,依据运动 能增强体质的生理机制,创编了强身健体的“五禽 戏”,以及相继出现的“达摩十八罗汉手”、“八 段锦”等,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古代运动医学,成为 中国医学和体育学中的宝贵遗产。 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人类对体育还缺乏本质的认 识,此时,虽然某些体育科学思想已具雏形,但都 是伴随军事、教育和医学而并存的,体育实践活动 与体育科学思想均处于萌芽状态之中。
第5章 《体育概论》考点
第五章体育概论考点一、名词考点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7.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8.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9.体质:人体的质量,它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质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部分。
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10.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
体育概论第五章体育科学
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特征:
1. 体育科学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 趋向
• 一方面,体育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 各学科之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 频繁,体育科学研究的面越来越宽,研究的问 题也越来越深,使体育科学从单一学科研究阶 段进入多学科协调配合的综合研究阶段。与此 同时,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产生出许多新 兴的体育学科。
26
• 体育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也成为国际 体育科研中引人注目的新领域。
• 如电子计算机、激光、无线电遥控遥测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的应用等 等,以及测力、测速仪器系列化;
• 心电、肌电遥测系列化; • 人体测量仪器系列化; • 携带测量仪器的微型,精密化。 这些都为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工作
位的研究,并经反复验证所形成的系统化的知
识体系才称之为体育科学。
15
二、体育科学的形成
• 体育作为单学科的发展,却可以追 溯到19世纪30年代或更早一些。
• 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和体育实 践的发展,体育科学的部分学科从
它的母系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
医学等)中派生出来,然后逐渐形
成了体育科学的各个学科。这些学
23
• 世界范围的体育科学研究,也随着竞技 、心理、教育 等多种内容的联合研究。
• 1911 年北欧国家建立的国际体育学会; • 1912年在德国第一次召开医学大会; • 1913年在巴黎又召开了国际体育学术会
议;
• 1924年国际体育科研所正式成立。国际 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科学研究, 展示了体育科学新的发展阶段。
•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按班级开展体 育教学,设计了包括游戏、跑、跳及球 类活动等内容的教学方案,创立了“通 过体育活动达到使身心健康的”教育理 论。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绪论1体育概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体育概论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的理论本身就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
第一章体育与体育科学(重点)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46 广义体育的3个组成部分:竞技运动、狭义的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点:(1)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实践)(2)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3)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
都要学习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术(实践能力)(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共有的。
不同点:主要目的不同形式方法不同体育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技术,进行教育(挖掘潜能)体育教学和锻炼竞技运动创造优异成绩运动训练与竞赛身体锻炼(身)和身体娱乐(心)增强体质、休闲娱乐玩和锻炼究对象,体育科学是对体育的规律的总结、研究和概括。
两者不能混淆。
)知识体系人——体育8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分为几个部分:(1)指导科学(2)基础科学(3)体育的应用学科:a自然科学类b社会科学类c人文科学类d管理科学类(4)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它是最接近于实践的一个层次体育科学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第二章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叙述性宏观看)1 外国体育发展概况(1)古希腊(以雅典为代表)和斯巴达(他们注重尚武教育即身体教育)最盛时期古奥运会(2)中世纪欧洲进入封建社会阶段骑士教育—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跳棋、吟诗)(3)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4)战争对体育的发展,重视体育,德国,瑞典体操,英国发展了户外运动2 中国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知道)(1)初建基业阶段(49年—56年)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52年贺龙为体委主任,51年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2)两个高潮,一个低谷(57年—66年)第一个高潮:59年第一界全运会,低谷见奇峰60年起三年困难时期,两个奇峰:一是60年登上珠峰,二是61年,26届世乒赛三项冠军。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 《体育概论》考研复习大纲、习题及答案
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辅导《体育概论》考研复习大纲、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说明一、本课程达到的目的、任务体育概论是一门以体育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基础性理论学科。
是体育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教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思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体育的本质、功能、目的、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概要地介绍。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形成对体育系统各要素的基本认识,并能够运用课程中介绍的体育基本理论对体育现象进行相对合理的解释。
该课程是形成正确体育观念和提高体育理论素养必须途径。
二、学习本课程的具体要求(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体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阐述体育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对国外体育特征与发展作了概要介绍。
在学习中应坚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教学时参考。
三、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流于哲学教条式的学习。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现实教育实践及各种教育现象,学生应认真思考。
第二部分复习大纲引论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体育概论学科的属性、研究对象。
(二)了解体育概论学科的发展轨迹及体育概论学科的研究特点。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一)体育概论学科的研究对象。
(二)学习体育概论的方法与要求。
(三)体育概论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四)体育概论学科的发展过程及阶段划分。
三、本章阅读文献鲍冠文:《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一)体育概论的学科属性及研究对象是什么?(二)学习体育概论的目的是什么?(三)学习体育概论课程都有哪些方法与要求?第一章体育概念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体育概念及其定义方法。
(二)掌握体育与运动的区别与联系。
(三)了解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不同国家对体育概念的理解。
(四)了解体育的多种属性。
体育概论课程体育概论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
从学科性质上看,《体育概论》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通过阐明体育的地位、功能、目的、任务和发展规律等,使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的实质,端正对体育的认识。
《体育概论》课程对于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科学系统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对于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良好的体育理论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绪论。
绪论是该学科与课程的前方,该部分主要包括体育学科的发展概况、研究对象、范畴与学科定位;学习体育概论课程的目的与意义等内容。
重点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定位,难点表现在对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的准确把握方面。
2.体育概念。
该部分是学科与课程的前提与基础内容。
主要包括体育概念的演变、体育的基本概念和体育的本质等内容。
重点是体育的概念,难点表现如何理解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界定。
3.体育的结构。
主要包括体育结构划分的标准问题和体育结构的类别。
重点是体育结构的类别,难点表现在标准问题的掌握方面。
4.体育功能。
该部分主要包括体育功能概述、体育的自然质功能、体育的结构质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等。
重点是体育的功能类型,难点是体育功能分类与特点。
5.体育目的。
主要包括确定体育目的依据、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等。
重点是我国的体育目的,难点在于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6.体育手段。
主要包括体育手段概述、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体育基本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等。
重点是体育基本手段,难点是体育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以信体育动作的区别与联系。
7.体育体制。
主要包括体育体制的一般概述、体育体制的特点与作用、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等内容。
重点是中国体育体制。
难点是体育体制的不同形态与特点。
8.体育科学。
主要包括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体育科学体系等内容。
《体育概论》考研整理资料
体育概论目录第一章体育概念与本质第一节体育概念的演变第二节体育的基本概念第三节体育的本质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第二节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第三节体育的结构质功能第四节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第三章体育目的第一节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第二节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第三节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第四章体育手段第一节体育手段概述第二节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第三节体育基本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第五章体育科学第一节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体育科学地三维视角第三节体育科学体系第六章体育过程第一节体育过程概述第二节体育过程要素第三节体育过程的结构与控制第四节体育过程与相关过程的关系第七章体育文化第一节体育的文化属性与含义第二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第三节奥林匹克文化第四节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第八章体育体制第一节体育体制的概念及其构成第二节体育体制的特点与作用第三节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第四节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第九章体育发展趋势第一节从人文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第二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第一章体育概念与本质第一节体育概念的演变一、学习和理解体育概念的重要意义?①学习和研究体育概念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②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表达体育思想,加强体育交往和学术交流。
③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提高分析体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近代体育概念演变的主要脉络(体育概念的出现晚于体育的产生)三、中、日、美等几个国家体育概念的比较。
世界各国对体育的理解各不一样。
这一点可从日本著名学者川峰雄所著的《体育原理》中反映出来。
欧美学者认为体育是一种“活动”且不将体育与“sport”严格区分开来。
第二节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概念: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这是一种从广义上理解的体育,体育应该包括: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从体育手段的角度上来看,也就是在达到体育目的的前提下,各种身体运动(包含竞技运动)、休闲、娱乐活动、舞蹈等都可以是体育的范畴)体育概念的内涵: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
社会体育《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体育概念一、体育的基本概念(一)体育概念的分类:1、按属性分类: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2、按参与者分类: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3、按实施场所分类: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二)体育的相关概念:1、竞技体育和竞技运动(1)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2)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里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三)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四)健身体育(五)学校体育:指以学生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身体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六)社会体育:指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由广大群众根据业余、自愿、灵活、多样的原则所开展的体育活动(七)体育主要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构成。
三者的联系:1、都是以身体联系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2、都要求身体的全面发展,都能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3、都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相同的二、体育的本质(一)体育本质的概念1、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2、体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二)身心关系与体育本质1、身心互动:身心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的身心关系是确定体育本质的客观依据2、身心合一、协调发展是体育本质的诉求。
弄清楚人的本质,理性认识并处理好身心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体育本质(三)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本质1、只有反映一事物与其他另一事物的根本区别的特有属性才是本质属性,才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才是事物的本质2、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四)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着便是体育的本质(五)社会生产力决定着体育的发展1、生产力制约着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2、生产力制约着体育的功能、体育的目的的制定和体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体育的发展(六)体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1、体育运动能增强劳动者的体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2、体育运动可减少劳动者的病假率,提高出勤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3、第二章体育功能一、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1、概念:是指体育以其自身的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和效益。
体育概论
1、如何分析评价我国当今体育概念问题?体育是医生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这样一个体育定义是相对客观、辩证而全面的,反映了体育的本质特征,重视了体育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考虑到了国情和国际接轨,确立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高度统一性。
计从教育角度重视了对人的培养,又从社会文化视角反映出体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既肯定了热门的个体的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社会需要;既注重对体育的生物学研究,业主中体育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层面认识体育。
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广义体育观。
2、如何从体育属性分析体育概念的分类?按照体育属性可以把体育划分为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
健身体育是通过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实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竞技体育是通过竞技机制和挑战高峰来实现身心发展的目的,休闲体育是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趣味性身体活动实现身心发展的目的。
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之间只是形式、手段和方法上的差别,其共同特有的本质属性依然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依然遵循划分规则。
因此,当代体育是由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和休闲体育组成,这个分类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着指导体育实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为什么从身心关系考察体育的属性?1)深身心互动。
人的身心关系是确定体育本质的客观依据。
我们要按照身心合一的规律认识体育本质。
2)身心合一、协调发展是体育本质的诉求。
当今时代强调以人为本,人的本质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这三个层面协调一致人才能健康,所以强调体育对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作用和机制,以便和健康吻合,弄清楚人的本质,理性认识并处理好身心关系才能正确把握体育本质。
今天研究身心关系,旨在推动一种整体的体育观、身心统一的体育观、人的发展预审会需要相协调的体育观的形成,对体育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具有深刻和深远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体育本质,更好的为人服务。
4、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本质的关系?体育属性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健身性、娱乐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
体育概论复习
第一章 体育与体育科学(重)体育(广义的):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体育(狭义的):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医疗、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身体娱乐:是指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
总概念视图:注:广义的体育(亦体育运动),广义的体育的上位概念是文化(人类中文化),下位概念是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狭义的体育(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身体娱乐,形成概念体系。
体育概论是一门高度概括性的学科。
《体育概论》是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定的学科。
体育概论通过阐明体育的地位、功能、目的、任务和发展规律等,使人们正确地理解体育的实质,端正对体育的认识。
体育概论的研究过程:①收集信息②加工信息③创造信息④反馈信息研究方法----系统方法常用科研方法:(一)情报资料搜集和文献资料综述法文献资料图书索引查阅是科学研究的前提调查问卷法(二)整理和研究资料的方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综合法、图解法、数学方法..体育的基本概念不是一个术语问题,它是由一些术语组成的一个术语体系,体系中各个不同层次的术语有着内在的联系确定体育术语考虑的三种原则:①科学性②民族传统习惯③力争与国际用语一致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一)指导科学(二)基础科学(三)体育的应用科学①自然科学类②社会科学类③人文科学类④管理科学类(四)体育专项技术学科---最近于“实践”层次注:是个开放体系而不是封闭体系现代竞技运动特点:(一)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二)具有国际性(三)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四)参加的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或团体,因而增加了对活动参加者的压力,加强了活动的严肃性(五)活动的目的是讲究功利的第二章体育的产生与发展(重)体育产生的动向:讲体育产生于劳动,这是对的,但不仅仅产生于劳动,因为劳动仅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一种重要的身体活动。
体育概论——精选推荐
体育概论引论1.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范畴●研究对象: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范畴:(1)体育的概念与本质(2)体育的价值与体育目的(3)体育过程与规律(4)体育途径(5)体育手段与方法(6)体育科学(7)体育文化(8)体育体制(9)体育发展趋势2.体育概论的学科定位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科定位:体育概论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体育实践和体育理论发展一般规律以及其中的认识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
体育概论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并带有指导性的学科。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体育概论与体育学体育概论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对体育基本理论及其规律的研究,体育概论不等同于体育学。
体育学对体育的总体认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育概论对体育的概念、本质、目的、要素、结构、过程等具体问题展开分析。
与体育学相比,体育概论研究的问题具体些,研究层次在体育学之下。
(2)体育概论与体育哲学体育哲学是体育概论的理论基础,又是体育概论的具体的、直接的研究指南。
体育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与体育概论有相似之处,研究内容有交叉之处,如体育概念、体育目的等,但两者研究的视角不同。
体育哲学主要从观念层面研究问题,而体育概论除了从观念层面探讨问题外,还要从制度、管理层面研究问题,因此体育概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3)体育概论与体育理论体育概论与体育理论有明显的区别。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用了苏联的体育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群众体育这四大块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科学的不断进步,体育理论的研究对象逐渐变得模糊,研究范畴非常宽泛,体育界从80年代中期开始便不把体育理论当学科名称使用了。
(4)体育概论与体育社会学体育概论与体育社会学都是从总体上研究体育的学科,研究对象都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应用性,但双方都具有自己的特定概念(如体育概论的体育结构,体育社会学的体育社会结构),形成了对同样作为整体的体育的不同研究视角。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概论》复习笔记
体育概论引论一、《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体育的整体,是一门从宏观上,总体上概述研究和揭示体育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二、《体育概论》的研究目的:从宏观上掌握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体育的本质。
三、《体育概论》的学习意义:1.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2.提高对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全面认识3.提高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水平四、学习《体育概论》的要求: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坚持广泛应用和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4.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批判与吸收的关系。
第一章体育概念第一节体育的概念与定义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第二节体育的分类一、概念:1.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指以学生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身体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2.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展人体在体力、技艺、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3.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一切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为社会公民所开展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普及性体育活动。
二、三者的共同点:1.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
2.都要求身体的全面发展,都能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
3.都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
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共同的。
三、三者的区别:主要目的主要手段实施场所主要性质学校体育知识技术机能的传授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各类学校教育性社会体育休闲娱乐、强身健体身体娱乐、身体锻炼较广泛、灵活业余性竞技体育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创造优秀的运动成绩,培养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竞争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育科学的概念
科学与体育科学
科学是当今最为时髦的高频词汇。从背着书包、怀着新奇 和期待的心情第一次走入学校大门的小学生,到在夕阳西下感 叹人生的白发老人;从每天迎送无数客人的火车站、飞机场的 检票员,到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不断的感受着科学的魅力。对 某些人来说科学就是数学;对另一些人来说,科学就是白大褂 加实验室;还有人可能会把科学看成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 一个不断创造着奇迹的精灵。
科学的概念
广义的科学是对社会科学、自然科 学、思维科学等的总称。
狭义的科学专指自然科学,即研究 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 动规律的科学。
技术
技术是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在利用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
中,获得物质财富、精神和信
息手段的总和。
科 技?
“科技”一词是典型的中国说法。英文从来都是 分开用的,即science&technology。完整翻译 成中文应该是科学与技术。很显然在西方国家 科学,就是科学,技术就是技术,科学与技术是 两码事。两者再密切也不会是同义词。但中国 人的习惯用法或科学普及方面的问题,总把 “科技”当成一种东西,从而“科技”成了偏 正关系,即科学的技术。即英文的scientific technology(事实上英文没有这种说法)。字面 意思就成了技术是科学的。
第五章 体育科学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题
学习目标
掌握体育科学的概念 了解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体育科学的生物学、心理学和 社会学的三维视角 掌握体育科学的属性 能够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描述体育科 学的体系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 第三节 体育科学体系
古罗马医学家盖伦在其创立的医学和生物学 知识体系中,把运动按身体部位、激烈程度 和动作节奏分为三类,并就身体锻炼对人体 匀称、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科 学论证 古印度学者罗迦把“营养、睡眠和节食”从 理论角度视为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医学家 卡拉卡又把按摩分为“运动、医疗、卫生” 三大类型,论述了通过运动预防疾病、减少 肥胖、帮助消化、修整容貌、推迟老化的道 理。古印度民间的身体运动、涂油按摩等维 持和恢复健康的方法极为流行。
第一节 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体育科学的概念 二、体育科学的形成 三、体育科学的发展 四、我国体育科学发展概况
一、体育科学的概念
科学:把大量的事实有序化,从中找到 规律。 是系统化并借助于严密的逻辑关系构建 起来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 思维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反映客观 事实和规律的发展着的知识体系。 《辞海》对科学的诠释是:“运用范畴、 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 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在我国古代,由于受“以善身之道,增进健康、延 年益寿”的思想影响,体育已被列入教育之中。例 如,孔子的教育内容中的“射、御”、老子养生观 中的“节制嗜欲”的主张,这些推崇尚武健体的教 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长达2000多 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来就注意国民“尚武”精 神的培养,促使了运动医疗,导引养生术和多种民 间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汉代名医华佗,依据运动 能增强体质的生理机制,创编了强身健体的“五禽 戏”,以及相继出现的“达摩十八罗汉手”、“八 段锦”等,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古代运动医学,成为 中国医学和体育学中的宝贵遗产。 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人类对体育还缺乏本质的认 识,此时,虽然某些体育科学思想已具雏形,但都 是伴随军事、教育和医学而并存的,体育实践活动 与体育科学思想均处于萌芽状态之中。
实例
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 文奥运” 技术: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建设、 便捷的通讯、网络传输、电视直播 或转播的质量、电子计时更高水平 的应用等 科学:开闭幕式、各运动项目的分 布(协办城市的选取)、运动项目 的时间安排。
科学是发现那些在世界上客观存在 着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 技术则是发明那些世界上从来没有 的东西或在原有事物基础上的进一 步创新。科学是提供应用的理论; 而技术则是使可能应用的理论变成 现实。
而中国由于翻译的问题或因为教育的问 题,几乎人人都有这样的科技误会,甚 至把“高技术”的英文high-technology 也要叫做“高科技”。 技术是科学的派生物,两者非常密切, 但差别很大。科学是精神的,而技术是 物质的。科学是内在的灵魂,它是理性 的、概念的、观念的、内在的、抽象的、 素质的;技术是外在的技能,它是物化 的、外在的、具体的、工具的、买卖的、 应用的。
体育科学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知识 体系。
体育科学的基本使命是揭示体育的特征和
规律,探索新原理、新思想等,解决认识 问题,它着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 的问题。 体育与体育科学:
•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教育过程
•体育科学是研究和提示这种现象发展规律的知 识体系。对体育进行多层次、多视角以至全方 位的研究,并经反复验证所形成的系统化的知 识体系才称之为体育科学。
1、 体育科学思想的萌芽
人类对体育的认识体系正是在体育的实践不断丰富 和发展之中萌发的。 古希腊灿烂的文化和发达的哲学、教育思想, 促进了欧洲古老的文明,也带来了体育的繁荣。 他们提倡用体育“造就健全的公民”,把体育 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古希腊哲 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在他的身心调和论教育设 计中,提出了“对青少年儿童实施为造就完美 和谐发展的人而健身”的教育思想。他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体育、德育、 智育的联系,主张应“重少年儿童身体、德行 与智慧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体育应先于智 育”的教育思想。同时设计了“按年龄分期参 加运动量不同的项目”的体育教学方法。
二、体育科学的形成
体育作为单学科的发展,却可以追 溯到19世纪30年代或更早一些。 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和体育实 践的发展,体育科学的部分学科从 它的母系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 医学等)中派生出来,然后逐渐形 成了体育科学的各个学科。这些学 科在体育科学体系中有着密切的联 系,并逐步交叉成一门有机联系的、 不可分割的综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