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的护理38127ppt课件

合集下载

PICC置管及护理ppt课件

PICC置管及护理ppt课件
导管脱落
加强患者教育,避免过度活动, 出现脱落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
理。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告知患者PICC置管的目的、注意 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我护理, 如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
过度活动等。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的 焦虑和恐惧情绪。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疗团队技术水平
根据医疗团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以确 保置管成功率和患者安全。
03
PICC置管操作规范
操作前准备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条件及合 作程度
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及规格
准备置管所需物品,如无菌手 套、消毒液、穿刺针、导管等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及配合要 点,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发症发生
患者需求变化
如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方案调整或患 者要求拔除时,可考虑拔除导管。
如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炎、导 管堵塞等严重并发症时,应立即拔除。
拔除过程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
拔除过程应遵循无菌原则,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使用 无菌手套、无菌敷料等。
轻柔稳定
在拔除过程中,应保持手 法轻柔稳定,避免用力过 猛导致患者疼痛或血管损 伤。
THANKS
感谢观看
PICC置管及护理ppt课件
目录
• PICC置管概述 • PICC导管类型及选择 • PICC置管操作规范 • PICC导管日常维护与护理 • PICC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措施 • PICC导管拔除时机和技巧
01
PICC置管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 导管,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

PICC置管的维护ppt课件

PICC置管的维护ppt课件

注意:
严格无菌操作,不可用手触及无菌区域的皮肤;
酒精棉签要避开穿刺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同时
不能对蓝色导管部分进行消毒,以免引起导管老化;
纱布及明胶海绵每48小时更换; 禁止将胶布直接贴于导管上; 禁止将导管体外部分人为移入体内; 不能将蓝色导管露在贴膜外,避免细菌入侵。
19
4、整理工作
5
PICC的禁忌症: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指导致静脉管腔完全压 迫者); 相对禁忌症: 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慎用。 已知或怀疑病人对导管成分过敏者。
6
已知或怀疑与插管相关的感染,菌血症和败血 症的患者。 病人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的操作(如意识障 碍,不能配合者或血管条件差者)。 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疗史、静脉血栓史、 外伤史或血管外科史(如:乳腺癌术后患侧臂 静脉)。
3、更换敷贴:7天一次或者根据具体情况
去除外胶带; 0度平行、由下往上撕去贴膜; 戴手套; 左手持纱布覆盖输液接头,提起导管,右手持一根酒精 棉签避开穿刺点直径1cm处,顺时针去脂、消毒至穿刺 点上下20cm,到达左右臂缘,再取第二、三根酒精棉签 以同样的方法逆时针、顺时针消毒,待干; 取碘伏棉签一根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消毒皮肤,再取 第二、三碘伏棉签以同样的方法消毒,待干; 用碘伏棉签消毒导管,由近心端到远心端; 外露导管设计:避开上次受压部位,S、H、L型固定; 用10cm×12cm透明敷贴覆盖灰色1/2、蓝色全部; 第一条胶布横向、第二贴交叉、第三条横向固定接头, 标明置管时间、换膜时间、置管长度、臂围、操作者姓 名,贴于敷贴上。 18
7
二、置管方法
是一种经皮血管穿刺插入导管的方法, 由瑞典一位名叫塞丁格的放射科医师 发明的,也称为微插管鞘技术。

PICC置管的维护PPT课件

PICC置管的维护PPT课件

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
1 2
3
第22页/共27页
Picc维护技术
Picc健康教育
• picc导管与组织相容性较好,穿刺后并不影响正常活动。

注意以下几点:
❖睡觉时避免压迫,
❖防止血栓的发生。
更衣时
避免将导管拔出。
避免过度外展运动
第23页/共27页
Picc健康教育
1.学会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 2.学会观察导管,有无反折、脱出或进入。
输注脂肪乳、白蛋 白、TPN、甘露醇 或其他粘滞性液体 等
前组速度快+后组 速度慢的中间隔
用20ml生理盐水 脉冲冲管加正压封 管
一定要手动脉冲冲管+正压封管再接后一组输液,不能直接接其它液体或 靠重力静滴方式冲管!!洗导管
• 直推:水柱只能在导管中心流动,无法冲洗导管壁,容易造成导管腔狭窄而堵塞导管。
第25页/共27页
肿瘤三病区 张皓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3.学会测量臂围,观察有无变化。 4.学会沐浴的方法。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6.给予患者健康手册。
第24页/共27页
Picc健康教育
• 带管期间可进行日常的工作和活动。 • 注意以下几点: • 1.避免置管肢体剧烈活动及负荷过重。 • 2.避免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剧烈运动。 • 3.避免做过度外展运动。
一定要手动脉冲方式冲管, 不可依赖静脉重力 静滴方式冲管
如经导管抽血、输血、 输注其他粘滞性液体, 必须先用手动冲管后再接其他液体
观察导管滴速,发现滴速减慢时 察明原因妥善处理
第20页/共27页
Picc 维护技术

picc置管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

picc置管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
PICC置管通过穿刺技术将导管插入上肢的贵要静脉、肱静脉或头静脉,导管尖端位 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PICC置管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如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抗生 素治疗等。
PICC置管的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围
01
02
03
肿瘤化疗
PICC置管是肿瘤患者化疗 的重要途径,可避免化疗 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和 损伤。
局限性
PICC置管可能导致感染、血栓形 成等并发症,需要严格的无菌操 作和护理。
CHAPTER
02
PICC置管护理基础知识
置管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需 求、血管状况等,确定是 否适合进行PICC置管。
准备物品
确保导管、消毒用品、敷 料等所需物品齐全,并检 查其有效期和质量。
沟通告知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置管的 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消除他们的疑虑和紧张情 绪。
置管过程
定位血管
选择合适的血管,通常 选择肘部或上臂的静脉

消毒
对选定血管进行消毒, 确保无菌操作。
穿刺置管
使用导管穿刺针进行静 脉穿刺,将导管送入血 管内,确保导管放置位
置正确。
固定
使用敷料固定导管,防 止导管移位或脱落。
CHAPTER
04
PICC置管护理教学案例分享
案例一: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总结词
安全有效、减轻痛苦
详细描述
肿瘤患者需要接受化疗等药物治疗,PICC置管的应用可以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 ,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效率。
案例二:PICC置管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结词
稳定可靠、生命通道
详细描述

picc置管护理ppt课件

picc置管护理ppt课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痛苦
PICC置管能够避免频繁穿刺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PICC置管后,患者可以自由活动,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降低医疗费用
PICC置管能够减少因频繁穿刺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 济负担。
03
CATALOGUE
PICC置管护理的步骤
置管前的准备
03
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 者
04
血管条件差,难以建立 稳定静脉通路的患者
02
CATALOGUE
PICC置管护理的重要性
预防感染
01
02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置管、换药、冲管等操 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 则,防止细菌进入导管腔 和皮下隧道。
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定期 更换敷料,以减少感染的 风险。
。பைடு நூலகம்
勤洗手:在护理前后以及接触导 管前后都要彻底洗手,避免交叉
感染。
避免使用带有刺激性的清洁剂或 护肤品: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和
损伤。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的手臂运动
01
如举重、引体向上等,防止导管移位或脱落。
避免过度拉伸和弯曲手臂
02
保持手臂自然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用力。
避免提重物
03
避免提拉重物,以免对导管造成牵拉力。
导管感染
总结词
导管感染是PICC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与护理不当和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
详细描述
导管感染的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感染。为预 防导管感染,应保持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出现感染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picc置管的护理PPT课件

picc置管的护理PPT课件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
风险。
患者自我观察与报告异常的指导
教会患者自我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渗出等异常及时报告。 提醒患者定期回医院进行导管维护和检查,确保导管通畅和安全。
指导患者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谢谢观看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PICC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详细描述
感染的原因可能包括导管接口污染、皮肤菌群移位、无菌操作不严格等。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对导管接口进行消毒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应立即就 医处理,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患者心理指导介绍PICC置管的目的、 方法及注意事项,缓 解患者紧张、焦虑情 绪。
鼓励患者提出问题, 耐心解答,消除疑虑。
告知患者置管后的日 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 响,增强患者的信心。
患者日常活动指导
指导患者在置管后避免剧烈运动 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导管移位或
脱落。
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 导管,避免牵拉、扭曲和压迫。
04
PICC置管的维护与保养
导管的冲洗与封管
冲洗
每次使用PICC前,需用生理盐水或肝 素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以保持导管 通畅。
封管
使用PICC后,需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 以防止血液回流堵塞导管。
导管的更换与拔除
要点一
更换
定期更换导管,一般建议每7天更换一次,以减少感染风险 。
要点二
拔除
在患者出院或不再需要使用PICC时,应由专业医护人员拔 除导管。
消毒
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严 格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picc置管的护理》PPT课件

《picc置管的护理》PPT课件
再注射最后20ML封管液时,边注射边后退,冲静肝素帽
置管后的并发症--导管堵塞
• 处理: – 检查导管是否打折,病人体位是否恰当。 – 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正确 – 用10ml注射器缓慢回抽,血凝块是否能抽出(不可用暴力推注清 除凝块,可致导管破裂或栓塞)。 – 酌情拔管 – 利用特殊技术冲洗导管使导管再通(需医生与病人/家属商定,分 析利与弊) – 溶栓:非血栓性堵管—70%酒精,血栓性堵管---尿激酶
涂少量的消炎软膏
导管的固定
宣教
病人活动知识的介绍
穿刺24h内穿刺侧手臂减少活动 伤口停止出血前减少活动 避免提重、举高、用力甩膀活动 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须立即告知护士的情况
• 伤口、手 敷料:
导管:
臂:
பைடு நூலகம்
污染、潮 漏气、漏水、
• 红、肿、 湿、翘起、 脱出、折断
热、痛、 脱落
活动障碍
处理:适当调整绷带松紧,防止穿刺侧肢体受压,适当抬高穿刺侧肢体
导管堵塞
Site Maintenance
• 症状:给药时感觉有阻力、输注困难、无法冲管、无法抽到回血、输 液速度减慢或停止。
• 原因:
– 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之间不相溶,未经盐水冲管就用肝素封管。
– 未正压封管至血液返流,采血后未彻底冲管。
– 脂肪乳剂沉淀引起管腔阻塞。
– 导管顶端贴到静脉壁,因病人体位导管打折。
– 静脉血管内膜损伤。

预防:
– 尽量减少穿刺时静脉损伤
– 采用正确的封管技术
– 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
– 输注脂肪乳剂应定时冲管
处理
防止导管堵塞的关键
正确冲管,正压封管 静脉滴注不能代替冲管 不要再留有导管的上部使用血压袖带或止血带 治疗间歇每7天一次

PICC置管的护理ppt课件

PICC置管的护理ppt课件
脱出、折断 输液时:
注射时疼痛、 输液停滴、缓 慢
院外带管指导:
置管侧上肢避免持重物,勿做剧烈运动。 禁止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注意观察 针眼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 如有异常及时复诊。导管使用过程中允 许病人采用淋浴的方式洗澡,但洗澡前 用大规模的贴膜将导管和接头全部贴住, 置管侧敷料避免与水接触,若有浸湿, 及时更换敷料。告知患者及家属体外导 管的长度、封管及更换敷料的日期,及 时来院处理。
有用的技巧:
• 导管露出体外部分S形固定可 有效防止导管移动
• 贴膜粘贴连接器的翼形部分的 一半,将所有体外部分导管置 于贴膜保护下
• 连接器和肝素帽处用蝶形交叉 的方式,以脱敏胶布妥善固定
更换敷料操作流程
①撕除旧敷料后, 快 速手消毒剂洗手
②打开无菌换药包 戴无菌手套
③酒精棉棒(球)清洁消毒皮肤,擦拭血 迹/污渍/胶布痕迹避开导管和穿刺点
穿刺点处垫小纱布块视为纱 布敷料48小时更换一次
更换输液接头
• 目的:将潜在的感染危险降低 • 更换频率:每7天一次
在其可能损坏时 每次经由输液接头取血后 不管什么原因取下输液接头后
更换输液接头
• 使用无菌技术打开输液接头的包装,用 生理盐水预冲一下。
• 去除原来的输液接头。 • 碘伏消毒导管及接头的连接处连接新的
5
经常观察用PICC输液的速度,若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应及 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6
每次输液前必须先冲管后接液体、不能靠重力输液方式冲管.
7 8 9 10 11 12
维护注意事项
连续输液12小时要冲管一次。
禁止用小于10ml以下的注射器冲管给药。
不能用含有血液和药物混合的盐水冲洗导管。 禁用肝素的病人直接用生理盐水封管。 由于经PICC取血会增加导管堵塞机会,也会有血液损失, 所以除非必要,尽量避免经PICC采血。 在日常冲洗导管时,无需每次检验回血。多次抽回血会 加快导管内壁血凝积累,最终导致导管阻塞。

picc置管护理ppt课件

picc置管护理ppt课件
出现的新技术和方法。
护理实践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分享
分享一些成功的PICC置管护理案例,包括患者的 治疗过程、护理方法和效果等。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在PICC置管护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包 括需要注意的问题、难点和解决方法等。
最佳实践推荐
推荐一些最佳的PICC置管护理实践方法,包括有 效的护理措施、合理的操作流程等。
03
PICC置管护理操作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计划、血 管状况等,以便选择合适的PICC
导管和置管方案。
准备用物
准备好PICC置管所需的用物,如 导管、导管包、手套、消毒液、敷 料等,确保用物的质量和适用性。
确定置管部位
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和治疗需求, 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并做好标记 。
使用抗过敏药物。
导管破损
如发现导管破损,应立即 拔除导管,并进行压迫止
血。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 检查导管周围皮肤情况, 如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 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血栓形成
定期进行血栓筛查,如发 现血栓形成,应及时进行 溶栓治疗。
空气栓塞
如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 让患者左侧卧位,并给予 高流量氧气吸入。

提醒患者按时进行复查,以便及 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5
PICC置管护理研究进展
最新研究成果分享
最新研究方法
介绍PICC置管护理领域最新的研究方 法和技术,包括新的评估工具、干预 措施等。
最新研究成果
临床应用前景
探讨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在临床护理实 践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可能带来的影 响和改变。

PICC置管护理PPT课件完整版

PICC置管护理PPT课件完整版
定期进行导管维护,如冲 管、封管等,保持导管通 畅。
02
PICC置管操作流程与 技巧
消毒铺巾规范操作方法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穿刺点 为中心,直径不小于20cm
铺巾要保证无菌,覆盖穿刺点 周围皮肤
穿刺前再次消毒皮肤,确保无 菌操作环境
穿刺点定位及进针角度掌握
了解患者主诉和感受,如疼痛、瘙痒 、不适等,及时给予解答和安慰,必 要时报告医生处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 报告。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在置管前向患者详细介绍PICC置 管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消除患者疑虑和恐惧心理。
在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 了解患者感受和需求,给予适当
感染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
防控策略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置管过程中的污染。
感染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其他罕见并发症应对方案
原因分析
患者活动过度或固定不当导致导管异 位。
处理措施
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并妥善固定,加强 患者教育,减少过度活动。
插入导管时要缓慢、匀速,避免过快 插入导致血管损伤
确认导管插入深度合适后,要及时固 定导管,避免导管移位
固定和维护导管稳定性
使用无菌敷料固定导管,避免导管移位或脱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活动和保护穿刺部位
定期更换敷料和肝素帽,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和异常情况
导管堵塞处理方法探讨

PICC置管ppt课件完整版

PICC置管ppt课件完整版

PICC置管ppt课件完整版目录•PICC置管基本概念与原理•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PICC置管操作过程详解•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PICC导管维护管理规范•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PICC置管基本概念与原理PICC定义及发展历程PICC定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发展历程自1929年德国医生Forssmann首次将导管插入自己的右心房并拍摄了X线片以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从单纯用于中心静脉压监测,到目前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肠外营养支持、危重病人抢救、恶性肿瘤化疗、抗生素应用、血液动力学监测等领域。

PICC置管目的与意义目的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适用于任何年龄、多种疾病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

意义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且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的患者;需要输入高渗性或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如TPN的患者;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的患者;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的患者;需要每日多次采血检查的患者。

禁忌症患者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操作;已知或怀疑患者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凝血障碍或者接受抗凝治疗者。

操作原理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操作步骤评估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测量定位确定穿刺点及导管尖端位置;建立无菌区打开PICC导管包进行消毒铺巾;进行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进针少许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退出针芯将导管均匀缓慢送入中心静脉至预测量长度;撤出导管鞘撕开导管保护套抽吸至回血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并正压封管;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安装连接器;通过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记录相关信息并维护。

(2024年)PICC置管的护理ppt课件

(2024年)PICC置管的护理ppt课件

准备PICC导管、穿刺针、导管鞘、扩 张器、撕裂缝合器等所需器械,并检 查器械是否完好无损、在有效期内。
检查所需药品如局麻药、抗凝剂等是 否准备齐全,并核对药品名称、剂量 等信息。
2024/3/26
准备无菌敷料、消毒液、棉签、手套 等无菌物品,确保操作过程符合无菌 原则。
10
穿刺部位选择与消毒处理
导管断裂
立即停止使用PICC,通过 影像学检查定位断裂导管 ,并请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
27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3/26
28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PICC置管基本概念及适 应症介绍
PICC置管操作流程与注 意事项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 及护理措施
PICC置管患者教育与心 理支持
记录要求
详细记录穿刺日期、时间、部位、导管型号及插入深度等信息,以便后续护理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出现的任 何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024/3/26
17
04
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工作
2024/3/26
18
定期更换敷料和固定装置
01
02
03
敷料更换频率
根据渗血情况及敷料清洁 度,一般2-3天更换一次 ,最长不超过7天。
2024/3/26
22
05
PICC相关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策 略
2024/3/26
23
感染风险识别及防控措施
感染风险识别
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定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
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7
七、导管阻塞的处理
1、外部因素:是否打折,扭曲、体位等。 2、内部因素: 1)导管定位是否正确 2)血栓形成,可用10ML注射器轻柔回抽或 遵医嘱使用尿激酶。
3)不可使用暴力、导丝来清除血凝块, 这将使导管损伤、破裂或造成血凝块栓塞。
精品课件
8
八、病人的指导
1、 置管的上肢勿负重(举重,提重物等)。 尤其第一个24小时不湿水。 2、 冲凉时用薄膜包好,勿弄湿敷料,如有 及时更换。
3、 学会自我观察针口情况,如有红肿热痛 及时就诊。
4、 每周更换敷料和肝素锁一次,并用20ML 以上生理盐水做脉冲式冲管一次。
5、 导管维护和使用须由医护人员完成
精品课件
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目的:防止血块黏附在管壁,减少阻塞。 2、 原则:1)治疗结束,给药后用10ML以上 的生理盐水冲管
2)抽血,输血后用20ML以上的生理盐水冲管 3)须弃去2-3ML的血后再采血标本
精品课件
6
六、冲管的方法 1、冲管时最后0.5ML要边推边退针。 2、用脉冲式冲管法,力度适中。
PICC置管的护理
精品课件
1
一、概述:类似于临床上面经常使用的 套管针。但是导管出口直到上腔静脉。 现在多用于需要长期化疗的血液病病人。
精品课件
2
二、PICC(经皮外周静脉插管)的作用 1、 减少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保护血管。 2、 减少渗漏、感染 。 3、 减少穿刺的痛苦。
精品课件
3
三、PICC的置管 1、静脉的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肘 正中静脉等肘部粗大血管。 2、进针点的定位:肘关节下方1-2CM, 长度为肘关节到对侧胸锁关节,约40-
43CM. 3、置管配合:嘱其将头部偏向静脉穿刺 的一侧,防伤及颈外静脉。
4、注意事项:操作中注意无菌原则!
精品课件
4
四、置管后的护理 1、 观察:第一个24小时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等。 2、 敷料的更换时间:第一个24小时、每周(无 菌原则:用碘酒酒精消毒针口,更换敷料及肝素 锁,同时观察伤口情况。) 3、 特殊情况的处理:如脱出或缩进应及时通知 医务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处理,不可擅自插入; 如渗血渗液,感染、出血倾向,应遵医嘱拔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