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模式的语言学视角

合集下载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认知翻译学》评介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认知翻译学》评介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一《认知翻译学》评介吴亚静布占廷(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摘要:近年来,在认知科学的推动下,认知翻译学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并逐渐形成系统 的研究体系和研究领域。

文旭教授和肖开容教授编著的《认知翻译学》从语言的认知理论出发,探索了 翻译转换中的语言认知机制,对翻译认知研究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导作用。

本文从翻译研究 范式宏观建构、概■念结构与语义结构、功能与组织原则、认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研究趋势与展望等五 个方面简要梳理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并从强调学科建构性、凸显理论适用性等方面对该书作了简评。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认知;翻译研究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891 (2020)03-0093-041.引言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理查兹(Richards,2001) 说:“翻译很可能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 最复杂的一种活动”(转引自卞建华,2005: 42)。

翻译与认知结缘是20世纪中后期的事,直到21世纪 初 Martin(2010: 169)提出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这一术语,两者才正式结合。

随着翻 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口译和笔译学者与认知科 学家合作日益加强。

如今,认知翻译学作为翻译研 究的一种新范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研究领域较为 庞大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对翻译研究起着重要的理 论建构和理论阐释作用。

《认知翻译学》以翻译认 知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研究翻译中涉及的语义、语法、语用和文化问题,探索译者 理解、转换、表达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对翻译学的 构建与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内容简介本书共有十三个章节,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 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展开,即翻译研究范式宏观建构 (第一章)、概念结构与语义结构(第二、三、四、五、十章)、功能与组织原则(第六、七章)、认知理 论与方法的应用(第八、九、十一、十二章)以及研 究趋势与展望(第十三章)。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理论[论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理论[论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摘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隐喻是想象力和修辞的一种手段方法,是一种华丽的语言。

此外,隐喻通常被视为一种单独的、关于词汇而不是思维或者行为的语言特征。

出于这个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没有隐喻,他们也可以很好的处理一切事物。

相反,我们发现,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不仅仅在语言方面,它也渗透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思考和采取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隐喻性。

关键词:语言学隐喻理论认知语言学提出,隐喻是一种正常的语言使用方式。

隐喻的使用不局限于文学、修辞和艺术中。

事实上,我们的日常交流都离不开隐喻。

据估计,70%的英语词汇意义都是隐喻性的。

例如,waste time,head of state, face of a watch, foot of a mountain, warm color, holes in our argument等等。

我们对于这些用法习以为常,甚至有时不会意识到它们是隐喻性的。

然而,他们不仅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对于隐喻的功能有两种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通语言的装饰,是使语言变得丰富的一种修辞手段,这种观点强调了隐喻的美学功能;另一种观点就是将隐喻看做一种认知方式。

lakoff和johson(1980)在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即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修饰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概念体系,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之一。

它植根于语言、思维、文化和概念体系中,是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的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

隐喻是无处不在的。

因此,所有的语言也都具有隐喻性。

根据这种观点,我们的语言学知识是普通认知的一部分,而语言学分类就是人类思维的产物。

隐喻就是我们对于世界的分类以及我们思维过程的基本要素。

从日常对话到文学作品和科学理论的语篇当中,我们以相似而又创新的方式来使用隐喻谈论这个世界。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走”的隐喻意义和语义演变解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走”的隐喻意义和语义演变解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 活 的方 方 面 面 。我 们 借 助 于 旅 途 来 讨 论 人 生 , 借 助 于金钱 来说 明时 间 的重 要 性 等 等 都 是 在 运 用 隐喻来 描 述 事 物 或 表 达 情 感 、 想法等 , 也就是说 , 我 们利 用 生活 中简 单 具体 的事 物 域 去 描 述 另 一 个 抽 象深 奥 的事 物 域 。莱 考 夫 和 约 翰 逊 的 著 作 《 我
第1 7卷 第 5期 2 0 1 7年 5月
黑 龙 江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F HEI L O NGJ I ANG UNI VE RS I T Y OF T E CHNOL O GY
V0 l _ 1 7 No . 5
Ma v 2 01 7
认 知域映射到 陌生的认知域 里, 以理解和认识新 的事物。借助 于莱考 夫和约翰逊提 出的 隐喻 理论 , 归纳 并分析 了汉语 中“ 走” 字所具有的 隐喻意义 , 简要梳理 了“ 走” 的语 义演 变, 并 总结 了新 时代 下涌现 的与 “ 走” 有 关的新
词语 。 对 词 语 的 隐喻 意 义和 语 义 演 变 的 解 读 有 助 于指 导 人 们 更加 准 确 地 运 用 词 语 。 关键词 : 走; 隐喻 意 义 ; 语 义 演 变 中图分类号 : H 0 3 文献标识码 : A

隐喻性 的 , 我 们 赖 于 思 考 和 行 动 的概 念 系统 大 多
是 以 隐喻 的方式 建 构 和界 定 的。 ” 因此 , 刘 宇 红 ( 2 0 0 5 ) 总结 出 隐喻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语 言 现 象 , 人 的
种 认 知行 为 的方 式 。 [ 3 l l m 。 莱考 夫 和 约 翰 逊 在

最新-深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 精品

最新-深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 精品

深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摘要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来看,隐喻是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不同语言在隐喻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给隐喻的翻译带来困难。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探讨隐喻的认知性、可翻译性及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隐喻认知翻译一、引言人们大量的使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活跃,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从理论到具体的策略全面探讨隐喻的翻译。

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二、隐喻的认知性真正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的著作是&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这本书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也使得人类对大部分抽象思维的解释成为可能。

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和目标域,前者往往是已知或熟悉的具体事物,后者是陌生或不太熟悉的抽象事物。

通过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

隐喻是中介,它帮助我们在来源于我们切身的经历和体验形成的概念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理解和经历新事物。

我们知道隐喻的基础就是概念,人们常用隐喻将许多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或者熟悉的形象组织起来。

许多重要的概念多来源于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人们使用隐喻一是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二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人们选择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

三、隐喻的可翻译性以认知科学为依托的认知语言学是以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其论点是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知事物的反应,是与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相吻合的。

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产物,包括隐喻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有据的,即可以从人们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蒙古语熟语》范文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蒙古语熟语》范文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蒙古语熟语》篇一一、引言蒙古语熟语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结晶,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强调人类认知在语言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蒙古语熟语的内涵、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二、蒙古语熟语的内涵与特点蒙古语熟语是指那些在蒙古族人民口耳相传中广泛流传的、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表达功能的固定短语。

这些熟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的象征。

蒙古语熟语具有以下特点:1. 形象性:蒙古语熟语往往通过生动的形象来传达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2. 隐喻性:许多蒙古语熟语通过隐喻手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3. 文化性:蒙古语熟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三、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蒙古语熟语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产物。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蒙古语熟语的形成和传播与人类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

1. 认知过程与蒙古语熟语的产生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形成了对世界的认知。

这些认知通过熟语的形式得以固化,并代代相传。

例如,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蒙古族人民总结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熟语,如“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等,这些熟语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

2. 隐喻与蒙古语熟语的语义理解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蒙古语熟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通过隐喻,人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如,“生活如同一本书”,将生活比作一本书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在蒙古语熟语中,许多熟语都运用了隐喻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哲理。

四、蒙古语熟语的形成机制蒙古语熟语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类的认知、文化、历史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这一过程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人类认知的共性:人类具有相似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这使得不同民族在形成语言时存在共性。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理论支撑来自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现象与认知过程密不可分。

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语义学,尤其是象征性语言的语义研究。

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视角为基础,探讨象似性在语义学中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

一、象似性在语义学中的重要性象似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近的特征。

在语义学中,象似性被视为词汇语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语言中的很多词汇意义是通过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互相联系而形成的。

例如,在英文中,“海豚”这个词与“鲸鱼”、“海豹”等词都有共同点,即它们都是在海洋中生活的哺乳动物。

因此,海豚的意义就与其与其他相似动物的共性联系在一起。

在认知语言学中,象似性概念被广泛运用于相关研究领域。

首先,它对词汇语义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储存和处理词汇语义所使用的网络结构是基于共性和相似性。

换句话说,我们没有能力凭空想象每一个事物的具体意义,而是通过将它们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的对象联系起来来形成意义。

其次,象似性也影响了人们对于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当我们接收到一个句子时,大脑会不断地将它和已有的知识网络进行比较和匹配,以理解它的意义。

如果这个句子中的某一个词与我们已有的某个知识对象很相似,那么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

最后,在象征性语言领域,象似性被用来解释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例如隐喻和比喻。

比如,在一篇小说中,文章作者想描述一个人极其富有,但又不想用“富有”这个词,那么他可以使用一个隐喻,即“他像是一个黄金山洞般的富翁”。

这个隐喻之所以能够产生意义,就是因为“黄金山洞”和“富翁”具有相似性,即它们都和财富与富有相关联。

二、相关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关于象似性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下面列举了其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1. 默许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默许效应是指人们对于熟悉的物体有更好的认知,即仅仅因为某物被反复出现,而不因其具有任何其他显著特征而被认为是好的。

浅论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浅论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浅论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论文关键词:认知生成语言学论文摘要:生成语言学的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

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等同于概念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一个认知结构。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才具有生成性,认为词法、句法不是自主的,是受功能、语义和语用因素支配和制约的。

一、乔姆斯基——重句法轻语义乔姆斯基对“语义在语言研究中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看法前后是不一致的。

最初他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句法上,将语义排除在他的语言体系之外。

乔姆斯基在其成名着《句法结构》(1957)中明确指出:“语法是独立发挥作用,不依靠意义的。

”这种“语法独立论”实质上把语法视为纯形式的东西。

他把意义比作头发的颜色,认为研究语法不需要研究意义就像研究语法不需要了解说话人头发的颜色一样。

他的这种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

反对者认为,语义必须包括在语言学之中,研究语言不考虑语义就如同研究牛奶可以不考虑奶牛一样站不住脚。

乔姆斯基本人也发现他建立的语法规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句子结构,从而感到以前的观点过于绝对,应该进行修正。

乔姆斯基接受了反对者的建议,在其《句法理论面面观》(1965)一书中考虑了语义因素。

他说:“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作出句法考虑和意义考虑可以截然分开的假设。

”乔姆斯基不再坚持语法独立的观点,不再认为先由句法生成深层结构,然后由深层结构进入意义,而是认为语法和意义共同发挥作用。

他提出了一套解决语义问题的理论,即标准理论。

标准理论分为语法、语音、语义三个部分。

尽管乔姆斯基对其以前过于绝对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但他却没有赋予语法、语音、语义这三者以同等的地位,在句法和语义的关系上,乔姆斯基主张句法自主,认为句法研究可以不必依赖语义概念而独立进行。

他认为,“句子的意义是建筑在其基本成分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的基础上的,表面(直接构成成分)结构提供的结合方式一般跟语义解释几乎全然无关,然而在抽象的深层结构上表达的语法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却决定句子的意义。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6 语 言 的基 本 单 位 与 结 构 是 干 么 ? . }
7 词 ” “ 组 ”和 “ 子 ”等 传 统 语 法 概 念 在 现 代 “白 板 论 ” 是 指 , 人 在 出 生 时 其 大 脑 的 思 维 如 同 块 f .“ 词 句 ] 语 言学 理论 中有 何 地 位 ? 板 , 空 空如 也 。 人类 心智 的产 生 是后 天 经 验 的结 果 。 语 占

般 认 为 , 与 结 构 主 义 的研 究 传 统 不 同 的 是 , 牛 成 语
言 学 的 研 究 主 要 以演 绎 式 的方 法 为 主 , 因 此 有 的 生 成 语
学 的文 献 可 能 全篇 只 讨 论 为 数 不 多 的 一些 例 子 。
应 该 承 认 , 科 学 史 实 证 明 了 恰 当 的 理 论 假 发 征 往 足 有 效 科 学 实 验 的先 导 。 生 成 语 言 学 的研 究 历 史 显 示 ,其 理 论 假 设 已经 成 功 地 引 导 人 们 发 现 了很 多 过 去 所 未 曾 发 现 的
关键 词 :生 成 语 言 学 认 知语 言 学 语言观 对
部 分 。 乔 姆 斯 基 革 命 的 核 心 的 改 变 是 由对 行 为 和 文 本 、语
语 言 学 在 其 发 展 过 程 中 ,形 成 了不 同 的 理 论 模 式 和 学 料 库 等 行 为 产 品 的关 注 转 为 对 行 为 所 赖 以 产 生 的 内 在 机 制 术 流 派 , 不 同理 论 流 派 的研 究 侧 重 点 、语 言 观 、哲 学 观 、 的 关 注 。 而 这 种 转 变 是 认 知 革 命 的 ‘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和 晕 个
描 写 , 而 是 为 语 言 习 得 的 逻 辑 问 题 寻 找答 案 。与 布 龙 菲 尔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惯用语分析——以“喝西北风”为例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惯用语分析——以“喝西北风”为例

155[摘 要] 惯用语是熟语的一部分,是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

惯用语的语义内涵丰富,具有双层性特征。

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在线分析和描写惯用语提供了新的视角。

以惯用语“喝西北风”为例,分析了概念整合的在线操作机制和隐喻的发生机制,揭示了“喝西北风”的认知动因及其语义的在线建构过程。

[关 键 词] 概念整合;隐喻;“喝西北风”;韵律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惯用语分析——以“喝西北风”为例张连叶惯用语是熟语的一部分,是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

惯用语的结构比较灵活,修辞色彩强烈,具有生动、形象、简明、幽默的特点,常活跃于人民大众的口头交际中,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惯用语有着十分丰富的语义内涵,惯用语的意义并不是词组内词与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个词组表示一个完整的引申义。

因此,对于惯用语,我们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其字面意思来理解。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在惯用语语义的生成以及人们对惯用语引申义的理解过程中,隐喻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惯用语“喝西北风”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整合、认知隐喻等理论,探讨其认知动因,揭示其语义的在线建构过程。

一、惯用语“喝西北风”“喝西北风”是由动词“喝”和名词“西北风”组成,在结构类型上属于动宾结构惯用语。

其中动词“喝”是动作的支配者,名词“西北风”是动作的被支配者,从结构上来说,惯用语“喝西北风”是符合逻辑关系的。

但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看,动词“喝”与名词“西北风”之间是不能构成常规的语义搭配关系的。

动词“喝”的后面应该跟液体或流质食物,而“西北风”既不是液体食物也不是流质食物,因此“喝西北风”是不符合语义逻辑的。

正因如此,我们也不能从“喝西北风”的字义表面得到它的真正语义——没有东西吃。

关于“喝西北风”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吸风”一词是“喝西北风”的最初形态,它所指的是道家所宣扬的一种境界,即只靠呼吸过日子,形容不食人间烟火。

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解释说明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解释说明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运作和理解的学科。

它的理论基础是关注语言的认知过程,即我们如何通过语言来思考、理解和表达信息。

认知语言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语义(词义和句义)、句法结构(句子的组织方式)、语用(语言的使用和交流目的)、语音(声音和音调的产生和感知)以及语篇分析(文本的组织和解读)。

在过去几十年中,认知语言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进步,人们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传统的形式语言学只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而认知语言学则更注重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

它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我们能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世界。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关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于表达方式、词汇习惯和语义理解有着差异性。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首先,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然后依次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关键要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些要点,并对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推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的结构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跟随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思路而设置的。

一个良好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主题,有效地提供信息,并使整篇文章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

本文采用以下结构来呈现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和要点: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认知语言学进行概述,向读者介绍其背景和基本概念。

同时,我们将给出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写作意图。

2.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我们将围绕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展开讨论。

具体而言,我们将依次介绍三个主要要点,分别阐述它们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每个要点将以独立的小节来呈现,使读者能够逐步深入了解认知语言学的不同方面。

以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つめる”的语义

以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つめる”的语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 日语 学 习 中会 遇 到 很 多词 语 选 择 及 表 达 方 式 的
G义 【 王将 逃c 埸
0 土 c 守 为】 、 : 将死。
困 惑 . 都 和使 用者 的 主观 性 把 握 有 关 . 们 借 助 认 知语 言 这 我 学原 理 . 人 的 认 知 能 力 和语 言发 展 的 关 系 出发 , 到 准 确 从 达
关系之上。本文采用容器图式 , 从认知的基本层面分析 , 绘制 出从 r J - - 到r 9
Ab t a t I a a e e la n n , f n me tma y p z ls o sr c n J p n s e r i g we ot e n u ze f e
mea o ;o tnt tph rc n e
【 0 】 一 ——_

【 如五 0
Auho ’ d rs C l g o F rin a g a e, r es t rS a d e s ol e f oeg L n u g s e Not at h
Frs y nvri,50 0Ha i,eo gagC ia oet i sy10 4 , r nH inj n,hn rU e * b l i
探 讨 日语 动词 语 义 的 扩 展过 程 。
J 为一 系列采摘动作 的开始 , 作 反复重 复该 动作 ,
就会 产生第二个过程 r 放置j 当随着数 目的增加 , , 就要进入 到下一过程r 装满 J 。通过 r 0 j 动作的反复重复 , 展示 了采 摘的一系列动作 , 目的是进行放置和储存 , 其 结果便引 申出 r) 弓 的基本义 A义。 一幻 如例句 :
图 1 r: j 一 否J 一 到r= ) ) 意象图式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多义观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多义观

(1995)指 出 ,几 乎 可 以肯 定 现 在 没 有 , 以往 也 从 未 曾 是 文 体 风 格 上 的润 饰 。这 一 时 期 主要 的代 表 人 物 有 布 雷
有 过 任 何 一 种 自然 语 言 只存 在 一 词 一 义 。
阿 尔 、保 罗等 一 批学 者 。
一 、 历 史上各主 流语 言学派对词 汇意义 的研究
(2002) 指 出 语 义 学 研 究 三 条 路 子 : 语 言 与 世 界 的 路
保 罗 的 语 义 观 的第 一 根 支 柱 是对 语 言 表 达 的 通 常
子 , 即语 义 被看 作 是 语 言 词语 与 外部 世 界 事 物 的关 系 ; 意 义 和 偶 然 意 义 的 区别 。 通 常 意 义 是 一 个 语 言 社 群 的
1968),但 是 , 自然 语 言里存 在着 大量 的 一词 多义 现象 。 取 向的 ,即 意义 被 认 为 是 一 种观 念 或 意 识 的心 理 实 体 ;
一 词 多 义 是 人 类 语 言 的 普 遍 现 象 , 它 展 现 了人 类 意 义 的 变 化 可解 释 为 心理 过 程 的 结果 。这 些 机 制通 常 被
化 势 不 可 挡 , 界 的 简 转 喻 概 念 不仅 是语 言学 概 念 ,同 时 也是 人 类 大 脑 的 认 知
便 、有 效 的 途径 ,优 于 造词 、构 词和 借 词 等手 段 。Lyons 能 力 , 隐 喻 是语 言在 日常 生 活 中 根深 蒂 固 的特 征 , 而 不
语 言 的经 济 性 原 则 ,通 过 赋 予 同 一词 形 以更 多 的词 义 来 认 为 是 语 义 变化 的基 础 ,可 以通 过 词语 历 史 的分 类 研 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蒙古语基本颜色词研究》范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蒙古语基本颜色词研究》范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蒙古语基本颜色词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语言作为认知与思维的工具,是人类对世界的感知与理解的表现。

其中,颜色词是语言中表达色彩感知的词汇,对于人类的语言表达与认知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蒙古语作为典型的民族语言,其颜色词系统不仅具有丰富的表达力,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认知规律。

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蒙古语基本颜色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揭示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和文化内涵。

二、蒙古语基本颜色词概述蒙古语的颜色词系统相对丰富,基本颜色词包括“白色、黑色、红色、绿色、黄色”等。

这些颜色词在蒙古语的日常交流、文学作品、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颜色审美观念和象征意义。

三、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与认知相互影响,语言的习得与应用依赖于人类的认知能力。

在颜色词的认知过程中,人类通过感知外界的颜色刺激,形成对颜色的认知,进而通过语言进行表达。

因此,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如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范畴化等,对蒙古语基本颜色词进行深入分析。

四、蒙古语基本颜色词的认知研究1. 概念隐喻与转喻在颜色词中的应用在蒙古语中,概念隐喻与转喻被广泛应用于颜色词的表达。

例如,“白色”常被用来隐喻纯洁、无暇等概念,而“红色”则常被用来隐喻热情、活力等。

此外,颜色词还常常通过转喻的方式表达其他概念,如“红眼”象征愤怒。

2. 范畴化理论在颜色词中的应用范畴化理论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在颜色词的范畴化过程中,人们根据颜色的亮度、饱和度等特征将颜色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颜色范畴。

在蒙古语中,这种范畴化过程体现在颜色词的运用和演变中。

3. 文化因素对颜色词认知的影响蒙古族文化中,颜色词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例如,“白色”在蒙古族文化中象征纯洁、神圣,而“红色”则象征吉祥、繁荣。

这些文化因素对蒙古语颜色词的认知和使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老人与海》的语言特色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老人与海》的语言特色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老人与海》的语言特色
姜国波 安康学院外语学院,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非常突出。 《老人与海》是其生命中最后一部著作,这部作品 自从创作出来,就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这部作品中的语言特色非常明显,值得读者进行深入地体 味与思考。 “硬汉”是人们往海明威身上贴上的重要标签,与这一标签相适应,在其作品中,也大多形成了简洁凝练的 “冰山”风格的语言特色。 《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的重要代表作品,在其中的语言表达中,除了有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 外,另一个重要的语言特色就是反复与多变 ,将硬汉的悲凉与柔情十分恰当地表现了出来 。 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 角度,就《老人与海》的语言特色作出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老人与海》;语言特色
DOI:10.16412/ki.1001-8476.2016.24.012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重要代表作,正是 这一部作品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并且也为海 明威获得 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部 书 被 评为影响世界的百部西方名著之一,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版 本,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文学界曾经从多个角度对《老人与 海》进行分析,有的从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进行分析,有的从小 说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上进行分析,也有人从小说的语言风格 上进行分析。 《老人与海》这篇小说在语言方面独具特色,简 练真实、耐人寻味,同时又反复多变。 而认知语言学是一门专 门研究语言的产生、理解和运用的学科,从这一视角对文学 作品进行分析, 能够发掘出文学作品中更为丰富的语言特 色。 下面笔者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老人与海》的语言风 格进行具体分析。
三、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老人与海》耐人寻味的语言特色 分析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
1. 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产物,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产物,语言的习得和使用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

人们通过认知能力来理解和表达语言,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反映了人类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

2.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不仅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不同语言对世界的描述和理解有着不同的方式,这反映了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3. 语言的习得与认知发展相关,认知语言学研究了语言的习得过程,认为语言的习得是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的。

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展现出对语言规则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这反映了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

4. 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依赖于认知过程,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依赖于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推理和概念形成等。

人们在理解和表达语言时会运用各种认知策略和技能,这决定了他们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强调了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密切关系,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来理解语言习得、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过程。

通过研究认知语言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人类认知能力的特点,这对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生成语言学将语言视为抽象符号的操作体系来进行描述,符号的意义以及所指无须考虑。

认知语言学认为对语言的描述应符合认知科学的其他领域所提供的关于人的心智和大脑的认识。

遵循不同的信条使得二者在对几乎所有的语言现象进行解释时都大相径庭。

标签: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观对比研究一、语言学革命语言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模式和学术流派,不同理论流派的研究侧重点、语言观、哲学观、方法论都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些理论和流派都对深化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做过积极的贡献。

de Beaugrade(卢植,2006:11)提出语言学理论探索的根本问题有:1.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相比处于什么位置?2.语言的哪些方面应当着重研究?哪些方面较为次要?3.语言学家推崇或摒弃什么样的研究方法?4.语言学家怎样收集语料?怎样参照其他原始资料对自己的语料做出评价?5.怎样说明理论上的论点和抽象概念?6.语言的基本单位与结构是什么?7.“词”“词组”和“句子”等传统语法概念在现代语言学理论中有何地位?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巨著《句法结构》(1957年)的出版标志着一种“哥白尼式革命”的到来。

生成语法学流派在其后的五十多年的研究历史,特别是其生物语言学研究的思想及由此驱动的认知科学、脑科学及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证明了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虽然如科学史上诸多的革命性理论所经历过的那样,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地遭到各式各样的批评和反对,然而,“乔姆斯基革命”的说法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而乔姆斯基语言学思想指导下的生成语法学派也成为国际语言学界所公认的主流语言学流派。

(一)语言学研究哲学理念的改变从结构主义到生成语言学,首要的革命性改变是关于语言本质的哲学理论上的改变。

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代表的传统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产物。

布龙菲尔德在这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本质论基础上进而引进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观点,认为语言交际和语言学习实际上是刺激-反应的表现和结果。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意象”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意象”
d n rs, 1 6 6 . o P e s 9 9: 66
【]a r G .T w r a T er C l r 2Pl , .B o ad h o o ut e me yf u
【 .A sn fT Pes 9 6 4 . M】 ut :U o rs,19 :7 i 【]ao ,G og .Wo e ,Fr n a gru 3Lkf er e m n i ad D e s e n o
参 考 文献
用描述形容词来修饰 。 由任何感官( 不仅仅是视 觉) 和器官感觉 引起 的心理表征。 2特征及与感知的区别 意象主要具有 以下两个特征 : 2 意象源于感 官对周 围的直接感知经验 . 1 并是其概念上的类似物 , 具有间接性 。 这是因为 首先概念图式使我们 的感知只对感 官体验 的有 限范 围做出反映。正如我们浏览一 部书只是为 了寻找一定 的题 目。基于过滤经验基础 上的意 象只能不完全甚至歪 曲地反映环境 。如把 月光
文l I 1 化 教 育

认知语 言学视工程技 术大学外语 系, 宁 阜新 1 30 ) 辽 辽 2 0 0
摘 要: 探讨 了 知语 言学视 角下意 象的定 义、 认 特征 与感知的区别、 分类以及 Fn e R n d A 对心理 意象进行研 究的五条 原则, 为意象是 ik. o a . l 认 从 具体感知到概念的一个重要 中介 。 关键词 : 象; 意 特征 ; 类; 分 感知 认知 语言学是 2 O世纪 8 0年代 以来在美 国和欧洲兴起的新 的语言学科 ,处 于语 言研究 的前沿 , 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意象强调这样的 认 事实 , 概念源于对感觉经验的表征 , 尽管感 觉经 验也许经历形成和重组这样复杂的过程 ,但它 的原型功能是表征 环境 。 1定义 意象不是通过直接感知 , 而是通过记 忆和 想象对某事物( 尤其是一个可视物体 ) 的心理表 征; 一个心理图片或印象 ; 一个想法 , 概念。 也可 系, 具体化程度 , 范围和视角不 同而不同 。如对 同一 情景 的建 构桌 子支撑 着 钟 ( h a l i Tet e s b sp o n ec c . u pr g t l k) i t h o 与钟在 桌子上 ( h l k T ecc o i o h al.就是在图形 一背景关系上侧重 s n tet e) b 点不 同的意象。 Pl e(9 7 区分 了源意象 ( or — a r 19 ) m as c i uem ae和建构意象( o sud iae 。 g) acnt e m g) 前者是指 r 从感觉经验 , 知模式或情景 即时获得的意象 。 认 后者是指对一个模式或情景建构 的一个特定意 象 。它来源于详 细程度 ,组成成分的相对突显 性, 图形和背景的关 系以及观察它的视角。 建构 意象为源意象的理解提供框架。源意象一方面 为建构意象增加具体 内容 。另一方面通过过滤 又失去了它的某些具体 内容 。如当我们在展厅 看一款新 车时 , 我们只看到它华美的一面而忽 略了它做工和安全方面 的缺点 。日 4 对意象 的理解 Fn e oad A.18 )回顾 了 2 ik ,R n (9 9 l O世 纪 7 至 8 年代对心理意象进行的研究 , O 0 总结 了 5 条原则其中 2 5 至 条尤为重要。为我们理解意 象提供了基础。 感知对等原则( h r c l o e p T ePi i e fP me m— n p a E uvl c) l q i e e an 意象与感 知在一 定程度 上的功 能是对 等 的。 当想象物体或事件时 , 视觉系统上相似的结 构会被激 活 , 就象真的看到了相同的物 体或事 件。 空 间对 等原 则 ( h r cpe o p t T e Pi il f S aa n i l 转换对 等原则 ( h r c l o r s r T ePi i e f a f — n p T n o ma oa E uv e c) t n q ia ne il l

[语言学,角度,语言]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释语言的不可译性

[语言学,角度,语言]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释语言的不可译性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释语言的不可译性认知语言学作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很快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以一种严格的科学来开始研究认知语言学和整个语言系统的关系以及对以前的语言学观的冲击。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围绕着这个学科的关键词为体验认知(embodiment),即体验(experience)和认知(cognitive)。

这两者也是密不可分的。

就翻译现象的变化与发展,王斌(2011)在他的翻译认知嬗变一文中,从命名观、结构主义观、解构主义观以及体验认知观这几个视角来阐述翻译的变化。

从命名观的角度,他认为人类对世界解读来源于宗教。

为了认证这个观点,他以《圣经》中帝造物的观点加以说明。

但是在不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命名观又如何解说呢?在解构主义观中,他对德里达(Derrida)提出的语言意义是由延异(differance)而形成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在解构主义学家眼中,语言意义没有了唯一性,语篇一旦成立,便不是作者的了,而成了千千万万读者眼中的篇章了,意义自然也千变万化了,这大概就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论根据吧。

而在体验认知观中,体验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秉持再语境化(recontextualizing)。

而这正是认知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Susan Bassnett所共持的一个观点,即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考虑语境。

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人们一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无论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还是傅雷的形似,神似说,都只是泛泛的翻译原则,而在翻译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词语、句子或者是感情色彩是难以准确译出的。

这就导致翻译学家提出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卡特福德具体地把不可译性分为两种:语言上的不可译(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和文化上的不可译(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Bassnett,2002:39)。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口”与“嘴”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口”与“嘴”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口”与“嘴”在用认知语言学解决“口”与“嘴”区别之前,国内有的学者对此的解释是从词语演化的角度分析的。

叶蜚声、徐通锵认为“口”与“嘴”是新旧词语的替换,并且这种替换过程是漫长的。

“口”比“嘴”先出现,“口”被“嘴”替换下来以后成了构词语素,如“口齿”。

起初,“口”只用来形容人,“嘴”只用来形容兽。

随着语言词汇的发展,“嘴”不再专指兽类,也可以用于人。

但这时用于表示人的“口”的“嘴”只用于贬义,如斥骂、挖苦和讽刺等。

再者,杨晓黎从传承语素的视角,把“口” 分析成古代汉语里的常用单音节词,这样“口”带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口”往往在今天不用来单说,而成为了构词的传承语素。

而“嘴”是后起语素,在以后的汉语里面开始活跃了起来。

以上这些分析很有道理,但关于某些抽象的“ N+口”和“N+嘴”的同现限制,(如“海口”和“海嘴”)这些解释的力度还是不够。

本文从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出发,着重分析“N+口”与“ N+嘴”的同现限制的原因。

碗口海口港口袖口门口两口子*碗嘴* 海嘴* 港嘴* 袖嘴* 门嘴* 两嘴子鸟嘴瓶嘴奶嘴气门嘴烟嘴*鸟口* 瓶口* 奶口* 气门口* 烟口人类在现实世界中通过互动性体验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描写。

(李福印,2008)意象图式分为很多种,本文涉及的是“容器的意象图式”。

关于隐喻,Lakoff 认为其是一种认知模式,人们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始源域)映射到抽象的范畴概念(目标域),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的一系列的存在或认识的对应关系。

基于这个“容器的意象图式”,运用隐喻的方式把人自身的身体比作容器,那么“口”与“嘴”分别是这个容器的一个部分。

但具体的“口”与“嘴”是各有其特点的。

就“N+口”与“ N+嘴”的不同点,我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意象图式“口”是人的口腔器官。

《说文解字》:“口,人所有言食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模式的语言学视角(1)作者:李慧来源:发布时间:01-06-26 浏览: 1 次摘要:认知模式是一个出现在各领域的高频率的术语。

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和认识认知模式,以期对其在这一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认知模式;命题形式;隐喻和转喻;心理空间理论;概念整合理论认知模式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各领域中,如哲学、医学、经济学、法律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

因此,对其定义也不一,但总的来说认知模式是一种涉及心理的信息加工模式或处理模式。

本文从语言学视角探讨认知模式的定义、本质和组成,希望能科学地认识认知模式。

一认知模式的语言学定义及组成1 定义Lakoff(1987:126)指出认知模式是对世界的一种总的表征,它提供一种规约化的、过于简单的方式理解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Lakoff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重组。

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价值在于它对我们生活的经历和行为方式高度概括,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想化的认知框架。

也就是说,它能为我们的言语活动和行为提供一个参照,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我们要怎样行事。

交际双方只有拥有相同或相似的ICM,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2 组成认知模式的观点主要来源于一下四个方面:框架语义学(Fillmore ), 认知语法(Langacker’s cognitive grammar ),隐喻和转喻理论(Lakoff and Johnson ), 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

(1)命题形式(Fillmore’s fr ame semantics )它表明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属于命题模式,如一个描述关于“火”的知识的命题模式包括“火是危险的”这一命题。

这些知识包括特定对象的成分、属性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数个认知域中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人类一部分知识是以命题形式存在的,这也是以前的语言学研究最多的。

(赵艳芳,2001)(2)意象图式模式(Langacker’s cognitive grammar)意象图式最初是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来的(Lakoff and Johnson,1980)。

Johnson(1987)定义其为一种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的不断再现的、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的动态结构。

它是在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的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

Johnson(1987)提到了20多种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性图式、力图式等。

既然意象图式是从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来的,Brugman(1988)的研究表明OVER的意义可用意象图式及意象图式图式来解释,且这些意象图式间是基于相似关系的,即基于隐喻,所以意象图式和隐喻两认知模式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隐喻和转喻(Lakoff and Johnson)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

把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cognitive equipment)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

认为转喻和隐喻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它们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构成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动方式(Lakoff & Johnson,1980:37)。

(a)隐喻模式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mapped)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

前者叫来源域(source domain), 后者叫目标域(target domain)。

也就是说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Ungerer & Schimid 称之为“认知模型”)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

Argument is war(论争是战争)1)敌对双方的初始位置:They drew up their battle lines.2)进攻:S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3)防御:They defended their position ferociously.4)撤退:He withdrew his offensive remarks.5)反攻:I hit back at his criticism.6)胜/负/停战:OK, you winHe had to succumb to the force of her arguments.Let’s call it a bruce.由此可知人们通常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概念域上,这样有助于对后者的理解。

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其认知力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创造途径是从来源域向目的域的单向映射。

(b )转喻模式传统的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都认为转喻是基于邻近性的。

Ullmann(1962)认为转喻基于三种邻近性:空间邻近性、时间邻近性和因果邻近性。

Lakoff 和Johnson (1980)提出邻近性的认知观。

Gibbs(1994: 319)指出人们能推断出有关整个情形的一些东西的能力依赖于相关的转喻模式。

Gibbs还提出了转喻表达式加工理解的两个重要原则:意义构建(sense creation)和意义选择(sense selection)。

这两个原则都是与邻近性相关的。

Radden & Kovecses(1999:21)把转喻定义如下: 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或载体(vehicle)在同一ICM内,向另一概念实体或目标(target)提供心理可及。

也就是说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李勇忠,2005)。

如:One waitress says to another,“The ham sandwich just spilled beer all over herself.”(Lakoff,1980)例(2)中,名词ham sandwich代表的是吃ham sandwich的人,用转喻的定义就可解释为:三明治的意义提供了对吃三明治的人的心理可及。

Kovecses(2002)根据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体与目标的关系,将转喻分为两大类:一是整体ICM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ICM有:实物模型、构造模型、等级模型、复杂事件模型、范畴-属性模型等;二是一个ICM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是以整个ICM为背景:行为模型、感知模型、使役模型、产品模型、控制模型、邻属模型、容器模型、地点模型、修饰模型等。

(4)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心理空间理论是Fauconnier (1985)在其著作《心理空间》中提出的,该理论系统地考察人类认知结构和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结构中的体现。

心理空间理论是意义建构的理论,它研究自然语言意义的构建过程的一种新模式,包含句子意义是如何被分割成心理空间。

心理空间是心理空间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合(conceptual pocket),它不是语言形式本身或语义结构本身的一部分,而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是语言使用者(话语双方)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分派和处理信息的虚拟概念框架。

这些虚拟概念框架就是研究言者或听者在语言交际中所构建的域, 即心理空间。

当我们思维和谈话时,在语法、语境和文化的压力下,随着话语的展开,我们创造出一个心理空间网络。

由于每个空间都来自于一个母空间(parent space), 而每个空间又有许多子空间,所以空间网络将是个二维点阵(two dimensional lattice)。

在这个空间网络中,我们可以从子空间到母空间,也可以从母空间到子空间。

心理空间的各种连接或映现可使我们使用词语作为触发词(trigger)去指称其它心理空间中的另一目标实体,这些连接或映现包括语用功能(pragmatic function),转喻、隐喻和类比等。

语用功能可把两个心理空间连接起来,例如作者名字可与该作者所著的书对应起来。

由此可见,心理空间理论(虚拟概念框架)与理想化认知模式紧密相连,因为理想化认知模式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想化的认知框架。

(5)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 & Turner)随着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Fauconnier和Turner(1994,1999)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操作: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 )。

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一个意义构建的总的模式,在这一模式里,有类比、隐喻、转喻及语义、语用因素在运作。

Fauconnier和Turner(1999)还指出合成空间理论描述了心理空间网络里认知模式的动态运作(魏在江,2007)。

因此可用以下两个例子证明概念整合理论也是一种认知模式:Everybody has their horns pulled in.解释:在牛群活动的输入空间里,牛无法收回其牛角。

在金融的输入空间中,投资者没有牛角,但它们能收回其投资。

在整合空间中,投资者成为具有可缩回牛角的牛。

这一突生结构是无法直接通过来源域和目标域的隐喻映现获得的。

从上例可看出,概念整合是隐喻这一认知模式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概念整合是一种间接的认知模式(张辉,2003;王文斌,2004)。

Maybe Romeo is in love with Julit.Maybe, Romeo and Juliet's names are really Dich and Jane.(Fauconnier,1994)词语Maybe是一个触发语,它建立了一个与基本空间相关的可能性的心理空间。

第一句话中的Romeo和Juliet转喻的是第二句话中的Dich和Jane。

(6)其他模式:俗模式和科学模式无任何专业技术知识的普通人们对他们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有潜在或明显的理论。

人类认知学家称其为俗理论或俗模式。

据所知,这些俗理论或俗模式已逐步发展成为范畴化的典型理论。

尤为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什么是俗模式以及专业知识所建立的领域如范畴化、指称、意义等。

三模式间的联系与不同综上所述,认知模式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的对事物的一种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