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作用是相互学案

合集下载

2020春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1力及作用效果学案

2020春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1力及作用效果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4.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二、重难点重点: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引入并认识力的概念,并能根据力的概念辨析相关题目。

三、学习用具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铅笔、尺子、橡皮泥、弹簧、磁铁、铁球、气球等。

四、预习检测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称之为“力的三要素”。

5.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最后在箭头旁标注力的符号和大小。

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五、自学指导及典型例题(一)力的概念和单位【活动一】:什么是力?请同学们边观看微课一,边思考: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对谁施加了什么力的作用?并通过归类总结出力的概念。

1.人对车施加了推力。

2.手对弹簧施加了拉力。

3.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提力。

4.压路机对路面施加了压力。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活动二】:认识力的概念请同学们根据力的概念及生活中的事例,边看微课一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力能否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和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

(2)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有关吗?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

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地球引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两物体无相互作用时)。

【活动三】:了解力的符号和单位请同学们通过自学课本及观看微课一将以下内容填全,并完成例题1。

2018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导学案(61页)

2018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导学案(6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案7.1 力教师寄语:大胆一点,积极一点,快乐一点,成功一点!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3.会分析已知力的受力物和施力物。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学重难点: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两种作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使物体发生形变。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称为______,物体间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例如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

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聚焦目标1:什么是力?问题1.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图7-1-1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2.书中图7-1-1的(g)、(h)、(i)所示的物体间的作用与前几幅图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物体间是否一定要接触才有力?问题3.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力存在的现象吗?聚焦目标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问题4.指出图7-1-1中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各是什么?问题5.离开具体的研究对象,能不能谈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为什么?聚焦目标3:力的作用效果问题6.看图7-1-6,分析三个运动员对足球的踢、顶、接三种情况中,足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足球的运动状态相应的发生了什么变化?巩固提升: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教材4页“自我评价”1,2,3,4题。

必做题:加油,胜利属于你!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2.人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A.手臂划动的力B.手臂推水的力C.水对手臂的推力[来源:]D.手和脚拍打水的力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④选做题:恭喜你,闯到了最后一关!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他取来两只鸡蛋并将它们相碰,但结果却发现只碰破其中的一只,为此,他对“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感到大惑不解,先请你谈谈对小明同学这一探究结果的认识。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1、如果相互作用的物体运动着,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又怎样? 如果相互作用的物体运动着,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又怎样?
2、改变物体的质量,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又怎样? 改变物体的质量,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又怎样? 总结: 总结: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例题】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下列实例: 例题】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下列实例:
3

图:P93

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2、(A 级)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 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 衡力的性质却不一定相同。 衡力的性质却不一定相同。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一对平衡力也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是如此。 是如此。 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 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 物体上。 物体上。 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 3、(A 级)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 3 米跳 板上, 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 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 板上,图中 F1 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F2 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则( 是一对平衡力。 A、F1 和 F2 是一对平衡力。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F1 和 F2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先有力 F1,后有力 F2。 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 D、F1 和 F2 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 以下对问题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4、(A 级)以下对问题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图: )

《力》教学设计

《力》教学设计

《力》教学设计《力》教学设计(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力》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力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揭示学科特点,能用身边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具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突破难点方法:列举大量事例,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力”字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智力、生产力、体力等解释。

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表示的是力量,其主要研究自然、生活、生产中的力的现象。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力的知识。

2、力是什么?a、请学生列举自然、生活、生产中有关力的事例。

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教师举例总结如:马拉车,人推木箱,压路机压路等)其它物体之间是否也产生力的作用呢?(让学生举例老师分析)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b、分析上述事例,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举例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会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一本书放在桌面上,那么书对桌面有一个向下的压力,同时桌面对书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3、在上述事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案)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案)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2)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区分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重力的定义,知道重力的方向,学会重力大小的计算和测量方法;(4)理解重心概念,知道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5)了解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概念;(6)理解悬挂法测重心位置的原理;二、问题与题例问题:1、对于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理解?2、关于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3、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及对公式的理解?4、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及重心位置与物体的那些因素有关?题例:例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C.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对手作用。

D.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

例题2、试说出右图所示的力F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例题3、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这个表示对吗?为什么三、目标检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2、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很可能也随着改变。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力及其作用效果》学案1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力及其作用效果》学案1

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探究一:举例:人推车、拖拉机拉拖车、人提物体、手提箱子、手压弹簧。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四种情况有什么共同点?人推车,()对()施加了力,车受到了力;拖拉机拉拖车,()对()施加了力,拖车受到了力;手提箱子,()对( )施加了力,箱子受到了力;手压弹簧,()对()施加了力,弹簧受到了力。

在物理学中把人、车、拖拉机、箱子、弹簧等称为物体。

把推、拉、提、压等称为作用。

请同学概括思考:(1)没有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2)一个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3)只有施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这样的力存在吗?实验探究一:用磁铁吸起铁钉学生亲自操作: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了。

结论: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通过以下练习,学会怎么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用手提桶时,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2)人通过绳子提取井中的水,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提出问题:用手拍大腿时,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拍大腿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桌子是();(填“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拍桌子的同时,受到了桌子给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填“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干什么?)(1)探究一:轻轻用力弯刻度尺,刻度尺会由直变();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由圆变();用力拉弹簧,弹簧会(),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重力与弹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重力与弹力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一节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为力。

其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出来。

国家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由于力是抽象的概念,所以,在表示力的时候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力,分别是:(1)、力的图示法:如图3—1—1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注:力的图示法要标明单位长度表示力的多少)(2)、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需大概反映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两种方法的区别: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前面的观察得出的结论进一步的拓展,得出力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观察教师的演示,并根据提示还有初中的知识,回答关于教师提出的问题。

总结教学【教师提问】该实验中显示微小形变的设计思想,引导学生体会反思。

该实验说明了什么?二、几种常见弹力【教师提问】思考讨论你认为在挤压玻璃瓶时,玻璃瓶对手的力是什么性质的力?【教师提问】对学生的回答做鼓励性评价。

问:你压玻璃瓶时,你的手对玻璃产生弹力的作用吗?【教师提问】对学生的回答做鼓励性评价。

问:同学们能不能分析放在桌面上的书,它与桌面间的作用是什么力?是怎么产生的?方向怎样?请在纸上画出力的示意图。

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手产生了力,方向垂直相接处的玻璃面并指向手,作用在手上。

产生,手也受到玻璃的挤压,发生形变,对玻璃产生弹力,方向垂直相接处的玻璃面并指向玻璃;玻璃对手的力,与手对玻璃的力,都是弹力,是相互作用力。

知道如何画几种常见弹力的力的示意图实验的探究过程和数据处理理解胡克定律板书设计§3.1 重力与弹力一、力和力的图示1.定义2.单位3.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二、重力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三要素三、弹性形变与弹力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1)弹性形变: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非弹性形变(塑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 重力与弹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 重力与弹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物理学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本章素养概述〔情境导入〕“它不是物,但不能离开物而存在;它不孤独,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它不让你看见,但你能觉察到它的作用效果;它不能像数那样相加,而是遵循另外的法则。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力。

自然界的力现象无处不在,无奇不有。

那么,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力有些什么特点呢?如何发挥力的作用,避免力的危害?本章将探讨这些问题。

〔内容提要〕(1)本章重点介绍了三种相互作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相互作用规律——牛顿第三定律以及矢量合成的基本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为今后学习高中力学奠定了基础。

(2)本章知识分为三部分:一是力的概念,是贯穿于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重要概念,重力、弹力、摩擦力是常见的几种相互作用力;二是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三是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及共点力的平衡,体现出利用等效方法研究物理学的思想。

(3)本章重点:①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方向判定、大小计算;②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③理解牛顿第三定律;④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本章难点:①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②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③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分析处理。

〔学法指导〕(1)对于本章内容的学习,不但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同时要把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的目的。

(2)在学习三种常见力时,应当多与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正确建立这些力的概念。

比如,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产生或消失都会随其他力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弹力的学习,要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练习,掌握各种常见的弹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的方向。

对弹簧的弹力大小,会定量分析。

(3)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学习高中物理第一个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

力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守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所有矢量合成与分解都遵守的普遍法则,必须熟练掌握。

关于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相互作用5篇

关于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相互作用5篇

关于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相互作用5篇关于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相互作用5篇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反映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课件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

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相互作用(篇1)一、设计实验让学生阐述自己进行实验的初步构想。

①器材。

②电路。

③操作。

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提出异议,促使学生思索实验的改进。

锁定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

学生按照学案的过程,补充实验器材,画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操作方法。

设计实验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二、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要让学生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欧姆定律发现的逻辑过程,传授学生控制变量法。

三、分析论证传授学生观察数据的方法,投影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到结论。

学生根据教师投影出的问题观察数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四、评估交流让学生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教师引领回答几个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

使学生意识到共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扩展记录表格,让学生补充。

投影一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

学生补充表格。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这个练习很简单,但能使学生沿着前面的思维惯性走下去,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这一道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归纳。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回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育才金典配套学案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育才金典配套学案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育才金典配套学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第七章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4、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三、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为9.8n/kg。

这个定值用g表示,g= 9.8n/kg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2022高一物理学案 3.6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7(粤教版必修1)

2022高一物理学案 3.6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7(粤教版必修1)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3.6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难点: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主要内容: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自然界中一切力的现象,总是表现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甲物体施给乙物体一个力的同时,甲物体也受到乙物体施给的一个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①把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的一个叫做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另个就叫做反作用力(或作用力)。

习惯上,常把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称为作用力,而把研究对象对其他施力物体所施加的力称为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切莫以为“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可以用自已的双手对掌体会之)。

用脚踢足球,有人说:“只有把脚对球的力叫作用力,球对脚的力叫反作用力才行,因为前者是主动力,后者是被动力,主动力在先,被动力在后”。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主动力与被动力只能说明引起相互作用的原因,并不意味着相互作用有先后之分.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作用力)F=- F′(反作用力),式中的“一”号表示方向相反。

3.重要意义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学案(定稿)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学案(定稿)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力不仅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还可以使物体产生________,使物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2.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力是____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3.物理学中用一根带有________的线段来表示力,________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这样的力的表示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线段的长短严格按照________来画,这样的表示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4.重心是物体所受________________,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_________,重心在物体几何中心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物理学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附近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________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6.在公式G=mg中,在地球表面处g=9.8 N/kg,在月球表面处g′=1.63 N/kg.一个质量是50 kg的人,在地球表面处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 N,他在月球表面处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 N.7.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一、力和力的图示1.力[问题情境](1)守门员踢出足球,足球由静止射向对方.(2)守门员扑住将要入网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3)守门员将球封堵出去,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4)用手拉弹簧,弹簧变长.上面所列举的物理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呢?[要点提炼](1)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__________,称做力.(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②使物体产生形变.(4)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5)力的分类:力通常按性质和效果两种方式分类.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核力、电磁力等.②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6)力具有物质性: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离开了物体谈不上有力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________而存在.[问题延伸]是否只有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呢?2.力的表示力的表示有两种方法:(1)力的示意图:只标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2)力的图示:为了形象地表达一个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①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②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一个物体用一个点表示).二、重力和重心1.重力[问题情境]干枯的树叶能够飘落地面;崩塌的山体,轰然而下;掷出的铅球落向地面;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你能对这些自然现象和现实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吗?[要点提炼]对重力的理解(1)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重力一般____________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大小:由于G=mg,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物体的重力与其_________无关.(3)方向:重力的方向始终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说成“垂直于水平面向下”.(4)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为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可以在物体外.(5)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2.重心(1)重心是重力的________作用点,并非物体的全部重力都作用于重心.(2)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一个圆形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铜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3)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________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或________发生变化时,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也发生变化.(4)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________法来确定其重心.例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如爆炸的手榴弹,所以这个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变式训练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是有先后的例2如图所示,叠放的物体A、B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例3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论怎么运动都受到重力的作用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变式训练2下列有关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C.物体的质量是恒定的,物体的重力是可以变化的D.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方向都相同例4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C.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D.物体的重心有可能不在物体上【效果评估】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先由施力物体产生,后被受力物体接受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作用力2.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3.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部分B.因为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C.物体升高或降低,重心相对于物体的位置保持不变D.如果物体有对称中心,则该对称中心就是重心4.一个重力G=6 N的木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它所受的重力,并用统一的标度,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参考答案课前自主学习1.运动状态形变2.矢3.箭头箭头力的示意图比例力的图示4.重力的作用点不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外形规则5.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小方向作用点地球地球竖直向下重心6.49081.57.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核心知识探究一、1.[问题情境]①足球的速度发生了变化,即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是因为足球和守门员有了“接触”,此过程中守门员对足球产生了一个“作用”,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②手拉弹簧,手与弹簧接触并对弹簧产生了一个“作用”,使弹簧变长,即弹簧发生了形变.[要点提炼](1)相互作用(3)运动状态(6)物体[问题延伸]不是,例如: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等.二、1.[问题情境]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的作用,正是因为地球的吸引作用才会出现上述现象.[要点提炼](1)不等于(2)运动状态(3)竖直向下(5)地球2.(1)等效(3)运动形状(4)悬挂解题方法探究例1B[此题可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来判断,抓住“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想有力,必须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这两者缺一不可.物体在对其它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其它物体力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A、D选项脱离了物体去谈力,故错误.C项则歪曲了力产生的条件,力的产生只要有两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即可,不一定非得接触,故C错.]变式训练1AB例2见解析解析(1)画力的图示:①选定标度:此题用2 mm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即10 mm)的线段;③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2)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F N =10 N即可,如图丙所示.例3C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及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变式训练2AC例4D[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而和物体内最重的一点没有必然的联系,A项错.物体的重心位置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上.当然也不能认为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的物体的质量分布都是均匀的,只要质量分布对称,则其重心也可能在几何中心,B项错.重心可以在物体外,C项错,D项正确.]效果评估1.C 2.D 3.C 4.B。

【志鸿优化设计】2021-2022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 3.1重力相互作用

【志鸿优化设计】2021-2022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 3.1重力相互作用

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习目标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转变和发生形变的缘由.2.初步生疏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4.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5.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自主探究1.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描述.只要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还是转变了,都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2.在外界的作用下,物体的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3.力是,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力可以用一根的线段来表示,线段是按肯定的比例(标度)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它的指向表示力的,箭尾表示力的,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4.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物体受到的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的.我们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5.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和.合作探究一、力和力的图示1.阅读课本P51“力和力的图示”,分析下列情景,完成问题:(1)足球场上在球员之间来回穿梭的球,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转变,是由于.(2)用力压直尺,把物理书卷起来,物体发生形变,是由于.结论:力是转变和使的缘由.2.自主试验,完成下列问题:坐在座位上,用手推桌子,用力去捏手中的笔.结论:力的作用是,即力是之间的相互作用.3.力(1)力是量,用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简称,用字母表示.(2)我们学过的矢量有.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图示:从作用点开头沿力的方向画一条,依据选定的画出,表示出力的.(2)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力的,表示在这个方向上受了力.二、重力1.同学活动(1)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与用公式计算钩码的重力进行对比.(2)估算自己所受重力的大小.(3)画出同学在滑梯上下滑时的重力的示意图.2.思考与争辩: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错误,说明缘由.(1)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3)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作用.().(4)不同地方重力方向不同.().3.猜想与假设:假如没有重力,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4.想想议议(1)物体的重心跟什么有关?(2)什么状况下,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3)是不是全部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呢?(4)悬挂法测重心的原理是什么?课堂检测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肯定相同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学甲用力把同学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的物体只能受到力,不会施力C.任何一个物体,肯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D.在几组力的图示中,长的线段所对应的力肯定比短的线段所对应的力大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B.空中飞行的子弹受重力的作用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D.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4.一个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在下列状况下会转变的是()A.把它从赤道移到北极B.在同一地点,把它放到水中C.在同一地点,把它放到密闭的容器里D.在同一地点,让它由静止变为运动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若用细线悬挂小球,静止时细线所在的直线肯定通过小球的重心D.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就是重力6.以下关于物体重心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降低了B.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物体的重心位置相对物体的位置降低了。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案(刘玉兵)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案(刘玉兵)
D.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质量也就越大
B.汽车刹车时,其重力大小不变
C.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只作用在重心上,其余部分不受重力作用
D.物体的重力总是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5.下列四种相互作用中,引起地面物体受到重力的是()
A.强相互作用B.弱相互作用C.万有引力D.电磁相互作用
4.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重点
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难点
力的概念、重力的概念和位置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伴你整理要点
1、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描述。只要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
还是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在外界的作用下,物体的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
沭阳县府苑中学高一物理导学案
备课时间:2010年11月1日主备人:刘玉兵
课题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第二课时)
课型
习题课
教学
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A.慢慢下降B.慢慢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教学目标检测
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会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B.根据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两个力都是10 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初中物理中的相互作用教案

初中物理中的相互作用教案

初中物理中的相互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互作用力的概念,知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 能够区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不同。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及其特点。

2.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教学难点:1. 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理解。

2.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相互作用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物演示相互作用力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力的例子,如两个人拉扯一根绳子、两个人相互推挤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例子中力的作用情况。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相互作用力的概念,解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3. 讲解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强调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平衡力是一个物体受到的多个力的合力。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如拔河比赛、打篮球时两个人相互推挤等,引导学生运用相互作用力知识解决问题。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和特点。

2. 反思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相互作用力知识。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更多的相互作用力的例子,并尝试用相互作用力知识解释。

2.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讲解相互作用力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在实例分析和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相互作用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

2.掌握力的作用对象和常见的力的类型。

3.能够运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解释日常现象。

教学重点:1.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

2.掌握力的作用对象和常见的力的类型。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解释日常现象。

教学准备: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PPT。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装置。

3.相关的实验材料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展示一些力的作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

2.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与力有关吗?二、概念解释(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力的概念,和学生一起定义力的概念。

2.解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

2.实验步骤:a.准备实验装置,包括两个弹簧秤和一根绳子。

b.将一个弹簧秤的钩子挂在支架上,将另一个弹簧秤的钩子挂在第一个弹簧秤的指针上。

c.用一根绳子将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分别向两边拉开,观察指针的指示。

d.再用绳子的一端将两个弹簧秤的钩子连接在一起,观察指示。

3.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四、力的作用对象(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对象有哪些。

2.板书总结常见的力的作用对象,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提供一些日常场景,让学生判断何种力在起作用。

五、运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解释现象(2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车辆行驶、物体摩擦、悬挂物体等。

2.让学生尝试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解释这些现象。

3.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现象,并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解释。

六、小结(5分钟)1.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什么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的作用对象有哪些?c.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七、拓展训练(15分钟)1.布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关习题,并让学生在家完成。

2.下节课开始前检查作业,进行讲解和答疑。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牛顿第三定律》教案高一课题课时3.4 牛顿第三定律课程类型新授课课程导学目标目标解读 1.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找出任一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不受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参照系等的影响。

3.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了解反冲现象,会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反冲现象产生的原因,会区分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法指导牛顿第三定律容易与二力平衡混淆,关键一个要抓住作用的对象。

课程导学建议重点难点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教学建议本节内容需要安排1个课时教学,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建议用15~20分钟,安排在课内则只需15分钟左右。

通过教材中的“活动”,并列举大量生活实事来分析、讨论,以此定性地说明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总结归纳出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定量地反映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并说明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和应用——反冲。

课前准备研读教材,估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课堂演示的实验器材或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同学在课间玩耍、打闹时,有时会用手掌打其他同学的手背,这时被打的同学会感觉到痛,那打人的同学呢?其实打人的同学也有所感觉,只是没那么痛而已。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是作用效果不同而已。

那什么是相互间的作用力呢?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来讨论的问题。

图片展示第一层级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PPT课件呈现学习目标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交流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就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导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通过讨论,认识到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3、在研究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

【导学重点】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导学难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前置作业】
1、力是对的作用,有力发生时一定有两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称做,受到力的物体称做。

例如:手提水桶。

手是物体,水桶是物体。

练习:(1)、“孤掌难鸣”这句成语说明了什么物理知识:。

(2)、用脚踢足球: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2、在物理学中,通常把力的、和称为力的三要素。

【活动过程】
用手拍桌子,手为什么会感到疼痛?公路上一车失误撞上另一辆车,两车为什么都会损坏?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却向前运动,为什么?
活动一:探究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
1.自主或合作体验:(1)用手压铅笔尖;(2)如图8-35所示,小华和小明穿着旱冰鞋静止在地面上,小华用力推小明,看到的现象。

(1)如图8-34所示,用手压铅笔尖,手的感觉是。

当你用手压铅笔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手会觉得疼,是因为,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现象1:。

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现象2:。

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实验:如图8-36所示,你会看到。

如图8-37所示,看到的现象是。

3.分析上述体验和实验的结果,归纳出这些不同情形中的共同点,然后完成下面空格: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即力的作用是的。

练习:一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列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电灯的重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活动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特点
实验:水平方向把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钩在一起分别用手向相反方向拉,你看到的现象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力的方向。

用手拍桌子受力物体是,同时手会感到疼的受力物体是;说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填“同一物体”或“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小组讨论总结上面的现象可以说明: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
,它们的大小,方向。

活动三:自主阅读,小组交流
1.自主阅读:课本p.58读一读“奇思妙想”。

你认为小明和小华的妙想运用了力的什么性质?
2.口头展示:利用自学获得的知识向全班同学解释“火箭为什么能上天?”
3、学生解释: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却向前运动。

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课堂小结】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

2、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它们的大小,方向,这两个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反馈检测】
1.用脚踢足球,球飞出是由于______对_____的作用力的结果,脚感到疼痛是由于_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的结果。

这个事实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

2.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力和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分别
是和。

3.马拉车时,若马对车的拉力大小为300N,其方向是向(前/后)的,作用点
在(车/马)上,而车对马的拉力其方向是向(前/后)的,作用点
在(车/马)上,这个力的大小是。

4.喷气式飞机向后喷气,飞机就能向前进,这是因为对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

此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5.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
【课后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同的是()
A、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2、人游泳时,人和水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使游泳的人前进的力是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施力物体是。

3、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拿着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水桶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绳子 C.地球 D.水
4、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
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⑴;
⑵;
5、电视机放在桌面上,使桌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的施力体是()
A. 地球
B.地面
C.电视机
D. 空气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图中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7、放在桌面上静止的物理课本受到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其中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作业布置】三级训练P29 – 30去掉6、13、4题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