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甲型肝炎(甲肝)
什么是甲肝,它的传播途径?
一、传染源:感染甲肝病毒的人。包括急性期病人、亚临床型感染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隐性感染者。
4、苍蝇和蟑螂也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
此外,患甲肝的饮食从业人员污染食物后也可以引起的暴发流行。
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专家提醒您,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生活卫生习惯,如您有什么疑问,可咨询免费在线专家,或者直接拨打热线电话:0311-87011111。
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这是甲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此种传播途径经常发生在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的地方,主要通过患者粪便污染的手、用具、餐具、玩具、衣服等,直接或间接经口传播,如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军队中的发病。
3、经食品传播:主要是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特别是未经蒸煮就生吃的瓜果与蔬菜,或煮的半生半熟的贝壳类海产品如牡蛎、蚬子、哈蜊和毛蚶等。
二、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传播,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经水传播:这是引起甲肝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多发生于暴雨和雨季之后,患者的粪便、唾液、呕吐物等排泄物因雨水的冲刷污染来周围环境,尤其是水源。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农村,由于无自来水设施,人们多引用井水、河水或沟塘水,当身体抵抗力减弱又饮用被污染的水后,极易引起感染,并出现暴发流行。
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
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不但终年散发,还常出现季节性或食物源性的暴发或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属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
一、临床特征主要症状、体征: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缺乏、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病程进展出现肝、脾肿大,部份病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称为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大部份病例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称为急性无黄疸型甲型肝炎。
总病程为2—4个月。
二、流行病学(1)潜伏期。
为15—50天,平均30天。
(2)传染源。
主要为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
(3)传播途经。
主要经粪----口途经传播。
(4)易感人群。
高发地区:易感人群主要为儿童;低发地区:各年龄普遍易感。
(5)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而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
三、控制措施1.隔离治疗传染源:自发病起隔离不少于30天,托幼机构人员要隔离40天。
隔离期间对病人的大便、便器、衣服、被单、日常生活用具进行消毒,陪护要注意不与病人共用生活用品用具,餐前进行手的消毒。
2.管理密切接触者:登记密切接触者,并实行医学观察45天。
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实施丙种球蛋白注射,接种剂量按㎏一次肌内注射,注射时间越早越好。
3.消毒:对病人生活、工作、学习过的环境进行终末消毒;隔离病房进行随时消毒,消毒物品包括病人的排泄物、便器、吃剩的食物、衣服、床单、诊治器材等;对出现暴发疫情的集体机构如学校、托幼机构等进行经常性消毒,直至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无新发病例发生;对引起暴发(流行)疫情的污染(或可疑污染)食物和水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4.开展健康教育:在疫情发生地及其周围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人们了解甲肝的主要临床表现、危害性、主要预防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特别强调洗手和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病从口入。
【肝病】甲肝
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 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
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甲肝的病因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而致病。
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
于起病前1~2周,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然向毛细胆管,再通过胆管进人肠腔,从大便排出。
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
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甲肝病毒,如果未经过很好消毒处理,就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或健康人的手;另外患病者的手(如潜伏期的炊事员)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
一旦易感者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草莓、瓜果等均可患甲型肝炎,引起暴发或散发感染。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人口稠密,环境卫生差的学校、工厂、农村、托幼机构或家庭中,更容易发生甲型肝炎的感染和高度局限性流行;一旦水源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195o年瑞典及1978年我国均因食用泥蚶引起甲型肝炎流行,1979年上海食用醉蟹引起过暴发,1988年因食用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引起大暴发,均是粪-口途径传播的实例。
近年国外陆续报道,滥用药物注射及同性恋群体中,甲肝病毒抗体水平和查出率很高,在这些人群中甲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肛-口或被污染的注射用具。
甲肝的临床表现相关整本阅读:/ebook/682570407fd5360cba1adbb3.html特征(1)中国急性肝炎中甲肝的发病率占病毒性肝炎的首位,约占40%~50%。
甲肝诊断标准
甲肝诊断标准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甲肝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甲肝的诊断标准,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甲肝的诊断过程。
1. 临床表现。
甲肝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肝肿大等症状。
在诊断甲肝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检查。
甲肝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清生化检查和血清病毒学检查。
血清生化检查可发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
血清病毒学检查则可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帮助确认诊断。
3. 影像学检查。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 等,以评估肝脏的病变情况。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疾病,并对甲肝的病情进行进一步评估。
4.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合流行病学史,医生可以最终确定甲肝的诊断。
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诊断为甲肝:(1)有明显的甲肝临床表现;(2)血清生化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3)血清病毒学检查阳性;(4)排除其他肝病和黄疸性疾病。
5. 注意事项。
在诊断甲肝时,医生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对于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卫生工作者等,要及时进行甲肝的筛查和诊断;(2)在诊断甲肝时,要与其他病毒性肝炎进行鉴别诊断,如乙肝、丙肝等;(3)对于怀疑甲肝的患者,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总之,甲肝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并排除其他疾病,最终确定诊断。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就医,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甲肝的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和治疗甲肝,减少疾病的危害。
甲肝的症状及危害
甲肝的症状及危害*导读:甲肝起病急骤,前驱期1-5天,发热,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症状;继而出现明显乏力,厌油食,恶心,呕吐等,常被误诊为“胃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感染对象以青少年及儿童为主,成年人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它是各种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人。
专家说,甲型肝炎病毒可分为七个基因型,但仅有一个血清型。
甲型肝炎病毒耐酸,耐碱,耐乙醚,耐高温,对水中的氯原子也有耐受性,在PH2~10之间稳定,20%乙醚不能灭活病毒。
60℃,12小时不能完全灭活,1.5mg/L余氯60min仍存活,5~8%的甲醛,70%的乙醇能迅速灭活,1:4000的福尔马林72小时可以失去感染性而保留免疫原性。
**甲肝*的临床症状及分型甲肝起病急骤,前驱期1-5天,发热,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症状;继而出现明显乏力,厌油食,恶心,呕吐等,常被误诊为“胃炎”。
故有人总结为:感冒加胃炎,警惕是肝炎。
随后眼黄,尿黄如浓茶。
患者典型病例发病初期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小便深黄,大便灰白,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体温升高,还可出现腹泻,肌肉疼痛,咽炎等。
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30日)。
临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亚临床型和重型。
整个病程2~4月。
*甲肝的危害(一)容易集体爆发: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和国家传染病中心GregoryLArmstrong博士推测,每年甲肝感染者人数可能高达60,000-140,000人,是每年公布人数的二到五倍。
一旦引起爆发后果很难得到控制。
1988年一场让上海人措手不及的甲肝病风暴整整持续了三个月,感染了近30万人,死亡11人。
(二)导致肝细胞损伤:甲型肝炎致病机制是肝炎病毒在肝脏复制,造成肝细胞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发热、厌油、厌食、腹痛、腹泻、黄疸等。
(二)甲肝对妊娠的影响:临床经过同一般甲肝。
中国甲型肝炎发病数量、死亡人数、预防措施及疫苗研究进展
中国甲型肝炎发病数量、死亡人数、预防措施及疫苗研究进展一、甲型肝炎概述甲型肝炎(甲肝)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其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
二、甲型肝炎发病数量及死亡情况2020年中国甲型肝炎发病数量为14815例,相比2019年减少了4456例;死亡人数为3例,相比2019年增长了0例。
2020年中国甲型肝炎发病率为1.0553/10万,死亡率为0.0002/10万;2019年中国甲型肝炎发病率为1.3799/10万,死亡率为0.0002/10万。
三、甲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甲肝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等地,我国是甲肝的高发流行区。
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HAV感染的最有效的途径。
大量研究证明,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在接种后都能取得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减毒活疫苗可在宿主体内短时间复制,因此,具有较长的免疫时间;灭活疫苗一般由强毒株制备获得,可较好的引起免疫反应,且由于病毒被灭活,也有着较好的安全性。
目前,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一般都为两次接种,部分减毒活疫苗则可以只进行一次接种就能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科研人员又开始了新型甲肝疫苗的研制,如联合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在全球范围内,甲肝疫苗相关专利申请在1975年首次提出。
在1996年以前,申请量相对较少,这段时间内,各公司的明星产品陆续进入市场,属于甲肝疫苗领域的起步阶段。
1996~2016年期间,各申请人针对自身的明星产品从抗原本身、抗原制备、佐剂优化、联合疫苗研制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进行创新。
2016年以后申请量呈下降趋势,引起下降的可能原因有:甲肝疫苗相关领域技术趋于成熟,创新成果获取较难;部分专利申请还未公开。
据佰腾网数据统计,我国甲肝疫苗专利申请情况在2013至2017年趋向平稳,到2018年,专利申请数量达到5项,2019年甲肝疫苗专利申请为1项。
甲肝临床表现有什么现象
甲肝临床表现有什么现象甲型肝炎(也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包括食物、水的污染和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粪便。
甲肝具有全球性传播的特点,主要通过不安全的饮食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流行。
本文将介绍甲肝临床表现的各种现象,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甲肝。
1. 潜伏期甲肝的潜伏期通常为2至6周,但也可延长至7周。
潜伏期是指自感染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
在潜伏期内,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仍可以传播给他人。
2. 前驱期前驱期是指从潜伏期结束到出现典型肝炎症状之间的时间段。
前驱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是数天至数周,具体取决于个体差异。
在前驱期中,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乏力和疲劳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上腹部不适感•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或便秘•发热这些症状可能是非特异性的,很难与其他常见的胃肠道感染区分开来。
有时,前驱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3. 典型肝炎期典型肝炎期是指出现特征性肝炎症状的时间段,通常在前驱期之后的1至2周内发生。
在典型肝炎期,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黄疸:这是甲肝表现最典型的症状之一,皮肤和眼白部分会呈现黄色,尿液可能变成深色,粪便也可能变成浅色。
•肝脾肿大:肝脾肿大是肝炎的常见体征,医生可以通过体检来确认。
•肝功能异常:肝炎期间,肝功能常常会发生异常,包括转氨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等。
除了上述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非特异性的症状,如头痛、肌肉关节痛、食欲不振等。
4. 恢复期大多数甲肝感染者恢复迅速,在数周至数个月内康复。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肝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黄疸消退,体力也会逐渐恢复。
然而,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延长的恢复期或后遗症,如胆道炎或肝炎后综合征。
5. 儿童与成人的不同表现甲肝在儿童和成人中的表现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儿童感染甲肝后,症状通常较轻,黄疸发生的概率较低,临床表现可与其他常见儿童传染病相似。
成人感染后,黄疸的发生率较高,肝功能异常和肝脾肿大的概率也较高。
甲肝治疗方案
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2.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相结合。
3.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考虑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
4.合理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
5.重视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全方位的人文关怀。
四、治疗方案
1.急性期治疗
-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四、康复期管理
1.定期复查:患者在康复期应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学指标等,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3.饮食调理:继续遵循高蛋白、低脂、易消化的饮食原则。
4.心理干预:针对康复期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
五、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甲肝的认识。
(3)黄疸: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巩膜黄染程度,给予茵栀黄、熊去氧胆酸等药物,促进胆红素代谢。
4.肝功能保护
(1)甘草酸二铵: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改善肝功能。
(2)水飞蓟素:具有抗氧化、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可预防肝细胞损伤。
(3)谷胱甘肽:具有解毒、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肝细胞。
5.心理治疗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继续遵循合理饮食原则,加强营养摄入。
-鼓励患者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五、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甲肝的认识。
2.做好个人卫生,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3.接种甲肝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4.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隔离、治疗患者。
六、结论
本方案为甲肝患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充分发挥治疗方案的优势,助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加强预防措施,降低甲肝的传播风险,为构建健康社会贡献力量。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及时的诊断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治疗患者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明确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表现。
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部不适等。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症状。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HAV-IgM抗体检测。
对于怀疑患者,应该进行血清HAV-IgM抗体检测。
阳性结果可以作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确诊依据。
在急性感染的早期,HAV-IgM抗体呈阳性,而HAV-IgG抗体呈阴性。
因此,该检测方法对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 血清HAV-RNA检测。
血清HAV-RNA检测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方法,对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该检测方法可以在症状出现后的数天内检测到病毒RNA,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并不是必需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出现严重的黄疸、肝功能异常等情况,可以进行腹部B超或CT检查,以排除其他肝脏疾病。
四、病史和流行病学调查。
在诊断甲型病毒性肝炎时,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流行病学史。
包括患者的生活、饮食史,接触史,旅行史等。
此外,对于疫情流行地区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及时发现和诊断患者。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的检查方法外,医生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肝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肝脏功能和全身情况。
总之,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史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方法。
通过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
最新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0—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0—1997前言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 V)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本病主要经粪口传染,不但终年散发,同时还常出现季节性或食物源性的暴发性流行,从而危害人民健康。
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巫善明、骆成榆、蒋伟伦。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甲肝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作为甲肝的诊断及防治依据。
2 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综合分析,动态观察,予以诊断。
3 诊断标准3.1 急性肝炎3.1.1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3.1.1.1 流行病学:发病前45天内有吃不洁食物史或饮不洁生水或与甲肝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3.1.1.2 症状:近1周左右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1.1.3 体征: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3.1.1.4 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
3.1.1.5 HA V标志检测:血清抗HA V-IgM阳性或抗HA V-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者(详见附录A)。
疑似病例:3.1.1.2+3.1.1.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1.5。
3.1.2 急性黄疸型肝炎凡符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诊断条件,且血清胆红素大于17μmO1/L,尿胆红素阳性,或临床上有巩膜、皮肤黄疸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可确诊。
3.2 淤胆型肝炎3.2.1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
3.2.2 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同时伴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固醇等明显增高,ALT中度增高。
3.2.3 表现为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2023年什么是甲肝乙肝
2023年什么是甲肝乙肝2023年什么是甲肝乙肝1、甲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约2~6周,患者会出现发热、厌食、腹泻、腹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
90%以上的患者不出现皮肤和巩膜的黄染,且因症状轻微,不经治疗而自愈。
这是有些人不知自己曾感染过甲肝的原因。
少数患者出现皮肤黄染才意识到患了肝炎。
80%的肝炎患者可在肋下触及肿大的肝脏,右上腹部有胀满感。
甲肝一般为自限性疾病,极少数病例症状重,黄疸深,经过积极治疗也能痊愈。
2、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表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淤胆型肝炎。
2.1、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无不适症状,肝功能正常。
2.2、急性乙型肝炎:症状和体征与甲型肝炎相似,但起病时大多不伴有发热,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轻度和重度之分。
不足1%的患者急性起病后病情迅速加重,如未得到及时救治,病死率达到80%~100%.乙肝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等。
失眠、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道表现肝炎时,肝功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肝区疼痛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
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
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4、黄疸病情较重时,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
胆红素从尿液排出,尿液颜色变黄,是黄疸最早的表现。
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染。
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
从症状与危害方面看甲肝和乙肝的区别1、2023年什么是甲肝乙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
甲肝主要的传播途径
甲肝主要的传播途径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甲肝主要的传播途径
甲肝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不洁饮食以及喝生水等途径而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
甲肝病毒对
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以人体、猕猴、人猿等灵长类动物为宿主,潜伏期大约为2-6 星期:在感染一个星期内,还可以在粪便中找到病毒的颗粒;而受感染个体就好像得了一场感冒似的,某些个体可能出现高烧,或者食欲不振,全身倦怠等非特异性的症状;少数可能出现茶色尿或被告知有黄疸的现象。
事实上,大部分受感染个体在临床上是没有症状的。
甲型肝炎主要发生在公共卫生环境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如泰国、缅甸、尼泊尔等东南亚地区;在台湾地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 15 岁以上的人口群中,感染甲型肝炎的感染率已逐年降低;由数据显示出,台湾地区的公共卫生环境在近几年来,已有很大的改进;也就是说甲型肝炎的感染率已较以往降低,而大部分的个体也不具有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
因此,假若一旦发生区域性的流行,而没有适当的防范,则易变成暴发性的传染病。
所幸感染到甲型肝炎病毒的个体,通常在 4-8 个星期左右,肝机能都会回复正常,很少会发生暴发性肝炎,而感染个体都能产生相对应的抗体。
虽然如此,我们尚需注意环境卫生,尤其是个人的卫生习惯,如不喝生水、不生食,尤其是海产类食物,如蛤蜊等,以免造成甲型肝炎的感染。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本病主要经粪口传染,不但终年散发,同时还常出现季节性或食物源性的暴发性流行,从而危害人民健康。
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
1、诊断依据1.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周~7周内有吃不洁食物史或饮不洁生水或与甲肝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触史;或当地出现甲型肝炎爆发或流行,或有甲型肝炎流行区旅行史。
1.2.临床表现1.2.1.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1.2.2.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
1.3.实验室检查1.3.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1.3.2.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和(或)尿胆红素阳性。
1.3.3.血清学检测:抗-HAV呈4倍升高。
2、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和IgM阳性或抗-HAVIgG双份血清诊断。
因为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极其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
3.诊断标准甲型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和急性黄疸型。
3.1.急性无黄疸型肝炎3.1.1流行病学:发病前2周~7周内有吃不洁食物史或饮不洁生水或与甲肝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触史;或当地出现甲型肝炎爆发或流行,或有甲型肝炎流行区旅行史。
3.1.2.症状:近1周左右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3.1.3.体征: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3.1.4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和(或)尿胆红素阳性。
3.1.5HAV标志检测:血清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者疑似病例:3.1.2+3.1.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5。
3.1.2急性黄疸型肝炎凡符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诊断条件,且血清胆红素大于17μmO1/L,尿胆红素阳性,或临床上有巩膜、皮肤黄疸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可确诊。
甲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至今尚无法根治,丙肝则不同。如果能早发现,早进行抗病毒治疗,40%以上?的患者可以彻底治愈。α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是治疗丙肝的最佳标准方案。近年新出现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较以前的普通干扰素疗效有显著提高,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可使60%以上的丙肝患者治愈。使用上述药物时可出现一些副作用,但严重的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数病人能够耐受。对于早期肝硬化患者,如果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血清转氨酶增高,也可进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但需在专业医生严密观察下进行。对使用此方案有禁忌症的丙肝患者期待新的抗HCV药物,目前已有一些蛋白酶抑制剂正在临床试验中。
?
甲肝的预防
甲肝预防有两个基础方面,即非特异性预防和特异性预防。
非特异性预防:以切断传播途径为目的,把住"病从口入"关。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凉拌的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注意餐具、茶具的卫生。提倡公筷和分餐制。
“小三阳”是指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大三阳”和它的区别是前者E抗原阳性。代表HBV感染者,病毒复制相对静止,传染性较小。
HBsAg、抗-HBc阳性与“小三阳”意义相似。
HBsAg、HBeAg、抗-HBe、抗-HBc阳性,表示HBV感染者,正在“大小三阳”转换过程中。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均阴性,表示健康人,未被HBV感染,也无抵抗力,应注射乙肝疫苗。
当今抗病毒治疗有两大类药物,第一类为a干扰素,优点是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核苷类似物,有相对固定且短的疗程,一般为1年;但缺点是为注射药物,相对不便,且副反应较大,禁忌症相对较多,适应人群窄,肝硬化病人禁用。近年聚乙二醇干扰素的上市,提高了干扰素的有效率。另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目前我国上市的药物有四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此类药物优点为口服方便,副作用轻微,适应症宽,肝硬化患者可用,HBV-DNA降低明显,转氨酶复常率高;缺点是为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没有固定的疗程,需长期服用,HBeAg血清转换率低,且长期服用易发生耐药变异。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0—1997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0—1997前言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 V)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本病主要经粪口传染,不但终年散发,同时还常出现季节性或食物源性的暴发性流行,从而危害人民健康。
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巫善明、骆成榆、蒋伟伦。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甲肝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作为甲肝的诊断及防治依据。
2 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综合分析,动态观察,予以诊断。
3 诊断标准3.1 急性肝炎3.1.1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3.1.1.1 流行病学:发病前45天内有吃不洁食物史或饮不洁生水或与甲肝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3.1.1.2 症状:近1周左右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1.1.3 体征: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3.1.1.4 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
3.1.1.5 HA V标志检测:血清抗HA V-IgM阳性或抗HA V-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者(详见附录A)。
疑似病例:3.1.1.2+3.1.1.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1.5。
3.1.2 急性黄疸型肝炎凡符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诊断条件,且血清胆红素大于17μmO1/L,尿胆红素阳性,或临床上有巩膜、皮肤黄疸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可确诊。
3.2 淤胆型肝炎3.2.1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
3.2.2 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同时伴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固醇等明显增高,ALT中度增高。
3.2.3 表现为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甲肝科普知多少
甲肝科普知多少作者:王建来源:《家庭医学》2021年第06期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型肝炎或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脏的炎症病变。
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表现为疲劳乏力、食欲下降、肝部肿大、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出现黄疸。
该病患者分布于各个年龄段,但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成人甲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一般比儿童重,冬春季甲型肝炎的发病率通常有所增加。
该病程为自限性和非慢性,急性重型肝炎是非常罕见的。
随着全球甲肝灭活疫苗的使用,甲型肝炎的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
生活接触传染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器具、玩具等一些生活用具上。
当人体与这些被病毒污染的工具、食具直接接触时,就会导致传染。
这种传播容易发生在学校、工厂等集体性较强的地方,这样传播速度会更快。
饮食传播甲肝病毒经口进入消化道黏膜后,先在肠道中增殖,然后在肝细胞内繁殖,经胆管排入肠道,最终随粪便排出。
一旦食用了被病患粪便污染的食物,尤其是没有蒸煮就生吃的瓜果、蔬菜,或者是没有煮熟的海产品等,都会导致病毒传播。
另外,苍蝇和蟑螂也是传播甲型肝炎的重要媒介,需要提高警惕。
黄疸前期感染者经15~45天(平均30天)的潜伏期,大多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倦怠无力、肌肉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厌油、呕吐及上腹不适等,持续数日至2周。
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
主要体征有肝区压痛及叩击痛。
黄疸期大约在发病后1周,发热消退;尿黄似浓茶,巩膜、皮肤黄染,1~2周内黄疸达高峰;肝大,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患者有轻度脾大,持续2~6周。
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一般持续2周至4个月,少数有达6个月者。
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好不要在餐饮不达标的餐馆吃饭,因为这些店一般环境水平比较差,卫生不到位。
平时注意灭蚊、灭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或少吃冷食,吃水果、生菜等水果和蔬菜必须清洗干净;剩菜应存放在冰箱内,并应充分加热后再吃。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或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较多,尤其以儿童多见。
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患者多因食用或饮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尤其以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最为常见。
人类对甲型肝炎普遍易感,在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占30%~50%,以学龄及学龄前儿童多发,5~14岁发病率最高。
主诉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厌油腻等消化系统症状。
病史多为1周,有的可达半月甚至更长。
诊断(一)临床表现甲型病毒性肝炎常急性起病,畏寒、发热、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在疾病的早期,患者会出现疲乏无力、纳差、尿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热等症状,严重时皮肤、巩膜黄染。
(二)临床分型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
1.急性黄疸型(1)潜伏期:甲型肝炎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持续30日。
患者在此期常无自觉症状,但在潜伏期后期,大约感染25日以后,粪便中有大量的HAV排出,潜伏期的患者的传染性最强。
(2)黄疸前期:起病急,多数患者有发热畏寒,体温在38~39。
平均热程3日,少数达5日。
患者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缺乏、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或轻度腹泻。
少数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色。
本期持续5~7日。
(3)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热退后黄疸出现,可见巩膜、皮肤不同程度黄染,肝区痛,肝大,有压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大。
本期可有短期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
肝功能明显异常。
持续2~6周。
(4)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好转以至消失,肝脾回缩到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IgG介导的免疫系统建立。
本期持续2周至4月,平均为1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较黄疸型少见。
起病较缓,临床症状较轻,仅表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和腹胀等。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主要是经粪口途径传播,因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感染。
甲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病程长。
甲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及黄疸。
一、病原学甲型肝炎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肝病毒属,甲型肝炎病毒可分为七个基因型,但仅有一个血清型。
甲型肝炎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酸,耐碱,耐乙醚,耐高温,对水中的氯原子也有耐受性,在PH2~10之间稳定,20%乙醚不能灭活病毒。
60℃12小时不能完全灭活,1.5mg/L余氯60min仍存活,5~8%的甲醛,70%的乙醇能迅速灭活,1:4000的福尔马林72小时可以失去感染性而保留免疫原性。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三)人群易感性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先天性被动免疫而对HAV不易感,6个月后血中抗-HAV渐渐消失而成为易感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隐性感染,血中检出抗-HAV的人数渐渐增多,易感性也下降,故甲型肝炎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甲型肝炎病后免疫一般认为可维持终身。
(四)流行特征甲型肝炎散发性发病常见于发展中国家的甲型肝炎高度流行区,其特征为儿童发病率高,多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这一模式。
爆发流行主要由水和食物传播所致。
发病率有明显的秋、冬季高峰。
甲型肝炎地理分布不明显。
三、临床表现甲型肝炎潜伏期2——6周,平均为30天,典型病例发病初期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小便深黄,大便灰白,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体温升高,甲肝病人还可出现腹泻、肌肉疼痛、咽炎等。
四、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综合分析动态观察进行诊断。
甲肝的传染途经有哪些
甲肝的传染途经有哪些
说起甲肝,大家并不陌生,它是相对于乙肝感染性更大的一种肝炎疾病,它对消化吸收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大部分甲肝患者在身体上表现出来都是比较消瘦、脸色偏黄,人无精打采的,今天我们重点来关注它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以便我们在生活中加以注意,特别身边有甲肝的亲人朋友。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
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
★一、日常接触传染
甲肝病毒主要会附着在食具、玩具等生活用具上,如果和这些器具发生直接接触的话,病毒就会直接进入人体。
这种传播途径会发生在学校、工厂等集体性比较强的地方,这样流行起来也
会比较快。
★二、肠道传播
肝脏是复制甲肝病毒的主要场所,病毒在进入人体后会从胃到达小肠,在进入肝脏,完成复制之后就会进入胆管,然后分泌到胆汁中。
海产品如虾、蟹、毛蚶等,都容易携带甲肝病毒,若生吃海鲜,就很容易感染甲肝病毒;吃火锅时,尤其是海鲜类的火锅,如果涮一涮就吃,也容易感染甲肝病毒。
★三、其他
如果食用的食物或者是水受到甲肝病毒感染的话,就会造成病毒直接进入体内。
一般牛奶、草莓、各种糕点、牛肉汉堡、沙拉等携带甲肝病毒的主要食物,要想预防甲肝就得少食用。
通过以上三大方面对于甲肝的传染途经进行分享,让我们知道,预防的重要性,主要还是在卫生方面作文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餐具、锅碗瓢盆都要及时清洁和消毒,而有集体性的公共场所更要注意卫生,另外生的食物,比如海鲜、沙拉等更要注意,
最好少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灰质炎
1 致病病原体: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2 传染源:隐性感染者、脊髓灰质炎病人。
3 潜伏期:3-35天,一般5-14天。
4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水源、食物污染、手、用具。
5 主要症状:可先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可有头痛、咽痛、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一般发热1-4天;之后出现中枢系统症状,肌肉疼痛、多汗、尿潴留、麻痹、瘫痪。
6脊髓灰质炎的危害:可遗留肌肉麻痹瘫痪,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
7易感人群:14岁以下儿童及未免疫接种40岁以下成人。
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
8隔离治疗:发病第一周呼吸道隔离,第二周期至40天消化道隔离;无特异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及康复治疗。
9 预防: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住院隔离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人群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
2)免疫接种:常规免疫(婴儿于生后2、3、4月龄各口服1剂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1.5岁复服1剂,4岁加强免疫1剂)。
强化免疫(5-7岁以下人群春季两轮脊灰疫苗接种,高危人群查漏补种)。
病毒性甲型肝炎(甲肝)
1 致病病原体: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2 传染源:隐性感染者、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病人。
3 潜伏期:15-45天,平均30天。
4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水源、食物污染
5 主要症状: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皮肤巩膜黄染、茶色尿。
6甲肝的危害: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急性和亚急性肝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脑水肿、脑疝,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
7易感人群:6个月以上的人群未接种疫苗及未感染甲肝病毒者普遍易感。
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
8隔离治疗:自发病起4周;治疗应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9 预防: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住院隔离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人群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
2)免疫接种:对重点人群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8周左右产生有效抗体,维持3年以上,随后抗体滴度逐年下降,5-10年或在流行期间应加强注射。
年龄大于1岁儿童和集体生活的大学生均应接种。
甲肝疫苗可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但接种部位不同。
感染性腹泻
1 致病病原体:感染性腹泻是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由多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的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肠道传染病。
2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病畜及带菌动物。
3 潜伏期:短,副溶血弧菌6-20小时,大肠杆菌2-20小时,沙门菌属4-24小时,大肠杆菌3-4天,最长8天。
4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水源、食物污染、手、苍蝇等。
5 主要症状:腹泻,大便大于3次/日,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及全身不适。
6感染性腹泻的危害:大量水分丢失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7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产生短期免疫力。
8隔离治疗:床边隔离治疗至便中无病原体。
9 预防: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腹泻者必到医疗机构就诊检便常规。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人群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吃煮熟食物、消灭苍蝇等。
细菌性痢疾(菌痢)
1 致病病原体: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
2 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
3 潜伏期:数小时-7天。
4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病菌随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痢疾杆菌的手、水源、食物、生活接触,或苍蝇污染食物等方式,经口传染给易感者。
5 主要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腹泻、每日排便次数达10-20次,为粘液脓血便。
急性菌痢病程1-2周,慢性菌痢病程2个月以上。
6菌痢的危害: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2-7岁儿童可发生中毒型菌痢出现休克病死率极高;成人急性菌痢如不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菌痢,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
7易感人群:无论性别、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产生短暂免疫力。
8隔离治疗:隔离至便中无痢疾杆菌止;治疗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还可以用复方磺胺甲噁唑、黄连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注意饮食、进食易消化流食、忌辛辣冷硬油腻食物,可应用助消化药物和口服补液盐。
9 预防: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住院
隔离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
3)人群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饮食有节。
手足口病
1 致病病原体:由20多种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常见)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
2 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
3 潜伏期:3-7天。
4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以及密切接触,病菌随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水源、食物、生活接触,或苍蝇污染食物等方式,经口传染给易感者。
5 主要症状:发热及典型疱疹,疱疹散在口腔、手掌、脚掌、臀部、米粒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患者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咳嗽、流涕,头痛等症状。
6手足口病的危害:传染性强;可危害心、脑、肾等器官。
7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4岁以下儿童为主。
感染后产生免疫力。
8隔离治疗:隔离对症治疗,加强护理。
9 预防: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隔离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
3)人群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公共场所居室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