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章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储蓄)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货币的起源、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理论,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货币的起源与作用货币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交换媒介,具有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功能。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主要包括金属货币理论和信用货币理论。

金属货币理论认为,货币起源于市场交换中的壳牌货币,随后发展成为金属货币,具有稳定的价值和流通性。

信用货币理论则强调货币的信用属性,认为货币的存在依赖于信任与债权关系。

二、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与需求是货币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供给理论主要包括数量理论和货币乘数理论。

数量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物价总水平,即所谓的“货币量论化学”的观点。

货币乘数理论则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通过银行信贷的扩张与收缩,进而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关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和行为。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需求理论包括流通货币需求和投资货币需求。

流通货币需求理论主要通过收入、财富、利率和物价等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

投资货币需求理论则主要关注货币在投资和储蓄中的作用。

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政策手段。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主要分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和利率型货币政策。

数量型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来调节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

利率型货币政策则侧重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四、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货币与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和利率决定的场所。

西方经济学中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资与投资交易的场所,债券市场是长期债权与借贷资本交易的市场,股票市场是股权交易的场所,外汇市场则是国际货币兑换与结算的市场。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导论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导论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导论
目录
• 货币与金融市场概述 • 古典货币理论 • 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 • 现代货币理论发展 • 货币政策实践及其影响 • 金融创新与监管挑战
01 货币与金融市场概述
货币定义及功能
货币定义
货币是一种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用于购买商品、服务和偿还债 务。
货币功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等五大功能。
其他新兴学派
货币主义
01
强调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对经济的积极影响,主张实行单一
规则的货币政策。
供给学派
02
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供给因素,如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
源等,主张通过减税等措施刺激供给。
奥地利学派
03
关注货币的价值储存功能,强调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会导致
通货膨胀,主张实行金本位制等固定货币价值制度。
区域货币政策合作
区域货币合作旨在促进区域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例如,欧元区成员国通过采用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汇率 政策,实现了经济的紧密融合和共同发展。
06 金融创新与监管挑战
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
结构性金融产品
通过组合基础资产与衍生工具, 创造出具有特定风险收益特征 的产品,如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和担保债务凭证 (CDO)。
国际间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日益显著。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旨在减少政策冲突,提高政策效 果,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
国际金融机构合作
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中央银行与国际金融机 构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挑战。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1. 引言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货币的发行、流通以及金融市场的运作等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西方世界的货币金融学说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学派,并分析其对现实经济的影响。

2. 新古典货币理论新古典货币理论是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学派,该理论主张货币的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并且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货币数量和利率水平。

新古典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影响价格水平和经济活动,因此货币政策应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3.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是对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种延伸和发展。

这一理论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和不确定性。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主张货币政策应该注重实际经济状况和预期的管理,以避免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风险。

4. 供给学派货币理论供给学派货币理论强调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该学派认为,货币的增长会刺激经济活动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学派货币理论主张货币政策应该注重货币供给的稳定和增长,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5. 结构主义货币理论结构主义货币理论是对新古典货币理论的一种修正和扩展。

结构主义货币理论认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不能简单地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

因此,结构主义货币理论主张货币政策应该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

6. 实证研究除了理论研究,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这些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评估不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实证研究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现实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7. 总结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涵盖了多个学派和理论观点,每个学派都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理解和应对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金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5章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5章
性质、期限信用形式 的利率的配合方式。从金融投资的角度来看, 利率结构最主要的是风险结构、期限结构和 信用差别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相同期限金融资 产因风险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利率风险 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税收风险。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及其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违约风险相同,但期限 不同的金融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由各种不同期 限证券的收益率所构成的曲线为到期收益率曲线。 收益率
确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是运用利率杠杆调 节经济的关键环节。然而,确定利率水平并 不是人们的单纯主观行为,必须遵循客观经 济规律的要求,综合考虑影响利率变动的各 种因素,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资金供求状况灵 活调整。因此利息率的决定既是重要的金融 理论问题,又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剩余价 值论的基础上,是以剩余价值在货币资本家 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因此, 利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社会平均利润率之 间。马克思认为,社会平均利润率随技术发 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下降趋势,因此, 利息率也有下降的趋势。
4.灵活偏好论。 为利息是“在一特定时期以内,人们放 弃货币周转灵活性的报酬”,这是凯恩斯提 出的理论。所谓“灵活偏好”,亦称“流动 性偏好”,是指人们喜好以流动性强、周转 灵活的货币资产来保存财富,以应付不时之 需的一种心理倾向。 5.马克思的利息本质论。 马克思认为,利息的实质是利润的一部 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马克思认为利 息的本质由利息的来源决定,利息的来源取 决于信用关系的性质,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 方式。
二、利息的本质 利息的本质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 话题。从古典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到近现代 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都有众多的解释,其 中影响较大的是“利息报酬论”、“资本生 产论”、“节欲论”、“灵活偏好论”和马 克思的“利息本质论”。 1.利息报酬论。 2.资本生产论。 3.节欲论。认为利息应该作为资本家 节欲行为的报酬,这是由西尼尔提出。

货币银行学第五章(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

货币银行学第五章(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

强化练习: 二、判断 1.存款货币银行的资金主要由自有资本构成。 2.开立活期存款帐户的目的是未来通过银行进行各种支 付结算。 3.贴现业务是对票据的买卖,并不是一项信用业务。 4.分业经营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能力,不利于提 高资金的配置与使用效率。 5.美国商业银行创造可转让支付命令书帐户(NOW)的目的 是规避储蓄帐户不得使用支票的规定。 6.一般来说,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盈利性也比较好。 7.风险管理不但需要银行对风险进行计量,还需要对内 部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三大业务:
负债、资产和中间业务
禁止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 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 不得从事股票业务 不得投资非自用不动产 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 不得向企业投资
商业银行坚持“三性”原则 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 实行“四自”方针 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
存款货币银行---商业银行信用货币的创造
7.信托业务 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管理、营运 处理有关钱财的业务。
8.代理融通业务 银行或专业代理融通公司代顾客收取 应收账款并向客户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 方式。
9.银行卡业务
10.租赁业务 由银行垫付资金购买资本设备,然后出租 给客户并以租金的形式收回资金的一种 业务方式。
表外业务:凡是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 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广义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 包括金融创新产生的风险业务, 如SPOT 、FW 、SWAP 、OPTION FRA FUTURE、期指期货 贷款承诺 备用信用证等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只包括第一种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综合性、多功能发展趋势: 经营全能化 业务国际化 营运电子化
通过收购、合并或成立附属机构形式渗 入对方业务领域; 通过直接开办其他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 务实现综合经营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前言一、1900年前后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一)货币金融理论逐步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二)20世纪初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1.关于货币的本质与货币的职能2.关于银行券和货币发行制度3.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4.关于信用和利息理论回顾20世纪初期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除了上述在货币金融基本理论问题方面有了重新认识外,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还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货币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金银铸币,而是扩大到存款、商业票据等形式2.把货币供给与需求放在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分析3.对资本市场和证券交易的研究开始引起广泛关注4.国际货币体系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之,20世纪初期的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在经过此前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在许多方面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认识深度,并建立了货币金融学科体系最初的研究框架。

二、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根据20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主要脉络可以简要概括如下:(一)20世纪初至20年代末(二)1929-1933年的大危机至"二战"结束(三)"二战"结束至60年代末(四)20世纪70-80年代(五)20世纪的最后十年第一章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第一节利率决定理论一、古典利率决定理论(一)古典利率理论的形成1、迂回生产说2、等待说与资本收益说3、自然利率说4、时间偏好说与投资机会说(二)储蓄投资的利率决定古典利率理论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利率由实物资本的供求所决定;2、强调利率在经济中的自动调节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储蓄与投资相等是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

如下图所示:(略)二、凯恩斯的货币利率理论1、概述在利率决定的问题上,凯恩斯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都看到了古典利率理论的不足,即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忽视了货币因素的影响。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1-3)资料精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1-3)资料精

现代西方第一章导论:1936年以前西方金融理论第二章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三章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四章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五章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说第六章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七章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八章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九章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章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一章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二章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通过学员要了解西方早期和近代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和来龙去脉;辨析西方货币本质观中的金属主义和名目主义;了解早期和近代货币数量说的主要代表性观;点析银行主义和通货主义观点的差异;了解维克塞尔对金融理论的贡献和对当代金融理论的影响。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货币本质观n代表人物:以十六、十七世纪重商主义者为代表。

n主要观点: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多,财富就多。

生产只是创造财富,而流通则增加财富。

n简要评价一、货币金属观n 代表人物:早期有巴本、贝克莱、孟德斯鸠等;近代有克纳普等人。

n 主要观点:货币不是财富。

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票券,是一种价值符号。

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

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只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计算单位,只在名目上存在。

n简要评价。

二、货币名目观第一节货币本质观本世纪初,现代名目说盛行一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属观占上风,恢复金本位制。

1933年的世界大危机后,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当代名目说以“管理通货论”的形式再度兴起,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40余年。

在此期间,仍有人主张重建金本位制。

三、两种货币本质观在20世纪的交替发展第一节货币本质观第三节信用利息理论一、信用理论1.信用媒介论n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等。

n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就是为信用提供媒介。

银行只有先接受存款,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前者决定后者。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体系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体系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体系货币与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货币的起源与功能、不同经济学派对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解释以及货币政策的重要性等方面探讨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体系。

一、货币的起源与功能1. 货币的起源货币作为经济交换的媒介,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的贸易活动。

最早的货币形式是商品货币,即以某种有价值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属货币和纸币逐渐兴起,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2. 货币的功能货币在经济中具有三大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价值储藏器。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作为流通手段,货币方便了交换过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作为价值储藏器,货币可以保持财富的价值,方便将其用于未来的交换。

二、不同经济学派对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解释1. 古典经济学派古典经济学派代表如亚当·斯密认为,货币的价值是由其所代表的实物财富决定的。

货币只是作为交换媒介存在,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货币的供应量以及货币政策对于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他们强调货币的需求是由人们对未来风险的预期、利率和收入水平等因素所决定的。

3.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强调市场的自由调节能力,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稳定的货币政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三、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标是维护经济的稳定和促进发展。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方向。

1. 维护物价稳定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维护物价的稳定。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控制通胀水平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

2. 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及其他政策工具来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适度的货币宽松政策有助于提升经济活动的热度,推动经济的增长。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体系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体系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体系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与金融体系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货币作为经济中的媒介和交换手段,对于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西方经济学中关于货币与金融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其对经济政策的影响。

一、货币的定义与功能货币是一种具有普遍接受性的流通工具,可以作为媒介用于交换和支付。

货币的定义因不同的经济学派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三个要素:流通性、普遍接受性和价值储藏性。

货币的主要功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工具和价值储藏手段。

二、货币的供给与需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是货币市场的核心内容。

货币供给受到央行的控制,央行通过调控货币的发行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货币市场。

货币需求则与经济主体的支出、收入和利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货币市场的波动和经济的变化。

三、货币的价值与通胀货币的价值是与其购买力相关的。

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胀。

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央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胀水平。

通胀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包括价格调整、收入分配和经济运行效率等方面。

四、金融体系及其功能金融体系是指一国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总体组合。

金融体系包括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保险机构等。

其功能包括资金调节、风险管理和信息传递等。

金融体系的健康与稳定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

金融稳定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考虑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六、货币与金融体系的国际联系货币与金融体系不仅是国内经济的核心,也与国际经济密切相关。

国际汇率、外汇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对于货币与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国际经济合作与监管机制也是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

结论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与金融体系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课件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课件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现代经济理论与金融理论的第一位大师:凯恩斯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货币本质观一、货币金属观(金属主义)以16、17世纪重商主义者为代表主要观点:1 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多,财富就多2 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前提,流通才是财富的直接来源二、货币名目观主要观点:货币不是财富。

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票券,是一种价值符号。

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

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

只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计算单位,只在名目上存在三、两种货币本质观在20世纪的交替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本质观占上风,恢复金本位制第二节货币数量说研究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一、早期货币数量说主要观点:认为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是由货币数量的变化决定的。

货币数量增加所引起的物价上涨有一个传导过程。

并认为货币数量增加与物价上涨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比例关系二、近代货币数量说(18/19世纪)主要特征是运用数学方法作为分析工具1 现金交易数量说(甘末尔、费雪)主要观点:一定时期内用于交易的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物价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MR=NEPM:货币流通数量R:货币流通速度MR:货币流量供给N:所交易的商品数量P:商品的价格E:交易次数NE:商品供给NEP:货币需求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 MV/T=P费雪认为物价决定于以下三个因素:(1)流通的货币平均数量(2)流通货币效率V (3)商品的总数量T从流通角度分析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2 现金余额数量观(马歇尔、庇古)(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观点:一定时期人们的现金余额即手持货币数量决定物价庇古的剑桥方程式1)公式:M=KPY(K货币形态的财富与总财富之间的比率,Y总财富,M货币供应数量)2)庇古认为人们拥有的财产与收入有三种用途:一是投资于事物形态,从事生产;二是用以直接消费;三是保持货币形态,形成现金余额,现金余额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就减慢,即使货币数量不变,货币也必然升值,物价必然下跌从贮藏角度分析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第三节信用利息理论一、信用理论1 信用媒介论(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就是为信用提供媒介。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全套课件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全套课件

• 二、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主题
• 1、货币理论中心主题的转变 • 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的货币理论是一种物价的货币理论。
该理论没有将货币引入到生产中研究,因而不能解释失业问 题。为此,必须将货币决定物价的理论转变为货币影响就业 和产量的理论。这种转变被称为“凯恩斯革命”。由此,凯 恩斯将就业作为其货币理论的中心主题。同时,将利息率的 决定看作是纯粹的货币问题。货币与利息一道成为凯恩斯解 释就业问题的关键。
• 2、凯恩斯对古典理论原理的批判
• 凯恩斯为了建立自己的理论,首先抨击了古典经济学的三个 原则:
• (1)“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凯恩斯则 颠倒过来,认为不是供给创造需求,而是需求创造供给。
• (2)古典经济学认为,由于利息率的调节作用,储蓄等于投 资,且储蓄决定投资;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供求所决定 的,它不能调节储蓄和投资的均衡,对储蓄和投资的均衡起 作用的是产量或收入,且投资决定储蓄,而不是相反。
• 3、两者的共同缺陷: • (1)两者都以充分就业为假定前提,这不符合现实。 • (2)两者都是长期的均衡理论和静态的理论,而对导致经济
变动的经常性的短期经济变动未作分析。
• (3)两者都没有研究方程式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事实 上,方程式中的各因素都是可变的,且是相互作用的。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 3、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 (1)相关概念
• 有效需求:指产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 总需求。
• 总供给价格:全社会资本家预期因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所生 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得到的最低限度卖价。
• 总需求价格:社会购买这些产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 (2)原理关系
• 就业和产量由有效需求决定,而有效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 资需求。有效需求能否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取决于投资需 求的大小。而投资需求又取决于两个因素:资本边际效率和 利息率。前者大于后者时,资本家才会投资。而利息率又取 决于货币的供求。由于货币供给由央行控制,是外生的,故 决定利息率的关键是货币需求。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名词解释:8*3’货币金属论、货币名目论、货币数量论、萨伊定律、信用媒介论、信用创造论、流动偏好、预期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市场分割理论、期限选择与流动性升水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相机抉择、托宾“q项”理论、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一价定律、抛补利率平价、粘性价格模型、汇率超调、金融抑制。

简答:8*6’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货币需求的动机与构成;货币需求的特征;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货币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一般均衡的利率理论;利率结构理论: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期限选择与流动性升水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的三个经验事实;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冲突;货币政策时滞;汇率超调分析;分析:2*14’汇率超调过程分析;内外均衡理论:米德冲突、斯旺图示、蒙代尔政策指派蒙代尔-弗莱明模型;IS-LM-BP模型货币金属论:货币就是贵金属,是一种商品,是一种财富;它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由其内含的金属价值决定的。

货币名目论:它完全否定货币的商品性,否定货币具有实质的价值,认为货币不过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票券,是一种筹码,是一个名目上的存在。

货币数量论:简称数量论,就是关于货币流通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一种西方货币理论,认为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由货币数量的变化所决定,即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或货币价值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

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1)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另一种产品创造了需求; (2)货币交换的实质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换; (3)某种产品过剩是因为另一种产品供给不足,所以造成生产过剩的原因是供给不足;(4)局部的产品失调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

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的提供作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

货币金融学教案(第5章金融机构体系)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版

货币金融学教案(第5章金融机构体系)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版

授课题目(教学章)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课次 第5次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第5教学周,共2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金融机构的含义及其性质与职能;2、了解西方国家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3、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及其发展趋势;4、熟悉国际金融机构的宗旨及其基本概况。

教学重点及难点提示:1、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2、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职能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一、金融机构的职能1、金融体系最基本的经济职能首先是充当资金流通的媒介,使资金由盈余的单位迅速向资金缺乏的单位,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这一职能的实现借助于两种方式:间接融资方式和直接融资方式。

2、金融机构体系还承担为社会提供和创造货币的功能。

中央银行提供了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创造了存款货币。

3、各国金融当局作为金融体系的最高监管机构发挥稳定金融体系保障金融体系安全有效运行的功能。

1)金融监管——中央银行(现在是银监会);2)证券监管——证监会;3)保险监管——保监会。

二、金融机构体系1、金融机构体系是指一国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整体。

是由众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其中银行机构居支配地位。

2、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教法提示:多媒体教学 图示教学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及改革1、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是在各解放区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银行,魔兽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银行,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而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

2、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模式的时期是1953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3)主要是突破过去那种高度集中型的金融机构体系,朝多元化体系方向改革。

第5章 储蓄理论(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杨胜刚)

第5章 储蓄理论(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杨胜刚)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具体分析,这个恒等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凯恩斯所指储蓄、投资是一个总量概念, 而非个量概念。 第二,凯恩斯的储蓄概念是一个时点概念,不是 一个时期概念。 第三,虽然凯恩斯将储蓄与投资都定义为所得与 消费之差,但他强调二者性质是不相同的,不能相 互替代。 第四,凯恩斯的储蓄投资恒等是指经济处于一种 均衡状态时的情况。 第五,储蓄与投资相等取决于收入水平而不是利 率,这一观点成为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 论不同的主要标志。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二)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 人们拥有的总储蓄就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SB = SM + SK (4)
式中, SB 是总储蓄 , SM 是实物财产的储蓄 ,
SK 是以实际现金余额表示的现金储蓄,
其中Sk是货币增长理论的关键变量。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托宾认为,要促进经济增长,重要的问题
C pt K i, w, u Ypt
其中 Cpt 和 Ypt 分别为持久消费和持久收入, i 为贴 现率, w 为非人力财产在持久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三)暂时收入的零消费倾向
[1] 邓映翎:《西方储蓄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页。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6 储蓄与经济增长理论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2.3 威克塞尔的储蓄投资理论
威克塞尔是第一个把储蓄与投资直接联系起 来的西方学者,他把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同 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相融合,把储蓄作为借贷 资本的供给,投资作为借贷资本的需求,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储 蓄等于投资为核心的货币均衡分析新方法,开 拓了西方储蓄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理论自18世纪以来,货币与金融理论一直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这个领域的研究涉及货币的起源、功能和影响,以及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机构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几个西方经济学中的著名货币与金融理论,以探讨其中的观点和主张。

一、货币的起源和功能货币作为经济交换中的媒介,起源于人们对于交换的需求。

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中货币起源和功能的研究先驱之一。

他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指出,货币的产生是为了便利商品之间的交换,解决了复杂的交换问题。

货币的功能不仅仅是作为媒介,还包括计算单位和价值储存。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对货币的功能做了进一步的拓展。

他认为货币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还能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

二、货币的影响和政策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都对货币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哈耶克在其研究中强调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至关重要。

他认为,政府应该避免通过货币政策的干预来调节经济活动,而应该尽可能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

与哈耶克观点相反,弗里德曼主张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

他提出了“货币数量论”,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的结果。

因此,他主张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是货币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也是各种金融工具的定价和流动性的来源。

西方经济学中的金融市场理论主要围绕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效率展开。

尤金·法玛和理查德·塞勒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设。

他们认为,金融市场是高度有效的,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获得信息来获得超额利润。

与此观点相反,罗伯特·希勒是金融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关注金融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性,认为信息的不完全性会导致市场无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经济增长环境良好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世界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预期是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基础和实力,反过来,这些盛会的召开又将大大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原材料、燃料与动力供应紧张状况基本缓解。

大型煤气化工程、小火电关停与新装机容量扩充、京沪高铁兴建在即等基础建设蓬勃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能源、交通、水利和生活环境也已得到进一步加强。

城乡居民收入多年稳定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推进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内部环境,不仅有力保证了2008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还将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上升周期。

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肩负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

在新的时期,我们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标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关注时代的变换,为未来的发展时刻准备着。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

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

在各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长曙光。

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

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在国内,依旧存在着很多的现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去克服。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李健)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李健)
20
第二章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
• 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 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动均 衡”理论。
•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 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 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 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2
重点、难点章节
• 第二章 • 第六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 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 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3
媒体资源、学习方法介绍
• 网上资源 • 网上直播课堂 • 文字材料 • 反复领会、看录像、听讲解 • 抓重点、清难点、注意平时积累 • 了解本书编者的思路 • 多做课本练习题、掌握题目类型、答题要点
25
5.货币供应量渠道
• 公开市场业务是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 的主要办法。金融当局能够通过公开市 场上各种债务票据的买卖来调节货币供 应量。金融当局买进各种证券的同时就 把货币投放出去,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反之,若金融当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 就卖出各种证券使货币回笼。
26
6.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说
22
2、货币的职能
• 一是作为计算货币,充当交换媒介,货币的 功能仅仅在于便利交换,对经济不发生重要 的和实质性的影响。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是作 为财富的积累,充当贮藏手段。
职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交换媒介 贮藏财富
23
3.货币的特征 (1)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
(2)货币的替换弹性近似于零,或几乎等于零 。 (3)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用低的特征
“节欲论”,把利息看成是货币所有者为积累 资本放弃当前消费而“节欲”的报酬。西尼 尔认为,“利润的定义是节制的报酬”。由 于资本来自储蓄,要进行储蓄就必须节制当 前的消费和享受,利息就来源于对未来享受 的等待,是对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享受的 消费者的一种报酬。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近日召开的2008年第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通报(电视电话)会上表示,下一阶段中国银行业要及时总结全球金融危机经验教训,适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方式。

刘明康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业面临的突出风险。

他指出,中国一定要从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戒之以慎,苦练内功,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刘明康要求,下一阶段银行业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大力推进整个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

二是要继续把信用风险防范作为当前银行业主要任务抓紧抓好三是要加强境外投资业务风险防范,积极应对国际市场波动。

四是要加强管理,规范中间业务,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

五是要及时总结全球金融危机经验教训,适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方式。

刘明康同时表示,银监会将继续坚持“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科学监管理念,进一步加强风险监管,维护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

(完)1试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我们从中可以借鉴哪些经验教训[金融]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将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从其直接影响来看,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

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

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

-5-17-第5章 现代西方金融理论与商业银行资产-PPT文档资料24页

-5-17-第5章 现代西方金融理论与商业银行资产-PPT文档资料24页

College Of Finance,Hunan University
17
负效应主要表现在:
(1) 利率放开、信贷自由与金融业对外开放结合 在一起,再加上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的脆弱性,它 们的自律性不强,于是信贷业务中的各种逆向选择 效应加大了这些国家商业银行的风险程度。
(2) 金融自由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不 稳定性。
2
第一节 信贷配给论与西方商业银行资 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在关系
一、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进入了西方主流经济 学
(一) 博弈论进入了西方经济学 博弈表示参与某一“竞争”过程的两方或多方 相互作用的形式,各方以得到来自其他方的随机信 息来决定自己的对策。
College Of Finance,Hun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Finance,Hunan University
8
(二) 具有同样的经济研究模式 在信贷配给论中,新凯恩斯主义者是以银行和 厂商分别追求各自的利润最大化作为分析的前提的, 这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分析的出发点一样。 两种理论都重视微观的金融、经济分析,只是 侧重点不一样。
20
因金融深化理论本身偏向于放开市场,它并不 提及行业的自律与监管,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 对资产负债管理等与金融自由化相辅相成的战略没 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现金融自由化、经济一体 化以后,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就不是偶然的了。
College Of Finance,Hun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Finance,Hunan University
15
第二节 金融深化论与商业银行资产负 债管理理论的内在关系
一、金融深化论的要点及该理论产生的作用 (一) 金融深化论的要点及作用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存在严重的 缺陷,必须逐步消除金融压制,在金融业引入市场 机制,促进金融深化即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运用市 场的功能实现资金要素的合理配置。 金融深化论对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整个80年代直至90年代中期,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是在不断地走向金融自由化。

第二篇-第五章 货币银行 《西方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篇-第五章  货币银行  《西方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资产:贴现;贷款;证券投资;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银行卡业务。
第二篇-第五章 货币银行
2021/7/15
6/54
第二节 银行
三、其他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
储蓄机构(邮政储蓄等) ; 投资机构(投资公司等) ; 保险机构(保险公司等) ; 信托机构(信托投资公司等) ; ……。 2008年9月29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创下单日最大
2. 货币创造的过程
设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向甲购进公债同时 放出货币10000元,甲将其存入A银行,法定准 备金率为20%,则
D=R0+R0(1-r) +R0(1-r) 2+R0(1-r) 3+……
=10000+10000(1-0.2) +10000(1-0.2) 2+10000(1-0.2) 3+… =10 000(1+0.8+0.82+0.83+…) =10000/(1-0.8) =10000×1/0.2 =50000(元)
当L>M时,i上升,债券价格下降,使得更多的人 买进债券,用于投机需求的Ls减少;
当L<M时, i下降,债券价格上升,使得更多的 人卖出债券,用于投机需求的Ls增加;
所以,点E所对应的利率ie即均衡利率。
第二篇-第五章 货币银行
2021/7/15
25/54
第四节 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是指专门提供资本的要素市场。通过 金融市场进行金融资产的交易,有助于实现社 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二篇-第五章 货币银行
2021/7/15
21/54
第三节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四) 资产选择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主讲人:杨胜刚 博士 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第5章 储蓄理论
§5.1 储蓄理论发展的沿革
§5.2 早期的储蓄理论
5.2.1 亚当·斯密认为节俭有益经济增长
亚当·斯密认为无论是个人资本还是社会资本都只 能通过节俭来增加。按照这种观点,个人节省的收入 与个人资本增加量相等,社会每年节省的收入也等于 社会资本增加量。显然,斯密把节俭或储蓄同资本视 为同一概念。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3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
为了将社会和心理因素引入消费函数,杜 森贝里先从两方面对个人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
1.消费品质量和消费行为理论。 2.示范效应与消费习惯的改变。 由那些优越性商品示范所产生的一种使人们 经常增加支出的压力,被杜森贝里称为“示范 效应” (demonstration effect)。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虽然杜森贝里也认为长期储蓄率是稳定的, 但他指出在长期中,“单个家庭的储蓄率是他 收入分配地位的函数。”因此,长期储蓄率并 不是由于新产品的出现、人口老龄化、收入的 平均化等因素的作用而保持不变,而是由于 “示范效应”的作用而保持不变的。
对于短期储蓄率的波动,杜森贝里认为在短 期内决定储蓄的主要因素是呈周期性变化的收 入,因而短期储蓄随收入增减而变化。相应地, 他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动的事实出发,建立 了短期储蓄理论。
蓄倾向减小,从而扩大投资乘数,消除经济萧条。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2 斯密西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斯密西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是凯恩斯消费函数 理论的一种发展,认为随着时间的延长,人们 享受水平的提高、人口向城市集中、人类寿命 的延长、新产品的出现等收入以外的因素会使 长期消费函数中消费与收入保持固定比例。这 种看法有一定道理的。由于斯密西斯的理论是 以人们的现行收入水平为基础分析个人消费储 蓄行为的,因而被统称为绝对收入理论。
起这个增量的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用于衡量投资效果
的大小。以 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 1 C表示边
Y
Y
际储蓄倾向,以表示乘数,则投资乘数原理可表示为:
K
1
1 C
Y
公式表明,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储蓄倾向越小,
投资乘数就越大,新增一单位投资就能产生更多单位的
就业和收入。据此,凯恩斯积极倡导消费,以使边际储
2004年10月
西方货数量的增加而非自
愿储蓄引起资本增加的一种现象。 所谓自愿储蓄是指人们自愿节约,将所获收
入中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行为。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 不断发展的储蓄理论 5.3.1 凯恩斯的储蓄理论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收入=产品价值=消费+投资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4 莫迪利亚尼的储蓄生命周期理论
(一)储蓄的决定因素 (二)个人储蓄模型与推论 为了便于分析论证,莫迪利亚尼作了如下假定: (1)消费者收入不变,直至退休后收人为零,利息 收入也为零; (2)消费者一生中消费不变,没有遗产。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在这些假定下,莫迪利亚尼作了以下推论:
第四,凯恩斯的储蓄投资恒等是指经济处于一种 均衡状态时的情况。
第五,储蓄与投资相等取决于收入水平而不是利 率,这一观点成为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 论不同的主要标志。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凯恩斯提出投资决定储蓄,主要是依据了两个原理:
(1)个人消费储蓄的心理法则。
(2)投资乘数原理。投资乘数指收入或就业的增量与引
储蓄=所得-消费 所以 :储蓄=投资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具体分析,这个恒等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凯恩斯所指储蓄、投资是一个总量概念, 而非个量概念。
第二,凯恩斯的储蓄概念是一个时点概念,不是 一个时期概念。
第三,虽然凯恩斯将储蓄与投资都定义为所得与 消费之差,但他强调二者性质是不相同的,不能相 互替代。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三)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因素 1.个人收入的生命周期及家庭规模。 2.工作期和退休期的长短。 3.流动性抑制。 4.对将来的考虑。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5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构成 (二)持久性收入与持久性消费的关系 若用公式来表示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的函数关系, 则为:[1]
马尔萨斯把储蓄与总需求的分析相联系,研 究和分析储蓄对经济的影响,对于收入、消费 和储蓄三者关系的阐述是一大进步。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2.3 威克塞尔的储蓄投资理论
威克塞尔是第一个把储蓄与投资直接联系起 来的西方学者,他把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同 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相融合,把储蓄作为借贷 资本的供给,投资作为借贷资本的需求,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储 蓄等于投资为核心的货币均衡分析新方法,开 拓了西方储蓄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1.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完全与它的人均收入无关, 各个国家的储蓄率在同一的个人生命周期内是一致 的。
2.从一个国家来看,经济的长期增长率越高,总 储蓄变化率将上升;经济增长率为零时,总储蓄变 化率为零。
3.即使没有遗产继承,通过储蓄,人们还可以 从收人中积累相当多的财产总额。
4.在一定的增长率下,制约消费率和储蓄率的主 要参数是普遍的退休期长度。
Cpt K i, w, u Ypt
其中Cpt和Ypt分别为持久消费和持久收入,i为贴现 率,w为非人力财产在持久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三)暂时收入的零消费倾向
此外,斯密还把道学家所倡导的节俭美的观念引入经 济学,将节俭的范围从个人扩大到国家,认为政府的 节俭比人民节俭更加重要,国家致富之道在于减少非 生产性支出而增加生产性支出。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2.2 马尔萨斯反对强制储蓄
马尔萨斯反对强制储蓄,认为那样往往会 使储蓄积累过度,如果让储蓄在市场机制中的 利润指导下,则不仅能增加投资的资金来源, 而且还能保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正常的比例。 因此他反对国家以法令和政策的形式要求人们 厉行节俭,主张储蓄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