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章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储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倾向减小,从而扩大投资乘数,消除经济萧条。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2 斯密西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斯密西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是凯恩斯消费函数 理论的一种发展,认为随着时间的延长,人们 享受水平的提高、人口向城市集中、人类寿命 的延长、新产品的出现等收入以外的因素会使 长期消费函数中消费与收入保持固定比例。这 种看法有一定道理的。由于斯密西斯的理论是 以人们的现行收入水平为基础分析个人消费储 蓄行为的,因而被统称为绝对收入理论。
Cpt K i, w, u Ypt
其中Cpt和Ypt分别为持久消费和持久收入,i为贴现 率,w为非人力财产在持久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三)暂时收入的零消费倾向
起这个增量的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用于衡量投资效果
的大小。以 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 1 C表示边
Y
Y
际储蓄倾向,以表示乘数,则投资乘数原理可表示为:
K
1
1 C
Y
公式表明,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储蓄倾向越小,
投资乘数就越大,新增一单位投资就能产生更多单位的
就业和收入。据此,凯恩斯积极倡导消费,以使边际储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三)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因素 1.个人收入的生命周期及家庭规模。 2.工作期和退休期的长短。 3.流动性抑制。 4.对将来的考虑。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5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构成 (二)持久性收入与持久性消费的关系 若用公式来表示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的函数关系, 则为:[1]
马尔萨斯把储蓄与总需求的分析相联系,研 究和分析储蓄对经济的影响,对于收入、消费 和储蓄三者关系的阐述是一大进步。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2.3 威克塞尔的储蓄投资理论
威克塞尔是第一个把储蓄与投资直接联系起 来的西方学者,他把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同 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相融合,把储蓄作为借贷 资本的供给,投资作为借贷资本的需求,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储 蓄等于投资为核心的货币均衡分析新方法,开 拓了西方储蓄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储蓄=所得-消费 所以 :储蓄=投资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具体分析,这个恒等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凯恩斯所指储蓄、投资是一个总量概念, 而非个量概念。
第二,凯恩斯的储蓄概念是一个时点概念,不是 一个时期概念。
第三,虽然凯恩斯将储蓄与投资都定义为所得与 消费之差,但他强调二者性质是不相同的,不能相 互替代。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4 莫迪利亚尼的储蓄生命周期理论
(一)储蓄的决定因素 (二)个人储蓄模型与推论 为了便于分析论证,莫迪利亚尼作了如下假定: (1)消费者收入不变,直至退休后收人为零,利息 收入也为零; (2)消费者一生中消费不变,没有遗产。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在这些假定下,莫迪利亚尼作了以下推论:
第四,凯恩斯的储蓄投资恒等是指经济处于一种 均衡状态时的情况。
第五,储蓄与投资相等取决于收入水平而不是利 率,这一观点成为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 论不同的主要标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凯恩斯提出投资决定储蓄,主要是依据了两个原理:
(1)个人消费储蓄的心理法则。
(2)投资乘数原理。投资乘数指收入或就业的增量与引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3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
为了将社会和心理因素引入消费函数,杜 森贝里先从两方面对个人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
1.消费品质量和消费行为理论。 2.示范效应与消费习惯的改变。 由那些优越性商品示范所产生的一种使人们 经常增加支出的压力,被杜森贝里称为“示范 效应” (demonstration effect)。
1.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完全与它的人均收入无关, 各个国家的储蓄率在同一的个人生命周期内是一致 的。
2.从一个国家来看,经济的长期增长率越高,总 储蓄变化率将上升;经济增长率为零时,总储蓄变 化率为零。
3.即使没有遗产继承,通过储蓄,人们还可以 从收人中积累相当多的财产总额。
4.在一定的增长率下,制约消费率和储蓄率的主 要参数是普遍的退休期长度。
此外,斯密还把道学家所倡导的节俭美的观念引入经 济学,将节俭的范围从个人扩大到国家,认为政府的 节俭比人民节俭更加重要,国家致富之道在于减少非 生产性支出而增加生产性支出。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2.2 马尔萨斯反对强制储蓄
马尔萨斯反对强制储蓄,认为那样往往会 使储蓄积累过度,如果让储蓄在市场机制中的 利润指导下,则不仅能增加投资的资金来源, 而且还能保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正常的比例。 因此他反对国家以法令和政策的形式要求人们 厉行节俭,主张储蓄自由。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虽然杜森贝里也认为长期储蓄率是稳定的, 但他指出在长期中,“单个家庭的储蓄率是他 收入分配地位的函数。”因此,长期储蓄率并 不是由于新产品的出现、人口老龄化、收入的 平均化等因素的作用而保持不变,而是由于 “示范效应”的作用而保持不变的。
对于短期储蓄率的波动,杜森贝里认为在短 期内决定储蓄的主要因素是呈周期性变化的收 入,因而短期储蓄随收入增减而变化。相应地, 他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动的事实出发,建立 了短期储蓄理论。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主讲人:杨胜刚 博士 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第5章 储蓄理论
§5.1 储蓄理论发展的沿革
§5.2 早期的储蓄理论
5.2.1 亚当·斯密认为节俭有益经济增长
亚当·斯密认为无论是个人资本还是社会资本都只 能通过节俭来增加。按照这种观点,个人节省的收入 与个人资本增加量相等,社会每年节省的收入也等于 社会资本增加量。显然,斯密把节俭或储蓄同资本视 为同一概念。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2.4 哈耶克对储蓄作用的分析 强迫储蓄是指由于货币数量的增加而非自
愿储蓄引起资本增加的一种现象。 所谓自愿储蓄是指人们自愿节约,将所获收
入中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行为。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 不断发展的储蓄理论 5.3.1 凯恩斯的储蓄理论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收入=产品价值=消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