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货币银行学-第十二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教学教案(全)

《货币银行学》教学教案(全)
利息的计算方式
单利和复利是两种主要的利息计算方式,它们在计算方法和结果上存 在差异,投资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PART 04
金融机构体系
REPORTING
金融机构概述
金融机构的定义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 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 行业)与此相应。
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变得越来 越重要。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合作和协调,共同 应对跨国金融风险和挑战。
国际金融监管标准
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如 巴塞尔协议等,以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现代经济中,信用已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要 作用。
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信用形式
01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是主要的信用形
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运作方式和特点。
信用工具
02
汇票、本票、支票等是常见的信用工具,它们作为信用的载体,
货币的起源
简单商品交换中产生,作 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 属货币, 再到信用货币,最后到电 子货币的发展历程。
货币形式的演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 技的进步,货币形式不断 演变,从贝壳、布帛、金 属到纸币、电子货币等。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作用
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特殊商品。
的货币价值总和。
02
国际收支平衡表
记录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项对外经济往来的统计报表,包括经常账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课程内容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课程内容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课程通常涵盖一系列与金融体系、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相关的主题。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务的理解,以及了解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在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这类课程中的常见内容:
金融体系概述: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

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和金融产品。

中央银行的职能和角色: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货币供应量控制。

利率政策和货币市场操作。

金融监管机构:
不同国家中的金融监管机构。

监管框架和法规。

银行监管:
银行的监管要求。

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性。

银行的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管理。

金融稳定性:
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和措施。

国际金融体系:
汇率政策和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协议和组织。

监管技术和工具:
风险评估和监测。

金融模型和数据分析。

金融创新和数字金融:
虚拟货币和区块链技术。

金融科技和支付系统。

金融法律和合规性:
金融犯罪和反洗钱政策。

金融市场的法律框架。

金融监管案例分析:
过去金融危机的案例研究。

当前金融市场趋势和挑战。

这些课程通常旨在提供学生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的深刻理解,以便他们能够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国际金融组织或相关领域中工作,并参与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

不同的课程和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重点和课程结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1.2 货币的职能1.3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1.4 我国的货币制度第二章:信用与利率2.1 信用的概念与形式2.2 信用制度及其运作2.3 利率及其决定因素2.4 利率的作用与影响第三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3.1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3.2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3.3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3.4 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第四章:银行业务与银行体系4.1 商业银行的业务4.2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4.3 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4.4 我国的银行体系第五章: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5.1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5.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5.3 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5.4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与调整第六章:存款创造与货币供应6.1 存款创造原理6.2 存款创造过程6.3 货币供应及其调控6.4 货币供应量的测量第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7.1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结构7.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7.3 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7.4 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第八章: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8.1 利率政策的作用与影响8.2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与条件8.3 利率市场化的国内外实践8.4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展与挑战第九章:汇率与外汇管制9.1 汇率概述9.2 汇率决定理论9.3 外汇管制的内容与方式9.4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与政策第十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10.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10.2 金融创新的影响10.3 金融发展理论10.4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十一章:金融风险与管理11.1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11.2 金融风险的管理方法11.3 金融风险评估与监控11.4 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实践第十二章: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12.1 金融监管的原则与目标12.2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与手段12.3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的关系12.4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挑战第十三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13.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13.2 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的关系13.3 金融创新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13.4 金融创新的风险与管理第十四章: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14.1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14.2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与影响14.3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14.4 我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现状与策略第十五章: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15.1 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5.2 金融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15.3 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15.4 我国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主要分为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银行业务与银行体系、货币政策、存款创造与货币供应、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汇率与外汇管制、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风险与管理、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等十五个章节。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第一章金融监管的意义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系统风险加大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金融监管作为对金融体系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金融监管的基本意义在于强化金融市场的公正性、透明性,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创造优质的金融服务环境,保障广大民众的财产安全。

第二章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

监管机构根据不同的监管对象,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定,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保证其合法合规运营。

第三章金融监管的主要措施金融监管的主要措施包括监管制度建设、政策规定制定、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监督检查等方面。

监管制度建设包括制定监管法规、制定监管规范、搭建监管平台等;政策规定制定包括制定金融政策、控制金融市场风险等方面;风险评估是对金融市场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风险预警是在评估分析的基础上,预测风险产生的概率,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提供应对之策;监督检查是对金融机构或市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营。

第四章金融稳定的意义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在保持流动性和盈利能力的基础上,经受外来冲击或内部扰动的能力。

金融稳定的实现,不仅是保障金融发展、民生福祉,提供高效率、优质的金融服务,更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有力保障。

因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五章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包括流动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等。

流动性是指资产转换为现金,以满足现有和未来需求的能力;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指金融市场不稳定带来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发生流动性危机时,银行无法从市场融资,从而导致经营困难的风险;系统性风险是金融市场中的大量金融机构在同一时期出现破产或涉及债务问题。

第六章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的关系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稳定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于金融体系日常监管、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是保障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2024版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体系及其业务•金融市场及其运行•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货币银行学》课程概述01课程性质《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货币、信用、银行及金融市场等金融活动的运行规律。

02课程内容涵盖货币制度、信用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03课程地位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01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货币制度、信用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金融活动的运行规律。

能力目标0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金融问题,具备初步的金融分析和决策能力。

素质目标03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提高学生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货币银行学》(第X版),XXX主编,XXX出版社。

参考书目《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等相关教材及专著。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章,以了解学术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

货币与货币制度简单商品交换中产生,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发展货币形式的演变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发展阶段。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货币形式不断演变,包括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03020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本质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作为交换媒介,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货币的作用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演变货币制度的概念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货币本位、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等内容。

货币制度的演变从银本位制到金银复本位制,再到金本位制,最后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货币银行学课件-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

货币银行学课件-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

4、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的含義是指一國在一定時 期對其他國家的全部貨幣收入和全部貨 幣支出基本持平。
其中的“基本持平” 說明略有順差或略 有逆差, 也可以看做實現了國際收支的 平衡。另外, “一定時期” 一般指1 年, 這種以1 年為期的國際收支平衡叫做靜 態的國際收支平衡。
定義中的“一定時期” 還可以理解為 2 ~3 年, 甚至3 ~5 年,我們把這 種國際收支平衡叫做動態平衡。
(一) 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包括流通中的現金和商業銀行 等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的準備金,它們 是貨幣供應量數倍伸縮與擴張的基礎,
是市場貨幣量形成的源頭。中央銀行提 供的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的作用形成 數倍於基礎貨幣量的市場貨幣供給總量, 所以調控基礎貨幣就可以直接實現對貨 幣總供求的調節。
(二) 貨幣供應量
我國目前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央行基準 利率、對金融機構貸款、公開市場操作 以及一些指導性、選擇性的政策工具。
2、充分就業
充分就業是反映勞動力的就業程度,是 通過失業率高低來體現的,即全社會的 失業人數與自願就業的勞動力人數之比。
一般來說,中央銀行把充分就業目標定 位於失業率不超過4%為宜。
3、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一般以剔除價格上漲因素以後 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來作為衡量指標。
中央銀行將其納入貨幣政策目標之一, 是因為可以通過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所 形成的投資規模的調控而對經濟增長產 生重要的影響, 各國中央銀行都會通過 調控貨幣政策的鬆緊去影響經濟、調節 經濟。
1、再貼現率
再貼現率作為一種政策工具, 是指中央 銀行通過調高或降低對商業銀行以再貼 現形式發放貸款的利率來影響銀行系統 的存款準備金和利率, 從而控制和決定 市場貨幣供應量和整體利率水準的做法。

《金融监管学》教学大纲(本科)

《金融监管学》教学大纲(本科)

《金融监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地位金融监管学是从宏观视角研究现代经济和金融运行规律,探讨经济与金融稳健发展的一门学科。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业务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和不同金融工具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金融和国际资本流动不断扩张,与此同时,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在急剧增大。

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和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的显著增强,通过监管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日益成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近二、三十年,金融监管在政府行为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我国已经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

金融监管的内容日益系统化, 方法日益科学化,以金融监管为研究对象的金融监管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体系上、内容上、方法上、均日益成熟。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金融监管对现代金融业的特殊重要性,在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特别是金融专业开设这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目标1、让学习者掌握有关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增强对金融监管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所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2、熟悉金融监管的各项业务运作,掌握监督管理金融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从宏观角度观察和分析总体经济和金融运行状况,提高对经济和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辅以课外作业的形式。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第一章金融监管导论主要内容:金融监管的要素;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金融监管的构成体系。

基本要求:本章要求了解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理解金融监管职能的重要性及其与货币政策操作的关系;掌握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一般目标与基本原则,熟悉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了解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体制。

第二章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主要内容: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特征和种类、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基本要求:本章要求理解金融风险的含义;了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的关系;熟悉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了解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体系。

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

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

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第一篇: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我国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体制沿革从1948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行使着国家银行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作为基本职责。

当时没有监管当局,没有监管对象,也没有监管法律法规,因此,这期间我国基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

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

大致来说,我国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4年开始,中国形成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合监管。

中央银行以金融调控为主要目标,围绕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开展工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成为最主要工具,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成为主要任务。

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证券市场的发育、信托机构等的存在,银行和保险业的竞争,尤其是宏观金融失控和金融秩序混乱的状况,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对金融监管是否一定要隶属于中央银行开始产生争议。

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将证券业的部分监管职能从人行分离出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明确其基本职责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阶段:从1998年开始,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局势和中国经济金融实际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我国金融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其标志性的改革是建立跨省区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监管。

金融监管专题讲座——金融体系与金融稳定PPT学习教案

金融监管专题讲座——金融体系与金融稳定PPT学习教案
第2页/共55页
2、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体系
“实体经济”,由实体资本的运作而形成的社会再 生产过程。
“生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生产的环节来讲, 包括生产、交易、消费以及价值分配等经济活动;从产 品形态来讲,既包括物质产品生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生 产;从产业构成来讲,包括第一、二产业,以及第三产 业中除金融业之外的其他产业。
由于外生变量引起盈利性投资的机会增多,经济周 期开始进入扩张期。这不仅表现为固定投资的增加,而且 在资产市场上也开始出现大量追求资本收益的投机活动。 所有这些投资与投机活动的源泉主要来自银行贷款的债务 融资,而这就会促使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上升 。同时,加快的货币流动速度使投资扩张加速,但物价的 上涨却使未偿付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结果就会刺激借款 进一步扩大,从而使经济处于一种随时面临偿付能力不足 的过度负债状态。
实现货币资金与金融商品交易的中介代理,它们 为经济中的非金融部门提供金融服务。 (3)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
实现货币资金与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
第11页/共55页




政政府府部部门门中政央府银部门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资金供应侧
居民 政府 国外部门
货币资金
金融机构
金融工具
调控关系:国家及有关的国家机关,以稳定金融市场、引 导资金流向、控制信用规模为目的,对有关的金融变量实 行调节和控制而产生的关系。
第8页/共55页
二、金融体系的功能与结构
第9页/共55页
1、金融体系的基本经济功能
① 清算支付手段功能 ② 资金的融通功能 ③ 股权细化功能 ④ 风险管理功能 ⑤ 激励功能 ⑥ 为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功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十二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十二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第十二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2020/2/7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
本章目录
❖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 ❖第三节 金融体制的选择理论
2
2020/2/7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学习目标
❖ 1.掌握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决定作用和金融 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2.能够正确理解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了解金融相关率的计算,把握金融发展的基
▪ 以上五个特征一般发展中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14
2020/2/7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二)金融深化论
❖ 金融深化论的核心观点是:
❖ 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 着一种互相刺激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 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有 效地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并向生产性投资转化, 还能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
❖ 表现: ▪ 一方面,金融机构高度国有化,金融市场不发达
▪ 另一方面,呆滞的经济反过来又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本趋势; ❖ 4.了解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征,掌握金融
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的主要观点; ❖ 5.理解不同金融体制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能
够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分析。
3
2020/2/7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一、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 ❖ 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三、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可能的不利影响
4
2020/2/7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一、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
❖ 首先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性作用。 ▪ (一)金融随经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 (二)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着金融发展的阶段 ▪ (三)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金融发展 的规模和速度 ▪ (四)经济发展的结构、方向和重点决定着金 融发展的结构、方向和重点

第13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第13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第十二章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一国经济安 全的核心,金融稳定是确保一国金融安全的重要 基础。一国一旦金融不稳定,金融体系出现动荡, 不仅使金融部门陷入瘫痪,而且会冲击整个经济 体系的正常运转,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 机,保持金融稳定对促进一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 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克瑞格 的安全边界 假说 ——从银行角度对金融脆弱性所作的解释 ◆安全边界是指提供一种保护以防不测,避免 重蹈覆辙。 ◆银行在决定是否贷款时主要参照借款人过去 的信用记录来设定安全边界,而不太关注未来 的预期。这种做法在经济扩张时期会降低安全
边界标准,低于安全边界的项目容易被批准, 从而导致金融业脆弱性的增加,一旦经济形 势发生逆转,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
4.综合性
金融稳定是事关经济金融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经济、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因素,彼此 交错纵横,需要从理念、制度、政策、机构和 技术等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及方式 作用或影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才 能实现。
三、金融稳定的标志
1.物价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 2.银行业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3.金融市场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表现
4.银行挤兑论 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其债务主要为短期存款, 其资产通常是向企业和消费者发放的长、短期 贷款。当资不抵债时,银行就失去了偿还能力。 如果大部分银行都都这样,则银行系统的危机 就会发生。若银行存款未保险,则银行资产质 量的恶化可能触发挤兑风潮。
(三)外债危机理论 1.债务—通货紧缩论 2.资产价格下降论 3.综合性国际债务论
三、金融危机的扩散
(一)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 1.从货币危机到资本市场危机 2.从货币危机到银行业危机 3.从货币危机到全面的金融危机

第13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第13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PPT文档演模板
第13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稳定
PPT文档演模板
第13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稳定的概念
◆金融稳定实际上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 金融基础设施的协调、良性发展的一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金融体系能够承受冲击且不会 在经济中造成支付程序和储蓄转向投资过程的 累积性损害。
PPT文档演模板
第13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金融不稳定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一些重要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脱离其 基础 二是国际、国内市场功能及信贷可得性严 重扭曲 三是前两项的结果导致总支出或高或低, 严重背离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第13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金融稳定的几个基本观点: (1)金融稳定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2)稳定的金融体系不一定有效,理想的状 态是金融系统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且有效; (3)金融稳定关注系统性风险,同时,关注 对系统安全影响较大的个体或事件; (4)稳定并非静止,特别是金融稳定应该是 金融体系功能的稳定。
4.综合性
金融稳定是事关经济金融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经济、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因素,彼此 交错纵横,需要从理念、制度、政策、机构和 技术等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及方式 作用或影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才 能实现。
PPT文档演模板
第13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三、金融稳定的标志
1.物价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 2.银行业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3.金融市场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表现
PPT文档演模板
第13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明斯基把借款企业分为风险规避型、投机型、 高风险型等三种类型。
认为,在经济上升阶段,企业预期收入普遍增 加,因而企业将更加积极地借款。这将导致越 来越多的借款人从第一类向第二类或第三类转 化,使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加速积累,金融脆弱 性更加严重。

东财东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知识点合集整理

东财东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知识点合集整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三个表现(1)国际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2)国际一般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

(3)国际财富转移手段,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4、“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货币失去实际价值,只有名义价值,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下降(通货膨胀),都会使人们加速出让自己手中的货币,货币数量不少反增: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上升(通货紧缩),都会使人们推迟货币的支付,货币的数量不增反而减少。

5、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基本内容包括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6、主币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无限法偿,可以自由铸造融化7、辅币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贷,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有限法偿,不能自由铸造8、无限法偿国家规定的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无论支付额有多大,出售人和债权人都不能拒绝接受9、有限法偿主要是针对辅币规定的,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法定金额后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是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到法律保护10、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1、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劣币驱逐良币: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融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市场,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12、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典型金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融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能自由输入输出金块本位制:以纸币,银行券作为货币,黄金由政府集中储存,攒到一定数额后才可以兑换金块金汇兑本位制:流通银行券,银行券可以换取外汇,外汇从外国间接兑换⻩金13、货币层次的划分流动性:不损失价格情况下的变现能力按流动性划分M0:流通中的现金M1(货币):流通中的现金+银行的活期存款M2(货币+准货币):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14、劣币驱逐良币与货币替代的区别(1)发生条件不同:格:金银复本位制;货:信用货币制度(2)表现形式不同:格:劣币驱逐良币;货:良币驱逐劣币(3)替代程度不同:格:流通手段职能替代;货:对部分或全部职能的替代15、铸币税发行货币可以获得的税收收益,由货币面值减发行成本得到16、货币替代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息,或本币资产收益率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第二章;信用与利率机制1、信用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2、信用的产生商品和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平衡性3、信用的特征(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4、信用的发展尚未工具化的信用阶段、尚未流动化的信用阶段、流动化的信用阶段、电子化以及网络化与信用制度相结合阶段5、信用的形式(1)高利贷信用(2)商业信用:厂商与厂商之间;主体是厂商,客体是商品资本;规模有局限性;有严格的方向性(3)银行信用:债权人是银行,债务人是工商企业和个人(4)国家信用:弥补赤字要防止三方面问题:(1)防止造成收入的再分配不公平(2)防止出现“赤字货币化”(3)政府发行国债弥补赤字,(5)消费信用:赊销(信用卡),分期付款,消费贷款(房贷)6、赤字货币化如果向中央银行推行国债,而中央银行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承购,就会通过发行货币来承购国债,使货币投放过度,造成通货膨胀防止国债收入使用不当,使财政更困难,陷入循环发债的不利局面7、信用工具的分类(1)按融通资金分类直接融资信用工具(股票,债券)间接融资信用工具(可转让存单,存折,保险单)(2)按可接受性成度分类无限可接受性(钞票,银行活期存款)有限可接受性(可转让存单,股票,债券)(3)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分类短期信用工具(一年以内,票据,信用卡)、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债券)不定期信用工具(银行券)8、几个概念定义本票:出票人签发的按指定时间向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保证按指定时间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汇票:出票人签发的一种要求付款人按指定日期向收款人(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款额的票据。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PPT文档共56页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PPT文档共56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金融危机
◆世界历史上发生过八次大的金融危机:
——1929—1933年爆发的“大萧条” ——1982年拉美国家外债危机 ——1990年日本金融危机 ——1992年爆发的欧洲货币危机 ——1994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1年爆发的阿根廷金融危机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三、金融脆弱性的来源
(一)金融脆弱性:信贷市场视角的解释 1、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 明斯基的分析是基于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的长波 理论,从债务—通货紧缩的角度来分析金融不稳定 性问题。认为经济繁荣时期埋下了金融动荡的种子, 经济危机是引发金融周期性危机的主要原因。
◆明斯基把借款企业分为风险规避型、投机型、高风 险型等三种类型。
(3)金融稳定关注系统性风险,同时,关注对系 统安全影响较大的个体或事件;
(4)稳定并非静止,金融稳定应该是金融体系功 能的稳定。
◆金融稳定的类型通常可以分为金融基本稳定来自金 融恶化和金融危机三个级别。
二、金融稳定的特征 1.全局性 2.动态性
金融稳定的标准和内涵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 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并非是一成不变而固化 的金融运行状态。
3.效益性 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要着眼于促进储蓄向投资 转化效率的提升,改进和完善资源在全社会范围 内的优化配置。
4.综合性 金融稳定是事关经济金融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经济、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各方面,彼此 交错纵横,需要从理念、制度、政策、机构和技 术等层面,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及方式作用或影 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才能实现。
第十二章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稳定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 第三节 金融危机 第四节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稳定
一、金融稳定的概念
◆金融稳定实际上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 融基础设施的协调、良性发展的一种状态。在这 种状态下,金融体系能够承受冲击且不会在经济 中造成支付程序和储蓄转向投资过程的累积性损 害。
(二)金融脆弱性:资产价格视角的解释
◆金融资产价格的过渡波动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重 要根源。
◆资产价格和交易行为的相互循环作用,使资产价 格间接地决定自身,当资产价格上升时,将被价格 自身所放大,推动一轮又一轮的资产价格上升,形 成“金融泡沫”。当这种力量释放完毕时,市场必 将出现反向运动趋势,资产价格急剧下跌。这种资 产价格的不稳定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二)金融危机的特点 1.突发性 危机爆发前没有明显的征兆,难以被察觉,甚至还 对经济金融的发展状况高度乐观。爆发的直接诱因可 能是投机者在金融市场上的某种操作,突发性特点相 当明显。 2.潜伏性 金融危机是长期潜伏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释放和爆 发,期间要经历形成、累积到爆发的过程。在这一过 程中,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系统由于长期积累
2、克瑞格 的安全边界假说
——从银行角度对金融脆弱性所作的解释
◆安全边界是指提供一种保护以防不测,避免重蹈 覆辙。
◆银行在决定是否贷款时主要参照借款人过去的信 用记录来设定安全边界,而不太关注未来的预期。 这种做法在经济扩张时期会降低安全边界标准,低 于安全边界的项目容易被批准,从而导致金融业脆 弱性的增加,一旦经济形势发生逆转,金融危机就 不可避免。
在经济上升阶段,企业预期收入普遍增加,因而 企业更积极地借款。这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借款人从第 一类向第二类或第三类转化,使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加 速积累,金融脆弱性更加严重。
◆明斯基认为银行家们之所以并没有从周期性的危 机中吸取教训,金融危机依然频繁爆发,主要有两个 理由:一是代际遗忘,二是迫于竞争的压力 。
金融风险的种类
政策风险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金融 风险
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
道德风险
二、什么是金融脆弱性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 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 态。 ●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内部的脆弱性。这是 由金融金融机构高负债经营特点决定的。 ●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体系中的一切风险积 累。 ●金融脆弱性是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状态。
三、金融稳定的标志
1.物价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本条件 2.银行业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3.金融市场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表现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和种类 ◆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引起损失的 可能性,风险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但存在不 确定性并不意味着存在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中各种变量的不确 定性,导致参与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和特点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及分类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所 导致的整个金融体系或局部金融体系的混乱和动荡 局面。表现为利率、资产价格、金融机构破产倒闭 数、金融市场均发生急剧的、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 化,甚至伴有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失业率剧增等 现象。
◆金融危机主要有四种类型: (1)货币危机 (2)银行危机 (金融机构危机) (3)债务危机 (4)系统性危机
(三)金融脆弱性:信息经济学视角的解释
斯蒂格利茨认为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机 构并不能总是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对借款人的筛 选和监督。相反,借款人总是要比金融机构更清楚 地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及所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 在经济扩张期,金融机构常常会投资一些高风险项 目,一旦经济发生逆转,这些项目就有可能给银行 带来损失,而这些信息一旦被存款人所知晓,或是 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致使他们对金融机构失去信心, 就会出现挤兑现象,危及金融机构安全。
的问题而“暗流涌动”,只是在危机爆发前金融监 管机构因经济金融繁荣的表象所掩盖,以至于没有采 取必要的措施防范和化解正在积聚的金融风险。 3.马太性 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将随着信用基础的丧失而加速 扩散。 4.传染性
◆金融不稳定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一些重要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脱离其基础。 二是国际、国内市场功能及信贷可得性严重扭曲。 三是前两项的结果导致总支出或高或低,严重背 离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 ◆金融稳定的几个基本观点: (1)金融稳定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2)稳定的金融体系不一定有效,理想的状态是 金融系统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且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