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问题论文

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问题论文

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摘要:与民用、商业建筑相比,工业建筑对于结构的安全性、抗震性、抗裂性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工艺与技术措施,不但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而且对于项目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与造价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业建筑工程管理经验,简要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业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civil, commercial buildings, industrial building for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vibrate resistance, resistance to put forward such as more strict requirements, particularly in th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must take effective proces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but also fo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schedule, quality, safety and cost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the author discusses industrial build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of related problems, only for reference to fellow.keywords: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目前,国内建设的工业建筑主要采取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相比,其具有较为理想的综合性能,造价也较为合理,在国内工业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浅析混凝土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设计思想也不断更新,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这就给高层建筑分析及设计提出了更高的高求,如何才能高效保证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及稳固性,是工程师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提高结构重要部位的延性,防止截面钢筋超配1).要使高层建筑在遭遇强烈地震时具有很强的抗倒塌能力,最理想的办法是使结构中所有的构件都具有很高的延性。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比较经济的办法是有选择有重点的提高结构中重要构件或某些构件中关键部位的延性。

在结构平面位置上,应该着重提高房屋周边转角处、平面突变处以及复杂平面各翼相接处构件的延性;对偏心结构,应加大房屋周边特别是刚度较弱一侧构件的延性;对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抗侧力构件,应着重提高第一道抗震防线构件的延性。

2).使结构能进入弹塑性状态,并能通过结构的塑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抗御更高烈度的地震,从而达到“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就必须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才能使结构在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形成合理的延性较大的屈服机制。

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必须注意构件截面纵向钢筋的超配现象,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超强问题。

2注意高大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对高层建筑来说,在抗震设计中,房屋的高宽比是一个需慎重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板式高层住宅,其立面高度很大而房屋进深尺寸有限,即高宽比超过了规范限值,也就是说建筑愈瘦高,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就愈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就愈严重,巨大的倾覆力矩在柱中和基础中引起的拉力和压力比较难处理。

结合几年来的工程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1).对整个建筑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使地震作用下的倾覆力矩与相应的重力荷载在基础与地基交界面上的合力作用点,不应超出力矩作用方向抗倾覆构件基础边长的1/4。

2).加大建筑物下部几层的宽度,使其满足规范高宽比的限值,但尽可能避免形成大底盘建筑。

混凝土结构设计在施工中常见问题论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在施工中常见问题论文

浅析混凝土结构设计在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梁、柱所组成,是一种抗震、抗风较好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的侧向刚度小,平面布置灵活,易于满足建筑物设置大房间的要求,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由荷载、专业配合、构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常见问题abstract: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columns, is a kind of earthquake, wind better structure and system, the lateral stiffness of this system, a flexible layout, easy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uilding set up a large room in the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sis widely used. prone to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by the load, professional co-ordination structure to explore the measures.key words: concrete; structural desig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问题的提出混合结构的综合经济指标优于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综合经济指标,因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是我国目前在高层建筑领域里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最早于1972年,应用于芝加哥的gateway building (36 层137m)。

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合理计算论文

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合理计算论文

浅谈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合理计算【摘要】本文通过论述结构设计的荷载选取、结构参数的选择和计算结果的判断,使工程的结构设计做到安全,经济,合理。

【关键词】荷载嵌固端位移比周期比层间位移比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性能的大幅提升,建筑设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结构专业设计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对结构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做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10)(本文以下简称《高规》)要求的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

本文简要从荷载选取、软件参数选择、合理判断计算结果等几方面论述结构设计的合理计算。

2荷载选取2.1 建筑材料种类及设备种类越来越多,使得结构设计者仅仅掌握现行荷载规范内的荷载数值是远远不够的,要及时掌握所选材料的相关参数,要有确切的设计依据来选取结构设计荷载值。

即使同种材料也有不同的密度值,如聚苯乙烯保温板密度15~22kg/m3,这就要求设计者设计输入值与施工图纸要求一致。

否则对工程安全存在隐患。

2.2对于教室、火车站侯车室等场所其特点为人员密集且聚集时间长,笔者认为计算机计算时应适当增加活荷载的频遇值,参与地震计算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0.5应适当增大。

这样计算结果才能真实地反应建筑物实际受荷与使用情况,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受力要求。

同理针对现行荷载规范规定的通风机房、电梯机房7.0kn/m2的活荷载设计值,由于新设备不断更新,如有可靠依据,应根据具体工程所选用的设备可适当调整活荷载设计值。

2.3同一工程中,同一种结构材料在结构计算时应根据不用使用情况以确定不同容重。

例如混凝土的容重荷载规范规定为24~25kn/m3,如计算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pkpm计算软件要求填入混凝土容重,此处可填入26~28 kn/m3。

板的混凝土容重应单独按25kn/m3计算,而不采用软件自动计算板重。

毕业论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毕业论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XX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课题名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姓名:XXX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XXXX起止日期:X年X月X日—X月X日指导教师:XXXXXXX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说明书(学生填写)题目: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目录题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 (2)摘要 (3)前言 (4)第一章混凝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及混凝土质量控制 (5)1.1 混凝土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控制简述 (5)1.2 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 (5)1.3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 5~11第二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概念 (12)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介 (12)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介 (12)2.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2~13 2.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3~20第三章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设计1 .. (20)3.1 工程基本信息 (20)3.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0~24第四章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设计2 .. (24)4.1 工程基本信息 (24)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4~26第五章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设计及质量控制 (27)5.1 工程基本信息及简介 (27)5.2 高等级公路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7~35总结与体会. (36)谢辞 (37)参考文献 (38)说明书评语......................................................................................................................................................................................39~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质量比。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摘要: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时,应合理的选取外框与内筒的截面尺寸,避免外周框架刚度过弱而筒体的刚度过强,使之形成外周框架与核心筒协同工作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

合理的设置抗震缝,既能保证结构的规则性,又能控制结构的经济性能指标。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到城市来,造成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不可再生性,为了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获取更多的建筑面积,高层建筑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大批涌现,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最为常见。

钢筋混凝土结构充分的发挥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造价低廉,施工方便,耐久性强并且防火性能好。

随着建筑类型及功能的日趋多样化,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设计逐渐成为结构设计师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本文通过三个工程实例,探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及框架-核心筒结构这两种常用结构类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工程实例1.1某公寓建筑工程概况该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

地下二层,地上十八层,建筑高度88.2m。

地下主要为自行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主要为餐饮和酒店式公寓。

1.2设计参数抗震设防烈度为7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土类别为IV类。

地上框架及核心筒抗震等级为二级。

分别采用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取差值后的特征周期0.62s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12以及该工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提供的特征周期0.55s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14分别计算,取结果较大值进行结构设计。

1.3结果及设计分析经计算,采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参数计算结果大于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参数的计算结果。

主要计算结果如下:第一平动周期 2.15s第一扭转周期 1.64s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角度 87.128°X方向楼层承载力与上层之比最小值 0.96Y方向楼层承载力与上层之比最小值 0.95X方向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 1/1176Y方向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 1/852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均不大于相应楼层平均值的1.2倍。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论文3篇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论文3篇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论文3篇第一篇1建筑物的抗震评估当前,我国的《抗震建筑标准》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权限将建筑物分为三大类:使用年限三年的为A类、使用年限四年的为B类、使用年限达到五十年的为C类。

针对建筑物的种类不同,评估和鉴定也会有不同的方法。

对于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的评估能够划分为两级鉴定:一级鉴定主要对建筑的设计结构实行鉴定,综合评估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的各项指标;二级鉴定是在一级抗震鉴定的基础上,通过精密的计算来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再次抗震评估。

加固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之前,理应对建筑物实行准确的抗震分析评估。

如果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都能满足建筑的各项抗震性能指标,能够不用对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抗震加固。

如果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每一层均有超过85%的大梁、视为满足结构性能和层级位移性能目标。

随着时代的持续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尤其是人们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要求也越来越高。

普通的砖混的建筑容易在地震中坍塌,钢筋框架成了当今社会建筑的必然要求。

尤其是在经历过大地震以后,人们更加注重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抗震系数的高低。

当前,我国在工程实践中增加了很多建筑物抗震的方法。

这些方法对于施工更方便,工序更简单,耗用建筑材料也相对较少,既节省了人力,也在加固后充分发挥出了各自功能的优点,在实践中能够减少停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很强的应用性。

这里面简单介绍以下三种方法的实践应用。

2.1截面积增大加固法截面积增大来对建筑物实行抗震加固,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在建筑物的弯曲面上打上混凝土,从而提升建筑物结构构件的最大承载水平。

采用增大截面积的具体方法,能够对原建筑新旧混凝土结合部位实行凿打处理,使表面更加光滑、更加平整。

把建筑物表面的不平整度控制在5以内。

在原构件的浇筑面上凿成凹槽,每隔一定的距离,乳状的水泥浆均匀的涂抹在结合处的位置上,并插上钢筋加固。

截面增大的尺寸应满足钢筋强度的设计要求,还要保持充足大的尺寸来放置附加钢板构架,并顺利浇筑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摘要: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桥梁等施工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建筑类型与结构体系也变得复杂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这无疑给工程设计者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一直是工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作为工程设计者一定要意识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及自身责职所在。

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目前建筑、桥梁等施工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也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结构形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造型新颖独特,工程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我们知道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作为工程设计者一定要劳劳把好质量这一关。

然而我们却看到,近年来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塌事件频频出现,这不得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热切关注。

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如何保证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正确掌握工程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结构形式、计算依据,已成为目前工程设计者共同且最棘手的难题。

下面笔者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一.柱下独立基础带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设计方面这里值得提出的是,不少设计者在地下室底析设计中往往忽视建筑物发生沉降的问题,而我们知道,建筑物发生沉降必定会带来一定的附加应力。

基于柱下独立基础带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极其容易发生沉降变形,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地下室底板承载力从而导致开裂现象出现,对底板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威胁。

特别是对于采用天然地基的地下室底板来说,威胁就更大了。

那么,如何合理设计柱下独立基础带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使之更安全呢?这就要求设计者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当受沉降影响不大时,建议在地下室底板与持力层之间通过褥垫来处理解决。

另外,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因季节变化引起的地下水位对地下室底板的不同影响,尽可能的把各种安全隐患考虑到设计中来,才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设计论文
摘要:超长混凝土结构可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方法来抵抗混凝土收缩和温度下降产生的拉应力,控制正常使用状态下楼板的裂缝开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采用设置双梁引导缝的设计方法,仅在主梁中布置预应力筋,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小了施工周期,节省建筑造价,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可作为类似结构设计的参考。

0 引言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往往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建筑物超长带来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青海省西宁市阳光小区项目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设计要求不设置伸缩缝。

在结构设计中,在考虑温度应力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后浇带、双梁,以及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等技术措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 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阳光小区,地下1 层,地上6 层,建筑主体高度24. 6m,总建筑面积约5 万m2 ;由A,B,C 三个区组成,相互间分别设伸缩缝,形成3个独立单体建筑,本文主要对A 区超长结构的温度应力问题进行分析。

2 温度应力作用分析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自身收缩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这两部分导致的。

在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时,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在混凝土构件上施加预应力来抵消这两部分的拉应力,确保构件不出现有害的裂缝。

因此,需要通过对混凝土进行自
身收缩和温度应力的定量分析,才能合理确定预应力钢筋的数量和布置。

2. 1 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当量温降
收缩是混凝土材料所固有的特性,也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决定混凝土收缩应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骨料级配、水灰比、养护条件、使用环境等[1]。

一般混凝土浇筑后10 ~ 30d 内完成的收缩占总收缩量的15% ~ 25% ,90d 一般完成60% ~80%,1 年后完成95% 左右。

A 区设置了3 条后浇带,将结构分为4 个区块,后浇带在60d 后浇注,则可认为混凝土已完成一部分收缩,剩余的收缩才会在结构中产生拉应力,引起开裂。

工程设计中,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采用收缩当量温降ΔT'来分析[2]。

ΔT' = [εcs (∞,ts) - εcs( t,ts)]/αc( 1)式中:εcs(∞,t s)为混凝土最终收缩应变;εcs( t,t s)为混凝土在t 时期内应变; t 为混凝土龄期; ts为收缩开始时混凝土龄期,假定为3d;αc为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 0 × 10 - 5 /℃。

因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60d 后浇筑,参照文[3]附录F 的计算公式,结合文[4]的计算结果,取εcs( 60,3 )≈ 97. 48 × 10 - 6 ,εcs(∞ ,3 )=340. 38 × 10 - 6 ,得ΔT' = ( 340.
38 - 97. 48 )× 10 - 6 /1. 0 × 10 - 5≈24℃。

2. 2 使用期间温差分析
温度下降会引起混凝土收缩,混凝土中温度应力的大小取决于温差。

本工程设计计算时可仅考虑使用期间的温差作用[5]。

构件使用
期间的温差ΔT可按下式计算:ΔT = Tavemax - T0或ΔT = T0 - Tavrmin( 2)式中: Tavemax为最高月平均气温; Tavrmin为最低月平均气温;T0为混凝土浇筑时日均温度。

室外空气温度夏季取30 年一遇最高日平均温度,冬季取30 年一遇最低日平均温度。

按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资料,取Tavemax = 28. 7℃,Tavrmin = 4℃。

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求后浇带闭合期间日均气温为T0 = 10℃。

在升温时期,混凝土自身膨胀,对构件内力产生影响,但不会产生收缩裂缝,因此在裂缝控制分析时仅考虑在降温条件下的温差。

则ΔT = T0 - Tavrmin = 10 -4 = 6℃。

2. 3 考虑混凝土徐变的等效温差计算
混凝土的徐变对温度收缩应力起到应力松弛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弹性温度应力,所以采用弹性方法分析超长结构时可综合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季节温差作用,采用综合等效温差来计算,等效温差按下式计算:ΔTst0 = ΔT + ΔT' ( 3)工程设计中考虑徐变通常简化为按弹性计算的温差应力乘以应力松弛系数。

由于结构遭受的年温差及温度收缩都是在相当长的时段中进行的,必须考虑徐变引起的应力松弛会大幅度降低弹性应力[1]。

则:ΔTst = R( t,t0)ΔTst0( 4)式中R( t,t 0)为混凝土徐变应力松弛系数。

按文[6]考虑配筋率影响的公式计算:R( t,t0)= 1. 1 /[1 + χ( t,t 0)( t,t0) ]其中: t0为加载时混凝土龄期,取7d;χ( t,t0)为混凝土老化系数;( t,t0)为徐变系数,参考文[3]附录F的徐变系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得R (∞ ,7 )≈0. 35,则最
终等效温差:ΔTst = R( t,t0)(ΔT + ΔT')= 0. 35 × ( 6 + 24)≈10℃( 5)
2. 4 温度作用效应组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2006年版)中并未具体规定温度作用的分项系数。

参考文[7]的研究,温度作用分项系数取1. 2,温度作用效应的组合值系数取0. 8;最不利温差与地震、风、雪荷载等组合值系数取0. 6。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温度作用效应的组合值系数取0. 8,频遇值系数取0. 4,准永久值系数取0。

3 计算分析结果
用MIDAS /Gen 软件进行温度应力计算,并用PKPM( 08 版)软件进行验算复核。

4 无粘结预应力筋设计
本工程设计中采用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方法抵抗温度应力作用。

由于建筑物平面长宽比达7. 06,在长方向的温度作用和混凝土收缩远远大于短方向的相应作用,设计时将预应力筋布置在纵向的轴主梁中,并结合一定的构造措施减小不利因素影响。

预应力筋采用fptk = 1 860N /mm2 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 2mm,Ap = 139mm2 ,张拉控制应力σcon = 0. 75fptk = 1 395N /mm2。

取有效预应力系数为0. 58,则有效预应力σpe = 0. 58fptk =1 078. 8N /mm2。

对于400mm × 700mm 和250mm ×500mm 的梁,MIDAS 计算得温度拉力分别为834. 1kN和327. 4kN。

设计时,考虑结合构造
措施,将次梁的预应力筋取消,由主梁承担所有温度拉力,则所需的预应力钢绞线数量为n = ( 834. 1 + 327. 4 )× 103 /( 1 078.
8 × 139) = 7. 75 根。

考虑到施工条件的影响,取10 束钢绞线,梁截面上下各5 束对称布置。

5 结论
( 1)超长混凝土结构可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方法来抵抗混凝土收缩和温度下降产生的拉应力,控制正常使用状态下楼板的裂缝开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 2)介绍如何将混凝土自身收缩转化为当量温降,以及考虑徐变应力松弛的等效温差计算,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可以作为此类问题的一种设计思路和方法。

( 3)采用设置双梁引导缝的设计方法,仅在主梁中布置预应力筋,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小了施工周期,节省建筑造价,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可作为类似结构设计的参考。

( 4)可通过控制混凝土浇捣时环境温度来降低温差效应的影响,有效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 5)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设计,可适当突破规范中有关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伸缩缝间距的规定,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