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18【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单元卷: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单元卷: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2018年1月延吉市一模15题〕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友好合作论坛峰会开幕式上讲到:“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和目标是指:①都遭受过列强的殖民侵略②都曾为民族独立而斗争③都曾是二战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战场④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严峻挑战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交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交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此语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A、反对霸权B、睦邻友好C、多边外交D、不结盟4、1970年2月尼克松总统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哪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
”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B.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的破裂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5、下图为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周恩来外长副署的“国字第一号”国书,它的递交者是〔〕。
A.首任驻朝鲜大使倪志亮B.首任驻民主德国大使姬鹏飞C.首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D.首任驻瑞典大使耿飚6、〔2017年4月安徽省宣城市二调17题〕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某项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某项外交计划”是指A、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王国的席位B、准备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C、参加上海举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D、与中国合作建立上海合作组织7、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而开展的最重要的外交活动是〔〕A.宣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中苏建交和毛泽东访问苏联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D.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8、〔2017年9月福州三中月考18题〕以下不符合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含解析
课时检测(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这一思想()A.有利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B.后来发展成“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C.后来发展成“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成为“求同存异”主张的理论基础解析:选C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题目中“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相符,故C项正确。
2.1948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
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
”这一原则的核心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选A“另起炉灶”的含义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材料中的要求独立自主相吻合,故A项正确。
3.(2018·无锡期中)“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据此,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发生在()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B.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上C.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解析:选C由“周恩来的发言”“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可以判断这是美国方面对在处理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时对中国方面的态度的回应,据此可知是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评价,故C项正确。
人教版高三历史复习题: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人教版高三历史复习题: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单选题1.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到1979年正式建交,这一期间中美关系一直处于“爬行”阶段,中美关系进展缓慢的原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B.中美在台湾问题上争议C.受到美苏关系制约D.中日敌对关系阻碍2.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这次会议应该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亚非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3.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这里的“同”包括()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5.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
”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这两段话说明()①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②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③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6.1955年后,许多亚非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主要归功于()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B.“求同存异”的方针一收集日内瓦会议有关材料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APEC会议有关材料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13.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
2019高考历史重点试题专项6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9高考历史重点试题专项6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F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8、F1[2018·福建卷]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18、A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中国分别于1954年和1955年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而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后,排除B、C两项。
根据知识可知,中国参加的这两次会议均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家关系没有联系,排除D项。
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国都发挥了大国应有的影响力,推动了会议取得了重大成果,应选A项。
14、F1[2018·山东卷]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4、A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解答此题要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和采取的对应政策考虑。
20世纪50年代初期,帝国主义对华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
为了打破这种外交局面,新中国一方面采取“一边倒”政策,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大力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的关系,A项是正确的,C项是错误的。
B、D两项都是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应与50年代初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目的无关,排除。
F2开创外交新局面19、F2[2018·北京卷] 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9、A [解析] 此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
2019届高三高考专题训练——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单选题1.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
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
杜勒斯针对的是()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 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2.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A.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 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 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 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3.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 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4.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
……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
”据此推断,该会议是()A. 万隆会议B. 不结盟运动会议C. 日内瓦会议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5.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A. 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B.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C. 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 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6.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C. 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7.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同步练习卷: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2018 3·浙江嘉兴选考模拟 )1954 年 4 月 ,中印双方签署协定 ,第一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整写入外交文件。
1955
年万隆会议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中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部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进一步扩大的
主要原因是该原则
()
A.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A. 外交空间的逐渐拓展
B. 与美关系的逐步改善
C.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 答案 :A
D. 不结盟政策正式形成
12.(2018 3·浙江稽阳联谊选考模拟 )国际组织是现代国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个国际组织。下列对有关国际组织的解说无误的是
()
2018 年初 ,世界上已有 6.2 万余
国际组织
A
不结盟运动
,
印度、巴基斯坦这两个新成员国也派员与会。下列属于该组织创始国的有
()
①俄罗斯 ②哈萨克斯坦 ③土库曼斯坦 ④吉尔吉斯斯坦
A. ①②③ 答案 :B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下列为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中三个值得注意的握手细节。这一 ()
“握手细节 ”的变化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中国
1954 年 :没有握成的手 1979 年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2000 年: 多边握手
①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打开中日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③推动了中日两国间经济技术交流
④
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A. ①④ 答案 :B
B. ②③
C.②④
D. ③④
9.邓小平说过 :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 ,是真正的不结盟。 中国不打美国牌 ,也不打苏联牌 ,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
新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
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2.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
”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3.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这是指( ) A.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的提案被废置B.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C.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大会的通过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4.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据此推断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A.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D.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健康发展5.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
”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 )A.就朝鲜半岛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6.“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2019高考历史二轮基础巩固卷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9高考历史二轮基础巩固卷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2018年11月山东潍坊市四县高三期中6题〕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
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A、实行“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D、实行不结盟政策2、〔2017年10月淄博一中检测25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当时“国内外发展大局”应该包括〔〕①世界和平力量增强,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世界大战②美苏结束“冷战”状态,两国关系趋向缓和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④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尽快发展经济、改善民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丽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港、澳门回归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4、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5、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说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
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三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多边外交 (1)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 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多边 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 (2)多边外交上升为指导国家对外政策的思想和理论,则是 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相提并论的常有“单边主义”、“孤立 主义”。但在很多情况下,学者们在具体运用这两个概念时往 往并不作严格区分,例如最早提出“多边主义”概念的基欧汉 就认为多边主义是“通过特别的安排或通过制度协调三个以 上国家的国家政策的实践”。
四、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1)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威胁中国安 全。 2.过程 (1)1971 年 3 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交往的大门。 (2)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订《 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 始走向正常化。 (3)1978 年 12 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
答案:B
2.(2018·浙江 4 月选考)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
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它反映了
()
中国对中亚出口 额(亿美元)
中国对中亚进口 额(亿美元)
2000 7.7 10.5
2006 2010 2011 2012 2013 52.3 165.3 185.8 213 232.3 35 135.8 210.2 246.4 270.3
答案:C
3.(2017·浙江 11 月选考)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
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十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时检测(十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毛泽东在回忆中苏关系时指出:“1950年,(中苏)对于订立互助同盟条约时,我们的态度是: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我接受。
这是因为顾全社会主义利益。
”这反映了 ( )A.“左”倾思想影响到外交领域B.社会主义阵营由此日益巩固C.中苏建交初期合作与分歧并存D.冷战格局决定中苏两国外交解析:选C “左”倾思想是冒进、脱离现实的激进思想,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苏两国关系,不能体现社会主义阵营由此巩固,故B项错误;从“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我接受”,可知中苏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分歧,故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一开始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D项错误。
2.“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为此,中国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改善同日本关系C.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解析:选A 新中国为了发展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项正确;新中国初期一直到1972年之前,日本都紧随美国对华持敌视态度,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一边倒”是新中国为了捍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倾向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因为在1950年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符合参加不结盟运动的条件,故D项错误。
3.(2018·滨州模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也是一场复杂的多边外交斗争。
关于朝鲜问题,朝鲜、中国和苏联代表团提出的主张,因美国代表的阻扰没有达成协议。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通过最后宣言,签订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
”这次会议( )A.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解析:选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不难判定,这里所指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这是一次由世界五大国参与的国际会议,很显然它并不能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通过最后宣言,签订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并结合所学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起了积极作用可知,这次会议成就的取得有利于新中国国际声誉的提高,故B项正确;这次会议并未起到彻底瓦解世界殖民体系的作用,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这里指的是1961年正式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故D项错误。
2019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2018模拟题)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1946—1948年,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美国所占份额平均分别为27%和51%;1950—1951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中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也处于瘫痪状态。
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因素是 ( )A.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C.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行D.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2.1949年6月,毛泽东明确提出“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 )A.“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B.“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2015山东文综,22,4分]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4.[2017江苏高考,12,3分]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
”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2016江苏高考,12,3分]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6.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7.吴建民曾指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
高考历史仿真训练【8】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Ⅰ1.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不包括(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C.一条线、一大片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决定中国不可能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答案:C2.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953年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③运用这一原则成功解决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问题④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与苏联建交的时间是1949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是在1953年,根据时间可直接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D3.(2019年福建会考)在1955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
这次会议的地点是( )A.中国北京 B.埃及开罗C.印度新德里 D.印度尼西亚万隆解析:1955年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印尼举行的“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达成了万隆精神。
答案:D4.(2019年山东学业)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保留各国的( )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C.社会制度 D.文化传统解析:“求同存异”的“同”指的是有共同的任务,即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异”指的是国家制度、政治制度的差异。
答案:C5.下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推动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中美两国结束20多年的敌对状态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解析: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中美两国结束20多年的敌对状态。
答案:B6.首位访问美国的新中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C.邓小平 D.江泽民解析:1979年1月29日(北京时间),邓小平副总理应卡特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访问美国的新中国领导人。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考大全(必修一) 专题八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考数据】五年真题 1.(2018·新课标全国 I 卷·30)1948~1949 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 中国共产党接触, 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 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 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参考答案】C 2.(2018·新课标全国 I 卷·31)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 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 年 17.9%上升到 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参考答案】B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数据分析2018新课标全国 I 卷选择题·30新中国的外交基本原则2016新课标全国 I 卷选择题·3120 世纪 60 年代的中苏关系近向年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课标全国卷考查较少, 一轮因侧重于每一阶段的外交背景、 政策,以及 70 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关系正常化。
【核心知识】 1. 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1949与苏联等 10 多国建交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 巩固中苏友谊,保障中国国防安全,维 护世界和平。
1950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成为国与国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 议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5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提高了 中国的国际声誉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以美为首西方国家孤立中国政策 的破 产,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高。
2019年高考历史专项精练: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对外关系
2019年高考历史专项精练: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对外关系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典题精讲典例1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解题技巧】由题干中的“北平”可以判断这次会议召开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故排除A;B项与题干中的代表会议的主旨无关: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从与会代表的打扮可知代表具有广泛性,应选D。
答案:D典例2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解题技巧】据“日内瓦会议”“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等信息,可知这是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所说的一段话,从时间上可以排除A、B两项,中苏关系恶化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C项不符合史实,答案为D。
答案:D【专题解秘】本政治制度上和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现代中国的外交也是考查的重点,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以及中俄关系是名题较集中的地方,从题型来看既有选择题又有材料题;从考查的能力来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高三历史热身训练专题汇编: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南平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热身训练专题汇编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据练计,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1950年仅为25%,1953年上升到76%。
这一变化A、是“一边倒”政策影响的结果B。
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C、保证了“一五”计划顺利完成D、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和封锁答案及解析:1、A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策略,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促使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增加,A正确;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是恢复,B错误;C是1953—1957年;此时美国对中国是孤立于封锁,并没有打破,D错误、2、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
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
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答案及解析:2。
C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说明了我国当时没有民间融资,D项排除。
题干说明的是我国的财政政策,和外交没有关系,排除A选项。
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贷款并不表明我们依赖外援,因此答案为C选项、B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外交观念的变化【名师点睛】美国目前欠下了14、28万亿美元的国债,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美国市场上真正的买家在不断退场,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号称“债券大王”的比尔·格罗斯,近期宣布清空旗下所有美国国债。
这条被特别多人忽视的消息,事实上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美债的30年牛市结束了。
然而中国手中却还握着1。
2万亿的美国国债。
假如美国议会不能如期提高国债的上限,除了引发市场对美国国债估计违约的担忧,还将引发短期内市场抛售美国国债,进一步引发欧元、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的反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
18【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毛泽东在回忆中苏关系时指出:“1950年,(中苏)对于订立互助同盟条约时,我们的态度是: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我接受。
这是因为顾全社会主义利益。
”这反映了()
A.“左”倾思想影响到外交领域B.社会主义阵营由此日益巩固
C.中苏建交初期合作与分歧并存D.冷战格局决定中苏两国外交
解析:选C“左”倾思想是冒进、脱离现实的激进思想,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苏两国关系,不能体现社会主义阵营由此巩固,故B项错误;从“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我接受”,可知中苏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分歧,故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一开始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D项错误。
2.“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为此,中国()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改善同日本关系
C.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D.参加不结盟运动
解析:选A新中国为了发展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 项正确;新中国初期一直到1972年之前,日本都紧随美国对华持敌视态度,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 项错误;“一边倒”是新中国为了捍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倾向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因为在1950年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符合参加不结盟运动的条件,故D项错误。
3.(2018·滨州模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也是一场复杂的多边外交斗争。
关于朝鲜问题,朝鲜、中国和苏联代表团提出的主张,因美国代表的阻扰没有达成协议。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通过最后宣言,签订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
”这次会议()
A.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解析:选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不难判定,这里所指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这是一次由世界五大国参与的国际会议,很显然它并不能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通过最后宣言,签订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并结合所学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起了积极作用可知,这次会议成就的取得有利于新中国国际声誉的提高,故B项正确;这次会议并未起到彻底瓦解世界殖民体系的作用,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这里指的是1961年正式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故D 项错误。
4.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当联合国会议大厅的电子计票牌显示最终表决结果时,人们立刻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歌声、欢呼声汇聚在一起,犹如大的波涛,汹涌澎湃,回荡在会议大厅,经久不息。
这是人们在欢庆()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解析:选C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故选C项。
5.尼克松总统曾说,“中美两国人民可以来往,结果只好批准该代表团(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从此,中美人民重新开始了往来;小球是毛主席打过去的,门打开了。
”这反映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显著特点是()
A.民间往来推动了官方的交往
B.地缘关系变动撬动中美两国走近
C.经贸往来推动中美坚冰融化
D.毛泽东打开中美外交关系的大门
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通过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信息可知其特点为以民间
往来推动官方交往,故A项正确。
6.“弘扬‘上海精神’……以平等互信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全面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各领域合作发展。
”这说明“上海精神”()
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B.以和平解决国家争端为目标
C.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D.促进了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
解析:选C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倡导建立的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的典范,结合材料信息“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可知,C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并非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可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旨在维护地区和平,但不是解决国家争端的组织,B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不包括亚洲所有国家,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60年代前半期,中国政府与蒙古、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五国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
其中,中蒙有四千多公里的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再加上两国间的历史纠葛,蒙古对中国的戒心较重。
为此,中方确定了以下谈判原则:基本维持现状,稍作调整;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
——摘编自《中国当代外交史》材料三二战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而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引发了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材料四过去14年,上合组织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构建和谐地区,以协商一致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和上合组织事务,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对外开放原则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
共同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繁荣。
——李克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
理事会上的致辞(2015年12月14日)
(1)分析归纳材料一反映的外交政策及意义。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
(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6分)
(4)据材料四,上合组织14年的经验对我国今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有何借鉴意义?(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提出审查国民政府的条约,按其内容分别对待,属于“另起炉灶”;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内容回答“另起炉灶”的意义。
第(2)问,材料二中考虑到历史上“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在现实方面“基本维持现状,稍作调整”;既坚持维护国家领土利益的原则性,又在“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体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可知,要发挥美国在中日关系交往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还要“求同存异”加强沟通;此外,要警惕日本国内右翼势力。
第(4)问,从材料四中的信息“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以协商一致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概括。
答案:(1)政策:“另起炉灶”。
意义:它使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立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民族感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3)处理:发挥美国在中日关系交往中的积极作用;搁置争议,消除隔阂,加强沟通、合作,继往开来;警惕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死灰复燃。
(4)意义:合作共赢,平等互利(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协商一致;结伴而不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