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一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阅读策略分享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阅读策略分享

本文将阐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阅读策略分享。

阅读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知识、丰富阅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然而,阅读在我们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难点和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策,让阅读更高效更愉悦,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阶段一: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开一本书,无论是否对它感兴趣,都应该给它一个机会。

要知道,很多书籍在我们读过之后,会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维更富有深度。

同时,爱好阅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本单元中,老师可以安排一些活动,例如书法大赛、阅读比赛等,以激发学生树起读好书的兴趣,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主动寻找更多能够满足自己阅读需求的书籍。

阶段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技能是阅读的核心,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

其中,理解与运用阅读策略对于提高阅读技能至关重要。

在本单元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例如:了解全文状况,寻找关键词,提高阅读速度,加深阅读理解等。

阶段三:教学策略分享在本单元中,老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分享阅读策略,例如:以故事为线索,阐述各种策略;以图片为辅助,通过视觉体验强化记忆。

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阅读策略。

阶段四:学习小结和归纳学完本单元后,需要让学生进行学习小结和归纳。

学习归纳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在许多时候归纳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从而提升阅读效率。

教师可以设计练习,例如阅读小文章,让学生找出并运用各种阅读策略,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同时给出改进方法和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提高阅读效率,掌握各种阅读策略,从而提升阅读技能。

通过培养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第二课时,研学,完成研学任务。

一周后,第三课时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文化遗产的推荐和评价。

2.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树立保护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大雁塔秦兵马俑华清池等。

二、学生自学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分类: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节日: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活动内容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小组分工合作,寻找认同的“文化遗产”。

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卡片,收集相关资料。

2.结合华清池研学,写出相关的报告。

3.活动结束后,写出“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的作文。

四、活动示例1.学生搜集有关华清池的历史知识,为研学做准备。

2.熟悉学校设计的有关华清池研学的作业设计。

3.制定自己研学注意内容。

4.熟读《长恨歌》,为经典诵读做好准备。

五、学生利用网络开始准备。

第二课时:内容:研学之旅目标:1.通过实地研学,了解历史,珍惜幸福生活。

2.树立自觉保护遗产的意识,并能从中学习知识。

3.经典诵读,传承文化。

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三章》同步精品教案

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三章》同步精品教案

语文八年级(上)22.《孟子三章》
22孟子三章
一、教材解析
《孟子三章》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为古诗文单元,每一篇作品都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家名篇,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自己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

正所谓:千古江山,人杰辈出。

他们或睿智善辩,述人生理想或忠于职守,勇担护国重任;或淡泊名利,追求诗意人生。

阅读这样的作品,对于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用准确的语调有节奏朗读课文;
2.正确辨析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的含义;
3.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4.理解孟子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三、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积累重要文言实词。

2.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

3.体味孟子气势充沛的语句,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学法:运用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讨论。

朗读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延伸拓展法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导学任务
1.搜集关于作者的小故事。

2.自读课文1——3遍,理清文章结构,在旁边做好批注。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

26 诗词五首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

2.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

第1课时《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一、新课导入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诗词是古代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让我们步入诗词的殿堂,去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迷人风采。

二、新课教学饮酒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1.走近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之后,有诗一百六十多首,辞赋散文等十多篇。

在这些作品中,他写农耕劳动,写与农民的交往,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了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

情意真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

2.朗读诗歌(1)自由朗读,掌握节奏,读准字音。

明确: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听诗歌范读。

3.理解诗意明确: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明确:“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功名利禄。

知识链接: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

《记承天寺夜游》一.了解教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课程标准》还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语文八上《教师教学用书》P220单元说明:“本单元的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

了解作者情感是领悟意蕴的一把钥匙。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只有八十余字的小品文。

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为某某团练副使。

本文真实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了遭贬后自我排遣的一种旷达乐观的心境。

二.分析学情本文里的文言知识并不难懂,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课下注释的提示了解全文的内容。

在比较了多种版本的教案后我认为:若将本文的解读仅停留在文言翻译和问题的解说上,那就削弱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因此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中拟从立足于文中的一个“闲”字,以朗读贯穿,巧借资料旁征博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培养身处逆境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①诵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意;②积累: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和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③感悟:联系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特殊心境,领悟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B.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法、诵读法、讨论法等,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四.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

(第一课时)理解“闲人”的含义,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

(第二课时)①朗读法:学生跟随X读录音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②启发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勾画相关内容,积极思考;③知人论世法:结合作者的身世和文章的创作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④其他: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幻灯片画面感知、音乐背景渲染气氛。

2课时教师:备课详案,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查找资料第1-3组:搜集苏轼的经典诗词文;第4-6组:查找与苏轼有关的著名故事;第7-9组:摘录他人对苏轼的评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仁政和忧患意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仁政或忧患意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仁政和忧患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孟子》二章。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帮助他人或得到他人帮助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孟子思想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孟子仁政和忧患意识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孟子仁政和忧患意识的基本概念。仁政是指孟子提倡的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忧患意识是指对困难和挑战保持警惕并积极应对的心态。它们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具有指导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孟子》二章中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展示了孟子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仁政和忧患意识,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现实问题。
举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孟子提出的忧患意识对当代学生的成长有何启示。
(4)文化背景:了解孟子及其儒家思想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影响,以及其对后世的意义。
举例:讨论孟子为何强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观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下有何特殊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讲解、讨论、举例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孟子》二章的核心知识,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教材内容。
举例:解释“得道”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以及它如何体现孟子的仁政思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把握诗词大意,背诵古诗词,学习鉴赏宋词的技巧.2。

感受宋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

第13课我们学习了五首唐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宋词,一起来感受飞扬着轻灵,蹁跹着缠绵,氤氲着温柔的宋词之美。

浣溪沙一、知人论世,走近词人1.作者简介课件出示: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宰相词人”之称.其词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铸佳句,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悠游、离愁别绪,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

今有《珠玉词》存世.2。

背景介绍课件出示:晏殊生于承平之时,少年得志,后官至宰相,政事之外,过着“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的生活,征歌逐舞,以诗酒消遣。

这样的地位、生活、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只有些许淡淡的闲愁.本词所抒发的就是悼惜残春之感。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作者,让学生对词人和作词背景有了一个初步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词意,把握词人的情感.二、读通,感知词作内容1。

读顺字音节奏(1)教师范读《浣溪沙》,同桌互读,感知词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师指导:诵读时应有婉转低吟的语气,读起来有种淡淡的忧伤.阅读时要抓住“曲”“一”“气”“旧"“下”“几”“可”“落去”“燕”“径”等仄音来读,这样整体的韵律感就出来了。

2。

读懂诗词大意(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词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3。

读出意境画面提示:阅读要读出情味,边读边体味,边体味边想象,尝试还原词句呈现的画面,想象词人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词作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同时初步感知词作内容,为下文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20秋最新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20秋最新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案(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作者生平及相关常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言警句。

2.培养学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整体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反复诵读,训练学生诵读基本技能,品味诗文意境,培养其感悟能力。

4.把握文章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主题内容,揣摩需要,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5.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操。

6.感悟中华文化博大,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学会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3.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主题上来说,都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

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要通盘规划教学目标,内容,教学过程,坚持整体性,活动性,开放性,探究性,主体性,综合性,精心设计主题,调动主观能动性,《孟子〉三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讨论战争强调行仁政、得人心的重要性,体现了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的思想;《富贵不能淫》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问题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说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通过举例、归纳、对比等手法,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这几章都是《孟子》中的名篇,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天帝,“移山”成功的故事。

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

《周亚夫军细柳》是《史记》的选段,讲述了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勾勒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五首古代诗词,有对田园生活、悠然心境的描绘(《饮酒》), 有对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沉痛抒写(《春望》),有对疆场战士浴血奋战的热情赞颂(《雁门太守行》),有对空有才华、无从施展的无奈慨叹(《赤壁》),还有对沉闷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渔家傲》),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教案

26诗词五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词不同的韵律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几首诗词。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诗词朗读录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饮酒(其五)一、导入新课我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边塞诗”“咏志诗”等都大放光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类体裁的杰出代表作品。

二、预习检查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其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隐退。

四十一岁最后一次出仕,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之后即兴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

此诗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闲适情趣。

2.划出节奏,朗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通译全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明确:建造房舍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确: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心里远离了尘世,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明确: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闲适淡泊地欣赏南山的景色。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明确:傍晚山间云气秀丽,飞鸟相伴而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全部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全部优秀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语音和语义,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单元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单元教学难点:背诵课文,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教材简析: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回答了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和志趣,阅读这些作品,要用心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同时要注重积累与背诵,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学生现状: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文言基础知识薄弱,阅读古诗文的能力低。

教学措施(1).简化头绪,突出重点, 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注重知识及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3).重视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4).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教学过程21.《孟子二章》第一课时《富贵不能淫》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教学重点: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理解本文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教学过程:导语: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我们已经学过孟子的哪些文章?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孟子。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内展示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2、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新人教版
2. 教学活动
设计以下具体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
(1)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周亚夫、细柳营士兵等,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会人物情感,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课文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3)辩论赛:针对周亚夫的军事才能和爱国精神,组织辩论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周亚夫军细柳》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突出重点,如周亚夫的军事才能和爱国精神,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周亚夫的治军特点和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提高了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互动探究环节,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拓展了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周亚夫军细柳》,对古代将领的军事才能和爱国精神产生敬仰之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同时,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周亚夫军细柳》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周亚夫军细柳》的课文内容,理解文言文词汇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课堂讲解和互动,学生了解周亚夫的军事才能和爱国精神,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24 诗词五首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朗读、背诵这五首诗。

2.把握诗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诗歌意境;提高分析鉴赏古诗的能力。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1.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这五首诗;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古代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读诗,不但可以借助诗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还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陶醉于诗中形象所构成的或含蓄凄美或开阔奔放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步入诗的殿堂,去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迷人风采。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世称靖节先生。

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其作品以田园诗居多,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就极高。

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拟古》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其诗现存1400多首,广泛地反应了唐王朝从盛而衰的社会现实,构成了一幅幅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

其诗被称为“诗史”,让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

代表作品有《望岳》《春望》“三吏”“三别”等。

2.背景资料《饮酒(其五)》选自《陶渊明集》卷三。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都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写的。

本文选的是第五首,大约写于作者归隐后的第二年(约417年),是酒后所作。

《春望》选自《杜诗详注》卷四。

此诗是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

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本次综合性学习主要是遵循“发现、了解、熟知、保护、发展”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全过程共有三个主要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推荐评选、撰写申遗报告、召开答辩会。每个活动的课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活动进行之前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们带着方法去准备相应的活动。
本次综合性学习共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项目,并能对其资料进行筛选,制作资料夹;中期阶段,通过小组的推荐,鼓励学生合作撰写申遗报告;后期阶段,通过召开答辩会,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考察学生对自己调研的文化遗产知识储备情况。通过习作《我与身边的文化遗产》树立保护和发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意识。
传统手工技艺
分布区域
介绍宣纸的发展过程。
历史渊源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其根源。
基本内容
宣纸的制作过程。
相关器具及制品等
介绍相关的工具和设备。
二、项目论证
基本特征
宣纸在制作中独特之处,如:原料、水源、工艺等方面。
主要价值
宣纸的地位、价值以及发展前景。
备注
通过提示语帮助学生理解申遗书具体填法。
达标
检测
1.各小组是否已经选定一项申遗项目;
课题名称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合作,指出“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身边的文化遗产》此次综合性学习,意义在于在合作中激发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体会合作的乐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5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三峡风光片)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

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3、请大家齐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

(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过渡: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

归纳起来看: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 第二课时四、拓展延伸:过渡: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

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精品教案

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精品教案

语文八年级(上)24.《周亚夫军细柳》
24周亚夫军细柳
一、教材解析
《周亚夫军细柳》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为古诗文单元,每一篇作品都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家名篇,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自己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

正所谓:千古江山,人杰辈出。

他们或睿智善辩,述人生理想或忠于职守,勇担护国重任;或淡泊名利,追求诗意人生。

阅读这样的作品,对于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文学常识。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识记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

3.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显示意义。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学法:运用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讨论。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理读法、延伸拓展法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导学任务
1.搜集关于作者及《史记》的小故事。

2.自读课文1——3遍,理清文章结构,在旁边做好批注。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一。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说课稿.doc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说课稿.doc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2.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我们襄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

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遗址遗迹现存有50余处,如“古隆中” “春秋寨”“马跃檀溪处” “水镜庄” “庞公祠”等等,而三国故事更是不胜枚举,“三顾茅庐” “马跃檀溪” “水淹七军"“刮骨疗伤"“大意失荆州'‘等等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 “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明确活动内容。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4.活动内容: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②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③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二、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

(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

(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申遗”项目).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1.实地考察申报项目。

比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

b.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

c•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② 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其次,我们要阐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们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③ 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后,我们讨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包括识别、评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策略,并鼓励他们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活动中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并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4. 请描述学生如何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
5. 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文化遗产,并谈谈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它。
参考答案:
1.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包括古代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传统技艺、节日习俗等。
2.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们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配套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身边的文化遗产”。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通过阅读和实地考察来了解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易于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它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新闻单元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掌握新闻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培养关注时事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新闻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精选新闻文章阅读和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的掌握。

2. 新闻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法:讨论新闻阅读方法和技巧。

3. 阅读法:阅读精选新闻文章。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闻的概念,讲解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供精选新闻文章,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

4. 教师总结并强调新闻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二章:说明文单元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说明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精选说明文文章阅读和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的掌握。

2. 说明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法:讨论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阅读法:阅读精选说明文文章。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说明文的概念,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供精选说明文文章,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

4. 教师总结并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三章:古诗文单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 掌握古诗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 古诗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精选古诗文作品阅读和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和形式的掌握。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举例解释:
-通过对比故宫和京剧,帮助学生理解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
-以具体案例为例,如某古建筑因城市开发被拆除,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实践,如参观博物馆、采访民间艺人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的引导和回答还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针对难点知识,寻找更多生动、易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理解障碍;
2.加强对学生讨论的引导,确保课堂讨论高效且深入;
3.提高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节日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身边文化遗产的奥秘。
4.鼓励学生参与更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1.教材章节: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2.内容概述:
-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与重要性;
-探究身边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分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一
导读:教学要求:1、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2、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中。

3、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教学时间:23课时26三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三峡风光片)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

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

(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过渡: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
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

归纳起来看: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第二课时四、拓展延伸:过渡: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

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
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作业:1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山)--奇险夏湍急三峡--(美)(水)--春、冬清幽秋凄清第三课时一、背诵并墨写课文。

二、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能理解文意,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味文章优美意境。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