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铁保护方案
地铁保护专项施工方案范文
地铁保护专项施工方案范文一、项目概述地铁是现代城市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地铁线路的安全、正常运行,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对地铁线路进行保护和维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本项目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地铁保护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
二、项目背景地铁线路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这些都可能对地铁线路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因此,对地铁线路进行保护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地铁线路的安全隐患,提高地铁线路的安全性。
三、施工目标1. 提升地铁线路的安全性。
2. 减少地铁线路的故障次数。
3. 提高地铁线路的维护效率。
四、施工内容1. 定期巡检地铁线路,检查地铁线路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2. 加强地铁线路的防火工作,设置适当的防火设施,做好火灾隐患的排查和处理。
3. 维修和更换地铁线路的老化设备和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加强地铁线路的防护措施,例如设置隔离带、防护栏等,防止人为破坏。
5. 做好地铁线路的清洁工作,保持地铁线路的整洁和干净。
五、施工流程1. 组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编制施工计划、确定施工队伍和材料采购等。
2. 进行地铁线路的巡检工作,检查线路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进行地铁线路的防火工作,包括设置防火设施、进行防火巡查等。
4. 维修和更换设备和部件,对老化和故障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换。
5. 加强地铁线路的防护措施,设置隔离带、防护栏等,防止人为破坏。
6. 进行地铁线路的清洁工作,保持线路的整洁和干净。
六、施工安全措施1. 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 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和防护鞋,严禁穿拖鞋和高跟鞋。
3.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
4.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严禁乱堆乱放材料和工具。
5. 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熟悉施工操作规程,掌握相关知识。
七、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完整版)地铁保护方案
上海市虹漕路41 号工业研发楼建设项目地铁保护方案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虹漕路41 号工业研发楼建设项目工程二O 一六年一月目录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简介 (1)1.2 土方工程概况 (1)1.3 降水工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2)3. 保护内容 (2)4. 保护措施 (3)5. 基坑周边环境监测 (4)5.1 监测概况 (4)5.2 监测内容 (4)5.3 监测方法 (5)5.4 监测期限、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7)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1.2 土方工程概况本工程基坑± 0.000m=+4.450m,场地整平后绝对标高+4.000,相对标高-0.450 。
基坑开挖深度如下表所示:电梯井、集水井等局部深坑落深。
基坑面积约为㎡,因此本工程土方开挖量约为5320m3。
A202 基坑采用1:1.5 放坡开挖。
在地下车库基坑出零后,开始施工A202 基坑。
1.3 降水工程概况A202基坑面积1420m2,挖深3.8m 左右。
布置4 套轻型井点降水设备。
坑内2 套,每套井点管长40m。
坑外2 套。
总管管径50mm,井管长4m,管径48mm,滤管长80mm,井点支管的间距为1.5m,管底应在底板下0.5m,连接软管一般采用PVC或橡胶管。
工程建筑红线2. 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地质勘察报告;3)国家、上海市和行业颁布的现行有关施工规范和标准4)本工程深基坑施工专家论证方案3. 保护内容(1)严格遵守“上海市地铁沿线建筑施工保护地铁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对有关地铁沿线工程相关要求:1)地铁结构设施绝对沉降量及水平位移量≦ 10 毫米(包括各种加载和卸载的最终沉降量)。
2)地铁隧道变形曲线的曲率半径R≧15000 米。
3)相对弯曲≦ 1/2500 。
4)由于建筑物垂直荷载(包括基础地下室)及降水、注浆等施工因素引起的地铁隧道外壁附加荷载≦ 20KPA。
地铁保护施工措施方案
地铁保护施工措施方案一、地铁保护的重要性。
1.1 地铁是城市的大动脉。
地铁就像城市的大动脉一样,每天输送着大量的乘客。
它关系到无数人的日常出行,上班族靠着它准点到达工作岗位,学生们凭借它按时到校。
一旦地铁出了问题,那整个城市的交通就像是被堵住了喉咙,喘不过气来。
1.2 巨大的建设投入。
修建地铁那可是花了大价钱的,耗费了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就好比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家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所以保护地铁是对这些投入的尊重,也是对城市资源的珍视。
二、施工可能带来的危害。
2.1 结构破坏风险。
在地铁附近施工的时候,就像在瓷器店旁边耍大刀,一不小心就可能破坏地铁的结构。
比如说打桩,如果打得太深或者位置不对,就可能引起地层的扰动,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让地铁隧道的结构变得不稳定,这是非常危险的。
2.2 影响地铁运行安全。
施工产生的震动就像调皮的小恶魔,可能会干扰地铁的正常运行。
设备可能因为震动而出现故障,轨道的平整度也可能受到影响。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正在平稳行驶的汽车上乱晃,很容易出事故。
2.3 地下水的影响。
地下水就像地下的幽灵,施工如果处理不好与地下水的关系,可能会导致地下水的水位变化。
这对于地铁来说,就像是被人在脚下使了绊子,可能会造成隧道的渗漏或者上浮等问题。
三、施工保护措施。
3.1 施工前的详细勘察。
施工之前必须像侦探一样进行详细的勘察。
要把地铁的位置、走向、深度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这就好比打仗之前要先了解地形一样,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不能糊里糊涂就开始施工,那样很容易捅娄子。
3.2 合理规划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得像拼图一样精心规划。
要根据地铁的情况,合理安排施工的顺序、方法和设备。
例如,对于距离地铁较近的地方,就不能使用大型的震动设备,要采用一些温和的施工手段,就像对待娇嫩的花朵一样小心翼翼。
3.3 实时监测与应急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像医生给病人做检查一样,对地铁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完整word版)工程对地铁专项保护方案
作业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方案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二〇一八年八月一日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现场施工环境 (2)1.1 工程简介 (2)1.2 土方工程概况 (2)1.3 降水工程概况 (2)1.4 边坡支护工程概况 (3)1.5 静压桩工程概况 (3)1.6 施工环境 (4)二、工程建设地段地铁与1#楼布局现状 (4)2.1 基坑开挖上口、下口与地铁的平面距离 (4)2.2 地铁轨道顶标高与1#楼基地标高的竖向关系 (4)三、工程施工对地铁及地铁站的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5)3.1 土方施工对地铁及地铁站的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5)3.2 降水工程对地铁及地铁站的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6)3.3 支护工程对地铁及地铁站的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8)3.4 静压桩对地铁及地铁站的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9)四、工程施工对地铁站的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 (11)4.1 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 (11)4.2 应急小组人员职责 (11)4.3 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13)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方案一、工程概况及现场施工环境1.1 工程简介XXXXXXXXXXXXX工程位于XXXXXXXXXXXXXXXXXXX。
工程设计为XXXXXXXXX楼。
地上XX层,地下X层。
地下室长XXXXX米,宽XXX米。
总建筑面积XXXXXX㎡,建筑总高度XXXXm。
地下室及总图子项±0.00相对应绝对高程为XXXXXX。
1.2 土方工程概况本工程基坑下口线长约XXXXX米,宽约XXXXX米,基坑开挖深度约XXXXXm。
分两次开挖,首次开挖XXXXXm(从XXXXXm 开始算起)。
土方开挖采取2台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清土,同时配备12辆自卸汽车配合土方运输,土方运至施工场地外。
首层土方开挖取土顺序为:依据建筑场地内的原有通往建设单位办公区的道路划分为两段施工,道路北侧为第一段,道路南侧为第二段。
地铁保护方案
2.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鼓励员工和乘客积极参与地铁安全保护工作,共同维护地铁安全。
七、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地铁运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确保地铁安全运营,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实施本方案,我们相信能够有效降低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应急预案
1.突发事件分类: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如火灾、爆炸、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应急处置流程:明确突发事件报告、应急响应、救援组织、信息发布等环节的具体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展开救援。
3.联动机制:建立与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4.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
2.设施维护:加强设施维护工作,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3.防护措施:在地铁线路、车辆、车站等关键部位设置防护设施,如防护网、警示标志等,防止外来体侵入。
4.监控系统:完善地铁监控系统,确保对运营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5.防火防爆:加强地铁消防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地铁运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确保地铁安全运营,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
第2篇
地铁保护方案
一、前言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关系到乘客、工作人员及设施的安全。为确保地铁安全运营,本方案从设施保护、人员防护、应急预案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的保护措施。
3.联动机制
地铁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地铁保护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地铁保护专项施工方案是为了保护地铁线路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乘客和乘务人员的安全而制定的。
本方案的实施目的是确保地铁线路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防范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地铁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乘客和乘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高效运行:尽量减少施工对地铁正常运行的影响,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3. 保护环境: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4. 合理分工: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
5. 全员参与:要求所有从业人员都要理解并遵守施工方案的要求。
三、施工范围和内容1.施工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地铁线路及设备全线范围内的保护工程。
2.施工内容:(1)地铁线路维修:包括地铁轨道、信号设备、通信设备、供电设备等的维修和保养。
(2)设备更新:根据地铁技术进步的需要,对老化或故障设备进行更新或更换。
(3)设备安装调试:新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4)防火防爆维修:地铁线路及设备需要经常进行防火防爆性能的维修和检测,确保地铁的安全性。
(5)紧急应急措施:制定针对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包括地震、火灾、水灾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四、施工流程1.方案编制: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施工方案,经地铁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实施。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的具体步骤、施工人员的安排、施工期间的交通管制等内容。
2.施工准备: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搬运、检修和测试等。
3.施工实施: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4.验收交接: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确认施工质量和效果。
如果达不到要求,需要及时进行整改。
5.监督检查:地铁相关部门对施工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五、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封控: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围挡和警示标识,限制非施工人员进入,并设立安全警示牌进行警示。
2.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才能进行施工作业。
地铁保护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得到了迅猛发展。
然而,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造成一定影响。
为确保地铁建设安全、顺利进行,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地铁保护专项方案。
二、方案目标1. 保障地铁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的影响降到最低。
2. 确保地铁建设过程中,人员、设备安全,减少施工事故发生。
3. 提高地铁建设质量,确保地铁线路稳定、安全运行。
三、方案内容1. 施工前调查(1)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包括结构形式、使用年限、材料等。
(2)对地铁线路周边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进行勘察,为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2. 施工方案设计(1)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降到最低。
(2)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围护结构、降水、监测等。
3. 施工过程控制(1)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
(3)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施工结束后评估(1)对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进行评估,确保其安全、稳定。
(2)总结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四、方案实施与保障1. 成立地铁保护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3. 加大投入,确保方案所需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4. 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5.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地铁保护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地铁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我国地铁建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地铁保护方案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提高地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地铁运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地铁运营安全,防止和减少地铁事故发生。
2. 快速、高效、有序地应对地铁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提高地铁运营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公众安全意识。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地铁列车故障、脱轨、火灾、爆炸等事故。
2. 地铁车站、隧道、通风等设施损坏事故。
3. 地铁运营相关设备、设施故障导致的事故。
4. 其他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事故。
四、应急预案内容1. 组织机构成立地铁保护方案应急指挥部,负责地铁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处置、救援和善后工作。
(2)应急通信小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告和发布。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和救护工作。
(4)交通保障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交通疏导。
(5)新闻宣传小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2. 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报告:发现地铁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现场处置:现场处置小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置。
(4)信息发布:应急通信小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告和发布,确保公众及时了解事故情况。
(5)善后处理:事故处置结束后,开展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伤员救治、财产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等。
3. 应急保障措施(1)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需求。
(3)技术保障:加强技术设备投入,提高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2024年地铁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2024年地铁保护专项施工方案2024年地铁保护专项施工方案(二)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交通压力逐渐加大,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保护和改善地铁线路的运行状况,提高地铁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我们计划在2024年进行一系列地铁保护专项施工。
二、施工目标1. 提高地铁线路的稳定性:通过施工措施,减少地铁线路的晃动和噪音,提高乘坐舒适度,确保乘客的安全和健康。
2. 加强地铁设备的维护保养:对地铁设备进行全面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所带来的影响。
3. 优化地铁线路的运行效率:通过在关键位置增设信号系统、改进车辆调度等措施,提高地铁线路的运行效率,缩短乘客等候时间,减少拥挤现象。
4. 加强地铁安全管理:针对地铁安全问题,加强监控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三、施工内容1. 地铁线路加固:针对老旧地铁线路,采取加固措施,提高线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设备维护保养:对地铁车辆、设备及相关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包括地铁车辆、轨道、通信信号设备、配电系统等。
3. 信号系统升级:通过对地铁信号系统的升级,提高列车运行控制的精准度和灵活性,提高地铁线路的运行效率。
4. 车辆调度优化:通过调整车辆的起停时间和间隔,优化车辆的运行计划,缩短乘客等待时间和减少拥挤现象。
5. 安全管理加强:加强对地铁列车及乘客的安全监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增加监控系统、安全门等,预防乘客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施工阶段及计划1. 准备阶段:2024年1月至2月,组织制定施工方案、安全计划和施工计划,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材料采购、人员安排等。
2. 施工阶段1:2024年3月至6月,进行地铁线路加固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3. 施工阶段2:2024年7月至9月,进行信号系统升级和车辆调度优化工作。
4. 施工阶段3:2024年10月至12月,进行地铁安全管理加强工作。
地铁保障方案
地铁保障方案地铁作为一种便捷、快速、安全的公共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在日常运营中,也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此时地铁保障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地铁建筑物的安全保护1.地铁建筑物的结构要保证安全,特别是地震地区的地铁建筑物,更加要谨慎考虑设计和施工,防止因地震引起的标志性建筑物坍塌事故。
2.地铁的建筑物要考虑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要设立灭火器材、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以及防烟排烟系统。
3.地铁建筑物中的电缆、线路、电器设备等设施,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程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和检查,确保运营安全。
车站的紧急处置措施1.车站需要设立足够的紧急应对物资。
如救生衣、急救包、净化口罩、草酸钙等。
以应对车站突发状况。
2.车站要配备必要的紧急应对设施,如喷雾设备、灭火器材等消防设施,以及商业烟雾和吸氧设备。
3.车站应设立应急值班制度,保证应急工作的及时、有效执行。
可以通过设置值班电话、应急微信群等通讯渠道保持联络和信息共享。
列车紧急处理方案1.列车上要准备应急药品、急救箱、急救用品等设备,以及防护用品如口罩、安全带等,以应对突发状况。
2.列车上要严格进行装卸货物的检查和监管,防止爆炸品、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品携带上车。
3.列车上还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和意识。
总体联动应急方案1.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多做联动沟通,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
比如可以设置紧急通讯群,实时掌握紧急情况。
2.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设备,直接面对防灾抗震设备,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3.还要加强总体的培训,提高危机事件处理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
在地铁保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应采取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各项应急措施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地铁的服务水平和运营安全。
地铁设施专项保护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和设施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为确保地铁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地铁运营质量,特制定本专项保护方案。
二、保护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地铁线路、站点及其附属设施,包括隧道、车站、通风设备、供电设备、通信设备、信号设备等。
三、保护目标1. 保障地铁设施的安全运行,减少故障发生。
2. 防止地铁设施因外部因素造成损坏。
3. 提高地铁运营效率,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四、保护措施1. 加强巡查与维护:- 定期对地铁设施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 建立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2. 严格施工管理:- 在地铁设施周边进行施工时,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 施工过程中,采取隔离、防护等措施,防止对地铁设施造成损害。
3. 强化监控与报警:- 建立地铁设施监控体系,实时监测设施运行状态。
- 设立报警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完善应急预案:- 制定地铁设施故障应急预案,明确故障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地铁设施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铁设施保护的认识。
- 增强乘客安全意识,引导乘客爱护地铁设施。
五、实施保障1. 组织保障:- 成立地铁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实施和监督。
-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方案有效执行。
2. 资金保障:- 将地铁设施保护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资金充足。
-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支持地铁设施保护工作。
3. 技术保障:-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地铁设施保护水平。
- 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地铁设施保护技术研究。
六、总结本地铁设施专项保护方案旨在确保地铁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地铁运营质量。
通过加强巡查维护、严格施工管理、强化监控报警、完善应急预案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切实保障地铁设施的安全和完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工程对地铁专项保护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已成为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地铁线路往往穿越复杂地质环境,地下管线密集,施工过程中容易对地铁运营安全造成威胁。
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减少施工对地铁的影响,特制定本工程对地铁专项保护方案。
二、项目背景本工程位于某市中心区域,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众多,其中地铁线路穿越施工区域。
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本方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项保护。
三、保护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铁线路调查,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施工风险。
2.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确保地铁运营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科学合理,经济可行:采用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四、保护措施(一)施工前准备1. 地质勘察: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地下管线分布等情况。
2. 地铁线路调查:对地铁线路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线路走向、埋深、结构等情况。
3. 编制专项保护方案:根据勘察和调查结果,编制详细的专项保护方案,包括施工方案、监测方案、应急预案等。
(二)施工过程保护1. 施工分区:将施工区域划分为多个施工分区,分别制定保护措施。
2. 监控量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地铁线路进行实时监控量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加固支护:对地铁线路周围土体进行加固支护,防止土体变形和坍塌。
4. 沉降观测:对地铁线路沉降进行观测,确保沉降在可控范围内。
5. 地下管线保护: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防止施工过程中损坏。
(三)施工后评估1. 评估施工效果:对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保护措施进行评估,分析其有效性。
2. 总结经验教训: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五、应急预案1. 预警系统: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地铁线路异常情况。
2. 应急队伍:组建应急队伍,负责处理地铁线路突发事件。
3. 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能力。
地铁保护监测专项方案
一、方案概述为保障地铁设施安全,确保地铁运营稳定,针对地铁周边施工、地质条件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对地铁设施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地铁保护监测专项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地铁设施及其周边环境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确保地铁设施安全运行。
二、监测范围与内容1. 监测范围:- 地铁隧道、车站、出入口、附属设施等主体结构;- 地铁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环境;- 地下水位、土体变形、振动、噪声等环境因素。
2. 监测内容:- 结构变形监测:包括隧道、车站、出入口等主体结构的沉降、倾斜、裂缝等;- 环境监测:包括地下水位、土体变形、振动、噪声等;- 地质灾害监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应急监测:针对突发事件进行专项监测。
三、监测方法与技术1. 监测方法:- 传统监测方法: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高新技术监测方法:卫星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测量等。
2. 监测技术:- 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对隧道、车站等主体结构的沉降进行定期监测;- 倾斜监测:采用全站仪、倾斜仪等设备,对隧道、车站等主体结构的倾斜进行监测;- 裂缝监测:采用裂缝计、激光扫描等设备,对隧道、车站等主体结构的裂缝进行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采用地下水观测井、自动水位计等设备,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土体变形监测:采用土体位移计、三维激光扫描等设备,对土体变形进行监测;- 振动监测:采用振动加速度计、振动传感器等设备,对振动进行监测;- 噪声监测:采用噪声计、噪声监测仪等设备,对噪声进行监测。
四、监测频率与数据管理1. 监测频率:- 正常情况下,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 特殊情况下,如施工、自然灾害等,监测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数据管理:- 建立监测数据档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 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对监测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五、应急处理1.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职责和措施;-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地铁保护专项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城市地铁设施安全,预防和及时有效地应对地铁设施各类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地铁运营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地铁(包括轻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碰撞、坠落、中毒、触电等。
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组织机构成立地铁保护专项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护组、交通疏导组、信息宣传组等。
2. 职责(1)综合协调组: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行动,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2)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设备抢修等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工作。
(4)交通疏导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的交通疏导工作,确保救援车辆通行顺畅。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情况。
三、应急响应1. 预警(1)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2)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疏散周边群众;(3)启动应急广播系统,发布事故信息。
2. 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和转运;(3)交通疏导组确保救援车辆通行顺畅;(4)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
3.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恢复正常;(2)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秩序。
四、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2.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灭火器、救援器材、救护设备等;(2)确保物资的及时补充和更新。
地铁保护安全应急预案范本
1.1 编制目的为加强地铁安全保障工作,提高应对地铁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地铁运营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地铁保护安全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
2.2 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制定应急响应措施,协调各部门工作。
(2)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提出应急建议。
(3)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指挥,协调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工作。
(4)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行动,包括人员搜救、设备抢修等。
(5)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和现场医疗救护工作。
(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7)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控工作。
三、应急响应(1)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2)根据事故情况,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3.2 应急响应(1)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到位。
(2)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3.3 救援(1)救援组迅速开展救援行动,确保人员安全。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送往医院。
3.4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
(2)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后期处置4.1 调查处理(1)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
地铁保护方案
地铁保护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铁系统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隐患和破坏威胁。
为了确保地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制定和实施适当的地铁保护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地铁保护方案,旨在减少破坏和危险事件的发生。
1. 地铁设施安保1.1 保安巡逻在地铁站点和列车内部设置保安巡逻,定期巡视和监控地铁设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疑行为或安全隐患。
保安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并与相关部门进行紧密合作。
1.2 安全摄像监控在地铁站点和列车内安装高清摄像监控设备,对地铁各个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监控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监控和录像存储。
监控录像可作为案件侦破的证据,同时也起到威慑犯罪者的作用。
1.3 安全警报系统建立地铁安全警报系统,包括紧急报警按钮和声音警报设备。
当乘客发现可疑行为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按下按钮向安保人员发送信号,触发紧急警报并及时采取行动。
2. 防止物品遗忘和破坏2.1 定期物品清理地铁管理部门应定期清理及收集乘客遗留的物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归还给失主。
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物品被盗或烧毁的风险,还能提升乘客对地铁系统的信任度。
2.2 物品遗失登记系统建立物品遗失登记系统,乘客可以通过该系统报告丢失的物品并核实失主身份。
这样一来,失主可以追踪失物,并从地铁管理部门领取遗失物品。
2.3 设施保护措施加强对地铁设施的保护,如设置防护栏杆、安全门和监控设备,以防止破坏和非法进入。
此外,加强对乘客行为的规范和宣传,增强乘客对地铁设施保护的意识。
3. 应急处理和危险情况预防3.1 应急演练与培训地铁管理部门和安保人员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应急演练旨在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危险情况的效率。
安保人员还应接受紧急处理培训,熟悉紧急处理流程和使用应急设备。
3.2 危险情况监测实施实时危险情况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及时获取地铁系统中潜在的危险信号。
地铁安全保障实施方案
地铁安全保障实施方案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大量乘客的出行需求,因此地铁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我们制定了以下地铁安全保障实施方案。
一、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地铁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是确保地铁安全的基础。
我们将加强对地铁车辆、轨道、信号系统等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对老化和损坏严重的设备将进行及时更新和更换,以提高地铁设备设施的整体安全性能。
二、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地铁安全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乘客的安全出行至关重要。
我们将加强对地铁站台安全门、紧急疏散通道、紧急报警装置等安全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确保乘客在地铁站台和车厢内的安全。
同时,加强对地铁站台和车厢内的监控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对地铁安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能力。
三、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
地铁安全保障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我们将加强对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突发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处置。
同时,定期组织地铁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四、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
地铁安全宣传和教育是提高乘客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加强对乘客的安全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栏、宣传视频等形式向乘客传达安全出行的知识和技巧,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对乘客的安全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栏、宣传视频等形式向乘客传达安全出行的知识和技巧,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地铁安全保障需要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才能更好地实施。
我们将加强与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地铁安全保障工作的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地铁安全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
综上所述,地铁安全保障实施方案将通过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等措施,全面提升地铁安全保障的能力,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虹漕路41号工业研发楼建设项目地铁保护方案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一月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1)1.2土方工程概况 (1)1.3降水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2)3.保护内容 (2)4.保护措施 (3)5.基坑周边环境监测 (4)5.1监测概况 (4)5.2监测内容 (4)5.3监测方法 (5)5.4监测期限、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7)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1.2土方工程概况本工程基坑±0.000m=+4.450m,场地整平后绝对标高+4.000,相对标高-0.450。
基坑开挖深度如下表所示:方开挖量约为5320m³。
A202基坑采用1:1.5放坡开挖。
在地下车库基坑出零后,开始施工A202基坑。
1.3降水工程概况A202基坑面积1420m2,挖深3.8m左右。
布置4套轻型井点降水设备。
坑内2套,每套井点管长40m。
坑外2套。
总管管径50mm,井管长4m,管径48mm,滤管长80mm,井点支管的间距为1.5m,管底应在底板下0.5m,连接软管一般采用PVC或橡胶管。
工程建筑红线2.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地质勘察报告;(3)国家、上海市和行业颁布的现行有关施工规范和标准(4)本工程深基坑施工专家论证方案3.保护内容(1)严格遵守“上海市地铁沿线建筑施工保护地铁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对有关地铁沿线工程相关要求:1)地铁结构设施绝对沉降量及水平位移量≦10 毫米(包括各种加载和卸载的最终沉降量)。
2)地铁隧道变形曲线的曲率半径 R≧15000 米。
3)相对弯曲≦1/2500。
4)由于建筑物垂直荷载(包括基础地下室)及降水、注浆等施工因素引起的地铁隧道外壁附加荷载≦20KPA。
5)因打桩振动、爆炸产生的震动对隧道引起的峰值速度应≦2.5cm/秒。
6)需满足设计院之围护设计总说明内的相关要求及地铁审批部门的要求。
(2)安排专人每天定时对隧道内相关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汇总和上报。
(3)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工况并加强工序、工艺、施工参数的有效控制;尽可能的减少基坑开挖过程中墙体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
(4)发现地铁周围道路沉降速度接近报警值,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地铁安全。
如土体侧移接近报警值,启动以“钢管支撑-自动应力补偿系统”为主的应急预案,最快速、最高效减小侧移发生。
4.针对性保护措施(1)地铁方要求:地下室防水。
地铁侧地下室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渗漏水应以自身防水为主,不宜采取抽排放方式,保持建筑周围的地下水位,以减少结构渗漏水对相邻地铁的影响。
回复:本项目地下室另做外墙,地下室防水采用大于1厚无机防水涂料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材料,二道防水措施。
(2)基坑围护结构。
地铁安全保护区范围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桩底标高为-9.35m、-7.85m,靠近地铁一侧采用三轴搅拌桩重力坝形式;其余侧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
回复:我司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每幅三轴桩做好记录,对于施工过程中有异常情况的位置,会采取加强措施确保安全。
开挖前做降水试验验证围护体系是否密闭,是否达到隔断微承压水层的要求。
(3)搅拌桩施工要求。
必须严格按照“均匀慢速、低水灰比”的要求施工三轴搅拌桩,施工顺序先近后远退离地铁结构实施,跳浜施工,水灰比不大于1.2,控制桩身垂直度,确保成桩质量。
搅拌桩加固必须先进行实验性施工,以优化施工参数,减小对地铁的影响。
基坑土体加固须进行全断面抽检,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方可开挖施工。
(4)施工顺序和开挖支撑。
按照“先远后近”开挖施工,东西2侧按照设计图施工1:1.5配筋放坡。
基坑沿地铁侧留土宽度不少于4倍的单层挖深,且最后挖除。
开挖后应及时浇筑垫层,快速形成底板。
(5) 施工监测为尽可能减少基坑挖土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特别是地铁)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掌握的工作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在整个施工中实施信息化监测施工。
在地铁上行线隧道内设置准测点以监测地铁隧道的水平位移、垂直沉降变化;另外,对四周环境及地下管线也进行沉降观测。
(8)开挖之前,施工单位应排出详细的日历挖土计划和顺序,包括底板形成时间要求。
为严格控制坑底隆起,减少对地铁的影响。
详细施工开挖方案另报。
(9)回筑施工。
注意回筑过程中围护结构的位移控制,结合防水要求进行回筑施工。
(10)入口区域临时路面加固大门入口处采用钢筋混凝土路面,铺设双层双向钢筋,减小车辆行驶对于地铁造成的影响。
为避免对地铁隧道造成影响。
5.基坑周边环境监测5.1监测概况依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 J10884-2006)有关规定及设计相关要求,本项目监测整体等级定为二级,对基坑外边缘25.0m以外建(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等在施工中进行巡视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通知参建各方,必要时追加其它监测项目。
5.2监测内容1)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2)建(构)筑物垂直/水平位移监测3)建(构)筑物倾斜监测4)裂缝监测5.3监测方法(1)垂直位移监测参照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 J10884-2006)中 6.3节,本项目沉降观测采用一级监测网进行水准测量,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稳定地段(3倍以上开挖深度)设置BM1、BM2、BM3三个基准点,基准点相互近期校测和联测,各观测点的观测值均以高程进行换算。
在基桩施工开始前对各观测点进行初次观测(三次),并取三次观测平均值为该点初始值,其后各观测点前后观测值之间及与初始值之间进行对比计算,得到本次变形值、累计变形值和变形量曲线。
要求附和差(或闭合差)小于mm(n为测站数)。
仪器:徕卡NA2型水准仪加GPM3平板测微器,因瓦合金尺;精度:±0.3mm/(km)。
(2)水平位移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测水平角、水平距,按解析坐标法进行计算,通过坐标的变化计算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情况。
某监测点本次坐标值与前次坐标值的差值为该点本次位移变化量,本次坐标值与初始的坐标值之差值即为该点累计位移量。
仪器:徕卡全站仪;精度:±2″,±2mm+2ppm×D。
水平位移监测一般采用基准线法、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精密导线测量法等。
根据施工监测的时效性要求,考虑土建施工的各种影响,宜使用高精度仪器,采用简易、省时、精度可靠的监测方法。
本方案中我司拟使用徕卡1″级全站仪,主要采用小角度法进行施测。
水平位移基准网采用精密导线形式,基准点成对布设,位于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均匀分布。
基准点与工作基点联测,构成导线网。
采用前方交会法监测,首先需在被监测对象附近布设工作基点。
因施工场地状况十分复杂,工作基点位置须与施工方作深入的沟通来确定。
选定工作基点位置考虑的重点是要保证点位的安全、稳定,使之与各监测点通视,且尽量考虑不致受到施工的影响。
监测点因位于施工范围内,为防破坏应对其加设保护装置。
若受条件限制或对于高耸建筑,也可选定变形体上特征明显的塔尖、避雷针、圆柱(球)体边缘等作为观测点。
(3)建(构)筑物倾斜监测平行建筑墙面(或杆件侧边,下同)建立独立坐标系,采用全站仪测量监测点的坐标。
假定建筑物整体刚性,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通过比较前后两次直线斜率的变化,计算建筑物的倾斜变化量。
仪器:徕卡全站仪;精度:±2″,±2mm+2ppm×D。
测定建(构)筑物倾斜的方法还有悬吊垂球法、垂准法、经纬仪投点法、前方交会法及安装倾斜仪等方法,在建(构)筑物满足整体刚度的前提下,也可利用水准仪直接测定建(构)筑物基础的相对沉降差,来推算判断建筑物倾斜程度。
(4)裂缝监测施工前应采取目测调查,在基坑影响范围内,对围护体出现的裂缝现状进行记录。
施工过程中发现新增裂缝或原有裂缝有增大趋势应增设裂缝宽度监测点。
在施工前量测得裂缝长度、宽度等初始信息(部分重要裂缝在调查时就应取得测量初值),其后定期进行量测,相邻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本次变化量,与最初值的差值即为累计变化量。
仪器:钢卷尺、游标卡尺测量范围:钢卷尺 0~5m 游标卡尺 0~200mm精度:钢卷尺 1mm 游标卡尺 0.02mm(5)监测注意事项1)光学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2)每次变形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a)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b)采用相同的监测路线和监测方法;c)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d)监测人员相对固定;e)记录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荷载、温度、天气等;f)采用统一基准处理数据,严禁任意改用基准点和更改其标高;g)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监测作业。
3)当采集的数据出现异常时,应结合现场及周边环境条件、仪器条件及状态、测试方法、基准网稳定性等因素综合分析,确保已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4)监测资料的原始记录应完整、清晰、真实、可靠。
5.4监测期限、监测频率及报警值(1)监测期限本项目基坑监测周期为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至全部地下结构出±0.00m(包括基坑回填完成),暂定监测总工期12个月(实施过程中根据施工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2)监测频率基坑工程监测频率的确定应以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根据设计说明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现场监测频率原则上按下表执行。
监测频率统计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第7.0.4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9)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10)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11)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12)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现场执行具体监测频率应以满足实际施工生产为准,必要时根据具体工况和监测数据变化需加强监测频率。
(3)报警值在工程监测中,每一项监测的项目都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等因素,事先确定相应的监控报警值,用以判断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位移是否超过允许的范围,进而判断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决定是否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调整,并采取有效及时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