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设计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历史特征 无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历史特征

考点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三省六部

(1)三省指,负责决策;,负责审议;,负责执行。

(2)尚书省下辖六部:六部指、、、、、

(3)意义:三省六部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保证了的独尊。

2.科举制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世族大家依靠门第掌握政权;随着世族大家的没落,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实行。

(2)内容: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

,科举制形成。

(3)意义:有利于打破,扩大,提高;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利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3.唐朝藩镇割据

(1)背景: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2)影响:严重削弱。

考点二经济特征

1.农业:

(1)隋唐时期,江南地区出现。我国的耕犁已经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2)土地制度:制。为抑制豪强兼并土地,维护,巩固统治,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限制官民占有土地最高限额,禁止土地。

(3)意义:保证国家;促进。

2.手工业

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唐朝时期形成了南北两大制瓷系统。

3.商业:

(1)隋唐时期出现柜坊和飞钱

(2)唐都长安设立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市坊严格分开。

(3)唐朝在广州设立,负责对外贸易。

考点三文化特征

1.三教合一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有了新的发展。

(2)内容:南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即“三教合一”。唐朝统治者奉行“”政策,即、、。

(3)影响:儒学正统地位收到挑战,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科技成就:

(1)贾思勰的《》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巨著;

(2)隋唐之际,我国出现了印刷术。

(3)唐末,开始运用于军事。

3.汉字、书法、唐诗、笔墨丹青

(1)的《》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唐朝时期的书法家:、、。

(3)诗仙指;诗圣指。

课前真题检测:

1. 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负责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

D.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

2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着土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深专人采访举子

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A沿用九品中正制 B.录取限制较为苛刻

C.存留察举制痕迹

D.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3.贞观时,起居注中描写的唐太宗完全是一代明君的形象,面对玄武门之变的情况则轻描淡写,模糊不清。同时,魏征负责编写的《隋书》中隋炀帝的暴政以及隋末的动乱。据此可以推断()

A.官修史书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

B.唐朝君臣全面否定了隋朝的制度

C.唐太宗有意塑造理想的君主形象

D.谏言政治无法有效制约君主专制

4.中国古代正史中有“选举志”,《通典》中有“选举典”,《通志》中有“选举略”,《文献通考》中有“选举考”。这些文献中记载的“选举"功能的实现,在唐以

后是通过( )

A.竞选

B.推荐

C.考试

D.提拔

5.《旧唐书.穆宗本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日:‘土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隶属于中书省

B.给事中应属于中书省

C.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6.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 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于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户应授田H街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

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

C.官吏的腐败贪污

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

7.古代关干租佃关系的认识,有三种:一种认识是为富不仁,把地主的富列人不仁之列;另一种认识是各得其所;而更多人认定的则是地主对佃户行仁义,养活了租佃者。据此可知()

A.第一种认识更符合实际

B.对租佃关系的认知呈多样性

C.第三种认识更符合事实

D.三种认识均不正确

8.唐代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这表明唐代( )

A.商税成为主要税收

B.城市经济日趋没落

C.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D.农村市场发展繁荣

9.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停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这说明唐朝( )

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D.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

10.对于古代中国的某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土前后百数

C.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土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11.《隋书·食货志》记载:“(南朝)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城,全以金银为货。”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南朝( )

A.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B.商品交易出现钱货杂用

C.经济区域分工明显

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发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