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哈尔滨市中山路小学校魏桂彬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强化学法,自学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切入正题

出示乡村图片(2)张,这两幅图是描写乡村的美景,说说你眼中的乡村是社么样的?用词句概括一下。诗人笔下的乡村又是怎样的?让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板书)齐读课题。

师:根据课前预习,你能说说对作者的了解吗?

翁卷,宋代人,字续古,一字灵舒。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人);一身没有做过官,与赵师秀.徐照.等被称为"永嘉四灵",其中翁卷的年纪最大。由于一生未参加科举考试他,所以他只是以布衣终身。

翁卷,翁氏著有《西岩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苇碧轩集》,有《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师:这是我们初读古诗的方法:即解诗题、知作者。下面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出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导入环节从单元主题出发,回想现代文描绘的乡村,让学生抒发对乡村已有的感受,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轻松,更为用古诗形式感受乡村的美作铺垫。]

师:现在让我们根据自学提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学习这首古诗。

汇报流程:听 1、通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古诗的节奏。

2、谁想读?来试试,大家倾听,看看读准没有?

圈 3、检查生字“蚕”“桑”,相机纠正。

指导“蚕”的书写;(蚕,天虫也,蚕为天下虫。)

4、练读古诗、注意节奏。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对字词的学习应贯穿小学语文学习的始末,而且四年

级学生应逐步培养自能识字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师:在你们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现在让我们看看作者在这首诗中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汇报诗意。(整体感知诗意)

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意思,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

2、汇报:字词: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点拨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写:人)

(一)品味第一、二句(课件出示一、二句)

1、这两句,你认为画面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2、四月的乡村,是诗的世界,如果请你给这首诗的1、2句配上一幅画,你准备用上那些色彩画?并说说你的理由。

如:我准备用()画,因为

师: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个字来体现四月的色彩的呢?

3、指导品读:遍、满(方法:抓诗眼)

①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②“绿”的颜色只有一种吗?(嫩绿的、深绿的、淡绿的……)

③再读古诗,边读诗边想像。(方法:想画面)

师:小结: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把这美的画面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吧。齐诵读。

4.除了满世界的绿,你还看到了什么?(白满川)

师: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画面呢?

田野里,山坡上,嫩嫩的、绿绿的小草,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绒毯披着一身绿叶儿的桉树、榕树,桃树,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站立在绿绒毯上,在阳光底下一动一动地放着绿光小河、稻田里的水满满的,映着天空,映着白云,远远看去,白亮亮的一大片,

5、这是绝妙山水画!我们以读代品吧!

6、乡村四月,还是童话的故乡,如果你用心听,它还是一首交响曲,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子规”是怎样啼叫的?(古诗介入)

如:我仿佛听到的声音是:

7、这“雨如烟”什么感觉?看图片

8、一动一静的杜鹃烟雨图已呈现我们面前了!读出动静的美感

9、绿油油的山原,白茫茫的水田,都笼罩在无边的烟雨之中。闭上眼,你能感

受到清风细雨在抚摸你的脸颊,软绵绵的,凉丝丝的。侧耳听,天空中传来了布谷鸟那熟悉的歌声……,歌声是那样清脆响亮,是那样悦耳动听,在无垠的田野上久久回荡……

师:此时此景,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吟诵这两句诗吧。

10、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凭着多诵读、看注释、抓诗眼、(调动视觉、听觉,联系诗句)想画面的法宝就走进青山绿水、杜鹃烟雨图。

[设计意图:对古诗教学而言,“披文入情”必须创设情境,以“意象”为中介想象意境。本教学环节把“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巧妙串联,变抽象为具象,使一幅完美的图画呈现眼前,学法的指导也在不经意中得以强化。另外,课堂有意识地想象补白,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发散性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汇报:(二)学习第三、四句(课件出示三四句)

过渡:这乡村四月真是绝美的山水画。从翁卷的诗中,你除了看到山水风光,还能看到什么?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又怎样呢?

1、汇报。

2、小结:农家生活,人人都有事做,个个都勤劳。才了。。。。。又。。。。。(板书:人勤)

3、在这繁忙的四月,大人们除了采桑插田,还可能忙什么呢?小孩子们在忙什么呢?(板书:赞美景人)

师: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走进这四月的乡村,就如同走进了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读全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强调能力的迁移,体现“扶到放”的过程,使学法不断的巩固强化,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阅读古诗的能力;也体会到诗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师: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在诗人的笔下,乡村四月变得妙不可言。诗人这样写,他此时的心情会这样吗?他主要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可见,诗人翁卷是一个怎样的人?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之名。写出了人们丰富繁忙的生活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