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古诗词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四年级古诗词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四年级古诗词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乡村四月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想象法、讨论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繁华的城市,也有宁静的乡村。

乡村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代诗人翁卷笔下的乡村四月,去感受那里的独特风光。

2、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自读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情况。

4、指导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节奏和重音。

(三)理解诗意1、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解决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拨、讲解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四)感悟诗情1、想象画面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乡村四月的画面。

2、体会情感提问:从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交流,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有感情朗读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五)拓展延伸1、对比阅读出示另一首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让学生对比阅读,感受不同诗人笔下乡村的特点。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0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0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理解诗意,想象画画,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老师非常喜欢。

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早在唐代就出现过像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才华横溢,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

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

(板书:乡村四月)二、弄懂诗题。

1、看到诗题你知道了什么?(生: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的古诗。

)2、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田园生活的古诗,它的作者是翁卷。

(师书翁卷)三、知晓作者。

1、有谁了解翁卷?抽名学生介绍:(生:南宋诗人。

)2、师补充:翁卷,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他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熙、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一生不曾做官,他特别喜欢田园生活,尤其擅长作田园诗。

四、整体感知。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足迹一起走进乡村四月,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

2、出示多音字。

1iǎo(一目了然、了解)了liào (同“瞭” 望)1e(吃了,买了,走了,算了)3、教师范读(播放录音)4、生自由读(读三遍)5、指名读。

6、学生齐读。

五、知诗情,悟情意。

1、大家刚才读的非常有味道,下面我们就来理解古诗的意思,先学头两句(生齐读这两句)①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四年级语文《乡村四月》教案

四年级语文《乡村四月》教案

四年级语文《乡村四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乡村四月》。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3.学会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诗意的想象和创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朗读、背诵《乡村四月》;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难点: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诗意的想象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乡村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乡村的印象和感受。

(二)学习《乡村四月》1.教师范读《乡村四月》,学生跟随朗读。

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如“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等。

4.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三)深入解读诗歌1.教师提问: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词句,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进行诗意的想象和创作。

4.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创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朗读、背诵诗歌1.学生自选伙伴,互相背诵《乡村四月》。

2.教师邀请学生上台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以“乡村四月”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

四、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诗歌创作指导要更加细致,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2.在课堂讨论中,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和感受诗歌。

3.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乡村四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也激发了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认为《乡村四月》中的“绿遍山原白满川”是如何描绘乡村景色的呢?学生回答: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形容山和原野上绿色植物遍布,河川里白色的水花四处飞溅。

2.教学难点:教师提问:那么,“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诗,你们又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我觉得这句话是在描述细雨中,子规的鸣叫声和如烟的雨雾交融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2023最新-《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最新-《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3篇)《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该页是可爱的为大伙儿分享的《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乡村四月》教案篇一一、写作背景翁卷,生卒年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永嘉(温州)人。

布衣终身。

在“永嘉四灵”中年事最高。

翁卷的诗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准则和目标。

翁卷有很多诗歌,是可以绘成画轴的,如同中国传统的山水之画,不仅有写意,而且有留白之妙。

翁卷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写出的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的诗作,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自然十分真切。

可以联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来,几千年封建社会,能为劳动人民而歌的诗人毕竟不多。

二、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四年级下册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

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诗人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再插田,实际上可能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乡村四月教案(通用4篇)

乡村四月教案(通用4篇)

乡村四月教案(通用4篇)乡村四月篇1教学目标1、会写“蚕桑”两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作者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想象意境,理解古诗,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意思。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生活在乡村,你觉得乡村美吗?谁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组图片,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同学们,欣赏了刚才几组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一篇七百多年前的一位诗人写的《乡村四月》这首诗。

板书课题。

解释:四月3、检查一下学生们的预习情况1、背诵古诗2、解释::绿遍白满川子规才了3、说说:蚕、桑的记忆方法。

二、初读古诗,读出诗韵1、把古诗自由地读两到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听老师范读。

3、指句读,生自行评议,正音。

相机指导读准“了”“蚕”“桑”三个字,并了解多音字“了”的读音,应根据它的意思判断,读lio的时候,表示结束。

4、男女生合作读(前四后三)。

5、师生合作读诗。

(生读每句诗后,教师重复诗句后三个字。

)6、学生配乐齐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品读赏句,想象悟情(一)整体把握,感知古诗请同学们把你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在诗中圈出来。

(二)学一、二句,感受“景美”1、师:同学们,你从哪几句诗句中感受到乡村景美呢?2、品读,感悟“绿遍山原白满川”。

(1)理解“山原”(出示图片)(2)品读“绿”。

(3)理解“白满川”。

(课件出水稻图)平展的稻田里映着天空的白光,波光粼粼,满目亮白。

(4)抽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3、品读,感悟“子规声里雨如烟”。

(1)课件出示子规图及声音。

师:学生结合注释,知道子规就是杜鹃鸟,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布谷、布谷……”每当布谷鸟啼叫的时候,就在提醒农人们赶紧播种了。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16篇)《乡村四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前两首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有关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资料,老师准备相应的音乐带。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老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随作者领略了中外的田园风光,体会到了自然、质朴、和谐、静谧的乡情,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古代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田园美景,学习《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你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

二、交待任务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古诗。

《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三、学习第一首诗《乡村四月》1、作者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2、阅读诗文:⑴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⑶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汇报交流:⑴指名读诗文,纠正字音。

⑵理解的意思: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子规:杜鹃鸟。

句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句意,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种田。

4、读诗文,想画面,说感受:(播放音乐带,有感情的朗读)。

诗文展示四月的乡间充满生机,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勾画了农民在四月里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四、学习第二首诗《四时田园杂兴》1、作者简介:范大成:苏州吴县人(今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宁四大家”。

他的诗忧国忧民,多有佳作,晚年隐居,写了《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他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反映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民生疾苦。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引言概述:
《乡村四月》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它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乡村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本篇教案将围绕该古诗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1.1 介绍《乡村四月》的创作背景
1.2 介绍古诗《乡村四月》的作者白居易
1.3 分析作者对乡村四月景色的感受与表达方式
二、诗歌意境与主题
2.1 揭示《乡村四月》所表达的主题
2.2 分析诗歌中所描绘的乡村景色
2.3 探讨诗歌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
三、诗歌的韵律与修辞手法
3.1 解读《乡村四月》的韵律格律
3.2 分析诗歌中的比喻与拟人手法
3.3 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对意境的营造作用
四、诗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
4.1 解读《乡村四月》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4.2 探讨诗歌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
4.3 分析诗歌中所传递的美好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五、诗歌的现代意义与启示
5.1 分析《乡村四月》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5.2 探讨诗歌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当代生活的启示
5.3 总结《乡村四月》对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作用
结语:
通过对《乡村四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学生将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诗歌中所传递的美好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也将对学生的成长和人生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乡村四月》,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力量,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5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5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5篇)《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规、插”等字词。

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讨论、朗读、交流中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在诵读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小组合作、适时点拨。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生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田园,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地方: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诗情画意。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乡村孩子在田野里尽情奔跑、玩耍的写照!“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是乡村独特的风景。

多少诗人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写下了一首首赞美农村景色的诗篇。

宋代翁卷.就是其中一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乡村四月>这首古诗,跟随诗人到乡村去走一走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回忆古诗的学法。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作者简介:教参28页。

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想知道什么?(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三月,春天将结束,四月,夏天刚来到,称初夏)引导学生看23页四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诗人用一首什么样的诗来描绘这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的呢?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提出不懂的问题。

认读生字。

3、针对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绿遍山原: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苗,满眼皆是绿色。

《乡村四月》教案

《乡村四月》教案

《乡村四月》教案教案:《乡村四月》教学目标:1.了解乡村四月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文本分析和解读。

2.乡村四月的情节和人物描写。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乡村四月中的情感表达。

2.分析乡村四月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教学准备:1.《乡村四月》的文本。

2.学生姓名表和讨论问题的提纲。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乡村四月》的基本情节。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阅读和分析(30分钟)1.分组阅读《乡村四月》的文本,并给每组分配不同的章节。

2.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并回答一些问题,比如主要人物是谁?情节如何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冲突和转折点?3.分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第三步:人物分析(30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乡村四月》中的人物形象。

2.给学生几个关于主要人物的问题,比如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们的感情变化是如何描述的?有什么重要的对话或事件帮助我们了解他们?3.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或个人思考后,分别回答问题。

第四步:情感表达(20分钟)1.与学生分享乡村四月中的一些情感表达,比如爱情、友情、亲情等。

3.讨论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情感对作品的整体主题和意义有何影响。

第五步:总结和展望(10分钟)1.结合学生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总结整个课程的要点和重要观点。

2.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和感想,比如他们对作品的喜爱和不喜欢之处,以及对未来故事发展的预测。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乡村四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分析文本中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同时,学生也有了更多的讨论和思考空间,培养了文学鉴赏和审美情趣。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更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文学作品的内涵。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5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5篇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5篇《乡村四月》教学设计1知识技能目标:1、学习生字“蚕”。

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

3、能领会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德育美育目标: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古诗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美丽的田园风光,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吉他弹唱录象、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乘着四月的暖风去看看江南乡间的美景,好不好!二、配乐欣赏图片,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美。

(田园风光图片和农民忙碌耕种的图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

因此我让学生观赏乡村美丽的风光,领悟乡村生活的美好,将学生引入美的境界。

)三、学习赞美。

多美的田园风光呀!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自己看到景或人吗?(学生练习赞美自己看到的景色或人)四、愉快学习古诗。

1、诵读古诗。

多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呀!宋代诗人翁卷还为此写下了一首诗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示范→学生练习读诗)(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因此指导学生读诗时注重节奏和音律的指导,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做到抑扬顿挫,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灵秀之美。

)2、品析诗中字词,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即写景又写人的诗,仔细读读,看看哪句写景哪句写人。

(1)指导学生品读前两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理解诗句并读感情诵。

仿写练习:春雨如烟夏雨如()秋雨如()冬雨如()(2)总结学法:我们以读、品、诵的方法学习了1、2句诗。

请同学们用这一方法自学3、4句诗。

(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通过品字词理解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诗句。

)3、学生合作自学3、4句。

4、反馈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巧记生字“蚕”;学习多音字“了”。

乡村四月 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 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乡村四月的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

2.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乡村四月的景观特点:花海、绿野、农田、农具等。

2.乡村四月的农耕文化:春耕、播种、养殖等。

3.乡村四月的节庆活动:农民画、农民舞、农民歌等。

三、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乡村四月的景观特点。

2.农具、农作物和农民画等实物展示乡村四月的农耕文化。

3.音乐和舞蹈录像展示乡村四月的节庆活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乡村四月的景观特点,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2.学习乡村四月的景观特点:a.展示花海、绿野、农田等景观特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b.利用实物展示农具,让学生了解农田的耕作过程。

c.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让他们亲自接触和感受乡村四月的景观特点。

3.学习乡村四月的农耕文化:a.展示农耕文化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春耕、播种、养殖等活动。

b.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c.安排学生进行农耕体验活动,如播种、浇水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学习乡村四月的节庆活动:a.通过音乐和舞蹈录像展示乡村四月的节庆活动,让学生感受农民画、农民舞、农民歌等的艺术魅力。

b.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绘制农民画、编排农民舞等,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c.举办乡村四月节庆活动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表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地观察和体验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评价学生在节庆活动展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乡村游学活动,进一步了解乡村四月的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乡村四月》教案
引言概述:
古诗《乡村四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是著名诗人林徽因。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四月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教学中,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1.1 《乡村四月》的创作背景
1.2 作者林徽因的生平事迹
1.3 林徽因的文学风格与代表作品
二、诗歌内容解读
2.1 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2 描述乡村四月的景象
2.3 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情感转折
三、诗歌语言特点分析
3.1 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
3.2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3 诗歌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目标与方法
4.1 教学目标的设定
4.2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4.3 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施
五、教学反思与拓展
5.1 学生的学习反应和表现
5.2 教学效果评估和改进
5.3 诗歌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通过对《乡村四月》教案的详细分析与讨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这篇教案能够为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人教版语文《乡村四月》教案

人教版语文《乡村四月》教案

《乡村四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乡村四月》,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诗中描绘的乡村景象和农忙情景的关键词汇。

o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诗的背景、作者及诗歌风格,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o采用诵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o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想象和描述,将诗歌中的景象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态度。

o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o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乡村景象和农忙情景。

o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o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将诗歌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o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价值观融入日常行为中,培养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乡村风光图片、视频等)•古诗朗读音频•预习任务:学生预习古诗,尝试理解诗句意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情境创设:o播放一段乡村风光的视频,展示乡村的宁静、美丽和淳朴。

o提问:你们对乡村有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2.揭示课题:o板书课题《乡村四月》,学生齐读。

o提问:看到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o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o指名学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

2.理解诗句意思:o学生尝试解释诗句意思,教师相机引导,纠正错误。

o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整体感知:o引导学生归纳古诗的主要内容,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o提问: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三、再读古诗,深入理解1.精读诗句:o学生逐句朗读古诗,思考每句诗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景象。

o提问:每句诗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重点诗句品析:o“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四年级古诗词乡村四月教案

四年级古诗词乡村四月教案

四年级古诗词乡村四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四月的美景和农忙的气氛。

3、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乡村四月的美景和农忙的气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想象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城市中,每天看到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但是在乡村,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风光。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代诗人翁卷笔下的乡村四月,去感受那里的美景和生活。

2、初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新词。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朗读,正音。

重点指导“蚕”“桑”的读音。

全班齐读古诗。

3、理解诗意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和诗句: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子规:杜鹃鸟。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4、想象画面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教师相机引导。

教师出示一些乡村四月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中的美景和农忙的气氛。

5、体会情感思考:诗人翁卷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诗人赞美了乡村四月的美景,也赞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6、背诵古诗学生自由背诵。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古诗《乡村四月》教案
引言概述:
《乡村四月》是一首古代诗歌作品,通过描绘乡村四月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漂亮和人们对春天的憧憬。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针对《乡村四月》的教案,旨在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1.1 《乡村四月》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1.2 作者简介及其作品特点
1.3 诗歌的主题与意境
二、诗歌分析与解读
2.1 诗歌的结构与韵律特点
2.2 诗歌的语言与修辞手法
2.3 诗歌的意象与主题表达
三、诗歌欣赏与朗读
3.1 诗歌的朗读技巧与表达方式
3.2 诗歌的情感传达与感染力
3.3 诗歌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四、诗歌创作与写作
4.1 以《乡村四月》为题材的创作活动
4.2 创作中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4.3 学生作品展示与分享
五、诗歌拓展与延伸
5.1 与《乡村四月》相似的古代诗歌作品
5.2 与《乡村四月》相关的文学作品
5.3 诗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启示
通过以上五个部份的内容,学生们将能够全面了解《乡村四月》这首古代诗歌作品。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作者、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同时,通过朗读、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与其他古代诗歌作品的比较与联系,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乡村四月的景色和气候特点。

2.探索乡村四月的生活方式和乡村文化。

3.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4.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乡村四月的景色和气候特点介绍。

2.乡村四月的生活方式和乡村文化探索。

3.观察和描述乡村四月的体验活动。

三、教学准备1.乡村四月的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

2.乡村四月的相关资料和文化传统。

3.观察工具,如相机、望远镜等。

4.活动道具,如画板、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展示乡村四月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乡村四月有什么特点?乡村四月的景色是怎样的?”二、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乡村四月的气候特点,如温暖,春意盎然。

2.介绍乡村四月的生活方式,如春耕、出游等。

3.探索乡村文化,如农民画、传统节日等。

三、合作探索(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观察和描述乡村四月的一个主题,如农田、村庄、农民等。

2.学生利用观察工具观察乡村四月的景色和人物,记录下发现的特点和感受。

3.小组合作完成描述乡村四月的画板或展示作品。

四、展示和分享(20分钟)1.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用口头方式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描述。

2.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和描述,加深对乡村四月的认识。

五、活动总结(10分钟)1.学生回答问题:“你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了哪些关于乡村四月的信息?”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觉得乡村四月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有什么不同?”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的提高。

六、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农田或乡村景点,进一步感受乡村四月的气氛和生活方式。

2.邀请农民画家或乡村文化传承人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和传统。

3.组织学生开展乡村文化展览,展示他们对乡村四月的观察和描述。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更深入地了解了乡村四月的景色、气候特点以及生活方式和文化,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乡村四月教案

乡村四月教案

乡村四月教案【乡村四月教案】一、教案背景乡村四月教案是针对乡村地区的四月教学活动所设计的教案。

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与城市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提高乡村地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这份乡村四月教案。

二、教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学术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使他们在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案内容1. 教学主题:乡村四月,快乐学习2. 教学目标:a. 知识目标:学习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

b.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自信心。

3. 教学活动:a. 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乡村四月的主题活动,如植树活动、环保知识讲座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b. 学科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有趣的学科教学活动,如语文课堂上的小品表演、数学课堂上的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农田观察、动植物标本制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巩固所学知识。

d. 创新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如科技制作、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e. 交流分享: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如小组讨论、展示活动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教学评价:a. 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发言等方式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b.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

c.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同伴评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促进彼此的进步。

《乡村四月》教案

《乡村四月》教案

《乡村四月》教案
引言概述:
《乡村四月》是一篇经典的散文,描绘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农民勤劳的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学生感受乡村的美好和农民的辛勤。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乡村四月》的教案设计。

一、背景介绍
1.1 介绍《乡村四月》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1.2 分析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篇文章作为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2.1 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2.2 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
2.3 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内容
3.1 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
3.2 挖掘文章中的意义和价值
3.3 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方法
4.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
4.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3 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五、教学反思
5.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5.3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详细讨论,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乡村四月》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的散文作品,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哈尔滨市中山路小学校魏桂彬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

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语言美、诗境美、诗情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强化学法,自学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切入正题
出示乡村图片(2)张,这两幅图是描写乡村的美景,说说你眼中的乡村是社么样的?用词句概括一下。

诗人笔下的乡村又是怎样的?让我们跟随着宋代诗人翁卷一起领略江南的乡村四月。

(板书)齐读课题。

师:根据课前预习,你能说说对作者的了解吗?
翁卷,宋代人,字续古,一字灵舒。

生卒年不详。

南宋诗人。

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人);一身没有做过官,与赵师秀.徐照.等被称为"永嘉四灵",其中翁卷的年纪最大。

由于一生未参加科举考试他,所以他只是以布衣终身。

翁卷,翁氏著有《西岩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苇碧轩集》,有《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师:这是我们初读古诗的方法:即解诗题、知作者。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出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

导入环节从单元主题出发,回想现代文描绘的乡村,让学生抒发对乡村已有的感受,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轻松,更为用古诗形式感受乡村的美作铺垫。

]
师:现在让我们根据自学提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学习这首古诗。

汇报流程:听 1、通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古诗的节奏。

2、谁想读?来试试,大家倾听,看看读准没有?
圈 3、检查生字“蚕”“桑”,相机纠正。

指导“蚕”的书写;(蚕,天虫也,蚕为天下虫。


4、练读古诗、注意节奏。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对字词的学习应贯穿小学语文学习的始末,而且四年
级学生应逐步培养自能识字的能力。

在古诗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
师:在你们的朗读声中,诗歌醉人的韵律已经缓缓流出,现在让我们看看作者在这首诗中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汇报诗意。

(整体感知诗意)
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意思,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

2、汇报:字词: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点拨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写:人)
(一)品味第一、二句(课件出示一、二句)
1、这两句,你认为画面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2、四月的乡村,是诗的世界,如果请你给这首诗的1、2句配上一幅画,你准备用上那些色彩画?并说说你的理由。

如:我准备用()画,因为
师: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个字来体现四月的色彩的呢?
3、指导品读:遍、满(方法:抓诗眼)
①读到“绿遍山原”这个词,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②“绿”的颜色只有一种吗?(嫩绿的、深绿的、淡绿的……)
③再读古诗,边读诗边想像。

(方法:想画面)
师:小结: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把这美的画面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吧。

齐诵读。

4.除了满世界的绿,你还看到了什么?(白满川)
师: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画面呢?
田野里,山坡上,嫩嫩的、绿绿的小草,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绒毯披着一身绿叶儿的桉树、榕树,桃树,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站立在绿绒毯上,在阳光底下一动一动地放着绿光小河、稻田里的水满满的,映着天空,映着白云,远远看去,白亮亮的一大片,
5、这是绝妙山水画!我们以读代品吧!
6、乡村四月,还是童话的故乡,如果你用心听,它还是一首交响曲,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子规”是怎样啼叫的?(古诗介入)
如:我仿佛听到的声音是:
7、这“雨如烟”什么感觉?看图片
8、一动一静的杜鹃烟雨图已呈现我们面前了!读出动静的美感
9、绿油油的山原,白茫茫的水田,都笼罩在无边的烟雨之中。

闭上眼,你能感
受到清风细雨在抚摸你的脸颊,软绵绵的,凉丝丝的。

侧耳听,天空中传来了布谷鸟那熟悉的歌声……,歌声是那样清脆响亮,是那样悦耳动听,在无垠的田野上久久回荡……
师:此时此景,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吟诵这两句诗吧。

10、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凭着多诵读、看注释、抓诗眼、(调动视觉、听觉,联系诗句)想画面的法宝就走进青山绿水、杜鹃烟雨图。

[设计意图:对古诗教学而言,“披文入情”必须创设情境,以“意象”为中介想象意境。

本教学环节把“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巧妙串联,变抽象为具象,使一幅完美的图画呈现眼前,学法的指导也在不经意中得以强化。

另外,课堂有意识地想象补白,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发散性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
汇报:(二)学习第三、四句(课件出示三四句)
过渡:这乡村四月真是绝美的山水画。

从翁卷的诗中,你除了看到山水风光,还能看到什么?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又怎样呢?
1、汇报。

2、小结:农家生活,人人都有事做,个个都勤劳。

才了。

又。

(板书:人勤)
3、在这繁忙的四月,大人们除了采桑插田,还可能忙什么呢?小孩子们在忙什么呢?(板书:赞美景人)
师: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走进这四月的乡村,就如同走进了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

读全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强调能力的迁移,体现“扶到放”的过程,使学法不断的巩固强化,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阅读古诗的能力;也体会到诗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
师:是啊,这乡村四月既是绝美的山水画,又是勤劳的农忙图!在诗人的笔下,乡村四月变得妙不可言。

诗人这样写,他此时的心情会这样吗?他主要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可见,诗人翁卷是一个怎样的人?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之名。

写出了人们丰富繁忙的生活场景。

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读出诗境美、诗情美。

熟读成诵,体现扎实有效的教学。

]
六、拓展延伸,诗心画意满心间。

(一)古今对照
1、请拿出练习纸。

(播放课件音乐)此时,你走在乡间小路上,这如画的四月,你会听到了……想到了……请把你感受到的,用现代文写下来。

出示:走在乡间小路上,-----------------------------
2、汇报。

[设计意图:音乐的熏染,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这一环节的拓展,对学生进一步感受乡村的景美人勤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古今表达的对照,再次使学生享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实现语文学科本位的回归。

]
(二)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古往今来,“田园”是诗人们的宠儿,老师想到了许多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陶渊明等。

他们留下不少珍贵的诗篇。

走进去读读、体会体会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强调课外知识的拓展与能力的迁移,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
师:同学们,江南乡村的景色如此迷人,此时,我们仿佛已经置身其中,清晨,烟雨蒙蒙,我们从桑树上采下一片片绿色的希望;中午,布谷声声,我们在稻田里插下一排排美丽的诗行;傍晚,清风徐徐,我们向天空中放飞天真的梦想;入夜,繁星点点,我们在睡梦中伴随着青蛙无眠的歌唱。

如果能过上这样的田园生活,一生无憾。

2、作业:
1) 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2)把这首诗描绘的情境写成一段话; 3)收集并阅读更多有关“乡村、田园风光”的古诗,如《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等。

根据兴趣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这节课我们走进诗的国度,感受到诗的魅力,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情趣!愿大家今后的生活诗情画意!
[设计意图:个性化作业,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

]
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原白川景美
子规烟雨
闲人少人勤
才……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