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篆刻概述

合集下载

齐白石篆刻概述

齐白石篆刻概述
仿黄易的印亦有极好的范本,如较早的印章“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图6)印侧有用何绍基体刻的印文释文,后署“丁酉秋”及刻画朱文小印“齐氏金石”。丁酉为一八九七年,齐氏三十三岁(虚龄三十五岁),此时齐氏在书法上正在临仿何子贞书体。另有一方印是“我生无田食破砚”(图7),印侧有黎鲽庵的边款云:
钝叟有此印,寄老仿之,直得神似,近来以铁书称者,吾家松庵,鲧公而外,他人未许梦见斯种也,戊戌春,三鲽庵获观识此。 此印其实是仿黄易的,丁敬(钝叟)无此印,而只有一印“竹解心虚是我师”(图8),风格与此印相类似。齐白石所刻的这一方印,与黄易的原作相比较,的确十分相像(图9),但改略横长印为稍竖长印,由此字体反而显得瘦长均称,其用切刀的转角处亦比原印稍圆润,另有情趣。综上二印可见,齐白石即使是临仿前人,亦不为方寸形状所限制。齐白石后来主张不
又参以秦权量铭文的意趣,不断锤炼,至八十岁达到高潮,最终完善了自己大刀阔斧,直率雄健的篆刻风格。
齐白石的篆刻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他从治印入手,未曾于《说文》和小学方面下过工夫,更未上溯到商周的金文,在这一点上,与其诗文有某种“相通”点。他仅将篆书当作一种艺术化的字体,故而印文常不合于“六书”的篆体,甚至以僻字、俗字入印,自我作古,这在当时一方面是受《康熙字典》之影响,而另一方面正是齐白石张扬个性,将自然、天真的民间文化气息带入其篆刻创作的一个重要体现。
2.齐白石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科班教育,故而较少地受“成法”的限制,在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方面,能取前人之长,补己之短,而又不落他人窠臼。因无“师承”的羁绊,有利于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艺术。
3.齐白石早年做雕花木工,虽然篆刻起步较晚,但由于有手工艺基础,腕力足,摹仿力强,加之勤奋,因此形成了其成熟期的篆刻雄悍直率,不事雕琢,具有阳刚之美。

篆刻介绍

篆刻介绍

篆刻【简介】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

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在春乾隆的田黄石玉玺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

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

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

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

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

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篆刻种类】周玺印秦朝以前,不论官印或私印都齐白石篆刻不称为印,统称为“玺”。

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

玺有大有小,大的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

印质有铜有玉。

玺印采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气势雄健挺拔。

小玺则比较清丽。

秦汉官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混乱的六国文字作了改革,制定了统一的字体─小篆。

在当时社会,小篆是规范用字,因此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秦印的形式与以往不同:四周多采用“田”形框。

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内。

秦汉印印文多用谬篆,刻白文。

第一章,篆刻的发展演变风格流派

第一章,篆刻的发展演变风格流派















• 元代印章














• 元代印章
















米芾( 米芾(1051-1108) )
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 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 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 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 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 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 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 严于法度,另一方面,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 “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 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 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 “米点”。
• 隋唐
• 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的印章,在经历了秦汉时期的高 度发展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衰落以后,并未再次出现复兴的高潮。其原因,似乎与纸张的大量出现 关系密切。 • 隋唐时期的官印和私印,一般都称印,只有皇帝才称玺。武则天称帝后,认为玺字与息字读音 相同,而息又和息灭、死亡有关,因此在改制后的延载元年(694)将玺改为宝,而官租印章申特有 的记字也出现了。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篆刻与印刷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篆刻与印刷

;提供数字印刷设备,让学生亲手操作数字印刷机,体验数字印刷的便
捷和高效。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实践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篆刻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历史情境
通过模拟古代篆刻工作坊 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地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扮演篆刻家、评 论家等角色,在模拟创作 、品鉴过程中加深对篆刻 艺术的理解。
学生参与度。
结果导向评价,关注学生成长
考试成绩
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篆刻和印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作品质量与创意
评价学生的篆刻和印刷作品,关注作品的质量、创意和审美价值 。
学习能力提升
通过比较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在学习能力、实践 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提升。
多元评价主体参与,提升评价客观性
03 高中美术课程中印刷教学内容
印刷工艺原理简介
01
02
03
印刷工艺定义
印刷工艺是一种通过制版 、上墨、施压等工序将文 字、图像等信息转移到承 印物上的技术。
印刷工艺分类
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印 刷工艺可分为凸版印刷、 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和孔 版印刷等。
印刷工艺原理
印刷工艺的实现需要遵循 一定的科学原理,如油墨 的转移原理、色彩的呈现 原理等。
传统印刷技术体验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通过体验传统印刷技术,让学生 了解印刷工艺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及工艺特点。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参观印刷博物馆或印刷 工坊,了解传统印刷技术的工艺 流程和操作规范;提供传统印刷 材料,让学生亲手体验雕版、上
墨、印刷等过程。
活动效果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 印刷技术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其

篆刻分析报告

篆刻分析报告

篆刻分析报告1. 篆刻的定义与历史背景篆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国文字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是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刻划文字和图形为主要手法,通过刻划于石、金属、木材等材料表面,达到装饰、纪念、传播文化的目的。

篆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和西汉的金文。

在周朝以后,篆刻逐渐成为文字精神、书法艺术和文化观念的重要载体,发展出了大篆、小篆、隶书等不同的刻字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艺术逐渐与书法、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篆刻艺术风格。

2. 篆刻的技法与分类篆刻的技法主要包括刀法、文字与图案的创作和印章制作等方面。

2.1 刀法篆刻所使用的刀具主要有刀、刻刀、刨刀等。

刀法的表现主要有直切、斜切、撇划、捺势等不同的刀法。

2.2 文字与图案的创作篆刻的文字与图案创作是篆刻艺术的核心内容。

在文字创作方面,篆刻主要采用印章的形式,根据需要刻制不同形状、大小的印章来表达思想、纪念事件等。

在图案创作方面,篆刻可以将文字和图案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品。

2.3 印章制作印章制作是篆刻的重要表现形式。

印章制作分为刻画、雕刻和镌刻等不同的制作过程。

刻画时,篆刻师需要根据需要的形状和大小,在印章材料上用刻刀进行刻画;雕刻时,篆刻师需要用刀具雕凿出文字和图案的线条,使其形成凸出的效果;镌刻则是在印章表面刻出凹入的图形。

3. 篆刻的艺术价值与特点3.1 艺术价值篆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篆刻作品通过文字和图案的切割、压印等手法,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篆刻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3.2 特点篆刻艺术有着独特的特点:•刻画精细:篆刻作品的文字和图案刻画精细,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

•简约高雅:篆刻作品追求简约、精炼的表现形式,以极简的线条勾勒出丰富的意境。

•神秘莫测:篆刻艺术常常出现神秘符号和未解之谜的图案和文字,给人以探索和想象的空间。

篆刻基础知识

篆刻基础知识

篆刻的基础知识一、篆刻的起源:篆刻,也叫刻印章,又名治印,因自古以来治印多用篆字,故称之为“篆刻”。

中国的篆刻与书法、绘画、雕刻一样,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篆刻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代,便盛行刻字艺术。

印“缪政治身份和行使、授与的权力(权力的象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印章不仅是国家权力机构必备的评证,也是整个社会采用与检验的凭证了。

“印信”印证、信誉、印证人生。

至秦代,作为官印经过汉代继而形成了与传统中国书法并存的艺术体系。

唐宋至元,元押的出现,演于明,它已成为与书法绘画艺术并存的姊妹艺术。

严格地说,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他出现后与书法同步发展,并与共法共依于汉字的发展,从而又与书法一起造就和发展了汉字艺术,并使书法国画产生了更具欣赏价值的感染力。

它虽是文字,却抽象于画,但又不是画,在方寸之间给人们以无边辽阔的想象。

篆刻艺术熔书法,雕刻、绘画于一炉。

与书画作品同居一席,有力的渲染了书画的艺术魅力。

现代篆刻更是作为书法与雕刻合成的艺术形象,存在于中国文化艺术园林之中,以其高格调的艺术欣赏淡化了它的实用价值,多见于名言、警句、。

这。

“田”宋代官印接近唐,但至金、元时期则用“九叠篆”,入印。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印面尺寸变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

清代官印正规官是正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其印为长方形,叫“关防”。

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

4、姓名印:也叫“私章”,使用范围广泛,日常应用及书画作品上常见。

(1)只刻姓的,(2)名后加印,(3)加“……之印”,(4)……印信。

5、闲文印:又名“闲章”,最初的闲章多为吉祥之物,自诗文名句入印后,书画家即把它钤在作品上公开传播。

如:齐白石的“鲁班门下”,“三百石印富翁”,吴昌硕的“一月安东令”自嘲怀才不遇。

6、收藏鉴赏印:分为三类:(1)收藏类:收藏、考藏。

(2)鉴赏类:珍赏、清赏、心阅。

(3)校订类:考定、审定鉴定等。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篆刻,是集合中国传统文化之称谓,它灌输著自古以来多元而独
特的艺术讯息。

仿古篆刻,是因应传承古代廉价但不断发展的技艺。

篆刻的起因,可以追溯自宋代。

篆刻,有着精细的技艺要求,是对传
统中国文字和文化的一种意义非凡的演绎形式。

篆刻,主要是以石头制成字体,力求模仿古人不同字体及大小。

刻字时,要用刻笔或用金笔,里外同切,以达到精细的艺术效果。


人用金环连接字与字,形成清新而变化多样的意境,相比于其他技艺,篆刻还要求字体密度对称,极具美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艺术家的
真功夫。

篆刻技艺的完善,不仅要求字的比例和大小,更要求其工艺和技巧,保证曲线的优美,变化细腻,这需要艺术家花费大量的时间而高
超的技艺Le及耐心。

除了传统的方法,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篆
刻制作方法,通过利用传统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进一步拓展了篆刻
技艺的手段,使其无比丰富而绚丽多姿,令人惊叹。

精湛的篆刻技艺,是中华文化中尊重细微,勤学苦练的精神的象征,它深入人心、不可抹灭,百转千回,在我国传统艺术中熠熠生辉,能处处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芒。

中国文韵 篆刻艺术发展简史 历代篆刻名家 图

中国文韵 篆刻艺术发展简史 历代篆刻名家 图

中国文韵之篆刻艺术发展简史历代篆刻名家图篆刻解读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

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

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

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

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

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

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篆刻历史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

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

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

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

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

个人篆刻艺术简介范文

个人篆刻艺术简介范文

个人篆刻艺术简介范文English Answer:Personal seal engraving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form that involves the creation of custom seals, known as "chops," which are used for signing documents, artwork, and other important items. These seals are typically made of stone or metal and feature intricate carvings that represent the owner's name, title, or other personal information.The history of personal seal engraving in China dates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with the earliest known examples dating back to the Shang dynasty (1600-1046 BC). The use of seals was initially restricted to the ruling class, but gradually became more common among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ver time. Today, personal seal engraving is still widely practiced in China and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ntry's cultural heritage.The process of personal seal engraving is complex and time-consuming. It begins with the selection of a suitable stone or metal, typically jade, soapstone, or brass. The engraver then uses a variety of tools to carve the desired design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The design is typically crea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pace, with the raised portions of the design re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or symbols that will be used to create the seal impression.Once the design is complete, the seal engraver will use a mixture of ink and water to create a seal impression. The impression can be used to sign documents, artwork, or other items. The seal impression is unique to each individual, as it is created using the specific design that was carvedinto the stone or metal.Personal seal engraving is a unique and personal art form that allows individuals to express their creativity and individuality. The seals can be used for a variety of purposes, from signing important documents to creating unique works of art. The process of personal seal engravingis complex and time-consuming, but the results can be truly beautiful and meaningful.中文回答:个人篆刻概述。

浅析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

浅析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

浅析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
中国篆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

它通过使用篆字加工雕刻在石头、木头或者金属上,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

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首先体现在篆字的造型上。

篆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具有
独特的形态和结构。

它的字体简洁而古朴,并且有很强的艺术韵味。

篆刻艺术家可以通过
细微的变化和巧妙的结构安排,将篆字的韵味和美感发挥到极致。

这种艺术表现不仅展示
了篆字自身的美感,也体现了篆刻艺术家对于字形结构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观。

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还体现在刀法的技巧和表现力上。

篆刻使用的刀具主要有刀子、
刨子等,刀法决定了篆刻作品的质感和效果。

篆刻艺术家可以通过刀法的连续变化、力度
把握和刀痕的处理等技巧,形成不同的纹理和层次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

不同的刀
法运用,可以在石头上刻出细腻的纹理和纹饰,或者在木头上雕刻出丰富的质感和肌理,
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还体现在题识和印章上。

篆刻作品通常还会配以题识和印章,以
强调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身份。

题识表达了篆刻艺术家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印章
则是作品的标示和鉴定。

篆刻艺术家可以通过设计精美的题识和印章,将作品的艺术价值
和作者的个人风格融为一体,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性。

中国篆刻的艺术表现包括篆字造型、刀法技巧、题识与印章以及意境与内涵等方面。

这些艺术表现形式的运用,丰富了篆刻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使中国篆刻得以独特
而卓越地展示其艺术魅力。

跟领导简单介绍中国篆刻的讲解词

跟领导简单介绍中国篆刻的讲解词

我国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我国乃至世界各地。

篆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今天,我将向大家简要介绍我国篆刻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篆刻的起源和历史1. 篆刻起源于我国古代。

2. 它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字。

3. 随着历史的变迁,篆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4. 秦汉时期是我国篆刻发展的高峰期,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篆刻作品。

5. 篆刻在唐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文人学士和冠方文化精英们追逐的时尚。

6. 明清时期更是篆刻繁荣的时代,各种不同风格的篆刻作品层出不穷。

7. 现代,篆刻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二、篆刻的艺术特点1. 篆刻是一种以刻划文字、图案为主要手段的艺术形式。

2. 它追求简洁、精致、深刻的艺术效果。

3. 篆刻作品通常以印章的形式呈现,因此有一定的实用性。

4. 篆刻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线条的流畅、笔墨的深浅、结构的严谨,以及情意的表达。

5. 篆刻作品既有审美意义,又具有实用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三、篆刻的流派和名家1. 在我国篆刻史上,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名家。

2.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包括戴、赵、米、怀四大家。

3.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特点。

4. 著名的篆刻家有:吴昌硕、赵孟頫、米芾、钱玄同等。

5. 他们的作品在我国篆刻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我国篆刻艺术的宝贵遗产。

四、篆刻的现状和发展1. 当代,我国篆刻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2. 不少篆刻艺术家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创作出了许多新颖的篆刻作品。

3.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篆刻艺术的推广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4. 篆刻艺术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五、结语我国篆刻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篆刻艺术技法及工具简介概述

篆刻艺术技法及工具简介概述

中国篆刻简介印章一词的含义比较广泛,应该包括古玺、印、章、宝、朱记、图书、花押、戳记、关防等历代公私印鉴,以及明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篆刻艺术。

早期的玺印发现于商周之际,其功用与器物的制作及铭记有关。

“印”字古释表示为“信用”的意思。

可见印章的产生和使用是出于信用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的缘故。

它也必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发展。

秦代以前的印章统称玺,俗称古玺。

秦始皇立国,限皇帝印用玺字,臣民的印只能用“印”宇。

汉承秦制,一般官印、私印均用“印”字,而将军印则常用“章”字,俗称将军章。

有时由于军情紧急,仓促封赐,印草草凿成叫凿印,后人称为“急就章”。

唐代武则天即位,嫌“玺”字音与“死”字相近,很不吉利,帝王印就改用“宝”字,而民间又出现“朱记”等称谓。

宋、元代以后,对印章的称谓和用字就更加丰富多样了。

如关防、押宇、符、契、记、印信、图书等不一而足。

这些官、私印章完全是在实用的基础上沿革发展的。

虽然其中有些玺印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总也脱离不了工艺制品的属性。

清代中后期,篆刻家的队伍不断扩大,师承关系越来越复杂,考古学、文字学、碑版学的发达以及出土文物的增加给篆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加上现代物质文明迅速发展,文化艺术与经济生活关系迸一步密切,沿海省市已成为艺术活动频繁的热点,篆刻活动再难以用地域群体分派别,只以杰出人物为代表来划分流派,如邓石如擅长圆朱文,婉转飞动,极有气势,影响深远,人称邓派;吴攘之以汉白文见长,飘逸自然,富于笔意;徐三庚章法夸张,疏密跌宕,妩媚柔美,有人比拟为“吴带当风”。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有晚清三大家之称的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三位。

赵之谦博学广采,他把篆刻取法的范围扩大到钱币、诏版、砖瓦、北魏造像等,故他的印作多姿多采,新意迭出,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吴昌硕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诗、书、画、印样样精绝,尤其以雄浑拙朴的石鼓文笔意入书入画入印,艺术风格大气磅礴而名重一时,威震海内外。

篆刻艺术

篆刻艺术

齐白石的印章,不论是阴文还 是阳文都显示出雄强的阳刚之美, 朴实无华,直抒胸臆,与他的书画 风格浑然一体。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从内在审美上来认识作品而不仅仅 局限于外在形式,是欣赏和学习篆 刻艺术的关键。
自我评价: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成语或句子 刻出朱文、白文两方印章吗? 思考讨论: 我们今天看到的“封泥”是不 是印章的本来面目?
隋唐朱文印的审美特征 隋唐朱文官印的印文采用小篆,是由较细 的线条构成,这一特征与汉代的“封泥”相近。 印文的线条婉转流畅、遒劲迟涩,虽细而不纤 弱,富有毛笔一波三折的书写意味。线与线之 间的空白较大,结体比较方整,印章的文字排 列在工稳流畅中内含变化。整个印面的章法疏 朗开阔,充满生气,给人一种清雅的审美感受。
我们在欣赏一幅书画作品时, 总是会看到在作品的边角,或者作 者姓名的下方,盖有用篆书刻成的 朱红印记。如果是古代的作品,还 会有收藏者、鉴定者盖在作品的空 白部分的形制各异、印文多样的印 章。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小块红,它 与书画作品有着相互映衬的作用, 具有不可或缺的审美价值。
同时,鉴定书画作品的真伪, 这些印章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印章价值由商、周、秦、汉的先 民手中作为实用的凭信工具发展 而来,在这方寸间,蕴涵着汉字 造型的无穷变化。追溯这门古老 艺术的历史源流和演进过程,是 我们进入篆刻艺术天地的必要途 径。
古玺经过漫长岁月的风化、腐 蚀,印面变得斑斑驳驳,有些文 字也很难辨认,但是印文的虚实、 松紧变化,文字与空白的呼应, 就像一幅抽象绘画,包含了小中 见大的构成意趣,使观赏者产生 篆刻之外的联想。
“印”秦汉时期的官方印章 通称“印”。如《遂久令印》、 《军曲侯印》等。 “章”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 将军印,有的被称作“章”。如 《凌江将军章》、《安西将军章》 等。

中国传统文化——篆刻

中国传统文化——篆刻

中国传统文化篆刻艺术简介篆刻是一种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 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 印”。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

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

按照印文的凹凸,可以分为朱文印(阳刻、阳文)和白文印(阴刻、阴文)。

传统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

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

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

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

2009 年9 月30 日,“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所谓篆刻艺术,乃于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之上雕刻以篆体文字之艺术。

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

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

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篆刻艺术概述所谓“篆刻艺术”,不是简单地用“篆书”这一载体去刻印就是篆刻艺术。

历数历史上有建树的篆刻家,他们首先是有风格、有个性的篆书家,亦即“以我书入我印”,如:邓石如、吴攘之、赵之谦、黄士凌、吴昌硕、齐白石。

传统的篆刻艺术,它的标准是:只有在形成了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书艺术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刻艺术作品。

篆刻,就是以刀代笔,在印材上按照已经写好的书法,或画好的图像,进行刻写。

它是中国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

篆刻 实用小知识

篆刻 实用小知识

篆刻实用小知识
篆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艺术形式,也被称为印章雕刻。

以下是一些关于篆刻的实用小知识:
1. 篆刻工具:传统篆刻工具包括刻刀、砚台、砚石和墨。

刻刀是用来雕刻印章的主要工具,砚台和砚石是用来磨墨,墨则用于印章。

2. 篆刻印材:传统的篆刻印材主要有石材、牛角和木材。

石材是最常用的印材,如朱砂石、田黄石等。

牛角印材也常见于篆刻,木材印材主要用于制作便携式的印章。

3. 篆刻技法:篆刻技法包括直刀法、圆刀法和削刀法。

直刀法是最基本的技法,使用刻刀直接在印材上刻划。

圆刀法则是使用带弧度的刀刃进行刻划,削刀法则是利用刀刃的削减来形成刻痕。

4. 篆刻字体:篆刻使用的字体一般是篆书或小篆。

篆书是古代的一种字体形式,小篆则是篆书的简化版,常用于篆刻印章。

5. 篆刻分类:篆刻可以分为印章和篆刻艺术两类。

印章主要用于盖章,具有实用性和法律效力。

而篆刻艺术则强调艺术性和审美价值,通常作为艺术品或收藏品。

6. 篆刻传统:篆刻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自古就有篆刻家和篆刻作品的流传。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常爱好篆刻艺术,并以篆刻为一种文化修养。

7. 篆刻艺术欣赏:篆刻作品以其独特的线条、形态和意境,具有独特的魅力。

欣赏篆刻作品时,可以关注字体的造型、线条的流畅、印章的整体构思和艺术家的创意。

篆刻艺术的基础与特点

篆刻艺术的基础与特点

一、篆刻艺术的临摹
篆刻与我国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临摹,因为只有通过临摹,才一能借鉴和继承篆刻艺术传统规则,才能领会篆刻艺术独特的表现方法。

只有反复实践,才能熟练掌握篆法、章法和刀法等具体技法,从而运用到自己的篆刻创作中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解的深入,就能形成自己的篆刻艺术语言。

二、汉白文印的特点
1.就整体章法布局而言,朱白空间基本均匀,章法稳定平衡,没有特别突兀的视觉感。

比如四字印,四字各占地四分之一,每字所占空间相当,这种均衡的构图手法,是汉印最基本的章法构图样式。

2.就单个文字而言,以方形为基调,方中寓圆,内圆外方;就单个笔画而言,平直是其基本特点,但平直太多,则显重复单调,产生僵硬、板滞的副作用,所以汉印中常常用少量的弧笔、斜笔线条,来化解这种局面,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3.印文笔画与笔画间的空隙大致相等。

当然,这是基本的规律,在此前提下,笔画少的字,笔画空隙略大;笔画多的字,笔画空隙略小。

这样,自然而然地在印面士凉恕碑生了一定的疏密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印章(汉武帝)印章合称是从汉武帝开始的。 (5)印信(汉魏出土)
王业之印信 (东汉)
秦汉印章艺术—审美特征
秦印带有田字格 风格优美秀雅
王戈之印(秦)
汉印,是印章艺术上的繁荣时期 风格雄浑、大气 秦汉印,是学习 印章艺术的范本 ,有“印宗秦汉” 之说。
四、古代印章与我们今天的普通印 章有什么不同?
五、篆刻布局
步骤一 章法的筹布:亦即打稿,与作品的好坏息息相关。有 人说:治印之难,不难於刻,而难於章法。
篆刻刻制程序
步骤二 印石的整平:印石在裁割时有傾斜,或上蜡磨光时, 印面留有蜡,这时要用砂纸整平,以利上石刻制。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三、印章在历史上都有哪些名称?
(1)玺
皇后之玺(西汉)
开 方 之 玺 战 国
(2)印 秦汉时期的 官方印章统 称”印”
军曲侯印(东汉)

《遂久令印》(三国)
(3)章(汉代)
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有的被称作 “章”,如安西将军章。
(3)章(汉代)
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有的被称作 “章”,如安西将军章。
方寸之间 意味无穷
教师:林志峰
韩滉
文苑图
古代有些字画上钤有很 多枚印章,这些印章是 一个人的吗? 有何用途?
一、用途
“印者,信也”,早在奴隶社会,用它作为人与人
交接上的信用的保证。
二、篆刻的涵义 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由篆 和刻两部分组成,一般是先写
篆书,然后再刻,所以叫篆刻, 也叫印章。印者,信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