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病案讨论
感染性休克案例
![感染性休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5e713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7.png)
感染性休克案例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情况,常见于感染严重的患者。
本文将结合一个实际案例,介绍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56岁,因发热、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近期没有明显诱因感染史。
入院时患者血压90/60mmHg,心率120次/分,血气分析显示代谢性酸中毒。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全身皮肤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弱,肺部听诊有湿啰音,腹部无明显压痛。
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感染。
临床表现: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发热、寒战、皮肤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意识模糊、代谢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症状。
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感染性休克患者时,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器官功能评估,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诊断方法: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常见的诊断标准包括血压下降、组织低灌注、代谢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治疗方法: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积极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控制感染源,纠正休克状态,维持器官功能。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支持、血液净化治疗等。
此外,还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积极处理并发症,预防和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结语: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情况,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感染性休克患者时,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早期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感染性休克,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和生存率。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PPT课件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82157bd15abe23482f4da3.png)
钾
凝血功能 PT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肌钙蛋白I
NT-proBNP
07-21 18:16
5.75 95.3 139 43 44.7 34.3 15.96 322 345 47 2.93 19.7 40 97 0.75 13300
8.36 95.4 117 42
17.21 315
2.91 19.1 40
炎症指标 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WBC)>12×109/L] 白细胞减少(WBC<4×109/L) WBC正常但未成熟细胞>10% C-反应蛋白超过正常值2倍标准差以上 血浆降钙素原超过正常值2倍标准差以上
血流动力学指标 低血压[收缩压(SBP)<90 mm Hg,MAP<70 mm Hg,或SBP下降超过年龄校正 后正常值的2倍标准差以上]
9
感染性休克/脓毒症
1100
疾病概念
脓毒症:是指因感染而引起宿主反应失调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感染性(脓毒性)休克:指脓毒症患者尽管充分的液体复苏仍存在持续的低血压,需要用升压药 维持平均动脉压在65 mmHg以上,血乳酸在2 mmol / L 以上。
1111
Rhodes A, Evans L E, Alhazzani W, 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6[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7, 45(3):486-552.
3
病例摘要
赖丽英 女 59岁
4
病例摘要
赖丽英 女 59岁
感染性休克病案讨论
![感染性休克病案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3f4b652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2.png)
感染性休克病案讨论病理⽣理学病案分析病案:某男,40岁,林区⼯⼈,陕西籍。
主诉:1⽇前被⽊棒击中腹部,2⼩时后呕吐并腹痛急剧。
病史:昨⽇下午4时许锯⽊中被⼀⽊棒击中腹部,⽴即倒卧在地,被扶起后述“肚⼦痛”。
2⼩时后腹痛加剧,呕吐少许清⽔样物。
林场卫⽣所曾给予“跌打丸”、“⽌痛⽚”⼝服,疗效不佳。
因夜间交通不便,于次⽇晨被送往数⼗⾥外的某县医院求治。
县医院:X光透视发现“膈下有游离⽓体”,紧急对症处理后于当晚转往西安治疗。
伤后⼩便2次,⾊深,每次约有1⼩搪瓷碗(200ml)。
患者既往状况⼀般,⽆慢性疾病。
⼊院检查(西安):于受伤后32⼩时⼊院。
T 38.1℃, R 20次/分,P 120次/分,⾎压60/36mmHg。
发育营养中等。
急性痛苦⾯容,额部有汗,四肢湿冷,神志朦胧。
⽪肤黏膜⽆出⾎点,浅表淋巴结不⼤、头颈、胸肺⽆异常。
⼼律齐,⼼率120次/分,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界不⼤。
腹部平坦、腹部肌⾁紧张,呈板状腹,全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触诊不满意,肝浊⾳界消失。
肠鸣⾳消失。
脊柱四肢⽆异常。
化验检查:Hb 112g/L, WBC 13×109/L,分类记数: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8%,CO2CP 14mmol/L。
尿黄、透明,酸性反应,蛋⽩微量。
⼊院后腹腔穿刺1次,抽出淡褐⾊混浊液体5ml,有粪臭味。
⼊院诊断:?住院经过:迅即组织抢救,快速静脉输⼊平衡盐溶液,静滴⼴谱抗⽣素及碳酸氢钠。
输液后⾎压⼀度曾回升⾄110/70mmHg,但很快⼜逐渐下降。
继续加快输液,并尽快完成术前准备⼯作,于⼊院后2⼩时(受伤后34⼩时)在硬膜外⿇醉下⾏剖腹探查术。
切开腹膜时有⽓体和淡黄⾊粘稠液体外溢,扩⼤切⼝见全腹被粪便污染,特臭,腹腔有蛔⾍3条。
探察肠管见距回盲部6cm 处之回肠处有⼀直径2cm的穿孔,肠内容物溢出。
⽤肠线缝合穿孔后探察腹腔,见整个-,⼤量脓苔被覆各段肠管浆膜⾯,其它脏器未见异常。
临床病案分析休克病例讨论
![临床病案分析休克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fe7f60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8.png)
临床病案分析休克病例讨论在临床医学中,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常见于危重病患者,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休克的定义为一种全身性的血流动力学失代偿状态,其特点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组织灌注和氧供不足。
本文将讨论一例休克病例,并对其临床病案进行分析。
病例概述:患者为一名男性,56岁,无明显基础疾病。
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和心悸,伴有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表现。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神志差,颜面苍白,心率150次/分,血压70/40mmHg。
经过全面的检查和一系列辅助检查,患者被确诊为休克。
病因分析:针对该病例,应该进行系统的病因分析,以明确导致休克的原因。
休克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失血、感染、心功能不全等。
在该病例中,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容量不足或者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进一步的检查发现,患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提示失血可能是其中的原因。
治疗过程:针对休克患者,早期的复苏措施十分重要。
在该病例中,患者被迅速进行了液体复苏,静脉输液以及血液制品的输注。
此外,心血管药物的应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这些治疗措施,患者的血压得到了逐渐提高,神志恢复正常。
并发症和预后:休克作为一种危重病情,患者容易出现多个并发症,如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等。
针对这些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疗和监护,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根据该病例的进展,患者在及时规范的治疗下,病情得到了控制,预后良好。
结论:通过对该休克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深刻认识到休克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重要性。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的关键。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早期的休克识别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结:休克是一种临床病例中常见且危重的病理状态,对其分析和讨论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并希望能够引起临床医生对休克的重视。
只有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复苏措施,我们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效果。
感染性休克病例分享
![感染性休克病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2d6faf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c.png)
汇报人:XXX
2023-11-22
目录
CONTENTS
• 病例背景介绍 •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过程与干预措施 • 病例讨论与经验总结
01
病例背景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03
年龄与性别
患者为一名中年男性,年 龄约45岁。
体重与身高
体重75公斤,身高175厘 米,体型中等。
03
治疗过程与干预措 施
初始治疗:液体复苏与血管活性药物
液体复苏
• 目标:感染性休克时,由于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渗漏,导致有效循环 血容量不足。液体复苏是初始治疗的关键,目标是增加静脉容量,提 高心输出量,改善组织灌注。
• 策略:通常采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复苏,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 临床表现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
外,患者长期吸烟,导致呼吸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 在此病例中,患者的感染性休克可能与高血压病史、上呼吸道感染史以
及吸烟习惯等多个风险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者易感染 ,最终引发感染性休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 的病史和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加强自我 健康管理,积极控制血压,戒烟限酒,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 经验一:提高对感染性休克的警惕性,加强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减少诊断延 误。
• 经验二:重视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 。
• 经验三:精细化液体复苏管理,根据患者病情和监测指标调整复苏方案,避免 过度和不足复苏带来的风险。
• 教训: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谨慎和警惕,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加强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 作,共同面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通过不断学 习和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 后和生活质量。
感染性休克 病例讨论
![感染性休克 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5ce947d1bceb19e8b8f6ba92.png)
5
诊断
入院诊断: 1.脓毒症 2.多脏器功能衰竭 3.右肾周感染 4.右输尿管上段结石 5.左肾结石 6.主动脉夹层术后
6
治疗及转归
• 18:35 给予‘美罗培南 q12h’抗感染 • 20:00 血压 69/43mmHg 立即予液体复苏、深静脉去甲肾上腺素
微泵 • 23:00 血压 76/52mmHg CVP 25cmH2O 去甲泵速 10ml/H予白蛋
缺乏特异性
• SIRS不止由感染引起(创伤、应激等)
缺乏敏感性
• 有研究显示,感染伴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中,1/8患者并不符 合SIRS诊断标准
16
脓毒症新定义(Sepsis 3.0)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产生危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 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
9
感染性休克/脓毒症
10
疾病概念
脓毒症:是指因感染而引起宿主反应失调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感染性(脓毒性)休克:指脓毒症患者尽管充分的液体复苏仍存在持续的低血压,需要用升压药 维持平均动脉压在65 mmHg以上,血乳酸在2 mmol / L 以上。
11
Rhodes A, Evans L E, Alhazzani W, 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6[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7, 45(3):486-552.
27
感染源的控制(2016SCC)
① 尽早明确或者排除感染的解剖学位置 ② 血管内导管是可能的感染源时,推荐在建立其他血管通路后迅速拔除
一例腹泻导致的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
![一例腹泻导致的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19cbca57580216fc700afdbd.png)
一例腹泻导致的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病例简介患者女性,56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口干,偶有流鼻血,自觉发热,烦躁,在当地诊所口服药物及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疗效差,至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肝功能明显异常,上腹部CT示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炎,住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疗效差。
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乙肝"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差,睡眠差,小便黄,大便正常,体力下降,体重无变化。
平素身体一般,乙肝10年余,未诊治。
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差,扶入病房,慢性肝病面容,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中度黄染,未见皮疹,出血点,肝掌阳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科杂音。
腹平软,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扑翼样震颤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数4.67×109/L,中性粒细胞3.91×109/L 中性粒细胞比值83%、血红蛋白97g/L血小板105×109/L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283U/L谷草转氨酶261U/L白蛋白30.9g/L总胆红素110umol/L直接胆红素73umol/L间接胆红素36umol/L。
免疫八项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阳性降钙素示:33.44ng/ml 血培养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22.4s活动度40.3%上腹部CT示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炎鉴别诊断1、酒精性肝病:有长期大量的饮酒史,肝炎标志物阴性。
2、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主要依靠自身抗体的检测和病理组织检查。
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还原型谷胱甘肽,多酯稀磷脂酰胆碱"保肝药物治疗,入院当晚凌晨不洁饮食后出现了腹泻,发热,温度38.5℃,急查降钙素示0.86ng/ml,立即给予"头孢他啶"给予抗感染治疗,次日患者精神差,进食差,仍间断低热,第三天早晨突然出现晕倒,急查血糖显示LO,血压测不出,立即给予静脉注射高糖,并且立即查降钙素示33.44ng/ml,考虑感染性休克,给予多巴胺,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泵入,给予比阿培南,利奈唑胺抗感染药物治疗,给予输注白蛋白,血浆,大量快速的补液等抢救措施,经过10余小时的抢救,患者最终没有成功,死亡出院。
产科感染性休克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产科感染性休克疑难病例讨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78ff7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d.png)
产科感染性休克疑难病例讨论范文英文回答:In my experience as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I have encountered several challenging cases of obstetric septic shock. One particular case that stands out in my memory is that of a young pregnant woman who presented with a high fever, severe abdominal pain, and signs of sepsis.Upon further investigation, it was determined that she had an intrauterine infection, which had progressed to septic shock.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as critical, and immediate intervention was required to save both her life and the life of her unborn child.The first step in managing this case was to administer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to target the suspected pathogens causing the infection. Additionally, intravenous fluids and vasopressor medications were administered to stabilize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 tissueperfusion.Despite these intervention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ontinued to deteriorate. It became evident that more aggressive measures were necessary.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including obstetricians, infectious disease specialists, and intensive care physicians, was assembled to discuss the case and come up with a treatment plan.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it was decided to perform an 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 to remove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and relieve the stress on the patient's body. The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 and the infected placenta was removed.Following the surgery, the patient was closely monitor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She received continuous antibiotic therapy and supportive care to aid in her recovery. Gradually, her condition improved, and she was able to b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fter several weeks.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recognition and prompt intervention in cases of obstetric septic shock. It also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ensure the best possible outcome for the patient.中文回答:作为一名医疗专业人士,我在产科感染性休克方面遇到过几个具有挑战性的病例。
感染性休克护理
![感染性休克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6349d98e9951e79b8927ba.png)
复苏液体选择2004/2008
推荐用天然/人工胶体或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 目前没有证据支持某种液体优于其他液体(1B)
复苏液体选择
1.推荐严重Sepsis的初始复苏用晶体液(1B) 2.推荐不使用羟乙基淀粉酶进行液体复苏(1B) 3.建议对于需要大量液体复苏的患者加用白蛋白(2C)
Question3:抗生素医嘱如何执行?
√ 腔留着其他用途 监测CVP
补液速度
补液速度: 前半小时:20~30ml/kg补液量
3小时补液量:>30ml/kg补液量
体重(kg) 50
60
70
80
前半小时补 1000~1500 1200~1800 1400~2100 1600~2400 液量
3小时补液 >1500 量
>1800
>2100
不能有效判断左心功能和肺水肿的程度。 干扰因素较多,强调连续、动态监测。 联合血压、尿量,综合判断。
必须结合临床,不能完全依赖。
评价
MAP(mean artery pressure):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 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正常平均动脉压为70~105mmHg 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1/3脉压差
血培养采集要求
采血量:
微生物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5月第9卷第9期
血培养采集要求
• 操作中注意事项:
微生物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5月第9卷第9期
血培养运送要求
微生物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5月第9卷第9期
血培养采集总结
评价指标
初期复苏目标: 1、CVP:8~12mmHg 2、MAP≥65mmHg 3、尿量≥0.5ml/kg/h 4、ScvO2 ≥70%或ScvO2≥65%
感染性休克疑难病例讨论
![感染性休克疑难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c987ef837fd5360cbb1adb1c.png)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三)气体交换受损:与肺萎缩、通气/血流比 例失调、DIC等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有所改善 ●护理措施: 1、环境与休息:头胸部抬高,以利于呼吸。 2、病情观察:观察呼吸状况,判断呼吸困难类 型,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变化。 3、心理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建 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行机械吸痰 5、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状况,提高动脉血氧浓
●6-10检验科电话报危急值:N端-B型钠尿肽前体|24300降钙素原 |5.89。继续抗感染、抗心衰处理。 09:04患者诉心累,心率100 次 / 分 , 血 管 活 性 药 物 使 用 下 血 压 11 2 / 6 8 m m H g , 考 虑 急 性 左 心 衰
●
感染性休克
概述
●感染性休克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 及其毒素引起的全身微循环障碍 、血液动力学异常、组织灌注量 不足、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 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病情发展
● 6-6病员呈深昏迷,右侧瞳孔约5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约2.5mm对 光反射迟钝,患者血压仍低,加之其消瘦明显,考虑低蛋白血症,医嘱 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滴qd益气扶正,加用去甲肾上腺素泵入及 补液等支持治疗
● ● 6-7,病员神志清楚,精神极差,对答清楚,左侧瞳孔约2.5mm,对光
诊断
● 1.感染性休克 ● 2.食管恶性肿瘤 放疗后 ● 3.细菌性肺炎 ● 4.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 5重度营养不良
护理专项评估
● 自理能力评分:10分 ● 疼痛评估:3分 轻度疼痛 ●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5分 ● 压疮风险评估:10分
病情发展
● 2018-06-05病员神志清楚,精神极差,消瘦,懒言,骶尾部轻微压红压 之褪色,体温39.6℃,脉搏138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76/46mmHg 左侧瞳孔2.5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5mm,对光反射消失,治疗 上给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2.0g静滴q8h抗感染、小牛脾10ml静滴qd增强 免疫力、复方氨基酸250ml静滴qd补充蛋白合成元素等治疗,予一般物 理降温等对症治疗。17:54患者呼之不应,右侧瞳孔约5mm,对光反射消 失,左侧瞳孔2.5mm,对光反射迟钝,压眶反射存在,测得血压为 76/42mmHg,遵医嘱予多巴胺持续泵入,22:30复测得体温为37.4℃。
一例宫腔镜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个案分享
![一例宫腔镜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个案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f84c4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b.png)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成相关检查,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如备 皮、导尿等。
术中护理配合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协助手术操作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 进行相关操作,如传递器 械、调整灯光等。
防止发症
注意观察患者情况,预防 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如出 血、感染等。
03
通过参与科研和临床实践,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
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完善医院感染控制体系
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对易感部位和高危科室进行重点 监控。
提高护理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01
通过定期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水平。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02
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标准
和评价指标。
鼓励护理人员参与科研和临床实践
心理护理与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和 恐惧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 从性和康复效果。
对未来类似病例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在术前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干预, 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诊疗技术和护理方 法。
发现并处理。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白细胞计数、血培养、C 反应蛋白等指标有助于
诊断感染性休克。
X线胸片、超声等检查可 协助诊断感染性休克。
03 护理过程与措施
术前护理准备
01
病例讨论 - 休克原因待查: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
![病例讨论 - 休克原因待查: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https://img.taocdn.com/s3/m/346c2b42852458fb770b56c1.png)
汇报病史:患者高**,男性,85岁,以“咳嗽、咳痰、气喘2周,寒战、高热1天。
”为主诉于2008年9月26日入院。
缘于入院前2周出现阵发性咳嗽,咳黄色粘稠痰,痰多不易咳出,伴气喘、可平卧,自觉发热,未测体温,入院前1周就诊我院干部特征一科,查血常规WBC5.1x109/L、Neu82%,心电图:频发室早、I度房室传导阻滞.胸片(CR0090915):双肺感染性病变,痰培养检出:恶臭假单胞菌,治疗上予以噻吗灵、可乐必妥抗感染,洛汀新降压等治疗,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症状略有好转,但于4天前及2天前于静脉输液时2次发生寒战、高热,体温最高39.5度,考虑为输液反应,并予非那根退热及其他对症处理停可乐必妥改拜复乐抗感染,体温逐渐下降,于入院前1天输液中于输液中再发寒战、高热,体温达39.5度,血压下降,最低至72/48mmHg,予多巴胺(5-8ug/(kg×min))维持血压,血压维持在120-150/60-75mmHg,后拟"休克原因待查,肺部感染"收入重症内科继续治疗。
查体:T:36.5℃ P:80次/分 R:18次/分 BP:130/75mmHg SaPO2 100%(FiO2=33%).神志清楚,颈静脉无怒张。
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下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
心率80次/分,心律齐,心音弱,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约4次/分。
右腰部见长约10cm手术疤痕.双下肢无水肿。
左侧肢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力V 级。
入院诊断:1.休克原因待查: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2.肺部感染 3.输液反应可能 4.急性胃粘膜病变并上消化道出血。
讨论目的:明确高热、寒战原因休克原因。
林**主任医师:患者于干部特诊一科治疗期间3次出现寒战高热,均为输液过程中出现,目前考虑为输液反应。
临床上输液反应分为三类:1.致热源反应:内毒素等致热源入血可引起寒战高热,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2.脓毒血症:输液过程中细菌入血并定值可引起脓毒血症,此时可出现寒战高热,血培养阳性。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徐巧敏培训课件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徐巧敏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9f9ad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4.png)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徐巧敏
30
➢ 术中吸出腹腔液1500ml,出血100ml,尿450ml。 ➢ 术中输入:晶体液4050ml
胶体液2500ml 浓缩红细胞800ml 血浆400ml。
➢ 术后患者情况:生命体征平稳,逐渐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 使用直至停用,白细胞逐渐恢复正常,肾功能逐渐恢复正 常,X线胸片显示渗出逐渐减少。
48
问题
如何进行麻醉诱导??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徐巧敏
49
➢ 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依托咪酯、氯胺酮或咪 达唑仑
➢ 注意患者早期心排血量的增加和低蛋白状态使得 使用少于正常剂量的麻醉药就可以达到麻醉效果 。
➢ 麻醉诱导的时候最好有有创动脉压监测持续监测
动脉血压的波动,根据血压变化给予或者泵入血
管活性药物。
➢ 血气分析: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化和 电解质、 酸碱平衡情况。必要时给予输血和纠正电解质失 衡的治疗。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徐巧敏
25
术中是否考虑给予糖皮质激素???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徐巧敏
26
➢ 患者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30年前肾移植手 术,长期服用激素、免疫 抑制剂,消化道穿孔、感染性休 克,依托咪酯诱导,术中应该给予补充糖皮质激素。
梗阻不宜复合吸入N20。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徐巧敏
53
术中应监测哪些指标???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徐巧敏
54
➢ 动脉血压监测(ABP):严重感染的患者术中容易出 现低血压。ABP可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浅、容量状 态,而且MAP是导向性目标治疗的指标之一。
➢ Sp02:不仅可以提供氧合的定量信息,而且可以作 为组织灌注的定性指标,另外氧饱和波形随呼吸 的变化可以提示患者 处于低容量。
肺炎病例讨论(三)
![肺炎病例讨论(三)](https://img.taocdn.com/s3/m/a3336b08cc22bcd127ff0c65.png)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经上述扩容、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后,血压和尿量仍无改善,可静滴多巴 胺加间羟胺(阿拉明)。
4、应用糖皮质激素 静滴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5、防治心、肾功能不全。
右肺中叶呈均匀浓密阴影。
(上腹部持续性腹痛,但腹软、无克)
1、存在肺炎球菌肺炎
2、起病急,进展快,意识不清一天。
3、血压下降,78/58mmHg,心率增快, 达125次/分。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神 志模糊,四肢冰冷,遍身冷汗。
4、二氧化碳结合力17mmol/L,尿常规: 蛋白微量,红细胞+,白细胞+。
治疗原则: 一、加强护理
去枕平卧位,高流量吸氧,密切观察 T、P、R、Bp、神志,记出入量、测 酸碱度、电解质、氧分压等。 二、加强抗感染治疗 静滴大剂量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联合 应用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
三、抗休克治疗 1、扩容(补足血容量) 一般先给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或平衡盐 液,静滴,一般24小时输2000ml,或根 据中心静脉压决定输液量。 2、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酌情补充5%碳酸氢钠。
病例讨论(三)
诊断:右中肺炎球菌肺炎 感染性休克
诊断依据: 一、右中肺炎球菌肺炎 1、青年,男性,冬季发病。 2、寒战、发热、咳嗽、胸痛2天。 3、体征:T39.5℃,R35次/分,右侧呼吸运
动减弱,右下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 诊呼吸音减弱,少量干湿啰音。
4、WBC增高,达36×109/L 。N增高,达 0.87。痰涂片:肺炎双球菌。X线透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学病案分析
某男,40 岁,林区工人,陕西籍。
主诉:1 日前被木棒击中腹部, 2 小时后呕吐并腹痛急剧。
病史:昨日下午 4 时许锯木中被一木棒击中腹部,立即倒卧在地,被扶起后述“肚子痛”。
2 小时后腹痛加剧,呕吐少许清水样物。
林场卫生所曾给予“跌打丸”、“止痛片”口服,疗效不佳。
因夜间交通不便,于次日晨被送往数十里外的某县医院求治。
县医院:X 光透视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 ,紧急对症处理后于当晚转往西安治疗。
伤后小便 2 次,色深,每次约有1小搪瓷碗(200ml)。
患者既往状况一般,无慢性疾病。
入院检查(西安):于受伤后32小时入院。
T 38.1 C , R 20次/分,P 120次/分,血压
60/36mmHg。
发育营养中等。
急性痛苦面容,额部有汗,四肢湿冷,神志朦胧。
皮肤黏
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颈、胸肺无异常。
心律齐,心率120 次/分,各瓣膜
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界不大。
腹部平坦、腹部肌肉紧张,呈板状腹,全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触诊不满意,肝浊音界消失。
肠鸣音消失。
脊柱四肢无异常。
化验检查:Hb 112g/L, WBC 13 X 109/L,分类记数: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8%,
CO2CP 14mmol/L。
尿黄、透明,酸性反应,蛋白微量。
入院后腹腔穿刺1次,抽出淡褐色混浊液体5ml,有粪臭味。
入院诊断:?
住院经过:迅即组织抢救,快速静脉输入平衡盐溶液, 静滴广谱抗生素及碳酸氢钠。
输液后血压一度曾回升至110/70mmHg,但很快又逐渐下降。
继续加快输液,并尽快完成术前准备工作,于入院后 2 小时(受伤后34 小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切开腹膜时有气体和淡黄色粘稠液体外溢,扩大切口见全腹被粪便污染,特臭,腹腔有蛔虫3条。
探察肠管见距回盲部6cm处之回肠处有一直径2cm的穿孔,肠内容物溢出。
用肠线缝合穿孔后探察腹腔,见整个-,大量脓苔被覆各段肠管浆膜面,其它脏器未见
异常。
术中血压逐渐下降至60/40(?)mmHg,心音低钝,意识朦胧,出现潮式呼吸。
用灭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后,检查缝合处肠管物漏、出血, 作刺口放置烟卷引流一根,原切口处放橡皮引流条,清点敷料无误后关腹,当缝腹膜时,患者突然呕吐、呼吸心跳停止, 抢救无效死亡(死亡时距受伤约36 小时)。
入院后共输液4060ml。
Questions:
1.试根据患者的病情经过对患者作出完整的诊断。
2.患者死亡原因是什么?分析其发生机制。
3.患者受伤后的处理有无不妥?应如何处理才能使患者免于死亡?
答:
1. (1)①X光透视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膈下有游离气体是消化道穿孔的一个典型征象。
②腹部平坦、腹部肌肉紧张,呈板状腹,全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板状腹和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是急性腹膜炎的典型征象。
③肝脾触诊不满意,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消失是因为肝脏表面有游离气体覆盖,导致叩诊音变为鼓音,常见于胃肠穿孔等;肠鸣音消失:常见于急性腹膜炎。
④入院后腹腔穿刺1次,抽出淡褐色混浊液体5ml,有粪臭味:可知有下消化道穿孔。
⑤切开腹膜时有气体和淡黄色粘稠液体外溢,扩大切口见全腹被粪便污染,腹
腔有蛔虫3条;探察肠管见距回盲部6cm处之回肠处有一直径2cm的穿孔,肠内容物溢出。
:可知是由蛔虫性回肠穿孔引起了急性腹膜炎。
⑥T 38.1 °C , R 20次/分,P 120次/分,血压60/36mmHg。
发育营养中等。
急性痛苦面容,额部有汗,四肢湿冷,神志朦胧:提示休克中期。
⑦化验检查:Hb 112g/L, WBC 13 X 109/L,中性粒细胞82% 淋巴细胞18% C02CP
14mmol/L肠管充血、水肿,肠壁变厚,大量脓苔被覆各段肠管浆膜面:可知患者因休克而伴有酸中毒,且腹膜感染十分严重。
综上可诊断:患者因遭到木棒击打腹部,而引起蛔虫性回肠穿孔,使得X光透视显示膈下有游离气体,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且手术开腹腔可见粪便污染等。
回肠穿孔引起腹腔内感染,导致急性腹膜炎,从而导致感染性休克,最终导致死亡。
2.患者入院检查显示:T 38.1 C , R 20次/分, P 120次份,血压60/36mmHg。
急性痛苦面容,额部有汗,四肢湿冷,神志朦胧:可知此时患者此时处于休克中期。
随后治疗无效死亡,可知患者主要死于回肠穿孔后引起的腹膜感染所导致的感染性休克,最终该患者因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
发生机制:
(1)回肠穿孔后肠内容物漏出,肠内细菌、食物残渣、消化液等诸多有害物质直接进入腹腔,剧烈刺激腹膜,导致腹膜及各脏器大量浆液外渗,致使机体严重脱水,蛋白质丢失和电解质紊乱,引起酸中毒。
酸中毒又可导致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致使血管不能收缩,血管床容积增大,血流量严重不足,进而机体需要进行血液重新分配,而此时身体条件已无法支撑行使正常的代偿能力,反而进入恶性循环。
(2)肠腔渗出液中感染各腹腔组织及器官,造成机体组织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激活,其产生的多种促炎因子又导致炎细胞活化,形成炎症瀑布反应,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产生SIRS。
进入循环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和
血栓形成,使得组织细胞释放川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从而可能导致DIC的发生。
最后组织器官受到严重损害,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3)缺血缺氧、酸中毒引起微循环失代偿反应,血管床容积增大、血流减慢、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抑制心肌收缩物质增加、心肌收缩力下降等,引起血压进一步降低,加重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状况,进一步加重了多器官功能障碍。
3.处理中有不妥之处:
(1)林场卫生所曾给予“跌打丸”、“止痛片”口服,待无效后才决定送县医院治疗,而此时已到晚上,交通已不便,只能等第二天。
从而严重地拖延了救援的时间,使后续救治更为困难。
⑵ 术中血压逐渐下降至60/40(?)mmHg,心音低钝,意识朦胧,出现潮式呼吸。
此时已是休克晚期症状,而医院未进行有效处理,使病人因缺血缺氧而导致MOD,S 最终很快死亡。
建议处理方法:
(1)林场卫生所应立即送县医院,而不是开“跌打丸”、“止痛片”缓解病痛,待无效后已到晚上,而又因为交通不便,延误了治疗的时机。
(2)术中应及时输液输血。
感染性休克易造成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应及时进行血量的补充,满足机体的血量需求。
(3)及时治疗酸中毒。
患者因休克而导致酸中毒,酸中毒又使病情更加恶化。
应及时给予辅助治疗,机体酸碱平衡后可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效防止DIC的
发生。
(4)心功能辅助。
重症休克和休克晚期均会出现心功能障碍,应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必要时可给与一定量的强心药物或机器辅助心脏功能。
(5)及时控制炎性反应。
由肠腔进入腹腔内的细菌产生有大量的内外毒素会导致炎性反应的发生,应采用适当的抗生素等抗菌抗炎症药物进行及时的控制治疗,避免SIRS的发生。